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学步车的危害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学步车的危害】健康母婴知识最新推荐阅读,有关【学步车的危害】的健康母婴知识最近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学步车的危害】包含的最新内容是什么【学步车的危害】一起来看下最新详情内容。
【学步车的危害】健康母婴知识最新推荐阅读,有关【学步车的危害】的健康母婴知识最近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学步车的危害】包含的最新内容是什么【学步车的危害】一起来看下最新详情内容。

幼儿步态异常怎么预防?过早学走路、用学步车并不好


看着一岁孩子蹒跚学步,也许是每个父母最幸福的时刻。然而,一些父母却发现,孩子的走路姿势不正常,易于疲劳,时有跌跤,因此忧心忡忡。

  步态异常的患儿经常有下肢形态、力线以及步行功能异常改变,以及关节退行性变的提前发生。那么,步态异常是何原因?怎么治疗?怎样检测?有哪些预防的办法吗?

  步态异常如何治疗?

  幼儿的步态异常与胎儿在母体内的姿势,出生后过早走路、缺钙、睡姿和坐姿异常以及遗传和发育过程的养育方法等等多重因素有关。

  由于步行姿势的异常不仅影响孩子的外观,引起孩子自卑,重要的是关节力线异常引起下肢关节、韧带、肌肉和骨骼的受力不均衡,最终导致运动功能和步态异常以及关节退行性变的提前发生。

  干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睡姿和坐姿的调整、反穿鞋、拉伸训练等运动疗法,以及推拿、矫形支具、手术治疗等等。

  怎样检测步态异常?

  幼儿步态异常有专业的检测评估手段,临床评估应用髋关节旋转角、胫骨扭转角以及股足角等可以评价下肢相关节段的的异常扭转程度,给予对应的治疗方法。目前国际上最可靠的量化评价手段是三维步态分析筛查。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步态分析室成立于2006年,拥有三维步态测试设备,按照国际标准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临床解读。对幼儿步态异常进行评估、诊断和鉴别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在检测小朋友时,是在安装有红外摄像头的房间里走来走去,加上测力平台和表面肌电图检测来观察。

  1、关节运动,尤其是下肢关节,包括髋关节(大腿跟)、膝关节、足、踝关节间的运动及相对位置,来判定到底是哪一个环节的哪一个部分出了问题,严重程度怎么样?

  2、对地面的作用力可以被测力台检测到。孩子走路时对地面的作用力与正常孩子会有不同,这种异常程度偏离的方向和力量的大小可以为矫正方法的实施提供依据。

  3、力是否在正确的时间点运动。

  4、关节角度被动测量:看看影响内八字的几个关键的下肢关节是否有不正常的关节活动度,进而导致了步行方式的不正常模式出现。

  5、综合评价:将以上所有数据进行综合评价,解读,形成综合的、量化的下肢旋转程度、受力方向和大小、运动肌肉功能时间点的匹配等等,进而评估步行异常模式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方法实施提供证据支持。

  预防措施有哪些?

1、不要过早地让孩子走路,尽量少用学步车之类的助行器来帮助孩子走路,随着孩子的发育行走会自然完成的,不要拔苗助长,形成异常的行走模式。

  2、孩子玩的时候,爬的时候最好不要穿鞋和袜,让孩子的肌肉和骨骼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正常生长。

  3、选择宽松合脚的鞋子,包括袜子都不能过紧。

  4、不会走路的孩子最好不要穿鞋。即使学会走路,在家里,只要不会对孩子的脚造成伤害,也最好不要穿鞋,这样可以促进孩子感觉神经系统发育,同时锻炼孩子足部和脚趾小肌肉。

  5、注意睡姿和坐姿。

睡姿:有一些走路异常的孩子喜欢趴着睡觉,在睡觉时脚尖就会偏向内侧或外侧,久而久之与走路内、外八字就会互为因果,症状更加严重。

  坐姿:有一些走路异常的的孩子坐着时候喜欢把双侧小腿向外分开坐(像“W”型),也容易加重异常步态。

  姜淑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步态分析实验室主任医师


学步车成为新的安全隐患

 卖得挺火:学步车成育儿必备

  在沈阳某商场的婴幼儿商品区,记者看到大概有五六种品牌、十几种型号的学步车。一位准妈妈正在挑选,导购人员介绍称:“这款卖的最好,能自由调节高度,一直能用到孩子一岁多,不会翻,非常安全。”很快,准妈妈动了心,掏钱买下了这款价格为498元的学步车。而在淘宝网上,学步车的销售更加火爆,记者看到一款“多功能学步车”的交易记录,30天内就有697笔。

  记者了解到,学步车几乎成了年轻家长育儿的“必备品”,在多数有4个月到周岁宝宝的家庭里都能看到它。宝宝刚5个月大的徐女士说:“宝宝太小,有时看不过来,把她放在学步车里,腾出手来干点儿活,就省心多了。再说,还可以帮助孩子学走路,孩子坐在里面玩得也挺高兴,走得可好了。”

  在一些年轻父母眼中,学步车既能帮家长“减负”,又能帮孩子学走路。同事亲友家生孩子,不少人还把学步车当成实用的礼物赠送。

  走访医院:疏忽让孩子很受伤

  其实,学步车并非就是宝宝的“保险箱”,如果家长把宝宝往里一放,疏于看护,就等于将宝宝推向危险。

  记者走访沈城多家医院发现,近两年学步车导致宝宝受伤的事件还真不少:有宝宝手指、脚趾卡车里拔不出来,家长连孩子带车子一起搬来医院的;有学步车前进或后退突然被楼梯或台阶挡住翻倒,滚下楼梯磕伤的;还有宝宝在车里一会儿站一会儿坐,重心不稳侧翻摔倒的……

 此外,有了学步车帮忙,也使孩子接触到了平常触碰不到的危险物品。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烧伤中心护士长朱婕查阅病案记录告诉记者,最近平均每个月收治6-8例3周岁以下被开水烫伤的孩子,最多1个月12例,近半数是孩子使用学步车时撞翻了开水瓶、热水杯等热源所导致。

  儿科专家:过早使用影响发育

  除了摔伤、烫伤等意外,许多家长不知道,过早或不当使用学步车,同样会对宝宝造成损害,而且关乎宝宝的生长发育。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发育儿科赵亚茹主任介绍,孩子一般到七八个月时,才能坐得稳,四五个月大的宝宝肌肉、骨骼力量还很弱,总在学步车上坐着,脊椎负重,容易导致脊椎侧弯。而且,孩子还没到腿部用力的时候,经常用力蹬学步车,将来很可能出现X型腿、O型腿、足内翻等问题。

  最大的误会就是,很多家长认为学步车可以帮孩子早点学会走路,事实正好相反,总坐学步车,孩子会形成依赖,不但不能帮孩子学走步,反而导致孩子不敢独立行走、走姿异常等。而且,4-6个月的孩子多爬有助于四肢发育和协调性的发展,过早学走路如同“拔苗助长”,会影响孩子发育。

  “从医生角度讲,我不赞同家长给孩子过早使用学步车。”赵亚茹说,使用学步车应在孩子8个月到1周岁间,每天使用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使用时家长不可疏忽看护。此外,学走路是宝宝的一件大事,正是亲子互动的最好时机,父母的陪伴与训练对宝宝心理成长十分有益,学步车代替不了。

使用学步车,不如多爬

    加拿大是世界上第一个禁止销售、广告宣传和进□婴儿学步车的国家。加拿大卫生部禁售学步车的理由是:婴儿不具备安全使用学步车的必需技巧、反射或认知能力。
  
  但父母都知道,宝宝学走路的时候带起来是很累的,你得时刻弯着腰教他如何迈动小步子,如果有个学步车,就能解放爸妈的双手了。那么,究竟该不该让宝宝用学步车呢?
  
  “学步”不如多爬

  
  宝宝的体格、运动、智能发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一个阶段的发育常常为下一个阶段的发育打下了基础,其中有一些阶段是发育的关键时期。宝宝在7—12个月时,感觉统和能力发育尚不完善,重心不稳、自控能力差,坐在学步车里容易摔倒,受伤。此外,学步车车座的高矮不能完全适应宝宝腿的长短,达不到学走的目的。宝宝坐在或站在学步车内迈步和瞪腿的姿势与将来走路的步态不完全一致,并不利于将来走路。加之有些学步车的质量也不能保证,所以,育儿专家建议,家长在让宝宝使用学步车这件事上,须谨慎而行。
  
  其实,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来说,家长想解放双手,可以让宝宝多多爬行。7—12个月是一个练习爬行的关键时期,并为将来行走做下充分的准备。足够的爬行有利于宝宝身体各组肌肉、体能、感觉统和能力、好奇心、探索精神、自立意识以及将来独立行走的培养。家长可在家中腾出一块较大的地面,铺上垫子、放上玩具、排除一些安全隐患,让宝宝充分练习爬行。这样,在解放了妈妈双手的同时,也促进了宝宝的体格、运动、智能的发育。

1岁以下宝宝慎用学步车

  家住城区的曾女士说,她的宝宝刚满6个月,平时都是爷爷奶奶带,最近天气较好,社区广场上,一些孩子坐在学步车里学走路十分可爱,自家孩子本是放在婴儿推车里,可孩子爷爷也想让宝宝试试学步车,曾女士不知道宝宝是否适合,却又不好阻止老人。
 

  如今,市场上推车、学步车很多,有坐的、有躺的、有站立的,什么才是最适合孩子的呢?
 

  足月出生的婴儿,出生后第4个月,才能在扶持下短时间坐一下,5个月时家长能抱着坐在膝盖上一会儿,6个月时,如果孩子独立坐着身体会向前倾,要用手支撑,7个月时才终于能独立地坐一会儿。对于1岁以下婴儿的来说,他们的骨骼十分柔软,还不能自己坐立,所以不能用学步车,最好选用小床式的推车,让孩子平躺在里面,需要活动时把孩子抱出来。1岁后,可以使用坐式推车,但要注意一般的推车靠背部分是软的,孩子几乎是“窝”在里面,婴儿背部肌肉力量不足,时间长了容易导致骨骼变形,家长最好选用靠背有硬物垫起的。另外,孩子坐的时间长了要经常抱出来,让他们在家长帮助下学学走路,适当活动。

宝宝坐学步车走路恐影响身体发展

宝宝坐学步车走路 恐影响身体发展

新生儿学走路,许多妈妈都会买学步车帮助宝宝跨出第一步,但其实学步车不但对学走路没有实质帮助,甚至会对宝宝的骨骼肌肉、动作发展等造成不良影响;彰化基督教医院物理治疗师张蘋之指出,若是能让宝宝多爬行,反而有助于训练躯干力量,且也能刺激学习能力。
 
宝宝出生后,身体肌肉就会逐渐发展,成长过程中,也必须仰赖关节支撑重量,进而蹲、跪姿、爬行,直到双脚站起等,张蘋之表示,但若透过学步车让宝宝提早学走路,就会诱使孩子出现O型腿等来承重身体重量,也可能会因脚踩不到地,导致未来行走恐会常常垫脚尖。
 
根据目前已有研究显示,学步车的确会影响幼儿的动作发展,主要是因过早使用而缺乏爬行,导致粗动作以及像是双手握笔等细动作都可能造成影响;张蘋之说,尤其若过早使用双脚力量的宝宝,会因缺乏爬行经验,造成日后的感觉统合失调。
 
但若能让宝宝学习爬行,不但能让孩子拥有感觉资讯的整合,也有助于增加整体的平衡发展,甚至可帮助孩子未来的学习能力;张蘋之提醒,多让孩子爬行,或坐着动手玩等,让宝宝自己探索这世界,都有助于孩子未来的学习和身体的发展。

学步车对宝宝是有益的

        宝宝运动能力发达起来后,可将他放入学步车内,让宝宝既可以朝着自己想去的方向前进,也可以在车内单独同安装在车上的玩具一起玩,从这个角度看,学步车对宝宝是有益的。因此,只要宝宝在学步车内安安静静地自己玩,自己走,则可以让他在里面待上半小时。假如—放进去好几个小时不管他,则对宝宝危害极大。


        第一,学步车把宝宝固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使宝宝失去学习各种动作的机会。如果宝宝处在学爬期,使他得不到爬行的锻炼:如果宝宝处在学站立、练走路的阶段,他便不能独自站立,将来走路也会迟些。这不利于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第二,宝宝缺乏同自己周围的各种事物的联系能力,他只会自己一会儿向左猛冲,一会儿向右猛冲;没有人接近他,会使他变成一个冲撞、激进的孩子;父母忙于自己的事务,不与宝宝说话,也不牵着宝宝的手练习走路,宝宝的学习感觉、思维和语言发展受到限制。


        第三,宝宝因父母照顾不到自己而发生事故。因无人靠近宝宝,婴儿在学步车内到处猛冲。可能被门的边沿、石头、地毯拌一下而使车翻到,或墙边、桌角碰着宝宝的手,致使宝宝受伤。


       可见学步车并不是可以完全信任的“保姆”。


        尽管宝宝在学步车内,但仍需要时常地守候在宝宝身边,并且经常对宝宝的运动能力加以训练,如让宝宝趴着练习爬行,牵着手练习走路等。

学步车,不学步

    便捷,是现代生活的主要追求与标志。于是,我们有了汽车、洗衣机、手机等。但是,凡事总是这样,有一利的同时必有一弊,有些弊端对我们的影响甚至大于设计者的美好初衷,婴儿学步车即是如此。这个用以辅助宝贝学习走路的器械,其最大的好处大概只是让父母们更加自由了,仅此而已。自从有了它,我们就不用再时时紧盯着那个不停闲逛的小家伙。


    然而,对宝贝自身来说,学步车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作为成年人,如果我们懒得走了,可以坐在汽车里,大不了牺牲一下身材与健康。所以,即使天天坐车,路还是会走的。但是,对刚开始学走路的宝贝们来说,却不是那回事了。


    走路这件似乎只是交替抬起脚的简单事情,对那个蹒跚的小家伙来说,却是极为复杂的一套程序,每一个细微的步骤都需要他去实践。


    比如,如何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自行稳住身体,迈出脚步。如何在抬起一只脚的瞬间,立刻用另一只脚支撑住身体不致摔倒;如何摔倒才不会摔疼、受伤;摔倒后,又如何学着站起来;如何在笨拙的蹒跚中根据空间的变化而随时调整自己的步态……


    这所有的动作,都将对大脑的发育起到刺激促进的作用。如果省掉了这些步骤,大脑也就只好偷懒、罢工。很多成年人平衡感不好,走路容易摔跤等,便是没有好好做这些动作的后遗症。也许他们从未用过学步车,但是学步之初的腿脚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却是一定的。


    所以,宝贝学走路这件事谁也代替、帮助不了,一切都需要他们从亲身经历中去领悟练习,而学步车似乎会阻碍这一切。


    有一位研究者发现,如果婴儿在4个月左右就开始每天在学步车里待上1小时,最终也不会比从来不用学步车的婴儿提早会走。其他研究者也发现,每天坐学步车大约2个半小时的婴儿,走路与其他大肌肉运动的发展反而落后。原因可能在于,学步车太便利于小婴儿四处移动,从而即使不发展平衡能力与运动技能,也照样能探索并满足好奇心,而这些能力得不到发展就会自动减慢发展速度。另一个因素是,坐在学步车上的婴儿看不见自己的脚,而视觉.回馈对于学走路是很重要的。


    从安全角度考虑的话,学步车也不是一个让人放心的“保姆”,因为学步车翻倒或撞上障碍物而使宝贝受伤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关于以上观点,日本东京都近藤小儿科院长也表示,婴儿腿脚还不结实,本应在地上爬来爬去,以锻炼腰、腿、胳膊及全身,但进了学步车,就仿佛有了一双“脚”,可以自由地在房间里移动,这样他们很难掌握真正走路的感觉。本来,孩子从爬到走,要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摔跤,才能让身体学会怎样摔倒不会受伤。如果使用了学步车,就很难让身体学会如何很好地保护自己。因而,使用学步车的孩子在初学走路后,往往会因为摔跤而受伤较重。

宝宝爱学步车

    一般宝宝的学步车是由底轮、车身架、座椅等组成,是宝宝会走路之前的代步工具。

 

    自由自在的运动是每一个小宝宝的梦想,学步车帮他们圆了这个梦。那些才能坐稳的宝宝,一坐上学步车,立刻在家里飞驰了起来,借助于学步车,他们无处不到。一坐上学步车,宝宝就着了迷,自如地移动让宝宝陶醉,速度也使宝宝激动。

 

    学步车是宝宝学走路的好帮手,坐上学步车,原本哭闹烦躁时时需要陪伴的宝宝自己开心地玩上了,妈妈可以轻松一下,或安心地料理家事。有的宝宝不到半岁就坐上了学步车,据估计美国5~15个月龄的婴儿中至少有一半使用学步车,每年学步车的销售量高达三百万辆。

 

    学步车可以帮助宝宝练习走路,促进宝宝发育。还可以帮助宝宝进行被动锻炼,跟踪调查显示:常用学步车的宝宝会很快学会走路。

 

    宝宝是通过接触、抓握、敲敲打打、扔等学习认识物体,自由的探索有助于宝宝智能的发展。但是父母得注意了,坐在学步车中宝宝每秒的移动距离可达1米,孩子的头部所占比重大、较重,又暴露在车身架的外面,缺乏安全保护,一旦从楼梯上翻下或因地面不平而翻倒,宝贝的头部很容易受伤。此外,由于孩子能够快速进入危险地带(包括利器、火炉、热水、有毒物品存放处等),令妈妈猝不及防,因此,在把宝宝放进学步车内以后,父母也要看紧宝宝,注意宝宝的安全。

 

亲子小贴士

 

    宝宝发育有自身的规律,与神经、肌肉发育的成熟程度及视力发育密切相关。俗话说:“7滚8爬周会走”,而很多妈妈早早地给小宝宝准备了学步车,宝宝才能坐稳就坐上学步车,妈妈认为这样自己既可以做家务,又可以让婴儿学习走路。过早或过多或使用学步车不当,违背宝宝生长规律人为“助走”,会对宝宝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宝宝学走路 学步车一定要慎用 做好这5点 腿型笔直走得快

前阵子带着我家小宝在小区公园里玩,遇上了邻居李妈妈,于是我俩就坐在一起闲谈。

看我怀里还抱着孩子,她说:“你怎么不给孩子买个学步车呢?这样你带起来也省心了,还能锻炼孩子学走路!”

我说,我有一个医生朋友告诉我:孩子小不建议给用学步车练习走路,否则学步车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宝宝的腿部变形。

她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觉得医生说的都是谬论,立马拿出一个例子反驳我:他儿子6个月就开始坐学步车,到了9个月可以前后左右进退自如,10个月时可以摆脱学步车自己走路,并且腿型一点没变,至今都是笔直的。

其实关于宝宝学走路能否用学步车这件事之前也问过医生,医生说:学步车不是不可以,只是不建议!尤其是在宝宝不能扶著东西走路、独立坐起的时候,更不能让孩子用。

孩子本来双腿支撑力就不够,再让孩子过早使用学步车,就会导致腿部关节压力过大,骨骼无法支撑体重,造成O型腿。家长要想让孩子尽快学会走路,这五个技巧快收好:

1、少抱宝宝

不要担心孩子会磕绊摔倒,到了该学习走路的年龄,就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练习走路。

2、鼓?励行走

如果宝宝不愿意或者害怕迈出第一步,可以尝试用玩具或者食物引起孩子的兴趣,家长也要在一旁多鼓励才行。

3、锻炼爬行

爬行是学会走路的前提条件,爬得快证明宝宝的四肢发育协调且完善,那么宝宝学起走路也会比较容易。

4、扶著走动

刚开始学走路,宝宝还不能做到独立行走,我们可以让宝宝借助“桌子、凳子”等物体辅助行走。给宝宝前进的动力,接下来才会走得又稳又好!

5、借助工具

等待宝宝四肢发育完善之后,可以利用推车等带有轮子的工具,辅助宝宝走路。

孩子学走路可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家长一定要注意时刻保护孩子的安全,以免发生意外。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今日要闻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