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自测:出现5个信号 说明糖尿病进入恶化期 需警惕

2018-06-11 22:41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可拍,是因为其并发症!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其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可拍,是因为其并发症!

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

其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

大量的临床、实验研究告诉人们治疗糖尿病并发症重在一个“早”字,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自测:出现5个信号,说明糖尿病进入“恶化期”,需警惕!

信号一:来自皮肤的信号

皮肤瘙痒症、反复出现毛囊炎、疖肿、痈及皮肤溃疡、红斑和皮肤破损等疾病,严重者甚至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或坏疽。

信号二:来自口腔的信号

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使牙周组织局部微循环损害,修复能力差,感觉迟钝,易受损伤,免疫力低下易感染。

如有糖尿病性骨病,还会使牙槽骨质疏松,加重牙周病,可见牙齿脱落等。

信号三:来自肾的信号

微量白蛋白尿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先兆。有些患者得了糖尿病并没有症状,即使患糖尿病很多年,自己仍一无所知,而当发现糖尿病时可能已经有微量白蛋白尿。

信号四:来自耳的信号

糖尿病患者耳垢异常增多,而且常常是糖尿病越重耳垢越多,因此,凡感耳痒,且耳垢异常增多者,应考虑是否血糖控制不良。

信号五:来自四肢的信号

感觉多是从足趾开始,经数月或数年逐渐向上发展。

症状从很轻的不适感、表浅的“皮痛”到难以忍受的疼或深部的“骨痛”。典型的疼痛可为针刺、火烧、压榨或撕裂样疼痛,还会有麻木、发冷感。

常有蚁行感或麻木感,由于温度感丧失、痛觉迟钝而易发生下肢各种创伤和感染。

控制好血糖,预防糖尿病“恶化”,做到“四个字”

一:饮

中医认为,糖尿病中后期,体质多为阴虚内热,喝水时,放些茶饮可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每天喝2-3杯降糖茶饮,蒲公英桑叶茶,有助于控制血糖,缓解并发症不适症状。

桑叶:据《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将其称为“神仙叶”,具有补滋阴补血,疏散风热,益肝通气,降压利尿之功效。

中医就将桑叶作为治疗消渴症(即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应用于临床,国内外研究资料证实,桑叶具有降低血糖作用,其主要成分生物碱能抑制糖代谢过程中酶的作用,而多糖能促进β细胞分析胰岛素,从而促进细胞对糖的利用,达到降血糖的作用。

蒲公英:现代研究发现,蒲公英多糖是蒲公英具有降血糖活性成分之一,还可以提高免疫力清热解毒

众多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与炎症的关系十分密切,蒲公英中含有广谱消炎成分,广泛应用于多系统炎症相关性疾病。并且蒲公英还有保肝护肝的作用,可以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损害。

二:吃

重视饮食习惯和结构,三餐规律,营养结构均衡。

三餐规律:

定时吃饭,尤其是早餐一定要吃。吃早餐是控制血糖很好的方法,早餐可选全谷类面包、酸奶、低脂乳酪等。

若不吃早餐易引发低血糖,因人一宿代谢,约8-10个小时没有近视,血糖处于低水平,这种状态下活动血糖继续下降,易出现疲劳、暴躁、反应迟钝等情况。

其次,不吃早餐会导致中午饭吃得过多,不利血糖控制,同时容易导致肥胖。

用餐结构: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肥胖程度越严重,糖尿病的发病率越高;中度肥胖者糖尿病的发生率高于同年龄正常体重者的4倍,而高度肥胖者糖尿病发病率为正常体重者的21倍。

不良饮食结构,比如油脂、蛋白质摄入过高,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摄入过低,这样会导致过多脂肪、糖分、蛋白质摄入,引发肥胖。

建议每顿饭多吃青菜,且青菜少油、少盐、少糖,还要多吃粗粮,这样不仅容易控制体重利于控制血糖,还更有效补充身体营养。

三:动

研究表明,长时间久坐的人比经常活动的人罹患糖尿病、心脏病或早亡危险高2倍。

所以,适量的运动可预防、延缓糖尿病发生。

糖尿病防治运动指南建议,遵循“1357”原则:

具体是,1次运动不少于30分钟,每周运动不少于5次;

运动强度应该以浑身发热、出汗但不大汗淋漓为宜,脉搏应控制在:(170-年龄),这样运动则为有效且安全的。

糖尿病者运动,以走路为宜,最好是餐后1小时运动最佳。

四:查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重视体检,尤其是这几项:

1,胰岛功能

检查包括胰岛素、C肽、血糖测定。

胰岛素是人体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而C肽是胰岛素时段下的肽段,检测胰岛素的同时测定血中的C肽含量,可更真实地反映胰岛的分泌功能。

2,血脂

血脂过高也会影响糖尿病的病情。

血液中的脂质增高后,一部分会变成血游离脂肪酸,过多的血游离脂肪酸可通过抑制肌肉组织等对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肝脏将非糖物质(如脂类、蛋白质)转化成糖,使胰岛素“失效”,还会引起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加重糖尿病病情。

3,血压

糖尿病人容易被高血压“盯上”。据了解,糖尿病人高血压的患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的2倍,至少1/3以上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

血糖、血压“双高”,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风、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危险性也会明显升高。

结束语:对于糖尿病,一定要有预防意识,你有吗?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