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一加6T也要用屏幕指纹了 这项技术真的熬出来了吗?

2018-10-10 16:06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一加CEO刘作虎近日在一加社区及个人微博上发表了题为《以屏幕指纹触碰未来》的文章,明确表示即将推出的一加6T将搭载光感屏幕指纹技术,同时分享了一加对...

一加 CEO 刘作虎近日在一加社区及个人微博上发表了题为《以屏幕指纹触碰未来》的文章,明确表示即将推出的一加 6T 将搭载光感屏幕指纹技术,同时分享了一加对光感屏幕指纹的探索心得,并声称通过软硬件的不断优化,一加 6T 将带来行业领先的快速解锁体验。

站在 10 月这个档口来看刘作虎的这番表态,不得不感叹行业技术发展之迅速。的确,要盘点 2018 年手机圈有什么突破性的新技术、新进展,屏下指纹一定位列其中。

今年 1 月的 CES 展会上,vivo 携新思科技的光学屏下指纹技术惊艳亮相,令众多看客大呼“黑科技”,它的原理是:在手指按压屏幕时,通过照亮识别区域的手指指纹形成指纹图像,光线反射穿透屏幕后到达指纹感测器并进行识别。

屏下指纹技术的出现一举解决了全面屏时代前置电容式指纹识别无处开孔、后置指纹开孔破坏手机背部一体性的问题,相比许多炫技成分居多的技术,其在手机大规模全面屏化的 2018 年无疑有着更强的实用性。

就在许多人认为这一光学屏下指纹技术就像 2017 年同由 vivo 所展示的超声波屏下指纹技术一样,只是一种技术展示时,vivo 紧接着就在今年 2 月通过 X20 Plus 屏幕指纹版将其量产投入市场。

vivo X20 Plus 屏幕指纹版

如果说推出 X20 Plus 屏幕指纹版更像是一种借壳老机型抢占市场先机的营销策略,那么 3 月份主力新机 X21 的推出则意味着,光学屏下指纹已经成为 vivo 的主打招牌。这一次,另一家指纹识别领域的大厂汇顶科技也加入了供应商的行列,4 年来,国产手机在电容式指纹识别方面的普及很大程度上正是借汇顶科技之力实现的,因此汇顶的加入也预示著屏下指纹将会在业内全面铺开。

从今年 3 月到 5 月,又有两款新发布的机型采用了屏下指纹技术,不过华为的 Mate RS 价格高企,小米 8 透明探索版则产量有限,都并非相对“亲民”的机型。出于对识别效率等方面的顾虑,这一阶段厂商还是更多选择成熟的电容式指纹识别方案,但这样要么是在背部开孔破坏美感,要么前置开孔牺牲一定的屏占比。

小米 8 透明探索版解锁瞬间

此时独领风骚的仍是 vivo,6 月份亮相的真·全面屏旗舰 NEX 为了达成完美的全面屏效果,除了用升降式摄像头、屏幕发声等技术干掉烦人的“刘海”,采用屏下指纹作为生物识别方案也是重要一环。在 NEX 的深度体验文中我们提到,这套被官方称为第三代光感屏幕指纹的方案在解锁速度上相比 X21 确实更快了一点,这也体现出三个月时间内这项新技术呈现出了可观的改进和进步。

vivo NEX

得益于供应链与手机厂商的共同努力,越来越成熟的光学屏下指纹技术开始在更多机型上铺开:今年 8 月以后,魅族 16th 系列、OPPO R17 系列、vivo X23 等一票中高端新机均采用光学屏下指纹作为解锁和识别方案,小米则将小米 8 透明探索版上的屏下指纹技术推而广之,发布了小米 8 屏幕指纹版,即将发布的华为 Mate 20 系列和一加 6T 也传闻或已经确定将加入屏下指纹阵营,这项上半年还无多少人问津的新锐技术如今看起来已成潮流。

采用屏下指纹的魅族 16th

当然,当前的光学屏下指纹技术还是有诸多不足和局限性,比如解锁速度仍旧无法达到电容式指纹识别那种“秒解”的体验,解锁手机作为一项高频率操作,零点几秒的速度差距不能说对用户体验没有影响;由于没有识别区域的开孔,不能随手盲操作解锁亦是一大痛点;由于对屏幕透光能力的要求,则使采用 LCD 屏的手机暂时与该技术无缘。

这些不足都会对用户体验产生不利影响,当然这也是手机为了更高的屏占比、更一体的视觉美感暂时所要付出的成本。

传闻三星明年也将在 Galaxy S10 上搭载屏下指纹,不过其有可能另辟蹊径,采用高通的超声波指纹识别方案,相比现在流行的光学屏下指纹,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由于可以感应指纹特有的脊和孔,形成 3D 深度数据,在准确性方面更胜一筹,同时理论上湿手解锁等特殊场景也能有更高的成功率。

外媒 TrendForce 预估,2019 年将是手机屏下指纹技术大规模普及的一年,更多的中高端机型将加入其中,屏下指纹在手机产品上的渗透率或将从目前的 3% 提升至 13%。

苹果目前仍没有采用屏下指纹技术的迹象,或许是认为其在当下仍不成熟,近两代的全面屏 iPhone——iPhone X、iPhone XS 都把科技树点在了 3D 结构光面部识别上,因此不得不留下了“宽刘海”的妥协,其实苹果自己并不乏屏下指纹方面的研究和专利,未来若评估其体验达到要求后,向这一方向回归也存在很大可能性。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