当前位置: >妇人带着迟缓女儿坐在你高铁位子上,你会叫她起来吗?心理咨商师选择这样做

妇人带着迟缓女儿坐在你高铁位子上,你会叫她起来吗?心理咨商师选择这样做

发布于2018-02-19 17:52:07,妇人带着迟缓女儿坐在你高铁位子上,你会叫她起来吗?心理咨商师选择这样做,来书新闻网(http://www.laishu.com)
 

你的人生,一直在忍让吗?

有一回,我因公出差,搭乘高铁到外地工作。上了列车,很快地就找到预先购买的对号座,但是两张并排的座椅上,却已经有一位打扮纯朴的妇人和看似智能发展迟缓的小女孩入座,我猜测应该是母女关系。

我拿着车票给妇人看,悄声地告诉她坐到我的位置了。妇人并没有出现任何惊讶的反应,她放下手中的早餐准备离席。只是她一边起身,嘴里却不断地碎念著:“哎!我好可怜,有位子变成没位子。”音量之大,全车厢都听得到。随后,拿起手机打电话给友人,再次抱怨这件事。

一瞬间,我有些光火,心想:怎么会有人“做贼的喊抓贼”。但是深呼吸一口气之后,我面无表情看着那位妇人收拾好行囊,然后安静地入座。过程中,没和那位妇人再有任何的交谈。 没多久,原本还坐在座位上一脸茫然的小女孩,也被妇人唤走了。

故事讲到这里,如果换成是你,在那当下有会什么样的反应呢?

我本以为面对一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要做到态度温和,立场坚定,不理睬对方无礼的反应,并非难事。直到我把这个经验分享出来之后,才发现不是每个人都能这么果断地在那当下设立界限,分清楚哪些事情是自己的责任该处理,哪些只要轻轻带过即可。

我们很容易因为对方的行为,而影响了自己的心情,特别是“愤怒”或“愧疚”这两种情绪。

我们先来谈“愤怒”的情绪。

我的一个朋友,听完我的经验之后,说:“如果我是你,一定会跟对方吵起来!要对方搞清楚状况,到底是谁没预先订票想坐霸王位,要她还一个公道来。难道你不会生气吗?”

“当然生气啊!实在是很莫名其妙,搞得好像我才是坏人。”

“可是你为什么都没有反驳或解释呢?”

“跟她生气,然后呢?你觉得她是那种会道歉的人吗?而且这样不就正中她的下怀吗?”

“怎么说?”友人富饶兴味地继续追问。

“你想想,她说那些话摆明就是想要激怒人。如果我因为生气回呛她:‘太太,想要有座位,请自己先买票。’一来,只会引来旁人更多的注意;二来,倘若她恼羞成怒回我:‘我真的好可怜,一个人带孩子,赚钱有多辛苦呀,怎么可能会上网买票啊!欺负我们这种没读书的人。’你有多大的把握,旁边的人搞得清楚来龙去脉,不会因为她这番话,觉得她很可怜,我很冷漠。到时候,就真的跳到黄河都洗不清了。”

“哦!我懂了。假如你因为她说的这番话,情绪受到影响跟着生气的话,她就可以把自己伪装成弱者,让你百口莫辩。”朋友很快就抓到这中间幽微的心理。

“所以说跟那个妈妈生气,其实是跟自己过不去。就算你把道理说破了,对方也不一定会认同你。不反应,才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只是这需要很清楚的界限才能不随之起舞,而掉入对方的心理游戏。为了捍卫自尊,让自己陷入不必要的战局。赢了,没有任何好处;输了,只会让自己更呕。

还有另一群人面对相同的处境,心中被勾起的情绪不是愤怒,而是“愧疚”,于是他们会对我的处理颇有微词,像是:

“你不怕别人觉得你很冷漠、没爱心吗?” “也许她女儿真的需要照顾,让一下座位而已啊! 日行一善。” “你一个人,比他们两个人好找座位啊!”

这些反应表面上是良善的,但是仔细深思,他们似乎把我的重点调包了,从本来的“责任问题”(那位妈妈如果需要就近照顾女儿,应该预先订票),变成“道德议题”(能让,却没选择让,是没有爱心的表现)。

他们的言下之意,隐微透露著一种特殊的逻辑是,如果对方的状态比我们糟糕,我们就不应该表现得太快乐,应该发挥牺牲忍让的精神,才称得上是一个善良、好心的人。也就是说,相较于支持受害者,他们更习惯同情弱者。有时,甚至会反过来要求受害者配合演出,要当事者别太计较。

例如,民众常因为心急自己家人的病况,对医护人员咆哮或动粗,事后,只要推说自己是因为太着急才会失控,要医护人员体谅。此时,如果医护人员不愿意和解,就很容易承受“不近人情”的压力(白衣天使应该秉持着服务大众的精神)。却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潜规则,正一点一滴蚕食医疗从业人员的热情与尊严。

这些看似平凡无奇的反应,让我开始思考并发现,对许多人来说,设定心理的界限,清楚地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原则与底线,似乎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明明心里有千百个不愿意,却因为各种原因或他人的眼光,做出违背自己心意的事情,让自己不断地受伤。总会为了“做好人”,而放弃“做自己”。

更可怕的是,好人不一定会把事情做好,更常有的结果是“好人做坏事”。一如我当时若不是选择不回应,而是收下了那位妈妈的暗示,因为同情,把座位让给她和智能不足的女儿。有了成功经验之后,很难保证那位妈妈不会食髓知味,下一次又继续用这种方法霸占别人的座位,并且把别人的礼让当成是理所当然。

特别是在网络世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愈来愈密集,界限却愈来愈模糊,明明物理距离很远,但是因为常常看得到彼此的动态,而有假性的亲密,稍不留意,就被越界或踩了别人的线。

延伸阅读:

慢性发炎就像全身在放火!她做这2件事抗发炎,3个月掉7公斤

●书籍简介

心理界限:尊重自己的意愿,3个练习设立“心理界限”,重拾完整自我作者: 杨嘉玲 出版社:采实文化 出版日期:2017/11/30语言:繁体中文

杨嘉玲

咨商心理师。热爱写作,喜欢透过文字让人感觉温暖、获得疗愈。

启点文化负责人。

柔顺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冒险的心。

政大经济系毕业,发现自己无法融入冰冷的数字世界,凭借一颗敏锐的心思,以及对人文哲理充满好奇心,毅然踏上心理辅导之路。

彰化师范大学辅导与咨商所毕业,曾荣获全国优秀硕博士论文奖,本欲往学术界发展,但繁杂的行政和升等压力,渐渐失去与人好好连结、互动的机会。决定在30岁生日,送自己一份礼物,离开专任教职工作,追求梦想。

创立启点文化,透过经营公司更理解一般人,在真实生活中须面临的考验。因此,总能用最浅显易懂的话语,帮助个案突破盲点。相信心理工作者能带给世界最好的礼物,是将枯燥艰涩的专业知识,转化成简单、有温度的话语启发人们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反思生命的处境,找到前进的动力。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邮箱:mail@laishu.com

+1 已赞
已有8人赞过
评论13

发表评论请 登录
  • 最新
  • 最热
评论举报

请选择举报理由

17 13

已收藏
去我的收藏夹 >

已取消收藏
去我的收藏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