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真正的杨家太极拳原来这么多内容 绝不仅仅是一套架子

2018-09-05 16:48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目前,关于太极拳在实战中能否应用,太极拳艺怎样上身的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这都是些老问题,杨澄甫先生早在1931年就较为详细的阐明:“有人欲...

目前,关于太极拳在实战中能否应用,太极拳艺怎样上身的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这都是些老问题,杨澄甫先生早在1931年就较为详细的阐明:“有人欲学拳,问我内功拳好,还是外功拳好?我说,自古武圣人所创之拳皆好,全在得传与否耳。”“有人问,太极拳几年学好?我说,同志练拳,不可以共论也,老师传拳一样传法,个人性情不同,有一两年学好的,有三五月学通的,也有学十年、二十年不明白的,好拳不在身之高低,也不在年岁之大小,全在个人聪明耳,我学拳十有五年,常常愿求学两位老师。”(见1931年文光印务馆印杨澄甫《太极拳使用法》第141页)。

杨澄甫先生还指出:“就太极拳而论,大多数是杨禄禅大师传下来的,今竟分东西两派,你说你的拳好,我说我的拳好,究竟那个好,初学人难分清的,知道各姿势不同,有说长力的,有说长巧的,无论如何,太极拳理不能两说,不得真传,不知所以然也。”(见《太极拳使用法》第145页)。看来,不得真传就不知其所以然。

那么,太极拳究竟怎样学,学什么,才算得到太极拳真传呢?笔者认为,武术是力量的对抗、技巧的较量、速度的竞争、体质的比试、灵敏的竞赛。这个真理是任何拳种所不可能逾越的,太极拳也不例外。你所学的拳艺能不能上身,实战中能不能应用,关键所在就是你是否得到了上述力量、技巧、速度、体质、灵敏五大要素的真传。

具体到杨式太极拳艺怎样练到身上,怎样才能到实战中应用,笔者从太极拳理论、套路和探讨练习太极拳成功者们的诀要三个方面谈以下看法。以供同道参考。

首先,我们就理论方面探讨何为太极拳真传。有的太极拳爱好者只知道,太极拳就是“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而或视了“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见李亦畲(1832—1892)著《五字诀》)。这就是造成拳艺不上身,实战中不能应用的根本所在。

杨式太极拳一代宗师傅锺文(1908—1994)先生说过:“‘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不等于不用力。在太极拳中用意不用力,是不要用拙力,切不可片面理解。比如:这里放了一桶水,重15公斤,你欲提起,如用10公斤的力,你是提不起来的。假如你光用意而不用力,那就更提不起来了。你用30公斤的力去提,那就是用的拙力、笨力,是不可取的,拳论中讲‘意到气到,气到力到’,而要恰到好处,就是这个道理,”

笔者认为,假如你练太极拳,只片面的停留在“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理论思想指导下,那么,你就等于在做体操、在跳舞,锻炼身体可以,却不能应用。能掌握“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就基本上较全面的掌握了太极拳。因为“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是技巧的较量。“彼有力我亦有力”是力量的对抗。“我力在先”是速度的竞争。“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是灵敏度反映的竞赛。

总之,能得到以上技巧、力量、速度、灵敏度的传授,再加上本身的体质,具有了这五大太极拳要素,就可以说你已得到了理论上的真传。否则,出手无名,也不研究用法,只是手舞足蹈,光练一个拳架,就可以达到“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那么,那些舞蹈家、体操运动员就都能成为武坛上的“杨无敌”了。

其次,我们从杨式太极拳套路中探讨,怎样练,练什么才算得到太极拳真谛。杨式太极拳是由陈式太极拳演化而来。笔者数次到陈式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考察,查阅了《陈氏家乘》、《陈家沟拳谱》、《陈沟拳十三势练法》、《太极拳两仪堂本》、《太极拳文修堂本》、《三三六拳谱》等有关陈式太极拳的古拳谱,证实陈式太极拳原有太极拳五套、太极炮捶五套、短打一套、亦是短打一套、散手一套,共计十三个套路(其中《陈家沟拳谱》记载还有108式长拳、小四套共十五个套路)。但现在大部分套路基本失传,能打两套拳架,一套炮捶者寥寥无几;能打一套拳架,一套炮捶者较多,故现在俗称一路拳架,二路炮捶。杨禄禅(1799——1872)三下陈家沟,学习太极拳十八春秋的事实有口皆碑,但知其由陈式太极拳演化为杨式太极拳大架、中架(四种拳架)、小架、提腿架(两种拳架)、快架、四玉(隅)捶、四路炮捶、十三路炮捶、撩挎八卦掌、散手、一时短打(由陈氏亦是短打口讹而为)十几个套路者不多,能全练下的就更是寥若晨星。

杨禄禅学得陈式太极拳真功,后应亲戚武汝清(1804—1887、时任清刑部奉天司主事、四川司员外郎、花翎二品衔)的邀请,率次子杨班侯(1837—1892)、季子杨健侯(1839—1917)到北京教拳。杨班侯(时任清军旗营武德骑尉衔、戴蓝翎)因在北京打了洋人,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不敢再留用。为此,武艺绝伦23岁的杨班侯便回到故乡,除收少量入室弟子之外,改行保镖,所以杨班侯所传人不多。他为实用,故所传下来的拳架保持十多个套路的原样,没有简化,人们称之为杨式老架,亦有人称为班侯拳架。

杨健侯一直随父在京城以教拳为业。为适应教拳的需要,健侯不断对其父杨禄禅所传拳架进行修改简化,直到逝世后,在其季子杨澄甫(1883—1936)手里才正式定谱,人们称其为杨式太极拳定型拳架,亦有人称之谓八五式太极拳,杨澄甫所定型的系列拳架有八五式(八五式太极拳又分实腿转体和虚腿转体两个套路)、三十七式太极拳、太极长拳、太极散手五个套路。

目前,人们称杨班侯为代表的支派为杨式老架。杨健侯为代表的支派以杨澄甫所修订的拳架为准,称杨式定型架两大流派。下面我对这两大流派拳架怎样学,学什么才能应用简述如下,以供读者能全面了解杨式太极拳真谛。

杨式太极拳老架亦称班侯拳架,其学习程序为:先学中架(其中包括两个虚腿拳架、两个实腿拳架)、再学提腿架(有两种练法,亦可说为两个拳架)、大架、快架、撩挎八卦掌、四玉(隅)捶、四路炮捶、十三路炮捶、散手、一时短打、最后学习小架。这些套路除练招式用法之外,它们在太极拳的五大要素中,中架为灵敏;提腿架、大架为体质;快架为速度;撩挎八卦掌、四玉(隅)捶、四路炮捶、十三路炮捶为力量;小架为技巧;散手、一时短打是五大要素在实战中的具体实现。

它们的具体练法如下:中架:姿势高低与动作幅度适中,故称中架。是初学太极拳的入门架子。该拳架分为阴手阴腿、阴手阳腿、阳手阳腿、阳手阴腿四个拳架。(现在在社会上流传大都是杨澄甫先生简化定型的阳手阳腿和阳手阴腿拳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虚腿拳架和实腿拳架)。在练习时,先求形似,后求神似。在手眼身步皆能合度的基础上,做到圆活连贯,上下相随。由松入柔,运柔成刚。渐至轻灵不浮,沉稳不僵。加之推手练习。在实战中主要用于中盘。整个套路除比当今流传的杨澄甫定型拳架多一个践步栽捶、二起脚外,其它拳势、顺序基本接近。速度较慢,每遍约15分钟。

提腿架:拳势顺序与中架相同,姿势要求比中架低,步子大。在每个定势运动时,要求不可忽高忽低,但在每一个姿势完成后加一个提腿,故称提腿架。提腿架有两种练法,一个是侧重实战应用的,一个是练*提放术的。提腿的具体要求是,一条腿直立起来,另一条腿曲膝上提,提的越高越好,脚同时要有向前踢或蹬之意,在实战中主要用于上盘。然后,这条直立的腿下蹲,另一腿伸出去做下一势动作,比中架增加了八十多个提腿动作,使腿产生巨大的摧毁力,在技击中一旦被腿击中,对方不亡即伤,故太极拳有“传上不传下”之说,所以能得到其传者甚少。此架着重练习的是太极活桩,以增强气力,体用兼备。配合专门的呼吸锻炼,就是太极提放术。尤以健身效果最佳。坚持锻炼,可舒筋活血,顺气通络,调节阴阳,祛病延年。因速度较慢,每遍约25分钟左右。

大架:是在提腿架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功力的拳架。其特点与提腿架相近,但每势完成后不提腿,而都要跟步,使两条腿当一条腿用。步子和动作幅度比提腿架更大一些,故称大架。在练习时,弓步坐腿,臀部均低于膝,进退都要求在一条腿下蹲的条件下,先将另一腿收回,再仆步伸出,这样势必增加了活动量,故此便于提高功力。由于不断以仆步往来、旋转,因而可以在方桌甚至高凳下往返穿越。其高难度,于此可见端倪。该拳架在实战中主要用于下盘,每遍约6分钟左右。

快架:动作名称顺序与中架相似,是在中架、提腿架、大架具有相当基础之时,为增加武功而深入练习上盘、中盘、下盘综合运用提高的拳架。此架一直秘不外传,仅传入门弟子。其特点是速度快、姿势低、步子比中架要大。全套要在三分钟内一气呵成,故称快架。因为低而快,姿势与中架、提腿架、大架有明显区别,它可以在实战中用任何一势封住对方上中下三盘的进攻。同时可以用任何一势击打对方上中下三盘。在演练速度上,除整体动作较快外,很多完成定势的动作要带发劲。据说,杨班侯在打四玉捶时,四捶听起来是一个声音,使人目不暇接。此架难度较大,长功较快,实用性强。即使中架、提腿架、大架功底较好,初学也难较快适应。必须先分段练*,随着功力增长,渐至一气呵成。撩挎八卦掌、四玉(隅)捶、四路炮捶、十三路炮捶、散手、一时短打六个拳架子是练掌、拳的爆发力,增强腰、腿的灵活性和提高对打实战能力的。据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林金声(1913—1988)先生说:“只要功夫到家,掌就是刀,拳就是捶,无坚不摧,分筋挫骨,无一不能。”

小架:是继以以上拳架之后更高层次的拳架。其特点是姿势高、速度慢、动作幅度小,故称小架。整个套路可在方桌之上演练,故有拳打卧牛之地之说。其名称顺序虽然与中架接近,但从中增加了六十多个开合动作,每遍拳架约30分钟练完。整个套路中两手掌始终似抱球运动,不带发劲,从表面看,似乎回到比中架更高更慢的状态,然其内涵却有质的飞跃。功力已就,技法娴熟,由此进入练神还虚阶段。亦即由抬功、劲功进入气功阶段,真正将阴阳、刚柔、虚实、动静、蓄发、体用合为一体,乃至无形无象,全身透空,肃静自然之境,架子虽小,仍可巩固加深原有功力,健身效果更属上乘。故此,该架被历代传人视为珍宝,即是拜门弟子也要严格择人而传。

杨式太极拳定型系列拳架,其学习程序,杨澄甫在《太极拳之练习谈》中指出:学习“太极拳之程序,先练拳架(属于徒手),如太极拳,太极长拳;其次单手推挽、原地推手、活步推手、大扌履、散手……。杨式太极拳定型拳架,是杨澄甫根据教学经验和社会需要,使其在保留传统技击技法而又易学易练,将太极拳老架中难度较大的动作简化而成,太极拳定型系列拳架有太极拳(其中包括一个虚腿拳架、一个实腿拳架和一个三十七势拳架)、太极长拳、太极散手五个套路。

这些套路除练招式用法之外,它们在太极拳五大要素中,八五式太极拳为灵敏、三十七式太极拳慢架为技巧、三十七式快架为力量、太极长拳为速度、太极散手为体质和五大要素在实战中的具体实现,它们的练法如下:八五式太极拳:分高中低三个架子,名称顺序都一样,香港太平书局1968年出版杨澄甫著《杨式太极拳真本》和人民体育出版社于1963年出版傅锺文先生著《杨式太极拳》两书的《简介》中写到:“杨式太极拳的拳架有高中低之分,初学者可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高低不同的拳架适当调整运动量。”高中低三拳架的特点、要求基本与老架中的大中小拳架特点、要求相近,在此不做赘述。

八五式太极拳的练法有二,一是实腿拳架,是以练上下相随,周身一家和固的练习。二是虚腿拳架,虚腿拳架除巩固实腿拳架所具有的特点之外,主要是增加荡的练习。练习的程序最好要先练实腿拳架,再练虚腿拳架。

三十七式太极拳:其拳架集老架的炮捶、撩挎八卦掌于一体。杨澄甫在1931年著《太极拳使用法》第107页,三十七式图解后附《太极拳用法秘诀》中云:“擎、引、松、放、敷、盖、对、吞。以上三十七图(式),皆使用要法,同志不可以为浮言,虽然解明与人对敌时亦许手法少易,方向不可泥撮影至,于千变万化,随机应敌之时,一手可变五手,笔难形容,同志须细心研究揣摸为要,盖不离扌朋扌履挤按、采扌列肘靠八法,进退顾盼定五行也。”

三十七式拳架练法有二。一是慢练,以气运身,行至于掌、拳。二是快练,以增加速度和爆发力。“太极拳有分筋挫骨之手,有点穴之手、有阴手、有阳手、有五行手、有入骨拳、有撇心捶、有伏虎肘、有贴身靠、有鸳鸯腿、有刀掌剑指、有刁拿手、有隔山打牛之能力(此非真打牛,言皮膏无痛,而内受伤矣)。”(见1931年杨澄甫著《太极拳使用法》第144页)。

太极长拳:是杨澄甫由老架中的快架逐步演化而成并定型为七十余式的。其特点、要领参照班侯快架。太极散手:其套路练法有二。一是单人练习,以进一步增加速度和爆发力为主。二是双人练习,以提高沾粘连随,不丢不顶和实战技击能力。然后,研究探讨练习太极拳成功者们的诀要。

吴全佑(1834—1902)先生拜在杨班侯门下学习太极拳,造诣精深,后自成一派,为吴式太极拳。“至今吴式太极拳除慢架子之外,尚保留传统套路快架子”(见1987年河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吴英华(1905—1996)、马岳梁(1901—1998)编著的《吴式太极快拳》简介)。

此足以说明,吴全佑至少跟杨班侯学习了杨式太极拳的中架和快架两个套路。李万成(1865—1946)先生是杨班侯的得意门生,他全部继承了杨式太极拳老架系列拳架,为杨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传人基本集中在永年一带。他所传的大架、中架(四个套路)、小架、提腿架(两种练法)、快架、撩挎八卦掌、四玉(隅)捶、四路炮捶、十三路炮捶、散手、一时短打,都保持了杨式太极拳老架的原样没有简化,难度较大,故*练者较少。

陈微明(1882—1958)先生是杨澄甫先生的入室弟子,对杨式太极拳定性系列拳架理论整理、套路传播功不可抹。《太极拳说“十要”》、《论太极推手》皆以杨澄甫口述,陈微明笔录而传之于世。他还先后著有《太极拳术》、《太极剑—附太极长拳》、《太极答问—附单式练习》等书。

陈文成先生在《陈微明太极拳遗著汇编》前言中写到:“《太极拳术》一书,是先祖将杨澄甫先生口授内容笔之于书,赠给澄甫先生,以表达酬谢之意的。后来应弟子们的要求,征得澄甫先生同意,才刊印出版,并且一再强调是代澄甫先生笔述成书的。可见他的尊师重道,一丝不苟的严肃态度。”陈微明先生在《太极剑—附太极长拳》一书的《太极长拳序》中说:“澄甫先生传余太极拳,复传余太极长拳,其中有数式为太极拳内所无者,其余大概相同,惟转换之处前后略变易耳。”后陈微明先生在太极长拳原有几十式的基础上又发展成为一百多式(见《陈微明太极拳遗著汇编》143—144页)。现今在社会上流传的太极长拳大都为陈微明先生增添动作后的太极长拳。其新增名称大都是一些太极拳系列拳架中所没有的名称,如“双托掌”、“猴顶云”等,为杨式太极拳的发展、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资料中看,陈微明先生至少跟杨澄甫先生学得八五式太极拳和太极长拳两个套路。

董英杰先生为杨澄甫先生的高足,他不但功底淳厚,拳架气派宏大,他在理论研究方面造诣颇深,著有《太极拳释义》一书。该书内容从技击技术,到理论研究和杨式太极拳拳谱等方面都十分丰富。该书最后一页附有《太极快拳》(又名英杰快拳),拳式共有27式。他对太极快拳注释道:“快拳是由上乘功夫,经实用而发明,有慢有快,慢是以静待动,快是发劲神速,有阴阳,有虚实,有精神,有蓄神,身法巧妙,姿势精彩,然非有三年以上功夫,不易领略也。”杨澄甫的《太极拳使用法》就是董英杰先生执笔编写而成。这本书中有杨式太极拳定型系列拳架的八五式太极拳和三十七式太极拳两个拳架。由此看来,董英杰先生至少跟杨澄甫先生学得两个套路。

郑曼青(1901—1975)先生为杨澄甫先生的得意门生。文武兼备,他晚年积一生*拳经验,编就“37式郑子太极拳”,并著有《郑子太极拳十三篇》、《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等书。杨澄甫的《太极拳体用全书》是郑曼青先生执笔编著而成。这本书的拳架是杨式太极拳定型系列拳架中的八五式太极拳的实腿拳架,而郑曼青先生平时主要修炼的是八五式太极拳虚腿拳架。根据以上资料分析,郑曼青先生至少掌握八五式太极拳的虚腿拳架和实腿拳架两个套路。

汪永泉(1904—1987)先生说:“太极拳的架子有养生和技击之分。”“目前,流传于世并广泛*练的就是这套养生拳架。单练这个套路是不可能技击的,需要补充揉手技法。杨式太极拳技击架子只传给自家子弟和部分门徒。”(见1990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汪永泉编写《杨式太极拳述真》第8页、12页)。由此可见汪永泉跟杨澄甫至少学了两个太极拳拳架。

林金声(1913—1988)先生是李万成先生的入门弟子,他为杨式太极拳老架系列拳架第四代传人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太极拳传人主要集中在永年、邯郸一带。他所传的大架、中架(四个套路)、小架、提腿架(两种练法)、快架、撩挎八卦掌、四玉(隅)捶、四路炮捶、十三路炮捶、散手、一时短打,都保持了杨式太极拳老架的原样没有简化,运动量较大,故能全部继承下来的屈指可数。

傅宗元(1913—1984)先生是杨澄甫先生的得意门生,为杨式太极拳定型系列拳架第四代传人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全部继承了杨式太极拳定型系列拳架的八五式太极拳的虚腿拳架和实腿拳架、三十七式太极拳、太极长拳、太极散手五个套路。他的太极拳传人遍及到全国各地,因种种原因,能全部继承下来的寥寥无几。

陈炎林先生说:“练习推手大扌履至相当程度后,则散手之应用万不可不研究,否则如九仞之崇,所欠一篑,岂不惜哉。”(1949年国光书局出版陈炎林编著《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第236页)。由此可见陈炎林至少学得杨式太极拳定型系列拳架的八五式太极拳和太极散手两个拳架。因篇幅有限,不能将先辈们一一介绍,特感抱歉,待另文详叙。

综上所述,要使太极拳艺上身,必须有明师指教,使拳法明了。要是太极拳在实战中应用,必须遇有明师诚意传授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拳架,再加自己长期不懈的钻研和刻苦练*,才能够逐步理解其拳理,得其拳法真传,悟得太极真谛。切忌从拳论中片面摘出于自己想法贴近的只言片语,一意孤行的盲目傻练,误入歧途,以讹传讹,终不得入其门而后悔终生。当你得到真传,必须注意的是“太极为内家拳,俗称内功拳,拳术门顶厉害是内家拳,如同志学成功之后,千万留一分善念,不可轻易用毒手打人,勿负先师遗教也。”(见1931年杨澄甫撰写的《太极拳使用法》第144页)。

附:庞大明杨式、武式太极拳之“开合”说

有的人学习太极拳总爱先看一些相关的太极拳谱,看拳谱,先掌握一些太极拳理论故然重要,但要选对拳谱,不然会走弯路的。你如果学习杨式太极拳,你就应该先看杨式太极拳的理论,以利于理解和掌握杨式太极拳。同样你要学习武式太极拳,你就应该先看一些武式太极拳的拳谱,用于指导学习武式太极拳。假如你学习杨式太极拳,拿武式太极拳的理论来指导,那是会走弯路的。你学习武式太极拳用杨式太极拳的理论来指导,同样也会走弯路的。

以上是指学习太极拳而言,教太极拳也是如此。教杨式太极拳就应该用杨式太极拳的理论去教,那么教武式太极拳就应该用武式太极拳的理论去教。否则会让学员走弯路的。

以前我在文章中提到杨式太极拳与武式太极拳“裆”的区别。杨式太极拳与武式太极拳“裆”的要领正好相反,杨式太极拳“裆”要求“吊裆”与“圆裆”,武式太极拳“裆”要求“吊裆”与“裹裆”。杨式太极拳是用督脉将裆吊起,而武式太极拳却是用任脉将裆吊起,一前一后,正好相反。杨式太极拳的裆是向外开称为“圆裆”,而武式太极拳的裆却是向内合称为“裹裆”,这一开一合,也是相反。因以前较为详细地谈过有关杨式、武式太极拳“裆”的区别和具体做法,所以再此就不做赘述了。下面着重谈一下杨式太极拳与武式太极拳的“开合”。

“开合”是太极十三势中的一势,但具体到杨式太极拳和武式太极拳的练法上确大不相同。

武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李亦畬先生在《五字诀》的《三曰气敛》中对“开合”是这样阐述的:“呼吸通灵,周身罔间。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起人;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在《五字诀》的《五曰神聚》中对“开合”是这样阐述的:“紧要全在胸中腰间运化,不在外面。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于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行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即是放。能懂得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位,工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李亦畬先生在《走架打手行工要言》中著中指出:“收,便是合;放,即是开。静则俱静,静是合,合中寓开;动则俱动,动是开,开中寓合”。武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郝少如先生在《太极拳的呼吸即是“蓄发、开合、收放”》一文中指出:“‘吸’即为周身气势的收小,为周身之劲的储存、聚蓄的‘蓄劲过程’;‘呼’即为周身气势的放大,为周身之劲的散放、聚发的‘发劲过程’。所谓‘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合即是收;开,即是放’”。

杨式太极拳谱云:“乾刚坤柔,干为首为覆,是六阳所聚之极刚;坤为复为地,载是六阴,所蓄为极阴柔。天覆在上,地载在下。上往下降为阴为开,下往上升为阳为合。……丹田由前往下转过裆,顺脊往后往上转过顶,复转之前,如鸡卵相似,引动督脉,任脉随之运用,如辘轳旋转均是不拨自转,丹田即能有前后复转之前,由后往前复转之后。上下颠倒,顺逆无间。俨然是干综坤,坤综干;开即合,合即开。倘至得势势处处,积蓄于内即是开展,待机动时,随发于外,即是紧凑,修炼至此方为开合。……呼气为阳,为合,是为内外合,四肢合,发人也,为顺,为静。吸气为阴,为开,是为升裆,升胯,心肾开,为逆,为动。”歌诀云:“往用柔弓复来刚,刚柔相济阴阳彰。开是内弓合外发,背丝缠丝更生香”。

武式太极拳讲究“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杨式太极拳却讲究“吸,为开为动;呼,为合为发”。武式太极拳与杨式太极拳的开合也正是相反,所以说,练杨式太极拳就应该多看一些杨式太极拳谱,用于指导杨式太极拳的学习。练武式太极拳也应该多读一些武式太极拳谱,用于指导武式太极拳的练习。当然,在这里说不易随便用其他门派的拳谱来指导你所学的太极拳,是指刚学太极拳的练习者,对于一些修炼有素的太极拳师来说是无妨的。同时还应该注意的是,有的拳师不但自己杨、武式太极拳不分,教学生时也不严谨,使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并振振有词地说:“过去就不分什么杨式、武式,这些都是现代人乱搞出来的”,不知这个“过去”是指什么时间

武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李亦畬先生之孙李槐荫于1936年撰写的《廉让堂太极拳谱》的《序》第三页中是这样记载的:“于是陈派也,杨派也,李郝派也,吴(剑泉)、王(茂斋)派也。亦如新兴之学术与主义,万派争鸣,而莫衷一是,实则各家由各家之心得,各派有各派之特长”。上个世纪70年代,我在杨式、武式太极拳发祥地永年老城学习太极拳时,那些有师承关系的太极拳老拳师们将杨式、武式太极拳的手型、步型、身法及要领区分得一清二楚,决不是杨式、武式不分的。

庞大明武式太极拳身法练习

武式太极拳身法练习的法则是“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腾挪、闪战、尾闾正中、气沉丹田、虚实分明”。当练习者学会架势后,这些法则怎样才能上身,就成了研究的重要课题。

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早在《太极拳解》中说明:“先在心,后在身”。武禹襄胞兄武秋瀛在《打手论》中指出:“心知才能身知,身知胜于心知”。可以说,以上的身法就是武式太极拳的练习法则,必须心里先能明白,然后方可逐渐一一练到身上。

武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李亦畬用《虚实图》将涵胸、拔背身法形象地在“胸”字上用一弧线来描绘。也就是说只要能正确的掌握了涵胸,那么自然就可拔背。他还在《走架打手行工要言》里说身法怎样才能上身。“一动势先问自己,周身合上数项不合?稍有不合,即速改换,走架所以要慢,不要快”。

武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郝为真概括“练太极拳有三层意思,出层练习身体如在水中,两足踏地,周身与手足动作如有水之阻力”。使动作缓慢优雅,细心体会身法要领。

武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郝月如在《身法要点》一文中对涵胸、拔背解释为:“何谓涵胸?曰:心以上为胸,胸不可挺,要往下松,两肩微向前合,谓之涵胸。能涵胸,才能以心行气。何谓拔背?曰:两肩中间脊骨处,似有鼓起之意,两肩要灵活,不可低头,谓之拔背”。

武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郝少如在《武式太极拳》一书中的《节序举例及身法要领图解》中,用图的方式注明,在“胸”字上画一弧线说明为涵胸,在弧线上方向上画一箭头为拔背,该图较李亦畲《虚实图》更为直观,使人易懂,并在图下有身法要领注释:“涵胸,心以上为胸,胸既不可挺,亦不可凹,而要往下松,两肩微向前合,谓之涵胸。能涵胸者,才能以心行气。拔背:由腰际(命门处)一分为二,意往上拔,至两肩中间的脊骨处,似有鼓起之意,两肩要灵活,不可低头,谓之拔背”。

武式太极拳第五代人吴文翰先生在《武式太极拳身法述要》总结为:“武式太极拳在长期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的宝贵经验。我自幼从李圣端先生学拳,又常同同门师友请益问道,对前辈名家练功教学成就略有见闻。

武式太极拳前辈教拳是先练外形,后练内形,然后再内外相合,教拳首先要求学者身法规矩,拳式正确,合乎要求。所谓身法规矩,就是要符合武禹襄先生制定的提顶、吊档、涵胸、拔背、沉肘、裹裆、护肫、‘八条身法’和尾闾正中、气沉丹田、虚实分清、腾挪、闪战等五项要求。

这十三条要领既是对练太极拳提出了要求,也是能否练好太极拳的关键”。

武式太极拳每代传人都能在教法上严格遵循身法要领,细心总结教学经验,郝少如在《习练武式太极拳的基本过程》中指出:“习练太极拳就像盖高楼,基固方能楼高,学习拳架是练习太极拳的第一个阶段。初学拳架时,恰在此时如初学写字一样,一笔一画要规规矩矩。要着重把握动作姿势的端正、准确,掌握整套架子的动作姿势,运行路线和方向。在力求每一个动作姿势的基础上提高熟练程度,身体力求基本中正,将走架的基础打好,切忌拳架还未学就,便急于求其精妙,这种跳序而进的治学方法,必将欲速而不达,且极易步入歧途。

在练熟拳架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身法的练习。

因为身法是内形的基础,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一环,所以,它是武式太极拳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法则。如果脱离了身法的基础,获得太极拳艺便成了一句空话。

然而,要掌握好身法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先选择最基本的一两条身法进行练习,待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循序渐进地逐渐增加,直至全部掌握并将它们联系成一体”。

综上所述,学习太极拳就象盖高楼,基固方可楼高,以上前辈总结的教学层次不可逾越,否则则欲速而不达,形成空中楼阁,自练则误已,教人则误人。

加入太极养生堂微信公众平台(Taichitang)微信群一起和我们交流分享!获取海量太极拳教程、视频资料(最新增加40张DVD资料,关注回复“下载”即可),一起学习交流探讨太极拳吧!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