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同伴冲突——宝宝成长的契机

2018-02-10 06:00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父母总是很紧张孩子间的冲突,其实这是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经历,重新认识孩子在同伴交往中的冲突,相信孩子,父母需要做的只是协助和引导,让他们从中充分体验成功或失败,微笑地看着他们在感悟中快乐成长。...
  幼儿同伴冲突是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表现之一,它提供给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机会。然而在与同伴的冲突中,家长常常不放心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习惯于包办解决冲突。实际上,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已有了初步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幼儿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是一种很好的、也是非常必要的锻炼。

  什么是幼儿同伴冲突

  幼儿同伴冲突是指幼儿在与同伴玩耍或相处过程中发生的相互抵制或对抗,表现为交往双方在行为、言语或情绪等方面的对立。有研究者统计了幼儿在同伴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的冲突行为,发生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推和推挤、拒绝与他人玩耍、毁坏物品、打、踢、咬人、骂人。

  值得注意的是,冲突并不等同于攻击性行为。尽管冲突过程中常伴有攻击性语言和行为,但两者的区别在于攻击行为是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常是单向发生,而冲突一定存在于双方的相互对抗之中,属于幼儿交往中的一种社会互动形式。

  幼儿同伴冲突的发展特点

  同伴冲突是幼儿交往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心理学研究指出,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社会性冲突在出生后第二年就开始,并随年龄增长呈现出下降趋势。由于幼儿拥有与成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因此与成人相比,幼儿同伴交往中的冲突有其鲜明的特点。

  幼儿同伴冲突的发展特点

  冲突的特点具体观点

  冲突的原因简单幼儿冲突可归纳为两大原因,即一类原因是对物品(玩具、食品) 的拥有和使用,另一类原因是行为不当或行为缺失。4岁之前幼儿间的冲突主要是因争夺物品而起;4-5 岁,冲突原因则分别由上述两种原因引起,所占比例基本持平,并持续到6 -7 岁;这之后,随年龄增加因行为不当或行为缺失引发的冲突所占比例增加。

  冲突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短虽然界定冲突的开始与结束不同,冲突时间的长短不一,但幼儿冲突时间的短暂性和频繁性是可以确认的。研究发现,两个学前幼儿的争执一个小时可以超过9次;幼儿与同伴间的冲突对话有固定的模式,92%短于10个交换对话,66%短于5个对话;冲突的平均持续时间为24 秒,游戏过程中79%的冲突是在无成人干预下由儿童自己终止的,且这些由儿童自己解决的冲突往往都有着十分明确的成败结果。

  冲突解决策略的选择呈发展性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加,儿童掌握冲突解决的策略增多,冲突解决的能力也随之增强。幼儿冲突解决策略的发展是从简单的权力维护(采用攻击行为结束冲突),到离开冲突情境,再到通过协商化解冲突。在幼儿期仍较多选择使用强制策略,较少选择回避策略;到了青少年才开始普遍使用协商策略。其中,男孩往往更倾向于使用身体的力量或威胁对方来解决冲突,而女孩则倾向于使用缓和的方式(折衷、离开)解决冲突。

  冲突后很少“记仇”幼儿间的争端多起源于一件具体的事情,比如“你碰倒了我的积木”、“你拿了我的玩具”等,很少是因彼此间存在敌意,故意挑起事端。这是由于幼儿的思维比较简单直接,不可能像成人一样复杂缜密。幼儿解决问题的手段很少,分析问题所得出的结论也可能不正确,加之他们正处于易冲动的年龄阶段,冲突往往“一触即发”,但他们的冲突大多非常短暂,只是玩耍过程中的插曲。所以,幼儿即使在冲突时非常气愤,也可能转身就忘,过一会儿两人又高兴地玩在一起。

  影响幼儿同伴冲突的相关因素

  幼儿冲突及冲突解决是涉及个体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复杂过程。影响幼儿同伴冲突的因素有很多,综合起来,主要包括自身局限、家庭教养和社会环境这三个方面。

  影响幼儿同伴冲突的因素

  影响因素具体观点

  自身局限 幼儿阶段的主要心理特点之一是自我中心主义突出,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考虑一切事情,以自己为中心,想象每一样事物都与自己的活动相联系。他们总是从一个角度来观察事物,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因此,幼儿因玩具等物品发生争执,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都是正常现象,并非成人眼里自私的表现。 此外,幼儿的道德发展要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制约。幼儿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制约和支配,在情感上对成人单方面尊敬和顺从,认为服从权威、规则就是好孩子,否则就是坏孩子。儿童在道德判断时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忽视行为者的主观动机,当同伴的行为与成人制定的规则不符时,往往会引发幼儿的告状行为,而不会去考虑同伴的主观动机。

  家庭教养 家长作为儿童社会化的基本执行者,对幼儿的同伴交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父母的社会经验会影响到儿童在同伴关系中的地位。父母是否喜欢交往,交往的模式如何,对孩子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已有研究发现,幼儿的同伴冲突解决策略与其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着密切联系。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幼儿人际冲突解决策略的运用,幼儿可能会将与教养方式相类似的方式应用于他们与同伴的互动过程中。在一个父母都给予情感温暖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在面对同伴冲突时更可能运用缓和性的方式解决,如协商、合作等,对人际问题的应对策略也更成熟、积极。父母对幼儿采用的强迫-强制教养方式是伤害性的。父母经常惩罚孩子,会使孩子学会如何使用强硬方式对付他人,并会将这种令人讨厌的行为作为解决与他人冲突的有效方式。

  社会环境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物生态学理论及已有的研究成果证实,幼儿的发展与周围环境有密切联系。幼儿的特征之一就是“好模仿”,而现代社会的众多媒介充斥着不利于儿童模仿和成长的行为,尤其是有关暴力的内容。深受幼儿喜爱的动画片,虽在某方面对幼儿的发展有利,但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不利因素,如“奥特曼” 与“怪兽”搏斗等暴力镜头,幼儿如果很爱模仿,就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并引发其他幼儿的告状行为。

  心理学中对幼儿同伴冲突的肯定

  提起冲突,很多人都把它视为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消极行为,因为它能破坏原来协调、稳固的人际关系,使双方产生隔阂和苦恼。孩子们之间因为玩具和游戏而产生的冲突行为,虽然在成人眼里看来微不足道,但往往也被家长们视为是消极的,认为有必要加以禁止。

  然而,心理学研究更趋向于肯定早期同伴冲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认为冲突是同伴互动效果的关键机制,它导致了儿童的心理重构,促进了个体心理的变化,从而加速了心理的适应和发展。

       同伴冲突对幼儿发展的积极意义。

  同伴冲突的意义具体观点

  同伴冲突有利于幼儿逐渐去除自我中心  年幼的儿童通常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即不愿也不能意识到同伴的观点、意图、感情。当冲突发生时,幼儿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去倾听、了解他人的观点、需要和感受,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促进其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逐渐弱化自我中心意识。

  同伴冲突能促进幼儿社会交往技能的习得 儿童建构更为成熟的社会技能是在参与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完成的。冲突为幼儿提供了运用各种技巧化解矛盾的真实环境和实践机会,幼儿在抢、夺、哭、打、沟通、协商、求助等方法的运用过程中,逐步积累社会交往经验,提升解决冲突的能力

  同伴冲突能促进幼儿道德的发展 处于前道德阶段的幼儿,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配,缺乏对是非、善恶等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冲突及冲突的解决过程可帮助幼儿逐渐建立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并将之内化为自觉的行为。 名词“前道德”链接: 皮亚杰将儿童道德的发展划为四个阶段,其中从出生到3岁为“前道德阶段”,皮亚杰认为这一年龄时期的儿童正处于前运算思维时期,他们对问题的考虑都还是自我中心的。 他们不顾规则,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改造规则。他们的行动易冲动,感情泛化,行为直接受行动的结果所支配,道德认知不守恒。例如,同样的行动规则,若是出自父母就愿意遵守,若是出自同伴就不遵守。他们并不真正理解规则的含义,分不清公正、义务和服从。他们的行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

  同伴冲突能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儿童的思维、学习及解决问题等高级心理过程的发展,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完成的,并经过内化以能力的形式表现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同伴冲突是一种有效的教育资源,为幼儿语言、注意、思维等认知活动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交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因素,幼儿在冲突过程中的争吵、申诉、提出自己的观点、说服对方等一系列的语言活动加快了幼儿社会化语言的发展; 而提出解决方案、寻求双方共同认可的解决方法等互动过程,则刺激了幼儿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如何培养幼儿的同伴冲突解决能力

      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冲突解决既是冲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区分建设性冲突和破坏性冲突的一个关键因素。大量研究表明,冲突解决能力发展良好的儿童,易于被同伴接纳,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从而获得友谊、尊重和自我肯定,形成健康的个性。相反,冲突解决能力发展较差的儿童,容易导致冲突的扩大或升级,甚至会因较多的攻击性行为而引发人际关系紧张和适应不良;更有研究指出,儿童期持久强烈的冲突与青春期及成年后心理问题的产生有较高的相关性。因此,家长应注重于对幼儿冲突解决能力的培养,引导幼儿积极化解冲突。

  鼓励孩子不要逃避交往挫折

  案例:小区里,一群小伙伴在玩飞盘游戏,方方很想加入,但小朋友们已经开始了游戏不愿意被打扰,拒绝方方的加入。看见方方灰心丧气地离开,这时妈妈鼓励方方:“你问问小朋友们,等玩好了这一盘,你再加入好不好?”说完,妈妈回家把方方的飞盘玩具也拿了下来。这样,等第二盘游戏开始时,方方就自然而然地加入游戏中去了。

  有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吃亏”、挨打就责骂孩子没用、没出息,或让孩子以后不要再跟伙伴玩。时间长了,孩子会在心理产生不良情绪,甚至把自己封闭起来。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是不利的。如果家长不从幼儿的得失出发处理问题,使幼儿间产生对立,而是先从自己的孩子着手找出交往不利的原因,这样会使孩子明白事出有因,自己主动发现问题、采取策略,局面会向好的一面发展。这样,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就会采取积极的态度,努力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冲动、压抑或逃避。实际上在父母的温情下,幼儿会乐于与同伴交往,且在交往失败时能接受家长的建议和帮助。遇到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家长可作暂时的冷处理,切忌从幼儿的得失出发处理问题,使幼儿产生对立,由于交往压力而回避交往。父母适当地参与幼儿的交往活动,能使幼儿形成安全感,有助于幼儿被同伴接纳,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为孩子提供解决同伴冲突的机会

  案例:一个星期天,亮亮和强强在家里玩,不一会儿,两人打了起来。原来强强想玩亮亮的变形金刚,亮亮不肯给强强,强强抢过来玩,亮亮气不过,两人打了起来。爸爸看见了,让他们住手。爸爸并没有责怪任何人,而是先让两个人说清楚事情的原委。然后,爸爸问亮亮:“亮亮刚才应该怎么做呢?”亮亮说:“我太小气了,应该借给强强的。”说着把变形金刚交给强强,强强这时却惭愧地低下头:“不,是我错了,我不该抢过来玩的。”爸爸笑着说:“你们两个一起玩吧,一个人不如两个人好玩,你们说是么?”

  对幼儿来说,具体的经验比抽象的说理更能发展其社会能力。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后的成功感是言语教育和行为指导无法取代的。当面临幼儿同伴冲突时,家长首先应考虑到利用这个机会让孩子获得哪些经验,而不是考虑尽快解决冲突或看自己的孩子吃亏与否。如果家长鼓励孩子用非暴力的手段、宽容的态度与同伴交往没有取得良好效果,可采取直接与对方家长沟通的方式,使双方家长在良好的氛围里,一同讨论发生冲突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整个过程也可以让孩子加入,让他们看到交流和理解的作用。

  注重为孩子树立亲社会行为的榜样

       案例:萍萍的妈妈每天晚上睡前会给萍萍讲各种各样的童话故事。一天,萍萍在幼儿园吃点心的时候,奇奇跑过来不小心撞了萍萍一下,结果奇奇自己的蛋糕撞翻在地上。奇奇见状,“哇”的一生哭了起来,萍萍却过去扶起她,并把自己的蛋糕分了一半给奇奇。老师夸奇奇做得好,奇奇却说,妈妈昨天刚给她讲了《快乐王子》的故事,要懂得帮助别人,和别人分享。

  家庭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最直接、最具体的微观环境,是儿童早期社会化的主要场所25。家庭气氛、家长对人对事的态度及家长的社交能力等潜在的环境因素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家长可利用给孩子讲故事的过程,自然地帮助孩子树立亲社会行为的榜样,让他明白和谐相处和相互热爱的幸福,教育孩子向善,并能够潜移默化地运用到实际的冲突解决过程中去。

  结合具体情境,让孩子在旁观和讨论中学习能力

       案例:倩倩每天都要看《喜羊羊与灰太郎》的动画片,而妈妈每天也都陪倩倩一起看。一天,妈妈看到动画片中美羊羊与懒羊羊因为一件小事吵架了互不搭理,妈妈灵机一动,忙问一旁的倩倩:“美羊羊和懒羊羊怎么了?”“他们为什么会吵架了?”“他们应该怎么办呢?”一问一答直到引导倩倩自己说出答案:“好朋友不应该吵架,他们应该互相原谅。”

  幼儿正处于易冲动、容易自我的年龄阶段,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冲突往往在一瞬间爆发。若引导孩子在冷静的时候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矛盾冲突,可以让孩子锻炼正确处理冲突的能力,面对真实的冲突情境时事先养成良好的应对习惯。

  这是因为在幼儿期,社会性发展的特点是从习惯到认知,即幼儿是先养成习惯(习惯如何去做)再到认知(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家长在帮助幼儿解决冲突的时候,提供具体的指导让幼儿模仿是符合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的。这样,幼儿更易于从中受益,避免出现明知不对却又不知道具体怎样做好。单方面的说教是不够的,要结合具体的行为指导和体验,否则幼儿到了真实情景里会不知所措或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帮助孩子获得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案例:颖颖性格内向胆怯,有一次在幼儿园尿裤子被其他小朋友向老师“告状”后,再也不愿意跟任何小朋友一起玩。生日的时候,爸爸和妈妈请了很多小朋友帮颖颖庆祝生日。生日前,妈妈教颖颖唱歌、讲故事,等到生日那天在小朋友面前表演。颖颖一开始很害怕和小朋友们说话,但当她在小朋友面前表演成功,获得大家赞扬之后,颖颖再也不紧张了。这之后,妈妈发现,颖颖也会主动提出要找小朋友一起玩了。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如何在伙伴的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拒绝伙伴不合理的要求,如何在伙伴中树立威信,如何适当地在伙伴中获得好感等,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发展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如语言能力、运动能力、音乐能力等,因为这些都会成为孩子与同伴交往的“纽带” 。解决同伴冲突固然需要讲究策略,但只有首先帮助孩子在同伴交往中获得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他才会有这个自信去面对和处理同伴之间的各种冲突,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孩子面对同伴冲突的正确态度。

  父母要走出的误区

  受传统思想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幼儿间的冲突是一种消极行为,有破坏性因素。他们认为发生冲突的儿童要么是行为习惯不好,要么社会交往能力太差,甚至是道德品质的问题。大多数家长因没有真正理解幼儿同伴冲突的发展价值,因而也没有认识到同伴冲突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家长若过分关注冲突带来表面而短暂的消极影响,也就干扰了儿童正常的社会性发展。比如:

  过分保护

  场景1:斌斌生得白皙文弱,妈妈很怕斌斌在和其它小朋友发生冲突的过程中会受欺负,平时不管什么都教斌斌要妥协、忍让。一天,斌斌和表哥腾腾在看电视的时候,因为想看不同的电视节目而争吵起来,妈妈看见了,让斌斌听话不要再闹了,一定要斌斌看腾腾喜欢的节目,斌斌委屈得流下了眼泪。

  单方面制止

  场景1:玲玲头上扎着两个小辫子,在幼儿园的时候经常都被其他小朋友扯乱辫子,玲玲也不甘示弱,每天都和那些欺负她的小朋友作对,反而在班里成了个“捣蛋鬼”。老师向妈妈告状,妈妈知道后,不分青红皂白,批评玲玲调皮捣蛋,制止她和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

  斥责孩子没用

  场景2:一天,爸爸去幼儿园接雷雷的时候,听老师说雷雷今天和小朋友玩游戏的时候争执起来,打破了鼻子还流了鼻血。爸爸看到了,又心疼又生气,对雷雷说:“你打架又打不过别人,还把自己搞成这样,没本事以后就别去打架。”

  同伴冲突是幼儿交往生活中十分普遍的现象,这是儿童开始社会性发展的一个信号。当幼儿间发生冲突时,家长们为了保护孩子,往往选择强行制止眼前的矛盾以避免争执、吵闹,以为息事宁人就能顺利解决幼儿间同伴的冲突。其实,幼儿在与人交往之初出现的种种冲突行为,其实并不意味着他们有什么“问题”,家长不能不加筛选地将成人解决问题的标准原原本本地摆在孩子面前,更不能因为怕麻烦而快速地解决问题。对幼儿来说,幼儿独立地解决问题后的成功感是言语教育和行为指导无法取代的,即使幼儿没有很好地解决冲突、亲历失败的经验,也是一种积累。当面临幼儿同伴问冲突时,家长首先应该考虑到的是我能利用这个机会让孩子获得哪些经验,而不是考虑尽快地结束冲突。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