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捷径”还是“弯路”?

2018-02-10 08:00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对幼儿来说,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新鲜、未知的,当年少不更事的孩子向世界发出探索的渴求时,无疑需要大人的引导与帮助。但应该如何帮忙却是个问题.........
  对幼儿来说,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新鲜、未知的,当年少不更事的孩子向世界发出探索的渴求时,无疑需要大人的引导与帮助。但应该如何帮忙却是个问题——

  很多父母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认为这样孩子能更快学到“本领”,少走“弯路”。但事实上,在急骤变化的多元文化中,与孩子相差20几岁的父母的经验未必适合当下现实,也未必真的对孩子的成长有益。今天我们就和北京大学幼教中心的赵红梅博士聊一聊父母经验传达的话题,也跟父母一起探讨一下,怎样的经验传达更适合孩子,怎样的亲子格局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放大的父母与缩小的孩子

  在传统的家庭观念中,长辈意味着权威与经验。这不仅体现于常常对孩子发号施令,还体现在对孩子成长的关切上——所谓“养不教,父之过”,父母通常认为对孩子的教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正是在这种“责任”的驱使下,父母时时教孩子“这样做、那样做”,事事替孩子出谋划策,唯恐孩子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误入歧途。

  父母都不愿意看到自己孩子走弯路,但问题是,把现成的经验告诉孩子,孩子就获得成长的“捷径”吗?

  如果我们反问自己,为什么要如此事无巨细地帮助孩子、替孩子决策?答案可能许多父母不愿意承认——我们认为孩子不行,而在这样的家庭里,多半有一对被放大的父母和一个被缩小的孩子。事实上,很多时候孩子的能力是被家长低估的。一个能力被低估、习惯走家长指引的“捷径”的孩子,小时候虽然听话、性格乖巧,学习成绩也不错,但长大后,很可能真会变成在家长暗示下能力不高的人。因为这样的孩子做事通常缺少主动性、不敢独立决策、自信心差,而且往往有思想上的惰性,行动力不足。如此看来,父母提供的“捷径”是否真正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其实,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了独立意识,他们不愿再听父母指挥,常要求自己做事,并开始说“不”。这一过程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会发展出属于他们自已的爱好、欲望、判断力和做事方法,以便从容不迫地从父母那里独立出来,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贯穿一生。聪明的父母,会允许这一过程有条不紊地、自然地发生。但对自恋、高控型的父母的孩子来说,孩子的这一过程会受到严重阻碍,因为他被要求的太多、被管得太多,无法从实践的练习中,发展出属于自己的需要、欲望、想法和情感。

  不良的经验传达“弯路”重重

  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让孩子学着大人的模样亦步亦趋,看起来更便于孩子学习,事实上会干扰孩子的成长,让孩子少了许多习得各种能力的机会,孩子反而容易陷入规矩的泥潭、教条的框框之中,成为成长的绊脚石。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大人教给孩子1+1=2时,孩子只是凭借记忆记下了这个公式,孩子并不理解1既可以代表1个苹果,还可以代表1个桔子,无法对应数与量的关系,也并不懂得数量累加的概念,也就是说孩子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数学思维。父母在进行经验传达时,常常依据自己的判断,对事物做出部分的理解,而且这种理解常常是抽象的,孩子不仅无法理解家长的指导,反而限制了孩子理解事物的多种可能,是典型的一叶障目的做法。

  孩子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亲身体验,而不是靠背记或是抽象地思考。所以,与其教给孩子1+1=2,不如跟孩子一起玩分苹果游戏,与其告诉孩子花是香的、风是轻的、水是滑的,不如让孩子去大自然中亲身体会,让他们自由表达。用大人的理解代替自主思维,不仅会让孩子对事物的认知模式化,丧失自主思维的能力,甚至会束缚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的天性,降低孩子对学习与生活的热情。

  孩子有自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主动性。如果孩子聚精会神地做一件事、想一个问题时,突然受到大人的干扰或指点,孩子会很烦躁,思维也会被打断。长此以往,孩子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因为他总被打断,还没等自己找出方法,大人已经给出了结果,孩子没有深度思考的体验,当然也不知道静下来思考是个怎样的过程。

  建立良好的亲子格局

  3岁前是父母与孩子相处格局的建立时期。这个时期建立了怎样的亲子格局,你们将来相处的关系就基本确定了。在亲子格局中,父母的角色定位非常重要。

  心理学有个著名的脚手架理论,可以用一个形象的例子说明:当孩子骑脚踏车上一段坡路时,可能尝试好几次还是上不去。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轻轻推孩子的后背,然后告诉孩子用力蹬。等孩子骑上了坡路,父母就应及时放手了。脚手架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以儿童为主体,教育者不应该扮演指挥者、塑造者的角色,而应该是观望者和辅助者,在孩子遇到克服不了的困难时,才给他一些提示性的信息,而不是全部代劳。

  所以,父母要丢弃要求孩子“这么做,那么做”的固有观念,同时也要丢弃把孩子赶向特定方向的强迫观念。既在纪律与安全方面对孩子有所要求,又给孩子创造充分的自由探索的空间;既要减少对孩子行为的干涉,又要用心和眼睛高度关注孩子,并从孩子的反馈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跟孩子互通有无,一起成长。

  其实子女教育没有标准答案,每个孩子都很特别,都需要我们去特别对待。不过在你要求孩子做什么之前,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我想通过这么做达到什么目的?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明确了这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就会清晰起来。

  经典对白:

  1.父母如何发现不良的经验传达?

  当孩子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哪怕对他而言比较有难度),而父母不恰当地指点或代劳时,孩子通常先愣一下,表情很茫然,接着会用哭闹、发脾气、反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意味着家长的经验传达“越界”了。而那些逆反心理强、做事主动性差、没有主见的孩子的父母,也应该反省一下,是不是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干预太多、帮助太多,指挥太多了。

  2.不过分要求孩子“这么做,那么做”,是否意味着孩子要“放养”,任共自由发展?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帮助,就像草坪不经修剪会杂草丛生、疯长而不整齐一样,缺少纪律与要求的孩子,也很难变得优秀。生活中,父母有必要在文明礼貌、待人接物、生活纪律、安全防范等方面对孩子有所要求,只不过,父母在提要求时,有必要听听孩子是怎么想的,他愿意接受这样的要求吗?在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限制或引导时,会不会产生“副作用”等等。

  2.什么样的经验传达更有效?

  年幼的孩子看到大人从饮水机接热水,会想要自己尝试,此时我们该告诉孩子“不行,水很烫,这样做很危险”,还是想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其实与其告诉孩子我们自己的经验,不如给孩子一次尝试的机会——在孩子手指上滴一滴热水,孩子会马上把手抽回,再接热水时,孩子必定会很小心,不让热水流到手上。所以,与其告诉孩子结果,不如让孩子亲自体会,寻找出做事的方式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我们的经验催化出孩子的本领才是成功的经验传达。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