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第二届全国世界史中青年学者论坛在沪召开

2018-09-24 16:12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第二届全国世界史中青年学者论坛”会议现场本网记者夏立/摄9月14-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编辑部主办,上海大学历史系世界史高原学科承办的“...

“第二届全国世界史中青年学者论坛”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夏立/摄

9月14-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编辑部主办,上海大学历史系世界史高原学科承办的“第二届全国世界史中青年学者论坛”在上海举行。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汪朝光研究员,《世界历史》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徐再荣研究员分别为论坛致辞。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张勇安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东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60位中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世界史研究面临重要机遇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教授致辞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段勇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包括世界史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建设。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大学向着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前进,学校的人文社会学科得到了发展,目前已经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门类。其中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就是人文学科高速发展的代表,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在国内外学术界已经产生重大影响力。目前我们国家正在酝酿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规划,上海市政府已明确表态,将全力支持上海大学进行高水平大学、一流大学建设,其中就包括世界史学科在内的人文学科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汪朝光研究员致辞

本网记者夏立/摄

汪朝光认为,本届会议提交的论文的选题视角都比较新颖,问题导向非常明确,而且极具时代性与人文关怀。此外,无论是从选题,还是从材料的运用,从论证严谨性等方面来看,这些论文都代表了当下国内中青年学者世界史研究的最高水平。当前中国的世界史研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青年学者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国际学术界交流,而且还能前往国外搜集第一手资料。从事世界史研究中青年学者充分应该利用这一机遇,更加积极努力地工作,进一步提升中国世界史研究的科研水平。

《世界历史》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徐再荣研究员致辞

本网记者 夏立/摄

徐再荣表示,“不看出身”“扶持青年学者”始终是《世界历史》一贯的办刊原则。当前国内许多世界史的知名学者都是在青年时代从《世界历史》上发表文章起步科研的。全国世界史中青年学者论坛就是要为中青年学者搭建一个展示自我、提供机遇的平台。为了使每一位参会者有更多的时间和责任研读文章、参与讨论,这一论坛自创办以来采用了学者互相评议的新研讨形式,会议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学术评议和讨论,无疑增加了学术研讨的质量,同时也对参会者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通过这种方式,全国世界史中青年学者论坛力争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学术会议品牌。

世界史研究要为现实服务

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张勇安教授主持开幕式

本网记者 夏立/摄

张勇安指出,历史学者要从浩瀚的资料中发掘问题意识,并将档案解读运用到论文中,依据相应的理论和方法书写历史文章。学者通过对文章的解读和提问,丰富了研究视野,有利于突破原有框架的限制,培养新思维。

“历史是生活的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孟锺捷教授表示,人是历史的记忆主体。人能借助媒介(书面文字、口述、图画、音乐等)来讲述一段(与之相关或无关的)历史,从而使之成为一份记忆。但是,每一段历史都存在着无数个记忆者,因此,所谓历史的“记忆主体”,并不能被简单地界定为认知活动中的一般“人”,而是被擢升为凌驾于其他记忆者之上的叙事者。过去的一些事情之所以能够被人们记忆下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理性抉择(同时并不排斥偶然之举),即人们认为,他们应该从这段历史中总结经验、以利未来。因此,重大的历史事件应该由“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负责总结经验、展望未来。且在记叙历史时也应该考虑到历史的真实性,应该认识到历史是人们经过考证与理性辨析后的一种“公共阐释”,复合、理性、辩证的历史逻辑才是国际事件历史记忆的真实性保障。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历史系助理研究员李腾认为,12世纪是中世纪历史书写发展的巅峰,历史书写和方言文学的繁盛也是12世纪文艺复兴的两个重要方面。受制于道德教化目的还是体裁特点,当时的编年史未必符合现代史学所惯用的那种精确且完整呈现历史事实的“标准史料”,可我们仍能从这些史家希望呈现的“历史事实”中观察到背后的历史书写动机。一般而言,对本朝皇帝权力的起源过程进行合乎意识形态要求的书写是撰述本国历史的根本所在,而在历史书写的研究中,“正史”和“俗史”之间的差别则体现为一些“结构性部分”之建立、改造和消失上,这一变化也就与相关时代的权力结构、意识形态建构等密切相关。从这个角度来说,以当时的《皇帝编年史》为例,它诗歌体叙事的手法摆脱了史料的牵制与束缚,因为当时人对诗歌体编年史的热衷并非因为其记述的精确详细,而在于其叙事符合人们的想像与期待,带有浓厚的史诗风格,在叙事中更为注重演说式的修辞,描绘的帝王将相也更富立体性,并能带给人道德启迪和精神愉悦。

“第二届全国世界史中青年学者论坛”集体合影

上海大学/摄

原标题:充分把握世界史研究的新机遇——“第二届全国世界史中青年学者论坛”在沪召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任编辑:刘淼排版编辑:刘淼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