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读懂小朋友的内心戏,,孩子不是叛逆是在探知

2018-12-21 22:56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读懂小朋友的内心戏,,孩子不是叛逆是在探知

孩子不是叛逆是在探知

不让做,他偏做

典型案例:爷爷送爸爸一盆精心打理的君子兰,爸爸把花拿回家,摆好,浇水。这时,宝宝一摇一摆地走过来,伸手去揪君子兰的叶子。爸爸急忙阻止:“宝宝别碰这盆花。”可他非但不听,还嬉皮笑脸地扯下一片叶子。

宝宝的想法:你在摆弄这盆花,我也能摸一下。

父母怎么做:1岁左右的婴幼儿对词语的理解能力有限。家长说的话,宝宝经常只听进去半截或只听到自己能理解的只言片语。比如说“不要碰那盆花”,他理解的可能只是“碰”、“花”。而2岁左右进入第一次叛逆期的孩子,经常会把父母的话当成开玩笑,或干脆反其道而行之,这其实是追求自主权的表现。事实上,家长想阻止孩子做什么事,最好的办法是严肃地告诉他“不行”“不要”,别让宝宝去猜你那长句子的含义,更别让他感受到你的态度是模棱两可、无所谓的。要设置坚决不能做的“红线”,适度惩罚。

喊破喉咙,不搭理

典型案例:去海边玩,宝宝拿塑料铲子挖泥巴,挖得很起劲。这时你抓到一只小螃蟹,兴高采烈地叫宝宝来看,结果臭小子跟没听见一样。你把螃蟹拿到他面前,他看一眼,还继续挖沙子。

宝宝的想法:挖沙子好有趣,我要再挖一会。爸爸在叫什么?小螃蟹?我只喜欢挖沙子。

父母怎么做:当孩子专心做事时,家长叫他,他往往不回应。一方面,对宝宝而言,大人认为有意思的,他并不一定感兴趣;另一方面,婴幼儿的注意力转移没有大人快,当他在专心做事时,很难同时关注其他事。所以,他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节奏来行动。此时家长不妨把螃蟹放桶里,等宝宝挖完沙子再去看。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同样要让他按自己的节奏来。这有助于培养注意力,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好基础。

说他错,就不改

典型案例:妈妈买了一套积木,宝宝玩得不亦乐乎,但他搭了半天也没有进展。仔细一看,原来他硬要把一个三角形塞到圆环里,而不远处就放着一个大小合适的三角框。妈妈提醒宝宝试试那个三角框,宝宝却不理,依然固执地坚持自己的做法。

宝宝的想法:我想知道三角形和圆环能否放一起去,一次不行,再试一次,两次不行,再试。

父母怎么做:2岁左右的孩子认知水平和自我意识快速发展,会出现执拗、固执等特征,这是秩序形成敏感期。当他反复纠结两块不配套的积木,其实正在锻炼立体思维能力和精细动手能力。家长武断插手帮忙,反而会打断他的学习过程。如果宝宝显得很焦躁,可以温柔地给他一点指引,但如果他没有需要帮助的意思,家长做个安静的观众即可。

“我的,不许碰!”

典型案例:在公园和宝宝玩小汽车,引来几个孩子围观,有个小伙伴怯生生地走上前,伸手摸小汽车,想和宝宝一起玩。没想到,宝宝紧紧抱起小汽车,大声说:“我的,我的,不许碰!”这种场面让你特别尴尬却不知如何是好。

宝宝的想法:这小汽车是我的,凭什么给别人!

父母怎么做:2岁左右,宝宝产生了“自我”意识,会刻板地划分物权,以此来获得关于“自我”的概念。此时,他以为自己喜欢的、想要的都是他的。研究发现,如果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他更乐于分享。比如,妈妈出门时在口袋里装一包糖,告诉宝宝:“这是妈妈的,过一会儿我拿出来分给你和小朋友们。”分享时先给宝宝一颗,然后让他帮忙把糖果分给其他小朋友。也可以用一些小技巧,比如旁边正放着儿歌,跟宝宝说,“等这首歌唱完,我们就把小汽车给那位小朋友玩。”如此一来,宝宝会把分享当作游戏的一部分,慢慢变成一种习惯。需要提醒的是,家长切不可为了面子强迫宝宝分享,如果他不愿意,就应尊重他。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