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各门派学太极拳的书籍大致可分为三类 必读之书你知道有哪些书吗?

2018-04-11 00:37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太极拳的书籍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必读”之书,第二类是“参考”之书,第三类是“浏览”之书。必读之书只是少数的一些作品,但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

太极拳的书籍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必读”之书,第二类是“参考”之书,第三类是“浏览”之书。必读之书只是少数的一些作品,但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直到有朝一日能读懂、读通,得其精髓。供参考之书为数也不算多,旦只要细读某一部分的精髓就够了。其他的都是浏览之书,不必过于细心去读。(以下图书多数太极养生堂已为各位拳友提供了电子版本,没有获取的朋友,请尽快关注公从号“Taichitang”,回复“下载”即可!

第一类“必读之书”就是太极拳先贤遗留下来的拳经、拳论、歌诀。

郑太师曾说过:“练太极拳并没有什么秘诀,要是有秘诀的话,其秘诀就在太极拳经、拳论、歌诀里面,因为其中每一句话都有深义,只要大家能照拳论里面所说的原理去下功夫,是绝对可以学得好的”。

中国大陆在1991年出版了一本《太极拳谱》,编辑者沉寿先生收集了各家太极拳古典理论文献147篇,全书以清代作品为主,但也有明末清初陈王廷和清末民初陈鑫及宋书铭等前辈的作品,可说是集太极拳“精华”之大全了。此本有系统且广泛的拳经、拳论、歌诀之书是非读不可。

另外,笔者认为,也必须勤读下列四篇经典性作品:包括三篇杨澄甫宗师口述的《太极拳之练习谈》(张鸿逵先生笔录,张是1912年陆军大学首任校长)、《太极拳术十要》(陈微明先生笔录)、《论太极推手》(陈微明先生笔录),以及郑曼青太师写的一篇《体用歌》(见《郑子太极拳十三篇》)。

太极拳拳理的钻研与发展,首推武氏一门(武禹襄先辈和他的传人李亦畬先生);现在加上了杨宗师和郑太师的切实论述,代表了杨氏一门对太极拳理论体系的贡献。

在勤读这些必读作品时,首先要了解其真意及中心思想。通过对真意的了解,可以帮助发现自已练拳的问题,再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中心思想即针对其核心观点的认识,再进一步对拳经、拳理的细节要点的了解。然后,再总结每一次自己对拳谱上一些练拳问题思考的结论。日后,拳艺逐渐有了进步,再要回过头来不断地重读温习这些拳经、拳论、歌诀。目的是要再巩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且从整体上形成对拳谱思想的交融与契合。另外,应把自己思考的一些困惑记录下来,以便向老师、同道们请教与交流,如此不断地设法运用太极拳理论去增进拳艺。

从前,这些拳经、拳论、歌诀都是秘诀,是珍藏之物,不示外人。杨振基前辈在1996年8月受邀来美,莅临华府参加一项五家(陈、杨、武、吴、孙)太极拳研习会时曾告诉笔者,杨家有本手抄的太极拳老拳谱卅二解(即《杨澄甫家传的古典手抄太极拳老拳谱三十二目》,实为四十目),长期保存在杨宗师夫人侯助清女士处,后来母传子到了杨振基前辈手中,但他也从不示人,直到1992年才对外公布,并附在其口述《杨澄甫式太极拳》一书里。

杨前辈在河北省邯郸市义务教拳30多年,是位敦厚朴实的长者,这次生平第一次出国来美访问时已有75岁了。当时,他签名赠送了此书给笔者,但笔者立即告知,这些杨氏传抄老谱早已包括在沉寿先生1991年出版的《太极拳谱》书内【注二】,杨前辈听后颇为惊讶和无奈。现今,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这许多宝贵资料,焉能不加珍惜!

第二类“参考之书”主要是由深谙太极拳武功之精奥者所著作的练拳方法和心得之类书籍。

我们希望从其内容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分析其观点和论证,来帮助自己对拳经、拳论、歌诀的进一步了解。可惜历代的太极拳能手颇多允武不允文,文武兼备有成的毕竟是寥寥可数。

杨氏太极拳第一、二代先辈都没有出书立作,到了第三代才有许禹生先生写的《太极拳势图解》,此系第一本杨式太极拳著作。

随后,有两本以杨澄甫宗师为名的《太极拳使用法》和《太极拳体用全书》,是由其得意弟子代为执笔的。

至于杨家太极拳第四代的好手,出书的仅有前辈陈微明、黄文叔、董英杰、吴志青、郑太师等数人。譬如:

“三轩”之首的牛春明先生,由杨健侯先辈代子传艺倾囊相授的杨家太极拳、剑、刀、枪及内功心法,并在晚年秘授点穴之术,但其精湛的拳技并没有留传下来。其女牛筱灵于1998年在香港出版的《牛春明太极拳》一书,只剩下牛前辈的晚年拳照。

又田兆麟先生的太极拳功夫了得,学到杨健侯先辈之中架及杨少侯前辈之小架子快拳,但从无著作。幸好,经由田兆麟先生口述,其弟子陈炎林先生笔录之《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1943年由上海国光书局出版,详细记录了杨健侯先辈所授之大架、器械、内功基础;可惜未将杨健侯先辈所传之中架及杨少侯前辈所传之六十四式小架包括在内,如今杨式中架、小架恐已后继乏人。

杨家太极拳从第五代起,基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功夫己是远逊于前了,现今太极拳的爱好者应共同多加检讨和互勉。

其他如陈、武、吴、孙各家有真正深厚太极拳技的写著者亦为数不多。以下是自民初至1948年以来,笔者认为值得精读及参考之书籍【注三】。

杨氏太极拳

☆《太极拳势图解》,许禹生著,1921年出版〔杨式太极拳的最早著作;许是杨健侯的弟子,又曾受教于宋书铭(太极名家)、刘凤春(形意、八卦名家)、张策(通臂、太极名家)等人〕

☆《太极拳讲义(拳术)》,陈微明著,1925年出版〔陈先从师孙禄堂习形意、八卦,又从师杨澄甫习太极拳〕

☆《太极拳法实践》,王新午著,1927年出版〔王从学于许禹生、纪子修(师承凌山)、吴鉴泉、宋书铭〕

☆《太极拳答问》,陈微明著,1929年出版

☆《太极拳使用法》,杨澄甫著(董英杰代笔),1931年出版

☆《太极拳体用全书》,杨澄甫著(郑曼青代笔),1934年出版

☆《太极拳要义》,黄文叔著,1936年出版〔黄从学太极拳于杨澄甫,又从李景林习武当剑,及与孙禄堂、张兆东(形意、八卦名家)、杜心五(自然门名家)、刘百川(北派少林名家)等研究武技〕

☆《太极正宗》,吴志青编著,1940年出版〔吴从杨澄甫习太极拳,又从于振声和马金标习查拳〕

☆《太极拳法阐宗》,王新午编撰,1942年出版〔主要依据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而撰〕

☆《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陈炎林编撰(田兆麟口述),1943年出版〔田先后拜师杨少侯及杨澄甫为师,陈为田兆麟的弟子〕

☆《郑子太极拳十三篇》,郑曼青著,1947年出版〔郑从师杨澄甫习太极拳〕

☆《太极拳释义》,董英杰著,1948年出版〔董先向李香远学武式太极拳,后投入杨澄甫门下〕

陈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图说》,陈鑫著,1919年出版〔陈家沟太极拳最早的理论著作;陈鑫为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

☆《陈氏世传太极拳术》,陈子明著,1932年出版〔陈子明为陈氏太极拳第九代传人〕

☆《陈氏太极拳汇宗》,陈绩甫著,1935年出版〔陈绩甫为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

☆《陈氏太极拳入门总解》,陈绩甫著,1935年出版

吴氏太极拳

☆《太极拳浅说》,徐致一著,1927年出版〔吴鉴泉拳势的最早著作;徐为吴鉴泉的弟子〕

☆《科学化的国术太极拳》,吴图南著,1931年出版〔吴先后拜吴鉴泉与杨少侯为师〕

☆《吴家太极拳讲义》,吴公藻著,1932年出版〔吴公藻乃吴鉴泉次子〕

☆《吴鉴泉氏的太极拳》,陈振民和马岳梁合著,1935年出版〔马乃吴鉴泉长女吴英华的夫婿,陈为马岳梁的师兄〕

其他孙、宋、赵堡式太极拳

☆《太极拳学》,孙禄堂著,1919年出版〔孙从师郝为真习太极拳〕

☆《太极拳》,李先五著,1933年出版〔最早介绍宋书铭的三十七式太极拳专著;李从刘彩臣习宋书铭三十七式太极拳,刘是全佑(吴鉴泉之父)的弟子〕

☆《太极拳正宗》,杜元化著,1935年出版〔赵堡太极拳最早的拳理著作;杜从学于任长春。任长春的师承关系,一说为从师于赵堡镇太极拳传人陈清萍,另一说为从师于陈仲甡(陈鑫之父)〕

最后来谈谈第三类“浏览之书”。

自1949年以后太极拳经由香港、台湾普及至全世界,虽然水准大不如前人,但写书的人可增多了,市面上的中、外文太极拳书籍大概已有几百本了;这些书,笔者都归类于第三类“浏览”之书。

不可否认,各流派或都出了一些很好的书籍,但这些书籍多从普及入手,目的只是让学者学会架式,引领入门。如果要深入探究,这些书籍就力不从心了。

有一些太极拳书籍,也介绍“理”或“法”,但相较之下,程度还是有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可一目十行,匆匆翻页,“狼吞”似的浏览一下,再迅速的判断其价值,或可扩大了自已的一般常识。遇到好的地方,不妨细读一阵,将来和其他同道谈论到一个主题时,你能够想到哪个人在哪本书中曾经对此有过论述即可。在我们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最大的苦恼是信息太多,我们最大的难题是选择的问题,因此就更需要有选择、有规划地进行学习。要学做减法,就是把那些不想做的事情摒除掉。当敢于舍弃、知道如何舍弃的时候,才能真正近入“不惑”的状态。其实,老子《道德经》有云:“少则得,多则惑”。但凡一种学问、一种技艺,要想学好它,首先是少,在少的基础上,经过勤学苦练才能达到“得”,进而达到“精”,著书亦然。多年前,笔者曾怂恿罗老师出版自己的太极拳专书,那时他说市面上专书己够多了,不少他这一本,再说郑太师早已有书问世,学者大可以参阅也,他只求尽心翻译郑太师的书即可。现在笔者也年过60,才开始领悟到一点不惑之理;孔子曰:“四十而不惑”,笔者迟了20年。

太极养生堂好书推荐

太极养生堂正式对外开课啦!

系列太极拳培训学习课程助你一臂之力!

太极养生堂即日起面向全国太极拳爱好者推出系列太极培训课程,将由太极养生堂创始人及总教练黄山先生亲授太极功法。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