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80%的大肠癌发现时已是晚期,哪些症状“暗示”大肠癌?

2017-12-24 02:45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80%的大肠癌发现时已是晚期,哪些症状“暗示”大肠癌?

80%的大肠癌发现时已是晚期,哪些症状“暗示”大肠癌?

哪些症状暗示大肠癌?

结直肠癌是一种生长较慢的恶性肿瘤,原发癌肿的倍增时间平均为620天,表示在产生临床症状前肿瘤已经历了长时间的生长和发展。早期可无症状或因其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而不引起病人和医师的注意,及至发现常已非早期。

病变发展后常见症状:大便习惯和大便性状的改变,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大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便中带血、脓或粘液;腹痛,多为定位不确切的隐痛或腹胀感;腹部包块,多为瘤体本身,坚硬,结节状,横结肠和乙状结肠时有一定活动度;后期的肠梗阻表现,以及晚期时全身症状,包括:贫血、消瘦、发热、乏力等。

临床表现与部位、病变范围有关系:

右半结肠癌:右侧结肠在解剖上腔大、壁薄的特征,病变以隆起型为主,恶性度低,发展缓慢,多向腔内生长较大,易导致肿瘤缺血、坏死、出血和继发感染。临床上常表现为原因不明的贫血、乏力、疲劳、食欲减退、消失、消化不良、低热及明细腹部包块等症状。

左半结肠癌:左侧结肠较细,肠内容多为半固体状,而左侧结肠癌以浸润型为主,易导致狭窄和梗阻。早期临床可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可有粘液血便,多呈暗红色或紫褐色。进行性便秘、排便困难及最后梗阻。

直肠癌:多为直肠刺激症状,表现为便意频繁、肛门坠胀、里急后重及排便不尽感,排便习惯改变,出现腹泻、便秘或交替出现。便血是直肠癌最常见症状。多为脓血便或血与大便相混。梗阻时初为大便变形、变细,后出现腹痛、腹胀、排便困难等肠梗阻表现。

大肠包括结肠和直肠!结肠癌和直肠癌是五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高。由于将近80%的大肠癌发现时已属于晚期,所以该疾病死亡率也非常高。大肠癌如何能早期被发现,哪些症状暗示者有可能得了大肠癌呢?

由于大肠主要是排泄粪便的场所,所以大肠癌最主要的早期表现要从大便上找线索。莫名其妙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次增多,腹泻或便秘,便前腹胀、腹痛。稍后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直肠癌因病变距肛门较近,血色多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且往往是血便分离。只在出血量较多时,才可见大便呈棕红色、果酱样。右半结肠癌病人中有这种,肉眼可见的便血者占36。5%。如果癌肿突出向直肠腔内生长,导致肠腔相对狭窄,则排出的大便往往变细、变形,可呈扁形,有时变形的大便上附着一些血丝。

大肠癌早期有哪些征兆?

大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现,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乏力、发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

1.结肠癌

右半结肠因肠腔宽大,肿瘤生长至一定体积才会出现腹部症状,主要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疲劳、腹痛及腹部包块。左半结肠肠腔较右半结肠肠腔窄,容易引起肠梗阻,出现便秘、便血、腹泻、腹痛、腹部痉挛、腹胀等。

2.直肠癌

直肠癌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肠梗阻,便血多为鲜红或暗红色,不与成形粪便混和或附于粪柱表面,误诊为“痔”出血。由于病灶刺激和肿块溃疡的继发性感染,不断引起排便反射,易被误诊为“肠炎”或“菌痢”。癌肿环状生长者,导致肠腔缩窄,早期表现为粪柱变形、变细,晚期表现为不全性梗阻。

大肠癌早发现三个月,可以多活三十年!

早期结肠镜筛查对大肠癌治疗十分重要。大肠癌早发现三个月,经过治疗后,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不仅可以明显减少治疗费用,减轻很多痛苦,而且可以多活三十年。结肠镜筛查还可以发现肠息肉等癌前病变,同时将其摘除,从而避免发展为大肠癌。

预防大肠癌首要方法,就是改变错误的饮食习惯。

大肠癌的预防需要做到运动锻炼身体、戒烟及健康的饮食三点,另外要注意减肥,如果从事久坐的工作要注意多起来活动。四十五岁以后的中年人有条件的话可以到医院做健康体检以早期发现病变。

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不再出现央视主持肖晓琳因肠癌去世这样的惨剧,大家务必管住自己的嘴,注意作息结合,将健康放在首位!

百科名医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率很高,而且在我国呈上升趋势。

腹痛为结肠癌常见的早期临床表现,可有反复隐痛、胀痛、阵痛、多发于腹部周边,伴有黑便、腹胀。少数患者以触及腹部出现异常包块为首发症状。如患者出现了柏油杨便及痛、吐、涨闭等肠梗阻症状时,或有明显消瘦、贫血等表现,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粘液血便为直肠癌最常见的早期临床表现,大便表面带血或便后滴血,血色可为鲜红。直肠上端肠腔狭窄,易梗阻而导致便秘;又因梗阻处非特异性炎症而导致腹泻;故便秘和腹泻交替多见。有些患者因脓血便误诊为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用抗菌素、抗阿米巴药物治疗无效。肛门指诊在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大部分直肠癌在肛门指诊时有阳性发现,如硬块、肠腔狭小、赘生物、溃疡及指套染血等,涂片显微镜下往往可见癌细胞。

内窥镜和钡剂透视是诊断大肠癌的重要手段。在直肠、乙状结肠癌患者中,乙状结肠镜检查, 肠壁有赘生物、溃疡及出血等。钡灌肠造影可见肠腔不通、充盈缺损、赘生物、肠壁僵硬、肠腔狭小等。纤维结肠镜检查, 直观准确,可做活检,有很高的确诊意义, 可早期诊断。大肠癌的早期发现很困难, 若出现以下几项必须引起重视:(1) 粘液血便经抗菌素治疗无效,或粘液血便短期2次发作者;(2)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交替;(3 )反复腹部隐痛、胀痛、阵痛;(4 )柏油样便排外上消化道出血者;(5)肠梗阻;(6)反复腹胀或并肠型,腹部发现包块者;(7) 禁食肉和血3d后大便潜血阳性者。

总之,40岁以上,有上面任何一项或几项者,均要做排癌检查,常规做肛诊、钡灌肠、纤维结肠镜检查。其实,结肠癌早期的症状并不典型。最好的办法是在出现症状前就发现病变。筛查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目前最有效的,国际推荐的筛查方法是内镜+病理检查。

在筛查起始年龄的选择上,由于大肠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此发达国家普遍把50 岁作为大肠癌筛查的起始年龄。在我国,关于起始年龄并无统一标准,曾有观点认为中国人群的大肠癌发病率高峰年龄早于国外,因此建议将起始年龄定为40 岁,但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肿瘤登记制度的逐步完善,将50 岁作为中国人群大肠癌筛查的起始年龄已经得到认可。但接受筛查者的年龄越大,其检查风险也越大,甚至风险可能大于收益,因此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认为应该为75-85 岁人群制定更为个性化的筛查策略。

关于大肠癌的几个要点:

1、关键是早期发现:大部分早期大肠癌患者都有小量的出血现象(有一些是肉眼看不到的),但是, 不管有没有严重的临床症状, 老年人都要做肠道检查, 或购买大肠癌试纸自行测试。

2、重点是家族遗传:一个人直系亲属中如有一个或多个人患有大肠癌, 其本人极有可能存在着与大肠癌相关基因的遗传因素。在一定致癌因素的作用下, 更容易患大肠癌。因此, 对于这类人群, 了解其家族史、定期做体检非常重要。

3、饮食结构重调整:有些人体检时也很正常,但常常会出现怠倦、无力、头晕、眼涩、记忆力减退等现象,这就意味着你的身体已处于亚健康状态。这种状态会使免疫力低下。特别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改变单纯的饮食结构,少吃热量过高及煎、炸、烤食品,少饮咖啡、不嗜酒,尽量减少肠道的“二级胆酸”附着,多吃含纤维素的食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以防止便秘并及时清除肠道毒素;有多年不愈结肠道炎症的病人,必须定期进行防癌检查, 切不可采取能忍则忍, 能拖则拖的态度, 以免延误治疗、悔之晚矣。

总之, 要想有效地防止大肠癌等癌症, 必须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 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做到“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 肠道不适及时检查,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的回答了,为什么我还是选择回答?不怕重复吗?是的,我下面的回答内容很可能和其他答有重复的地方,但我更想传播和强化另一个比这个问题本身更重要的观念。

这个问题问的是哪些症状“暗示”大肠癌?这个“暗示”用得有点神秘哈,其实,就是“提示”。先简单地说一下哪些症状“暗示”大肠癌?因为前面已经有很多的回答。

大肠癌的表现,首先当然就是大便方面的问题:排便异常,排便习惯改变,比如便频,也就是大便次数比以前明显增多了,还有腹泻,便秘,腹泻与便秘交替,排便不尽的里急后重感,肛门坠胀感等。还有便血,也就是大便带血,也要重视。

当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还可能会有肠梗阻的表现,比如腹胀腹痛、无大便(停止排便排气),也可能会有呕吐表现,但不一定明显。

另外,也可能会有消化不良的表现,比如中下腹部的胀满不适感,食欲欠佳,特别是中老年人,如果长期如此,要警惕消化系统肿瘤,其中包括大肠癌。

大肠癌也可能在腹部摸到包块,或者医生通过肛诊摸到包块(低位直肠癌),身上摸到包块,这个大家都会特别重视。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可能的症状表现可能跟大肠癌有关,比如贫血,体重减轻,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有这些症状表现就是得了大肠癌?当然不是!那是不是没有这些症状表现就是没得大肠癌?也当然不是!这正是我下面要说的。不只是大肠癌,几乎所有癌症都没有什么特异性的症状,也就是说,所谓的症状,常常是很不可靠的,因为一种症状可能是多疾病引起的,而同一种疾病也可能有多种症状。就拿便血来说吧,大肠癌可能会有便血,而肠炎,痔疮,其他的肠道疾病,其他的癌症比如胃癌,比如卵巢癌,子宫癌等都可能会有便血,而通常从概率来说,出现明显症状的时候,癌症的分期偏晚(不是绝对)。

既然你说到80%的大肠癌发现时已是晚期,那说明你知道早期发现的重要性,而你问这个问题是希望能早期发现,但想通过症状来“暗示”大肠癌,较难在早期发现大肠癌。那怎么办?

主动进行筛查!在身体没有出现异常时主动去进行筛查。大肠癌是国际公认的可以通过筛查早期发现并降低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之一。

通过什么手段筛查?大家最熟悉的也是最有效的筛查方法就是结肠镜,其他还有乙状结肠镜、结肠钡餐造影检查、CT结肠成像、大便潜血试验、大便DNA等。

什么时候开始筛查?一般风险人群建议50岁开始筛查,高危人群可提前进行,而且筛查的间隔时间要更短。具体如何操作,建议到当地医院的肿瘤科或消化科咨询。这里最关键的科普是,大家一定要建立主动筛查这个理念,不要总是等到有了症状才去就医。

(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为什么大肠癌发现时多是晚期?

大肠癌通常是指结肠癌和直肠癌,它们性格低调不张扬,所以常常被忽视,但稍微查查它们的数据资料,简直大吃一惊:在恶性肿瘤圈里排名多年稳居第三,且势力还在加速扩张中。

我们要弄明白大肠癌是如何产生的,原本大肠癌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息肉,在肠道里长息肉并不是什么稀罕事,有很多息肉存在:增生性息肉、淋巴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等,这些息肉大部分还是安分守己的良好市民,但也有一些“坏小子”比如腺瘤性息肉,它癌变的风险就很高,它行事低调你甚至都不会察觉,总的来说息肉越大,癌变的风险就越高(一般以0.5釐米为界)。当息肉“增肥变大”到一定程度癌变就会发生,而此时有了症状再去医院检查,为时已晚了……

大肠癌和痔疮太像了!

十人九痔,这是夸张的说法,但足以说明痔疮的人群广泛,因此痔疮是再常见不过的病了,大家的重视程度也就没那么高了。可你知道吗,早期大肠癌和痔疮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便血,这样就让人很容易混淆,大肠癌与便血的发病位置相似,还都有便血的症状,很容易混淆。一旦大肠癌被误诊为痔疮,就会错过早期直肠癌治疗的最佳时间,酿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通过便血,区分肠癌与痔疮

痔疮:颜色较红,随大便排出时滴出,排便后出血随之停止;而直肠癌患者的血液和大便是混在一起的,便血还可能带有黏液和脓液。痔疮患者的大便性状一般变化不大;直肠癌患者常出现排稀烂便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今日要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