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宝宝早教的重要性及意义

2018-02-20 16:00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目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将取代工业经济和商品经济而处于主导地位。人才素质的高低也越来越重要,可以说个人的素质将决定一生的命运。

        目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将取代工业经济和商品经济而处于主导地位。人才素质的高低也越来越重要,可以说个人的素质将决定一生的命运。


        婴幼儿早期教育是紧迫的和重要的。重视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也已成为世人的共识,它牵动着亿万父母的心。婴幼儿时期是大脑迅速发育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利用其脑神经的敏感性,进行早期教育.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婴幼儿失去早期教育,任其自然生长,就会浪费宝贵的时间。这是因为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一旦延误了大脑生长发育期的开发,脑组织结构就会趋于定型,潜能的开发就会受到限制,即使有优越的天赋,也无法获得良好的发展。学音乐、美术、外语、游泳等,都要提倡早期训练才能有所成效。所以说早期智力开发就好比催芽生根,根深叶才茂,花红结硕果。


1.早教的重要性


        早教是婴幼儿智力开发的重要环节,可以促进婴幼儿智力良好发展,刺激其潜能开发,爸爸妈妈应加以重视。


(1)保证身体强健


        早教是身体平衡发展的需要,可以让宝宝得到健壮的身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幸福的基础。早期教育是以身体健康教养为基础的,各种动作与体能训练是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


(2)保证大脑良好发育


        早教是大脑健康发育的需要。学习可以改变大脑的生理结构,而生理结构的变化又可以促进大脑组织功能的改变,进而保证婴幼儿大脑的健康良好发育,让宝宝获得充沛的脑力。早教就是要保证婴幼儿大脑的健康良好发育。


(3)保证智力全面发展


        早教是智力全面发展的需要,让宝宝获得高度的智力。人脑由1000亿个神经元组合而成。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要靠外界环境刺激。年龄越小,智力发展越快。如果成熟智商100%,那么O~4岁是50%。智力不同的结构与功能,通过训练才能有效开发。


(4)保证自我个性成长


         早教是个性自我成长的需要,让宝宝具有完美的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幸福感。与少年、成人教育不同,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化差异与个性化成长需要,是早期教育的主要任务。


(5)保证人格健康成长


         早教是人格健康成长的需要,让宝宝具有健全的人格。人的力量来自智力,更来自人格。婴幼儿时期是人格、心智成长的关键期。开阔的心胸、宽厚的品德、坚韧的意志、崇高的情操、宁静的心态、坚定的勇气都需要在此期奠基。


(6)保证精神和谐成长


        早教是精神和谐成长的需要,让宝宝具有智慧的精神。人的精神发展在婴幼儿阶段已开启。对爱的执著、对善的热爱、对美的追求,构成了人的精神领域。


(7)保证心灵幸福成长


        早教是心灵幸福成长的需要,让宝宝具有幸福的心灵。人的幸福感是人的本质追求。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心灵成长。而当前的教育更多的关注人的身体与情绪、情感的需要,从而导致早期教育在中国存在偏失。


2.早教的意义


         婴幼儿时期是宝宝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各种潜能开发最为关键的时期,是进行教育的好时机。早期教育的核心在于为宝宝提供一个教育营养丰富的环境,对宝宝的大脑发育和人格成长进行“激活”,从而为其日后的发展夯实基础。对宝宝进行的早期益智教育,也会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永久印记。


        宝宝需要从小就储存知识信息,构建学习的潜能。未来的学习是建立在早期学习基础之上的。如果宝宝充满好奇,喜欢探索,他将会发现以后的学习很容易,也很有趣。他将与那些无早期学习经历的宝宝有着天壤之别!


        大脑的发育与年龄的增加成反比,很显然,人生的头几年,是进行快速学习的好时机。因此,在早期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要丰富宝宝的生活环境,不要等到宝宝该上学了才考虑这个问题,那时学习的关键期早就过了。


        父母有时会感到,虽然自己有了早期教育的意识,但是却不了解怎样进行早期教育,现行的教育制度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整个社会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都缺乏充分的认识。因此,一些父母常会说:“当我的宝宝进入学校,他就会开始学习……”其实,父母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人生头几年,宝宝会因好奇心的驱使去学习、探索,并反复练习直到成功地掌握某一技能。但后来,当宝宝进入学校后,由于学校规范的管理,教学内容的限定,宝宝可能会发觉学习非常乏味、枯燥而且不自由(不得不遵守规定,还要承受强大的压力)。这时,父母就要想办法提高宝宝的学习兴趣了。


         比较好的方法是根据宝宝技能的发展状况,为他安排适当的活动,即进行必要的外部刺激,帮助他找到兴趣点,以培养宝宝对学习的兴趣。当然,不能使用太困难或太简单的活动和玩具。不要逼着宝宝去追求成功,而应更加关注学习过程的愉悦性。


        早教,这个已经不算是太新的名词,受到越来越多父母的关注。而关于它的疑虑、争议,也一直不断。早教是否越早开始越好呢?宝宝只有几个月,早教到底学些什么?参加早教的宝宝是否会变得特别聪明?我的宝宝如果不参加早教,是否会落后于别人?父母让宝宝参加早教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希望能开发宝宝的智力,有的是希望能锻炼宝宝的胆量,当然也有很多父母,只是抱着“不让宝宝输在起跑线上”的模糊概念而去。其实,父母完全可以放松心情,不必过分紧张,只要认清早教的“要”与“不要”,早教不是什么难事。


1.了解早教的“要”


        所谓“早教”.绝非简单的学习知识、培养才艺,这不是早期教育的主要目的。让宝宝在自然的环境中、从生活里学习,引导宝宝去做这个年龄阶段应该会做、能做的事情,促进他在身体、智力以及心理方面的生长发育,才是早教应该起到的作用。此外早教的意义还在于,抓住宝宝成长的关键期,通过外界的刺激和引导,充分挖掘他的潜能.包括幅度较大的运动、精细动作、视觉跟踪、内耳平衡节奏、语言、接受指令能力等的训练.从而使宝宝的反射能力、空间感、身体协调能力及智商等都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并有所提高.从而避免未来生活中不必要的学习障碍,同时也为培养社交能力及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1)要充分肯定宝宝的长处


        古语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父母跟宝宝讲道理,应充分肯定宝宝的长处,对宝宝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对宝宝的过错予以纠正,这样宝宝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父母如果只是一味地数落宝宝的过失,责怪宝宝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只会让宝宝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2)所讲的道理要合理


        父母跟宝宝讲的道理应合情合理,不能信口胡说,也不能苛求宝宝,因为大人信口胡说,宝宝是不会服气的,大人的要求过分苛刻,宝宝是办不到的,如生活中有的爸爸妈妈自己喜欢吃零食,却对宝宝大讲吃零食的坏处,这样的话,宝宝是不会听从的。


(3)要给宝宝申辩的机会


        父母跟宝宝说理时,宝宝可能会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辩解,这时应给予宝宝申辩的机会。父母应该明白,申辩并非强词夺理,而是让宝宝把事情讲清楚讲明白,给宝宝申辩的机会,宝宝才会更加理解你所讲的道理,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4)要了解宝宝的情绪状况


        宝宝和大人一样,情绪好时比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见.不高兴时则容易偏激,因而父母跟宝宝讲理时,要充分了解宝宝的情绪状况,在其情绪较好时,对其进行教育,如果在宝宝情绪低落时跟他说理,是不会奏效的。


(5)要将早期教育融入儿童的日常生活之中


        教育必须渗透到宝宝的整个生活中,与生活共存。年龄越小.教育与生活越不能分开。在每一项生活照料中都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成分,如在吃、睡、拉、撒中发展独立性,养成卫生习惯和积极勤快的生活态度。在外出散步时.泥土上的蚂蚁、树上的小鸟、风中飘动的树叶、马路上来往的车辆和行人,都可以成为宝宝观察的对象。宝宝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是大量的,宝宝能够为一个目的去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父母要求宝宝收拾好玩具才出去玩.那宝宝就会为了达到玩的目的而学习收拾玩具,练习条理性和做事的能力;如果父母坚持做好一件事后再给宝宝讲故事,可以练习宝宝为了达到听故事的目的而学会等待。生活中随时都有这类可利用的教育因素,可以说处处是教材,随时可以教育。父母应该时时做个有心人,把教育因素融入宝宝的生活之中。


(6)要将早期教育融入游戏之中


        游戏是一种重过程而不重结果、把活动过程作为活动对象的活动,具有愉悦性、开放性、多变性、自主性、无功利性等特点,很符合宝宝活动的需要。大大小小的宝宝都会热衷于游戏,追求过程的快乐。年龄越小,行为的目的意识越差,越是会被过程所吸引。游戏的过程能使宝宝的身心潜能得到开发,精神世界得到丰富。有游戏陪伴的童年是幸福的,他们有机会在自由宽松的氛围里吸收环境中的有益成分,为后期的发展积聚力量。同时他们也在游戏中学会自我取乐.获得愉快的心情。为此,父母应当珍惜宝宝的童年,创造条件让宝宝在游戏中成长。为宝宝创造游戏情境,鼓励宝宝参加或欣赏宝宝的游戏。正如福禄贝尔所说:“在游戏中培养幼儿是一切教育的开端”。


(7)要顺应宝宝的天性


        宝宝的成长教育应顺其自然。而爱玩正是宝宝的天性。“玩”不仅是宝宝获取知识经验的良好途径,也是宝宝社会化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宝宝的想象力、创造性得到激发,并逐渐形成乐观、热情的品格和互帮互助的协作精神。生活中有许多父母认识不到“玩”对宝宝成长的意义,武断地认为“玩”就是不务正业,似乎只有整天识字、背书、读外语、做算术才是“正经事儿”。那些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更是费尽心机地给宝宝“开小灶”,宝宝们被驱赶着像一群小羊不停地“吃草”。事实上,又有多少宝宝能接纳、能消化?所以,父母对宝宝的成长应保持一颗平常心,顺其自然。


(8)要重视对宝宝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都包含着一系列科学的复杂的心理因素,其中一些因素是有关学习积极性的问题.如情感、意志、行为等这些都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促进及认识过程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和强化作用。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以上诸因素结合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宝宝潜力的发展。超常宝宝智能和特殊能力的发展,除了他们可能具有的较好的素质条件外,主要是后天的努力。他们都具有共同的个性特点:好学好问、富于自信、意志坚强,干一件事总能排除多种困扰,坚持到底。这些都是非智力因素作用的结果。在早期教育过程中,培养宝宝的非智力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好的个性品质可以使人终生受益,所以要把宝宝表现出来的某些优良品质作为契机来努力进行培养,以促进宝宝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父母要把握住宝宝心理发展的“最佳期”这一良好契机,不失时机地抢在春天里播种。


(9)要丰富宝宝的体验


        在安全、健康、卫生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丰富宝宝的体验。宝宝的学习是建立在游戏与体验的过程中的。早教不是为了把一个宝宝教育成为超级天才,而是通过感官和亲身体验,挖掘出宝宝身上的各种潜能,使他拥有更多的经验。在丰富宝宝体验的时候要注意重复性、一致性、适龄性。例如,在早教机构上完早教课回家后,要重复课上的内容,让宝宝重复了解,且每次的行为或标准要保持一致,并且早教的内容要针对宝宝的年龄为宜。


(10)要尽量让宝宝的感官多吸收,鼓励宝宝表达


        多感官的吸收比起生硬枯燥的平面接触更能让宝宝体验事物的多面性。例如,看一本旅游的书和实际去旅游,当然是后者来得生动有趣得多。同时,要多鼓励宝宝表达,即使他的表达是不正确的,也不能责备他。举个例子:当你叫宝宝拿皮球时,他拿来了篮球,此时,你不能告诉他“宝宝你拿错了”,而是应该用鼓励的语气告诉他“宝宝你真厉害,拿了篮球过来,现在去拿皮球过来”。当他又拿了篮球时,你还是应该鼓励他,  “宝宝拿了两次篮球过来,真厉害”。


(11)要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宝宝,尊重宝宝的个性


        在面临选择时,不要擅自帮宝宝做决定,要让他自己选择。只要是在安全、健康、卫生的前提下.鼓励和认同宝宝的决定。不要命令宝宝,而是给他选择。


2.须注意早教的“不要”


        宝宝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已经开始学习了。宝宝需要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已经成为大多数父母的共识。可是,也有许多父母认为,在宝宝还小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让他“自由地”成长.不要给予太多人为的引导和约束,否则不仅会“破坏”原本轻松、愉快的童年,还会对宝宝的健康和能力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在婴幼儿阶段,宝宝具有非常大的潜力.教育开始得越早,越有利于潜在能力的发挥。如果父母可以注意早教的“不要”.对宝宝一生的健康成长都有好处。


(1)不要着急,不要比较


        宝宝在不同的阶段上,会发展出不同的能力水平,如果对他的要求超出了这一实际水准,难免有些强人所难。尤其是尚小的宝宝,有时候差几个月,身体和智力的发展就会有很大差别,了解了这一点,爸爸妈妈就不要太着急了。此外,还要避免与其他宝宝做无谓的比较:隔壁邻居家的宝宝早就会拍球了,谁谁家的宝宝早就会说英语了……其实这是没有意义的。每个宝宝都有自己成长的节奏,有可能在这些方面比别的宝宝稍慢一点,而在另外一些方面却稍快一点,都是正常的,要求宝宝样样事情不能落后于别人、都要跟别人一样或者比别人好,那可太想当然了。最后话说回来,即便宝宝一直都学不会拍球又有什么问题呢?据说列宁一辈子都没有学会发大舌音(俄语中最难学的一个发音),这也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宝宝的能力发展能够全面当然很好,可是要求他百分之一百“全面”,那也同样是不切实际的.


(2)不要低估对宝宝的爱心,不要打宝宝


        传统的中华民族表达感情是比较含蓄的。因此要冲破传统的表达方法,把爱用语言表达出来.让宝宝直接地感受到,将宝宝包围在这种爱的氛围中是建立亲情的有效方法。还有不要打宝宝,宝宝是一定会犯错误的.但要记住,他并不是故意的。宝宝在2岁的时候就会撒谎,若是打他,只会对他产生更大的压力,继而继续撒谎。正确的做法是告诉他什么是对的,而不是责备他、甚至打他。


(3)不要“拔苗助长”


        有很多父母对早教有着不符合实际的期望值。有些父母觉得.应该及早为宝宝做好上学的准备,让一个4岁的宝宝提前掌握小学的知识内容。这样“拔苗助长”,其实是父母在宝宝的早期教育中急过了头,忽略了学习的基础。学会思考,才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前提。早教一方面要适应宝宝思维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帮助宝宝掌握思维方法。


(4)不要因攀比挫伤宝宝的积极性


        有时候,也不是故意的,但是父母就喜欢对宝宝说:“你看,那个谁家的宝宝怎么学得那么好啊,你怎么什么都不会?”这样的攀比会让宝宝在很大程度上有一种受挫感,开始消极面对学习。其实,宝宝小时候,学英语的兴趣很容易培养,越长大反而越提不起劲头学了。这个时候,父母应该采取鼓励的策略,关注宝宝个人的进步,而不是老拿其他宝宝的长处做比较。宝宝教育只能在宝宝毫无对抗情绪的情况下进行,促使他们自愿地得到发展。


(5)不要死记硬背


        父母在对宝宝的学习辅导或者监督时,目标不应该放在毫无意义的知识罗列上。在宝宝阶段,宝宝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发现周围五彩缤纷的世界,逐渐丰富感性知识。知识只有成为智力活动的推动力才具有价值。


(6)不要追求“标准答案”


        在应试教育中,都会有一个标准答案,只有答出标准答案,才算满分。但是现实生活并没有这样的答案。社会是变化的,宝宝的未来是要自己创造的。所以父母要在宝宝的婴幼儿阶段培养创造性。在优秀的早教引导人,经常使用的方法是引导宝宝思考,发现并鼓励他们的新想法,在创造性方法的运用中提高宝宝的创造能力


(7)不要总是单独活动


        追求宝宝全面和谐发展,培养良好的个性,是当前世界婴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婴幼儿时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宝宝老是自己玩,或者总缠着父母,其个性上会得不到平衡的发展。让宝宝融入团体中,在集体中与他人交流和玩耍,就是一种互相作用,彼此促进的成长发展。婴幼儿教育基础打得牢固,性格才能均衡发展。


(8)不要忽视自己在宝宝早教中的角色


        许多父母虽然接受了早教的理念,但实际上并没有尊崇早教的理念。例如.一些父母只管每次带宝宝去上课,一周一两次,陪着上课就算完成了“早教”任务,就期待、宝宝能真的得到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提升。但实际上,效果微乎其微,究其原因不是早教学校的问题,而是父母忽略了早教学校和家庭早教的衔接关系。


        宝宝在早教学校学习的内容需要父母在生活中给予必要的重复和强化,这是由宝宝的认知特点决定。早教学校的教学理念也需要父母在生活中给予贯彻,以统一的标准让宝宝接受持续的教育,而非学校一套,回家就变成另一套,这样的双轨早教成效可想而知。


       很多父母不知道怎么去爱宝宝,还是用传统的方式教育宝宝,即使上早教课,也是把早教推给学校,自己却缺乏与宝宝进行互动。其实对于婴幼儿来说,关键是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这需要父母和早教学校同步去做。


        例如,学小提琴的问题,应先通过音乐课程让宝宝先享受拉小提琴的乐趣,一旦他们发现自己对小提琴感兴趣,父母就无须强制他们,他们会自觉自愿地去学。但回到家,父母仍然需要让宝宝去享受,而不能像以前那样继续用强迫的方式逼宝宝去学琴,这种贯彻对于早教的成效至关重要。


        由于中国的早教理念还不太成熟,父母们需要更多引导,了解更多的早教理念,所以除了课后贯彻早教课上的内容,父母也应该和宝宝一起在早教中体验学习的过程,感受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9)不要回避对宝宝的性教育


        视“性”有如洪水猛兽,不让宝宝接受性教育,这是中国父母常犯的一个错误。而实际上,性教育是宝宝的必修课,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当宝宝长大一些,许多父母会发现很多跟宝宝有关的性信息就来了,这个问题会让父母感到特别困惑,因为父母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如宝宝常问的一个问题:“妈妈,我是怎么来的?你怎么生的我啊?”妈妈就会很难回答。甚至宝宝还会问更复杂的问题,父母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我们中国的父母大部分都没有受过正规性教育,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些问题,但是又不得不面对。所以,对宝宝进行适当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10)不要对宝宝说的话


        在家庭里,父母对宝宝主要靠语言交流来进行教育,因此.父母的语言对宝宝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经常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就会严重影响宝宝健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很不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①宝宝的自信是在父母的一次次肯定中逐渐树立起来的,所以,当宝宝某件事没做好时,父母不要说:“你真笨!“这样宝宝会表现出退缩和沮丧的状态.因而不敢尝试新的探索,要鼓励宝宝继续努力。


        ②宝宝心里承受能力比较差,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父母要给宝宝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如果父母经常吵架,遇事互相指责、互相贬低,这样会降低父母在宝宝心目中的威信,导致宝宝不尊重父母,所以,父母之间应和睦相处。


        ③宝宝的模仿力很强,父母的语言对宝宝具有很大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因此,父母说话要规范、流畅、文明,尽量避免说粗话、脏话。否则宝宝会效仿父母说粗话、脏话,会给宝宝带来不良影响。


        ④宝宝的自尊心和积极乐观的态度是靠父母的尊重来培养的。所以,父母要尊重宝宝,不要随意伤害宝宝的人格和自尊心。当宝宝做错事的时候,批评宝宝要就事论事,不要牵涉宝宝的人格。父母可以说:  “你今天做的事是不对的!”并给宝宝讲清为什么不对,哪里不对,耐心给宝宝讲道理,说服宝宝改正.而不要说:“你这笨蛋.总是做错事!”这样会伤害宝宝的自尊心,使宝宝失去与父母相处的乐趣,也会给宝宝造成很大的压力.让他产生压抑感。


        ⑤快乐是宝宝的天性。培养宝宝快乐的个性除保证他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外,还要有恰当的教育方法。在教育中,要多采用正面的教育,如宝宝看书的姿势不对,父母要用商量的口气对他说:“你可以坐端正些吗?”而不要说:”不要这样看书。”又如宝宝画的画有的地方不是很好,父母要亲切、婉转地对宝宝说:“你画得很不错.如果把这个地方再好好改一下就更好了。”而不要说:“瞧你画的这是什么呀,乱七八糟的!”这样,宝宝会以为父母是在故意挑他的毛病,或认为父母不喜欢他、不爱他,会很伤心。


        ⑥恐惧心理对宝宝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因此,父母不要吓唬宝宝。例如,宝宝不好好睡觉,父母要静静地陪在宝宝身边,或轻声地给宝宝讲故事哄他入睡,而不要说:“你要再不好好睡觉,就让别人把你抓走!”又如,宝宝不听话时,要耐心地给他讲道理.纠正他的错误,不要说:”你再不听话,我就把你丢到大街上去!”经常恐吓宝宝,宝宝会产生恐惧心理,容易变得胆小、怯懦、退缩、孤僻。


        ⑦游戏可以益智,可以发展宝宝的思维。父母要培养宝宝对游戏的兴趣,以与宝宝平等的态度参与宝宝的游戏,并把宝宝放在主角的位置上。如果宝宝有困难需要启发、诱导或示范时,父母不要包办代替。例如,宝宝搭积木遇到困难了,父母可以说:  “宝宝,认真开动脑筋,爸爸妈妈相信你一定会搭好的。”而不要说:”你应该把这块积木放在这儿,把那块积木放在那儿。”这样,宝宝就很难享受到自己努力后成功的喜悦,时间久了宝宝就会失去对游戏的兴趣。


        ⑧宝宝对父母的信任,是他们可以和父母和睦相处的基础。因此,父母要注意取信于宝宝,不要因为他们还小,就经常对他们说假话,假话说多了,宝宝就会再也不相信父母的任何话了,后果无异于“狼来了”。虽然宝宝很小,但父母对他们也要信守诺言,说真话。


        ⑨宝宝认识事物往往是先人为主,所以,父母在回答宝宝提的问题时,一要准确,二要实事求是。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父母可以说:”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答案,等我弄明白了再告诉你好吗?”不要因为面子问题而乱说一气。这样让宝宝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对宝宝是一种误导,会在宝宝脑子里形成错误的概念。


        ⑩宝宝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差,因此,父母在教育宝宝的问题上应尽量保持一致。当父母教育宝宝时,父母不要说:”都是妈妈(爸爸)不好,把宝宝给弄哭了,爸爸(妈妈)替你打妈妈(爸爸)。”这样的话,宝宝会无所适从,还会在受到一方惩罚时,去找另一方寻求庇护,长此下去,不会令宝宝改正错误。


(11)不要故意轻视、贬低宝宝能力


        故意轻视、贬低宝宝的能力,也是“精神惩罚”的一种表现。有的父母为防止宝宝产生骄傲情绪,经常贬低宝宝的进步,盲目地拿别的宝宝的长处和自己宝宝的短处相比,责骂训斥,讽刺挖苦,使宝宝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从小就萌生自卑意识。而一个自尊心从小就受过挫折的人,会出现很多心理行为的障碍,诸如自我否定、缺乏爱心、焦虑等心理疾病,长大也难以适应社会,甚至会走上犯罪道路。


        在宝宝建立起初步的自尊心后,爸爸妈妈要像珍视和保护一件精美的玻璃器皿一样,珍视和爱护宝宝的自尊心,避免自己的言行给宝宝带来伤害,要让宝宝的心灵永远沐浴在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心之中。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要珍爱宝宝的自尊心,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父母要注意场合,不要在大庭广众下粗暴地讽刺、挖苦和训斥宝宝,应多采取正面引导、个别谈心的方法,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②当宝宝做错事时,不要训斥和责怪,应弄清宝宝的动机和缘由,再加以引导,帮助宝宝找原因。


        ③在教育宝宝时,要注意有针对性,就事论事.不要把从前的“历史问题”和“陈年旧账”抖出来,唠叨个不停,使宝宝灰心丧气,以致自暴自弃。


        ④对宝宝要求适度,不要过分严格.应适当放松要求。在过分严格的背景下长大的宝宝,往往缺乏自尊心,有过分依赖的心理;相反,对待宝宝的缺点也不能放纵和姑息迁就,在不损伤宝宝的自尊心的情况下,应采取循循善诱的方法,使宝宝克服缺点。


        ⑤当宝宝取得成绩和进步时,对成人而言哪怕是多么微不足道,也应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


        ⑥不要总是当着宝宝的面夸奖别的宝宝,并与之相比较,这样容易使宝宝产生自卑心理。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