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死亡之海中 这些倔强的背影耕守着家园

2018-10-15 00:26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来源中国军网军民融合绿染沙漠。一排蓑羽鹤振翅翱翔,划过天际。每年春天,它们离开南亚次大陆,飞越喜马拉雅山,飞越九曲黄河,飞越鄂尔多斯高原,来到北方...

来源中国军网

军民融合绿染沙漠。

一排蓑羽鹤振翅翱翔,划过天际。

每年春天,它们离开南亚次大陆,飞越喜马拉雅山,飞越九曲黄河,飞越鄂尔多斯高原,来到北方的繁衍地。

蓑羽鹤羽翼下,库布其这片昔日不毛土地如今呈现一派盎然生机——气势磅礴的“万亩林”,和一簇簇顽强伸展的绿色藤蔓一起,滋润着库布其沙海。爬上一道山梁,老兵王中强眺望远方,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眼前的美景,不正是他心中的那个梦吗?

700多年前,这里也曾森林茂密,水草丰美。传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率兵远征西夏时途经这里,在惊叹迷人美景时,竟失手把马鞭跌落。

岁月漫漫,黄沙漫卷。不知从何时起,风沙吞噬了良田牧场,黄土掩埋了庭院村落。曾经绿意盎然的库布其,一度被称为“死亡之海”。

保卫田园,保卫村庄,保卫母亲河!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一场旷日持久的治沙战斗在库布其打响。内蒙古军区杭锦旗人武部老兵王中强和战友们,成为这场战斗中最执著的守望者,书写了一部人进沙退的时代传奇。

荒漠中,那一个个倔强的身影,给了库布其精气神,也给了百年荒漠崭新容颜。他们精心耕守着这美丽的家园,一往无前地辛勤建设著这幸福的家园。这一切,都为了他们心中的绿色梦想。

守望库布其沙漠的绿色梦想

解放军报记者 钱晓虎 武元晋 通讯员 杨建荣

倔强守望,胸怀一个绿色梦想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要想治理好这片沙海,比登天还难……”多年前,王中强第一次听到一位治沙专家的断言,心中泛起一阵苦楚。

王中强向群众传授栽种知识。

今年61岁的王中强,是内蒙古军区鄂尔多斯军分区杭锦旗人武部一名老兵。杭锦旗不仅是他戍守的地方,也是他的家乡。

“沙区无路、无电、无水、无信号……几乎与世隔绝,牧民去趟镇上得走好几天。”聊起多年前杭锦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王中强至今记忆犹新。

有时一夜的工夫,黄沙就堆上了房顶,顺着沙丘可以走上自家屋顶;地里头天种上庄稼,刮了一夜大风,第二天庄稼全被黄沙掩埋了。

镇上的老人回忆说,最令人揪心的是1958年的春天,库布其沙漠边缘的乌素苏木镇,接连刮了好几场沙尘暴,沙漠中吹来的黄沙笼罩了多个村子,一连数周黄沙遮天蔽日,白天也见不到阳光,村民们称其为“大黑风”。

“‘大黑风’刮来,窗户纸被风沙撕扯得稀烂,许多人家只好将睡觉时盖的毛毡铺在窗户上,遮挡风沙。”王中强说,风沙来了人出不了门。一天晌午,他从屋里出去喂马,顶着风沙转了一圈,愣是找不见马圈。

库布其人饱尝荒漠化之苦。人武部老兵王保虎,对当年的一场黑沙暴记忆深刻。

一次,他赶着马车去镇上,回家路上突然狂风大作,眼看着黄沙从空中倾泻而下,大白天竟然伸手不见五指。所幸“老马识途”,沿着老路,马带着他摸黑回到村里。

马头琴呜咽,再动听悠扬的牧歌也多了几分苍凉。沙进人退,面对大自然毁灭性的力量,许多农牧民只能眼含热泪,无奈地远走他乡。

杭锦旗锡尼镇以东18公里处的锡尼卜拉,原先居住着20多户牧民。上世纪80年代,风沙吞噬了大片牧场,王保虎家就曾是迁徙大军的一员。

当时,流动的沙丘离王保虎家只有十几米。房子随时可能被掩埋,草场沙化,牛羊养不活。父母亲不得不卷起铺盖,带着年幼的王保虎离开了家。

“这辈子宁肯治沙累死,也不能让风沙给欺负死。”倔强的王中强没有走。那时候,他经常会做同一个梦,梦见家乡的某一个地方突然出现一片绿洲,绿树成荫,碧水荡漾,丰腴的草场上牛羊成群……

这个绿色梦想,几十年来一直陪伴、激励著王中强和战友们。

如今,这个梦想正在变成现实。夕阳下,老兵王中强抚弄著沙柳的嫩叶,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内心有一种由内而外的满足。

入伍新兵在库布其种下“新兵林”。

顽强治沙,从“五棵树”到“万亩林”

“一定要把南移的沙漠拦腰斩断。”

20多年前,刚刚就任杭锦旗人武部部长的王中强在上任的第一天,就定下决心——“把这事干成,就算没白活这一遭。”

生在沙漠、长在沙漠的王中强知道,沙漠里难有植物,但并不是没有植物,有些沙生植物在沙漠中照样可以存活。沙漠是流动的,它能来就能走,只要能把沙生植物连成片,就能把流动的沙漠“固定”,慢慢逼退沙漠。

立下这个誓言的当年春天,王中强带领杭锦旗人武部全体官兵和职工,背着帐篷,毅然走进沙漠,开始了他们的造林行动。

24个人,整整48天,他们吃住在沙漠里。

汽车进不去,树苗只能靠人肩扛,每走一步都十分困难。

黄沙灌满了头发,他们就把头发剃光;嘴唇干裂了,他们涂点唇膏;沙漠紫外线辐射强,人人脸上脱了几层皮……

栽一棵树,只有深挖1米以上,才能见到湿土层。他们肩扛沙柳苗、身背水箱,一边种树一边浇水,用艰辛和汗水栽下一棵棵希望之树。

然而,现实太残酷了。一场风沙过后,辛苦一年的心血荡然无存,不少职工难过得掉下了眼泪。

一年失利,来年再战!倔强的王中强像一匹吃苦耐劳的马一样,耕耘著这片先人放牧的草场,死死守护库布其。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空酒瓶“插绿赏花”中得到启示,找来空矿泉水瓶,灌满水后插上5棵胡杨树苗埋进沙里。几个星期过后,奇迹终于出现了,树苗长出了根须,这5棵树在“死亡之海”扎下了根。

翌年春天,王中强带领官兵用这种方法栽种了4000棵胡杨苗,经过一年的精心呵护,竟然成活了85%,王中强和战友们高兴极了。

他们爬上高处,极目望着这片绿色,不禁感慨:“就跟做梦似的!”

打那以后,王中强更加坚定了他的造林治沙之路,而“五棵树”也成为人武部官兵进军沙漠的精神象征——

每年进驻大漠植树造林,军分区都要在这里召开动员大会;专武干部任职第一课设在这里,民兵整组和开训动员设在这里;执行重大任务,官兵们都要从这里宣誓出发……

20多年间,王中强带领官兵们探索出“固身削顶”“撵沙腾地”“乔灌草齐拉法”等10余种治沙绿化方法,发明了“容器植树法”“秋埋春露法”“模拟飞播法”等栽种方法,精选了沙柳、沙棘等10多个适合沙漠栽种的树种,在全旗推广,苗木成活率很高。

树种活了!远离故土的人们回家了!在王中强的建议下,人武部又将一份无偿支援树种的“承诺书”贴到乡政府门口——“齐心协力来治沙,我出树苗你来栽。”

上世纪90年代,王中强开始带着乡亲们治沙种树,一排排小树苗“嗖嗖”往高蹿,老兵的腰却慢慢佝偻了。有一天,王中强一头跌倒在工地上,大口大口往外喷血。

乡亲们心疼地说:“老王,这是撅著了。”

“撅著了”的王中强却一天也不愿歇著,养好了病,他又开始栽树。谁要是想动他一棵树,他跟人拼老命的心思都有。在他的精神感染下,整个杭锦旗掀起一股股“绿色浪潮”,“政府林”“企业林”“学生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茫茫沙海。

如今,人武部在沙漠南沿建起了占地7.6万亩的“万亩林”生态基地。这条“绿色飘带”始终以每年200亩的速度,涂染著荒漠,逼退黄沙。

乌日更达赖修剪生态林树木。

潜心护绿,让无人区变成聚宝盆

汽车沿着库布其沙漠里的109国道,一路向西。

小吃店、超市、农家乐的招牌不时闪过。在不少农家院落里,还能看见颜色鲜艳的越野车等待租赁。

治沙与治穷并举,正让越来越多背井离乡的外迁村民回归故里。

“被风沙赶走的父母亲,念念不忘的始终是这片乡土。”回到幼时的故乡,老兵王保虎眼里涌动着幸福的泪花。

2012年从部队退伍回来,王保虎就向人武部申请,自愿在自家牧场植树。

短短几年间,他家原本已经完全沙化的牧场,又重现生机:满眼的绿色,成群的牛羊,绿油油的庄稼。父母向往的生活不仅回来了,而且比过去更好。沙地种上树,父母担任护林员,日子越过越红火。

“过去让人望而生畏的无人区,正变成勤劳致富的聚宝盆。”治沙取得阶段性成果后,人武部官兵没有停歇,继续带领乡亲们向沙漠要效益、奔小康。

近20年间,王中强领着官兵在“万亩林”生态基地里种树、种庄稼、种蔬菜、种药材,并用形成的“植物链”来饲养牛羊鸡鸭,养殖动物30余种1500多只。周边的农牧民,瞅著这一“种养殖混合模式”又环保又经济,络绎不绝前来取经,纷纷加入“治沙致富”的大军。

沙漠种沙柳,沙柳养绿地,绿地变良田,良田种饲草,饲草搞养殖,养殖变资金,资金再投入……良性循环的治沙模式,让昔日沉寂之地渐渐热闹起来。

民兵乌日更达赖,得到人武部的帮助后,在自家的草场开始种植沙柳,经过10余年的发展,现已拥有林地3万余亩,养殖牛羊数百头。如今,靠绿色理念致富的他,不仅住上了新房子,开上了小汽车,还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

“沙漠里种下一棵树,就是种下了希望。”如今,已经退休的王中强,仍然每天都要去“万亩林”走一圈。他对牧民说,自己是库布其沙漠走出来的苦孩子,顶着库布其沙漠的风沙长大,咱们只要肯吃苦、爱动脑筋,就一定能走向富庶。

在杭锦旗,靠植树致富的牧民越来越多,当地牧民每户每年都能从植树中获得数万元收益,家家户户安上了风力发电机,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小康”生活真的来了。

黄沙,如今在这里已失去了兴风作浪的气势。今天的库布其,俨然已是各类野生动物、鸟类的新家园,森林覆盖率15.7%、植被覆盖率53%,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的“样本”。

挺立在风沙中的绿林,不择环境、深扎土地,像极了那一个个耕守在沙漠深处坚毅的背影。

从惧怕沙漠到亲近沙漠,从征服自然到尊重自然,库布其治沙的故事还在继续,那一个个身影仍在坚守。

10年间,有170余批次的团队来到“万亩林”生态基地参观,数万中小学生参与到造林治沙的行列中来。一个个治沙故事、一片片绿意生机,在这片沙海顽强扎根,播种下人类向沙漠进军的新希望。

每治一片沙,都在靠近美丽中国梦想

陈小菁

刚刚过去的国庆小长假,蓝天白云让北京城处处美景呈现,微信朋友圈里“北京蓝”又一次被刷屏。

如果说多年前的“APEC蓝”曾引发人们思考——“如何留住APEC蓝”,那么今天,人们在享受“无限量”蓝天白云的同时,更多关注的则是“生态美景从何而来”。

在距离北京800多公里的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横卧著一条长约400公里的“黄龙”。它像一把弯弓,将滔滔黄河拉出一个“几”字。这里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漠,也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

也许有人还记得2000年那个令人陡生寒意的春天:北京连续遭受沙尘暴袭击,多日黄沙弥漫。荒漠化一度成为人们心头的痛。

时隔18年,今天人们走进鄂尔多斯大地,随处可见如绿毯一般的青草,“穿沙公路”旁已是绿树成荫、灌木簇拥,蜿蜒伸向库布其沙漠腹地。

是无边的绿海,让“沙起库布其,数小时后扬落京畿”成为历史。在这一道道绿色屏障的耕守者中,有着众多的“绿色身影”。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习主席在视察部队时强调,要支持和参加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多年来,广大官兵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自觉将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统筹,积极投身美丽中国建设,书写了精彩的“绿色答卷”。

距今2000多年前,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清脆的驼铃、寂静的戈壁,拖拽著张骞一路西行的身影,留下串串艰辛的足迹。13年时间,张骞率领驼队,在戈壁上走出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伟大通道,使东方和西方从遥遥相望到心手相牵。这,大概是中华民族最早具有文化意义的“征服沙漠”之举。

历史发展到今天,这种“征服”延伸为“治理”。与恶劣生态环境作斗争,广大军民以愚公移山精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干劲,投身绿化沙漠事业,用实际行动绘就绿水青山的美丽画卷。

防沙治沙,征途漫漫。每种一棵树,都是改造荒漠的承诺;每治一片沙,都是在靠近美丽中国梦想。

对于一般人来说,绿色是浑然不觉的。对驻守库布其沙漠的官兵来说,绿色并非大自然的馈赠,而是艰苦奋斗、埋头苦干、不屈不挠的果实。你很难想像,那么多“愚公”奉献青春和汗水,把治沙当做一种事业。他们埋头奉献,不离不弃,治沙也成了他们生命中最透亮的声响、最深沉的底色。

沙区的绿色,总有故事,总有奇迹。怀揣美丽中国梦想的驻库布其沙漠军人,他们骨子里的坚韧与坚持,是能够在偏远沙海坚守一生的生动诠释。因为这份坚韧与坚持,那一片片“不可治愈”的沙地,终于在他们手中长成了希望。

当保卫祖国使命与建设祖国行动融为一体,美丽中国画卷中除了天蓝、地绿、水净,更有和平的阳光和阳光下孩子的灿烂笑脸。

让守卫的地方变得越来越美,这是新时代军人的永恒梦想。

沙漠种树“难”和“易”

本期观察  武元晋

“20秒种下一棵树。”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一定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久前,走进库布其沙漠腹地的“万亩林”生态基地,正在这里开展役前训练的双合格应征青年金新昊,让我大开眼界。

金新昊手握一个长管状设备,设备顶部安装着“水流控制阀”,通过软管连接水源。他将设备底部对准沙地,利用水流冲击力,很快“挖”出一个坑。这时,身旁的战友迅速将树苗插在坑中。

从“挖坑”、栽苗,到培土、浇水,前后不过20秒,树苗便栽种成功。

为我们演示的金新昊说,与传统方法相比,“新型水枪栽种法”更适宜于沙地种植环境,栽种过程便捷、树苗成活率高。

“传统的种植方法是先在地上挖个坑,再把树苗移进去。这种方法容易破坏土壤生态和结构,且挖坑过程费时费力,种植效率很低。”杭锦旗人武部部长胡建军说,“在沙漠上种活一棵树,不比养活一个孩子容易。”

在沙漠上种树难在哪?

沙土缺水,甚至要深入地下数十米处才能找到水。想要在沙土中种活树,绝非易事。在栽种过程中,如果只用水枪“挖”出一米深的坑,却不能保证水源的持续供给,再耐旱的树苗也难成活。

为解决这一难题,库布其军民在专家指导下,研究创新了“螺旋钻植树法”。

“简单地说,就是用一个带螺旋钻的‘打孔杆’在沙地里挖坑。”胡建军说,这个“打孔杆”的一头与储水车连接,可在挖坑的同时为树苗浇水,一旁的人顺势在孔中插入树苗,再夯实沙土,一棵树苗就种植完毕。

依靠科技力量,植绿治沙的效率成倍提升。

在一座流动沙丘前,杭锦旗人武部民兵训练基地主任高立军说,未来,他们将在这里栽种一片红柳林。

为提升治沙效率,人武部与驻地高新技术企业签订协议,利用“大数据”对若干年来的“沙漠风向条件”进行分析,并借助风向特点,探索出在“流动沙丘迎风坡”进行植树造林的方法。

“其最高栽种位置,一般为迎风坡高度的四分之三处,这样栽种成活的树苗,既可起到挡风效果,同时风力还将逐渐削平未造林的沙丘上部,从而使流动沙丘高度逐渐下降……”高立军说。

沙丘披绿衣,沙土变良田。

30年间,库布其沙漠的年平均沙尘天气由50次减少到现在的1次,年降雨量由不足100毫米增长到400多毫米,沙漠治理率达25%,“沙进人退”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这里曾经是一片无边的沙漠,风沙让心灵受尽了折磨。这里如今用汗水染绿了沙漠,感动的腾格里送来了春雨……”一首《绿色鄂尔多斯》歌曲,唱出了库布其生态的沧桑巨变。

“当年流沙快把村子吞了。”胡建军说,“现在树啊草啊,还有庄稼,又把沙子踩在脚下了。随着外迁人员陆续回归,杭锦旗乡每个村的人口都有大幅增加。”

“希望自己种的树苗,明天能长成一道绿色长廊。”金新昊说。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