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体验太极拳内在感觉的诀窍 千万不要练著练著感觉没什么意思。

2018-05-14 02:37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拳架(式)可以变,否则也不会有陈式、杨式、吴式、孙式...。但太极拳的规矩大同小异,总的是基于阴阳相济或互为其根,在此基础上延伸出一些细微区别。丢了阴...

拳架(式)可以变,否则也不会有陈式、杨式、吴式、孙式...。但太极拳的规矩大同小异,总的是基于阴阳相济或互为其根,在此基础上延伸出一些细微区别。丢了阴阳平衡规矩,也就不能称之了太极了。阴阳平衡需要有身法保证,整天放松去练拳无疑缺了阴阳中的另一半,把阴阳分为两橛了,这是被陈鑫批判过的。蓄劲如拉弓,前后力平衡才是阴阳相济,才是拳经本质所在。规矩上身,固定住,便是功夫上身。规矩均练上身,也就入门了。

和顺太极翁按语:为什么有的人几十年练习一套拳,总觉得百练不厌,越练越有味。有的人三两年就学10多套太极拳,不学新套路就会生厌。这篇文章或许能给你答案。

如今,学练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也有相当一批的太极拳爱好者,却练著练著就停练了。拳友们很关心,派人去询问,听到的回音却是:“练著练著,感觉没什么意思。”

对于这样的人,许多人往往都从太极拳的健身角度来劝解,但是,人家却说:“其他的体育项目也都有健身的作用。”于是,只好看着自己的队伍中少了一位拳友。与此同时,有的拳友虽然还在练太极拳,但一直没有出现内在感觉,甚至连基本的健身效果也没出来。

为什么会练著练著兴趣索然呢?为什么练了很多年太极拳却没有内在的体会呢?原因就是在练太极拳的过程中,他(她)们没有体验到独属于太极拳的特殊感觉;或者是没有找到正确的练太极拳的方法。

一、内在感觉关乎能否练好太极拳

独属太极拳的特殊感觉藏在太极拳传统的名称里。

过去,人们称太极拳为“绵拳”,称太极拳爱好者所从事的运动为“摸鱼”运动。这些称谓不怎么正规,

却形象地描绘了太极拳内在里的奥秘——行功走架时要“神穆穆,貌堂堂,气象浑沦,虚录具一心”,其情其景,其内其外,或缠绵悠悠,或隐隐约约,犹如在水中摸鱼,犹如在天地之间寻找一片柔和的温馨。其实,这是在做一种若明若暗、时隐时现、恍恍忽忽的内里的运动。这种运动是把神意气形所产生的内在感觉互动为阴阳变化,而这种阴阳变化,需要在时间的积累和身心深处的揣摩中来自然呈现,因为,这种微妙的内感很深奇,如果练太极拳的过程中不能反复地默识揣摩这些内感,则不能说是一个很好的太极拳练习者,甚至会永远在太极拳门外徘徊。而没有内感的太极拳运动,老前辈们称之为“空描”。意思是说这个人内里边没有东西。

以太极会天机,阴阳互根来演化宇宙变化之真髓,从某种意义上讲,练太极拳时的内在感觉如何,是关乎太极拳习练者能否真正窥测到太极奥妙,能否全面提升身心健康水平,能否步入太极拳至高境界的关键所在。从目前的情况看,并不是所有的练太极拳的人都会出现内在的感觉。这种感觉的有与无、多与少、强与弱,与习练者练太极拳的时间长短有关,与习练者是否能沉下心来潜心研究有关,与习练者对太极拳阴(神意气)阳(形体动作)的关系是否了然于心有关。

二、内在感觉含意深远

当然,由于太极拳的博大精深及人的身心状态和知识结构的差异,体现在行拳走架的过程中,相同师传的弟子之间的内在感觉并不是一样的。这也是太极拳后来分为许多流派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练太极拳中会出现以下的内在感觉。

1、行拳走架时的动触感。太极拳虽然寓内在的修炼为行拳走架,但是,由于动中寓静的关系,只要做到心平气和,则虽动犹静,练著练著身体的相关部位会出现相应的动触感,比如热、麻、胀、冷、动、酸、跳、等佛家坐禅所说的“八触”。如果内气充足,则双足,两肾,十指尖都暖融融的,冬天在室外练拳,甚至都不用戴手套。

2、静中寓动的整体感。由于太极拳讲究开合相寓、内外相合,所以,行拳走架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形成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整体感,这种整体感是自己与天地融为了一体的特殊感觉,仿佛自己的心意一动,则内气与外气融合在一起,从而催发形体产生起承转合的变化,这种变化,招招相连、式式相接、内外一如,意气不二;这种变化,和宇宙的运动相契合,和大自然的变化共起舞。

3、起始、运行、终止、变换过程中的气感。行拳走架时,心中的一静一动,所孕育的起始、运行、终止、变换,会自然而然地节节贯穿,舒缓而动,悠而荡之,手背及小臂的毛孔蠕动可知,人体与空气的摩擦隐约可觉。此时,悠悠荡漾的内气通过劲源或匀布周身,或与外气融合;两膊相系时若气丝相连,上下相随时如有气团移动,如是,动作虽缓慢放松,则内里的力量无坚不摧。进入这种状态,其内在的身心愉悦难以言表,置身其境,方知神意气所催发的形体动作是如此的美丽和高贵,内气的充盈是如此的丰富和舒适。行功走架中的内在感觉,远远不止这些。有些状似石火电流转瞬即逝,有些虽搜遍人间的所有辞汇而难于言表。

虽然练太极拳的过程中,很多内在感觉会自然呈现,但是,我们不能过多的流连于此,还要更进一步锤炼自己从繁到空,如是,则繁杂的内在感觉渐渐消失,万法自明,阴阳孕育、无形无相、无我无为的更高境界,才会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呈现。

三、内在感觉是太极拳锤炼身心的重要环节。当然,内在感觉并不是飘忽所以,了无痕迹,只要我们去细心揣摩,还是有许多规律可循的。

第一,要在行拳走架的过程中多体会“心中一静”。心不静,则意不专,意不专,则内气催姿势的感觉就出不来。如何做到“心中一静”呢?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中提供的方法是:意想胸中有一“ 十”字,动作转换的间隙,意气从“十”字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往中间集中,或“十”字逐渐缩小到无,这时意念一空,劲源的气势松散而出。这种感觉就是“心中一静”。

第二,要在行拳走架的过程中多体会放松,也就说,要身心放松地、特别自然的练拳。老前辈们认为,太极拳是松柔的艺术,这门艺术如果脱离了这个原则,就失去这门艺术的风采了。如何做到放松。最主要的就是在行拳走架的过程中“意在先,内气催姿势”——每一个形体动作都不用力,每一个形体动作都是被神意的力量给催发出来的。这种力量是一种内气和外气交融的内功。如此身心放松地进行练习,自己就会逐渐感觉到这种内气和外气的交融,这种内在的感觉出现了,就表明自己放松得很好了,也表明通过练拳,身体的神经灵明度加强了。

第三,我们知道,太极拳是意气之功,这种意气之功是一种很难用语言表述的整体性。如果没有了这种整体性,就不可能达到“发人到丈外”的境界。如何把这种整体性练出来呢,唯一的诀窍就是一定按太极拳拳理去打拳,比如,行拳走架的过程中,要体现开合相寓、内外相合、上下相随、欲左先右、欲上先下、阴阳互根等。当然,这种整体性还有具体的练法,比如,在行拳的过中做到“一身背五弓”;强化三道气圈和 意念造型的训练等。

第四,要松腰。太极拳从大的整体来说,要神意做主宰;从躯体动作来看,要做到腰为主宰。如果能经常进行松腰训练,则可使上下之气血没有了阻隔,从而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内里的感觉将会很明显。以后进行揉手训练时,俩人一搭手,对方意气之轻微的变化,自己可以很清楚的感觉到,如果轻轻放松自己的腰部,则这种意气之力会到脚下,产生一种反作用力,从而把对方轻松地发出去。

总之,体味太极拳的内在感觉,既是一种技艺的探索,也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正所谓:天地是炉鼎,身心本日月;神意为主宰,变化生妙觉;无极化太极,风光无疑阙。

很多人都哟这样的疑问,练太极真功夫到底是何感觉呢?练习太极拳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这样才能做到灵活转化。

腰胯之功,太极发力之宗,腰拧胯挫,力出劲足。太极揉球,非转腰胯,揉球只是活腰,腰胯须分,有分有合。转胯非转腰,亦是活胯。转腰要定住膝,管住胯;动胯要稳住腰,专动胯。

腰拧胯挫,腰转胯合。胯挫胯合,胯摧胯缩,胯展胯坐,胯运腰合。腰胯拧合松紧为要,配合臂展、臂转、臂开、臂合、手转、腕翻、腰中抖弹,身拧螺旋,肢体力现,其练是谓“抖翎”。

非仅活胯转腰能为,皆赖腰胯相分相合,分之相系,合之反弹。君可细思,细量,细悟,细验。

太极拳具有实战功能,在实战中用劲要有技巧,善于观察,将敌方的劲化解掉,同时将对方的手脚束缚住,拿下对方。

“抖翎”发力之训练,乃太极拳综合发力之法,亦是高层发力之法,更是武人梦求之力,向秘不外传,外人只知其形,内人只知其表,今公之于,以慰太极。愿求真者有所求。

能发力只是一个方面,太极乃是一整体。无功招法皆空,无招法功无以为用。招不熟无以为巧,功不到无以为好,身心不合无以为妙,机不知无以为奥。明理、人行、合道,拳之本力也。

拳之道平衡协调,拳之法松松紧紧,拳之用刚柔相济。拳之气在心,拳之意在心,拳之力亦在心。拳之劲借用朱连元先生转授杨氏拳六合劲之说表述更显精炼:“拧裹、钻翻、螺旋、崩炸、惊弹、抖擞”。腰胯发力由内而外,不露其形,劲贯四梢运全身。

太极拳沾连黏随最为要,舍己从人须做到。发力随机不可妄,化打合一方为上。心中身中自不偏,心合身合自相随;心不贪身不过,心不缩形不瘪,心不烦气自和,心不邪德自正。

机势断续一瞬间,全凭听劲(知觉)不一般,若能懂劲功深时,随机造势处处机,出手功成只一念。是谓“招熟而懂劲、由劲而阶及神明,愈练愈精”。

太极拳虽法门独特,但并不难,千里之行始足下,先学走来后学跑,健步如飞能做到。慢到慢时慢不了,身轻如燕根如山,蓄劲纳百川,发劲似雷电,动中求静静犹动,刚柔不分人上乘。

如能修得太极功,练拳推手两相容。练拳不推手,不知有没有。懂劲由推手得,沾连黏随由推手悉,机遇由推手求,发力由推手验,功夫由推手证。推手为太极独门纲要,习者不可不视。推手要由单人双,多练散推,即自由推手,近似实战,战之方能自如。

打手要点松亦打,紧亦打,不松不紧不能打,前劲已断,后劲未续,瞬间力发,化力、泄力顺敌势,借力、顺力机缘找,主观臆断全不要,因敌变化神奇妙。

加入太极养生堂微信公众平台(Taichitang)微信群一起和我们交流分享!获取海量太极拳教程、视频资料(最新增加40张DVD资料,关注回复“下载”即可),一起学习交流探讨太极拳吧!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