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治咳嗽偏方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治咳嗽偏方】健康母婴知识最新推荐阅读,有关【治咳嗽偏方】的健康母婴知识最近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治咳嗽偏方】包含的最新内容是什么【治咳嗽偏方】一起来看下最新详情内容。
【治咳嗽偏方】健康母婴知识最新推荐阅读,有关【治咳嗽偏方】的健康母婴知识最近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治咳嗽偏方】包含的最新内容是什么【治咳嗽偏方】一起来看下最新详情内容。

这些小儿退烧偏方,真的科学吗?

发烧是小儿最为常见的症状,也是父母最为担心的事情,很多家长害怕打针吃药会给宝宝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很多时候都优先考虑在家处理。于是,网上五花八门的退烧偏方就有了市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刘华提醒,发烧不是说在家处理不行,只是方法一定要科学得当。否则,可能烧没退下去,还弄巧成拙就不好了。

网络配图

偏方1:藿香正气水敷肚脐

网上流传着“藿香正气水抹肚脐退热”的帖子,称发烧的儿童不用吃药、打针,仅用藿香正气水敷肚脐即可退烧。帖子还举例说:“朋友的孩子昨天晚上高烧39℃,手脚冰凉,浑身疼痛,用棉球蘸满藿香正气水放入肚脐后,半小时体温降至38℃,早晨起来之后,完全恢复正常。”

鉴定:缺乏科学依据

藿香正气水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对于风热感冒是无效的。将某些药物通过肚脐给药,是中医给药途径之一。但是藿香正气水通过肚脐给药,疗效并不明确。藿香正气水的生产厂家不止一家,有些厂家配方中含有乙醇,对乙醇过敏者需要慎用。

偏方2:热捂囟门

囟门指婴幼儿颅骨接合不紧所形成的骨间隙。有前囟、后囟之分。前囟门位于前顶,呈菱形,约在出生后2岁以内闭合,后囟门位于枕上,呈三角形,约在出生后三个月闭合。人们常说的“天窗”或“囟门”主要是指前囟门。

大部分宝宝的前囟门在1岁半之前都还未完全闭合,在宝宝安静或者睡着后状态下用大人的手心捂在前囟门处,最好是男士捂,因为男士的热量比较大,在捂的过程中能够快速让宝宝出汗。宝宝出汗后呼吸均匀了,温度也在捂的过程中慢慢下降了。

鉴定:缺乏科学依据

热捂囟门出汗降温缺乏科学依据,这只是人为加外热的做法,与穿衣捂热一样不提倡。婴儿前囟门的作用,一是在婴儿骨骼发育不完善时保护大脑组织的发育,二是在婴儿摔跤时起到缓冲作用。而囟门在小儿退烧方面的作用,目前中西医都未发现相关说法。

偏方3:鸡蛋清涂抹额头

碰到孩子发烧的情况,家长们可以打个鸡蛋,把鸡蛋清弄出来,然后找块餐巾纸或是纱布,把鸡蛋清涂在上面或浸透纱布,然后贴到孩子额头上,过一会儿换一下。也可以弄一个小小的酒杯或是器具之类的,就是杯口小点,把鸡蛋清倒在里面,用纱布把酒杯包起来,然后用杯口对着幼儿的额头慢慢打圈涂抹,基本上一个蛋清差不多涂抹完了时,烧也就退下来了。一般情况下半小时内就能退烧。

鉴定:缺乏科学根据

鸡蛋清涂抹额头退烧缺乏科学依据,鸡蛋清顶多能让小孩感觉凉爽舒服一些。而且,应注意部分人可能对蛋白过敏。总之,物理降温法还是推荐使用温水擦拭。也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额头,如果孩子出现寒颤的情况,则不建议使用。

偏方4:搓脚心四肢

使用揉搓法降温。顺序是先搓脚心,小腿,再搓小手、胳膊、后背,最后将孩子两只小耳朵搓搓热,再搓搓百会穴,不一会儿宝宝就出汗了,体温也就降下来了。

鉴定:有一定效果,但“退六腑”更佳

搓脚心四肢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血液流通,对宝宝出汗降温有一定作用。推荐中医的小儿推拿退烧,专业按摩能起到与用药相当的效果。常用穴位有六腑穴、关元穴、天河水穴等。在孩子发烧不是特别严重的情况下,“退六腑”“拿关元”“推天河水”能起到较好的退烧效果。如果小孩持续高烧不退,则应放弃推拿这种辅助治疗方法,及时带小孩到医院就诊。

偏方5:香菜煮冰糖

香菜去叶子留茎和根3-4根,白萝卜2-3片,生姜1-2片,加冰糖和水煮15分钟。待温度适中后给小孩喝,小孩喝下去便会出汗退热。

鉴定:仅适合风寒症小儿

香菜性味辛温,能帮助发汗,此偏方适合风寒感冒的小孩食用。但对风热症的小孩则不推荐,因为风热感冒需疏风清热,食用加生姜的香菜冰糖水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偏方6:煮食马蹄

马蹄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较丰富,但热量却不是很高。中医认为,马蹄是寒性食物,既可清热泻火,又可补充营养,对于发烧初期的病人有非常好的退烧作用,每次10个左右即可。它具有凉血解毒、利尿通便、化湿祛痰、消食除胀等功效。

鉴定:可行,能补水

马蹄性凉,热症病人食用虽不能直接起到退烧作用,但可补充水分。小孩也推荐食用,特别是针对不愿意喝水的小孩,家长可以煮胡萝卜马蹄水为小孩补充水分。

【专家提醒】

小儿发烧怎么办?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刘华:

体温未稳定时避免大量运动

发烧是一个过程,一般而言体温要在48小时内保持稳定才能算痊愈。如果小孩在病情没有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大量运动,出了一身汗后再吹风,就很容易再次感染,不利于病情的恢复,部分孩子甚至会出现心肌炎的情况。

因此,感冒期间不主张孩子进行大量运动,应注意多休息。

酒精擦身降温并不适合婴儿

酒精擦身降温的方法对于婴儿来说是不恰当的,因为酒精可以通过皮肤被吸收,有些婴儿甚至可能出现酒精中毒的情况。年纪大一点的孩子用酒精擦拭手心、足心则没有问题。

因此,针对物理降温法,推荐使用低于体温的温水,而不主张冷水降温。擦拭部位为大血管走行的部位,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中药煮水擦身也是不错的选择,寒症可尝试香菜煮水擦身,热症可以选用银花、蝉蜕等。

晚上服用退烧药后应多补水

不少家长反映,晚上小孩服用退烧药后体温反而越烧越高。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孩子在晚上睡觉时身体活动量少,补充的水分也不足,而且家长通常没有对其进行物理降温,在这种情况下是很难发汗降温的。所以,如果晚上单纯吃退烧药,体温下降会比较缓慢,退烧效果往往并不显著。


家长迷信米汤泡奶粉偏方孩子被送重症病房

听信偏方“孩子有眼屎需要喝米汤降火”,厦门的新手爸爸让刚出生不足28天的孩子喝了一周的米汤泡奶粉。没想到,这让孩子出现了严重低钠血症,进了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

大年初八,一辆120救护车疾驰而来停在了医院的急诊门前,一个还未满月的婴儿四肢抽搐,面色青白,被医护人员护送进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据孩子的父亲林先生说,孩子出生之后总有眼屎,村里的老人说这是因为奶粉泡多了,太浓了,孩子喝了上火了,才眼屎不断,建议奶要稀释些喝。“老人经验丰富,村里不少孩子不舒服都找这位老人看。”林先生对老人的说法深信不疑,开始给孩子喝稀释了近4倍的奶粉,再喂些米汤。

一周下来,孩子出现了异常,“那天孩子醒了以后一直哭闹不已,我给他换了尿布,准备喂些牛奶和米汤,但孩子手一直挥舞,不愿意吃,脸色也变得有些异常。”

林先生慌了手脚。当120急救中心医生赶到时,孩子开始出现抽搐,四肢如中风般直抖动。“孩子送来时,体内的钠镁都低于正常值,出现了电解质严重紊乱,尤其血钠值已是危急值。”新生儿科王礼周医生说,这是因为奶粉量少导致氯化钠摄入不足而水份摄入正常,从而引起细胞外液过多的低钠血症,发生脑水肿,导致孩子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等情况。

通过静脉补充钠和镁等支持治疗,孩子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很快得到了缓解和恢复,未再出现抽搐,也变得活泼可爱,前日顺利从新生儿重症病房转到了普通新生儿病房。

王礼周主任说,1勺奶粉兑120毫升的水配比过稀,钠、镁等摄入量明显不够。而米汤主要是淀粉,未满4个月的宝宝由于消化系统缺少相应的淀粉酶,特别是胰淀粉酶,出生3个月后活性才逐渐增高。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小婴儿没办法消化淀粉类食物,长期喂养米糊容易营养不良。

婴儿不宜过早添加淀粉类食物 至少要4个月以后

新生儿科王礼周医生:婴儿不宜过早添加淀粉类食物,尤其是新生儿期更不宜食用。婴儿至少要4个月之后才可添加米糊等含淀粉食物。

新生儿提倡母乳喂养,实在无法母乳喂养的婴儿,吃奶粉也应该按配方奶粉说明的比例冲调奶粉,按需喂养,为防止上火,可以另外多喂些水,而不是把奶稀释,以免引起电解质紊乱或营养不良等。

养育还是要按照科学方法来,切不可随意听信所谓的“偏方”啊!提醒新手爸妈们!


宝宝止咳偏方


  风寒咳嗽偏方

  起因:风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治疗宜宣肺散寒止咳。

  症状及辨别方法:舌苔发白,说明是寒重,属于风寒咳嗽。咳嗽,咽痒,咳痰清稀夹泡沫,兼具鼻塞流涕,鼻涕为清涕。多半是由于晚上睡觉没盖好被子、衣服穿得不够暖等受风受冷所致。

  紫苏粥

  原料:粳米50克,紫苏叶6克,红糖适量。

  制作:

  1、锅内加入适量水,放入紫苏叶,煮沸1分钟,去渣取汁备用;、将粳米淘洗干净,熬煮成粥;

  2、粥熟后加入紫苏叶汁和红糖,搅拌而成。

  功效:和胃,散寒解表。

  专家点评:紫苏叶味辛,性温,具有开宣肺气、发表散寒、行气宽中的功效,能扩张毛细血管,刺激汗液分泌而发汗,其浸液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与健脾胃的粳米相配成粥,适用于感冒风寒、咳嗽、胸闷不舒等病症。

  橘红生姜蜂蜜水

  原料:橘红60克,生姜30克,蜂蜜250克。

  制作:

  1、先将橘红,生姜二味用水煎煮,15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3次;

       2、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稠粘时,兑入蜂蜜,至沸停火,装瓶备用。

  服用方法:每日服3次,每次3汤匙。

  功效:止咳润肺

  专家点评:蜂蜜润肺,有一定的止咳作用,给宝宝喝很淡的蜂蜜水,对预防和治疗咳嗽都很有效。但是直接给宝宝吃蜂蜜,会刺激到宝宝的嗓子,引起症状的加重,此外,生的蜂蜜水也不适宜给宝宝食用,会造成腹泻。一岁以内的宝宝忌食蜂蜜。

  大蒜水

  原料:大蒜2~3瓣,冰糖1粒。

  制作:

  1、取大蒜拍碎,放入碗内;

  2、在锅内加入小半碗水、1粒冰糖以及大蒜粒,加锅盖,小火蒸煮15分钟。

  服用方法:将炖煮出的水晾到温热,一日2~3次。

  功效:暖脾胃,止咳。

  专家点评:大蒜性温,入脾、胃、肺经,对风寒咳嗽、肾虚咳嗽非常有效。

  烤橘子

  原料:橘子1只

  制作:

  将橘子直接放在小火上烤,不断翻动,烤至橘皮发黑,冒出热气。

  服用方法:放凉,剥去橘子皮,服用橘瓣。大橘子每次吃2~3瓣,小贡橘每次1只。

  功效:化痰止咳。

  专家点评:若配合大蒜水一起吃,效果更佳。橘子性温,有化痰止咳的作用。服用烤后痰液会明显减少,镇咳作用也非常明显。

  风热咳嗽偏方

  起因: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治疗宜疏风清热,化痰止咳。

  症状及辨别方法:若宝宝的舌苔是黄红色,痰液粘稠、为青黄色,夹带泡沫且不易咳出,并伴随咽喉肿痛或鼻涕浓黄、咽红口干等,即可辨认为风热咳嗽。风热咳嗽多见于夏季。

  秋梨白藕汁

  原料:秋梨100g,白藕100g。

  制法:

  1、将梨子洗净去皮和心;

  2、白藕去节洗净;将梨子与白藕都成小块,放入榨汁机榨汁;、将秋梨白藕汁上锅煮开,代茶饮。

  服用方法:每日早晚各喝一碗。

  功效:清热润肺,止咳化痰。

  专家点评:吃梨能清心润肺、止咳消痰;藕性味甘平,具有清肺热、止呕咳、化烦淤、健脾胃的保健功效。

  燥火咳嗽偏方

  起因:阴虚则热,热而化火,成为燥火咳嗽,治疗宜清燥润肺。

  症状及辨别方法:干咳,少痰或无痰,痰色偏红,唇及咽喉干燥。

  百合梨水

  原料:雪梨1个,百合1头,冰糖适量。

  制法:

  1、雪梨去核,连皮切片;

  2、百合掰开,用清水浸30分钟,入滚水中煮3分钟,取出沥干水;、加水加冰糖炖20~30分钟,煮出的水够宝宝一天喝的量即可。

  功效:治燥热咳嗽,滋阴止咳。

  专家点评:百合梨水可以帮助小儿化痰,适合没有感冒却有点咳嗽或感冒治愈后偶尔咳嗽有痰的宝宝。

  百合甘寒质润,善养阴润燥。入肺经,补肺阴,清肺热,润肺燥而止咳;入心经,养心阴,益心气,清心热而安心神。感冒风寒咳嗽者忌食;脾胃虚寒,腹泻便溏者忌食。

  痰湿咳嗽偏方

  起因:脾虚健运失常,以致痰湿内生,上渍于肺,阻碍气机。治疗宜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症状及辨别方法:宝宝咳嗽、痰多,痰液白而粘,喉中呼噜作响,早晚咳嗽加剧,常伴有胸闷、呼吸急促、食欲不振、四肢无力,舌苔也成白腻状。

  故咳嗽痰白而粘; 痰阻胸膈,气机不畅,则胸脘作闷;纳减,四肢乏力,既因脾胃虚弱,也因湿困脾胃;舌苔白腻,脉象濡滑,为痰湿内聚,气失宣展之征。

  山药杏仁粥

  原料:山药120克,杏仁12克,粳米50克。

  制法:

  1、将山药洗净、去皮、切块;

  2、将杏仁去皮尖;

  3、加入粳米、水,熬煮成粥。

  功效:健脾止咳。

  专家点评:山药杏仁粥可补中益气,温中润肺。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不燥不腻;苦杏仁性味苦、温。需要注意的是,1岁内的宝宝禁食杏仁。

  

鱼刺卡喉,慎用偏方

 如果宝宝不慎卡到鱼刺,父母不要手忙脚乱。首先让宝宝尽量张大嘴巴,然后找来手电筒照亮宝宝的咽喉部,观察鱼刺的大小及位置,如果能够看到鱼刺且所处位置较容易触到,父母就可以用小镊子(最好用酒精棉擦拭干净)直接夹出。往外夹的时候父母要配合完成,一人固定宝宝的头部并用手电筒照明,另一人负责夹出鱼刺。如果根本看不到宝宝咽喉中有鱼刺,但宝宝出现吞咽困难及疼痛,或是能看到鱼刺,但位置较深不易夹出的,一定要尽快带宝宝去医院请大夫做处理。
  
  在民间还有许多处理鱼刺卡喉的方法或偏方,如喝醋软化鱼刺、吞咽饭团或韭菜把鱼刺带着咽下等,但作为专科医师,我们建议长辈千万不要这样做:不要试图用手将鱼刺取出,这样做不仅无效,反而有可能使鱼刺在宝宝的喉咙中扎得更深,增加发现和取出的难度;若采取强行吞咽还可能使鱼刺划伤宝宝娇嫩的喉咙或食道,从而引起局部发炎或引起合并症;也不要用喝醋来“软化鱼刺”,即使将鱼刺放在醋内也不是马上可以软化的,相反醋的酸度可以刺激并灼伤食道粘膜,使受伤的部位扩大和加深,如幼儿喝醋时不慎呛入气管,则可造成声带化学性灼伤,气管水肿,发生呼吸困难。

缓解宝宝积食的小偏方

  主要用料就是鸡内金(鸡的砂囊内壁)。一只鸡就一个,秘方制作细节如下:杀鸡时,将鸡胃内膜小心扯下,晾干存好备用。
  孩子积食或腹泻时,一般都是因肉或饭吃多了,取少许肉或米,和两个鸡内金一同放在锅里干烧至焦煳。然后,像中药般加水煎熬两遍,将两次煎出的药汁混合,再放入适量发散暖胃的红糖,早晚服用。轻者当天即好,重者仍需两日。当然,这期间,再配合吃一两头烤熟的蒜,效果更佳。
 

中医小偏方应对宝宝口臭

正常状态

  宝宝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口臭。生理性口臭的主要原因是口腔卫生不好,如吃奶后不及时潄口,遗留在口腔内的乳汁发酵,产生臭味。

  口腔干燥是另外一个原因。宝宝每天分泌将近1升唾液,唾液中含有多种抗体和各种酶,能将细菌冲洗和杀掉。如果唾液分泌量减少,口腔干燥,自洁功能降低,也会发生口臭。

异常情况

  排除以上正常情况的口臭,宝宝就该去看医生了。病理性口臭的原因更多,如龋齿、牙龈炎、牙结石、牙周炎、牙髓炎等口腔疾病;扁桃体炎、咽炎、萎缩性鼻炎、化脓性副鼻窦炎等耳鼻喉科疾病;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呼吸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幽门梗阻等消化道疾病。

牢记对症下药的总原则

  要治疗宝宝的口臭,首先要找到原因,对症下药,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生理性口臭的消除方法

  1.保持口腔清洁

  会刷牙的宝宝应该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而且晚上刷牙更重要,这是一天中食物残渣储存最多的时候,而且睡觉时间长,唾液分泌少,发酵产酸更厉害。

  此外,还要让宝宝养成三餐后及时漱口、吃过零食后(特别是糖果)及时漱口的好习惯。

  2.给宝宝选好小牙刷

  建议选用儿童保健牙刷。这种牙刷的特点是头小,毛软,有弹性,刷毛排列和整体设计科学合理。这种牙刷在口腔内转动灵活,能有效清洁牙齿的各个部位。

  3.教会宝宝正确刷牙

  教会宝宝如何刷牙很重要,如采用竖刷法时要顺着牙缝的方向,而不能拉锯似的横着刷,横刷不仅不能将牙缝里的食物残渣刷洗干净,还会使牙齿出现“楔状缺损”,进而使牙本质暴露出来。

  病理性口臭寻求医生的帮助

  口臭是不是病理性的,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果有龋齿、牙周炎、牙结石、副鼻窦炎、扁桃体炎等疾病,则应该进行相应的治疗。

 中医视口臭

  中医认为,口臭多为胃有积热、脾胃火盛、肝肾阴虚、肠腑实热等引起,口臭若兼有上腹胀闷,嗳气、泛恶等症,则多由食滞引起。

  胃积热

  胃积热表现为口臭、舌干、牙龈红肿等。

  治疗原则:清胃泻热。选清胃散,主要药物有黄连、生地、升麻、丹皮、当归等。

  脾胃火盛

  脾胃火盛表现为口疮口臭、口唇干燥等。

  治疗原则:清泻脾胃伏火。用泻黄散加减,主要药物有藿香、生石膏、栀子、防风、甘草等。

  肝肾阴虚

  肝肾阴虚表现为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口咽干燥、口臭。

  治疗原则:滋补肝肾。用左归饮加减,主要药物有熟地、山药、枸杞子、山茱萸等。

  肠腑实热

  表现为大便秘结和口臭。

  治疗原则:滋阴通便。选用番泻叶、麦冬、草决明等泡茶喝,当有良好的效果。

  食滞

  这是因为宝宝暴饮暴食,过食伤脾,食积不化,腐臭之气上熏,故为口臭。

  治疗原则:用保和丸、枳实导滞丸之类的药物消食导滞。保和丸内含的主要药物有山楂、神曲、茯苓、半夏、陈皮、莱菔子、连翘等。

鹅口疮的中医小偏方

识别鹅口疮

  鹅口疮又叫雪口病、白念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鹅口疮多发生在婴幼儿身上,在口腔任何地方都有可能会发生鹅口疮,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也有可能是因为奶头不洁或者喂养者的手指感染,妈妈的乳头或者橡皮奶头都是感染的来源。主要表现为在牙龈、颊黏膜或口唇内侧等处出现乳白色奶块样的膜样物,呈斑点状或斑片状分布。

  如果患有鹅口疮,轻者口腔布满白屑,一般没有伴随症状;严重者会在口腔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并伴有灼热和干燥的感觉,部分患儿伴有低烧的症状,甚至有可能造成吞咽和呼吸困难。患有此病的孩子经常哭闹不安,吃东西或者喝水时会有刺痛感,所以孩子经常不愿意吃奶。

鹅口疮的治疗方法

  当发现宝宝口腔内有类似奶瓣的斑块时,不要随便揩洗,以免粘膜损伤引起细菌感染。确诊孩子患有鹅口疮后,爸爸妈妈可以用消毒药棉蘸2%的小苏打水擦洗口腔,擦洗的时候动作要轻,再用1%龙胆紫涂在患处,每天1--2次。还可以取制霉菌素一粒研成末,加入5ml甘油调匀,涂搽在患处。

  通常用药几天以后病症就会消失,但是鹅口疮特别容易反复发作,所以家长应该在病症消失以后继续用药几天,以巩固疗效,避免复发,尽量一次治愈。应该在孩子进食以后过一段时间再给孩子用药,以免引起孩子呕吐。

民间偏方治疗鹅口疮

  (1)外涂红糖治鹅口疮:红糖研末30克,取适量涂于患处,一天4—6次。

  (2)黄连末治鹅口疮:取适量黄连末填在肚脐眼上,每日换一次。

  (3)皮硝治鹅口疮:取皮硝30克,捣细,取适量填在肚脐眼上,外面用胶布封固,每日换一次。

  (4)莴笋叶治鹅口疮:莴笋叶6克,大枣3个,用水煎服,每日1—2次。

  (5)生姜蜜汁治鹅口疮:取蜂蜜30ml,生姜汁10ml,混匀后涂在患处,每日2—3次。

  (6)老茄子根治鹅口疮:取老茄子根10g,陈皮3g,冰糖6g,用水煎服,每日1—2次。

  (7)西红柿叶治鹅口疮:取西红柿叶10g,甜瓜皮6g,用水煎服,每日1—2次。

  (8)玫瑰花治鹅口疮:玫瑰花6g,生姜2片,白扁豆6g,用水煎服,每日1—2次。

中医药膳教你简易治疗鹅口疮

  中医学认为,鹅口疮常由脾胃积热、心火上炎、虚火上炎几种情况所引起。现推荐以下药膳,供患儿家长选用:

  (1)脾胃积热型口疮症:见唇舌或颊内齿龈及软腭等处有黄白色、大小不等的溃烂斑点,小则1—2个,多则5~6个,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微突起,色红,疼痛不能进食,烦躁口渴,小便赤,大便干,舌红、苔黄,脉数。宜用清热解毒,通便泻火之药膳治疗。

  番茄汁:将番茄数个洗净,用沸水浸泡,剥皮后,用洁净纱布绞挤汁液。将番茄汁含口内,尽量多含一些时间,每日数次。番茄性微寒,味甘、酸,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作用,适用于脾胃积热型口疮。

  糖渍西瓜肉:将西瓜肉去籽后切成条,暴晒至半干,加白糖拌匀腌渍,再暴晒至干,再加白糖水少许即可。西瓜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常食可治口疮以及目赤、热病等。

  薄荷叶3g,僵蚕5g,连翘6g,赤芍10g,石膏10g,没药6g,牡丹皮6g,食盐1匙,煎水含漱。

  (2)心火上炎型口疮:见舌上糜烂或溃疡,色红疼痛,进食困难,烦躁常哭,口干欲饮,小便短赤,舌尖赤、苔薄黄,脉数细。宜用清心泄热之药膳治疗。

  荷叶冬瓜汤:每次用鲜荷叶1块,鲜冬瓜500g,加水煲汤,食盐调味,饮汤食冬瓜。本药膳清热利尿,生津止渴,对心火上炎之口疮有效。

  竹叶灯心乳:用淡竹叶6g,灯心草1.5g先煎,取汁10ml,兑入乳汁中和匀,每日数次,不拘多少。本药膳能清心火、利湿热,适用于小儿鹅口疮、小儿夜啼等症。

  冰片1g,硼砂1.5g,煅石膏3g,青黛1.5g,若便秘加玄明粉0.5g,共研细末,撒于糜烂处。

  板蓝根50~100g,煎浓汁,涂搽患处。

-
  (3)虚火上浮型口疮:见口腔溃烂,斑点较少,表面色黄白,周围颜色淡红,且反复发作,神疲颧红,虚烦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宜用滋阴降火之药膳治疗。

  冰糖银耳羹:将银耳10~12g洗净后放碗内,加冷开水浸,以浸过银耳为度,泡浸1小时左右,待银耳发胀后拣出杂物,再加冷开水及冰糖适量,放蒸锅内蒸熟,一顿或分顿食用,食银耳饮汁,每日1次。本药膳里银耳滋阴润肺、养胃生津,冰糖和胃润肺,可治口疮,对虚热型尤宜。

  吴茱萸30g,碾为细末,加入蛋清适量调和为丸,如蚕豆大,敷于足底涌泉穴,隔天换药1次。适用于小儿口腔糜烂,啼哭不安,吮乳困难者。

10个民间育儿偏方不可信

   电视剧《小儿难养》讲述的是80后新手爸妈在育儿路上的“崎岖”经历。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一家人的新观念与旧观念的碰撞、矛盾,总是必不可少,婆媳关系、月嫂与婆媳的矛盾……这些都围绕着养儿观念、育儿偏方展开。但事实上,的确有一些育儿偏方并不可信。

  一、胀气时涂清凉油

  前辈说教:

  宝宝的肚子大,一定是胀气所致。有带孩子经验的人都说在宝宝肚脐周围涂抹清凉油,这样就能消除胀气。
 

  解释:

  宝宝肚子大,除了是患有胀气只外,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宝宝在腹肌没有足够实力肩负的情形下,腹部会因此显得较量突出,特殊是宝宝被抱着的时间,腹部会显得突突下垂。此外,宝宝身体前后是呈圆形的,不像大人那样略呈扁平状,这也是让肚子看起来胀鼓鼓的缘故之一。
 

  第二,消化不良及便秘使肠道因粪便群集,促使产气的坏菌增生,或牛奶卵白过敏、乳糖不耐、肠炎等引起消化、吸收不良,易发生大量的气体。
 

  第三,腹腔内器官肿大或长了肿瘤,如肝脾肿大、肝硬化等,腹腔内的器官和组织都有可能长肿瘤,而肿瘤越长越大就会引起腹胀。
 

  第四,婴幼儿的肠壅闭,严重的完全壅闭,多在出生后不久就会因症状显着而被发现。但如果只是不完全的壅闭,也有可能拖良久后仍被遗漏。例如先天性巨肠症,是由于胚胎发育期肠道神经节由上往下发育不完全而阻止,造成大肠最后无法放松,使得上方正常的大肠胀得很大。症状除了宝宝有显着的腹胀外,通常也会有胎便延迟解出或便秘的征象。

  二、宝宝尿液可以治鹅口疮
 

  前辈说教:

  婆婆说,食欲明显变低,而且脸颊内侧和舌头上都冒出白色豆腐状的颗粒,经确证是患上了鹅口疮。有朋友说可用宝宝尿液涂抹在患部,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解释:
 

  鹅口疮是一种微菌(念珠菌)感染,使用尿液治疗并无科学根据,而且很不卫生。
 

  新生儿鹅口疮是可以预防的,平时只要注意口腔护理,每次喂奶后再喂几口温开水,可冲去留在口腔内的奶汁,这样霉菌就不会生长了,此外,在每次喂奶前,先将奶头擦干净,双手也要洗干净。新生儿所用食具,应煮沸消毒后才可使用。
 

  但如果新生儿口腔有鹅口疮,可以用棉花千蘸些制霉菌素溶液(每10毫升冷开水中含20万单位制霉菌素)涂在口腔患处,或用1%龙胆紫涂口腔;或用2-3%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洗口腔;又或者是涂些冰硼散或硼砂甘油,以上药物每天可涂3-4次。
 

  吃奶后用1%龙胆紫溶液滴于新生儿的舌下,让其舌头活动而转涂到整个口腔。一般每日滴2-3次,同时补充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每日二次,每次各一片,压碎成粉,加水溶解后喂就可以了。

  三、喉咙痛时喝盐水
 

  前辈说教:

  当喉咙开始有点痛、好象要感冒时,妈妈就要我喝1杯盐水加点醋,似乎确实能减缓感冒的症状。现在我就利索当然把这个方法用在我的孩子身上。
 

  解释:
 

  喉咙痛多半是因为发炎,补充水分即可获得改善。如果孩子不喜欢喝水,也可用水果汁替代。至于盐水,则一定要将少量的盐溶解于大量的淡水中,否则可能会伤害喉咙。一旦幼儿生病,父母应尽量避免幼儿可能排斥的治疗方式。盐水味道不佳,难以引起饮用兴趣,还可能伤害喉咙。建议改用热茶或大量开水,也能达到减低疼痛的功效。

  四、半夜哭醒要收惊
 

  前辈说教:

  宝宝平时睡眠都挺好的,只是近来半夜经常啼哭,怎么哄都不行。婆婆说孩子在外面受到了惊吓,一定要收惊才能改善。
 

  解释:
 

  收惊的说法很迷信,只有老一辈的人才会认为宝宝半夜哭醒是撞到了邪恶的东西。但其实睡中啼哭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主要见于小婴儿,多数在睡着2-3小时后就哭起来,哭时两眼紧闭,泪流满面,面色多无改变,给吃不张口,哭闹短则十几分钟,长则半小时以上,有的孩子几乎每天夜间都哭,白天却玩耍如常。
 

  夜间哭闹时,家长有时将其急送医院,孩子到医院后眼睛睁开了,对周围环境发生兴趣,不哭了,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有的孩子哭了一阵躺下又睡着了,有的打几下屁股,醒了也就不哭了。这种情况往往让全家人不知所措,这个抱不行,那个抱也不行,全家人不知该怎么办。
 

  一般睡中啼哭的原因有很多,每个孩子的原因也是不同,但常见的原因有下面几个方面:
 

  1、做噩梦;

  2、室温太高或被窝太热,口渴想喝水;

  3、憋尿或大便前腹痛;

  4、肠痉挛引起的腹痛;

  5、下半夜哭闹可能由于皖虫引起肛门周围或会阴部瘙痒;

  6、晚上未吃饭。因饥饿引起哭闹;

  7、熟睡刚醒,因周围一片漆黑而害伯。

  五、遇丧事会中邪
 

  前辈说教:

  宝宝巧遇见有人办丧事,回家后就开始反复发烧、哭闹不停,婆婆说这都是因为看见了丧事,不知道有没有道理。
 

  解释:
 

  类似这种情况,多半是宝宝受到强烈的声响刺激所致,和丧事本身没什么联系。如果宝宝一再哭闹不停,就要及时到医院做详细检查,必要时可以服用一些舒缓神经、安定心神的药物。现代许多宝宝神经疾病常被以为是中邪,其实没必要太紧张,只要继续维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即可,必要时才有限度地服用一些药物,以求拥有更优良的睡眠品质。

  六、补钙长高要喝骨头汤、高钙奶
 

  前辈说教:

  我和老公的个子都不高,担心宝宝未来也长不高,所以想从小给孩子多补充钙质。妈妈说猪骨头里含有丰富的钙质,要我多炖点猪骨头汤给孩子喝,还经常买了一大箱高钙奶,不知道是否真的有效果。
 

  解释:
 

  防治佝偻病,补维生素D显得更为重要,但也不能忽视补钙,但很多人把补钙就理解为吃钙片,这是不对的。通过喝牛奶,即通过饮食来补充钙。
 

  要维持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一天需要多少钙呢?其实宝宝一般一天800mg的钙就可以了。一般236ml的牛奶含有大约300mg的钙,如果能早晚各一杯牛奶,再加上饮食中含有的钙,就基本能满足需求。
 

  牛奶什么时候喝最好呢?答案是别空腹喝,因为有些人对牛奶的蛋白质过敏,可能空腹喝了之后会肠绞痛或拉肚子。最好在喝牛奶之前吃一些淀粉类食物,如馒头、面包等。
 

  选择什么牛奶呢?如果是4岁以内的宝宝,建议母乳和配方奶一起混合喂养;如果是4岁以上的宝宝,可以选择鲜牛奶;而高钙奶则更适合绝经前后需要特别补钙的女性。鲜牛奶中的钙磷比例非常适当,适合宝宝食用来补钙。
 

  有些孩子喝牛奶上火或生痰,主要是因为孩子的体质决定的,但只要症状轻,不影响孩子健康,可以继续喝牛奶,注意多喝水就好了。不过,有些孩子喝牛奶后诱发哮喘,或引发长期慢性腹泻则不适宜通过牛奶补钙。

  七、喝葡萄糖抵抗力更强
 

  前辈说教:

  我家宝宝近来老是感冒,婆婆听说给小孩喝葡萄糖水很有效,身体会一直很健康,发育也比较好,于是买来一大箱葡萄糖水要给宝宝喝,可我又担心宝宝以后不肯喝开水。
 

  解释:
 

  葡萄糖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许多父母为了增加宝宝的营养,也会给宝宝味葡萄糖水喝,认为葡萄糖对宝宝有很多好处,但是但许多营养专家建议不要这样做。
 

  营养专家表示:妈妈可以在两餐奶食间给宝宝喝些白开水,可以给宝宝润喉化痰,而不需要特别用带有甜味的葡萄糖水。
 

  常给宝宝为葡萄糖水,会给宝宝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不良影响:首先,多喂宝宝葡萄糖水会让宝宝提早进入厌食期。甜味容易满足食欲,使宝宝不愿意吃正餐的奶水,容易提早进入厌食期,而且葡萄糖水的营养成分远不及正常的奶水,长久以后营养方面反而会出问题。
 

  第二,多喂宝宝葡萄糖水易破坏牙齿表面。喝完后,糖水在口腔内会停留过久,很容易与细菌发酵产生酸化唾液,让宝宝脆弱的乳牙提早受到破坏。幼时吃惯了甜食后,日后很难再戒,且长期食用甜食易变成肥胖儿。葡萄糖水虽然很有营养但也不适合宝宝喝,所以请千万别随意或刻意地以葡萄糖水来喂你的小宝宝了,还是多喂宝宝喝白开水吧。

  八、想毛发变黑要涂母乳
 

  前辈说教:

  出生后宝宝的头发一直不好,只有一些细细的毛。同村的大婶叫我用母乳涂在宝宝的头上,说这样宝宝的头发才会长得好、长得黑。还说眉毛也要涂上,将来眉毛也会浓。
 

  解释:
 

  只要发根的营养足够,头发毛囊健康,头发自然会乌黑亮丽。不过现在环境污染严重,如果能给孩子额外补充点营养当然更好。母乳含有许多酵素和蛋白质,可以给毛囊提供一些营养素及滋养剂。在使用之前,请先小范围局部擦拭,确定没有不良反应再大范围使用,以免出现过敏。

  九、黄连水解胎毒
 

  前辈说教:

  宝宝一生下来皮肤就发红,脸上和身上都红,过了一个星期也不见改善。婆婆说琪琪有胎毒,要我去中药铺配黄连水给孩子吃。
 

  解释:
 

  一旦新生儿出现脸色潮红、皮肤差等情况,老一辈的人多会认为是胎火、胎毒所致,通常会配黄连水给孩子吃。其实,正常的新生儿皮肤本来就是皱巴巴的,颜色也比较红润,而且会在一两个月内出现脱皮、掉屑,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古代医书中常以“胎热”来形容新生儿的一些症状,其中除了新生儿的正常生理反应外,当时卫生条件不佳、坐月子期间房屋紧闭、通风不良、新生儿包裹紧密等也都是重要原因。
 

  虽然黄连是大寒大苦的药材,具有抗菌、杀菌的功效,可作为清热解毒的药,但并没有特别说明能够解“胎热”。况且新生儿消化系统仍未发育完全,贸然用苦寒之药,对肠胃会有不良影响。建议以“甘草”替代黄连,因为甘草味道甘甜且具有解毒的功能,同时也可做为补养药材,有助提高免疫力。不过“甘令人满”,对于有胃肠胀气的孩子来说,甘草就不太适用了。

  十、流口水要“收涎”
 

  前辈说教:

  我家宝宝已经1岁2个月了,现在还经常流口水。奶奶说这是因为4个月时没有“收涎”,所以口水才一直流到现在。
 

  解释:
 

  收涎,意思是替宝宝解决流口水的毛病,以便顺利长大成人。“收涎”只是大人对孩子的一种美好祝愿,并不见得一定能起到止口水的作用。
 

  但是,每当看到孩子口水流不停,家长不免有些担心与抱怨。不过爸爸妈妈们要知道,这可是宝宝身体日渐成熟的过程!大人和小孩一样,口腔的唾液腺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不断地在分泌唾液,只是成人吞咽功能较好,所以不会产生口水流出嘴巴的问题。
 

  相反地,宝宝的控制能力还没有完善,在过渡时期,难免会将口水滴得到处都是。基本上来说,这阶段口水多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并没有其他不好的影响,所以家长不用过于担心。等吞咽功能得到加强后,就会慢慢将食物和口水一起吞下去,流口水的情形就会逐渐改善。

 

民间9大偏方助宝宝安度盛夏

  在过去的年代,哪有如今这么多药品,也没有24小时都开门的儿科。再说,赶上夜里小儿来病,黑灯瞎火,又不像现在招手就能打车这么方便。怎么办呢?民间不少给小儿治病的偏方,就是这么给“挤兑”出来的,老百姓一辈辈沿用这些偏方,究竟有没有效,怎么用最有效。让我们请医学专家来点评一下吧。

  著名儿科老专家认为,下面这些方子来自民间,既然一直被老百姓所沿用,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这些方子的配伍基本上是一些食物,即使加上了一两味草药,以增加药性,也是可以的。对于一些以食物为材料的偏方,家里有小孩的父母在孩子生病时不妨一试,但是如果对症用了某个偏方,并不见效果,就必须赶快去医院治疗。一定记住,有急症还是应该先去医院。

  香油蜂蜜治便干

            


  火力壮是孩子的“通病”,尤其是小男孩,大便干燥、容易伤风感冒、积食。家里用的芝麻香油,就能解决大问题。用半小勺香油加上半小勺蜂蜜,调匀了,喝个一两回,小儿的大便干燥就会解决,以后可以间隔一些日子再给孩子喝。
 

  专家点评:香油和蜂蜜都是有润肠作用的食物,给小儿单喝香油或者单喝蜂蜜,同样可以润肠通便。
 

  止咳认准白萝卜

  用大半个白萝卜,洗净掏成空心,灌进大概2两蜂蜜,放在碗里蒸熟,然后给孩子吃萝卜喝汤,每天吃两回。
 

  还可以用5片白萝卜、3片生姜、3颗大枣加水煮开后再煮30分钟以上,捞出这几样,加一勺约30克的蜂蜜,再煮开之后关火。晾到温热给孩子当水喝,一天喝一两回,可以治伤风咳嗽,主要是风寒感冒的咳嗽。
 

  专家点评:第一个方子中,白萝卜的功能是止咳化痰,还可以补肾益气,缓解咳嗽。蜂蜜则有补肺的作用。第二个方子适合体弱反复感冒咳嗽的婴幼儿使用,但风热咳嗽,有黄痰的孩子不能选用。
 

  茶叶蒜瓣能止泻

  用一小撮茶叶、几颗去了皮的大蒜瓣,放在锅里煮水,开了锅再煮三四分钟,晾到温凉,给孩子当水喝,视情况喝上一两回,这个办法治腹泻很有效。
 

  专家点评:茶叶有收敛的作用,可以缓解泻肚。大蒜无论生熟都有消毒的作用,不仅能治痢疾杆菌,还有治疗结核的作用。
 

  烤鸡蛋黄辨证用

  用砂锅把10个熟鸡蛋黄慢火烤,油烤出来随时用勺盛出,把剩下的黑渣扔掉,烤出的油分3天给婴儿服完,每天早、中、晚3次或多几次也行。轻的腹泻吃一剂就见好,如需巩固,再用7个鸡蛋黄烤油就可以了。
 

  专家点评:此偏方为典型的民间经验方。鸡蛋黄油可治婴幼儿拉肚子,但两三岁以上如果含脂肪的食物吃多了,造成了临床上说的“脂肪泻”,再吃这种鸡蛋黄油就用反了。另外,鸡蛋黄油除了可以治腹泻,还可以外敷治烧伤。
 

  风寒感冒喝姜水

  两片生姜,切成末,加一匙红糖,用开水冲,趁热喝,然后捂上被子发汗。
 

  还可用两段带根的葱白,切成小段,加3片生姜,熬水,给小儿趁热喝,一天两回,每次喝半杯。
 

  专家点评:这两个办法都是治风寒感冒的,只有风寒感冒才可以捂汗。
 

  自制药液洗湿疹

  用蛇床子、金银花各10克,加6克甘草,用1000毫升水煎成药液,晾凉,用纱布沾水给婴儿洗患处。每天加温之后洗两三次。
 

  专家点评:这个偏方能清热、燥湿、止痒,但是婴幼儿皮肤娇嫩敏感,如果用,只能先少量尝试着看。
 

  炒杏仁可治蛲虫

  用10粒杏仁,微火炒熟了,捣碎,用纱布包起来,每晚擦肛门1次,连用5天,这个办法可以治小儿蛲虫。
 

  专家点评:杏仁浸出的油和气味是蛲虫的克星,可以试一试。
 

  使君子能驱蛔虫

  用中药饮片使君子30克,20克猪瘦肉,30克面粉,把使君子捣碎,猪肉洗净剁碎和面粉混合均匀,做成10个小饼,蒸熟,给小孩一回吃一个,一天吃两次。
 

  专家点评:使君子是驱虫药,但是用多少,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所以如果想用这个偏方,需咨询医生。
 

  厌食来点山楂汤

  对不爱吃饭的孩子,给吃点山楂糖葫芦、山楂糕。或20克山楂片,10颗大枣,烤焦成黑黄状,再加2个鸡内金,加点儿白糖,熬水,给小儿当水一天喝两三回,连着喝两天,对纠正厌食有效果。
 

  专家点评:山楂可消食、增加食欲,此方可用。

 

宝宝长牙发烧,偏方“敷脚心”来缓解

        宝宝长牙期会伴有轻度发烧的情况,这个时候新手父母千万不要惊慌,不妨用以下这个老偏方来缓解宝宝发烧的症状:用醋调成糊状敷在脚心,用纱布胶布固定(男左女右)……


        症状:孩子长牙齿,并伴随发烧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黄连10克,吴茱蓃10克,冰片5克,全部碾成末,用醋调成糊状敷在脚心,用纱布胶布固定(男左女右),一般晚上调敷,第二天一早拿掉,大概8—10小时左右,敷1次即可。


        楚楚最近哭闹不止,她妈妈焦心的跟我说,最近孩子不吃东西,变得爱哭闹了,一量温度居然很高,38.2℃,她问我是不是要给孩子吃点退烧药呢?我一摸孩子的额头,感觉是有点烧,但脸色蛮好,外表看起来也不像生病的孩子。我就问楚楚妈孩子的一些近况,楚楚妈说,她是全职在家带孩子的,所以平时孩子的饮食起居都很注意的,也不太可能是受凉感冒了,晚上都会时时查看孩子的睡眠情况。


  就在这时,我突然看到孩子嘴角留下的口水,楚楚妈拿着纸巾在那里擦。我拨开孩子的小嘴唇,发现孩子的牙龈红肿,有点上火的症状。原来现在6个月的楚楚,已经在萌第一颗牙齿了!只是长牙引起的发烧不用太担心,当我笑着跟楚楚妈这样说时,她有些意外,又随即松了一口气。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烧是很常见的事。但现在家庭普遍是独生子女,小家伙通常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稍有点状况,父母都紧张的不得了。但我还是建议父母,孩子任何情况下的发烧,只要不是高烧,就不要急着给孩子吃退烧药,先搞清楚孩子发烧的原因再说,通常引起孩子发烧的病因有很多,像秋冬受寒感冒了、夏季高发的肠胃炎,扁桃腺炎等都有可能引起发烧。所以,如果家里的宝宝发烧了,每天陪在宝宝身边的妈妈一定要先想想,是不是最近孩子衣服穿太少从而受寒了,是不是吃了太多难消化的东西了,是不是最近给孩子吃什么容易过敏的东西了等等。


  总之,妈妈要尽量从孩子的日常饮食和习惯中去找原因。另外,要观察孩子不同于平时的一些表现,比方像流口水,抓到什么东西就往嘴里塞,这个时候父母就要看看孩子的口腔了,通过这样的回想和对孩子的观察,妈妈们才能找到原因。一发烧父母就过于紧张,这对了解孩子发烧的真正原因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像楚楚这种情况妈妈们并不用太担心,其实小孩长牙多少都会出现温度升高的发烧症状,但一般都是低烧,这个和感冒的发烧是完全不同的。楚楚牙龈红肿,其实就是长牙引起的发炎,按中医的说法就是上火了!中医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阳有余而阴不足,容易出现阴虚火旺、虚火上升的状况。因此,孩子“上火”往往都是“虚火”,所以这种情况我不建议吃降火药,最好吃一些清热润肺的食物,包括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除了饮食外,我给楚楚妈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民间偏方,这是个引虚火归原的外治方,基本上一般虚火症状都适用,就是取黄连10克,吴茱蓃10克,冰片5克,全部碾成末,用醋调成糊状敷在脚心,用纱布胶布固定(男左女右),一般晚上调敷,第二天一早拿掉,大概8-10小时左右。根据我的经验,大多数孩子敷1次体温就可以恢复正常了。


  但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出牙期间的发烧,并不是都可以一股脑的归结到长牙这个因素上。所以,如果在采用了该方法时,如果发现孩子精神不好、脸色较差又吃不下东西时,这个时候妈妈们还是要送到医院去,检查是否有其他原因。


  几周后,当我再次碰到楚楚妈时,听到她欣喜的说孩子下面牙床上已经长出一颗完整的小乳牙了。我告诉楚楚妈,从孩子第一颗乳牙长出来开始,就要用干净的纱布帮她清洁。虽然乳牙迟早都会掉落,但如果不好好保护一旦发生蛀牙,可能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等,这些都可能使恒牙生长参差不齐,影响美观,还可能引起以后的蛀牙!

小儿腹泻的民间外治偏方

        (1)复方胡椒散外敷:白胡椒2份,肉桂1份,丁香1份,各研成细末,混合瓶装。取药粉1—2克调敷脐部。再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治愈为止。


         (2)“脐贴膏”外敷:朱砂、樟脑、松香、明矾等量,研末后混合瓶装。用冷开水将药粉调制成黄豆大小的丸1颗。慎压于脐中心,外用胶布封贴。每日1次,连用2~3天。


        (3)隔盐灸治:取盐少许,研成细末,填入脐中,盐上放生姜1片,再用艾条隔姜、盐灸5~10分钟,每日2~3次,治愈为止。
 

云南白药治疗小儿病的民间偏方

         (1)婴儿腹泻:云南白药1克加60%~70%酒精调成糊状,敷于脐窝,并用伤湿膏固定,每6~8小时将药物用酒精湿润1次,1剂可以连用3天。


        (2)小儿急性肠炎:先用碘酒、酒精消毒脐周约5厘米的范围,再用75%酒精与云南白药粉凋成糊状,绕脐敷盖,以消毒纱布固定。


        (3)新生儿头颅血肿:用云南白药4克,75%酒精10毫升调敷,1天3次,1~7天可愈。


        (4)小儿脱肛:将云南白药加3%生理盐水溶解后,供儿童坐浴。


        (5)婴儿湿疹:先用茶油或食油涂患部,除去黄痂,再以野菊花100克加盐少许煎水外洗,待干后撒上一层云南白药,次日渗液明显减少,10天可痊愈。


        (6)小儿腹型紫癜:云南白药0.25克,一天3次内服,一般药后腹痛止,皮疹逐渐减少,一周后可消失。


        (7)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云南白药琥珀粉(云南白药8克,琥珀粉50克调匀)每次3~6克,合阿胶6克烊化,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


        (8)婴儿脐炎:先用生理盐水或新洁尔灭清洗局部分泌物,然后于患处撒上云南白药1克后用消毒纱布包扎。

豆豉治疗小儿病民间偏方

        豆豉在我国入药历史悠久,历代药书均有记载,现代医学认为,豆豉具有解表清热,透疹解毒之功效。我国民间用豆豉冶疗小儿病的验方不少,现介绍如下:


        (1)小儿丹毒:豆豉6克,炒酥研为细末,加香油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2)小儿胎毒:豆豉10克,加水适量,煎取浓汁,适量服用3~5日,其毒自下。


        (3)小儿头疮:以黄泥8克裹豆豉5克,煨热,研成末,加香油调敷患处

小儿水肿的民间治疗偏方

       (1)麻黄玉米须汤:麻黄5克,玉米须60克,杏仁6克,水煎服。


        注:此方适用于急性肾炎,伴有恶寒汗少之水肿者。


        (2)二豆汤:赤小豆30克,黑豆15克,茅根15克,木防己9克,水煎服。


        注:此方适用于小儿急性肾炎,并有尿血之水肿者。


        (3)蒲公英汤:蒲公英10克,菊花10克,车前子9克,银花9克,连翘9克,白花蛇舌草15克,水煎服。


        注:此方适用于疮疖后而致全身浮肿者。


        (4)黄芪党参汤:黄芪15克,党参10克,茯苓10克,汉防己5克,车前子6克,水煎服。


        泣:此方适用于肾病综合征,脾虚之水肿者。


        (5)益母草汤:益母草15克,丹参9克,小蓟15克,白茅根15克,水煎服。


        注:此方适用于各种类型水肿者。


        (6)小叶石苇汤:小叶石苇15克,车前子9克,水煎服。


        注:此方适用于各种原因起之水肿者。

新生儿黄疸的民间治疗偏方

       (1)白萝卜13克,花生叶2克。加水适量,文火煎浓汁,服之。每日服用l~2次。


        (2)枸杞子2克,枇杷叶1克。加水适量,文火煎浓汁,服之。每日服用2次。


        (3)苡仁3克,山楂2克。加水适量,文火煎浓汁,服之。每日服用l~2次。


        (4)玉米叶、冬瓜皮各3克。加水适量,文火煎浓汁,服之。每日服用2~8次。


        (5)鲜马齿苋10克,冰糖2克。加水适量,文火煎浓汁,喂服。每日服用l~2次。


        (6)鲜藕15克,赤小豆3克。加水适量,文火煎浓汁,喂服。每日服用2次。


        (7)桑叶、竹叶各2克。加水适量,文火煎浓汁,喂服。每日服用2次。

  
        (8)黄瓜15克。加水适量,文火煎浓汁,喂服。每日服用l~3次。


        (9)鲜芦根6克,南瓜皮2克。加水适量,文火煎浓汁,喂服。每日服用2次。


        (10)绿豆芽15克,大麦芽2克。加水适量,文火煎浓汁,喂服。每日服用1~2次。


        (11)乳小麦6克,荷花3克。加水适量,文火煎浓汁,喂服。每日服用l~2次。


        (12)黑豆3克,鲜车前草6克。加水适量,文火煎浓汁,喂服。每日服用2次。


        (13)绿豆5克,蝉蜕0.5克。加水适量,文火煎浓汁,喂服。每日服用1~2次。

小儿风疹的民间治疗偏方

         (1)梨皮15克,绿豆6克。加水适量,文火煎浓汁,服之。每日服用2~3次。


        (2)荷叶10克,竹叶3克。加水适量,文火煎浓汁,服之。每日服用2~3次。


        (3)刺儿菜15克,冰糖5克。加水适量,文火煎浓汁,服之。每日服用1~2次。


        (4)白茅根10克,仙鹤草6克。加水适量,文火煎浓汁,服之。每日服用1~2次。


        (5)藕节10克,生地叶6克。加水适量,文火煎浓汁,服之,每日服用1~2次。


        (6)菊花6克,竹叶3克,生甘草3克。加水适量,文火煎浓汁,服之。每日服用1~2次。


        (7)鲜西红柿汁15毫升,白糖5克。拌匀,1次服下,每日服用2次。


        (8)芦根10克,紫草6克,灯芯草2克。加水适量,文火煎浓汁,服之。每日服用1~2次。


        (9)荞麦叶15克,甘草1克。加水适量,文火煎浓汁,服之。每日服用1~2次。


        (10)薄荷l克,柳树花6克。加水适量,文火煎浓汁,服之。每日服用1~2次。


        (11)绿豆6克,红鸡冠花10克,生甘草1克。加水适量,文火煎浓汁,服之。每日服用1~2次。


        (12)五倍子2克,生蒲黄、生甘草各1克。加水适量,文火煎浓汁,服之。每日服用1~2次。

小儿丹毒的民间治疗偏方

         (1)黄豆适量,加水适量,文火煎浓汁,将浓汁搽患处。


        (2)黑豆适量,加水适量,文火煎浓汁,将浓汁涂患处。

  
        (3)油菜籽l杯。研成细末,用香油调匀,涂搽患处。


        (4)绿豆15克,大黄6克。研为末,用生薄荷汁加蜜调匀,涂患处。


        (5)淡豆豉30克。炒焦,待烟绝后,研为细未,用香油调匀,敷患处。


        (6)荞麦粉适量,以醋调匀,敷患处,早、晚更换1次。


        (7)蓄草(鲜)适量,清水洗净,捣烂如泥,用鸡蛋清和匀,外敷于患处每日换药2次。连续敷数日。以愈为度。


        (8)茭白适量,烧存性,研成细末,撒敷患处,或以麻油调敷。适合用于小儿游丹。

小儿头疮疖肿的民间治疗偏方

      (1)鲜芋适量,捣烂,加食盐少许。再捣烂如泥,敷于患部,早、晚更换1次。适合用于小儿头上热疖。


        (2)新竹壳(笋壳)适量,烧存性,研细,以麻油调涂(先用浓茶汁将患处拭洗干净,再涂药)。


        (3)绿豆适量,水磨取汁,涂于患部,干即更换,每日外用3~5次。


        (4)蚕豆种皮(豆子的壳)适量,炒焦,研成细粉,以麻油调涂,每日2次。适合用于小儿头部黄水疮。


        (5)赤小豆适量,研成细粉,以蜂蜜调涂,于即更换。适合用于热疖、痈肿。


        (6)芜菁叶适量,烧存性,用猪油调和,将患处用浓茶水洗净,再涂之,每日外用1次。适合用于小儿头疮、秃疮。


        (7)夜交藤叶适量,捣烂,贴患处。每日外用2次。适合用于热疖、肿痛。


        (8)葱白(或葱全苗)适量。捣成泥状,加入少量蜜外敷患处。适用于小儿秃疮。


        (9)苦楝树皮30克。烧焦,研为细末,和猪油调敷。适合用于小儿秃疮。


        (10)榆树皮30克。捣成细末,醋和外敷。适合用于小儿秃疮。


        (11)桃皮150克。加水适量,文火煎浓汁,入白面涂头部,每日外用2~3次。用于小儿秃疮。


        (12)葶苈子(又名独行菜)30克。研为细末,将头洗后,药粉敷于头上,每日外用1次。适用于小儿秃疮。


        (13)大头菜子适量,炒后研细末,用醋调和患处。或用大头菜叶烧存性研末,用猪油调敷。适合用于小儿头疮。

【小儿蛔虫病驱虫偏方】南瓜拌饭

        南瓜含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蛋白质,有驱除蛔虫、绦虫之功效。本品适合6-9个月以上婴儿食用。


        原料:


        南瓜1片,米50克,白菜叶1片,食盐、食油和高汤各适量。


        制作:


        1、南瓜去皮后,取一小片切成碎粒。


        2、白米洗净,加汤泡后,放在电饭煲内,待水沸后,加入南瓜粒、白菜叶煮至米、瓜糜烂,略加油、盐调味即成。


        特点:


        熟烂略有咸味,适合食用。

【小儿蛔虫病驱虫偏方】海南椰鸡汤

  椰子肉、椰汁可驱蛔虫、蛲虫;核桃仁健脑;鸡肉营养丰富。小儿受寄生虫的危害,可吃此汤,驱虫健身。


  原料:


  椰子1只,鸡1只(约重600克),姜片10克,核桃仁50克,红枣50克,清水约用1500克,盐少许。


  制作:


  1、鸡洗干净去皮,放入滚水中,浸约5分钟,斩成大块;核桃仁用水浸泡,去除油味;红枣洗净去核;椰子取汁,椰肉切块。


  2、把鸡、姜片、核桃仁、枣、椰汁与椰肉同放10碗滚开水中,加姜片,用猛火滚起后,改用文火煲3小时,加盐调味即成。


  特点:


  香甜适口,椰味清香浓郁。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今日要闻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