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老广人的记忆里都有一间凉茶铺,铺头码著一只只排列整齐的热水壶,走过路过不可错过,"秋冬防秋燥、春夏去暑湿",喝一杯凉茶保平安健康。
凉茶就是老广的本命,堪称续命神仙水,让老广感受到了满满的安全感。 一杯凉茶专治各种小毛病:口舌生疮、口苦、咳嗽、便秘、感冒、上火、长痘、口气..... .没有什么是一杯凉茶搞不定的,如果不行那就换另一款凉茶。
老广的凉茶之多,多到你数不清,每种凉茶都有不同的功效。
苦的凉茶,就是以辛、苦、寒、凉的中药为主,如癍痧、廿四味等;
甜的凉茶,就是以清润甘甜药材为主,如菊花雪梨水、竹蔗茅根水、罗汉果五花茶等。
1、清热解毒茶
主要适合内热,火气重的人。代表药材有银花、菊花、山枝子、黄岑等。适饮于春、夏和秋季。
2、解感茶
主要医治外感风热,四时感冒和流感。如板蓝根,这类凉茶一般四季都适饮。
3、清热润燥茶
特别提示,此类凉茶尤其适饮于秋季,对于口干、舌燥、咳嗽都有良好的药用功效。代表药材有沙参玉竹、龙梨叶、冬麦、雪耳等。
4、清热化湿茶
其针对湿热气重,口气大,面色黄赤等人饮用。代表药材有银花、菊花、棉茵陈、土伏苓等,适饮于夏季。

凉茶虽然叫茶,但是使用中药熬制而成,因此,凉茶虽然名为凉茶,实质上还是有偏性的,有的寒凉,有的温热。
凉茶不能作为保健药长期服用,喝凉茶也是要辩证的!要根据自己的身体体质及症状来选择合适的凉茶饮用。
1、阴虚火旺型的人群,在炎热少雨的夏季更容易出现口鼻干燥、烦热头晕、心慌失眠等症状,选择凉茶时要以养阴清热为主。
2、肝阳上亢型的人群,在高温天气时会更容易烦躁,出现头晕耳鸣、口苦口干等症状,要选用清热平肝的凉茶。

3、湿热体质的人则以祛湿为主。
4、阳虚、寒性体质的人群要少喝凉茶,否则就会“雪上加霜”,使得人体阳气损耗,脏腑功能减退,不利健康。
5、脾胃虚弱的人要慎服性质寒凉的凉茶,会伤及脾胃,使本来就虚弱的脾胃更加虚弱。脾胃更伤,正气受损,还会因免疫力降低导致许多其他疾病。
6、月经期和产褥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选择凉茶服用。
因为女性月经期和产后身体极为虚弱,尤其对冷热的刺激极为敏感。 随意选用凉茶可能会引起痛经、月经不调、经量减少,严重的还有可能引起大出血、闭经等不适症状。

儿童的脾胃调节功能尚处在建立和完善的阶段,对外来药物的寒凉刺激不能及时调整和适应,反而会因为药物直接作用于脾胃影响消化吸收,出现腹痛、腹泻。
老年人由于阳气渐弱,器官功能衰退,同样会因为凉茶刺激而出现消化系统病变,以及阳气大损的一系列症状。

俗语云:凡药三分毒,只有专业的中医师才能够按照病症及中药配伍禁忌,使其发挥治疗的目的。
在这里提醒下大家,没有药理知识的人不能盲目自选中药煲凉茶喝,特别是以下药材,使用前一定要咨询专业中医师。

注意
1、马兜铃、天仙藤、青木香、朱砂莲、细辛、广防已、关木通、寻骨风等约40种马兜铃酸药材,可能引起马兜铃酸肾病。
2、雷公藤、钩吻、黄药子、苍耳子、川乌、草乌、斑蝥、鱼胆、蜈蚣、罂栗壳、芫花、芫花根、闹羊花根、山慈菇、牵牛子、腊梅根、朱砂、砒霜、雄黄、苦楝皮、天花粉、金樱根、贝母、土荆芥、巴豆、使君子、大枫子、狼毒等中药材可能存在引起多种急慢性肾脏损害的风险。
炎炎夏日,地处岭南,在这片湿热的土地上,时刻感觉自己在上火,总想喝杯凉茶降降火。 但是降火也是门技术活,只有分清了上火的类型,才能高效降火。

1、心火旺:心烦易怒,失眠健忘,舌红,小便黄,口干。
凉茶:灯芯草,淡竹叶各一小撮泡水。
2、肝火:头晕耳鸣,眼睛胀痛,两胁胀痛,口干苦。
凉茶:菊花,桑叶,夏枯草开水冲泡焖制1-2分钟后再喝。
3、肺火:皮肤疖子,痤疮,干咳无痰或者痰少,手足心热。
凉茶:鱼腥草煮水,加少许冰糖。肺实火咳黄痰流浓涕,肺虚火干咳无痰,鱼腥草适用于实火。
4、胃火:口臭牙痛,多食善饥,口角烂,大便干。
凉茶:穿心莲煮水即可。
PS:最后提醒各位,凉茶要喝温且应适可而止,一旦相关症状改善了,就别再喝了。 凉茶饮用过量可能会损伤脾胃,造成肠胃功能紊乱。 不过大家也不用过分小心翼翼,按需饮用,凉茶胜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