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宝宝粘人,妈妈巧应对

2018-02-10 10:41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宝宝粘人时常让妈妈们无所适从。你知道吗?其实粘人的背后却有着多种多样的原因,妈妈们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区别对待。
  1岁半的宝宝粘妈妈,是依赖性强吗?

  木小琪的女儿茜茜1岁半了,特别粘妈妈,只要妈妈走开她就大叫不止,爸爸奶奶陪伴都不管用。除非大家在一起,玩得开心了,别人才能顺利接触她。

  木小琪工作较忙,粘人的女儿经常害得她上班迟到,心情焦虑。木小琪觉得女儿的依赖性太强了,为了锻炼孩子的独立性,木小琪狠狠心,故意与女儿拉开距离,上班前任由孩子哭闹也不予理会,有时晚上有意地与朋友逛街吃饭。可是,木小琪发现,自己的措施不仅没有使女儿变得独立,反倒更离不开自己了,木小琪困惑了,究竟该怎么对待粘人的女儿呢。

  心解“粘宝宝”: 合理需求,并非依赖性强

  1岁多的孩子正处于强烈的心理依恋期,此时孩子需要从亲密关系中获得安全感。此时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下获得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会“储存”下来,形成对外部世界的最初感觉,这种感觉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除此之外,1岁多的宝宝语言发展还不完善,行为也是其自我表达方式之一。“粘”的背后可能是孩子正在和母亲表达某种诉求或愿望。

  木小琪单纯把孩子“粘”的行为理解为依赖性强是有失客观的,为了锻炼孩子的独立性而采取远离的方式也是不恰当的。这会使孩子因为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变得更加粘人,也有可能因此而变得封闭、孤独、不合群。

  妙招出击: 先把孩子“喂饱”,再学会适当分离尽量多些时间陪孩子:既然“粘”妈妈是宝宝这一阶段的心理特征,那么妈妈首先应该使其欲望得到满足,相当于在情感上先把孩子“喂饱”,随着宝宝的成长,这种粘度会自然降低。

  理解孩子的诉求:通过观察、倾听、交流,理解孩子“粘”的行为背后在表达怎样的诉求。是唤起妈妈的注意还是邀宠,根据不同的情况,适当给予宝宝鼓励与关注。

  离开前做些愉快的游戏:上班或外出前,做好准备工作。可以先陪宝宝做些游戏,然后妈妈开始当着宝宝的面换衣服,穿鞋子,如果宝宝出现不安,妈妈可以吻吻宝宝,对他说:“等妈妈回来再陪你玩!”然后继续做离开的准备。妈妈的这些行为一方面在让宝宝有了和妈妈暂时分离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也让宝宝感觉到妈妈有多么爱他,进而减少宝宝和妈妈分离后所产生的焦虑。千万不要用斥骂或欺骗的方式和宝宝道别,这会导致宝宝产生更强烈的恐惧和不安。

  过了依恋期为何还粘着妈妈?

  “妈妈,我要妈妈!”“妈妈,你别走,你别走!”每天早晨,张晓上班之前,儿子都要大哭一通。看着儿子泪雨滂沱的小脸,张晓心疼不已,可是,已经四岁的孩子了,总不能天天粘着妈妈吧。可实际情况是,儿子真的很粘人,不但每天上幼儿园时哭得天昏地暗,平时也是非妈妈不认。比如说,张晓带着儿子到同学家做客,别人家的小孩很快就一起玩起来了,惟独儿子,寸步不离地粘着妈妈;虽然很是疼爱儿子,但张晓也担心,四岁的儿子总这么粘着自己时不时依赖性太强了。

  心解“粘宝宝”:性格心理因素综合考虑

  孩子不愿意离开母亲是人类天性中依恋情感的表现,这一点在孩子2岁之前表现得最明显。2岁之后依恋虽然还会存在,但不会过于担心妈妈离开,因为他们已经知道离开了还会回来。

  张晓的儿子已经四岁了,对妈妈正常的离开(上班)应该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还是哭闹不止,说明他对母亲的依恋相对于他的年龄来讲还是比较强的。

  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可能因为宝宝性格胆小怯懦、缺少自信,也有可能是在他们依恋的关键时期,妈妈没有给予满足,而造成宝宝的安全感建立不好,从而引起的对妈妈的分离焦虑。遇到这种情况很多妈妈这个时候会采取强硬措施,比如,强行疏远宝宝,或者是不耐烦地训斥宝宝。殊不知,错误的方式并不能彻底解决宝宝粘人的情况,相反,有可能会给宝宝造成更大的心理伤害,进而变得更加粘人。

  妙招出击: 在游戏中让宝宝学会分离

  帮助宝宝建立信心:父母应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来陪伴宝宝,在游戏的过程中,多鼓励宝宝,以帮助他建立自信心,获得安全感。也可以邀请邻居的小朋友到家里玩,在熟悉的环境中,宝宝容易和人建立起交往关系,渐渐地,与人交往的能力将会提高,而一旦有了外在交往的吸引,对妈妈的粘度自然会降低。值得指出的是,父亲在这个时候应该多介入到对宝宝的陪伴中,因为父性的力量和父爱的方式更容易让宝宝建立信心,当然,无论是父亲和母亲,都切忌用暴躁的方式来与宝宝相处。

  游戏模拟:设置一些“暂时分离”的游戏,让宝宝感觉到,与妈妈分开其实没那么可怕。比如说,与宝宝一起玩过家家,然后对宝宝说:“妈妈去买菜,宝宝在家乖,妈妈一会儿就回来”、“妈妈去上班,一会儿来幼儿园接宝宝”然后,妈妈故意离开一下会儿,再回到宝宝面前时,及时地夸赞宝宝乖。这样的游戏做多了,宝宝会渐渐适应于妈妈的暂时分离。

  和孩子适当拉开距离:在生活空间允许的情况下,要与孩子分床睡,再大一些逐渐分房睡。也就是说母亲和孩子在身体和情感方面要逐渐保持距离,做到适度。

  独立的宝宝也会变“粘”?

  三岁半的壮壮是个很让妈妈放心的孩子,和妈妈很亲密,但也能适度地与妈妈分开与小朋友们一起开心地游戏,这一点颇令妈妈感到欣慰。但最近壮壮却像是变了个人似的,总是粘着妈妈,幼儿园也不愿意去了,睡觉时也要抱着妈妈的胳膊,要是醒来发现妈妈不在身边,还大哭大闹。妈妈猜测,这可能和不久前的一件事有关:那天晚上,壮壮的奶奶犯了心脏病,她便和老公陪婆婆去医院了,当时看着壮壮睡得很熟,就没有叫醒他。她和老公回到家时,已经将近凌晨了,壮壮依然在睡,只是小脸蛋上满是泪痕,她猜测,儿子一定大哭过。现在回想起来,就是从那天起,壮壮变得特别粘妈妈了。

  心解“粘宝宝”:不愉快的经历在做怪

  宝宝的心灵很容易受到伤害。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场面,都容易让宝宝产生焦虑不安感,如果得不到家长及时的抚慰,这种焦虑不安感可能会持续存在,影响宝宝的情绪。壮壮很可能就是因为半夜醒来,在一片漆黑中却找不到妈妈,因此产生强烈恐惧的,而三岁是孩子产生广泛性恐惧的年龄,尤其是对黑暗,因为在黑暗中看不到熟悉的事物产生的不可把控感会让他们越发恐惧。对小孩子来讲,如果在最需要母亲的时候找不到母亲,会觉得是母亲抛弃了自己,进而对母亲产生了不信任感,而这种害怕失去母亲的不信任感,又加剧了他们的不安。

  因此,如果你宝宝突然变得粘人,一定不要大意,而是要仔细寻找原因,有时候,宝宝身体感到不适的时候,也要通过粘人的方式来表达。

  妙招出击:用爱驱散恐惧

  通过陪伴淡化恐惧:在轻缓的音乐下,妈妈用温暖的双手触摸宝宝,可让宝宝感觉到安全和温馨。哄宝宝入睡的时候,妈妈可以轻轻地拍打宝宝,让宝宝感觉到妈妈就在身边。在这样的环境下,宝宝紧张的心情会逐渐放松,盘踞在心中的恐惧就被渐渐驱散了。值得注意的事,如果时间允许,妈妈最好坚持这样陪伴宝宝;如果时间不允许,也要坚持一段时间,待那些不愉快的情绪彻底不困扰宝宝后,妈妈再逐渐缩短陪伴宝宝的时间。

  信守承诺:“宝宝先自己玩,妈妈做好饭就来陪你”,“妈妈今天晚上要出去半小时,七点就回来,宝宝乖乖等妈妈!”对于三岁以上的宝宝,妈妈可以将自己的安排告诉宝宝,并且一定要信守承诺,在答应宝宝的时间回到宝宝身边。渐渐地,宝宝将相信妈妈不会离开自己,只是暂时的分离而已,而一旦建立了信任,宝宝也就没有必要用“粘”妈妈的方式来把妈妈“栓”住了。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