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男人小丁湿漉漉 老祖宗有条妙计 躺在书里1600年

2018-06-13 10:43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本文为原创文字,请抄袭者自重!)本文理论依据:《肘后备急方》、《杂病源流犀烛》、《实用中医男科学》...

(本文为原创文字,请抄袭者自重!)

本文理论依据:《肘后备急方》、《杂病源流犀烛》、《实用中医男科学》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今天给您说上一个病症,只有男人知道,女子往往体会不得。这就是恼人的阴囊潮湿。

这个病,男性朋友有苦难言的。你说当个病来治吧?到医院里走上一遭,仿佛没有哪个科室专门管它。有的时候想去导诊台问一问,可是看见人家女护士,又实在不好意思问个究竟。你说对它置之不理吧?也不行。患者下身终日湿漉漉,内裤甚至外裤潮湿成一片。尤其是在当下这炎热天气里,实在是造成太多不便。有些人甚至发出异味。而且,此症状发生几率很高,中年男性,以及中老年和老年男性,常常受它的困扰。

这毛病哪里来的?

其实,这个现象在中医男科学里面,被称作“阴汗”。它最早出现于《武威汉代医简》。《诸病源候论》、《杂病源流犀烛》以及《医学准绳六要》,都对它有所记载。总地来说,用中医理论的视角看,此病的因由有两个。

第一个,就是湿热下注所伤。就是说,由于平时吃了太多辛辣、烧烤、醇酒、厚味,或者外感湿热滞留不去,或者肝郁化热,热与脾湿互结,于是下注外阴,导致腠理疏泄功能失常,这就导致了阴囊潮湿。对此,《张氏医通》说得好:“阴间有汗,属下焦湿热”。

第二个,就是肾阳不足。由于肾阳不足,导致肾气不能运化水液,同时气虚不能固摄津液,阴津失统,这才导致阴囊潮湿。总而言之,一个肝,一个肾,基本构成了阴囊潮湿的源头。对此,《太平圣惠方》说得好:“虚劳损肾,肾气不足,故阴冷汗液自泄”。

秉承这些认识,古人总结了不少治疗之法。就方剂而言,如柴胡胜湿汤、四妙丸、安肾丸等,都可堪重用。但是,今天这篇文说,我们不谈方药之理法。我们只给您聊一个单味药的外洗方法。它对于较为广泛的湿热下注所致的阴囊潮湿,有不错的治疗效果。组方如下——

准备中药吴茱萸15克,水煎煮沸,去掉渣滓,浸洗阴囊即可。最好先用热气来熏,待温度适宜之后再外洗。每天1到2次。

列位看官,这个办法,绝非本订阅号胡乱捏造的。它化自《肘后备急方》。《肘后备急方》,迄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为我国东晋时期出现的一本方剂著作,编撰者为葛洪。这部方书是作者广集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在中医学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现在,咱们来说说吴茱萸这味药。

吴茱萸,最初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它性味辛、苦、热,有小毒,入肝经、脾经、胃经和肾经,善于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此药味苦,且性辛热,因此外用有很强的燥湿功能。比如说用吴茱萸、乌贼骨、硫磺等研末外用,就是治疗阴下湿疹等疾患的好办法,这是《古今录验方》所明确记载的。吴茱萸单用,利用其燥湿功能,对阴囊潮湿自然也有治疗意义。另外,吴茱萸入肝经,味辛能散,所以可以行肝气、解肝郁、化气滞,外用之可令药性直达肝经,这就对化解肝经郁热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湿热循肝经下注阴器者,自然可以受益。

所以,吴茱萸对湿热下注所致阴囊潮湿是有治疗意义的。同时,对于肾阳不足所致的阴囊潮湿,也有治标之能。

当然,外治之效,如果能结合对身体内环境的调整,是最好不过的了。因此,列位看官最好还是请中医师辩证,有湿热的,咱们清湿热。肾阳亏虚的,咱们想办法改善。尤其是湿热这一层问题,受生活饮食习惯、作息习惯的影响,在当代人身上是十分突出的。故而,我们应该认真对待。

好了。文说到这里即将告一段落。看官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