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治疗眩晕症应该挂什么科

2018-05-18 13:38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眩晕作为临床症状占据门诊患者主诉中的第2~3位,眩晕的患病率约为4.9%,报道最多的是成年人的年发病率为5%。眩晕性疾病涉及多个学科,很多医院又没有设立眩...

眩晕作为临床症状占据门诊患者主诉中的第2~3位,眩晕的患病率约为4.9%,报道最多的是成年人的年发病率为5%。眩晕性疾病涉及多个学科,很多医院又没有设立眩晕专科,患者发病后往往凭主观印象挂号看病,医院也无法指导,导致患者辗转于多个科室,做了一系列的检查后仍难以明确诊断,给后续治疗带来了困难和盲目性,经常是"对症治疗"而达不到"病因治疗",其诊断治疗水平较低,甚或被误诊误治。

眩晕起病突然,症状较重,伴随症状复杂,患者首先想到可能是脑血管疾病,因此,大部分患者去神经内科就诊,由于患者大多不了解内耳疾病也可以引起眩晕,因此,尽管耳性眩晕很多,但到耳鼻喉科就诊者并不多,这是患者的认识误区。各个学科的医师重视的是本学科的主流疾病,因此,不专门研究眩晕的耳鼻喉科医师对眩晕重视不够,而神经内科医师亦有自己的主流疾病,长期以来对眩晕关注不够,再加上绝大多数的眩晕与内耳有关联,由于缺乏神经耳科知识,致使临床医师对跨学科的眩晕诊治面临一定的障碍。眩晕患者主要就诊于神经内科、耳鼻喉科、急诊科、骨科和老年科。由于眩晕患者多,病因涉及多个学科,各科临床医师对跨学科知识缺乏重视和研究,以至于眩晕诊断泛滥和用药泛滥。多年以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成为医师对诊断不明的眩晕使用最多的一个笼统诊断,扩血管药、神经营养药成了眩晕的常规治疗方法,形成医师对眩晕诊治的误区。

眩晕诊治存在两大误区:

一是患者的误区:医院没有设眩晕科,患者头晕只是根据自己的想像挂号看病,医院也无法指导。患者常常得到的是对症治疗而达不到病因治疗。

二是医生的误区:专门研究眩晕的医生很少,医生缺乏全科的眩晕知识。学科间交流不够是这一误区的重要原因。由于两个误区的存在,形成了分科论治,对症治疗的局面,严重影响了眩晕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

眩晕医学专业化是提高眩晕诊治水平的根本方法:

要提高眩晕的诊治水平,就必须有专门从事眩晕诊疗和研究的医师团队,而这个团队要具备眩晕的专业化知识、较高的诊疗水平、专业化的眩晕病房,对诊疗有困难的患者,能够提供治疗措施方案。便于眩晕患者到眩晕的专门诊疗机构就诊,改变患者目前看病盲目的现状。专业化的眩晕诊疗机构具有专业化的诊治水平,可以进行集中论治和病因治疗,可以提高眩晕的诊断治疗水平。

我院眩晕专科组以祖国传统中医辨证施治为纲要,遵循"西医诊断、中医治疗"的诊疗思路,结合数十年眩晕诊疗经验,创立中医治疗眩晕"熄风、化痰、补虚"三步定眩法,辩证施治,对症用药。该疗法体系在辨证施治"辨体质"与"辨症状"两大传统治疗原则的基础上,融合体质疗法、药物疗法、本草熏蒸疗法、经络按摩疗法、针灸穴道疗法、饮食疗法等多种疗法与一体。为国内外广大眩晕患者解除了顽疾之痛、远离了病魔之苦。

眩晕专科中医综合诊疗方案及研究:

■眩晕中医理论重构的研究 在纵向研究数据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数理统计与思维行为学方法对眩晕的临证经验进行总结,提炼眩晕中医理论,并在临床上推广。

■眩晕文献的梳理和挖掘 采用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技术,对有关眩晕的中医文献与临证经验进行整理与挖掘,探索眩晕的中医文献辨证论治规律,整合多源多学科知识,建构中医眩晕诊疗知识库。

■眩晕的疗效评价与诊断标准建立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临床实践入手,病证结合,经过文献调研、专家群体调查、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等获取眩晕病证相关信息,运用多元统计学、人工智能相结合的分析策略,并结合以专家经验为基础的理性分析,初步建立客观的眩晕疗效评价与诊断标准。

■眩晕的中药新药开发与研究 选择在临床治疗疗效明显的眩晕灵胶囊、三眩定晕汤为研究重点,进一步完善该药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实验,加快新药的开发研究。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