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留守童心 他们缺的不是物质而是关爱

编辑:来叔资讯 | 社会新闻 | 来源:未知 2015-07-14
3万封书信敲开留守童心

  ■一封封书信敲开留守儿童的心,送来温暖和快乐。

3万封书信敲开留守童心

  ■希望所有的留守儿童都能这样会心地笑。

  “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项目将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的书信集结出版,呼吁社会关注留守儿童心声

  ■本版采写 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受访者供图

  在许多二三线乡镇或边远山区,有很多孩子不是在父母身边,而是由爷爷奶奶或亲戚抚养,他们很小开始就不得不留守山村,不得不独立生活,不得不将委屈藏在心里,不得不饱尝思念双亲的心酸——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守儿童”。

  七年前,广州一群大学生走进第一所乡村中学,为“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项目寻找一对一结对长期通信的小笔友。时至今日,有3351个孩子和3351名志愿者结成了对子,共有3万多个“蓝信封”书信往来。

  中国有6100万留守儿童,占青少年总数的1/5。长期与父母分离,这些孩子的孤独、无望该如何舒缓?他们的人格培养,该从何谈起?通过多年的长期交流,蓝信封书信大使发现,相对于物质层面的关注,与留守儿童精神上的沟通更为重要。

  远方的笔友,为何能劝住想辍学的孩子?

  2012年,升读初三的男生小毕成绩一落千丈,他写信告诉结对的书信大使豆西姐姐:“我不想读书了。”

  当时豆西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大三学生。虽然刚看到信时很纳闷,但豆西很快就猜到了小毕的内心苦楚:寄住在舅舅家的小男孩长大了,舅舅终无法替代亲生父母,青春期的敏感让小毕不能再像小孩子一样,有吃有穿就能快乐无忧了。

  豆西并没有像老师一样苦口婆心劝说,回信中,她对小毕的抉择道出无限惋惜,并相约:“暑假我来看你,见你最后一面吧。走出了社会,就不能和你书信来往了。”在随后的家访中,豆西对小毕的决定表示理解,同时还让小毕许下三个愿望:“第一个愿望是你稍微努力可以实现的;第二个愿望是姐姐稍微努力可以帮你实现;第三个愿望是你觉得不可能实现的。”小毕的回答是:“希望有很多朋友,另两个愿望,都是想上学读书。”结果第二个学期,小毕放弃了辍学的念头!

  难道真是自己把这位小小少年“劝”回来了?豆西在多年后的一次志愿者心理培训课程上获得了肯定的答案。一位心理系老师告诉她:“从小毕的成长经历看,他最需要的是陪伴,最需要有人在意他,但身边的亲人都忽略了。然而你的回信和见面,表明你在意他的想法,而他内心里其实是想上学的,因此就选择了回到学校。”

  陪伴,传达关怀和理解,正是“蓝信封”项目的宗旨。2012年底,“蓝信封”正式登记注册为广州市海珠区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成为真正的草根公益组织。七年间,通信大使志愿者逐渐从最初的中山大学团队,扩展到广外、华师、华农等高校。有3351个孩子和3351名志愿者结成了对子,共有3万多封书信往来。

  自闭的孩子,是什么让他变得开朗健谈?

  6月9日,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4名儿童在家中疑似农药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警方在现场找到了轻生孩子的遗书。原来,由于留守在家无人照顾,大哥哥要照顾三名弟妹,压力巨大,又缺乏关怀,四个孩子在孤立无援中选择了轻生。这件事经过媒体报道,再一次引起了社会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也引起了“蓝信封”志愿者小河的深思——如果毕节的四个孩子,在轻生前,能有倾吐心事的伙伴,他们的结局会不会得以扭转?

  暑假前的一封“蓝信封”里,小河唠唠叨叨了许多假期安全注意事项,尤其嘱咐,如果要来广州和爸爸妈妈团聚,一定要打电话告诉他,阿义还回信“取笑”:“比我妈还像妈”。

  阿义今年初三,正是敏感的青春期,一年中,只有寒暑假能见到父母。长期的离别,让他对“父母”有点陌生,也曾变得自闭。但在“蓝信封”里与小河天南地北地谈心中,阿义的内心一点点敞开,越来越健谈,越来越快乐。

  前几天,小河收到阿义来电,阿义已经搭上了火车,很快就会来到广州,探望父母之余,他很想见见通信已久的大哥哥。小河已经计划好,要带阿义弟弟游览中山大学。

  父母的陪伴,才是留守儿童最需要的关怀

  “书信中透露出显而易见的信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留守儿童的心声是什么,甚至是父母、监护人、老师可能都不那么清楚孩子们心里在想什么。我们觉得很有必要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心声,只有知道他们的内心需求,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

  蓝信封前任项目主管陈雨新目前在攻读中山大学博士学位,今年4月,他和几个同伴一起发布了留守儿童书信集《爱我,请理解我——中国留守儿童书信访谈录》,首次披露“蓝信封”七年来,能代表众多留守儿童心声的信件。

  “打工辍学”、“沉迷游戏”、“拒绝沟通”、“离家出走”、“早熟”,是社会给留守儿童贴的标签。但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因为在他们的成长中,父母缺位了——往往没有人告诉他怎样是对,怎样是错;没有人告诉他们怎么沟通。最令我们痛心的,是很多孩子对亲情的淡漠。”

  “14岁的军军善于思考,老师的照本宣科无法满足他的好奇心。”“15岁的小志想造一个超能力铠甲,因为体格瘦小的他常被同学欺负,老师又关心不够。”“16岁的玲玲在家族争执中体会到了世间冷暖,在打暑期工时了解到母亲的不易,她最大的愿望是让父母过上好生活。”——21万多字,16个孩子与“蓝信封”志愿者的书信往来,记录了孩子们的天真热情和志愿者的关怀理解,充满了暖暖的正能量。

  “令人欣喜的是,不少案例中,留守儿童都变得阳光、开朗了。”陈雨新说,“希望通过这本书告诉社会,比起物质条件,父母的陪伴,才是留守儿童最迫切需要的。”

3万封书信敲开留守童心

  ■制图:廖木兴

3万封书信敲开留守童心

  ■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更加应该得到重视。

3万封书信敲开留守童心

  ■有问题,和志愿者哥哥聊聊。

3万封书信敲开留守童心

  ■和志愿者姐姐聊天,是一件快乐的事。

  “蓝信封”案例中,孩子故意生病,故意让成绩变差,只为得到父母关心;公益机构呼吁社会关注留守儿童情感需求

  ■本版采写 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受访者供图

  在关爱留守儿童话题的讨论上,不少公益机构和学者认为,现在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两难,大多数外出务工父母的生活环境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或者他们无力在城市抚养孩子;但将孩子留在农村,又会让他们无人照顾,尤其缺少心理关爱,往往更容易导致悲剧的发生。另一方面,我们也了解到,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到了越来越多公益组织的关注,不少公益组织探索各种形式帮助他们。

  上千万留守儿童 一年都难见父母

  据最新发布的《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全国6100万留守儿童中,69.2%的留守儿童不知道自己父母在外所从事的工作;有11.1%的学生与父母每月见面3-4次,32.7%的学生一年能见父母5次以上,11.7%的学生一年能见父母3-4次,29.4%的学生一年能见父母1-2次,15.1%的学生一年都没有见过父母。

  按照留守儿童总数6100万测算,全国有近1794万农村留守儿童一年只能见父母1-2次;有921万孩子一年都没有见过父母。

  “综合讨论观点,我们认为,留守儿童的需求,并不在物质,因为他们的家庭环境并不穷困,而安全感和存在感缺失,才是更大的问题。”黄恬恬介绍,在“蓝信封”过去7年的服务中,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有孩子放任自己得病,因为‘病好了爸爸妈妈就不管我了’;也有孩子发现成绩变差后父母会生气,这种引起父母生气的做法让他有存在感,于是成绩如愿落下来了。”

  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秘书长周文华认为,目前众多公益项目中,针对留守儿童长期性的心理陪伴需求的项目,略有欠缺。“在此前,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公益慈善行为,着重关注的都是留守儿童的就学和生活。政府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义务教育的投入,加上民间扶贫助学的努力,已经为解决这两类问题建立了系统的机制。但对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则关注不够。”

  他举例说:“目前国内公益机构对心理陪伴的主要介入措施多为支教、夏令营、图书馆建设和阅读推广、接孩子到城里和父母团聚等方式,这些项目固然对应了不同的需求,但都难以长期关注孩子们的心理需求。”

  社工进驻校园关注留守儿童心声

  伸出抚慰之手?周文华认为,除了书信往来,设立外来工子女倾诉热线、派社工进驻农村学校,为教师群体进行心理陪伴课程培训,都是非常好的方式,但实施起来,都会面临很多困难。

  今年,“蓝信封”又迈出了新的一步——派驻专职社工。在一个上海联劝基金会的支持下,驻校社工服务终于得以开展。在进驻项目地之一的湖南汉寿军山铺中学,社工通过和孩子们面对面的接触和拓展教育,了解到留守儿童的心声,并将情况反馈给老师。

  “姐姐,为什么我的成绩进步了,爸爸妈妈都不来看我?”“他们工作忙啊!只要他们为你而骄傲就好了!”“哥哥,爷爷的腿摔伤了,我好难过。”“别太担心,回家多帮爷爷做点事吧!”——据志愿者介绍,这是军山铺中学校园“蓝信封”交流中常有的一幕。

  军山铺中学的蓝信封全职社工,通过开展社工课程、小组和个案、家访等陪伴关怀服务,使孩子们学会处理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和困惑,健康快乐成长。 “项目从今年3月开始,试行了一个学期,孩子们都很喜欢驻校的大哥哥大姐姐,社工通过了解学生的需求,为学生设计系列的主题课程,以游戏、讨论等活动方式,培养孩子的互动和参与精神,为孩子们的认知及行为习惯发展提供帮助。”黄恬恬介绍。

  但黄恬恬认为,大学生志愿者不可能代替孩子的父母和老师,他们的活动更重要的意义是,用行动唤醒各界,关注留守儿童。“在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里,我们的力量很微弱,但只要能引起一个校长、一个班主任、一个小卖部店主、一个工厂老板,甚至一个火车上偶遇的回家探亲的人,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视,就是成功。”

  抚慰留守童心 广州公益机构在行动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关注到了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

  广州映诺社区发展机构在这方面也有非常创新的方法,他们通过社会组织与企业、学校的三方合作,在企业设立“握手工人热线”,在学校设立驻点义工,同时关注在工厂打工的父母和在学校的孩子,并用一条“留守儿童热线”将他们衔接起来。他们还利用暑期,实施“美丽的大脚计划”和嘉年华活动,让父母和孩子快乐地在一起。项目负责人认为,其实这样的活动操作并不复杂,可以复制和推广。

  此外,今年5月,在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广州市青年联合会的共同支持下,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广东广播电视台等机构联合发起了 “为爱发声”——为留守儿童讲故事的爱心公益活动。活动以“一个故事,一节课堂”为主题,爱心人士可以关注“为爱发声”微信公众号,通过手机在线录音讲故事,就可以用温暖的声音陪伴留守儿童的成长,践行微公益。

  近日,儿童救助机构“小希望之家”也正式落户广州,号召全广州行动起来,向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家庭提供心理、经济、医疗、法律和教育的支持,并发起针对留守儿童的“不分离计划”,从提供就业机会、解决教育问题入手,实现家庭团聚,逐渐改变如今流行的“父母打工,遗留孩子在乡村”的做法。

(完)
更多》

社会热点

更多》

国际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