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你养胃50年 胃也会养你50年 这就是百岁寿星的秘密 真实不虚

2018-09-27 17:23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在一位医学博士的百岁生日宴上,有人向他请教长寿的秘诀。这位博士说:“在人生的前50年里,我给了胃足够的照料;在人生的后50年里,它也好好地报答了我。”《...

在一位医学博士的百岁生日宴上,有人向他请教长寿的秘诀。这位博士说:“在人生的前50年里,我给了胃足够的照料;在人生的后50年里,它也好好地报答了我。”

《生命时报》,是我国面向大众的最权威的健康类报纸之一,它曾经有一篇文章指出,我国有近四亿人,正处于消化不良的状态。俗语说十人九胃,十个人中就有九个人,存在胃部问题,可见养护胃部,是防病养生的一大重点。

消化不良有哪些症状

嗳气、打嗝、放屁、肠鸣、腹痛、腹泻、便秘、便溏、腹胀、没有食欲、胃寒、胃热、胃痉挛、食管裂孔疝、胃食管反流、肠结核、肠炎、胃炎、腹部肥胖、十二指肠溃疡、肠息肉、克罗恩病、等,可以说凡是肠道疾病,都必然存在着消化不良,也多半是由消化不良引起。情绪不佳、容易疲劳、腿脚无力等,都可能是消化不良引发。

另外,从实际情况看,消化不良,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在做腹部按摩时,如果找到有痛点,或有积液,那同样是消化不良。一句话,不管你的胃,现在是情况良好,还是情况不好,都应该开始养胃。

少吃一口:消化食物是最耗能的活动。

医学研究发现,延长寿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减少食量。美国科尔尼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做过一个试验,他们把老鼠的食量减少了一半,结果老鼠的寿命,却延长了一倍。马沙洛博土的试验证明,减少食量和蛋白质的摄入,是延长生命的有效途径。三组老鼠。第一组:想吃多少就给多少;第二组:只给它们60%的食量;第三组:蛋白质减少一半,但随便吃。两年后,第一组13%的老鼠活着,第二组97%的老鼠活着,第三组50%的老鼠活着。

罗伊·沃尔福德医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医学专家之一,他做过无数次试验:消化道负担越轻,身体越健康,寿命也越长。普通老鼠的寿命是2年,这位医生的老鼠能活4年以上。他的老鼠不仅寿命长,而且患心脏病和癌症的几率也低得多。他的方法是:每周让老鼠禁食两次!不光是老鼠,鱼的试验也显示,限制总能量摄入,而保持其良好营养,鱼的寿命增加了300%。

早上起床,感觉起不来,勉强起来,但是很疲倦,似乎一夜的睡眠,完全不足以恢复精力。这其中的原因,可以有一千条一万条,最重要的一条是,虽然你在睡觉,但你的身体还在不停的工作,就是为了对付那些难以消化的食物。虽然生理学认为,人体内每秒钟,发生著10亿级别的生化反应,但是归总起来,其实只干两件事,一是吸收营养,二是排出毒素。这两件事干得好与坏,决定了身体是否健康

我们做事累了时,会停下来休息,这可以帮助我们恢复能量。但身体从事消化工作时,却不可能休息,必须工作到所有食物都消化完为止。身体消化完所有食物,大约需要多久呢?如果身体情况良好,我们又恰当的禁食,大约3到4个小时,就能将食物消化完。如果饮食不当,或者身体肠胃功能不好,身体可能要花8到12小时,甚至是更长时间才能完全消化食物。

曾经有位道医跟我说,我们吃二两猪肉,身体可能需要15天,才能真正的完全消化它们。他不是胡说之人,我不知道这个数据从何而来,最有可能是,15天前吃的猪肉,他在15天后某一次修习中,依然从口鼻呼出的气中,闻到了肉味。其实这个情况很常见,比如不喝酒的人,偶尔喝了一次酒,可能在一个星期后,偶尔还会闻到口鼻里有一股酒气。这个数据具体是多少天不重要,只要我们真正明白,身体消化食物,没有我们想像中的那么容易,我们就可以做到少吃一口。

我写健康类文章两年多了,接受过不少留言咨询。曾经有位朋友问,自己每次吃完饭后,都感觉腹部胀满,打嗝嗳气等各种症状经常出现,虽然知道这极有可能是消化不良,但是自己却吃得非常少,连平常人的三分之一都不到,怎么可能还会消化不良呢?实际上,这就是消化不良,虽然她吃得很少,但她的肠胃功能下降得太厉害,仍不足以消化这少量的食物。明白这个道理后,她决定再少吃一点,以求能更好的消化。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提升肠胃功能是关键。而提升肠胃功能,并不一定要靠吃什么东西来调整。

消化功能不好,可能是先天的,也可能是后天的。先说先天的。台湾中医楼中亮先生,根据《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理论,用统计学的方式,得出了不同出生年月,会有不同先天弱脏的理论。此理论记载在他的著作《预知疾病的秘密》一书中,据称,有大量的案例足以佐证这一结论。以脾论之,出生年尾数为2和9 的人,第一先天弱脏都是脾,因此后天容易患上消化不良的疾病。

从后天来看,吃过量的、不易消化的、不新鲜的、品类单一的食物,会降低食物的消化效率。食物会滞留于胃肠,造成胃肠空间的狭小,使胃肠无法高效工作。不仅会影响食物的输送、营养的吸收、能量的转化,还会影响废物的排泄,造成人体内毒素积聚。还可能损害免疫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甚至引发各种严重疾病。脾胃为后天之本,绝非虚言。

以免疫系统为例,如果我们总是饮食过量,身体不得不耗费大量的能量,去消化食物,那身体就没有足够的能量,来杀灭细菌、病毒或有害细胞了,也不会有足够的能量来修复自己。这种情况,在小孩子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小孩子抵抗力差,除了从娘胎里带来的底子差以外,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积食。很多孩子,会告诉你吃饭很累,甚至想躺着吃,这就是说吃饭,是很需要能量的一件事。老年人最懂这一规律,很多长寿老人,年龄大点以后,一天都只吃两顿,并且一次不会吃太多。

这个道理,并不只存在于人类身上。几乎所有动物都有这一规律。除上面提到的老鼠和鱼的试验以外,养鸡的人,不会让鸡吃太饱。养宠物的人都知道,小狗小猫生病了,就不爱吃东西,而是卧在角落里休息。这是小动物本能地在减少进食,以便节省出能量来治疗疾病。人生病了,没有胃口,喜欢休息,这也是为了减少能量消耗,将更多能量用于对抗疾病。

放松一些:五分之四的胃病由情绪引起。

《神经性胃病》一书的作者,约瑟夫·蒙坦博士,在书中写道:胃溃疡的产生,不在于你吃了,而在于你忧虑什么。法瑞斯博士,研究了1.5万名胃病患者的案例,发现有五分之四的胃病,是由情绪因素所致。我国古代医学指出:过思伤脾,意思是多思多虑的人,脾胃容易出问题。

现在经常见到,中小学生急性胃溃疡的报道,原因在于大考的前期,他们心理压力过大。从生理角度来说,压力过大时,身体需要大量的能量,以应对这些压力。所以有些人,在压力情况下,会吃大量的东西。但有些人,在压力情况下,并没有很好的胃口,身体的能量从哪里来,身体会调用一些蛋白质,作为临时的能量材料。肠胃组织中的蛋白质,是比较优先的选择,这些蛋白质一旦被过度征用,肠胃很容易出现溃疡。

6个改善肠胃、提升消化的方法

梅花灸

此法,适用于喜欢中医的人。治胃病,有一个很有名的灸法,叫梅花灸,是以中脘穴为主,上下左右各一寸,成一梅花型,统治一切胃病 。病人吐血时不要灸,因为吐血时增加温度时,血会增加。中脘穴,在腹部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敲胆经

此法,适用于没有失眠症状的人。敲胆经,是提高消化吸收率,身体进补的好办法。大腿外侧裤缝处,从髋骨到膝盖中间,等距离选四个点。从髋骨处的第一个点开始,顺着敲,四个点敲完一遍算一次,左右大腿每天各50次。此法不但可以改善消化不良,还可以辅助治疗各种疾病。肝火较旺、容易失眠的人,不要敲。

腹部按摩

此法,适用于不太懒惰的人。养生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哪里不舒服,就按摩哪里。能找到痛点,将痛点揉开、揉散效果最好。从胸骨下方开始,整个腹部,上腹和下腹都可以按摩。稍微用点力,一般人都可以找到痛点。可以躺着按,也可以坐着按。尤其以睡前和醒后按摩,效果最好。胃部、大肠和小肠,都处于腹部,长期按摩腹部,可以有效改善消化不良

饭后静坐,意守丹田。

此法,适用于喜静不喜动的人。很多人都知道,饭后散步,是改善消化不良的好办法。实际上,饭后一小时静坐,并意守丹田的效果,比散步的效果还要好。意念可以调动身体能量,当身体能量集中于腹部丹田时,就可以很好的改善消化不良。具体来说,在不过饱的情况下,进食后一小时,你闭上眼睛静坐半小时。自然的呼吸,脑子想着自己的小腹处,也就是肚脐眼下方,这就是丹田的位置。如果一日三餐,都能坚持此法,就更好了。一般坚持一周后,会有打嗝、放屁、肠鸣等情况出现,说明效率开始明显了。

胃以喜补

此法,适用于有时间料理自己饮食的人。这是老道医治疗胃病的法子,据说很多人好了,几十年再没有发过。在胃规律性疼痛发作前约半小时进一餐,以平素喜食、易消化而富有营养之食物为佳。宜温食不宜冷食,宜软食不宜硬食。须基本吃饱,至正餐时仍须随量而进。每日发作几次,即须进食几次,一次都不得间断,二、三月后痛必不作。但仍须在原先每次食用之时间,继续进餐,吃至一年可断病根。此法之着重处,必于痛发前半小时食用,痛而后食,则效差矣。其局限处,惟疼痛无规律者,为难以施行耳。

营养补充

此法适用于喜欢吃保健品的人。胃的功能下降,应有三个原因。一是动力不够。这主要体现在,胃的括约肌力量不足,胃组织缺少蛋白质是关键原因。二是胃酸分泌不够。除了跟缺乏蛋白质有关外,还跟缺少B族维生素有关。有些人身体缺少矿物质,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缺少B族维生素,胃酸不能很好的消化矿物质。三是神经递质缺乏,主要是钙镁等。除了这三种营养外,维生素A和C,均对胃部有保护作用。每日搭配这些营养补充剂,有助于健脾胃。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