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精液浓好还是稀好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精液浓好还是稀好】最新推荐阅读健康母婴知识,近来【精液浓好还是稀好】的健康母婴知识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精液浓好还是稀好】与它有关的最新内容是什么【精液浓好还是稀好】可以学习到哪些知识。
【精液浓好还是稀好】最新推荐阅读健康母婴知识,近来【精液浓好还是稀好】的健康母婴知识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精液浓好还是稀好】与它有关的最新内容是什么【精液浓好还是稀好】可以学习到哪些知识。

秋季温差大宝贝喷嚏不停究竟是感冒还是鼻炎?

秋季早晚温差较大,每到此时,家长们就会为了宝宝的保暖问题操碎心。只要一发现宝宝打喷嚏,流鼻涕,父母就会怀疑孩子是不是感冒了,是不是需要加衣服,是不是要去看医生,是不是需要吃药……但即使被包得像小肉粽一样,也未必就保险了。

  有些小宝贝们穿得衣服够多了,可就是天天打喷嚏,流鼻涕,怎么也不见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啊,当孩子打喷嚏时,并不一定就是患上感冒,也有可能是过敏性鼻炎,因此别盲目以感冒方式应对。

  宝宝偶尔打几个喷嚏,家长不要过于紧张,首先要做的,应该是仔细分辨宝宝们打喷嚏的原因。

  事实上,由于婴幼儿的鼻黏膜比较薄弱,较容易受到温度、湿度还有灰尘等的刺激,很容易产生打喷嚏这种机体反应。而感冒与过敏性鼻炎的某些症状十分相似,由于宝宝往往无法正确描述自己哪里不舒服,因此很容易造成家长对于喷嚏原因的错判。

  一般来说,如果是感冒导致打喷嚏,会伴有比较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发冷、发热、四肢无力、头痛、咽痛、咳嗽、胃肠道不适等,但过敏性鼻炎往往较多表现为鼻部症状。因此,如果孩子伴有咳嗽、咽喉痛等症状,可能就是患上感冒了。但如果孩子反复打喷嚏并没有伴有其他明显的全身症状,父母应注意是否患上了过敏性鼻炎。

  几乎半数以上的过敏性鼻炎患儿会因鼻痒时常地揉鼻子、皱鼻子或者用手擦鼻子。如果孩子除了阵发性打喷嚏,特别是经常早上打喷嚏或者吸入冷空气的时候更为明显,每次可以连续打多个甚至达数十个喷嚏时,父母需要引起注意。

  这种情况也许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是会反复发作,间歇不定,父母千万不要以为是孩子反复感冒,把过敏性鼻炎误当成感冒来治疗,不仅无法快速缓解宝宝的过敏症状,还有可能延误病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过敏性鼻炎可能会发展成支气管哮喘。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秋季花粉肆虐,过敏体质的宝宝们接触到花粉、粉尘后,这些过敏源直接刺激鼻腔黏膜,很容易引发过敏性鼻炎的症状,连续的打喷嚏、流鼻涕、鼻子不通气等。这种类似感冒情况的过敏性鼻炎也称为“花粉症”,经常在春秋两季发作,受气温回升影响,加上空气干燥,花粉、细菌、尘螨等加剧传播,如果身体免疫力低下,病症很容易发作。

由于过敏性鼻炎与感冒的治疗方法还是不一样的,家长们不可自行妄加判断,给宝宝服药,如果家长们拿不定主意,应该去医院就诊,经过医生检查检验,就可以分辨到底是过敏还是感冒,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延误病情,对宝宝不利。

  过敏性鼻炎的宝宝应注意什么呢?过敏性鼻炎有一定的遗传性,所以如果父母曾有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皮肤过敏等病史,宝宝患上过敏性鼻炎的可能性更大,家长需要引起警惕。

  建议要保持家里通风,勤换晒被褥枕套,不要为了保暖就成天不开窗户;但雾霾严重或花粉季时要避免外出,外出时要戴口罩;将毛绒绒的玩具收起来,少和宠物接触,看是否能减轻症状。

  另外,家长要注意加强孩子的锻炼,增强体质。宝宝得了鼻炎可以采用盐水洗鼻的办法来缓解不适,同时起到消炎的作用。另外,要严格遵照医嘱,按疗程服用医生开具的其他药物。


陆文杰/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

支招:如何区分宝宝病毒性感冒还是细菌性感冒

重庆这段时间的天气是时冷时热,再加上换季时节,又进入了感冒的高发期。对于大人而言,扛一扛就好了,但是对于抵抗力较弱的孩子而言,可没那么容易了。在日常生活中,让父母比较困惑的问题就是如何区分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如何区分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

  1、 从发病率上讲,引起呼吸道感染的80~90%为病毒,细菌大概不足10%,另外,支原体等亦可引起。

  2、 有卡他症状(留清涕)或鼻塞, 鼻腔流涕症状比咽部症状明显,那就是病毒的可能性较大;有脓涕持续4天以上或咳出脓性分泌物, 扁桃体或咽部红肿及疼痛比较明显,则细菌可能性较大。

  3、 细菌感染通常开始发热不高,2-3天后,病情开始由轻继而加重,体温多表现为驰张热型(体温忽上忽下),面色不好,退热后精神依然不好,表现为嗜睡或烦躁;病毒感染则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可轻可重,热退后精神往往还可以,会自己玩,能吃能喝。

4 、扁桃体充血,变现凹凸不平,颜色灰暗,扁桃体上有黄色脓点为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大;扁桃体充血,表面光滑,上面有疱疹、滤泡或白色分泌物则病毒可能性大。

  春季如何防止孩子感冒

  1、勤通风,保持室内清洁

  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卫生,特别是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勤通风。一般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空气传播,因此,这一条特别重要。必要时可以用白醋放在锅中加热,进行空气熏蒸消毒,以切断传播途径。

  2、加强锻炼

  加强幼儿身体锻炼,可以增加室外活动,跑跑跳跳,能有效增强孩子免疫能力。

  3、科学饮食

  春季阳气上升,孩子容易“上火”。故饮食宜清淡,应增加蔬菜、水果的比例,避免食用煎、炸、辛辣食物,特别强调一下,西式快餐绝对应该避免。

  4、尽量减少到人群集中的场所活动

  像商场超市等人群集中的地方,空气污浊,容易形成交叉感染,极大增加患病几率。


宝宝吃药饭前吃好还是饭后吃好?

宝宝生病了,妈妈们总是很紧张,赶紧带孩子去医院,看完病就该吃药了。别着急,先看看医嘱和药品说明书,弄清楚要到底该怎么吃?

一般来说,如果是医生给开的药,会有明确的说明,到底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该怎么吃,按照医嘱操作就可以了。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则说明饭前饭后吃都可以。

但如果是家庭自备的常用药物呢?关于药物时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有的药物空腹服用能够迅速进入肠道,保持高浓度,药效发挥的好,比如一些收敛止泻药物、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可以在饭前30分钟服用。

2.助消化药物建议饭时服用。

3.一般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多建议饭后或者饭时服用,因为空腹服用会加重对胃肠道的刺激,比如阿司匹林片、钙片饭后服用就可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4.人体的血钙水平在午夜至清晨最低,因此晚饭后服用补钙药可使钙得到充分的吸收和利用。

5.铁剂的吸收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因此晚上7时服用比早上7时服用利用度高。

6.脱敏的药物晚上临睡前服用效果最好。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给宝宝吃药前,记得先仔细阅读医嘱和药品说明书,注意剂量和服药时间要求,千万别给宝宝吃错药。


近视戴眼镜长期戴还是偶尔戴好?

当发现孩子视力下降,经过验光等检查需要佩戴眼镜时,很多家长往往非常纠结,因为他们担心戴了眼镜后就脱不下来,或者是担心度数会越来越高。到底近视眼戴眼镜好还是不戴眼镜好呢?

  目前有些家长对戴近视眼镜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近视眼镜越戴度数越高,而让孩子上课时戴眼镜,平时就把眼睛摘掉。其实,近视眼镜不但不会令度数加深,还能起到矫正视力和治疗其它眼病的作用。一般来讲,如果眼睛屈光度与镜片度数不符,是会出现视力下降的现象,或者镜片有磨损和镜架出现变形的话,也有可能影响到视力的防控与矫正效果。所以,孩子佩戴的近视眼镜,需要先经过专业医生检查。

  儿童近视眼镜最好不要偶尔戴,而是应该经常都戴上,除非在休息的时候,可以摘下眼镜不戴。因为,儿童近视戴眼镜有很多好处,除了可以矫正视力外还可以减轻眼疲劳、防止眼球突出、治疗弱视与斜视等。如果,儿童在近视期间偶尔戴一下眼镜的话,眼睛肌肉为了在视网膜上清楚成像会进行过度的肌肉调节,眼睛的长度也就是眼轴也会进一步增长,造成视力进一步下降,甚至眼底疾病的发生等。

  近视的孩子除了戴眼镜外,还应该怎样保护眼睛呢?不妨常做4项眼睛的“常规运动”。

  望远运动 当你需要长时间阅读或者用眼时,千万记得每隔50分钟眼睛休息10分钟并做做望远运动。很简单,找一个开阔的视野,凝视20米以外的某个主景,专心地看清楚或者以搜寻目标的方式游移视线,几分钟后再看近距离的东西,如此反复数次。

  闭眼运动 闭眼也是运动,有些场合会是最好的闭眼运动,比如当你找不到开阔的远景可做望远运动时,不妨闭起眼睛10分钟,也是很有效的。

  眼睛体操 首先看着正前方,头不动,眼睛珠子尽量往上看,再缓缓地往下看;再缓缓地往左看,再缓缓地往右看。如此简单数次,眼睛会有轻松及活跃的感觉。

  户外运动 最佳的护眼方法就是户外运动,如打球、跑步、体操等。如果能够保持每天运动的好习惯,不仅可以缓解精神,活化细胞,对眼睛而言,更是最理想的保养法。

  长沙市中心医院眼科 主治医师 缪丁慧


早期教育多玩点还是多学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被父母送进早教机构,甚至有的还不会走的孩子也被家长送进去感受气氛。对不到6岁的孩子,家长要灌输多少知识,才算是“不输在起跑线”上?记者采访了郑州早慧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国家高级育婴师孙文波,请她来讲讲这方面的知识。

  上课的孩子站还站不稳

  10月25日上午,郑州市金水区东风路一家幼儿园里,早教老师召集孩子以及家长们围坐一团,开始了当天的“理论课”。“宝贝们,你们知道这是什 么吗?”老师指着画册上那个红彤彤的苹果。在陪伴一旁的妈妈们的指点下,“苹果……”一声声模糊不清的童声响起,还不怎么能站稳的孩子们睁大眼睛望着苹 果,嗷嗷地叫着。他们感觉那是“吃”的,一个个都把手伸向假苹果,有的还想朝着爬去,被一旁的妈妈轻轻地抱住。家长们也被孩子的可爱逗乐,都忍不住笑出声 来。“乖乖好聪明!这是可以吃的东西。来,跟着我一起念,苹—果—”

  结束“理论课”,一位年轻的妈妈告诉记者,这样的“早期教育”课堂每周有两节,她每堂课都参加了,“看着儿子在这里玩得那么开心,我也同样开心。再大一点的孩子,幼儿园里还对孩子灌输认字、计算等知识进行,我觉得很不错”。

  早期教育不是多“学”

  还有不少家长表示,通过早期教育,希望孩子能多学点东西,能尽早地学会一些知识,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站稳脚跟。

  但从事早教工作二十余年的孙文波说,其实,持这种态度的家长很多都存在着早教误区。在理念上,家长都明白健康成长、素质提升对孩子的发展最重要,但在实 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家长还是会有意无意地看重认字、算术等知识灌输。无论是早教机构还是幼儿园里的早教课程,游戏就是游戏,只要孩子们快快乐乐地玩就好, 不要过多地给孩子增加很多学习内容。“如果孩子非常喜欢园里的活动和游戏,喜欢园里的老师和同学。这就是成功的学前教育”。

  诚然,在没有社会竞争压力的前提下,任何一个家长都希望孩子不只是一个书呆子,而是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但现实并不允许。最好的方法就是游戏教学,早教机构和家长可以尝试。

  在“玩”中“学”,给孩子健康环境

  作为早教工作者,孙文波说她一直给家长传递一个观念:孩子早期教育不是“早学”、“多学”,而是一种在“玩”中“学”,视孩子的情况将知识传授给孩子。

  不过,在“玩”中“学”也存在一个问题——如何把握“玩”和“学”的比例?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容易陷入“为学而玩”的误区,游戏中带着很强的学习目的,以致孩子兴趣不大。

  在“玩”中“学”的游戏中,游戏的作用虽然不像算术、认字那样立竿见影,但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协调能力等,这对他们未来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捷径”还是“弯路”?

  对幼儿来说,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新鲜、未知的,当年少不更事的孩子向世界发出探索的渴求时,无疑需要大人的引导与帮助。但应该如何帮忙却是个问题——

  很多父母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认为这样孩子能更快学到“本领”,少走“弯路”。但事实上,在急骤变化的多元文化中,与孩子相差20几岁的父母的经验未必适合当下现实,也未必真的对孩子的成长有益。今天我们就和北京大学幼教中心的赵红梅博士聊一聊父母经验传达的话题,也跟父母一起探讨一下,怎样的经验传达更适合孩子,怎样的亲子格局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放大的父母与缩小的孩子

  在传统的家庭观念中,长辈意味着权威与经验。这不仅体现于常常对孩子发号施令,还体现在对孩子成长的关切上——所谓“养不教,父之过”,父母通常认为对孩子的教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正是在这种“责任”的驱使下,父母时时教孩子“这样做、那样做”,事事替孩子出谋划策,唯恐孩子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误入歧途。

  父母都不愿意看到自己孩子走弯路,但问题是,把现成的经验告诉孩子,孩子就获得成长的“捷径”吗?

  如果我们反问自己,为什么要如此事无巨细地帮助孩子、替孩子决策?答案可能许多父母不愿意承认——我们认为孩子不行,而在这样的家庭里,多半有一对被放大的父母和一个被缩小的孩子。事实上,很多时候孩子的能力是被家长低估的。一个能力被低估、习惯走家长指引的“捷径”的孩子,小时候虽然听话、性格乖巧,学习成绩也不错,但长大后,很可能真会变成在家长暗示下能力不高的人。因为这样的孩子做事通常缺少主动性、不敢独立决策、自信心差,而且往往有思想上的惰性,行动力不足。如此看来,父母提供的“捷径”是否真正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其实,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了独立意识,他们不愿再听父母指挥,常要求自己做事,并开始说“不”。这一过程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会发展出属于他们自已的爱好、欲望、判断力和做事方法,以便从容不迫地从父母那里独立出来,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贯穿一生。聪明的父母,会允许这一过程有条不紊地、自然地发生。但对自恋、高控型的父母的孩子来说,孩子的这一过程会受到严重阻碍,因为他被要求的太多、被管得太多,无法从实践的练习中,发展出属于自己的需要、欲望、想法和情感。

  不良的经验传达“弯路”重重

  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让孩子学着大人的模样亦步亦趋,看起来更便于孩子学习,事实上会干扰孩子的成长,让孩子少了许多习得各种能力的机会,孩子反而容易陷入规矩的泥潭、教条的框框之中,成为成长的绊脚石。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大人教给孩子1+1=2时,孩子只是凭借记忆记下了这个公式,孩子并不理解1既可以代表1个苹果,还可以代表1个桔子,无法对应数与量的关系,也并不懂得数量累加的概念,也就是说孩子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数学思维。父母在进行经验传达时,常常依据自己的判断,对事物做出部分的理解,而且这种理解常常是抽象的,孩子不仅无法理解家长的指导,反而限制了孩子理解事物的多种可能,是典型的一叶障目的做法。

  孩子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亲身体验,而不是靠背记或是抽象地思考。所以,与其教给孩子1+1=2,不如跟孩子一起玩分苹果游戏,与其告诉孩子花是香的、风是轻的、水是滑的,不如让孩子去大自然中亲身体会,让他们自由表达。用大人的理解代替自主思维,不仅会让孩子对事物的认知模式化,丧失自主思维的能力,甚至会束缚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的天性,降低孩子对学习与生活的热情。

  孩子有自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主动性。如果孩子聚精会神地做一件事、想一个问题时,突然受到大人的干扰或指点,孩子会很烦躁,思维也会被打断。长此以往,孩子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因为他总被打断,还没等自己找出方法,大人已经给出了结果,孩子没有深度思考的体验,当然也不知道静下来思考是个怎样的过程。

  建立良好的亲子格局

  3岁前是父母与孩子相处格局的建立时期。这个时期建立了怎样的亲子格局,你们将来相处的关系就基本确定了。在亲子格局中,父母的角色定位非常重要。

  心理学有个著名的脚手架理论,可以用一个形象的例子说明:当孩子骑脚踏车上一段坡路时,可能尝试好几次还是上不去。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轻轻推孩子的后背,然后告诉孩子用力蹬。等孩子骑上了坡路,父母就应及时放手了。脚手架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以儿童为主体,教育者不应该扮演指挥者、塑造者的角色,而应该是观望者和辅助者,在孩子遇到克服不了的困难时,才给他一些提示性的信息,而不是全部代劳。

  所以,父母要丢弃要求孩子“这么做,那么做”的固有观念,同时也要丢弃把孩子赶向特定方向的强迫观念。既在纪律与安全方面对孩子有所要求,又给孩子创造充分的自由探索的空间;既要减少对孩子行为的干涉,又要用心和眼睛高度关注孩子,并从孩子的反馈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跟孩子互通有无,一起成长。

  其实子女教育没有标准答案,每个孩子都很特别,都需要我们去特别对待。不过在你要求孩子做什么之前,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我想通过这么做达到什么目的?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明确了这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就会清晰起来。

  经典对白:

  1.父母如何发现不良的经验传达?

  当孩子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哪怕对他而言比较有难度),而父母不恰当地指点或代劳时,孩子通常先愣一下,表情很茫然,接着会用哭闹、发脾气、反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意味着家长的经验传达“越界”了。而那些逆反心理强、做事主动性差、没有主见的孩子的父母,也应该反省一下,是不是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干预太多、帮助太多,指挥太多了。

  2.不过分要求孩子“这么做,那么做”,是否意味着孩子要“放养”,任共自由发展?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帮助,就像草坪不经修剪会杂草丛生、疯长而不整齐一样,缺少纪律与要求的孩子,也很难变得优秀。生活中,父母有必要在文明礼貌、待人接物、生活纪律、安全防范等方面对孩子有所要求,只不过,父母在提要求时,有必要听听孩子是怎么想的,他愿意接受这样的要求吗?在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限制或引导时,会不会产生“副作用”等等。

  2.什么样的经验传达更有效?

  年幼的孩子看到大人从饮水机接热水,会想要自己尝试,此时我们该告诉孩子“不行,水很烫,这样做很危险”,还是想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其实与其告诉孩子我们自己的经验,不如给孩子一次尝试的机会——在孩子手指上滴一滴热水,孩子会马上把手抽回,再接热水时,孩子必定会很小心,不让热水流到手上。所以,与其告诉孩子结果,不如让孩子亲自体会,寻找出做事的方式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我们的经验催化出孩子的本领才是成功的经验传达。

学琴,上大课还是小课?

  不管孩子是学现今炙手可热的钢琴、古筝,还是其他乐器,授课方式基本相同,无外乎大课、小课及小班课(即小班教学)。因为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每个地方学琴的费用也不尽相同,这里做个大致介绍,给琴童家长们参考。

  大课,又称集体课。一个老师同时教授10~20个琴童,每堂课两个小时,中间休息10分钟。一个学期交一次费用,平均下来每堂课花费10元到几十元不等。

  小班课,有一对二教学,也有一对多,一般不超过5个孩子,采取小班教学的方式,上课时间在60分钟到90分钟不等。根据老师的级别及上课的人数收费,一般50元到150元不等。

  小课,即一对一教学。一个老师教一个琴童,每堂课1小时左右,中间无休息。不同的老师收费标准不同,一般60元到几百元不等。

  大课——普及和了解

  少年宫、群众艺术馆等场所较常开设大课,以此作为音乐普及教育的一种方式。说了是普及教育,大课的这种授课形式只适合普及音乐教育。

  众所周知,孩子学习一门乐器,在最初的阶段,手型等基本功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老师面对十几个孩子,他绝对不可能同时留意十几个孩子的手型。往往是一个个分别回课,老师分别讲解存在的问题,然后采用齐奏的方式巩固练习,最后老师做示范给所有孩子看,布置新课内容。

  一堂课虽说有120分钟,但平均分配到每个孩子的身上,可能10分钟都不到。随着学琴程度的加深,一首曲子演奏下来需要5~6分钟的时间,老师无法采用个别回课的方式,一般以集体齐奏的方式检查上节课预留的作业。那么,孩子在练琴中存在的问题,没办法客观全面地发现,也很难及时纠正错误的基本功。

  乐器演奏是一门个性极强的艺术,每个孩子的理解程度不同,性格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存在的问题更不同,大课教学形式更适合普及乐理知识,让孩子初步了解一门乐器。

  所以,家长如果只打算让孩子了解这门乐器,懂点乐理,可以演奏简单的小曲子,上了小学四五年级后就不打算在乐器学习上浪费时间,那么,随便找个老师,随便找个地方,随便上上大课就可以。

  ★提醒家长:一开始就决定“随便”了,日后很难再进入正规的乐器学习。

  小班——适合初级

  小班教学是介于大课、小课中间的一种授课方式,比较常见的是一对二的教学模式,在钢琴学习的初级阶段比较常见。

  小班教学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缺点。

  在初学阶段,几个年龄相当的孩子在一起学琴,彼此之间有激励作用。班上有一个小朋友弹得不错,另一个小朋友的家长就会说:你看谁谁谁和你一起学的,你看人家弹得多好。

  孩子都有不服输的精神,出于想要超越同伴的意识,他会特别努力。

  但小班教学也存在它的缺点:不同步,引起不适应。

  生病往往在所难免,要是上课时孩子生病了,下个月另一个孩子生病了。同班学琴的情况就会不同步,老师不可能为了某个小朋友而延误进度,只能让生病的孩子落下课了。在学校落下的课,家长还能自己替孩子补,落下一节琴课要怎么补?只能找教琴老师花10~15分钟匆匆补一下。

  另外,由于孩子的接受程度和学习能力的差别,学琴的进度也不可能完全同步。同期学琴的几个孩子随着学琴时间的增长,渐渐会显现出明显的差距。到底是教得进度慢一点,还是快一点?为了平衡,老师只能选一个折中的办法,这对进度快的孩子是种浪费,进度慢的孩子又没办法很好地巩固基础。时间长了,对孩子的心理会有影响。

  案例:琴童阳阳和撞撞 琴龄2年

  阳阳和撞撞是邻居,阳阳比撞撞大4个月,因为从小一起玩大,感情特别好。阳阳快5岁时,妈妈决定让他学钢琴,后来两位妈妈商量觉得学琴时有个伴挺好,就给两个孩子报了一对二的钢琴课。每堂课1小时,专业院校老师授课,学费比一对一的小课便宜一些。

  刚开始两个孩子的感觉不错,互相比着学琴。时间久了,问题就显现出来了。虽然阳阳只比撞撞大4个月,但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都比撞撞在学琴上有优势。

  老师为了协调两个孩子的学琴进度,只好放慢阳阳的,加快撞撞的,两个妈妈都不干了。阳阳妈觉得自己孩子明明可以上新课,为什么还要重复上节课的曲子。撞撞妈觉得进度慢一点,基础打得扎实一点也挺好。

  家长的心渐渐产生了隔阂,最麻烦的是孩子的心理也开始产生偏差。

  撞撞每次都没有阳阳弹得好,撞撞妈觉得难堪,“为什么阳阳能弹好,你弹不好?你看看人家阳阳,你看看你……”终于有一天撞撞对着妈妈吼:“他弹得好,让他当你儿子好了!”

  孩子的情绪是没办法用理智控制的,撞撞将跟学琴有关的所有负面情绪全都归咎在阳阳身上,甚至在小区里遇到阳阳也只当没看见,原本可以一起快乐长大的两个小伙伴成了陌生人,孩子的妈妈也互相看不顺眼。

  最终的结果是两个孩子解散一对二的小班教学,各自上小课。

  小课—— 一对一,适合专业发展

  如果你孩子的未来可能涉及以下几种可能,那么从一开始学琴就需要为他选择一对一的小课。

  1、 孩子试图通过艺术特长生(非音乐专业类)高考加分报考重点大学;

  2、 孩子有可能参加艺术类高考;

  3、 孩子考学的过程中涉及乐器演奏。

  总之,如果孩子的整个就学过程中有可能会经历音乐专业加试,那么请从最开始学的时候就帮孩子找个专业老师,进行一对一的小课教学。

  学琴小贴士:

  家长的心态很重要。

  不止是在学琴的事上,和孩子成绩有关的一切,你都不要存着攀比的心态。

  为什么你没有人家孩子好?为什么人家考第一名,你总在十几名晃悠?你看谁谁谁,小的时候成绩还不如你,现在你连人家的一半都赶不上……

  换个角度,如果孩子对你说:妈妈,为什么你看上去比我同学的妈妈老?为什么你和爸爸赚钱没人家多?为什么你不能开奥迪接我?为什么我们不能每年暑假去国外度假?

  听到这样的话,做家长的也会心里不舒服,何况孩子?

  不要把孩子放在别人的天平上,那一头的砝码应该是孩子的昨天,只要他比昨天有进步,只要他超越了自己,那就是胜利。

“儿童牛奶”儿童还是少喝好

  “采取独特配方”、“补充钙铁锌”、“开发智力”……这些吸引眼球的词汇经常出现在儿童牛奶的广告中,不少家长冲着这些词汇买给孩子喝。然而,儿童牛奶的添加剂比普通牛奶多,专家表示,孩子应该尽量少喝(4月8日《重庆晨报》)。

  如果只看商家的广告,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儿童牛奶”,有的补钙、有的补锌、有的补铁,还有的什么都能补,弄得家长都不知道该如何给孩子选择。而对于这些牛奶外包装上动辄十几种、几十种的配料表、添加剂,它们到底有什么作用,或者是有没有什么“负作用”,大多数家长都是一知半解,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但在一些食品或奶制品领域的专家学者眼里,这样的“儿童牛奶”喝多了不但无益,而且有害,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少喝。按照专家们的说法,导致“儿童牛奶”对儿童有害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里面那些名目繁多的添加剂。有些添加剂是生产牛奶过程中所必需的,对人体也没有什么害处,但有些添加剂,则不是牛奶制品所必需的,而只是为了让牛奶喝上去更柔滑、更香甜,口感更好,而其中所含的一些化学成分,累积多了就会对抵抗力相对较弱的孩子产生危害。

  换言之,一些“儿童牛奶”中从营养价值上看可有可无的添加剂,只是商家为了产品更好卖而添加进去的,对食用者有害无益。那么站在广大家长的角度来看,花了比买普通牛奶更多的钱,本想着给孩子“缺啥补啥”,没想到最终不但可能什么都补不了,反而会给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成长带来各种安全隐患。这无疑是个很好的警醒,那就是不要过于迷信所谓的“儿童牛奶”,尤其是不要过于迷信商家吹得天花乱坠的广告词。

  实际上,对于正在长身体阶段的孩子来说,只要在日常饮食中做到营养均衡,不挑食、不偏食,就完全可以完成对身体成长所需各种营养元素的摄入,而无须专门“补”。退一步说,即便有些儿童真的需要额外补充一些营养成分,微量元素,也完全可以通过多食动物肝脏、水果蔬菜的方式来“食补”,而不是钟情于各种各样的“儿童牛奶”。

  对于“儿童牛奶”中的添加剂乱象,我们呼吁家长多点消费理性和营养学常识,呼吁商家多点社会责任感,不要为了自身利益不顾下一代的身体健康。同时,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在于产品生产标准的完善与改进,在于行业协会的内部规范和自律,在于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监管。既然依靠现在的技术手段,可以证明“儿童牛奶”中的一些添加剂成分对儿童有害无益,而且也不是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允许其添加呢?为什么不对现行“儿童牛奶”的生产标准进行修改,禁止此类成分的添加呢?

少问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妈妈问3岁的贝贝:“是妈妈好,还是爸爸好?”爸爸拿着电动小轿车玩具在贝贝面前晃了晃,说:“贝贝!想不想玩?你说爸爸好,还是妈妈好?”贝贝不情愿地说:“爸爸好。”妈妈瞪了他一眼,说:“我平时白疼你了。”妈妈生气地走了。
  
  案例中妈妈爸爸在宝宝面前争宠,爸爸用物质来收买,妈妈失宠后,不理宝贝生气地离开了。这种争宠不利宝宝今后的成长,至少有以下不良影响。
  
  1.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妈妈好,还是爸爸好,这种排斥性选择往往让宝宝左右为难,如果选择其中一方,宝宝就会担心另一方不理自己了,而且案例中妈妈因为不满意宝宝的选择而离开了他,让宝宝感到很难过,带来不安全感。婴幼儿时期是对父母形成安全依恋的重要时期,安全依恋一旦形成,亲子关系就会和谐融洽,有利于今后的家教。如果缺乏安全感,孩子就会产生紧张害怕的心理,不敢与人交往。
  
  2.易形成见风使舵的性格。
父母争宠,宝宝的判断标准“有奶便是娘”,多次强化易形成见风使舵的性格。长大后,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风使舵的孩子易遭到同伴的孤立。长大后,还有的孩子挖苦心思去揣摩大人的心理,专捡大人高兴的说,在他们看来,犯错不要紧,只要讨大人欢心就行。
  
  3.易养成说谎的习惯。
大人总是用利益来诱使宝宝说假话,不是从自己的内心感受出发,多次强化,以后就会说谎成性。
  
  4.易养成唯利是图的性格。大人争宠实际上是鼓励宝宝以利益作为判断父母好坏的标准。多次强化,孩子易养成唯利是图的性格。

早期专业化:是对还是错

  “波尔加实验”中,一个颇有争议的就是,当孩子还只有几岁大的时候,父母就要她们在专业的定向上作出选择。
 

  苏珊4岁就会读会写,而且精于数学。4岁会解四年级的应用题,6岁就懂得解大学的微积分方程。但就在苏珊还只有6岁大的时候,父母却要她作出选择:你到底决心下棋还是要研究数学?
 

  一个6岁的女孩,在大多数家庭中往往还是抱着一个洋娃娃,无忧无虑地享受着她“受宠”的童年。拉斯洛却认为,是时候了,否则就会耽误。拉斯洛是这么看的:“现代社会要求人在一个相对较窄的领域中,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这样他才能做成大事。而为了取得大成就,就必须在他成长的早期开始行动。”这里所说的“行动”,就是在专业领域中尽早定向、定位。
 

  拉斯洛只是坚持要女儿在最具潜力、最容易进取的阶段,以棋为主,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放在练棋方面:一天5~6个小时,而且不中断。在他看来,不仅是国际象棋的世界冠军,杰出的学者、艺术活动家,都经常是在孩子阶段便开始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的。
 

  这样难道就不怕孩子的知识面窄吗?许多父母都很自然会有这样的担心。拉斯洛则认为,早期专业化并不意味着孩子必然会在精神上眼界狭窄,也不意味着必然出现性格的残缺不全。
 

  事实上,波尔加三姐妹除了下棋,她们还在父母的辅导下进修完中学的课程。三个女儿都会讲几门外语。1995年,苏珊还在白俄罗斯的明斯克国立体育专科教育学院通过了毕业论文的答辩。1996年她夺得世界冠军后,还在纽约开办“苏珊·波尔加国际象棋研究中心”,继续进行“波尔加实验”。索菲亚也在结婚后就读特拉维夫大学艺术系,在下棋之外延续她追求艺术美感的梦想。

新生儿该多抱抱还是多躺躺?

  正方——爱他就要抱他

 

  磊磊妈妈:帮他换种姿势
 

  磊磊从刚出生开始,只要睡醒了,我就抱着他。我觉得小宝宝一天到晚躺在床上睡觉,又不会翻身,一个姿势睡那么长时间,大人都会不舒服。醒了就抱抱他,也是帮他换个姿势,舒松一下筋骨。而且,在妈妈的怀里,宝宝感觉最温暖、最安全,对宝宝的身心有好处。磊磊现在1岁2个月了,健康、开朗、聪明、乐观,是我的骄傲。
 

  莉莉妈妈:珍惜肌肤交流的时间
 

  我家小宝宝怕孤独,渴望温暖,多抱他等于多爱他,抱得多的孩子一般性格都比较开朗。我不认同抱多了大人太累、会造成孩子依赖感强的说法,我觉得这是大人自私的表现。人一生能有几年可以被人抱?为什么不好好珍惜这段能和宝宝肌肤交流的时间呢?
 

  反方——躺着对宝宝生长更有帮助
 

  荣蓉妈妈:抱不利于骨骼生长
 

  我觉得3个月以内的宝宝最好多让他平躺着。因为这么小的孩子骨骼很柔软,经常抱着,脊椎总是呈弯曲形状,时间久了对孩子的骨骼生长不利。而且,3个月以内的宝宝头部相对较大,颈椎很难支撑头部的重量。如果让宝宝平躺在床上,既可以使他身体放平,也减轻了颈部的负担。我认为,和宝宝进行情感交流并不一定非要抱着,在他身边温柔地和他说话,轻轻地抚摸他,同样可以使宝宝感受到你的爱。
 

  江江妈妈:躺着睡觉最舒服
 

  我家宝宝一天24小时除了吃以外,其余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睡觉了。睡觉当然是躺着最舒服了。而且宝宝的骨骼发育不完全,依照大人的方式抱着,对孩子的成长是弊大于利的。
 

  专家看法:
 

  初生宝宝这样抱
 

  宝宝的身体很柔软,抱的时候,一定要保护好他的脖子、腰。用一只手托住宝宝的背、脖子、头,另一只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或者将宝宝的头放在左臂弯里,肘部护着宝宝的头,左腕和左手托住他的背和腰部。用右胳膊护着宝宝的腿部,右手托着宝宝的屁股和腰部。
 

  最好让宝宝的头贴着你的左胸。让宝宝听到熟悉的心跳声,会令他有安全感。
 

  3个月内以横抱为主
 

  抱宝宝的时候,3个月以内都要以横着抱为主。因为宝宝的颈部、背部肌肉还没完全发育好,横着抱可以最大限度减轻他的背部和颈部压力。如果想锻炼他的小脖子,可以让他俯卧着练抬头。
 

  抱着要多交流
 

  初生宝宝一天的睡眠时间很长,大约在18~20个小时。宝宝睡着的时候,大人不必要抱着。宝宝醒了后,家长可以抱着他,四处走走、看看,让宝宝体会到你的爱,和宝宝多交流、多说话,这样既能让他感受到你的爱,又能对他进行语言刺激,开发宝宝的大脑。否则,你就是一天24小时抱着他,也不见得效果就好。

胖墩是健康还是肥胖征兆

  据美联社报道,刚做了父母的很快会发现许多人喜欢谈论他们胖嘟嘟的宝宝:“看他那小脸,肥嘟嘟的。”当然,有些话听了却有点刺耳:“他还那么小,是不是胖了点。”

  一位母亲回忆起自己孩子小时候,脸颊胖得像花栗鼠一样,身上一团一团的全是肉,那些所谓的朋友对此发表过各种各样的评论。这位新泽西州艾德沃特城的母亲名叫兰·马,有两个儿子,现在大儿子托马斯4岁,小儿子泰勒2岁。他们只有两个月大时测量体重,发现体重都已经是刚出生时的两倍了,但他们的母亲却说:“我对此一点也不担心,因为他们都非常的健康。”别人也都说她的孩子太胖了,兰·马也根本不予理睬。

  但是当铺天盖地的报道都在说美国的青少年体重超标,另一些父母却会因此而万分焦虑。缅因州班戈市的儿科博士罗伯特·霍姆伯格长期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他同时也是美国儿童肥胖研究机构的成员,他介绍说:“确实有一些父母在听到关于儿童肥胖问题的言论之后,反映过激了,总是担心自己现在健康又漂亮的小宝宝大了之后会变得很胖,因此就严格控制他们的营养摄入量。”
 

  那么在出现什么症状之后要对宝宝的肥胖引起警惕了呢?一般来说,宝宝胖乎乎的是健康的标志。霍姆伯格认为,营养不良和缺乏锻炼是青少年和成年人肥胖的主要原因,却对婴儿影响不大。医生强调父母们无须恐慌,并且鼓励他们注意一些征兆:孩子3岁之前,双亲的肥胖预示着将来孩子会有超重的麻烦,这个远比婴儿出生时的体重和成长的地区因素要重要得多。威廉·迪亚兹博士认为,如果双亲体重超标,那么他们的孩子很有可能面临肥胖的危险。他作为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的成员,一直分管着营养与保健分部。
 

  但斯坦福大学助教同时又是儿童医院健康体重中心医师主任的托马斯·罗宾逊指出,遗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问题的出现,但是罪魁祸首却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孩子是在父母的饮食环境中逐渐学会如何进食的。
 

  霍姆伯格指出另一个危险的征兆是孩子在4岁之前体重的增加速度大大超过身高的增长速度。当体重已经严重影响了小孩的正常生长发育,比如妨碍了走路,那么父母就该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当然,在改变宝宝的饮食之前最好咨询一下儿科医生。
 

  一些研究还表明,母乳喂养营养丰富,又能降低将来孩子肥胖的风险。迪亚兹说:“母乳喂养时间越长,得肥胖病的危险越小。”母乳喂养至少一年。医生同时强调,婴儿成长的过程中,整个家庭都有责任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比如说,远离垃圾食品。
 

  罗宾逊发现许多孩子,甚至有些都不到1岁,就开始吃大量的软饮料,油炸食品和其他快餐,如果父母喜欢吃这中垃圾食品而且家里又储备了很多,那小孩学会去吃就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了。
 

  除了偶尔吃些糖果和学校里的生日蛋糕,兰·马言传身教,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能去吃那些经过加工的食品,而鼓励他们多吃新鲜蔬菜,鸡肉和鱼。她送孩子去学前班时会顺便给他们带上香蕉和米脆条。
 

  西莉亚·柯柏勒是马里兰儿童健身中心的主管,她认为,合理的运动对小孩子来说相当重要,他们在学会抬头、翻滚、坐下、爬行的过程中就是种很自然的运动,6个月大的宝宝应该已经形成他生长需要的骨骼肌,她的课程着重在孩子和父母一同练习而非小孩自己单独锻炼。
 

  霍姆伯格认为最难做到的是父母们要抵挡住将自己的孩子与他人的孩子进行比较的诱惑,霍姆伯格说:“那么做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孩子各不相同。”

 

BB发烧西法制还是中法制

  宝宝发烧怎么办?宝宝发烧39度是否很严重?宝宝反复发烧怎么办?宝宝发烧是选择中医还是西医呢?这些问题都是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但是未必每位家长都清楚怎么应对宝宝发烧才是正确的,即使上一次成功帮助宝宝“战胜”了发烧,也未必代表下次宝宝发烧时可以采取同样的应对方法!

  严谨地来说,“发烧”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作为儿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症状。依据体温高低来分的话,当腋下体温介于37℃-38℃时称为“低热”,当体温介于38。1℃-39℃时称为“中度发热”,当体温介于39。1℃-41℃称为“高热”,而体温超过41℃时则属于“超高热”。

              

  选择题:宝宝发烧选择西医治疗or中医治疗

  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自身调节功能差,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当出现高热时若不及时治疗轻者会影响病情恢复,重者可产生高热惊厥甚至死亡。因此,宝宝“发烧”的危险来得比成人迅速和严重。所以,也就有了家长们的常见担忧--再不退烧会不会烧坏脑子啊?
 

  基于这样的担忧,想必很多家长都认为:宝宝发烧当然是第一时间选择西医了,因为在熬中药的过程里,宝宝吃下去的退烧西药已经发挥效果退烧了。
 

  这样的回答貌似正确,但是并不科学,专家提醒: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具体体温情况来选择。
 

  “对于高热或超高热的小儿来说当然第一要务是最快时间将体温降下来控制住,因为小儿发热以后病情的变化很迅速也很复杂,所以对退热的速度也有一定的要求。这种情况应该选择西医,毕竟现在的西药在退热起效方面非常快,中医中药是做不到这么快的。但是对于低热来说,家长最好不要急于马上退烧,因为发热也是一种机体的保护反应,可刺激免疫功能,而且西药虽然退热起效快,但如果没有针对病因的治疗,往往是烧退之后几个小时会再度反跳,因此建议对于使用中药能退烧的情况最好使用中药,中医治疗发烧不但对症而且还对病毒感染等病因,有利于宝宝缓慢退烧而不容易再反跳。”
 

  争议题:发烧“捂汗”是危险行为还是有效治疗?
 

  对于感冒发烧,老人们常说:“捂汗比吃药打针强。”所谓的“捂汗”指的通过增加衣物促使身体变热继而出汗。其实,这种既低碳又朴素的应对方法的确是存在一定科学意义的。因为对于发烧来说,退烧是最迫切的一种治疗方向,一般来说,服用退烧药的最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将体温从高处退下来,而通过“捂汗”导致出汗继而散热退烧,这二者从某种程度上也是“殊途同归”。
 

  但是,尽管“捂汗”可以通过汗液蒸发从体表带走体内热量,但是对于小于三岁,而且素日里体质较弱的宝宝来说并不合适。
 

  “对于小于3岁的小儿来说,他的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而且植物神经的调节功能比较差,加上中医认为小儿脏气轻灵、易于传变,因此不适宜采用'捂汗'。这与西医强调的'担心捂汗导致体温急剧上升,最终可能引发高热惊厥'一个原理。”
 

  对于体质较好的,年龄大于3岁的儿童来说,在体温不超过39℃时,并且属于外感风寒表实症时,可以尝试“捂汗”。即使可以选择捂热,也并不是说要将自己里三层外三层裹着,有的人捂汗后大汗淋漓,也有的人说自己试过闷热到接近窒息,这些方法都非常不靠谱的。正确的捂汗是适当的添加衣服,以达到体表发汗为准,并且要及时擦干汗液和多补充水分,切忌大汗淋漓。
 

  实践题:宝宝发烧的7大常用中医外治法
 

  对于宝宝发烧,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家长们最常听的就是“物理降温”了。其实,除了这个方法之外,中医在应对宝宝发烧方面还有其独特的外治方法。
 

  1、洗浴疗法
 

  用药液洗浴患儿全身或局部,既可达到物理降温的效应,又可经皮吸收而发挥解肌退热的作用。
 

  常用药物:儿感退热洗剂(含柴胡、荆芥、连翘等)、柴胡、细辛、薄荷、冰片等。
 

  2、帖敷疗法
 

  将中药捣烂或研磨,用易于黏附的物质调匀后贴敷于体表,通过药物制直接接触特定穴位,经透皮吸收以发挥药物治疗的作用。
 

  常用药物:连翘、黄连、吴茱萸等外敷治疗小儿风热感冒,生石膏、山栀、蒲公英等外敷大椎、曲池、合谷等穴治疗小儿高热。
 

  3、涂膜疗法
 

  将药剂涂于穴位上直接成膜,这与上面说的贴敷疗法相比,不但吸收快,疗效强,而且更方便使用。
 

  常用药物:柴胡、细辛、黄芩、薄荷脑、冰片等药物。
 

  4、雾化吸入法
 

  将中药制成液体后放入雾化泵中,通过从口鼻吸入,使得药物作用于局部,这种方法吸收快,达到抗炎解热作用。
 

  常见药物:清开灵
 

  5、灌肠、直肠滴注疗法
 

  由于肠黏膜吸收药物成分,而且吸收后不经过肝脏而是直接进入大循环,避免了药物的首次过滤效应,同时又避免上消化道酸碱度和酶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因此这些疗法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小等特点。
 

  常用药物:柴胡、黄芩、葛根、薄荷、枳实、大黄、、金银花、连翘、葛根、石膏、知母等。
 

  6、推拿疗法
 

  通过特定的手法按摩,达到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疏风解表、解肌散热的功能,常用手法包括治外感发热手法和清解里热手法。
 

  7、针灸疗法
 

  通过针灸经络上的穴位可以激发和调整体温中枢及大脑皮质的功能,从而达到调节体温的作用。因为涉及选位和灸治等,具体的针灸手法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操作。

 

给宝宝理发,你是新手还是高手?

  随着夏至来临,夏日酷热的脚步也算是逼近了。天气热,自然都会想到要给宝宝剪个发,让宝宝也凉快一些。
 
  可是,给宝宝理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刚出生不久,不超过12个月大的宝宝们。因为宝宝的颅骨较软,头皮柔嫩,理发时宝宝也不懂得配合,稍有不慎就可能弄伤宝宝的头皮。
                               
 
  由于宝宝对细菌或病毒的感染抵抗力低,头皮的自卫能力不强,一旦宝宝的头皮受伤之后,常会导致头皮发炎或形成毛囊炎,甚至影响头发的生长。因此,宝宝最好在3个月以后再理发。但是,如果夏季宝宝的头发较长,为避免头上长痱子可适当提前理发。理发时,最好在睡眠时进行,以免宝宝乱动。
 
  接下来我们就详细的介绍一下如何在夏日给婴儿剪发:
 
  宝宝的第一次理发,可以自己在家理,如果父母担心自己理不好,可以找专业的理发师来家理为婴儿理发,一定要选择一名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理发师。而且,这名理发师必须通过健康检查才可以。理发工具也要仔细检查,必须要用婴儿专用的理发工具,并且经过了严格的消毒。
 
  如果自己在家里给宝宝理发,准备工作包括:

  1. 首先买一个适合的婴儿理发器非常重要,噪音很小或者是静音的理发器,消除宝宝恐惧感而且刀片不会和宝宝的皮肤有直接的接触,理发的长短是可以通过自带的附件自己控制。或者最好选用儿童专用理发剪刀,一定要用圆头剪刀

  2. 准备理发前用香皂和清水清洁手指,保证手部的卫生。

  3. 用酒精棉彻底消毒用来理发的机器。  

  注意:

  1. 理发时动作要轻柔,不可和宝宝较劲,要顺着宝宝的动作。

  2.随时注意宝宝的表情,如果宝宝不高兴、想要哭闹,请立刻停止剃头工作。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宝宝哭闹时碰伤宝宝。

  3. 整个理发过程要不断与宝宝进行交流,鼓励宝宝,分散宝宝的注意力,以达到和宝宝相互配合的目的。

  4. 给宝宝剪耳后头发时,一定要用手护住他的耳朵,以免误伤。

  5. 不要用清水直接打湿宝宝的头发,而是要把水喷在梳子上,用梳子去湿润头发,这样可以预防感冒。

  步骤:

  1. 理发的人两只手要相互配合,一手持电动推子,另一只手把住宝宝头部,防止宝宝乱动。当然,手不可以用过大的力道,防止弄痛宝宝。

  2. 先剃前额再剃后脑勺,由两边往中间剃。

  3.剃前额时,用婴儿最舒服的姿势一仰面斜躺在大人的怀里。

  4.剃后脑勺时,让婴儿趴在抱婴儿人的小臂上,抱稳。

  5.先把大块的头发剃掉,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巾中保存。短的头发要一点一点、慢慢地、小心地贴近头皮弄。

  6.对于发丝较硬的宝宝,推子要离宝宝的头皮近一些;对于发丝较软的宝宝,推子要离得相对远一些。总之,不能划到宝宝的头皮。
 
  最后记住,剃发后用极软的毛刷将剪下的碎头发扫掉,也可以用宽胶带把残留在宝宝身上的碎小头发粘掉,防止宝宝抓挠。剃发后要洗发,清理干净头皮和碎发。不要把头发弄到宝宝眼睛中,最好仰面洗头。
   
  宝宝理发的时间控制在3~5分钟为宜,最长也不要超过10分钟。男宝宝的头发长度最好控制在3~5毫米,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阳光对头皮的伤害。女宝宝的头发最好不要超过身高的1/5,以防头发吸收身体过多的养分。 
 
  给婴儿理发的其他注意事项

  1、如果宝宝头部出现痱子,在给宝宝理好发、洗干净之后,要擦上痱子粉,还要勤洗头,保持头发的清洁。

  
  2、给婴儿理发一定要干发理,理好之后再洗发。婴儿胎发本来就很软,如果洗完发之后理,头发会更软,增加了理发难度。  

  3、如果宝宝头上有头垢,最好要先用婴儿油涂在头部24小时,头垢软化后,用婴儿洗发露清除头垢,然后再理发。这是为了防止在理发过程中,将头垢带下来引起疼痛和感染

   4、如果宝宝头部长了湿疹,更应该及时理发,防止湿疹进一步恶化。有湿疹的宝宝在理发时,要特别注意推子离头皮应远一些,防止刺激湿疹。  
  
【中国育婴网综合 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生儿黄疸吃中药还是西药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新生儿黄疸吃中药还是西药?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疾病的一种,大多数的时候新生儿的黄疸是生理性的,不需要特别治疗,但是也有的时候孩子的黄疸是病理性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学习新生儿黄疸怎么治疗了。既然是治疗,那么用药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下面我们来看看哪些药物可以治疗新生儿的黄疸。


        新生儿黄疸吃中药还是西药 ?


  一、西药


  1、葡萄糖及硷性溶液 葡萄糖可供给患儿热量,营养心、肝、脑等重要器官,减少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时,血脑屏障开放,可使胆红素进入脑组织的量增加,尚应及时输给硷性溶液纠正酸中毒,预防胆红素脑病。碳酸氢钠剂量(mEq)=硷剩余×体重(kg)×0.3。


  2、血浆或白蛋白 供给与胆红素联结的白蛋白,可使游离的非结合胆红素减少,预防胆红素脑病。血浆25ml/次静脉注射(100ml血浆含白蛋白3g,1g白蛋白可联结非结合胆红素8.5mg)或白蛋白lg/kg加25%葡萄糖10~20ml静脉滴注,每天1~2次。


  3、酶诱导剂 能诱导肝细胞滑面内质网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降低血清非结合胆红素。苯巴比妥尚能增加Y蛋白,促进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苯巴比妥每日5~8mg/kg,尼可杀米每日100mg/kg,皆分3次口服。因需用药2~3天才出现疗效,故要及早用药。两药同用可提高疗效。


  4、肾上腺皮质激素 能阻止抗原与抗体反应,减少溶血;并有促进肝细胞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对胆红素的结合能力。强的松每日1~2mg/kg分三次口服,或氢化考地松每日6~8mg/kg或地塞米松每日1~2mg加10%葡萄糖100~150ml静脉滴注。疑有感染者在有效抗感染药物控制下慎用。


  二、中药


  1、消黄利冲剂 茵陈9g,桅子3g,大黄3g,茅根10g,金钱草6g,茯苓6g。


  2、茵陈蒿汤 茵陈1.5g,栀子9g,制大黄3g,甘草1.5g。


  3、三黄汤 黄芩4.5g,黄连1.5g,制大黄3g。


  药物种类挺多,家长根据自己家孩子的实际需求来选择,西药见效快,副作用较大,中药副作用小,但是见效慢。虽然黄疸的成因比较复杂,有生理和病理之分,但是其核心是一样的,都是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的,胆红素积聚过量会引发个严重的症状,所以一旦小孩有黄疸症状,就一定要检查,不能掉以轻心。

“孩子语迟”要担心还是庆幸

    经常听人说:“爱因斯坦到3岁还不会说话哩,所以孩子说话晚是不用担心的。” 更有人说:“天才说话都晚,所谓金口难开,贵人语迟嘛!”孩子说话的早晚紧紧牵动着家长们的心,早开口和晚开口,哪个更好?孩子说话晚到底是需要担心,还是庆幸呢?


  说话晚就是语言发育迟缓么?


  其实说话和语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主要指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方面,而说话只是语言中的一部分,是指调用各个发声器官发出正确的字词。所以说话晚并不一定意味着语言发育迟缓,但是语言发育迟缓一般来说会导致说话晚。


  一般来说,孩子学说话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大部分孩子都会依循这个规律进行语言发育。值得注意的是,严重的语言和说话发展迟缓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包括智力低下、听力下降、表达性语言障碍、心理剥夺、自闭症、选择性不语症、接受性失语、脑性麻痹等等。所以,孩子如果有严重的语言发育迟缓的嫌疑,一定要早日就医,耽误不得。


  说话早晚和智商有关么?


  早在1929年,美国医学协会刊物上就发表过关于说话开始时间和智商关系的文章。文章的作者通过对1000个人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开始说话的岁数和智商成反相关,意味着统计上来讲,说话越早的孩子之后的智商就越高。


  但是这样的研究对我们家长来说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


  首先,这1000个人的数据都是通过家长的陈述来判定孩子开始说话的时间的,而家长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肯定会有所偏差。


  其次,智商测量是3岁到成年都有的,而我们都知道,智商在各个年龄段会有不同,实验者是如何进行这种智商矫正的,并没有在文章中提到。


  最后,即使数据方法和结论都没有问题,我们也会发现,其实个体差异还是相当大的。19个月开始说话的孩子有的智商能达到130以上,而有的却在90以下。虽然统计上的平均值有总体的趋势,但是对于普通个体来说基本没有用处。


  后来的一些研究也发现,早说话的孩子到了学龄期,在学校的表现和成绩也相对说话晚的孩子要高一些。甚至有的研究还发现,说话晚的孩子长大以后的犯罪率也相对高一些。但是研究者也都指出,这些研究的统计显著性都不够明显。


  贵人语迟是真的吗?


  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图书馆的爱因斯坦文档中,有一篇被很多专业期刊引用的文献,是关于爱因斯坦小时候智力水平低的传言。文中提到,爱因斯坦确实说过,自己小时候被父母认为说话较晚,还咨询过医生。但是文中也提到,爱因斯坦2岁半的时候就已经能说整句了,而他的语言问题可能更多的在于7岁之前总是沉默寡言,并且总是轻声重复自己的话。


  对爱因斯坦大脑的解剖研究显示,爱因斯坦的左脑顶叶有某些异于常人的地方,这很可能和他超强的数理逻辑思维能力有关。而有趣的是,这片区域和负责语言的BA40紧密相连,使得爱因斯坦的这片语言区被挤得比常人小,这很可能导致他小时候的语言问题。还有学者甚至猜测爱因斯坦是亚斯伯格综合征或者轻度自闭症的患者,这些猜测都是依据流传下来的传言和传记,对比自闭症患者的症状而猜测出来的,所以并不能被证实,可信度也就会打折扣。


  另外有一派以社会学家Thomas Sowell带头的学者认为,爱因斯坦以及很多其他天才都有说话晚的特征,这也许是一种特殊的人群,而不是所谓的“自闭症”等问题。Thomas Sowell还写了一本书叫做《爱因斯坦症》,介绍了一项对200多名说话晚而智商却很高的孩子的跟踪调查。不过这项研究的争议很大,也没有被主流科学界所认可。


  说话晚需要担心么?


  最后回到最关键的问题上来,孩子说话晚,需要担心么?这个问题恐怕只能由家长自己来回答。


  首先,通过上面的介绍,评估一下孩子是语言能力发育迟缓,还是仅仅说话晚而已。比如,是否已经能听懂大部分的话并且能根据简单的指令完成任务,或者是否学会用几种手势来表达意思。


  其次,和语音和语言发展的标准表格对比一下,发育是否在正常的区间内。如果还属于正常区间,那就不需要过多担心,给孩子一些时间,他们自然会开口说话的。但如果滞后过多,还是需要及时和医生沟通,早发现问题早进行干预,会把伤害减小到最小。英语里有一句话:better safe than sorry,翻译过来就是防患未然比遗憾要好。因为如果错过了对语言问题干预的最佳时期,很可能会造成终生遗憾。所以宁愿麻烦一点,也比事后后悔好得多!


  宝宝牙牙学语的过程是家长极为享受的一个过程,看着自己的孩子开始和自己有语言上的互动,自己心里简直比谈恋爱还甜蜜。而这个过程也是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过程。很多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说话早而洋洋自得,也有不少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说话晚而忧心忡忡。


  我们要记住的是,每个孩子的发育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需要尊重他们独特的语言发育过程。但同时,对于语言发育滞后现象要警觉,如果出现严重的落后要及时找医生和专业人士进行评估和干预。我常常和妈妈朋友们聊天,大家都深有体会地说:做家长好难啊!不能有不必要的担心,但同时也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对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而同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又要极度敏感。这仿佛是骑在独轮车上,快不得慢不得。调节好自己的步伐,跟着孩子一起找到平衡点。好好享受这个过程吧,其实也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糟糕。


  一般来说,孩子学说话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1岁以前 模仿声音


  1~1.5岁 开始能说出几个特殊的字词,但是对语法还不懂


  1.5~2岁 词汇量开始增加,甚至能说出句子


  2~2.5岁 能更清晰地表达意思,用更准确的词,语法也开始形成


  2.5岁以后 学会表达顺序和因果

给宝宝喂药选择饭前还是饭后

         现在很多宝宝吃的药,有一部分的口感是甜的,但是也有一部分药还是苦的,甚至味道很怪。家长给宝宝喂这一类较苦的药时,最好选择在空腹时,因为如果刚吃完饭,宝宝的胃是饱和的,很容易把饭和药同时吐出来。


        另外,如果有一些消炎类的药物本身对消化道有一定的刺激,可以在饭后40分钟左右再服用,既不会伤害胃肠,又不至于引起宝宝呕吐。
 

家长们对医疗常识的缺乏还是非常严重的

        2007年7月,我以28岁“高龄”硕士毕业,专业是成人普外科。  惨淡的就业形势容不得有更多的选择,于是我来到哈尔滨儿童医院工作。初来乍到,一切都觉得非常不适应,仅在轮科阶段接触过2个月的小儿外科的我,很多东西相当于从头学起。  所在的科室,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连出门诊的人员都不够,而我早在毕业前一年利用本科的学历考取了执业资格,所以上班几个月后,就被安排了夜班门诊的任务。


        通常来说,每当过了午夜12点以后,病人就渐渐少了,但躺在值班室床上是不敢睡过去的,一旦真的睡着,被那种急促敲门声惊醒的感觉,实在令人痛苦不堪。  只好闭着眼腈想事情,回忆那些在病房或者是在门诊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患儿和家长,思考每一次诊疗过程中的正误与得失。


        2008年6月,我加入科学松鼠会以后,正式开始科普写作生涯,那些平日里失眠时的胡思乱想,便陆陆续续地以“科普”的名义出现在部分网站,报纸和杂志上。  读者的反馈又使我渐渐意识到无心插柳之举是有些正面意义的,于是便更留心工作中哪些有代表性的病例和事件是可以介绍给读者的,哪些问题是患者急于知道的。这种收集,整理无疑是快乐的。有一次,一个杂志的编辑要求写下自我介绍,我写下了这样的句子:  “一个残留了一些理想主义的外科医生,白天在无影灯下救歹E扶伤,晚上在互联网上激扬女字。”


        现阶段,大众对医疗常识的缺乏还是非常严重的,这一方面导致了很多疾病的延误治疗,另一方面又加剧了医患之间沟通的困难。  这种情况即使在互联网时代,似乎也无明显的改观,因为有限的科学信息被大量广告性质的不实之词所淹没了。一个没有医学背景的人,通常是没有办法利用互联网获取有效信息的,甚至反而可能落入圈套。  一名年轻的基层医生对此常常会感到非常绝望,这种情况的改观似乎是极困难的,但我不愿意放弃希望,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组文章。


        2010年2月,我获得韩国某财团的奖学金资助到首尔大学医院进修,他们的医患关系让我颇为羡慕。  这样的场景如果被中国的患者看到,可能会说:  “你看人家韩国的大夫,态度多好!”如果被中国的医生看到,可能会说:  “你看人家韩国的患者,多么配合!”事实上,中国的医患关系之所以到今天这个地步,远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也远不只是医患双方的事了。《家有小儿,常备开塞露》中提到了这样一个场景:我让孩子先去排便,而家长问我要手纸……这种情况在韩国当然不会出现,包括医院在内的所有卫生问都是备有手纸的。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手纸的事是太小不过的事了,但在大的医疗服务环境一时半会儿不可能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作为一个个体,做一点儿细枝未节的贡献自是责无旁贷,这也是我在业余时间为媒体撰写医学科普文章的初衷。
   

宝宝啼哭的时候抱好还是不抱好

        刚出生的宝宝不能说话,只会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父母会为不知道宝宝哭的原因而苦恼,其实,只要细心,父母都能发现孩子的需求是什么。要做的只是:不要犹豫,赶快给宝宝一个回应。


        当宝宝啼哭的时候,首先要做出的回应就是抱起宝宝,安抚他。对于出生不久的宝宝,父母可能没有经验,有时宝宝因为饿而哭了,但父母不知道,于是抱起宝宝哄哄,但宝宝会在妈妈怀抱里寻找乳房,这时妈妈就能知道宝宝是饿了。经过类似不断地磨合,父母总是可以渐渐摸索出宝宝的每一个哭声代表什么。


        不管宝宝是希望得到食物,还是希望得到怀抱和舒适的感觉,宝宝的哭都是有原因和意义的,父母不应对宝宝的哭闹置之不理。当宝宝的要求都得到了满足,自然会信赖父母,所以说这种回应,正是建立宝宝对父母的信任感的第一步。同时,宝宝一哭就做出回应,也利于宝宝的哭声停止或者缓和。
 

喝牛奶拉肚子是乳糖不耐症还是过敏?

喝牛奶拉肚子 是乳糖不耐症还是过敏?

喝牛奶就拉肚子,是乳糖不耐症还是牛奶过敏?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虑。两种病况症状相似,容易混淆,民众应就医检查才能对症下药;另外,儿童喝牛奶出疹子不一定是牛奶过敏,家长在检测确认前,勿轻易断奶,以免造成营养摄取不足,影响孩童发育。
 
董氏基金会食品营养组许惠玉主任表示,乳糖不耐症主要是因为体内缺乏分解乳糖的酵素,使得乳糖未经消化就被吸收,造成胀气、拉肚子、打嗝与腹痛等问题;民众若有乳糖不耐症,可从生活饮食习惯开始改变,不要空腹喝牛奶,应少量多次并与其他食物一起食用,同时慢慢增加摄取量,等肠道适应后,症状便会减轻甚至痊愈。
 
另外,食用含有益生菌或奶类的加工制品,如无糖优酪乳与低脂起司等,可帮助分解乳糖;儿童从小保持摄取乳品的习惯,也可降低乳糖不耐症的发生概率。
 
牛奶过敏的患者,会因饮用牛奶而出现拉肚子、呕吐、腹痛、溢奶、湿疹、荨麻疹等症状,许惠玉主任指出,严重过敏者甚至会有脱水与血便等现象,常发生在肠胃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的三岁前孩童,通常只是暂时性症状,随年纪增长与肠道成熟,过敏症状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董氏基金会提醒,台湾牛奶过敏的比例不高,孩童喝牛奶出疹子不见得是牛奶过敏,可能是因为其他过敏原而引起,家长应带孩童到医院做过敏原检测,在确认过敏原前,勿轻易断奶,以免造成孩童的钙质与维生素B2摄取不足,影响发育。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今日要闻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