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古人太聪明了 竟发明了这么多茶的制法

2018-06-04 04:43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茶的故事爱茶、懂茶的人在这里众所周知,六大茶类的本质区别主要在于其制作工艺不同。如今,我们在市面上喝到的六大茶类,在古代并不是同一时间出现的。...


茶的故事

爱茶、懂茶的人在这里






众所周知,六大茶类的本质区别主要在于其制作工艺不同。如今,我们在市面上喝到的六大茶类,在古代并不是同一时间出现的。




之前杯小茶也给茶友们介绍过,从古至今,人们利用茶的方式不断改变。其实,这与茶叶的制作方式演变是密不可分的。




古代的茶叶到底是怎样的,六大茶类又是分别在什么机缘巧合下被“发明”出来的呢?一起来涨涨姿势吧!




①两汉及以前:食用鲜叶


约五千年前,古人就探知了野生茶树的药用功能,并一直作为药用,以后又做成茶菜、茶粥当作食物。西汉宣帝时期王褒的《僮约》有“武阳买荼”和“烹荼尽具”的表述,这里的“荼”指的就是茶,这说明当时茶叶已成为商品上市交易。




直至两汉,茶叶的形态都是以鲜叶为主的。




②三国至隋朝:制饼晒干


三国至隋朝这段时间,茶叶的主要加工方式是制饼晒干。




在三国魏明帝时的张揖在《广雅》中说明了当时鲜叶紧压成饼的制茶方式,并对煮饮方法作了记述,即先炙烤饼茶,捣碾成末,放入碗中以沸汤冲泡,然后加佐料混煮羹饮。这种制饼晒干的过程可以视为制茶工艺的萌芽。







③唐以及五代十国:蒸青做饼


唐代人将前人采叶作饼演变为蒸青制饼,然后炙烤、碾末、煎煮清饮。




这一饮茶方式的推广,与当时制茶技术的进步是分不开的。陆羽在《茶经》中规范了制作和品饮方法,精心设计了配套的器具,可见唐代蒸青做饼的制茶技术及煮茶清饮的饮用方式已较为成熟。




④宋:蒸青团茶


宋代对茶的品质更为讲究。





宋代茶叶制作承袭唐代蒸青制饼加工技术,但工艺更为精细,称为团片。宋代的团饼茶一方面为了改善茶叶苦涩味,在“采之”与“蒸之”之间加入“洗之”工序,即将鲜叶洗涤之后再进行接下来的蒸压、干燥;另一方面压制团饼茶的模具和技术上,力求茶饼外形奇特,面饰图文并茂,极其精致。“龙凤团茶”是在北宋初期的太平兴国三年,宋太宗监督制造一种皇家专用茶,因茶饼上印有龙凤形的纹饰,称之为“龙凤团茶”。






⑤元:蒸青散茶


元代的饮茶方式及器具,主要承袭于宋代。蒙古人游牧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和肉食乳饮的生活习惯,对繁复精致的宋代饮茶方式产生持久的兴趣。元代制茶形态从开始的蒸青团茶向蒸青散茶发展。





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的记载说明了这种转变趋势:“茗有片,有散,片者即龙团,旧法,散者则不蒸而于之,如今之茶也。始知南渡之后,茶渐以不蒸为贵矣。”元黄庆二年(1313)王祯的《农书》中提到三种茶叶“茗茶、末茶、腊茶”,其中的“茗茶”即指草茶、叶茶,并且“腊茶最贵…惟允贡献,民间罕见之”,其中的“腊茶”即为团茶,可见元代初期民间已经以散茶为主。



蒸青散茶可以保持茶叶原有香味,之后改进的炒青散茶则利于发挥茶叶的香气和口感,是制茶工艺的重大改革。







⑥明:其他茶类逐渐出现


元代时候散茶已经流行开来,到了明代,朱元璋进一步提倡“废团改散”,即废除龙凤团茶,提倡散茶,唐代时候萌芽的炒青制茶也逐渐流行,饮茶方式也顺理成章从点茶变成泡茶。





在此之前的散茶、团茶、饼茶等,都属于绿茶类。随着散茶兴起,制茶技术不断发展,其他的茶类就逐渐出现了。




?

黄茶


黄茶的产生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提到“顾彼山中不善制造,就于食铛大薪炒焙,未及出釜,业已焦枯……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其中“乘热便贮”类似于现代黄茶制作工艺中的“堆积闷黄”。由上述史料可知,黄茶的制作方法在明代即已形成。




?

黑茶


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 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







?

白茶


宋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白茶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




?

红茶


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的明朝。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种开始。




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 20世纪20年代,印度将茶叶切碎加工而成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

青茶


青茶的起源于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最早在福建武夷山创制,其制法介于绿茶、红茶之间。




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 ...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

花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北宋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玳、珠兰等。







如今,我们能饮用到这么多种类的茶,这离不开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也离不开现代人民的智慧。




中国种茶、制茶、饮茶的历史久远,在很多古代关于茶的典籍中,都有记载。尽管茶的形态在变,饮茶的形式在变,但爱茶的心不变。一杯茶,把古人和今人连在了一起。






你对哪个朝代的茶感兴趣?





文:茶的故事(订阅号:teastories)编辑整理。


图:

来源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联系授权。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