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医学常识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医学常识】最新推荐阅读健康母婴知识,近来【医学常识】的健康母婴知识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医学常识】与它有关的最新内容是什么【医学常识】可以学习到哪些知识。
【医学常识】最新推荐阅读健康母婴知识,近来【医学常识】的健康母婴知识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医学常识】与它有关的最新内容是什么【医学常识】可以学习到哪些知识。

医学研究:脑扫描或可预测儿童是否会罹患自闭症


《科学·转化医学》杂志近日报道称,新的研究结果揭示,脑扫描可以发现6个月宝宝的脑部功能性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可预测他们日后是否会罹患自闭症谱系障碍(ASD)。

ASD即广泛意义上的自闭症,是一系列复杂的神经发展障碍性疾病,能影响孩子的社交、行为和交流方面的能力。ASD患者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异于常人。据估计,全球每68个儿童中就有一个孩子罹患该病。早期发现并给予行为学干预,可显著改善ASD患者的生活品质,然而在孩子两岁或更大年龄之前,全面的行为方面的症状通常不会出现。

在新研究中,美国北卡大学的罗伯特·爱默生与同事将6个月大婴儿中能可靠检测到的脑连结性,与这些孩子两岁时的ASD诊断挂钩,具有很高的预测准确性。研究人员对59名具有ASD高度家族遗传风险的婴儿脑部进行功能连接性磁共振成像扫描,采集了230个不同脑区间的26335对功能性连接。这59名婴儿中,有11人在24个月大时被诊断罹患ASD。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解析,研究人员正确预测了其中9名患儿的特定脑连结模式。

尽管研究人员指出,未来他们需要进一步研究该方法是否适用于那些没有高度遗传风险的婴儿,但这项发现或朝着ASD的早期诊断迈出了第一步。


妈妈必须知道的婴儿奶粉三个常识

    纯进口奶粉并不一定符合中国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有符合中国婴儿生长特点的奶粉才是最适合的。配方奶粉中并非添加元素越多就越好。如果奶粉中脂溶性维生素A、D、铁、锌等矿物质超标,会对孩子产生毒性。

  奶粉是宝宝的必需品,基本属于无可取代。妈妈我们给宝宝选择什么奶粉才能让宝宝健康茁壮的成长?什么奶粉最让妈妈们放心?在此之前,我们先需要了解配方奶粉的一些基础知识。
 
  什么是配方奶粉
 
  配方奶粉又称母乳化奶粉,它是为了满足婴儿的营养需要,在普通奶粉的基础上加以调配的奶制品。与普通奶粉相比,配方奶粉去除了部分酪蛋白,增加了乳清蛋白;去除了大部分饱和脂肪酸,加入了植物油,从而增加了不饱和脂肪酸,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称脑黄金),AA(花生四烯酸);配方奶粉中还加入了乳糖,含糖量接近人乳;降低了矿物质含量,以减轻婴幼儿肾脏负担;另外还添加了微量元素、维生素、某些氨基酸或其他成分,使之更接近人乳。也称为婴儿配方奶粉。
 
  母乳成分按时间顺序分三种,产后1~5天为初乳,6~10天为过渡乳。15天~15个月为成熟乳。初乳量较少,色淡黄,含脂肪少,蛋白质多,有较多微量元素,更重要的是初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最高,可帮助新生儿抵抗疾病。成熟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品,婴儿配方奶粉以母乳成分为标准,追求对母乳的无限接近,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种类五花八门,虽没有一种能胜过母乳,但配方奶粉是在母乳缺乏或不足情况下最能满足婴儿营养需要的食品。换言之,配方奶粉完全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母乳喂养是妈妈们的首选,实在是没条件自己哺乳的,选择配方奶粉的基本原则是:越接近母乳成分的奶粉越好。目前市场上的配方奶粉大都接近于母乳成分,只是在个别成分和数量上有所不同。挑选配方奶粉首先根据宝宝不同年龄,如0-6个月,选第一阶段配方奶粉;较大婴儿奶粉,专为六个月以上的宝宝设计,营养含量较婴儿配方奶粉高,蛋白质含量也提高。
 
  选用配方奶粉的营养素适度、均衡、全面、口味较好,能满足每个年龄段孩子的生长发育需求,宝宝吃后无便秘、无腹泻,体重和身高等指标正常增长,睡得香,食欲正常。无口气,眼屎少,无皮疹。母乳中的蛋白质有27%是α-乳清蛋白,而牛奶中的α-乳清蛋白仅占全部蛋白质的4%,a-乳清蛋白能提供最接近母乳的氨基酸组合,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蛋白质总量, 从而有效减轻肾脏负担。同时a乳清蛋白还含有调节睡眠的神经递质,有助于婴儿的睡眠,促进婴儿的大脑发育。所以要首选α-乳清蛋白含量较接近母乳的配方奶粉。此外,精练植物油和牛磺酸满足发育时脑组织的特别需要,脱盐乳清粉能降低灰分含量,减轻婴儿肾负担。乳清蛋白与酪蛋白的含量比例(6:4)与母乳相似,易于婴儿消化吸收;钙磷比例2:1;同时添加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预防婴儿佝偻病。适量的铁可以预防婴儿缺铁性贫血。
 
  纯进口奶粉并不一定符合中国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有符合中国婴儿生长特点的奶粉才是最适合的。配方奶粉中并非添加元素越多就越好。如果奶粉中脂溶性维生素A、D、铁、锌等矿物质超标,会对孩子产生毒性。
 
  选择配方奶粉应如何选择
 
  由于婴幼儿的消化功能比较脆弱,所以在选购婴幼儿配方奶粉应相当慎重:
 
  一、每种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说明书上都有适合的月龄或年龄,其营养成分的配比都不尽相同,而婴幼儿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尤其是随着孩子的消化机能不断地增强,需要的营养是不同的,所以在挑选婴幼儿配方奶粉应该按婴幼儿的实际年龄挑选,千万不能出错。
 
  二、母乳中的蛋白质有27%是α-乳清蛋白,而牛奶中的α-乳清蛋白仅占全部蛋白质的4%。α-乳清蛋白能提供最接近母乳的氨基酸组合,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蛋质总量,从而有效减轻肾脏负担。同时,α-乳清蛋白还含有调节睡眠的神经递质,有助于婴儿睡眠,促进大脑发育。所以在选购婴幼儿配方奶粉要认清配方,挑选α乳清蛋白含量较接近母乳的配方奶粉。
 
  三、选购质量优良,配方合理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有些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添加婴幼儿发育所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时,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虽然这些营养素对婴幼儿十分重要,然而也不能给宝宝过多的摄入或滥用,否则会对宝宝身体有不利的影响,所以在挑选婴幼儿配方奶粉时应选购生产设备先进,企业管理水平较高,产品质量也有所保证的知名企业。2003年,国家对婴幼儿配方奶粉实行了生产许可制度,只有通过审核,获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才有资格从事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生产。此外,优质的婴幼儿奶粉质量管理应该与国际标准接轨,部分企业引入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HACCP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实施采供、生产、物流一体化全过程质量控制,保证产品安全与卫生。
 

识别假奶粉必备常识

    目前中国市场上常见的奶粉质量参差不齐,各种品牌鱼龙混杂。而婴幼儿奶粉的一系列负面新闻,也让父母们十分担心。如何才能买到真正高品质的奶粉?今天小编就教大家认识一下合格的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必备的几大证书,方便大家辨别真伪。

  
   我们以新西兰原装原罐进口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爱瑞嘉为例,了解一针对婴幼儿奶粉的权威证书都有哪些?每种证书都有什么作用?

   生产环节:ASURE QUALITY及COA报告

   这个报告是由新西兰权威第三方独立认证机构AURE QUALITY颁发给检测合格的新西兰品牌的。AURE QUALITY整个检测过程依照新西兰初级产业部法定要求进行,以爱瑞嘉为例,每一批出厂的爱瑞嘉奶粉都将送到AURE QUALITY进行配方合理性、安全性检疫检测,产品检测数远高于60多项,超过行业标准。检测完毕后,新西兰的生产商会收集整理成COA检测报告。

   检验环节:健康证

   向中国出口的乳品,应当附有出口国家或者地区政府主管部门出具的卫生证书。证书需证明下列内容:
1、乳品原料来自健康动物;
2、乳品经过加工处理不会传带动物疫病;
3、乳品生产企业处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之下;
4、乳品是安全的,可供食用。
证书应当有出口国家或者地区政府主管部门印章和其授权人签字,目的地应当标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新西兰初级产业部也是根据AURE QUALITY颁发的检验合格证来办法健康证的。

   出境环节:原产地证明

   这个证明叫:certificate of origin,health and free sale,该证明是由Ministry for primary Industries提供的报告,证明奶源地和产地,同时证明产品是符合MPI标准的生产线。市面上一些假冒的新西兰奶粉,没有这个证明。

  
   入境环节:CIQ认证

   CIQ认证是颁发给真正的、100%原装进口的产品的。一些假洋鬼子品牌,也同样不具备这种认证。

  
   除了以上这些专业认证之外,父母们还需要了解一下所购奶粉是否具备以下六大权威认证: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安全认证

   该认证涉及食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和药品四大行业。FDA认证在食品行业的作用包括:确保在食品中添加的物质及色素的安全;确保通过生物工艺开发的食品和配料的安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以管理膳食补充剂、婴儿食物配方和医疗食品;监督和规范食品行业的售后行为;协调国际食品标准和安全等。

   国际乳品安全HACCP 认证

   HACCP认证确保乳品在消费的生产、加工、制造、准备和食用等过程中的安全,在乳品的危害识别、评价和控制方面是一种科学、合理和系统的方法。HACCP认证识别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环节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防止危害的发生,通过对加工过程的每一步进行监视和控制,从而降低危害发生的概率。

   国际清真食品安全认证

   这项认证用于确保在清真食品中添加的物质及色素的安全;确保通过生物工艺开发的食品和配料的安全;监督和规范清真食品行业的售后行为;以及协调国际清真食品标准和安全等。

   国际风险管理(RMP)体系认证

   RMP体系认证主要包括对风险的定义、测量、评孤和发展应变的策略,辩识风险,评估它们出现的概率及产生的影响,然后建立一个规划来管理风险。

   出口商登记管理认证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列入目录的出口商品进行出厂前的质量监督管理和检验,对其中涉及人身财产安全、健康的重要出口商品实施出口商品注册登记管理。实施出口商品注册登记管理的出口商品,必须获得注册登记,方可出口.

   企业注册登记管理认证

   主要作用在于确认公司的企业法人资格,确认公司的合法性。

   目前市场上,一些优质的进口高端奶粉都建立了自己的产品追溯体系,但只有爱瑞嘉婴幼儿配方奶粉真正做到了14个重要环节全追溯,消费者只需将奶粉罐体上的原生代码通过官方网站、手机wap网站及400亲子热线进行查询,即可掌握到每一罐奶粉在生产检疫等环节中发生的时间与状态。

  
   各位妈妈,希望以上的介绍可以帮助您更精准的识别优质奶粉,为宝宝提供更放心的爱。

宝宝护牙必知的10个常识

  提到口腔问题,大部分人没把它当成重要事情看待。但其实,身体很多疾病都可能与口腔问题有关系。口腔里面藏着700多种细菌,其中一些就可能与心脏疾病等密切相关。因此,重视口腔问题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近日,美国《悦己》杂志就刊载文章,向读者讲述最应该了解的口腔常识。

  1.刷牙时间不能少于2分钟。

  刷牙时间至少要2分钟,每天至少两次,每三个月换一次牙刷。
 

  2. 口腔癌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
 

  人们常常会忽略口腔肿块或起泡,这有可能会导致口腔癌等严重问题。因此,无论那些迹象有多么微小,一旦发现就要及时就医。
 

  3. 看病前,擦掉口红或唇膏。
 

  不然会蹭到医生的手套上,甚至弄脏牙齿、牙床,影响医生辨色诊断。
 

  4.运动也会引起牙齿问题。
 

  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脱水,削弱唾液预防口腔疾病的功能。这样,蛀牙、细菌堆积的风险会增大。而且许多运动饮料含有意想不到的糖类和酸类物质可能会破坏你的牙釉质。
 

  5. 口腔预示全身健康。
 

  口腔影响着身体的其他各个部位。如果牙龈有问题,那么心脏病患病率比普通人高4倍。如果第一颗臼齿相对较矮,而且时有疼痛,就表示消化有问题。
 

  6. 看牙前停用止疼药。
 

  有些人经常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但它会让你在拔牙时大量出血。
 

  7. 牙龈出血很严重。
 

  牙龈出血是炎症表现,很可能你已经出现了感染。
 

  8. 牙膏中含有的磨料并不都是有害的。
 

  很多人认为牙膏中的磨料会损害牙齿。其实,恰恰相反,牙膏中含有的无水硅酸、木瓜蛋白酶等软质磨料,可以抛光并美白牙齿。
 

  9. 吃糖不一定会蛀牙。
 

  吃甜食只要及时清洁就没有太大问题。而且,均衡饮食才是健康笑容的关键。比如,常常不吃饭,会导致口腔酸性过大,造成蛀牙与牙龈问题。
 

  10.舌头也有健康密码。
 

  舌尖鲜红,表明可能有甲状腺或心脏问题;舌头呈黄绿色,则是肝脏或胆囊问题;略带灰棕色,通常会有消化疾病。

 

父母必知:甲流防治生活常识

          中广网北京1月18日消息(记者李欣)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最近一周,北京新增50例甲型H1N1流感报告,死亡1例,截止目前,已经有3人因甲流死亡。


          导语:最近,北京的甲流又给大家增添了一层阴霾,更多民众担心,此次北京甲流出现正值春节前后,大量流动的人口有可能把北京和一些大城市的流感疫情,沿着交通线传播,引起“甲流流行”。

         带着对甲流的种种恐慌,我解读一下甲流,做一个医学知识上的普及,了解甲流,才可以从容应对甲流,更好地保护孩子与自己的健康。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的。只要积极作好预防,也是比较安全的。目前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已投入使用。


         其次介绍一下甲流的一些医学常识,及其如何防控方面的知识。


甲流定义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早期被称为猪流感。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最明显症状是,体温突然超过39度,肌肉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有眩晕、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或其中部分症状。如果个体身体素质不是很好,加上自身免疫力低的话,甲型H1N1流感病毒正好是一个重量级的导火线,患者一旦感染,会直接引发很多并发症,甚至于危及生命。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3天。


病发的临床表现


          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咯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例出现呕吐和/或腹泻。少数病例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无发热。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


          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可诱发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呈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传染源


          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目前尚无动物传染人类的证据。


传播途径


          甲型H1N1流感的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生感染,而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微量病毒可留存在桌面、电话机或其它平面上,再通过手指与眼、鼻、口的接触来传播。因此,尽量不要与他人身体接触,包括握手、亲吻、共餐等。如果接触带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物品,而后又触碰自己的鼻子和口腔,也会受到感染。感染者有可能在出现症状前感染其他人,感染后一般在一周、或一周多后发病。小孩的传染性会久一些。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其中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下列人群出现流感样症状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


        1.妊娠期妇女;


        2.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


        3.肥胖者(体重指数≥40危险度高,体重指数在30-39可能是高危因素);


        4.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5.年龄≥65岁的老年人


面对突如袭来的甲流,我们该怎么做呢?


        总则: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即疫苗注射,积极治愈甲流病人及甲流疑似病人。


具体的预防措施如下:


日常生活


预防甲型H1N1流感要做到以下10点:


(1)、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睡眠充足,多喝水,保持身体健康。


(3)、应保持室内通风,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


(4)、做饭时生熟要分开,猪肉烹饪至71℃以上,以完全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


(5)、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6)、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如无纸巾不宜用手,而是用肘部遮住口鼻。


(7)、常备治疗感冒的药物,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尽早服药对症治疗,并尽快就医,不要上班或上学,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机会。


(8)、避免接触出现流感样症状的病人。


(9)、由于此次流行的病毒是A/H1N1型流感病毒,目前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人用疫苗已开始生产,人注射普通流感疫苗不能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


(10)、普通家庭还可用酒精为日常用品消毒。


日常生活起居


(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及时增减衣物,以适寒温;


(二)“食饮有节”,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少进刺激之品;


(三)“起居有常”,作息要有规律,多动、早睡;


(四)“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保持心态平衡,“恐则气下,惊者气乱”,对流感产生恐惧之心,也可导致气机逆乱,更易招致外感。


甲流与普通感冒怎区分


1、从流行季节区分


  甲型流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温带的秋季冬季发病率较高。


  普通感冒:多发于秋季末期和冬春季节,特别是温差变化较大的天气。


2、从传染性区分


  甲型流感:传播快、发病率高,传染率可达50%,由于人群缺乏免疫力,容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普通感冒:以散发为主,一般人在受凉、淋雨、过度疲劳后,因抵抗力下降,较容易发病。以单个病人出现,传染率低于10%。不会引起大流行。

3、从临床症状区分


  甲型流感:最初出现类似普通流感症状,但体温突然超过39℃,肌肉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有眩晕、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或其中部分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


  普通感冒:全身中毒症状轻微,发热较低,但呼吸道症状明显,常以鼻咽部发干,打喷嚏开始,之后出现流涕、鼻塞等症状。


4、从愈后效果区分


  甲型流感:儿童、老人、身体衰弱的恢复较慢,容易发生并发症,死亡率为0.51%,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是病毒来势凶猛,二是民众起初对新疾病不重视,以为是普通感冒,很多人自己随便吃些药,错过了发病初72小时的最佳救治期。


  普通感冒:一般来说,如没有并发症,1周内可自愈,很少因感冒而危及生命。


5、从免疫力区分


  患甲型H1N1流感后,比患普通感冒后产生的免疫力强,感染治愈后可维持2~4年,普通感冒后获得的免疫力较弱,因此,一个人在短期内可以反复患普通感冒。


结束语:


        很多人担心,此次甲流患者猛增,是否还会像2009年爆发流行那样可怕。据专家解释称,2009年的甲流之所以“可怕”,主要由于它当时是一种新生毒株,人群完全无免疫力。因此会造成全球甲型流感暴发。但是如今情况不同了,当这种新的流感病毒在人类引起大规模流行后,感染过或注射过疫苗的人就对这种病毒有了一定的抵抗力,再次流行时传播和感染强度会大大减弱,目前甲型H1N1流感已属于普通流感。

用药常识——给宝宝的爱心小药箱

      爸爸妈妈在给宝宝选用备用药时要特别慎重,应遵循安全可靠、毒副作用少、服用方便,疗效确切、数量品种适当、容易贮存、谨防伪劣等选药原则。


常用药物


    ●退热药物: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泰诺(对乙酰氨基酚)、芬必得(布洛芬)。


    ●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有多种制剂,婴儿滴服,幼儿服用水剂,再年长一些的宝宝服用咀嚼片、小胶囊或成人片剂。当孩子发热并伴随呕吐时,亦可以经肛门给药。尽管这类药物用于高热惊厥儿童也有一定疗效,但通常需要咨询药剂师后才能应用。这类药物虽属于非处方类药物,但控制较严,一般视为与处方药物等同。


    ●含有布洛芬的水剂、咀嚼片、小胶囊等对于年龄超过2岁的儿童同样适用。


    ●抗过敏和皮疹药物:扑尔敏。


    ●补液盐:用于小于1岁的孩子(大些的孩子可服用含有类似成分的运动饮料)。


    ●止咳药。


    ●激素类软膏:0.5%的氢化可的松软膏、氧化锌软膏、凡士林膏等。


    ●抗生素皮肤软膏:红霉素软膏等。


    随着孩子的成长,家中储藏的药物也应随之调整,以满足孩子日益增长的需求。


儿科医生提醒


    药物有效期很重要,爸爸妈妈在购买药品时要特别留意。有效期的表示方法一般有3种:一是直接标明有效期的截止年月,如“有效期至2005年9月”,是表示该药物可用到2005年9月底。二是标明有效期的时间长短,如“有效期2年”,这就需要留意看清楚药品的批号,如药品批号为“040526”则表示在2004年5月26日之内均有效;还有的直接标明失效期,如“失效期2005年11月”表示2005年11月底后可能失效;也有的厂家的产品同时标明了生产日期和失效日期。若既无批号,又无生产日期或有效期,甚至厂家地址都不标明,那就要考虑是否是伪劣产品了。


常用工具


    家里最好是常备一些物品,这些物品虽然不能治疗疾病,但对于减轻病痛有一定作用。


    【始药用的量具】包括滴管、有刻度的药匙、注射器(无须针头)以及计量杯。


    【绷带】外伤时使用。


    【具有很好消毒作用的双氧水或一小块儿消毒肥皂】用于创伤口消毒、清洗外伤的肥皂,液状肥皂使用更方便些。


    【小苏打(碳酸氯钠)l给宝宝洗澡时用于止痒。


    【体温计】给宝宝测量体温。


药物保存


    ●放于清洁、干燥、避光的地方。


    ●标签清楚,标签不清楚要及时更换或不用。内服、外用药分开放置。


    ●定期检查药品,过期、变色、混浊、沉淀、发霉者不用。


    ●放于小儿不能拿到的地方,防止小儿误服引起中毒。


    ●中药、丸散类药要防潮,易霉变者要放于阴凉通风处。

家长们对医疗常识的缺乏还是非常严重的

        2007年7月,我以28岁“高龄”硕士毕业,专业是成人普外科。  惨淡的就业形势容不得有更多的选择,于是我来到哈尔滨儿童医院工作。初来乍到,一切都觉得非常不适应,仅在轮科阶段接触过2个月的小儿外科的我,很多东西相当于从头学起。  所在的科室,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连出门诊的人员都不够,而我早在毕业前一年利用本科的学历考取了执业资格,所以上班几个月后,就被安排了夜班门诊的任务。


        通常来说,每当过了午夜12点以后,病人就渐渐少了,但躺在值班室床上是不敢睡过去的,一旦真的睡着,被那种急促敲门声惊醒的感觉,实在令人痛苦不堪。  只好闭着眼腈想事情,回忆那些在病房或者是在门诊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患儿和家长,思考每一次诊疗过程中的正误与得失。


        2008年6月,我加入科学松鼠会以后,正式开始科普写作生涯,那些平日里失眠时的胡思乱想,便陆陆续续地以“科普”的名义出现在部分网站,报纸和杂志上。  读者的反馈又使我渐渐意识到无心插柳之举是有些正面意义的,于是便更留心工作中哪些有代表性的病例和事件是可以介绍给读者的,哪些问题是患者急于知道的。这种收集,整理无疑是快乐的。有一次,一个杂志的编辑要求写下自我介绍,我写下了这样的句子:  “一个残留了一些理想主义的外科医生,白天在无影灯下救歹E扶伤,晚上在互联网上激扬女字。”


        现阶段,大众对医疗常识的缺乏还是非常严重的,这一方面导致了很多疾病的延误治疗,另一方面又加剧了医患之间沟通的困难。  这种情况即使在互联网时代,似乎也无明显的改观,因为有限的科学信息被大量广告性质的不实之词所淹没了。一个没有医学背景的人,通常是没有办法利用互联网获取有效信息的,甚至反而可能落入圈套。  一名年轻的基层医生对此常常会感到非常绝望,这种情况的改观似乎是极困难的,但我不愿意放弃希望,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组文章。


        2010年2月,我获得韩国某财团的奖学金资助到首尔大学医院进修,他们的医患关系让我颇为羡慕。  这样的场景如果被中国的患者看到,可能会说:  “你看人家韩国的大夫,态度多好!”如果被中国的医生看到,可能会说:  “你看人家韩国的患者,多么配合!”事实上,中国的医患关系之所以到今天这个地步,远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也远不只是医患双方的事了。《家有小儿,常备开塞露》中提到了这样一个场景:我让孩子先去排便,而家长问我要手纸……这种情况在韩国当然不会出现,包括医院在内的所有卫生问都是备有手纸的。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手纸的事是太小不过的事了,但在大的医疗服务环境一时半会儿不可能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作为一个个体,做一点儿细枝未节的贡献自是责无旁贷,这也是我在业余时间为媒体撰写医学科普文章的初衷。
   

从神经医学观点看胎教

从神经医学观点看胎教

从神经医学的观点出发,探讨“胎内记忆”与“胎教”之间是否有关?胎教到底是什么玄妙的理论?胎教到底有没有科学根据?孕妈咪到底该如何正确看待胎教这一件事?让专业小儿神经科医师与临床心理师,一次教会你正确的胎教心态,陪你从此健康好孕!
 
胎教理论的小秘密
怀孕第6个月起,妈咪就要尽量跟胎儿隔肚皮说话最好!林口长庚医院儿童心智科临床心理师李依亲指出,因为宝宝的听觉系统,约于母亲怀孕20周起即发展成熟。虽然,胎儿不能完全听懂大人说话的内容,但却可能感受母亲的心情,包括:柔和、安祥、愉快,或宁静等感受,因此孕期妇女的情绪,间接都能具有安胎的良性作用。
 
 一、日本的“系统化胎教”课:
临床心理师李依亲表示,日本曾有妇产科池川明医师发表过胎内记忆的看法,日本长久以来也一直都有所谓系统化胎教课程,内容包括有:情绪管理、右脑开发、胎儿对话、音乐熏习。
 
其中“胎儿对话”,被视为对于稳定孕妈咪情绪与宝宝成长等具有良好作用,因此被胎教理论者较广为拿来应用。
 
李依亲心理师表示,事实上,语言的细节,对胎儿来说,并非能够理解。毕竟,一段语言包含:音素、音色、语调等部分,胎儿仅仅能对音色、语调等存有感受,至于“音素”,则因较为细致,并具有后天学习才能懂得的意义成分,因此就胎儿而言,并无法听得懂妈咪到底在对自己说些什么。
 
二、美国的“子宫对话”论:
除日本以外,美国史生狄克夫妇则提出认为,对妈咪肚子里的胎儿说话,有助于让宝宝感受到父母的爱及关怀。尤其人类胎儿的听觉器官最早于胎内6个月大即形成,因此有部分生理学家相信,对腹内胎儿说话、打招呼,能有助于胎儿在母亲肚子里能够健康成长。
 
胎教功能的正确认知
李依亲心理师表示,曾有一项荷兰的相关实验指出,透过低频振动的轻微刺激方式,贴近怀孕母亲肚子表面以测试胎儿的反应,发现胎儿具有记忆能力。
 
这个研究的实验方法为,提供胎儿每隔30秒一次的固定振动,观察胎儿从“有反应”到“习惯而无反应”的过程,此过程被认为是胎儿具有记忆的指标,心理学上称之为习惯化(habituation)。(注:习惯而无反应,表示对于刚才的刺激已经失去新鲜感,而记忆的存在,就是对新、旧刺激具有分辨力。)
 
最后实验结论指出,在接受研究的100名孕妇中发现,30周大的胎儿具有短暂记忆的反应,而34周大的胎儿,其短暂记忆的反应甚至可能保存4周之久。因此,该项研究宣称,胎儿具有记忆与学习的能力。
 
不过李依亲心理师提醒,宝宝即使具有“短暂记忆”,却不代表具有“学习能力”喔!因为学习包含对于讯息意义的理解,但能够区分新、旧讯息,并不代表知道这些讯息的意义,因此对胎儿拼命灌输或认为他可以学会某些语言,期待日后孩子出生能对该语言有强烈的学习能力,算是夸大了胎教的功能,甚至也容易造成孕妇某种程度的紧张与压力。
 
李依亲心理师认为,胎教的正面意义,应是对于孕妇及胎儿能有稳定情绪的良好影响,而不是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错误胎教理论来划上等号。故正确看待胎教应有两项重要观念,一是与胎儿温柔对话,二则是孕妇情绪放松训练。
 
因胎教强调情绪放松,提醒母亲学习调适孕期的紧张情绪,进而达到放松心情、情绪管理的技巧,待日后宝宝出生、生活一团乱时,母亲已具备较佳的情绪EQ;再者透过母胎亲密对谈来交流情感,鼓励母亲主动观察胎儿的反应,对日后照顾宝宝能具有更敏锐的观察能力。
 
 选择理想的胎教方式
心理师李依亲说,有部分研究指出,妇女怀孕5个月起,胎儿即有听觉作用、6个月有触觉、7个月有视觉、8个月则有味觉及嗅觉等功能陆续展现。
 
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胎儿对孕妈咪给予的语言内容,其实是无法精致区辨、理解的(例如:分不出到底是“pig”还是“big”),顶多只能在出生之后,对于某些语句、声调、语言产生“似曾相识的感受”,进而可能有偏好反应,但并非绝对。
 
李依亲心理师建议,孕妈咪如果真的很希望给孩子胎教,不妨以提供温柔的子宫成长环境为主,像是尝试用轻柔音乐、唱摇篮曲、抚触孕肚说说话,如果真的想“教”,那就多听或多说,例如希望让孩子对音乐、对外语有偏好与熟悉感,就多看外语电影、多听这类音乐、多跟孩子聊天…等。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如何当妈妈,预先了解孩子、体察孩子的需要喔!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小儿神经科主治医师张玺表示,胎教到底有多神奇的功能乃是因人而异,最重要的是要能令怀孕的妈咪心情愉快,而不要造成孕妇内心无形的身心压力,所以胎教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宝宝能在妈咪妊娠期间,创造出较佳的子宫环境来孕育胎儿,使孕期心情愉悦,宝宝更健康。
 
准爸爸也能参与妈咪经常练习的“胎儿对话”吗?张玺医师表示,准爸比只要待在妈咪身旁,像是:陪着妈咪产检、陪着妈咪一起走路、散步、用餐等,都是与腹中宝宝很棒的交流机会,不妨轻柔的告诉宝宝,爸比也陪在妈咪身边一起期待他的到来,更可以分享自己的心里话,以温柔的语气传递给宝宝听,这样也就非常非常的棒啰!
 
胎教好孕小叮咛
李依亲心理师表示,胎儿约于怀孕20周左右就已有初步的听力发展,由于听觉是人类最早出现,也是最晚消失的功能,更是胎儿与外界讯息交换的重要触觉管道。
 
因此,不妨在孕期学习心情放轻松,多将注意力放在宝宝和自己身上,而非目标性去学习某种技能知识语言,陪着胎儿多说、多听、多沟通,这样也就能彻底发挥胎教强调的最佳作用啰!

 李依亲
学历:台湾大学心理学研究所临床心理学组硕士
经历:花莲门诺基金会善牧中心咨商员
现任:林口长庚医院儿童心智科临床心理师、长庚科技大学兼任讲师
 
张玺
学历:日本鹿儿岛大学医学士、日本京都大学医学博士、日本京都大学iPS干细胞研究所(进修)
经历:日本京都大学附属医院小儿科主治医师
现任: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小儿神经科主治医师、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系小儿学科助理教授
 

采访撰文/郁筱惠
咨询/林口长庚医院儿童心智科临床心理师 李依亲、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小儿神经科主治医师 张玺(依文章内容出现顺序排列)
摄影/法乐精品婚纱(04-22388698)

*更多内容请参考:【婴儿与母亲】2014年9月号。http://www.mababy.com/

父母要了解的中医常识

         现代研究的基础上,应用中药杀灭病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适用于很多儿童疾病的治疗。而且一般来说,中药的毒副作用相对少,有经验的中医医生在用药上也非常仔细,努力做到把药物的治疗作用扩大,把它们的副作用减低到最小。


        孩子得急重病,需要抢救时,最好先到西医医院儿科去急救。而一般的疾病,尤其是病毒感染性的疾病(大部分传染病、感冒、咳嗽、流感等),中药则有较好的疗效。孩子的胃肠疾病,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等小儿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也特别适合用中药来治疗。


        应该说中医药和西医药是不冲突的,做得好是可以互补的,是可以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治疗条件。


        很多父母在小儿疾病方面都有自己的经验,尤其在选择医院、医生、中医或西医上面,很多经验是值得其他父母借鉴的。但在这里,我们仍要给众多的父母以建议:


        当孩子生病时,要选择特别负责任的、有较丰富的医疗经验的医生给孩子进行检查、治疗;


        治疗用药上能用口服药就不打针;


        能打针就不输液;能用天然药物就不用化学药物;


        能用医疗经验诊断,就少用或不用化验检查手段进行辅助诊断;


        能用一些物理治疗方法可以达到治疗目的的,就不用药物治疗;


        能用中药治疗的疾病,就不用化学药物治疗;


        对于功能性疾病最好用中医药治疗;


        对于各种病毒所致的疾病最好应用中医药治疗。

宝宝用药常识B:家长自行购药禁忌多

      据了解,有超过1/3父母会选择自行为宝宝买药,药店里儿科用药种类繁多,选购时需要格外留神。父母可以帮宝宝选择退烧药、帮助消化药,或者活性菌等非处方类的药物。“值得注意的是,父母不应盲目依赖自购药物,宝宝服用此类药物时间也不宜太长。”陈立民表示。如果宝宝服用退烧药后,发烧仍然持续,超过3天还不退,就需要马上前往医院就诊。


        在不少成人药品的说明书上,标出儿童用药的介绍是“小儿酌减”。不少“家长医生”会贪方便,自行把药物酌减一半或1/3的分量喂宝宝服用。陈立民特别提醒,成人药给宝宝服用甚为危险。“小儿酌减”的药品分量,家长往往难以把握,药量不足或过多均影响治疗效果。“除此以外,成人药物包括成分、禁忌、副作用,以及某些抗生素类药物对宝宝健康造成危害,家长务必在儿科专家指导下,给予宝宝服用。”陈立民指出。

宝宝安全用药常识A:打吊针非退热最佳手段

        宝宝生病了,全家总动员。宝宝一旦出现发烧感冒,身为父母会通常会表现出两种态度。一部分父母无论大病小病,会立即把孩子送到医院打吊针。另一部分父母会选择自行购药,为宝宝选择合适的药物。专家指出,滥用吊针、盲目给宝宝用药都是危险的行径,家长先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最为保险。平时,家里不妨储备些退热类、维生素类以及消化道类的非处方药以备应急之用,用药2天后观察宝宝的身体情况是否有好转。如果发烧、咳嗽持续,甚至更加严重,需要动用抗生素,家长应毫不犹豫带宝宝前往医院就诊。


文/宋倩雯  通讯员 葛锋


医学指导: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 陈立民副主任医师

 


儿科专家陈立民做客直播室


常识A:打吊针非退热最佳手段


        “医生,宝宝生病了,快给他打吊针快速退烧。”在儿科门诊,经常听到不少“家长医生”的建议。打吊针退烧快、好得快似乎成为不少家长的共识。“小孩出现发烧、感冒,如果病症不严重最好首选药物,尽量少打吊针。”陈立民指出。如同小孩子跌倒,家长就让他自己爬起来。宝宝用药也是同样道理,依靠自身的抵抗力对抗病毒更顽强。


        “如果宝宝刚出现轻微发烧的情况,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缓解身体不适,加上多喝水、休息得当,宝宝自身的抵抗力增强了,对付病菌入侵就能事半功倍。”陈立民提醒。宝宝6个月过后,妈妈传给他的抗体消失了,遇到病毒感染时自身抵抗才会增强。发烧实际上是身体的正常保护,适当的发烧能够调动身体里白细胞的抵抗能力。加之,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感冒、出现秋季腹泻的宝宝,一般需要3-5天的康复期,家长不一定要求马上退烧。

宝宝安全用药常识B:家长自行购药禁忌多


        据了解,有超过1/3父母会选择自行为宝宝买药,药店里儿科用药种类繁多,选购时需要格外留神。父母可以帮宝宝选择退烧药、帮助消化药,或者活性菌等非处方类的药物。“值得注意的是,父母不应盲目依赖自购药物,宝宝服用此类药物时间也不宜太长。”陈立民表示。如果宝宝服用退烧药后,发烧仍然持续,超过3天还不退,就需要马上前往医院就诊。


        在不少成人药品的说明书上,标出儿童用药的介绍是“小儿酌减”。不少“家长医生”会贪方便,自行把药物酌减一半或1/3的分量喂宝宝服用。陈立民特别提醒,成人药给宝宝服用甚为危险。“小儿酌减”的药品分量,家长往往难以把握,药量不足或过多均影响治疗效果。“除此以外,成人药物包括成分、禁忌、副作用,以及某些抗生素类药物对宝宝健康造成危害,家长务必在儿科专家指导下,给予宝宝服用。”陈立民指出。

给宝宝用药常识C:擅自停药易致慢性病

        是药三分毒,不少家长担心抗生素、激素等副作用会对宝宝造成影响。医生开一星期的药,家长发现孩子退烧了,症状好转了,就自行停止用药。对此,陈立民表示。“不用抗生素,能够少用就少用,这是正确的做法。然而,如果盲目停药,却容易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发烧只是体表的症状,家长往往只关注发烧本身而忽略了其他。大部分小孩如果单纯发烧,烧退了病情就会好转。有些小孩并发较为严重的肺炎,退烧之后喘息变粗,精神变差,病情反而有所加重。宝宝用药的剂量、疗程都有严格的规范,家长最好根据医生的医嘱用足天数。


儿科常用药品一览表

 

给婴儿喂奶的一些小常识

        喂奶前应用酒精棉球和蒸馏水将乳头清洁干净,然后让孩子的嘴对准它;用右手的示指和中指托住乳房,并轻轻地挤压,使乳头往外突出,再将整个乳头送入孩子的口中。婴儿吸食奶水时不会停止呼吸,他会用鼻子来呼吸。因此,应让孩子鼻子通畅(有时,喂奶前还应清洁一下),不要让鼻子直接堵在您的乳房上。


        刺激吮吸


         如果您的孩子未张开口,可以轻轻地按住他的两颊,滴几滴奶到他的口中。这样,孩子肯定会开始吮吸。


        气氛


        给孩子喂奶时,自然应该让周围“安静”。即使是在白天的时间(以及产后的几周),孩子都应和您加深接触。孩子能感觉到您的情绪,他会感受到您是否受到刺激,烦躁不安;您的情绪也会感染给孩子。因此,在这个时候不要让自己受外部环境的干扰,把精力集中到孩子的身上。您可以轻轻地抚摸孩子,晃动他,用轻柔的声音同他说话等。所有这些都会给孩子营造一种舒适的氛围,这会有利于他的健康发育。


       节奏


       原则上讲,应根据需要给孩子喂奶,即当他饿了,并发出信号的时候才给他喂奶。最好是能让他对吃奶形成规律(例如,每2个半到4个半小时,过一段时间后,尽量让夜间吃奶的间歇时间达到7~8个小时)。但如果孩子饿了,开始啼哭,就应及时喂他吃,而不要去顾及平时的规律。


         喂奶时间


         喂一次奶一般需要15分钟。试过几次后,孩子一般在头5分钟内会吃下全部需要量的一半以上。

 

        “供给”和“需求”


         每次喂奶时,只给孩子吃一只奶,原因是:要让乳房全部排空,否则产生的乳汁会越来越少。当一个乳房内的乳汁被全部吃光,而孩子还饿时,才能将另一只奶给他吃。等到下一次喂奶时,就要让孩子先吃这只奶。如果您的孩子没有把乳房内的乳汁吃空,您能感觉到这个时候的乳房还胀鼓鼓的,就应该利用吸奶器完全清空它。您的助产士会告诉您如何做。您也可以使用手泵或电泵来吸奶。这些工具一般可以从药店里买到,但每次用完后一定要清洗干净。如果您能坚持根据需要给孩子喂奶,吮吸刺激会使您的身体产生适合孩子食量的乳汁。如果您经常用工具去泵奶,就会乳汁产生过量,有时还会出现乳汁淤滞,导致乳腺炎。


        “打嗝儿”


         孩子吃完奶后要“打嗝儿”,这可能与吃奶时吞进了空气有关。


        以前流行的一种方法是将婴儿抱着竖起来,让他的头靠在大人的肩上,等他“打嗝儿”。如果这时大人还能有节奏地稍许前倾后仰,并用手轻轻地敲击孩子的后背,则更能帮助孩子顺利的嗝出来。大人最好是准备一条折叠好的尿片或纸手巾,并将其搁在肩上。因为,婴儿在打嗝时会吐出少许奶来。


        下面还推荐一个更好的方法:大人舒服地坐着把腿搁起来(左腿搁在右腿上),再让孩子的胸脯横卧在搁起的腿上,使其眼光能向左边看。不多一会儿,孩子就会尝试抬头四处看,并且用手和肘弓来支撑。这种姿势不仅能促使打嗝,同时还能强化婴儿的颈背肌肉。到下一次吃完奶后再换一个方向:大人把下面的脚放到上面来,让孩子匍匐在腿上的眼光朝向另一个方向。

 


 
 

宝宝日常卫生护理小常识

        婴儿对病菌的免疫力是很低的,但哺乳期的婴儿受病菌感染的机会不多。虽然这样,一开始就应该尤其注意环境的清洁卫生,并采取一些基本的措施。


        这一点很重要:在您从床上抱起孩子之前请洗手(同时还应清洗乳房和指甲)。


       其他人未洗手前也不宜碰孩子。


       婴儿皮肤损伤尤其应小心处理,如果病菌从伤口处进入机体,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婴儿的脐带完全愈合之前不应给其洗澡)。

 

       当然,不要让病人进入婴儿的房间。


       如果您自己感冒了,请戴口罩(或者用一块手巾蒙住口鼻)。如果您患上了疱疹,在疾病痊愈之前,则不要去亲吻孩子。在这段时间里,有必要同您的宝宝保持距离!


        孩子身体护理必备的物品


        棉球(或自制棉球);纸巾;洗脸毛巾;洗身体的毛巾;婴儿香皂;婴儿沐浴液;用于量体温和测量洗澡水温度的温度计;擦干身体的毛巾(手巾,洗澡毛巾);脐部绷带,医用敷料;油脂,儿童护肤霜;皮肤洗液(或皮肤霜);尿片包,干净衣裤;梳子,刷子;婴儿指甲剪;婴儿打包台或打包架(衣柜或澡池边);婴儿打包台垫,塑料保护层和可更换的布垫;尿片桶;婴儿澡盆;有条件的还可准备澡盆托架(带垫子,避免婴儿滑倒)。

 

        抱孩子


        刚开始,您可能碰都不敢碰孩子,他实在是太娇嫩,碰一下就像要碎似的,而且您也没有自信。但是,很快您就会比您想像的要更自信了。这样去抱孩子肯定不会出任何事情:


        让您的宝宝仰面躺着(或者先将他换成这个姿势),您自己站到他的右边。先张开左手,用手掌和叉开的大拇指小心地卡住婴儿的右腋下,再用您的右手,以同样的方法卡住孩子的左腋,将其抱起来,使婴儿腹部完全躺到您的左手上。接下来,您左手的大拇指抓住婴儿的胳膊,右手(大拇指同左手一样叉开)插到婴儿的大腿之间,使手指从下面接触婴儿的腹部,拇指托住婴儿的臀部。利用这种姿势,您可以双手抱起婴儿,把他的背贴到您的胸前。这样抱起孩子的优点在于,他既能得到控制,又能活动头和背部肌肉。


        脐带护理


        婴儿一生下来,脐带就被剪断。肚脐处仅留有一个断头,过5~8天它就会干枯,然后脱落。到那个时候,脐带就成了一处开放的伤口,需要预防感染。


        婴儿被生下来后,就必须对脐带进行首次处理。使用脐带夹钳能保证脐带48~72小时不会术后出血,而且脐带伤口愈合也很快,只要用消毒棉球或敷料松松地盖着就行了,但(用敷料和网状绷带)覆盖几天还是有必要的。您的产科护士或助产士会详细的告诉您该怎样做。尿片不要碰到绷带,否则尿液会弄湿伤口,造成伤口愈合困难。


       如果脐带感染或不在正常的愈合时间内愈合,请向医生咨询。

 

宝宝睡眠的必备小常识

        宝宝拥有一个健康的睡眠状态,才会茁壮健康的成长,妈妈们请注意向熟悉您孩子的医生咨询,这样才能使您的宝宝健康快乐睡眠。


       睡眠姿势

 

        应注意不要总是让婴儿仰面和侧着睡觉,应该让他偶尔也俯卧着睡。孩子睡成这样的姿势时有利于脊柱的健康发育,更有利于呼吸。但是,医生对无人照看的婴儿俯卧睡姿提出警告:这将增大发生生命危险的概率,如众所周知的小儿猝死。特别是2~9个月龄的小儿,在较冷的季节取这种睡姿,如果再加上环境情况的配合,就很容易发生这种猝死的情况(参阅“小儿猝死”)。


        您大可不必担忧,您的宝宝会将口和鼻埋入睡垫中引起窒息。他的反射功能将帮助他保持呼吸道通畅,至少是睡在光滑、硬度均匀的睡垫上是如此。但过于柔软的枕头比较危险,小儿的脸会被埋在其中!


        如果婴幼儿睡眠时喜欢某种特定的姿势,如总是朝着左边或者是右边,您就应该注意帮他翻身,让他在对称的一边也躺一会儿。这样能避免造成脊柱单侧压迫,保证他睡成一个均匀、漂亮的头型。例如,可以在周一、三、五将光线安排在婴儿床的左边,其他日子则把灯安置在右边(为此,您可将孩子连床换一个方向,或者仅将孩子调一下头)。婴儿会跟着灯光转,他睡眠的姿势也会随之改变。通过让脊柱均匀受力的方式,能避免对孩子造成损伤。


        睡眠的时间


        一般地说,婴幼儿总体的睡眠时间应在24小时之内。


        婴儿1~2月时,睡眠长度为16~19小时;3~4月时为15~18小时;5~6月时为14~16小时;7~8月时为13~15小时;9~12月时为12~14小时。


        有些婴儿睡觉时间比较长。例如,一位6月龄的婴儿能够不间断地睡18小时之久。如果是这样也不要去打扰他,让他一次睡足,没有必要为他担心。刚开始,婴儿还无法区分吃饭、睡觉和醒来之间的差别,几周以后这种情况就会发生变化。他会学会区别做梦和现实的不同。


        刚开始,婴儿由于在进食后都在睡觉,可将他在24小时之内的睡眠分成几个阶段。等到快满1周岁的时候,婴儿只剩下了2~3个需要睡眠的时间:午夜、上午和下午。


        帮助入睡

 


        影响孩子睡不安稳的原因,可以归结于出汗、做梦、饥饿或疼痛等。睡觉以前刚做完某些活动的婴儿(跟随母亲刚在商店关门之前去买了东西,或者刚与其他姊妹或者父亲玩了个痛快)比较难以入睡:婴儿尽管十分疲劳,但精神很兴奋,难以松弛下来。


        因此,婴儿在晚上睡觉前,应做些体力活动或呼吸一些新鲜空气,使他产生疲乏感;父母亲也应该有能加速孩子睡眠办法,经常反复地使用。例如,坐到婴儿的床前,唱或哼一首短歌,同孩子轻柔地说话,安抚孩子,与孩子亲吻告别等。重要的是,这些方法不得比孩子日间所做的活动更有趣,否则他会更兴奋。

 

 

妈妈们之间散播的错误的医学知识

         孩子患了感冒,大多数妈妈们最先做的事情会是什么?应该是量体温,找解热剂。但是喂解热剂的妈妈会知道解热剂只能暂时遮盖感冒症状,而并不是治疗药的事实吗?有些妈妈使用解热剂是因怕发烧过高会引起抽风;但实际上,热抽风或癫痫与感冒引起的发烧无关,即使孩子出现这些症状,仅靠解热剂也是无法解决的。


    孩子患了感冒,父母最担心的是发烧。体温稍过了38℃,妈妈就会担心孩子会出事。所以急诊室常常会因带着发烧的孩子前来就诊的妈妈爆满。专家都认为一般的感冒发烧达39℃都没有什么大问题。发烧没有父母想象中那么危险。中医学中认为,孩子正常散热,感冒才会好得快,而且还能提高免疫力。


    抗生剂的问题也是同样的。有些医生认为,感冒严重时发展成肺炎的可能性较高,所以要使用抗生剂,但这是过分的处方。抽鼻、打喷嚏、噗嗤鼻子等症状均无需使用抗生剂。很多妈妈会认为感冒严重时应该使用抗生剂,这个也是错误的常识。最近都认为,孩子患了感冒不应用药,帮着孩子自己挺过感冒才更重要。


    前不久,美国的食品医药局出示证明,用于6岁以下儿童的祛痰剂、止咳剂、鼻充血缓和剂、抗组织胺剂等药物对缓和症状无效,劝告不要使用此类药物。同时称,市场上销售的用于2岁以下婴儿的感冒药被爆有致命副作用,最好不要去使用。这能说明,乱给孩子吃药,其实对于治疗感冒起不了多大作用。问题是,有些父母虽然从意识上接受了这些事实,但无法从心里接受。因为自己也是吃了药治好了感冒,所以习惯性地会给孩子喂药。认为给孩子喂了药,就能减轻孩子的症状,也便于照顾孩子。但不能为了妈妈的方便,乱给孩子吃药。妈妈的治疗习惯的形成,经常会受到妈妈们之间传播的错误医学知识的影响,所以及时纠正错误,才能找到正确的治疗方法,而且还能让孩子在不受罪的前提下提高免疫力。

儿科医学角度探讨分床问题

        分床:儿科医学


  主要观点


  ·1岁以前坚持一下,就可以成功分床。


  ·分床(房)不要选择儿童生活变动大的时间。


  ·安全最重要。


  对待不同孩子还是要不同方法,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不愿意分房(床),大的方向上是要把握的,但具体做法也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


  分床:1岁以内要坚持


  东方家庭一般是和婴儿同睡一张床的。西方家庭则一般从小不仅分床也分房的,但他们的育儿习惯也在变化之中。作为一种折衷,从婴儿一生下来在同房间分床比较好,这样夜里照顾孩子比较容易,同时也让孩子习惯睡自己的床。具体做法可以是让童床挨着大床,把童床靠近大床一侧的栏杆放低就好。


  不过坚持分床也有困难。主要是在孩子生病时,为了喂奶、照顾孩子方便,往往就把孩子放在大床上。等到病好了,再让他回去,可能就还不回去了。所以要坚持分床,在1岁以前要坚持一下。


  分房:不必扎堆标志期


  对于分房的时间,我认为4岁左右会比较合适。因为小的孩子晚上更需要照顾,和父母在一起会比较心安。


  有的家长会选择在孩子入幼儿园、或入学这样的标志性时间分房,这样做并不好。入园、入学本身就是重大的转变,再加上分房就会让孩子压力更大。如果要分,应该在入园或入学的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较好,因为孩子已经比较稳定。可以利用的时机是在换房、搬新家时,可 以借机给孩子安排自己的儿童房,还可以让他参与设计布置。


  儿医提醒:安全第一


  不论孩子什么年龄,都要防止出现跌落事故。如果婴儿期分房,听见孩子哭闹不能听任孩子哭,因为孩子可能会发生碰撞或其他事故。另外床上用品要注意,一般中国家庭往往被子过厚,孩子踢都踢不开,容易发生窒息事故。

8月1日起 龙泉宝宝的《出生医学证明》可直接在分娩医院申领了

原标题:8月1日起,龙泉宝宝的《出生医学证明》可直接在分娩医院申领了


好消息好消息


8月1日起,在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两家助产机构可直接申领《出生医学证明》。

“最多跑一次”改革如今在我市卫计部门越来越深入,广受市民好评。小编了解到,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办证,龙泉市卫生计生局决定从今年8月1日起将《出生医学证明》由龙泉市妇计中心集中签发改革为由开展助产技术的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助产机构)签发。即8月1日起,在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两家助产机构可直接申领《出生医学证明》。




01


哪些人可在分娩医院申领《出生医学证明》?


(一)凡是8月1日起在以上两家助产机构分娩的新生儿,首次申领和换领《出生医学证明》都直接在两家助产机构办理。


(二)8月1日之前在龙泉市域助产机构出生的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的首次申领和换领、所有龙泉市域内出生婴儿《出生医学证明》的补领仍需到市妇计中心一楼出生证明窗口办理。


02

首次申领《出生医学证明》需提供什么材料?


1.《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登记表;


2.新生儿母亲和父亲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


3.如果母亲不能亲自领取,代办人还需要携带本人身份证,新生儿母亲签字的委托书,才能代为领取。


03

申领前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1.提前取名字。为实现“最多跑一次”,孕妇及家属最好在分娩前确定新生儿姓名(姓名应当使用规范汉字,符合公序良俗,可以随父姓或母姓),原则上出院前申领《出生医学证明》。


2.准备好相关证件材料。


3.要提供准确信息。新生儿及父母信息要录入浙江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信息系统后才能打印《出生医学证明》,申领人要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确保申领的《出生医学证明》内容真实、准确、完整、规范。

龙泉市卫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严格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要求,加强对助产机构签发工作的管理,“出生医学证明”首次正常签发助产机构不得附加任何前置条件。





宝贝计划丨35岁以后的女性如何备孕?这些备孕常识你要了解

原标题:宝贝计划丨35岁以后的女性如何备孕?这些备孕常识你要了解


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加,受到周围不良环境的累积影响,卵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发生异常的比例增加,卵子质量下降,即使怀孕染色体异常发生流产的风险也会增加。那么高龄女性在备孕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高龄女性备孕时的注意事项


做细致的孕前检查


年龄已经是大龄妈妈要宝宝的一个拦路虎,要想顺利生宝宝,就得减少疾病对宝宝的影响。因此,在决定生宝宝前,先检查自己身体,看是否适合生宝宝。而在确定怀孕后,也不能懈怠孕前检查。高龄初产妇应缩短检查间隔时间,从确诊怀孕开始,每半月检查一次。


治疗基础疾病

存在基础疾病,不代表不能怀孕,只是妊娠过程的风险会升高。若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肝炎等慢性疾病,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将病情控制在稳定的状态,并坚持服药。若存在口腔疾病、肾结石、尿路感染等急性疾病,需要先治好,再考虑怀孕。若有较严重的焦虑、抑郁等精神方面的问题,需要用药干预的,不可自行停药,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怀孕时机,并指导备孕期间的合理用药。


补充叶酸


如果你计划在要投入准备怀孕的工作中,那么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补充相关的营养素,例如叶酸。叶酸应该从孕前3个月就开始补充,每天应该补充400微克。叶酸与胎儿的生长有着最直接的关系。由于传统饮食结构很容易造成叶酸摄取不足,加之一些烹调方式的不科学也很容易使叶酸遭到破坏。因此,我国育龄女性普遍缺乏叶酸。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从怀孕前3个月开始口服叶酸增补剂,如斯利安、马特那、爱乐维等,一直服用到怀孕后3个月。生活中,富含叶酸的食物很多,如红苋菜、菠菜、生菜、芦笋、龙须菜、油菜、小白菜、豆类、酵母、动物肝、香蕉、橙汁等。


适当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力量以及身体柔韧性协调性,这些都对顺利度过孕期及分娩很有帮助。孕前,将体重和身形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可以降低怀孕期间发生糖尿病、高血压的风险,对胎儿的健康也更有利。

避免有毒有害或具有放射性的物质


备孕期间,避免长时间待在刚装修好的房间里。怀孕前三个月内,除非必要,否则尽量不做如X射线、CT等有放射性的检查。


管理好体重和血压


35岁以后许多女性都会开始发胖,肥胖会增添孕期并发症风险,还会影响胎儿健康。因此,在孕前要先把体重控制在健康的范围。而另外高血压会造成胎儿发育缓慢,以及给孕妇带来生命危险,所以孕前和孕中都要注意控制血压。


不能随便服用药物

孕前3~6个月夫妻双方都要避免使用药物,这对宝宝健康有非常大的帮助。


测排卵期


一般可以通过基础体温测量、排卵试纸测试等方法进行排卵期测量,一般排卵日是在女性下一次月经到来前14天,此时同房,受孕几率会相对较大。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好心情

孕前需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保证充足的睡眠及规律的作息时间,如果工作压力过大,不妨给自己放个假,调适一下心情。


高龄备孕最好能够做以下检查


遗传方面:可抽血检查染色体、血型、基因分析。


免疫方面:可抽血查抗精子抗体、抗卵磷脂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狼疮因子等。


环境方面:可做微量元素检测或对有异味的环境进行检测。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今日要闻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