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人生最后一哩路逾6成盼在家安宁

2017-12-22 20:30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一位巴金森氏症末期合并失智症末期的阿兰奶奶,在一年内退化到完全失能。随着疾病的进展跟体力的衰弱,阿兰奶奶进出医院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家属已疲于奔命。家属和医师沟通后,决定将奶奶转为居家安宁,最后在子女们的陪伴下安详往生。病友心声谁能知 善终让人尊严活台北市立联合医院阳明院区家庭医学科主治医...
人生最后一哩路 逾6成盼在家安宁

人生最后一哩路 逾6成病患盼在家中安宁

一位巴金森氏症末期合并失智症末期的阿兰奶奶,在一年内退化到完全失能。随着疾病的进展跟体力的衰弱,阿兰奶奶进出医院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家属已疲于奔命。家属和医师沟通后,决定将奶奶转为居家安宁,最后在子女们的陪伴下安详往生。

病友心声谁能知  善终让人尊严活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阳明院区家庭医学科主治医师沈怡伶表示,因国人深受华人社会文化的影响,目前在台湾社会,尤其是台北市,多数子女不愿意在长者面前谈及死亡,导致能接受居家安宁概念的民众不多。根据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在健康长者中有40%希望在自己居住的安养中心善终;40%希望在自宅、子女家或是亲戚家往生。而生命末期的个案中,竟高达60%的人希望在家中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沈怡伶医师补充,因许多个案都已经是长期卧床合并重度失智,早就无法表达自己希望善终的地点,加上子女们在有限的期间内无法取得共识,一旦发生状况也只能往医院送,这对正在推动居家安宁的团队来说是相大的困境。

缓和医疗让死亡有更好的安排

沈怡伶医师指出,在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家人旁,走完生命最后的一哩路,其实是一件非常圆满的事。学习如何跟爱的人“道谢”、“道歉”、“道爱”及“道别”,不一定是要用医疗仪器才能代表尽心尽力。缓和医疗是种需要内化的概念,需要大家用心思考跟体会。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