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放在

发布于2019-11-17 19:51:00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通常我们到放射科拍片检查,短短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就检查完毕,都只是按照医生或者医护人员的指示操作,整个过程下来与他们的交流并不多,可能大家对放射科或有疑问:短短几分钟就可以拍到片?为什么放射科医生不会

通常我们到放射科拍片检查,短短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就检查完毕,都只是按照医生或者医护人员的指示操作,整个过程下来与他们的交流并不多,可能大家对放射科或有疑问:短短几分钟就可以拍到片?为什么放射科医生不会直接向我们解释报告?检查仪器是否都有辐射?医生长期面对着这些仪器身体会不会受到辐射的影响呢?对于以上的问题,我们邀请了曾于公营医院放射科工作超过10年的放射专科谭枝慧医生为我们解说一下。

“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放射科
一般市民都会认为,放射科的工作就是照X光,其实拍片只是放射科一个小环节,通常会由放射师操作仪器为病人拍片或作断层扫描。放射科医生的工作可以粗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放射诊断,第二类是放射介入治疗。做放射诊断的医生会坐在暗黑小房间内看片,根据拍的片判读病人的病情,并撰写详细报告及作出治疗建议,如遇情况复杂的,还需与其他专科医生讨论找出最佳的治疗方案。放射诊断科医生直接接触病人的主要机会是在为病人照超声波,作钡造影检查,或是作影像导引抽组织检查。而介入放射服务是透过X光源仪器即时为病人做介入手术。大部分病人都是由专科医生、家庭医生或者其他医生转介到放射科拍片,直接和放射科医生对话的很多时候都是其他医生,因此放射科专科医生与病人的距离感会较其他专科医生远,亦会很容易被外界认为是比较神秘或被人忽略的医疗部门。

在放射科工作分分钟会中招?
其实一个人一生当中都会接受到不同的辐射,每年从外太空、高楼大厦或手机等吸收到的平均辐射量大概是3毫希(辐射量的单位)。虽然放射科工作有机会接触到辐射,但随着科技的日趋发展,现代放射科仪器的辐射量相较以前的已降低十倍甚至十几倍,辐射量也会被规限于安全范围内。香港目前暂时亦未有医生因吸收过多的辐射量而做不了放射科的医生。因辐射被人体吸收后不能减除,所以放射科医生在日常生活都会维持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平衡平时接受的辐射带来的风险。他们亦需每个月透过个人辐射监察仪,以确保体身体接受的有效辐射量剂量均在法例限值每年20毫希以下。

认清体检利与弊 严重或会甩头发?
在放射科检查中,X光检查、磁力共振(MRI)、超声波(Ultrasound)和电脑扫描(CT)是较常见的,当中并不是全部检查方法都带有辐射。其中只有X光检查和电脑扫描是有辐射的。所以孕妇如非必要便不建议接受X光或CT检查。CT是利用X光穿透身体造成影像,检查的时间比MRI短,仪器在身体周围扫一圈就可以读取到数据。做CT检查虽然会有辐射,但身体接受到的辐射量不大,故不用担心会出现严重急性辐射副作用如呕吐、甩头发等。甩头发等副作用只有高剂量的介入治疗时才会出现。磁力共振的原理是透过强大的磁场(地球磁场数万倍或以上)令氢原子振动并释放讯号,再由复杂的电脑换算形成影像。人体有大量水分提供氢原子,令MRI在许多器官都很有用处。但有人造耳窝,旧式心脏起搏器,或患有幽闭恐惧症的病人不能进入MRI。

另外,MRI和CT出报告的时间相差不大,最主要取决于病人的病情复杂程度。如果病人检查正常,没有特别的情况需要报告,需时会短一些;如果检查到有阴影或者颗粒等,每个都要进行量度,需要诊断及写报告的时间亦会相对较长。

入放射科不厌日睇100片
其实医生是如何去选择自己的专科呢?为何谭医生会选择了放射科的呢?她说:“其实大部分医生都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我觉得自己对照片、影像比较感兴趣,在相里面找出一些不正常的阴影或颗粒,就像是从照片中找到破案线索,而且要每日睇接近100张片也不觉得闷。相反如果本身比较喜欢与人交流的,可以选择内外科等;如对做手术比较感兴趣,动手术能力不错的也可选择外科。”目前,医生是分类比较精细的行业,当中所需的专业程度要求高,所以学习和实践的时间会比较长。

AI日渐成熟 绝症或有痊愈机会
自进入 21 世纪以来,医学影像学发生了革命性的进展,现时好多医院都引入了人工智能系统(AI),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问到谭医生对AI的睇法,“根据我个人试用的经验,AI能帮助我们快捷地侦测到大量讯息,虽然暂时还未能达到百分百准确的结果分析,例如良性或恶性、或特别的组织病变等,亦暂不能完全替代放射科医生或其他专科的工作。我相信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不久的未来AI发展会更加成熟,与医生的工作相辅相成,为病人作出更快更准确的诊断。”

访问尾声,谭医生忆述十几年前,她曾面对一个蛋白质流失肠病变的病人都束手无策,亦是她从医以来最深刻的一个病人,但在经过医学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这个病是有机会透过淋巴放射介入治疗控制病情。她深信每位医生都有自己一个坚决的信念,就是尽力去帮助病人恢复健康,所以无论是在哪个专科、医院或诊所工作,希望医学界利用更先进的诊断仪器,能为市民提供更优质,更有效率的服务。


放射专科医生,曾于香港公营医院放射科服务超过10年,曾担任多个临床放射病理学会议主持,包括:骨科放射学会议、肿瘤学会议和眼科会议等。曾经于香港医院管理局、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等机构担任导师,指导年轻医生完成放射专科培训。

转引:健康教育基金会
连结:http://www.hkprimarycare.org/details_therapist.html
下载日期:2019年11月13日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