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消肿止痛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消肿止痛】健康养生知识最新推荐阅读,有关【消肿止痛】的健康养生知识最近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消肿止痛】包含的最新内容是什么【消肿止痛】一起来看下最新详情内容。
【消肿止痛】健康养生知识最新推荐阅读,有关【消肿止痛】的健康养生知识最近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消肿止痛】包含的最新内容是什么【消肿止痛】一起来看下最新详情内容。

雷公藤具有祛风除湿 活血通络 消肿止痛 杀虫解毒之功效

雷公藤,中药名。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根的木质部。皮部毒性太大,常刮去之。亦有带皮入药者。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区。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口眼干燥综合征,白塞病,湿疹,银屑病,麻风病,疥疮,顽癣.

性状鉴别

药材性状:根圆柱形,扭曲,常具茎残基。直径0.5-3cm,商品常切成长短不一的段块。表面土黄色至黄棕色,粗糙,具细密纵向沟纹及环状或半环状裂隙;栓皮层常脱落,脱落处显橙黄色。皮部易剥离,露出黄白色的木部。质坚硬,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纤维性;横切面木栓层橙黄色,显层状;韧皮部红棕色;木部黄白色,密布针眼状孔洞,射线较明显。根茎性状与根相似,多平直,有白色或浅红色髓部。气微、特异,味苦微辛。有大毒。

饮片性状: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片状,片厚2-4mm。切面有木质射线,外皮淡黄色,有微纵纹。质脆易断。气微,味淡微苦。

性味

味苦、辛,性凉,大毒。

归经

归肝、肾经。

功效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主治

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口眼干燥综合征,白塞病,湿疹,银屑病,麻风病,疥疮,顽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去皮根木质部分15-25g;带皮根10-12g。均需文火煎1-2h。也可制成糖浆、浸膏片等。若研粉装胶囊服,每次0.5-1.5g,每日3次。外用:适量,研粉或捣烂敷;或制成酊剂、软膏涂擦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

2、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对非特异性免疫有增强作用;对细胞免疫有抑制作用;对体液免疫有抑制作用。

3、抗肿瘤作用。

4、对实验性肾炎的作用:预防和保护作用。

5、抗生育作用。

6、杀虫剂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7、其他作用:降压、抑制呼吸等。

8、体内过程:消除缓慢。

附注 雷公,原为神话中司雷之神,此处藉以为名,以示其毒性之烈。毒副作用以胃肠道反应最明显,故有断肠草之名。本品水浸液可杀虫,亦称菜虫药。




它被称为女人草 行气活血、养心助眠、驱寒止痛效果好

春天渐渐到来,落雨纷纷,湿润的天气给很多独特植物提供了生长的好时机!

艾草,作为一种传统而又有效的草本植物,可做菜可做药,有着“医草”的美称。一年356天,也仅有在清明节前后一个月,才会出现在大家的眼中。流传一句谚语云:“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艾草春天生苗,高约二、三尺,叶形如菊叶,表面深绿色,背面密生灰白色绒毛。叶与茎具有油腺,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有驱蚊蝇、虫蚁、消毒杀菌、净化空气的作用。

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草置于家中以“避邪”,又或者使用干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之目的。

艾草医用

艾草具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止血、抗凝血,镇静、抗过敏和护肝利胆等作用。

在诗经时代,艾草就已经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一般用于针灸术的"灸"。所谓针灸其实分成两个部分。"针"就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熏、烫穴道疗法。

艾叶,晾干陈放数年后,将艾叶打成绒,色泽金黄,被称为金艾绒。可制成艾条、艾柱,点燃后于相应穴位做温和的处理。

艾叶之温通经络、散寒止痛,通过火的温热缓缓渗入皮肤,入于经络,而能调经络、肌腠、脏腑之沉寒痼冷。有温补阳气,又能散寒活血之功效。

艾叶以存放得越久越好。李时珍说,“凡用艾叶,需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伤人肌脉”。故孟子云:“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足以体现陈艾,也就是三年的好啊!

艾草消毒

艾灸,除了在艾灸方面卓越的表现之外,在广大农村地区都有燃烧艾草驱蚊、杀菌的习俗。

以野艾叶、艾条或艾绒烟熏,可用于室内消毒。

艾草驱蚊

有“神仙草”美誉的艾草,具有抗病毒作用。其熏香效果良好,可以驱蚊,还能除湿脱臭、净化空气,有益人体支气管保健并帮助免疫力提升。

若要拿艾草来当作熏香使用的话,最简单方便的就是直接点燃艾绒,只需准备一个容器来盛放艾绒。如果不讲究的话,随便拿个不用的碗盘也可以。

艾草食用

嫩艾当作食物,可以治痢疾以及泻血。

《本草纲目》有曰:“春月采嫩艾做菜食,或和面做馄饨如弹子。吞三五枚,以饭压之,治一切鬼恶气,长服止冷痢。又以嫩艾做干饼子,用生姜煎服,止泻痢,及产后泻血,甚妙。”

1、青团

青团是江南地区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

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而更多被人用当作春游小吃。

黑芝麻 70 克;去壳带皮花生仁 200 克;细砂糖(馅)110 克;糯米粉 700 克;细砂糖 60 克;水(适量)

1. 新鲜艾草叶,留叶去柄,开水中焯烫后捞起,切成小段,并加入适量的水打成糊。

2. 将准备好的糯米粉置入大盆中,加入艾草糊和适量的白糖水,搓成光滑面团,搓成长条,小刀切成均等的小剂子。

3. 取一个捏成圆形,包入馅料,收口捏圆做成生胚。

4. 放于荷叶片,面上蘸水,点上炒香的黑芝麻。

5. 置于出汽的蒸锅 15 分钟即可。

2、艾粿

此品表皮光滑,色泽翠绿,清香扑鼻,甘中带苦,质柔有韧性,食而不腻。不仅风味独特,且能温肺暖脾,散寒除湿,有防病保健之功效。

鲜艾、糯米粉

1、以鲜艾加碱煮至烂熟,滤干水,捣成艾泥。

2、再对半配上干糯米粉揉匀,然后分成小坯,包馅上蒸笼。

3、蒸笼底下要铺上大白菜叶子,然后旺火蒸熟即成或用油炸。

小贴士

馅料为糖、猪油、芝麻粉,亦可用猪肉为馅;也可用冬笋、白萝卜、腊肉炒熟,然后加上佐料,用这个作为馅更好吃。

形状一般为饺子状,也可做成圆形。由于它很有韧性,可以把它做成不同好看又有创造性的东西,像可以把它捏成蘑菇、兔子、冰糖葫芦等等的新奇玩意,只要你不嫌麻烦以及自己喜欢就好。

3、艾叶煮鸡蛋

艾叶煮鸡蛋,是一道对女性很有好处的食疗偏方。体寒的女性常吃,能起到温经暖宫的效果。有痛经的朋友更可通过服用艾叶煮鸡蛋,来达到改善的效果。

艾叶煮鸡蛋主要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将鸡蛋打碎跟艾叶一起煮成蛋花汤,另一种是将生鸡蛋放在艾叶水里煮熟。

艾叶100g、食盐适量、调和油适量、鸡蛋3个

1、艾叶拣去杂质,去梗,泡水。

2、洗净的艾叶切碎,并将3个鸡蛋打散。

3、锅里烧开水,水煮开后倒入艾叶煮开。

4、倒入鸡蛋液煮开,煮开后转中小火。

5、放适量盐、油煮开即可。

4、艾草茶

艾草茶,采摘的嫩艾草经过脱水干燥处理而成,与泡茶叶一样,用沸水冲开即可。喜欢甜一点的话,可以加入少许蜂蜜调味。对慢性咽炎的人来说,简直是年度最佳饮品。

它不仅能祛除体内寒凉之气,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抵抗力,有效预防空调病等现代病。


清明至

野艾香

青团嫩

快来咬一口春天的味道吧




止痛有妙招 关节炎、扭挫伤、颈腰椎疾病及各种痛症试试热熨疗法

热熨疗法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理,选择适当的中药及辅料,经过加热之后,在病人身体局部或一定穴位来回移动或反复旋转按摩的一种外治方法。

其机理是通过温热刺激和药物渗透的共同作用,疏通经络,加速血液循环,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机体的病理状态,减轻某些疾病的症状,缓解疼痛,达到治疗或者辅助治疗的目的。

热熨疗法操作简便,适应症广,副作用小,对某些疾病有独特的疗效。适用于各种慢性、虚寒性疾病,关节炎,扭挫伤,颈腰椎疾病及各种痛症。

透骨草熨

适应症:风湿痛、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所致的疼痛。

原料:透骨草60克,当归、独活各30克,草乌15克,大青盐500克,陈醋100毫升。

方法:先把大青盐放入铁锅内急火爆炒,再拌炒上述4味药(研为细末)2分钟,最后均匀洒入100毫升陈醋,略炒一会儿,急装入纱布袋内,热熨疼痛处。每次20分钟,早晚各1次。

晚蚕砂熨

适应症:因感受风、寒、湿所致的风湿痛、四肢关节麻痹、活动不便或兼疼痛者。

原料:晚蚕砂500克,黄酒30毫升。

方法:把晚蚕砂与黄酒拌匀,装入2个布袋内,放在铁锅内蒸10分钟,取出药袋,趁热熨四肢关节麻痹(或疼痛)处。也可改蒸为炒,把晚蚕砂炒热后,兑入黄酒略加拌炒,装入2个布袋,热熨痛处。每次30分钟,每天1次。

大青盐熨

适应症:因感受风寒所致的风湿痛、头痛、腹痛、腰痛、关节痛以及慢性腹泻、痛经等。

原料:大青盐500克。

方法:把大青盐放入铁锅,急火爆炒后装入布袋内,把布袋放在肚脐上(或上述疼痛处)进行热熨。如大青盐渐渐冷却,可重新炒热再熨。每次30分钟,每天1次。

大葱熨

适应症:各种风寒痛症,以及气滞血瘀所致的疼痛。

原料:大葱白(切丝)、大青盐各500克。

方法:先把大青盐放入铁锅内急火爆炒,再放入大葱白,略炒1~2分钟,等发出葱香后,装入布袋内,热熨痛处。每次30分钟,每天1次。

麸子熨

适应症:因感受风、寒、湿所致的四肢关节疼痛以及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和外伤性关节疼痛(后者指恢复期)等。

原料:麸子500克,苍术、广木香各60克,生乳香(打碎)30克。

方法:上述各药研成细末,先把麸子放入铁锅炒热,再把后3味药末放入锅内同炒3分钟,稍洒几滴水,使锅内产生蒸汽,以便更好地发挥药力。炒好后放入布袋,置于关节疼痛处热熨。每次30分钟,每天1次。

陈醋熨

适应症:痛经以及感染风寒所致的头痛、腹痛、腰痛、风湿痛、四肢关节痛等。

原料:陈醋200~300毫升,香附(打烂)30克,大青盐500克。

方法:把大青盐放入铁锅急火爆炒,后拌炒香附30秒钟,再洒入陈醋,随洒随炒30秒钟,然后装入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在肚脐(或疼痛部位)上热熨。每次30分钟,每天1次。

新砖熨

适应症:感受风寒所致的腰背部疼痛、胃肠痉挛性(阵发性)疼痛以及风湿痛。

原料:新砖(红砖、青砖皆可,但不要用水泥、煤渣砖)2块,鲜姜丝(或葱丝)200克。

方法:把新砖放在炉火旁边烤热到合适温度。在疼痛处放上热毛巾,上面放鲜姜丝(或葱丝),把热砖轮换放在热毛巾上(如怕热,可多垫一条毛巾)。每次30分钟,每天1次。

作者:王华

文章内容来源:医食参考

更多药食同源,食品安全,美食营养,疾病防治,减肥保健,长寿养生等专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yishicankao(长按可复制)。





春季饮食:具有清热止血 消肿止痛 补中益气功效的滋补粥

茄子米粥:是用茄子、大米煮成粥。

配方: 紫茄子1000克,大米150克。

制法: 将紫茄子切碎,与大米共煮成粥。

功效: 清热利湿退黄。

用法: 随意服食,连服数日。

⑴具有清热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

⑵用于热毒痈疮、皮肤溃疡、口舌生疮、痔疮下血、便血、衄血等。

茄子:中医学认为,茄子属于寒凉性质的食物。所以夏天食用,有助于清热解暑,对于容易长痱子、生疮疖的人,尤为适宜。消化不良,容易腹泻的人,则不宜多食,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 所说:“茄性寒利,多食必腹痛下利。”《滇南本草》记载,茄子能散血、消肿、宽肠。所以,大便于结、痔疮出血以及患湿热黄疸的人,多吃些茄子,也有帮助,可以选用紫茄同大米煮粥吃。《本草纲目》介绍,将带蒂的茄子焙干, 研成细末,用酒调服治疗肠风下血;《滇南本草》主张用米汤调服,更为妥当,因为肠风下血和痔疮出血,都不宜用酒。把带蒂茄子焙干,研成细末,更常作外用。

中医认为大米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称誉为"五谷之首",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约占粮食作物栽培面积的四分之一。世界上有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

大米,入脾、胃、肺经,具有、健脾和胃、除烦渴的作用。古代养生家还倡导"晨起食粥"以生津液,因此,因肺阴亏虚所致的咳嗽、便秘患者可早晚用大米煮粥服用。经常喝点大米粥有助于津液的生发,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皮肤干燥等不适。煮粥时若加点梨,中医养生效果更好。

指湿热之邪蕴结肝胆的病症。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所致。症见胁肋胀痛灼热,腹胀厌食,口苦泛恶,小便短赤或黄,大便不调,或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治宜清利肝胆湿热。

中医就是因体质的不同而选择养生保健的方式。肝胆湿热证为湿热内蕴肝胆功能失常所致的病症。常因感受湿热之邪或脾虚水湿内生,日久化热,或长期过食甘肥厚味生湿助热,影响肝胆功能所致。湿热体质的人可以试试上面的这么偏方,很快就可以缓解这些症状了。



能祛风除湿止痛的草乌不能随便吃 看看专家怎么说

草乌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是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干燥块根,呈不规则长圆锥形,为乌头的一种。《中国药典》中记载其功效为“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通俗点讲就是能祛风除湿止痛,这正是人们吃草乌的原因。

但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草乌具有很大的毒性。草乌的毒性主要是由于其中含有的多种生物碱类,主要包括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等,它们既是草乌的主要药效成分,又是其毒性成分。就好比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治病,食用不当就能引起中毒。

乌头碱为剧毒物质,食用0.2毫克就可以发生中毒,3~5毫克就可以导致死亡。乌头碱的心脏毒性尤为突出,中毒后可出现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呼吸麻痹、体温降低等表现,严重者可发生死亡。

我国地大物博,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不少都是中药材。很多地区的老百姓,特别是云贵川等物种丰富的省份,平常见惯了各式奇珍异草,便容易“轻敌”,随随便便就上山采点中草药给自己治病,或者采点蘑菇尝尝鲜,时不时地有中毒事件报道。

别拿中药材不当药,是药三分毒,而草乌这样的药十二分毒,一个不小心就会中毒甚至丧命。

不要以为自己常吃就能保证安全,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采集时间,不同炮制方法等因素都会造成其中的生物碱含量有所差异,草乌别随随便便吃!




这长在树上的白珍珠 你见过没?中医说它可是消肿止痛的宝贝

老家的山里有一种树,每年的夏天它都会结上好多白色小果,一个个就像圆圆的珍珠,这种树的名字叫做白饭树

白饭树也是一味中药,村里的人常常用它治疗各种疾病,特别是对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痒止血等有很好的良效,村里的一些老人还常用于风湿痹痛,湿疹瘙痒的治疗

每年一到白饭树结果的时候,挂在枝头上的白饭果,远远望去特别的好看

白饭树的用法:内服,根15-30g,或入酒剂。外用:适量,鲜品剪水洗或捣烂敷,或用叶晒干研粉茶油调敷患处



调经止痛 利尿通淋

阴包穴

出处:《针灸甲乙经》

释义:阴,水也。包,收也。阴包名意指肝经的水湿之气在此为云集之状。本穴物质为曲泉穴传来的弱小阴湿水汽及足五里穴外渗下行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天地二部水湿皆聚集本穴,本穴如肝经水湿的包收之地,故名

位置:在股骨内上髁上4寸,缝匠肌后缘。

主治:腹痛,遗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月经不调,盆腔炎,遗尿,小便不利。腰腿痛,骶髂关节炎,腰肌劳损,腹股沟淋巴结炎。

配穴:

配气海、中极、肾俞有补肾益气,固摄膀胱的作用,主治遗尿。

配关元、血海、三阴交有活血通经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

配交信治月经不调。

配关元、肾俞治气虚不固之遗尿。

配箕门、足五里、血海治膝股内侧疼痛,小儿麻痹的肌萎缩。

操作:直刺1.0~1.5寸;可灸。




祛风通络 解痉止痛

耳和髎穴

出处:《针灸甲乙经》

释义:禾,五谷之代称也,此指气血中的脾土微粒。髎,孔隙也。禾髎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及穴外汇入的寒湿水汽在此化雨冷降。本穴物质中一方面是耳门穴传 来的水湿之气,其量少,其性收引,另一方面是足少阳胆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传入本穴的湿冷水汽,两气交会后在本穴的变化为化雨冷降,所降之雨如从孔隙中漏落一 般,故而得名。

位置:在侧头部,当鬓发后缘,平耳廓根之前方,颞浅动脉的后缘。

取穴:正坐或侧伏,在耳门前上方,平耳廓根之前方,鬓发后缘之动脉搏动外取穴。或侧坐位,在头侧部,鬓发后缘,耳根前1寸处,按压有酸胀感。

主治:头痛,耳鸣;牙关紧闭,口。

配穴:

配下关、合谷治牙痛、下颌关节炎。

配太阳、颧谬、丝竹空治口眼斜。

配牵正、地仓、四白、阳白治面瘫。

配印堂、列缺治鼻衄。

配风池、太阳治偏买痛。

配听宫、翳风有清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

配颊车、地仓,阳白有祛风通络的作用,主治面神经麻痹。

配太阳、印堂、足临泣有祛风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操作:斜刺0.3~0.5寸;可灸。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今日要闻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