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宝宝最常见的发热类型--宿食发热

2018-02-10 01:00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郭老认为,妈妈爱宝宝,不仅要有爱,更要有文化,有智慧。在此,郭老把几个孩子们常发生的却又常被错误治疗的病讲给妈妈们,希望能唤起妈妈们的重视,帮妈妈们真正解决问题。...

  我想对天下的妈妈们说几句话:为了我们孩子们的健康,我们把爱给他们,但要爱出个健康快乐的宝宝。要做到这一点也不是个很容易的事情。比如说,孩子发烧了,怎么办?妈妈们都知道去医院,去最好的医院。孩子进医院就退烧,用冰袋去物理降温,用激素降温,用抗生素消炎……你怎么办?你会欣然接受,还是拒绝呢?如果说你的孩子是流感,你怎么办?流感用激素退烧而成肺炎,再退烧成了肺感染,又怎么办呢?


  这可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妈妈只有爱是不够的。必需要有文化、有知识才能有健康的爱。我经常见到妈妈们会不知所措,或是爱与愿违的情况。这是个文化与医学的知识问题。我不可能在几篇文字中把这些知识全都传达给诸位。我想,把几个孩子们常发生的却又常被错误治疗的病讲给妈妈们。


  孩子发热,要认清“热型”


  孩子发热,体温升高,我们怎么对待发热?我说千万别不问原因就退烧。只要不问原因就退烧,一定是错的。我们一定要看发烧是个什么“热型”。我说的“热型”是指发热的类型,不同的热型是不同的病,也有不同的治法。所以要认清“热型”。


  发热可分以下五个“热型”:


  一、发热恶寒;


  二、发热恶风;


  三、发热恶热;


  四、寒热往来;


  五、低热不澈。


  这些热一定要识别清楚,绝对不能模糊。今天我说一个孩子常见的发烧病。


  宿食发烧的是发热恶热中最常见情况


      孩子发烧了,体温38℃--40℃。不要怕,抽风也不要怕。因为人害怕了,智慧就没有了。惊慌就要失措。先看孩子大便怎么样?食欲怎么样?观察孩子发不发冷?肚子脐上脐下胀不胀?痞不痞?前一天吃过什么?喝过什么?舌上有苔没有?苔厚或薄?孩子情绪怎样?要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你便可以给孩子买药吃;吃下药便好病。如果你把孩子送医院也可以,但必须知道这病怎么治是对的,怎么治是错的。我只能告诉你对上述的问题怎样去弄清楚。


  一辨孩子发烧是否发冷?


  孩子的发烧不发冷。怎么知道不发冷呢?会说话的孩子可以问,没学说话的也可以观察。孩子卧床的姿式如喜欢踡卧,这是冷的姿式。如扬手掷足仰卧喜欢凉,这是不发冷。


  发热不冷的热型确定了。


  二辨孩子大便是否通畅?


  再看孩子大便怎么样?如果前一天没大便,或二十四小时内没大便,看肚子:脐上脐下胀不胀?如肚子鼓着,用左手四个指头轻轻按在肚子上,右手食指中指并拢叩击左手四指背,听声音。如发出的声音是左手指的声音, 那肚子是不胀的。如叩击左手指发声是肚子有气体的声音,这是气痞。是因宿食不消化,停留在胃中或横结肠有气体都会发出砰砰的声音。这是宿食不消化的气痞发热。这个身体发烧39℃至40℃以上那怕抽风都不要怕,只要一通大便,6-8小时即退烧。


  宿食发热,通便即可退热


  这个病属于外源性疾病。是因食物吃得太多,或吃了不容易消化的食物,胃里太满,胃蠕动下降,或宿食停留肠中发酵产生了气体,妨碍了肠蠕动。这些停留的食物不能消化,产生的热量,都由循环把热量带到身体表面,用温差向外散热。这种散热方式就是宿食发热的机理。既然是这样,物理降温就没有治疗的意义。如用抗生素或激素退热就是个错误。只能是通大便把宿食排出去。这个发热虽高到39℃、   40℃,不要惊慌。


  方法一:三黄片通便退热


  如果家中有“三黄片”(大黄、黄芩、黄连)研碎吃下去,效果比整片吃快些。用量上:一周岁的孩子每服2片;三周岁的孩子每服3片;四、五周的每服4片;六周以上每服5片。六小时后服第二次。大便通了即可停服。只要大便通下来七八个小时便退烧。


  服药期间,需少吃食物,以防复发(二级标题)切忌服药期间吃食物,病必然不能愈。只可喝白开水。大便通下来,烧退了,等孩子要吃的时候再少量给吃一点流食,千万不要多吃,不要吃肉、油腻、海鲜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因为宿食虽通下了,但未必下干净,这时如又多吃了,会再一次造成宿食发热。告戒母亲们千万不要把爱用错。


  方法二:宝宝退热的饮片小方子


  如果没有三黄片,也可以用下面这个中药饮片处方:


  大黄10克,黄芩 20克, 黄连15克。


  以上三味药 ,用净水烧沸,取250毫升,浸渍一小时,搅和几次,滤去渣滓。一周岁每服吃十五分之一。两至三周岁每服十分之一,四周至五周岁每服十分之二,六至十周岁每服十分之三,十周以上每服十分之五。


  服药时宝宝呕吐勿惊慌 是正常的排异反应(二级标题服药时如孩子呕吐了,不是坏事,吐出宿食越多越好。如吐过两次,吐出的没消化的食物较多,可以不用再吃药就病愈了。如吐出的东西不多,便再吃一次药,通大便即愈了。吐与大便都是把宿食排出来,都是排异的效果。


  在我行医数十年的观察中,母亲们、爷爷奶奶们,多数的是唯恐孩子饿着,担心孩子缺营养,似乎是营养越高越好。极少数有考虑孩子吃多了生病的。民间有句流传很久的谚语:“要得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中医有“损谷养胃”的说法。“损谷”是什么?少吃饭则养胃。


  声音辨别:


    一:鼓起双腮,口腔充满气体,右手中指与拇指捏成环状,弹击腮部的声音是气痞的声音。


    二:左手四指按在肚皮上,右手食指、中指叩击左手指听声音。分辨与弹击鼓腮的声音是否一致。


  (本文源于中国育婴网团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