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修园时光抑郁症的中医病机及治疗

2018-04-02 07:39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抑郁症的中医病机及治疗《修园实习通讯录》第16期肖逸菲(2012级修园班)...

抑郁症的中医病机及治疗

《修园实习通讯录》第16期

肖逸菲

(2012 级修园班)

抑郁症是抑郁性精神病的发作形式之一,是一种以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中心的临床症状群或状态,以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和一系列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为主要特征。目前,随着社会压力增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抑郁症发病率逐年增高,据统计,目前世界抑郁症患者已占总人口的3%~5%。据WHO报告称,到2020 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人类第二大死因。

抑郁症属于中医“郁证”范畴,同时也可散见于“百合病”、“脏躁”、“梅核气”、“癫证”等病证之中。关于“郁证”的记载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中对五郁的记载,在此之后,后世医家对其病机和施治又作了进一步阐发。譬如孙思邈《千金要方》的定志小丸适应症:“心气不定,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喜忘,朝瘥暮剧,暮瘥朝发”。《丹溪心法·六郁》中提出的“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又如《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中写到:“诸郁,脏气病也,其原本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故六郁之病生焉。”总之,郁证多因情志过极,肝郁气滞,引起五脏气机失和,而致情志不遂,或怒而伤肝,导致肝气郁结,引起五脏气机失和,出现肝郁抑脾,耗伤心气,营血渐耗,心失所养而产生一系列情志和行为上的变化。

在治疗方面,中医治疗抑郁症治法有如疏肝解郁、调和肝脾、安神开窍、豁痰理气、补益心脾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同样简洁地表达了治法:“木郁达之。”《证治汇补》提出“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固流,法当顺气为先。”故从中医辩证角度来看,调畅气机舒肝理气是治疗抑郁症的首选大法。目前,国内外在抗抑郁药的开发上也越来越重视中医药方法的使用。

把郁证作为一种单独病证描述首见于《丹溪心法》,其中记载的越鞠丸令人印象深刻。针对气、血、火、食、湿、痰“六郁”病机,以香附行气化郁,川芎活血行气,苍术化痰燥湿,栀子清肝经热,神曲导滞消食,用于治疗由肝郁气滞引起的郁证有较好的疗效,临床上经常用于肝气郁结者,以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胸胁胀痛,脉弦等表现为主的患者。

同时,针刺在郁证治疗方面也有一定功效。常用于治疗郁证的穴位内关、人中、印堂、百会、太冲、三阴交等穴位内关穴为八脉交会穴,交手厥阴、手少阳和阴维,由于三焦“主气所生病”,心包“主脉所生病”,所以内关可以调心气、通血脉。人中为督脉、手足阳明经的交会穴,起于胞中,贯脊入脑,因此针此穴复神导气,使交感神经相对稳定。印堂为经外奇穴,行于督脉之上,有醒神清窍之功。百会位于巅顶,又是肝经、足三阳经及督脉等多经交汇的穴位,针此穴可平息肝风,调和阴阳。太冲穴为肝经原气留止之处,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交于巅顶,故肝与脑相通;另一方面,张锡纯言“肝为一身气化之始”,故针泄太冲穴可疏调肝气,恢复肝主疏泄的功能。

综上所述,现代疾病的抑郁症和中医的“郁证”在理论和临床治疗上可以相互借鉴,根据郁证情志不遂,肝气郁结的中医基本病机,确立以舒肝理气、定志宁神及调和气血的治则,对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不仅体现了肝郁学说“肝主一身之气”的理论,也反映了“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