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强碱性食品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强碱性食品】健康母婴知识最新推荐阅读,有关【强碱性食品】的健康母婴知识最近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强碱性食品】包含的最新内容是什么【强碱性食品】一起来看下最新详情内容。
【强碱性食品】健康母婴知识最新推荐阅读,有关【强碱性食品】的健康母婴知识最近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强碱性食品】包含的最新内容是什么【强碱性食品】一起来看下最新详情内容。

宝宝垃圾食品危害“排行榜”

  核心提示:随着“毒奶粉”、“毒黄瓜”等有毒食品的相继曝光,让人们对食品卫生产生恐惧,而我们的小宝宝,由于其器官、组织功能发育不完全,抵抗力比较弱,有害食品更是严重威胁宝宝的健康成长。

  父母们要格外注意,哪些食品坚决不能给宝宝吃,哪些食品要少吃,下面我们就给父母们张布一张宝宝垃圾食品危害“排行榜”。

  在宝宝的成长阶段如果摄入某些食物可能会导致过敏或其它不良后果。某些食物摄入后虽然不会引起急性中毒或不良反应,但可能会引起慢性不良反应或影响宝宝生长发育等,也需要父母注意。

  下面列举了部分宝宝不能吃、不宜吃和不多吃的食品,以作参考。家长还应结合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注意观察容易引起过敏和不良反应的食品,并及时向医生咨询。

  不能吃的食品(危险指数:5颗星)

  原因:据英国相关报道,在过去的25年中,约出现40件婴儿感染肉毒杆菌死亡案例,都与食用蜂蜜有关。这些案例中,病况较严重的婴儿,多半小于6个月。

  注意:不要在1岁以内婴儿的奶粉或食品中添加蜂蜜,以避免遭到致命细菌的感染。

  腌制食品

  原因:腌制品(咸鱼、咸肉、咸菜等)含盐量太高,高盐饮食易诱发高血压病;腌制品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它和黄曲霉素、苯丙芘是世界上公认的三大致癌物质。

  注意:有研究资料表明,幼儿期间开始吃腌制品的孩子,成年后患癌症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出许多。

  原因:由于糯米比较黏,小孩可能会把粘在食道而阻塞呼吸道;1到2岁的孩子不容易嚼碎汤圆馅中的花生,小儿消化功能较弱,吞咽反射尚未发育完善,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注意:3岁以内的婴幼儿是不适合吃汤圆的。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孩子更应少吃汤圆以防病情加重。

  高热量的“垃圾食品”

  原因:食用高热量的“垃圾食品”容易导致肥胖,出现各种并发症,对人体健康有害。

  注意:婴幼儿期间,他们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正在发育,需要全面的营养才能健康成长。食用“垃圾食品”可能导致肥胖,并且导致其他营养素的摄入不平衡,而出现营养缺乏症。

  不宜吃的食品(危险指数:4颗星)

  原因:巧克力是一种高热量食品,但其中蛋白质含量偏低,脂肪含量偏高,营养成分的比例不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而在饭前过量吃巧克力容易产生饱腹感,因而影响食欲,使正常的生活规律和进餐习惯被打乱,影响了小孩的身体健康;另外巧克力中含有使神经系统兴奋的物质,会使婴幼儿不易入睡和哭闹不安;常吃巧克力还会发生蛀牙,并使肠道气体增多而导致腹痛。

  注意:3岁以下的小孩不宜吃巧克力。

  茶

  原因:茶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会干扰人体对食物中蛋白质、矿物质及钙、锌、铁等矿物质的吸收,导致婴幼儿缺乏蛋白质和矿物质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另外,茶叶中的咖啡因是一种很强的兴奋剂,可能诱发出现小儿多动症。

  注意:3岁以内的宝宝不宜饮茶。

  大豆

  原因:大豆本身含有一种植物雌激素,如果摄入量较大,会出现类似于人类雌激素摄入过多而产生的副作用;另外,过早摄入豆类食物,可能会引起婴儿过敏,导致婴儿发生腹泻和皮炎等过敏症状。

  注意:1~2岁内婴幼儿应尽量避免食用大豆食品。

  鲜牛奶

  原因:鲜牛奶的蛋白质构成主要是球蛋白,乳清蛋白只有20%;而母乳中的蛋白质主要是乳清蛋白,其比例高达60%。而且牛奶中的其他成分及含量也与母乳不同,如牛奶中矿物质含量偏高,会加重婴儿的肾脏负荷。牛奶也是一种贫铁食物,长期摄入可能会造成婴儿铁缺乏。

  注意:婴幼儿不宜喂鲜牛奶,如不能喂以母乳,宜选用用以母乳为依据、专为婴幼儿设计的配方奶粉。

  专家提醒:其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花生酱和鱼虾、贝壳类海鲜,最好在宝宝超过1岁并确认不会过敏再进食这些食物。另外,某些容易引起婴儿咽喉堵塞的食物,如坚果类、某些带核的水果如荔枝、龙眼等也尽量避免食用。

  不多吃的食品(危险指数:三颗星)

  

  原因:随着宝宝生长发育的进展,盐的需要量逐渐增加,需要可适当吃一点点。

  原则:1岁以内的宝宝辅食中可以完全不放盐,如果宝宝喜欢吃点“咸头”,6个月后可适量添加,但每日食盐量要控制在1克以内。1~3岁的幼儿食盐摄入量应该控制在每天2克以内。

  注意:宝宝由于肾脏发育不完善,摄入盐太多会增加肾脏负担,对身体不利。

  

  原因:春笋易引发过敏性皮炎、消化道疾病。新鲜竹笋中含有难溶性草酸,很容易和钙结合生成草酸钙,过量食用对小儿的泌尿系统和肾脏不利。特别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幼儿,骨骼发育尚未成熟,而笋中含有的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锌的吸收。小孩如果吃笋过多,可能会使他们缺钙、缺锌,造成生长发育的缓慢。

  原则:新鲜竹笋少儿不宜多吃,每人每餐最好不要超过半根。

  注意:不要给4个月以内的婴儿添加任何含草酸过高的食物如菠菜、卷心菜等。

  蛋

  原因:鸡蛋、鸭蛋均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还有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对婴幼儿的成长有不少益处。但如果食之过早或过多,宝宝的消化能力还不能完成这么大的“工程”,就会带来不良的后果。

  原则:1岁前尽量不吃鸡蛋;1岁到1岁半的婴儿,最好只吃蛋黄,而且每天不能超过1个;1岁半到2岁的婴儿,可隔日吃1个蛋(包括蛋黄和蛋白);年龄稍大一些后,才可以每天吃1个蛋。

  注意:如果在宝宝的粪便中,发现有如蛋白状的物质,则说明宝宝的肠胃不大好,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蛋白质。

  对于这些婴儿,最好把蛋黄煮到其他食物中一起喂食。如果婴幼儿正在出疹,则暂不要吃蛋,以免增加机体负担。

宝宝添辅食能吃罐头食品吗

       婴儿罐头食品真的那么不健康吗?

  在大家的印象中,罐头食品的原料就是食材边角料,再加上甜味剂、增稠剂、增色剂、防腐剂、食用香精等各种对健康无益甚至有害的食品添加剂制成的。不过,对多数婴儿食品品牌来说,这个说法就有点冤枉了。

  婴儿罐头食品虽然在国内不受待见,但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就专用给婴儿食用罐头食品。事实上,能用来制作婴儿辅食的蔬菜和水果,有不少是有机食品,就算 不是有机产品,产地也是严格控制的。同时,近年来的罐头食品工艺也在不断进步,低温烹饪能有效保存食材中的营养成分,蒸汽真空锁盖工艺能更长时间更有效地 保持食品的新鲜。很多婴儿罐头食品并未添加防腐剂、香精、色素等添加剂,这些我们可以从配料表看到。虽然我们不能说婴儿罐头食品有多好,但事实也不像我们 想象的那样糟糕。

  婴儿罐头食品会让宝宝产生依赖性?

  有人说,孩子为什么喜欢吃零 食?因为零食里面很多增香剂增色剂之类的东西,符合宝宝的口味,罐头食品也一样。但正如上文所说,如今多数正规厂家的婴儿辅食罐头主要还是保持了食物的原 味,如果宝宝喜欢某样罐头食品,更大的可能是符合宝宝的口味,并非受到食品添加剂的影响。

  据说,美国人大多数是吃婴儿罐头食品长大的, 被称为“罐头宝宝”,这么多年来身体也不见异常,但唯一不喜欢的事情就是啃骨头。39小编在网上看见一位在美国的中国妈妈抱怨自己的混血儿子1岁多了还在 吃泥状的辅食罐头,对自己做的新鲜食物完全不感兴趣,而且不喜欢咀嚼。这样看来,长期吃罐头食品是可能会产生一些依赖性的,但是全美国都这样,即便一直吃 罐头食品好像关系也不大。现在国内有很多妈妈很崇尚西方的育儿方式,自然也会接受罐头食品,但是如果食用过度,并且又是在中国生活的话,不喜欢咀嚼恐怕也 是一件不小的事情呢。

  如何选购婴儿辅食罐头?

  婴儿辅食罐头最大的好处是食用方便,更适合繁忙的家庭,而且加工成的细碎状食物很适合咀嚼功能还不发达的小宝宝,大家可以适当选购。下面介绍选购婴儿辅食罐头的注意事项:

  1.看罐头食品是否发生“胖听”。当被微生物污染时,水果罐头便经常会出现“胖听”,即罐头底和盖的铁皮中心部分凸起,这是罐内的细菌繁殖产生气体,致使罐内压力大于空气压力造成的。

  2.选择没有香精、色素、防腐剂的罐头食品。防腐剂主要是山梨酸、苯甲酸等,色素包括苋菜红、柠檬黄、胭脂红等,大家在选购的时候注意看配料表。

  3.最好选择大品牌的产品,而且以专门做母婴产品的为佳。一些大品牌的产品的上市时间较长,已经被人们使用了较长时间,相对来说更安全一些。

选购婴儿食品7步骤

     一、参照:购买食物前,不妨上国家食品安全相关网站,记下合格及不合格的一些商品,以免错误选购到问题产品。

        二、看标签:食品的标签应该清晰、干净、牢固,食品标签与容器贴合。

         三、看包装:外观不污浊、金属部分没有锈蚀、包装材料无异味,如有胶套,胶套应该平整贴合,无渗漏,密封性好。

        四、食用有效期:食用有效期会明确表明在食品外包装上,如果没有明确的有效期说明,这样的食品不可购买,同时,食用有效期的推算应该是“生产日期+保质期”。

        五、胖听:这是一个专有名词,特指罐装食品膨胀变形,说明里面的食物已经发生氧化变质。

        六、查看内容物:颜色是否过于鲜艳、液体是否出现浑浊,还要试着闻一下,是否出现异味等。

        七、对比:为宝宝选择乳制品的爸爸妈妈,可以留心同类乳制品产品的蛋白质含量,如果每年的含量都恒定的,并且比同类乳制品的蛋白质含量还高出很多倍,那么这样的乳制品一定是加了添加物的。
 

有助宝宝防晒的营养食品

防晒,除了做足外在防晒功夫,还应从“内在”加强防晒,多吃“防晒”食物。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刺激皮肤产生大量氧化自由基,而自由基会破坏皮肤细胞组织,加速黑色素生成的氧化反应,让皮肤变得暗沉、粗糙且失去弹性,也使皮肤的抵抗力降低,而“防晒”食物能提高皮肤的抗氧化力、帮助清除自由基。

       番茄 这是最好的防晒食物。番茄富含抗氧化剂番茄红素, 每天摄入16毫克番茄红素可将晒伤的危险系数下降40%。熟番茄比生吃效果更好。同时吃一些土豆或者胡萝卜会更有效,其中的β胡萝卜素能有效阻挡UV。

       西瓜 西瓜含水量在水果中是首屈一指的,所以特别适合夏季补充人体水分的损失。吃西瓜不同于喝水或饮料,它对人体不仅仅是水分的补充,西瓜汁中还含有多种重要的有益健康和美容的化学成分,如多种具有皮肤生理活性的氨基酸。这些成分易被皮肤吸收,对面部皮肤的滋润、营养、防晒、增白效果较好。

        柠檬 含有丰富维生素C的柠檬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现象、美白淡斑、收细毛孔、软化角质层及令肌肤有光泽。据研究,柠檬能降低皮肤癌发病率,每周只要一勺左右的柠檬汁即可将皮肤癌的发病率下降30%。与柠檬有相似作用的还有橙子、猕猴桃、甜椒和草莓。

       坚果 空调、风吹、日晒都会消耗皮肤中的水分。坚果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对皮肤很有好处,能够从内而外地软化皮肤,防止皱纹,同时保湿、让肌肤看上去年轻。但不要指望立竿见影,通常需要30天才能令皮肤有所改善。

       豆制品 大豆中的异黄酮是一种植物性雌激素,它也具有抗氧化能力,是女性维持光泽细嫩皮肤不可缺少的一类食物。大豆制品中,豆腐、豆浆(建议不放糖)是比较好的选择,而其他加工豆制品,如豆干及豆皮等,热量都比一般豆腐高很多。

宝宝副食品轻松DIY

宝宝4个月了!
 

  终于可以慢慢尝试牛奶以外的食物啰!
 

  而且副食品对宝宝来说是一个相当重要、从吸吮衔接吞咽的时期。但妈咪免不了开始烦恼,应该准备什么样的副食品给宝宝吃才对呢?来听听营养师的建议,参考一下其他妈咪的私房食谱,让宝宝吃得健康又开心!
 

  副食品的重要性
 

  专家表示,给宝宝喂食副食品最主要的目的是训练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吞咽和咀嚼的动作;如果处于副食品阶段的宝宝没有好好练习这些动作,很有可能会造成宝宝对一般正常食物或副食品的接受性没那么高,或养成不喜欢咬东西的习惯,慢慢地可能就会演变成偏食、营养失衡、发育缓慢等问题。
 

  如果天气热、宝宝有吃不下的情况,可以改善喂食的环境(例如开冷气或电扇),或是以“少量多餐”的方式来喂宝宝,也可以将食物放凉之后再吃。和大人不同的是,大人可以吃比较酸或辣的东西来开胃,但宝宝通常对比较刺激性(酸、苦、辣)或味道比较重的食物排斥,而且刺激性的食物对宝宝的肠胃也比较不好。
 

  专家建议,妈咪尽量在做副食品时能多一点变化,好让宝宝有机会去接触各种不同的食物。另外,食材不要一次买太多,以免造成浪费或宝宝有吃腻的情形。如果遇到宝宝比较不喜欢的食物时,可以把食材切得较细碎,掺杂在其他食材里,宝宝会比较容易吃下去。
 

  妈咪的私房撇步
 

  器具的准备 因为宝宝副食品的处理步骤几乎都是先经过搅碎再烹调,因此妈咪们可以准备类似调理机的东西来协助制作。
 

  烹调方法 用电饭锅煮和瓦斯炉煮会有差异喔!宝宝好像比较喜欢用瓦斯炉煮出来的副食品,可能因为瓦斯炉比较能把食物的香气煮出来。但瓦斯炉较耗费时间,因此建议比较忙碌的妈咪们可以先在晚上有空时,将副食品用瓦斯炉烹调好,放凉后冰在冰箱,要吃的时候再用电饭锅加热。
 

  小叮咛 其实每个宝宝都是不同的个体,喜欢的东西也不一样,因此在主食的选择上不一定要用稀饭,也可以采用面食类、燕麦片等不同主食,让宝宝对副食品的接受度能提高。妈咪是宝宝最贴近的人,平日可以仔细观察宝宝比较喜欢吃什么,再适度地在副食品上面做变化,宝宝就能摄取到不同的营养喔!
 

  烹调方法 妈咪们若是想用大骨头熬汤给宝宝喝或拿来煮粥的话,建议最好不要熬太久,以免营养流失或产生一些不好的物质。若是份量很多,没有喝完的话,放在冰箱也不要超过2天,因为最好还是给宝宝最新鲜的食物,对身体较好喔!
 

  菜色推荐 除了用大骨头熬汤(记得给宝宝喝之前,要把杂质和碎骨头给滤掉喔)之外,妈咪们可以将许多新鲜蔬菜丢进锅里熬汤,作为煮粥的汤底,这样宝宝就能一次摄取到很多营养。当然没用完的汤头也是不要放太久喔!
 

  给宝宝的营养食谱
 

  【4-6个月】
 

  一、苹果汁
 

  材料:苹果半颗(约100克)  
 

  做法:1.苹果去皮后先磨成泥,再以纱布过滤。
 

  2.食用前加冷开水,以1:1的比例稀释。
 

  小叮咛:
 

  1.宝宝刚开始喝果汁的时候,最好以1:1的比例稀释,因为果汁虽然富含维生素C,但也含有糖分,稀释后给予较不会造成宝宝的负担。
 

  2.水果可以选用当季盛产及水分多的种类。
 

  二、南瓜泥(糊)
 

  材料:南瓜80克
 

  做法:1.南瓜去皮去籽,切块后蒸熟,再压成泥。
 

  2.可加少许开水来调整浓稠度。
 

  小叮咛:
 

  1.南瓜含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及B群,对宝宝的生长及发育皆有帮助。
 

  2.南瓜和胡萝卜一样,吃多时会发现皮肤黄黄的,这是正常现象,只要换了别的食物即会恢复。
 

  3.南瓜的皮很厚,也可以连皮蒸熟后,再以汤匙挖出。
 

  【7-9个月】
 

  一、肉泥
 

  材料:猪瘦肉(绞) 50克    
 

  做法:1.猪绞肉蒸熟后,利用调理机打成泥状。
 

  2.可搭配稀饭一起食用。
 

  小叮咛:
 

  若量太少不易制备时,可以一次制作3~4次的量,分开包好后冷冻,并于一周内用完以保新鲜。
 

  二、蛋黄泥
 

  材料:鸡蛋1个
 

  做法:鸡蛋煮熟后,取出蛋黄,加开水调匀即可。
 

  小叮咛:
 

  1. 7-9个月大的宝宝可开始给予蛋黄,刚开始时可先从1/8个开始,若无出现皮肤或肠胃等不良反应时,再逐渐增加至1/4个→1/2个→1个。
 

  2. 此时蛋白仍不宜添加。
 

  【10-12个月】
 

  一、 敏豆红萝卜牛肉粥
 

  材料:米10克、牛肉(绞肉) 20克、敏豆2条、红萝卜10克
 

  做法:1. 将敏豆去头尾、摘除纤维,切小丁;红萝卜切小丁。
 

  2. 将牛肉加少许太白粉,使肉质滑嫩。
 

  3. 将米与敏豆和红萝卜煮成粥(米:水=1:3),起锅前再加入牛肉煮熟。
 

  小叮咛:
 

  1. 米需浸泡半小时。
 

  2. 太白粉也可用蛋汁取代。
 

  二、南瓜鲔鱼意大利面
 

  材料:三色短管意大利面20克、鲔鱼(罐头)20克、南瓜20克
 

  做法:1. 将南瓜切小丁。
 

  2. 将鲔鱼压碎。
 

  3. 将三色短管意大利面与南瓜一同煮软,沥干后加入鲔鱼拌匀即可。
 

  小叮咛:
 

  短管面可先剪成对半,较容易煮软,宝宝也比较好食用。
 

  三、鸡肉玉米粥 
 

  材料:鸡胸肉(绞肉)20克、稀饭半碗、玉米酱(罐头)20克
 

  做法:1.鸡绞肉先加入少许太白粉,使肉质软嫩。
 

  2.稀饭加入玉米酱及鸡肉一起煮熟即可。
 

  小叮咛:
 

  1. 可以不需再加盐调味,因为罐头玉米酱中已有添加盐分了。
 

  2. 鸡肉中富含烟碱酸及B群,除了具有抗压的功能之外,对维持皮肤及消化系统功能的正常也有帮助喔!
 

  四、芋头豆花 
 

  材料:豆花80克、芋头40克、糖8克
 

  做法:1.将芋头洗净切成小块煮熟。
 

  2.加入适量糖及豆花即可。
 

  小叮咛:
 

  芋头、地瓜等根茎食物,是主食类中富含纤维质的食物;豆腐、豆花等黄豆制品,属于植物性蛋白质。在宝宝尝试了一些肉类的副食品之后,给宝宝补充植物性蛋白,可让营养摄取达到互补的功效喔!文/母婴健康

 

如何帮宝宝戒掉垃圾食品

   宝宝爱吃零食,这是肯定的。但是,零食不利于身体健康;做父母的一定要予以控制。但是,要怎样去管制孩子吃零食,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6岁的琪琪最爱吃的就是薯片,这让妈妈伤透了脑筋。为了控制女儿对这种垃圾食品的摄入量,琪琪妈向琪琪的爸爸、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再三声明薯片的危害,不让他们把这种零食买回来。在家人的支持下,琪琪虽然想薯片想得流口水,但过了几天没有薯片的日子,也就适应了,不再要求家里人给她买了。

  初战告捷,琪琪妈暗自得意。然而,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戒掉”薯片的第五天,琪琪远在哈尔滨的小姑特意坐火车到北京看望琪琪,当琪琪妈欣喜地开门迎接小姑时,笑容一下子僵在脸上——小姑手里拎着一个超大型礼品袋,里面装着的全是小包装的各种口味的薯片!
 

  研究幼儿心理的小姑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仍然拿了一小包薯片递给琪琪,小家伙举着薯片一蹦一跳到一旁玩去了。小姑认真地告诉琪琪妈,有很多父母都太执着于教育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甚至简单粗暴地加以干涉,而忽视了这种不恰当的“食品管制”对孩子的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
 

  被简单地禁止吃某类食物的孩子,会因为自己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享受那些在他们眼中非常“美味”的食物,而怀疑自己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更何况,有些孩子越是受到管束,心中越是充满了渴望,会想方设法搞到被父母禁止吃的食物。
 

  “长期不让孩子吃他们渴望的食物,会给他们的性格成长带来很大危害,极端的还会引发儿童暴食症或是厌食症。其实,任何事情都讲究一个‘度’。”小姑用她一贯自信的口吻告诉一脸惊愕的琪琪妈,“与其完全禁止孩子吃某种食物,倒不如让孩子记住:吃任何东西都要适度。”
 

  小姑一席话,琪琪妈听得直点头:“这些美味的垃圾食品,让孩子完全不吃是不可能的,不切实际的,但是要告诉孩子不能经常吃的理由。”

 

危害宝宝的食品排行榜

   婴幼儿由于其器官、组织功能发育不完全,抵抗力比较弱,其饮食结构显然应该与成人的饮食不同。在这一阶段摄入某些食物可能会导致过敏或其它不良后果。

  下面列举了部分宝宝不能吃、不宜吃和不多吃的食品,以作参考。家长还应结合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注意观察容易引起过敏和不良反应的食品,并及时向医生咨询。

  不能吃的食品(危险指数:五颗星)

  蜂蜜
 

  原因:据英国相关报道,在过去的25 年中,约出现40件婴儿感染肉毒杆菌死亡案例,都与食用蜂蜜有关。这些案例中,病况较严重的婴儿,多半小于6 个月。
 

  注意:不要在1 岁以内婴儿的奶粉或食品中添加蜂蜜,以避免遭到致命细菌的感染。
 

  腌制食品
 

  原因:腌制品(咸鱼、咸肉、咸菜等)含盐量太高,高盐饮食易诱发高血压病;腌制品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它和黄曲霉素、苯丙芘是世界上公认的三大致癌物质。
 

  注意:有研究资料表明,幼儿期间开始吃腌制品的孩子,成年后患癌症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出许多。
 

  汤圆
 

  原因:由于糯米比较黏,小孩可能会把粘在食道而阻塞呼吸道;1 到2 岁的孩子不容易嚼碎汤圆馅中的花生,小儿消化功能较弱,吞咽反射尚未发育完善,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注意: 3 岁以内的婴幼儿是不适合吃汤圆的。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孩子更应少吃汤圆以防病情加重。
 

  高热量的“垃圾食品”
 

  原因:食用高热量的“垃圾食品”容易导致肥胖,出现各种并发症,对人体健康有害。
 

  注意:婴幼儿期间,他们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正在发育,需要全面的营养才能健康成长。食用“垃圾食品”可能导致肥胖,并且导致其他营养素的摄入不平衡,而出现营养缺乏症。

  不宜吃的食品(危险指数:4颗星)
 

  巧克力
 

  原因:巧克力是一种高热量食品,但其中蛋白质含量偏低,脂肪含量偏高,营养成分的比例不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而在饭前过量吃巧克力容易产生饱腹感,因而影响食欲,使正常的生活规律和进餐习惯被打乱,影响了小孩的身体健康;另外巧克力中含有使神经系统兴奋的物质,会使婴幼儿不易入睡和哭闹不安;常吃巧克力还会发生蛀牙,并使肠道气体增多而导致腹痛。
 

  注意:3 岁以下的小孩不宜吃巧克力。
 

  
 

  原因:茶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会干扰人体对食物中蛋白质、矿物质及钙、锌、铁等矿物质的吸收,导致婴幼儿缺乏蛋白质和矿物质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另外,茶叶中的咖啡因是一种很强的兴奋剂,可能诱发出现小儿多动症。
 

  注意:3 岁以内的宝宝不宜饮茶。
 

  大豆
 

  原因:大豆本身含有一种植物雌激素,如果摄入量较大,会出现类似于人类雌激素摄入过多而产生的副作用;另外,过早摄入豆类食物,可能会引起婴儿过敏,导致婴儿发生腹泻和皮炎等过敏症状。
 

  注意:1~2 岁内婴幼儿应尽量避免食用大豆食品。
 

  鲜牛奶
 

  原因:鲜牛奶的蛋白质构成主要是球蛋白,乳清蛋白只有20% ;而母乳中的蛋白质主要是乳清蛋白,其比例高达60%。而且牛奶中的其他成分及含量也与母乳不同,如牛奶中矿物质含量偏高,会加重婴儿的肾脏负荷。牛奶也是一种贫铁食物,长期摄入可能会造成婴儿铁缺乏。
 

  注意:婴幼儿不宜喂鲜牛奶,如不能喂以母乳,宜选用用以母乳为依据、专为婴幼儿设计的配方奶粉。
 

  专家提醒:其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花生酱和鱼虾、贝壳类海鲜,最好在宝宝超过1 岁并确认不会过敏再进食这些食物。另外,某些容易引起婴儿咽喉堵塞的食物,如坚果类、某些带核的水果如荔枝、龙眼等也尽量避免食用。

  不多吃的食品(危险指数:三颗星)
 

  
 

  原因:随着宝宝生长发育的进展,盐的需要量逐渐增加,需要可适当吃一点点。
 

  原则:1 岁以内的宝宝辅食中可以完全不放盐,如果宝宝喜欢吃点“咸头”,6 个月后可适量添加,但每日食盐量要控制在1 克以内。1~3 岁的幼儿食盐摄入量应该控制在每天2 克以内。
 

  注意:宝宝由于肾脏发育不完善,摄入盐太多会增加肾脏负担,对身体不利。
 

  
 

  原因:春笋易引发过敏性皮炎、消化道疾病。新鲜竹笋中含有难溶性草酸,很容易和钙结合生成草酸钙,过量食用对小儿的泌尿系统和肾脏不利。特别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幼儿,骨骼发育尚未成熟,而笋中含有的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锌的吸收。小孩如果吃笋过多,可能会使他们缺钙、缺锌,造成生长发育的缓慢。
 

  原则:新鲜竹笋少儿不宜多吃,每人每餐最好不要超过半根。
 

  注意:不要给4 个月以内的婴儿添加任何含草酸过高的食物如菠菜、卷心菜等。


 

三类食品造成宝宝性早熟

  长期食用催熟的蔬菜水果,和食用含有激素的肉类快餐、保健品一样,会导致一些小孩发育紊乱,出现异于同龄人的生理状况,产生性早熟等不良反应。

  一、反季水果

  
夏天是水果的季节,但一些消费者在品尝水果的时候,却常常觉得不对劲:黄亮的香蕉吃起来一股生味;芒果闻不到香味;草莓、樱桃颜色漂亮吃起来没味儿。食品专家表示,这都是使用膨大剂、催红素和催熟剂等化学激素“美容”的结果。
 

  虽然市场人士称,合理范围内使用催熟剂和保鲜剂是允许的,但营养与医学专家称,人们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求导致各类激素的滥用,而激素会直接导致食品的低营养化。激素催熟的水果对人体健康到底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目前虽没有完全定论,但不少专家相信,长期食用对身体肯定有影响。
 

  漂亮水果可能是激素的功劳
 

  西瓜一点都不甜,个头很大的草莓中间是空的,吃进嘴里尝不出什么味道,红红的西红柿一口咬下去会酸掉你大牙,模样漂亮的樱桃、猕猴桃都是口感极差。
 

  口感不好是因为这些蔬菜水果使用激素的原因,这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秘密,为争取蔬菜水果早日上市,卖个好价钱,一些贩运商会要求果农使用催熟剂和膨大剂等激素,至于提前采摘蔬菜水果,然后在运输途中使用催熟剂则是家常便饭了。
 

  为抢得所谓的市场先机,像烟熏香蕉等传统而又安全的催熟水果的方法已基本上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激素催熟法,而且这样出街的水果卖相漂亮,再加上后期的加工处理,品相会更好了。
 

  激素水果长得好却营养低
 

  据了解,膨大剂的使用会使果蔬的细胞非正常撑大,形状也会变得比较奇特,其中所含的一些成分如氨基酸、糖等不够,导致口感较差,营养也会降低,催熟剂如乙烯等的使用则会加快果蔬成熟,缩短其生长期,最后出来的产品虽然外表看起来与正常生长的无异甚至优于正常生长的,但是同样存在口感差、营养成分低的问题,尽管如此,目前很多果蔬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催熟剂。而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赶在季节前出街卖,价格会高很多。
 

  医学专家:激素会导致儿童性早熟
 

  据了解,消费者往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食用了大量含有化学激素的食品,但这些食品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由于研究工作尚未展开,目前未有科学的说法。但很多专家们都指出,从理论上讲,服用激素对人体健康一定会造成影响。如会出现过敏反应、腹泻,体内残留的激素浓度过高会引起其他相关疾病,现在肿瘤病人增多,与激素的泛滥不无关系。
 

  激素或类激素过多是儿童性早熟发病的主要原因。长期食用催熟的蔬菜水果,和食用含有激素的肉类快餐、保健品一样,会导致一些小孩发育紊乱,出现异于同龄人的生理状况,产生性早熟等不良反应。因此他呼吁,家长不要再给孩子吃一些人工催熟的蔬菜水果,这样只会加剧孩子的性早熟程度,因为有六成的性早熟都是人为吃出来的。

  常见水果成熟期
 

  桃——从6月中旬到10月初都有成熟的。
 

  李子——早熟品种6月上旬就开始上市,最好吃的品种应在8月、9月间成熟。
 

  枣大——多数枣品种的成熟期在9月中下旬到10月上旬,大枣才有枣味,在此之前上市的枣又柴又木,根本没法吃。
 

  苹果——有些苹果品种入伏后就成熟,即“伏苹果”,中晚期成熟的苹果,如“红星”9月底才熟,“富士”系列到10月份才能上市。
 

  梨——早熟品种8月上旬成熟,如“绿宝石”,但价钱贵,大多数梨在9月底或10月初上市。
 

  柿子——一般在霜降节气,也就是10月下旬才开始上市。
 

  专家支招
 

  如何识别激素水果
 

  添加了化学激素的水果有害健康,而现在市场上含有化学激素的水果种类繁多,而且光凭肉眼是难以辨别的,那么到底该如何避免食用含有化学激素的水果呢?对此,有关人士表示,消费者在购买时要选择通过绿色认证的食品,因为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中是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激素的,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此外,专家还提醒消费者,不要买不到成熟期的水果,如果在成熟期之前半个月至一个月左右上市的水果,颜色又好看,很大可能就是使用过催熟剂的,即使没用催熟剂,水果也不好吃,而且营养价值低。
 

  购买水果时最好是先尝后买,淡而无味或吃起来有生味的水果千万不要买。在购买水果之前,首先要看水果的外形、颜色。尽管经过催熟的果实呈现出成熟的性状,但是果实的皮或其他方面还是会有不成熟的感觉。比如自然成熟的西瓜,由于光照充足,所以瓜皮花色深亮、条纹清晰、瓜蒂老结;催熟的西瓜瓜皮颜色鲜嫩、条纹浅淡、瓜蒂发青。消费者一般比较喜欢秀色可餐的水果。而实际上,其貌不扬的水果倒是更让人放心。
 

  其次,可以通过闻水果的气味来辨别。自然成熟的水果,大多在表皮上能闻到一种果香味,催熟的水果不仅没有果香味,甚至还有异味,催得过熟的果子往往能闻得出发酵的气味。
 

  催熟的水果还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分量比较重。同一品种大小相同的水果,催熟的水果同自然成熟的水果相比要重很多,很容易识别。

  二、禽肉
 

  残留于肉类中的激素一旦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就会明显影响机体的激素平衡,有的引起致癌、致畸;有的引起机体水、电解质、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代谢紊乱等。儿童性早熟跟儿童偏吃肉食有关。
 

   人和动物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又称内分泌、荷尔蒙。动物的消化道器官及胎盘等也分泌激素,如促胰液分泌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各种激素的协同作用对健康是必要的。激素能促进畜禽的生长,提高瘦肉率。雏鸡从破壳长到5斤出售,一般要1年左右,而用含激素饲料喂养的速生鸡只需45天,甚至用39天。
 

  激素等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与残留,跟药物投放是在动物食前、食后,是随饲料还是随饮水、注射,以及药物种类关系都很大,一般在有代谢作用的肝脏、肾脏中浓度高;在鸡蛋中,脂溶性药物容易在卵黄中蓄积。进入动物体内的药物排出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即动物体内药物的浓度逐渐降低,而且降低的程度随药的种类和动物的不同而异。比如,鸡药的半衰期多在12小时以下,多数鸡用药物的休药期为7天。休药期是畜禽产品允许上市前(或允许食用时)的停药时间。执行休药期喂养的动物食品是安全的。
 

  西方国家曾把促进生育的人用雌性激素己烯雌酚加入饲料中喂牛,促进牛生长发育。 后来发现,有相当多的十八九岁的少女颈部出现肿瘤,专家怀疑是母亲在怀她们时服用了己烯雌酚。从此,专家提出喂含己烯雌酚饲料的牛肉是否安全的问题。为此,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经调查研究作出规定,在牛屠宰前10天要停止喂含己烯雌酚的饲料。但该法令难于严格执行。从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禁止使用己烯雌酚、己烷雌酚作为动物的生长促进剂。目前动物使用的激素有睾丸酮、黄体酮、雌二醇、雌酮、雌三醇等。
 

  兽用激素类药物的操作一般是埋在动物的耳根部,在屠宰后把耳朵及其根部废弃。但是有些非法使用者将激素类药物注入动物肌肉深部。因此,要杜绝这种违法行为,避免激素残留对健康的危害,首要的是主管部门要完善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从源头治理。同时,加强宣传有关食品安全知识,提倡到正规市场购买畜禽肉及其制品。

  三、使孩子“更高更壮”的保健品
 

   针对儿童市场的补剂和口服液,也有一部分含有激素成分。这些激素使孩子在5、6岁时长得比同龄儿童高大壮实,因为,他或她可能已悄悄出现发育势头,骨龄已达8岁或10岁。而等孩子进入正常发育阶段时,反而不见长了。专家指出,性早熟的儿童,进入青春期后身高将比同龄伙伴矮约10-15公分。


 

儿童食品药品谣言屡辟不止,妈妈理性面对网络传闻

    近几年“微博”的兴起,给公众带来了更广阔的信息发布、交流的平台,和互动的空间。但也正是由于其参与人数之多,信息量之大,传播速度之快,导致以微博为主的社交媒体成了一把把双刃剑。《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称,去年1月至今年1月的100件微博热点舆情案例中,事件中出现谣言的比例超过1/3。

    网络谣言,不仅使恶意造谣者接受了法律的制裁,大量误传、轻信谣言的网友也深受其害。例如,最近互联网出现了关于“国内七大品牌鱼肝油不合格”的谣言,谣言内容不仅使文中所提的几大鱼肝油品牌形象受到损失,更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关注和恐慌,纷纷给宝宝停止服用,侧面影响了宝宝的健康成长。企业的经济损失尚可计算,而宝宝身体受到的影响则无法估量!
 


图:达因药业官方辟谣声明

    网络谣言现状堪忧  网民责任意识函需提升

    为何食品,儿童药品等谣言屡辟不止?据新华网等媒体报道,近年来几乎每到夏季,“西瓜打针”的谣言就会开始流传,年年辟谣,可到第二年又会被拿出来传播。社会上的食品的谣言层出不穷、屡禁不止,甚至引发公共危机。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何明升指出,网络使谣言传播迅速,很多网民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建设和谐网络环境的义务和责任。同样,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丹红也认为,网络社会需要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意见领袖,引导人们对谣言进行判断,更要遏制食品、药品这种关乎人身安全的谣言。

    对于谣言四起的现象,《人民日报》也在微博中称,“北京3网民散布谣言被刑拘、陕西神木谣言引聚集 4人被拘留等消息,却令人警醒:上网门槛越低、个体话语权越大,责任也就越重。信息时代,小小指尖上的每一次转发或评论,都离不开自我约束”。

    古人云:“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中国网民已经接近6亿,在如此飞速发展的网络环境下,所有网络参与者,都有义务、有必要承担净化互联网舆论环境的责任。遇到网络传言,应先思考或查询情况是否属实,切勿随意转发或散步,否则就会无意中成了谣言的推手,被造谣者利用,成为谣言传播的一环。

    网络谣言鉴定有术 专家传授识别之道

    如何甄别网络传闻是否属实呢?专家也对此提出了一些简单的鉴别方法:

    1、 事件是否符合事实逻辑

    2、 所提内容是否自相矛盾

    3、 权威媒体是否进行报道

    以近期最受关注的“国内七大品牌鱼肝油不合格”谣言为例,专家就这些鉴别方法,为网友进行了分析。

    1、7大品牌都不合格?这些一直享有良好口碑、并且持有国家指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证书的品牌,为何一夜之间都 “不合格”了?个别出问题还说得过去,一下子全都出问题,既不合情,亦不合理。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产品检测项目,为什么国家指定检测机构没检测出来,反倒一个普通的某某网站,单方面声称的联合某“权威”机构就有能力检测出来呢?而国家相关部门,也不采取任何措施?由此可见,谣言内容并不符合事实逻辑。

    2、这篇所谓“权威”检测机构是否足够权威?其实国家对市场上销售的产品都指定了相关的检测标准,不同产品所使用的标准不同,甚至连检测使用的仪器、做检测的环境、产品批次等条件都会一一明确,任何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并不是在市场上买一两盒产品,随便找个地方,随便叫个人就可以做权威检测的。如果抛开这些限制条件,那么炮制一篇“权威”的评测文章又岂会是件难事?足以见得,这些谣言内容是自相矛盾的。

    3、尝试在互联网搜索这些谣言的相关信息时,并不见任何媒体报道,只能找到在论坛、微博等网友自由发言的踪影。而且在搜索的过程中还可发现,谣言中所提的“亲亲宝宝网”早已发布了辟谣声明。如果每一位网友都能去进行一次简单的搜索的话,这谣言也早就不攻自破了。

    本次谣言事件引起了很多家长的恐慌,随即给自己的宝宝停止服用相关产品,或选择海外代购。殊不知随意停止服用伊可新等维生素AD产品,对宝宝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可忽视,且海外产品也并不适合中国宝宝的身体情况。由此可见,网络谣言,实在令人深恶痛疾。

    最后,专家再次强调,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工具是把舆论“双刃剑”,面对网络传言,我们一定要谨慎、求实!

我国儿童膨化食品拟禁铝面食等多种食物含铝

        中国育婴网综合  近日,卫生部修订含铝食品添加剂规定,以解决我国居民铝摄入超量问题,其中儿童膨化食品拟禁含铝添加剂。专家指出,明矾是造成铝超标的祸首,儿童最主要的铝摄入量来自于膨化食品,也是因为其中添加了大量明矾。

 

 


  多种日常食物含铝


  专家指出,面粉及面制品是我国膳食铝的主要来源,北方地区居民由于面食消费量高,因此有六成居民的铝摄入量超量。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指出,天然食物的铝一般含量很低。人体食物中所摄入的铝,主要来自含铝食品添加剂,也就是钾明矾(硫酸铝钾)和铵明矾(硫酸铝铵)。


  过去没有自来水,很多地方的人都要用明矾来净水。现在人们则是用明矾来改善食物的口感。“按传统工艺,炸油条、炸油饼、炸虾片之类的油炸食品都要加入明矾,这样可以产生二氧化碳,让面食在受热后膨大。有研究发现,油条要想达到最佳的膨大效果,添加明矾的量会远远超过安全量。”


  除了油条油饼之外,很多商家在制作蛋糕、馒头、包子、发糕、玉米饼和许多松软多孔的糕点小吃类食品,也都会用上一种叫做泡打粉的东西。范志红指出,这种泡打粉里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和明矾。


  此外,专家提醒,盐渍海蜇皮和海蜇头等水产品也是最常添加明矾的食品,因为用了明矾,口感就会特别滑弹。


  膨化食品是儿童铝超标祸首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一次测定发现,膨化食品中铝超标居然达到三分之一。而我国居民膳食铝暴露风险评估结果也显示,7-14岁儿童通过膨化食品摄入的铝相对较高,并且随着年龄降低,铝摄入量有增高的趋势,膨化食品成为儿童铝摄入量主要来源之一。


  “这是因为膨松剂能让膨化食品质地更为松脆,而"脆"是膨化食品的质地特色,也是吸引消费者的主要地方。含铝膨松剂价格低效果好,厂家自然爱它没商量。”范志红指出。


  为了保护儿童健康,此次,卫生部在新标准中拟撤销膨化食品中12种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铝蓄积造成慢性中毒


  铝元素不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而是慢性中毒金属元素,不会导致急性中毒,如果长期超量摄入,具有蓄积性,可以沉积在大脑、肺脏、肝脏、骨骼、睾丸等中,累积到一定数量后产生慢性毒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铝的每人每周安全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2毫克,过量摄入会引起神经系统的病变,甚至可能增加老年性痴呆的风险。


  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长期大剂量食用铝含量超标的食品,可能造成神经发育受损导致智力发育障碍。过多的铝作用于骨组织可能促进骨质疏松。此外,铝对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有一定毒性,同时妨碍钙、锌、铁、镁等多种元素的吸收。


  为了减少铝的摄入量,范志红表示,首先要不吃或少吃油条、油饼、麻花、馓子、虾片等质地蓬松或脆爽的油炸食品,膨化食品也要严格限量。这些食物营养价值本来就很低,除了铝之外,还存在其他的安全风险。


  其次,要选用自然发酵法或无铝膨松剂制作的馒头和糕点。买馒头、包子、发糕、枣糕、玉米饼之类,不要太追求松软,因为纯酵母发酵和加明矾帮忙的产品相比,松软多孔的程度会差很多。


  再次,吃面条、面片时,不要过分追求Q弹的韧性口感。遇到久煮不烂的面食,更要担心其中的铝含量。


  京华时报记者夏文京华时报漫画谢瑶 (京华时报)

10种易引起婴儿湿疹的食品

  中国育婴网综合----10种容易引起婴儿湿疹的饮食


 1. 添加辅食不能太早


  婴儿和学步宝宝最容易过敏,因为他们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好。最好在宝宝6个月大时开始添加辅食,特别是有过敏遗传的家庭。如果父母都有食物过敏史,其子女患病的概率约为50%;如果父母单方有过敏史的,其子女约有1/3患病。


  2. 谨慎选购宝宝食品


  容易引起婴幼儿过敏的食品是:牛奶、大豆、海产品、小麦和花生等。如果食品中掺入了上述食物成分,也会引起孩子过敏,选购时应当注意食品标签。不少宝宝就因为吃了加工食品而发生了令父母意想不到的过敏。


  3. 每添一样辅食,相隔4~7天


  给宝宝尝试吃新的食品,添加每样新食品之间要相隔4~7天。这样,如果宝宝对某种食品有过敏反应,你就能够分清楚是哪一种食品造成的。


  过敏症状通常是在食用某种食品后的几分钟到几小时显现出来。


  10种容易引起过敏的日常食品


  几乎任何食物都可能诱发过敏症状,目前已知可以引起过敏症状的食物有数千种之多。我国常见的过敏食物主要包括以下10种:


  奶及奶制品: 牛奶是诱发婴幼儿过敏的最常见食物。


  禽蛋类: 鸡蛋、鹌鹑蛋及蛋制品会导致各年龄段患者的过敏,蛋清中的卵白蛋白是诱发过敏的主要成分。


  海产品和水产品: 包括鱼类、虾类、蟹类、鱿鱼、贝类等,特别是不新鲜的海产品更容易诱发过敏。


  黄豆及豆制品:花生、芝麻、菜豆等 其他豆类如绿豆、红豆以及青豆、芸豆等均可诱发过敏症状。


  小麦、玉米、荞麦和谷类等此外面粉中的螨也是引起过敏的重要原因。孩子爱吃的爆玉米花也可诱发过敏。


  坚果类:核桃、开心果、腰果、大杏仁、棒子、松子和栗子等果仁经常引起过敏,而且可以诱发较重的过敏症状。


  水果类: 生吃水果容易诱发过敏症状,特别是水果的种子和果皮更容易诱发过敏。


  某些肉类及其肉制品:牛肉、羊肉和猪肉等以及各种家禽类,如鸡、鸭、鹅和鹌鹑等,腐败的肉类易诱发喘息症状。


  某些蔬菜: 茼蒿、芫荽、蘑菇、西红柿、菜豆、土豆、胡萝卜和芹菜等。


  具有特殊气味的食物:大葱、大蒜、辣椒、葱、生姜以及不少调味品,如胡椒粉、芥末油、五香粉、咖喱粉和孜然粉等,还包括酒类等。

四类食品造成宝宝性早熟

一、反季水果


        夏天是水果的季节,但一些消费者在品尝水果的时候,却常常觉得不对劲:黄亮的香蕉吃起来一股生味;芒果闻不到香味;草莓、樱桃颜色漂亮吃起来没味儿。食品专家表示,这都是使用膨大剂、催红素和催熟剂等化学激素“美容”的结果。


  虽然市场人士和有关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合理范围内使用催熟剂和保鲜剂是允许的,但营养与医学专家称,人们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求导致各类激素的滥用,而激素会直接导致食品的低营养化。激素催熟的水果对人体健康到底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目前虽没有完全定论,但不少专家相信,长期食用对身体肯定有影响。


  漂亮水果可能是激素的功劳


  总觉得现在水果口感不好的李先生向记者诉说了一大堆心中不满:西瓜一点都不甜,个头很大的草莓中间是空的,吃进嘴里尝不出什么味道,红红的西红柿一口咬下去会酸掉你大牙,模样漂亮的樱桃、猕猴桃都是口感极差。


  曾经做过多年水果贩运生意的刘海(化名)告诉记者,口感不好是因为这些蔬菜水果使用激素的原因,这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秘密,为争取蔬菜水果早日上市,卖个好价钱,一些贩运商会要求果农使用催熟剂和膨大剂等激素,至于提前采摘蔬菜水果,然后在运输途中使用催熟剂则是家常便饭了。


  广州南源水果批发市场一位知情人士坦承,广州蔬菜水果市场上的确存在滥用激素的情况。为抢得所谓的市场先机,像烟熏香蕉等传统而又安全的催熟水果的方法已基本上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激素催熟法,而且这样出街的水果卖相漂亮,再加上后期的加工处理,品相会更好了。


  激素水果长得好却营养低


  据了解,膨大剂的使用会使果蔬的细胞非正常撑大,形状也会变得比较奇特,其中所含的一些成分如氨基酸、糖等不够,导致口感较差,营养也会降低,催熟剂如乙烯等的使用则会加快果蔬成熟,缩短其生长期,最后出来的产品虽然外表看起来与正常生长的无异甚至优于正常生长的,但是同样存在口感差、营养成分低的问题,尽管如此,目前很多果蔬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催熟剂。而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赶在季节前出街卖,价格会高很多。


  医学专家:激素会导致儿童性早熟


  据了解,消费者往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食用了大量含有化学激素的食品,但这些食品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由于研究工作尚未展开,目前未有科学的说法。但很多专家们都指出,从理论上讲,服用激素对人体健康一定会造成影响。如会出现过敏反应、腹泻,体内残留的激素浓度过高会引起其他相关疾病,现在肿瘤病人增多,与激素的泛滥不无关系。


  南方医院儿科医生吴学东副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激素或类激素过多是儿童性早熟发病的主要原因。吴学东指出,长期食用催熟的蔬菜水果,和食用含有激素的肉类快餐、保健品一样,会导致一些小孩发育紊乱,出现异于同龄人的生理状况,产生性早熟等不良反应。因此他呼吁,家长不要再给孩子吃一些人工催熟的蔬菜水果,这样只会加剧孩子的性早熟程度,因为有六成的性早熟都是人为吃出来的。


    常见水果成熟期


  桃——从6月中旬到10月初都有成熟的。


  李子——早熟品种6月上旬就开始上市,最好吃的品种应在8月、9月间成熟。


  枣大——多数枣品种的成熟期在9月中下旬到10月上旬,大枣才有枣味,在此之前上市的枣又柴又木,根本没法吃。


  苹果——有些苹果品种入伏后就成熟,即“伏苹果”,中晚期成熟的苹果,如“红星”9月底才熟,“富士”系列到10月份才能上市。


  梨——早熟品种8月上旬成熟,如“绿宝石”,但价钱贵,大多数梨在9月底或10月初上市。


  柿子——一般在霜降节气,也就是10月下旬才开始上市。


  专家支招


  如何识别激素水果


  添加了化学激素的水果有害健康,而现在市场上含有化学激素的水果种类繁多,而且光凭肉眼是难以辨别的,那么到底该如何避免食用含有化学激素的水果呢?对此,有关人士表示,消费者在购买时要选择通过绿色认证的食品,因为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中是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激素的,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此外,专家还提醒消费者,不要买不到成熟期的水果,如果在成熟期之前半个月至一个月左右上市的水果,颜色又好看,很大可能就是使用过催熟剂的,即使没用催熟剂,水果也不好吃,而且营养价值低。


  购买水果时最好是先尝后买,淡而无味或吃起来有生味的水果千万不要买。在购买水果之前,首先要看水果的外形、颜色。尽管经过催熟的果实呈现出成熟的性状,但是果实的皮或其他方面还是会有不成熟的感觉。比如自然成熟的西瓜,由于光照充足,所以瓜皮花色深亮、条纹清晰、瓜蒂老结;催熟的西瓜瓜皮颜色鲜嫩、条纹浅淡、瓜蒂发青。消费者一般比较喜欢秀色可餐的水果。而实际上,其貌不扬的水果倒是更让人放心。


  其次,可以通过闻水果的气味来辨别。自然成熟的水果,大多在表皮上能闻到一种果香味,催熟的水果不仅没有果香味,甚至还有异味,催得过熟的果子往往能闻得出发酵的气味。


  催熟的水果还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分量比较重。同一品种大小相同的水果,催熟的水果同自然成熟的水果相比要重很多,很容易识别。


二、禽肉


        残留于肉类中的激素一旦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就会明显影响机体的激素平衡,有的引起致癌、致畸;有的引起机体水、电解质、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代谢紊乱等。儿童性早熟跟儿童偏吃肉食有关。


        人和动物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又称内分泌、荷尔蒙。动物的消化道器官及胎盘等也分泌激素,如促胰液分泌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各种激素的协同作用对健康是必要的。激素能促进畜禽的生长,提高瘦肉率。雏鸡从破壳长到5斤出售,一般要1年左右,而用含激素饲料喂养的速生鸡只需45天,甚至用39天。


  激素等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与残留,跟药物投放是在动物食前、食后,是随饲料还是随饮水、注射,以及药物种类关系都很大,一般在有代谢作用的肝脏、肾脏中浓度高;在鸡蛋中,脂溶性药物容易在卵黄中蓄积。进入动物体内的药物排出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即动物体内药物的浓度逐渐降低,而且降低的程度随药的种类和动物的不同而异。比如,鸡药的半衰期多在12小时以下,多数鸡用药物的休药期为7天。休药期是畜禽产品允许上市前(或允许食用时)的停药时间。执行休药期喂养的动物食品是安全的。


  西方国家曾把促进生育的人用雌性激素己烯雌酚加入饲料中喂牛,促进牛生长发育。 后来发现,有相当多的十八九岁的少女颈部出现肿瘤,专家怀疑是母亲在怀她们时服用了己烯雌酚。从此,专家提出喂含己烯雌酚饲料的牛肉是否安全的问题。为此,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经调查研究作出规定,在牛屠宰前10天要停止喂含己烯雌酚的饲料。但该法令难于严格执行。从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禁止使用己烯雌酚、己烷雌酚作为动物的生长促进剂。目前动物使用的激素有睾丸酮、黄体酮、雌二醇、雌酮、雌三醇等。


  兽用激素类药物的操作一般是埋在动物的耳根部,在屠宰后把耳朵及其根部废弃。但是有些非法使用者将激素类药物注入动物肌肉深部。因此,要杜绝这种违法行为,避免激素残留对健康的危害,首要的是主管部门要完善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从源头治理。同时,加强宣传有关食品安全知识,提倡到正规市场购买畜禽肉及其制品。


四、使孩子“更高更壮”的保健品


        针对儿童市场的补剂和口服液,也有一部分含有激素成分。这些激素使孩子在5、6岁时长得比同龄儿童高大壮实,因为,他或她可能已悄悄出现发育势头,骨龄已达8岁或10岁。而等孩子进入正常发育阶段时,反而不见长了。专家指出,性早熟的儿童,进入青春期后身高将比同龄伙伴矮约10-15公分。

冷冻食品的10个安全提示

        在近万名德国小学生集体发生食物中毒,并把矛头指向中国进口的速冻草莓之后,人们对冷冻食品的关注空前高涨。虽然目前研究人员还没有弄清发生食物中毒的确切原因,但这件事情的确提示人们,食品安全是件大事!别以为只有化学污染可怕,致病微生物的威力从来不可小觑。


  微生物引发的食物中毒频发


  其实,在欧美国家的饮食生活当中,因微生物的活动而发生食物中毒的情况并不罕见,每年都有不少患者因为食物中的致病菌而致死。据美国疾控中心2011年发布数据显示,每年约有4800万的美国人会经历程度不等的生物性食物中毒,其中约13万人因此入院,约3000人死亡。根据媒体报道,欧美人因食物中致病微生物而导致的死亡人数,按人口比例计算大大超过我国。


  尽管欧美发达国家的餐饮和家庭卫生状况很好,但他们几乎每天都吃未经加热杀菌的生食,尤其是沙拉之类菜肴和冷冻甜点等都是冷食,第二顿吃的时候也不便再次加热,仍会带来相当大的生物性食物中毒隐患。


  熟食减低生物性中毒风险


  直到几十年之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居民还没有喝上卫生有保障的自来水,医疗条件也不太尽如人意。南方很多地区的人洗涮、排泄都靠周围的河水湖水,而饮水做饭也靠同样的河水湖水,传播致病微生物的风险极大。幸而我国自古以来提倡熟食,水要煮开之后才喝,菜要烹熟之后再吃,剩菜要热透再吃,吃饭时不直接接触食物而是用筷子取食……这些看起来有点土的生活方式,效果却是让千万人幸免于细菌性食物中毒而死的厄运。


  有很多人说,熟食是落后的,熟食会破坏营养素,生吃才科学才健康。但我们无法否认,熟食的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它既能减少食品安全风险,又能破坏很多妨碍营养素吸收的物质,比如蛋白酶抑制剂、淀粉酶抑制剂、抗维生素物质,降低单宁、皂甙、植酸、草酸等物质的含量,还能使淀粉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更加容易。


  环境中的致病菌不可能赶尽杀绝,预防微生物导致的食物中毒,最简单易行的措施还是注意卫生和加热杀菌。


  冷冻食品并不安全


  很多人觉得,冷冻食品很安全,细菌不会滋生,这是因为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的增殖。但是,低温不能起到有效杀菌的作用,一旦恢复室温,其中存活的微生物仍可能活跃增殖带来麻烦。肉类、鱼类、蔬菜、水果和冻饺子之类主食品都是在生的状态下冷冻的,难以保证冷冻前食物没有携带各种微生物,包括致病菌和病毒。去年曾在媒体上热闹一时的冻饺子中含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事件,也正是这样的案例。


  所以,生的速冻食品,无论蔬菜、水果、肉类还是鱼类,解冻后均需要加热再食用。速冻主食必须彻底蒸煮烹熟之后再食用。而对于冰激凌、雪糕等不可能加热的冷冻食物,则最好选择可靠企业生产的产品,不能随便购买路边摊上的冷饮。今年夏天曾有新闻,某小作坊“老冰棍”中的细菌总数超标1700多倍,大肠菌群超标240倍,足以证明冷冻是不能“冻杀”细菌的。


  食物解冻后,如果在室温下放置很久,这个过程也会造成微生物的大量增殖。如果这些化冻食物没有和其他食物隔离,那么其中的病菌和病毒还可能污染到其他食物当中,造成交叉污染。在德国这次食物中毒事件当中,冻草莓被制作成“草莓蓉”给孩子们食用,这个加工是在室温下进行的,且并未进行杀菌,加工和运输的过程中都可能带来病毒和细菌的增殖问题,其实怪不得冻草莓本身。


  冷冻食品的10个安全食用原则


  说到这里,总结一下对待“冷”食物的几个家庭安全原则:


  1.避免室温下放置太久


  超市选购冷冻食品和冷藏食品时,要在逛超市快出门时再放到购物篮中,然后尽快回家放入冰箱。避免让它们长时间处于室温,造成食品温度大幅度升高,微生物增殖,或者冷冻食品化冻。


  2.按照保质标准温度储藏


  食品的包装上都有保质期和保质温度的说明,一定要按照保质温度来储藏。例如,注明可以冷藏储存30天的巴氏牛奶,如果没有放入冰箱,而是摆在桌子上,一天之后就可能滋生大量细菌而导致发酸、凝块,特别是在室温较高的情况下。


  3.冷冻生熟食间避免交叉污染


  冷冻食品在冰箱里一定要分区域,熟食和生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生鱼生肉之类放下层,冰淇淋、雪糕、冻水果、冻馒头等放上层。如果有三层的话,中间这层可以放速冻饺子、冻豆腐之类。


  4.冷藏生熟食也要分开放


  冷藏室也一样,剩菜剩饭、牛奶酸奶、熟肉等加热时间不会太长的食品放在上层;生蔬菜放在下层靠外处,豆腐放在下层靠内壁处;没有冻的鱼肉放在专用保鲜盒里。


  5.冷冻食品加热再吃


  购买来的冷冻食品,无论蔬菜、水果、肉类、鱼类、速冻包子饺子之类,均需加热杀菌再食用。即便是果蔬或坚果,也不能以为冷冻能杀菌,化冻之后不加热就直接吃。


  6.冷藏食品及剩菜也需充分热透


  购买来的带包装冷藏食品,所有豆腐和豆制品都必须加热杀菌再吃;杀菌后熟肉等食品刚开包装可以直接吃,但一旦变成剩菜,下次吃必须和其他剩菜一样充分加热杀菌。


  7.在专门的保鲜盒里化冻


  冻肉冻鱼在食用之前,最好头一天从冷冻室取出,严密包好后放在冷藏室专门放生肉生鱼的保鲜盒里化冻,这样化冻既很均匀,不流失肉汁,同时也避免了微生物超标和交叉污染的危险。取出之后马上切好下锅烹调,一定不要在案板上放很久。


  8.避免通过接触传播微生物


  接触没有经过加热杀菌的冷冻食品之后,要像接触生鱼生肉一样,彻底把手洗干净,然后再去接触其他食材。避免把生食物中的耐冷微生物“传染”给其他食品,特别是熟的食品或者要直接生吃的食品。


  9.制作甜品最好用鲜水果


  自制冷冻甜品时,如果需要加水果,最好用鲜水果加到冰淇淋、酸奶等配料当中。如果非要用冷冻水果,又不能加热,一定要尽快加工,立刻食用,让食品始终处于低温条件下,不给微生物繁殖留时间。


  10.凉拌菜现吃现拌


  凉拌菜对食品卫生要求最高,最好现拌现吃,一餐吃完。不要腌制几个小时,这样是给细菌增殖提供充分时间,而且会带来亚硝酸盐的迅速上升。


  最后要提醒的是,不要认为只有孩子容易发生细菌和病毒造成的食物中毒,消化能力较弱、胃酸分泌不足的成年人也很容易发生胃肠道的感染。特别是吃大量生冷食物或喝大量甜饮料后,血管收缩,消化液分泌减少,胃酸被稀释,胃酸的杀菌作用就会减弱,会给致病微生物作乱造成可趁之机,不可不慎啊!

家庭制作辅助食品有何卫生要求?


         婴儿辅助食品可以在家庭中配制,这并不需要很高档的设备,也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和空间,但应当有适当的卫生条件,这对于防止病从口入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应当按下面的原则操作:


         1.烹饪用具的清洁卫生:所用的案板、锅铲、碗勺等,应当用清洁剂洗净,并充分漂洗。在缺水的地方,可以给婴儿准备一套专门用具,这样可以免去每次洗涤的麻烦。


         2.烹饪者手的清洁:给孩子做食品之前,应当将手洗干净。


        3.选食物原料应当注意的事情:应选择新鲜的食品。选择没有被农药污染的食品,因为婴儿十分娇嫩,很容易被有害物质损伤。


        4.婴儿的食品应当单独制作:许多婴儿食品都要求细烂、清淡,所以不要将婴儿食品与成人食品混在一起制作,要按婴儿食品的要求来制作。


        5.不要给婴儿吃剩下的食品:尽可能给婴儿吃当顿制作的食品,尤其是在夏季,食物中如有细菌,在室温下摆放2小时就会大量繁殖。婴儿吃了这种食品,就会腹泻。
 

肯德基8年曝5次食品安全事件道歉被指避重就轻

       从去年11月下旬爆出的“速生鸡”到12月18日爆出的问题鸡,时间已过去不止一个月,中国百胜CEO的道歉信才慢腾腾到来。对于这份迟来的道歉,不少消费者并不认可。其实,肯德基需要做的事情,绝不只道歉那么简单。
 
      迟来的道歉被指避重就轻
 
      在“速生鸡”事件中,肯德基的反应是先辩解再“道歉式推责”,最后才是道歉。
 
      央视曝光后,北京肯德基称,有多道“关卡”以确保食品安全,但对于“鸡肉原料来自于哪里,确保食品安全的措施是否被彻底执行”等问题,北京肯德基方面不便回答,由总部统一回应。
 
      在这份信誓旦旦的食品安全保证广受质疑后,2012年12月28日,肯德基母公司百胜终于给出了第一个“道歉”。这份挂在肯德基官方网站上的《关于近日公众关切的相关问题的说明》称,百胜曾发现供应商六和集团有几个批次样品药残超标,但“鉴于目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没有规定要求企业向政府呈报自检结果和向社会披露自检结果,因此百胜没有‘瞒报’的意图”。百胜在说明中称,2012年12月19日百胜相关部门负责人接受采访时的不妥当言论引发了社会误解,百胜在此澄清并诚挚道歉。
 
      这份道歉被称为“卸责式”道歉,因为这份“道歉”指向的是自己的“表述不当”,而不是自己的食品存在安全问题。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济南分所律师王爱武指出,按照《食品召回管理规定》,食品生产者应当向所在地的省级或市级质监部门及时报告所有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信息,不得隐瞒或虚报其生产的食品危害人体健康的事实。肯德基说“中国没有相关规定要求”不符合事实。
 
       1月10日,百胜再一次公开致歉。但详看这份道歉信,依旧没有就食品安全问题致歉。有市民认为,避重就轻的道歉其实就是一种傲慢。洋品牌傲慢地道歉,其实并不少见。
 
   道歉过后,错误接着犯
 
        就食品安全问题而言,这已不是肯德基第一次道歉了。
 
        2005年3月,肯德基深陷“苏丹红”事件。百胜表示,肯德基的新奥尔良烤翅和烤鸡腿堡调料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立即停售产品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向公众道歉。那一次,百胜先于国家质检机构发布消息并道歉。
 
        2011年7月,肯德基又陷入“豆浆门”事件。肯德基承认用豆浆粉冲豆浆,每杯成本仅0.7元,却卖出5.5元-6.5元的高价。肯德基于当年8月13日深夜在其官网致歉,并表示将在全国所有餐厅公告栏内明确告知豆浆的冲泡工艺。但这种赤裸裸的欺骗,让“苏丹红”事件中宽容的消费者凉了心。
  
       “豆浆门”事件尚未尘埃(微博)落定,“老油门”事件又起。2011年8月,肯德基被爆用于炸鸡的油4天才彻底更换一次,高峰时,按照规定应该炸7分钟的鸡翅不到4分钟就被捞出来。
 
       2012年10月,汉堡细菌超标事件再次把肯德基推到食品安全的考验前。湖南长沙市第三季度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情况报告公布,长沙肯德基阿波罗店的香辣鸡腿堡大肠菌群超标近7倍。
 
        肯德基的道歉似乎太多了。有网友直言:“如果道歉有用,要警察干吗?”“肯德基只管道歉,对自己的惩罚太轻。”
 
       业内人士认为,无论中国的法律法规是否有漏洞,肯德基作为一家知名国际品牌,应该将把控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作为己任。犯一次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接二连三犯类似的错误。
 
   号准了中国人心理,道歉不耽误数钱
 
       肯德基屡屡以身犯险,然后道歉,接着无所畏惧地急速扩张。从1987年11月12日,中国第一家肯德基餐厅在北京前门开业,到目前为止已拥有4000多家店。肯德基为何能边犯错边数钱,数到手软?
 
       国人对于洋品牌的好印象“功不可没”。就拿这次“速生鸡”事件来说,众多的国外分析师认为:对肯德基的影响是短暂的,不会伤其元气。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公司分析师拉里·米勒说,我们认为销售走弱局面会再持续一个月,即与以往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的情形相似。“百胜全球餐饮集团拥有应对此类问题的经验。”
 

       不少济南市民坦言,选择肯德基是信任其食品安全。“肯德基更卫生、健康、安全”是上世纪国人普遍的认识,无论管理体制还是食物材料,国人深信西方来的这个洋快餐品牌更规范、有保障。
 
       25年过去了,肯德基的店扩展到4000多家。口味更加适合中国人,上门服务速度更快,但食品安全却屡出问题,中国人对洋快餐品牌的高度信任开始瓦解。
 
      业内人士认为,我们不能让并不安全的洋快餐控制了中国下一代的口味,更不能培养出洋快餐在中国犯了错还能淡定推脱责任的做派。在中国整体食品质量环境和监管体系不健全的大环境下,违规企业的违法成本较低,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维权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蒙牛儿童食品违规添加乳矿物盐

        未来星儿童成长酸牛奶中配料中含有乳矿物盐  
  

 

  12月2日,有市民来电反映,蒙牛未来星儿童成长酸牛奶中含有国家禁止的乳矿物盐。记者调查发现,超市中在售的蒙牛未来星儿童成长奶酪和未来星儿童成长酸牛奶的配料中,确实标明含有乳矿物盐,而且外包装中并没有“婴幼儿禁用”的标识。蒙牛乳业称公司所有含乳矿物盐产品均非婴幼儿产品,是儿童产品。但记者发现,同样被认为是儿童产品的光明小宝宝奶酪在9月份已下架。


  市民


  发现未来星成分中含乳矿物盐


  12月2日,市民王女士来电反映说,日前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乳矿物盐”,在蒙牛未来星儿童成长奶酪中也有添加。究竟敢不敢给孩子吃呢?王女士很纠结。记者当日到芝罘区南大街261号振华量贩超市调查发现,超市中在售的蒙牛未来星儿童成长奶酪和未来星儿童成长酸牛奶,配料中明确写有乳矿物盐。两种产品不同的是,未来星儿童成长酸牛奶中还标明了乳矿物盐的添加量,552毫克/100克,并指出乳矿物盐食用量≤5克/天。未来星儿童成长奶酪则未标明乳矿物盐的添加量和使用量。


  据了解,乳矿物盐在2009年被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它的使用范围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据媒体报道,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因为新出生的婴幼儿消化系统、肾脏功能很弱,国家对婴幼儿产品中盐的成分有严格要求,乳矿物盐属于不得添加物质。国家高级营养师、中国营养师学会会员李东烨说,长期食用新资源食品是否安全、是否会影响孩子发育尚不知晓,故被禁止放入婴幼儿食品。


  蒙牛回应


  非婴幼儿产品,没有危害


  12月2日下午,记者联系了蒙牛乳业,蒙牛乳业对此给予的解释是,公司所有含乳矿物盐产品均非婴幼儿产品,完全符合国家卫生部2009年第18号公告要求。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界定,婴儿是指6~12月龄的人,幼儿是指12~36月龄的人。婴幼儿属特殊人群,在食品适应人群中,“儿童”不包括“婴幼儿”。


  据了解,此前光明“小小光明宝宝奶酪(宝宝杯)”被媒体报道配料中含有卫生部禁放的乳矿物盐,为避免产品在包装上给消费者带来误导,光明乳业将市面上的产品全部回收。


  依旧担心


  外包装没写禁用年龄


  “这个奶酪3岁以下的宝宝,可以吃吗?”“应该没问题,也没写不能吃啊。”振华量贩超市中一导购人员,拿起一个未来星儿童成长奶酪端详了一下说。


  “给宝宝选个什么酸奶呢?”这时,市民孙女士领着两岁半的儿子过来挑选酸奶,打算拿一个未来星儿童成长酸牛奶。“您知道乳矿物盐是什么吗?”“不知道啊。”面对记者的询问,孙女士表示并不清楚乳矿物盐是什么,更不知道其在3岁以下的婴幼儿食品中是禁用的。“外包装上只写了是儿童酸牛奶,也没有写3岁以下的孩子不能吃啊。”孙女士有点质疑,国家规定0到3岁孩子不能吃的东西,为什么厂家在外包装上没有标明呢?“不标注清楚谁知道啊?”市民许女士有点纳闷,对蒙牛的解释表示不能接受。


  记者调查了5位市民,他们都表示并不知道乳矿物盐是什么,更不知道这在3岁以下孩子的食品中不能添加。


  上海市食品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志英在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对于婴儿配方食品和较大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对婴幼儿的年龄有了明确的限定。“像乳矿物盐,既然卫生部有明确规定,厂商最好应该按照规定在外包装上标明‘不适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不能让消费者搞不清楚。”马志英说。

儿童食品乱象:国外已禁添加剂我国仍在用


  前天,国内首家专注儿童环保教育的非营利机构“iearth—爱地球”发布的《中国9城市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有34%的被调查儿童曾因食用零食产生身体不适,9种常用零食中的添加剂过量摄入,其中包括部分国外已被禁的添加剂。

  34%的儿童

  曾因吃零食身体不适

  据介绍,本次问卷调查于今年6月至7月在北京、上海、西安等9个城市的39所小学开展。

  报告中有几个数字格外引人注意,就是有34%的儿童表示曾因食用零食而产生过身体不适。

  报告还显示,1/10的被调查儿童每天食用各类含添加剂零食3次以上,其中4%的儿童每天的食用频率高达5次以上。另外,6%的被调查儿童每天摄入含添加剂饮料3甁以上。

  现代人生活的改善以及家长[微博]的忽视,孩子食用零食的频率越来越高,长期大量地摄入食品添加剂会给孩子的健康埋下隐患。调查显示,高达92%的家长并不反对儿童食用含添加剂零食。仅有8%的家长严格禁止儿童食用零食。这种饮食观念令人担忧。

  9种儿童常食用零食

  潜在危害多

  报告称,9种儿童常食用的零食潜在危害多,包括方便面、火腿肠、蜜饯、果冻、冰淇淋、饼干、口香糖、薯片、奶茶等。调查数字显示,7%的儿童每 天食用方便面,8%的儿童每天食用果冻,9%的儿童每天食用薯片,11%的儿童每天食用火腿肠,每天食用蜜饯和奶茶的儿童比例为10%,每天食用口香糖和 饼干的儿童比例为15%,在夏天,每天食用冰淇淋的儿童更是高达26%。

  “低龄儿童经常接触不允许应用于婴幼儿食品中的添加剂”,爱地球远离食品添加剂项目主任徐菲介绍,调查分析发现,部分已被公开报道具有潜在危害而不被允许应用于婴幼儿食品的食品添加剂,仍被广泛运用于低龄儿童经常接触的各类食品中。

  报告称,以一个体重30公斤的儿童为例,每天吃超过150克的蜜饯可能会导致糖精钠摄入超标;而同样重量的冰淇淋则有可能让苯甲酸钠的摄入超标。糖精钠曾被认为是可能的致癌物;而苯甲酸钠则有研究证实其对儿童身高发育不利。

  部分国外已被禁的添加剂

  我国仍在使用

  调查报告还指出,有些食品添加剂在别的国家已经被禁用,但是在我国却仍然被广泛使用在各类食物中。

  据介绍,这部分添加剂多为人工合成色素,例如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在美国、挪威多被禁止用于食品;另外柠檬黄及其铝色淀在挪威和澳大 利亚不准用于食品加工;尤其是亮蓝,在澳大利亚、比利时、丹麦、法国、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瑞士、挪威、瑞典、德国均已被禁止使用于食品加工中。

  报告还指出,多种食品添加剂混合使用的安全性尚未完得到证实。

  “几乎在每一种包装食品中,都同时有多种添加剂存在”,报告同时指出,到目前为止,爱地球还没有搜集到任何有关多种食品添加剂混合使用的安全性证据或研究成果。
 

宝宝不宜多吃的损脑食品都有哪些

         宝宝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各种食物的滋养,但有些食物吃多了,有时会对宝宝的身体产生一些负作用,比如以下的食物宝宝吃多了,就会影响大脑的发育。


        白糖。白糖是典型的酸性食品,如果饭前含糖分高的食物吃多了,害处更多、更显著。因为,糖分在体内过剩,就会使血糖上升,人就感到腹满胀饱。长期大量食用白糖会引起肝功能障碍。如果宝宝吃白糖过多,不仅容易发胖,而且糖汁留在牙缝里,容易造成龋齿。宝宝长期过量地食用白糖,易使宝宝形成酸性体质,严重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因此,为了保护宝宝的大脑,使宝宝的智力不受到影响,父母应尽量少让宝宝吃白糖,以及用白糖制作的糕点、饮料等。


        肉类。肉是宝宝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食物,有的父母为了使宝宝身体长得健壮有力,几乎天天给宝宝吃各种肉类食品,使宝宝养成了爱吃肉的习惯,甚至到了没有肉就不吃饭的地步。据科学分析,人体如呈微碱性状态是最适宜的,如偏食肉类,则会使人的体液趋向酸性。如长年累月地积累酸性,便会导致大脑反应迟钝。科学试验还证明:在宝宝的膳食中,如果肉的成分偏高了,会严重影响宝宝的智力发展。


        咖啡。咖啡是世界三大饮料(咖啡、可可、茶叶)之一。据科学分析,咖啡具有提神之功能。有人认为,咖啡是一种兴奋剂,有利于大脑清醒。其实不然,因咖啡含的咖啡因,是一种生物碱,对人的大脑有刺激作用,以致引起兴奋,在咖啡作用的影响下,向大脑输送的血液会减少,如果妈妈或者爸爸常给宝宝喝咖啡,就会严重影响宝宝的智力发展。

彩色食品对宝宝健康有害吗

         色彩鲜艳的食品最能吸引宝宝的目光,殊不知彩色食品吃多了,会对宝宝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彩色食品的色素来源有两类:一是天然色素,如动物的血红蛋白、植物的叶绿素等:另一类是化学物质的人工合成色素,这类色素品种繁多,  <食品法》中允许使用的有胭脂红、柠檬黄等,用量不得超过万分之一,且不能用于婴幼儿食品。


        合格的彩色食品虽然色素用量少,但如果经常食用,就会使色素慢慢积蓄在体内.损害健康。而宝宝的排毒能力比成人弱,容易导致腹泻、腹痛、腹胀及营养不良等,.色素附着肠壁上还会形成溃疡或发炎。因此,+尽量不要给宝宝食用彩色食品。
 

给宝宝吃含有甜化剂的饮料或食品会影响健康吗

        甜化剂是一种人造的制剂,对于甜化剂是否有损身体健康的研究众说纷纭,但对于宝宝来说,还是应少吃含有甜化剂的食品为好。


       甜化剂并不是糖,会使宝宝过分喜欢和依赖含有甜化剂的饮料。所以,尽量不要给宝宝吃含有甜化剂的饮料或食品。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今日要闻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