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准爸爸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准爸爸】最新推荐阅读健康母婴知识,近来【准爸爸】的健康母婴知识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准爸爸】与它有关的最新内容是什么【准爸爸】可以学习到哪些知识。
【准爸爸】最新推荐阅读健康母婴知识,近来【准爸爸】的健康母婴知识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准爸爸】与它有关的最新内容是什么【准爸爸】可以学习到哪些知识。

爸爸儿时曾发热抽搐当心宝宝也中招

网络配图

每到换季时,婴幼儿最易感冒发烧。广州2岁男孩小轩(化名)最近便“中招”,然而让家长措手不及的是,小轩发烧不到一天,突然出现了意识丧失、两眼翻白、四肢抖动、口吐白沫等症状。记者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急诊获悉,像小轩这样出现热性惊厥的,在半岁到五岁的孩子中并不少见。医生提醒,如果家长尤其是爸爸小时候曾有热性惊厥史,要小心孩子会重蹈覆辙。

  宝宝高热抽搐 爸爸光脚抱娃急诊

  “本以为宝宝像往常一样,只是普通感冒,谁知道他会抽搐!”在急诊科,光着脚把孩子抱到医院急救的轩爸惊慌失措。据接诊的急诊科医生介绍,小轩因分泌物不慎呛入呼吸道造成窒息而出现面色发绀,并出现了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的危急情况。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小轩停止了抽搐并逐渐恢复神智,青紫的脸色很快转向红润。

  医生询问得知,这是小轩第一次出现发热抽搐。不意外的是,小轩爸爸幼时也曾出现过发热抽搐。

  5岁以下宝宝 发热24小时内易惊厥

  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神经内分泌科的陈晓瑜医生介绍,小轩的情况属于热性惊厥。热性惊厥是以发热为诱因所引起的大脑异常放电,所表现出的症状就是我们常说的抽搐,其发生率可达2%~3%,多在6月龄至5岁之间发作,通常于发热后24小时内发生。

  热性惊厥分为单纯型热性惊厥与复杂型热性惊厥。两者在发作时间、频率、病因和危害方面有所区别。

  接近八成的热性惊厥患儿属于单纯型。孩子表现为全面性大发作,即双眼上翻或向一侧凝视,牙关紧闭或口吐白沫、双手握拳屈曲或有四肢强直阵挛、意识丧失而呼之不应等,此种发作持续时间短,多在15分钟之内,且24小时内不再复发,发作过后无后遗症。

  复杂型热性惊厥则占10%~20%。患儿表现为局灶性发作,24小时内可有多次发作,或者发作时间比较长,可持续15~30分钟,发作过后可有神经系统异常。热性惊厥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有关,并且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

  热性惊厥不等于癫痫

  不少家长担心孩子发生热性惊厥后会影响大脑发育,甚至以为热性惊厥等于癫痫。其实不然。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神经内分泌科李栋方副主任医师进一步介绍说,绝大多数单纯型热性惊厥预后良好,对大脑并不会造成损伤。

  反复长时间发作的惊厥,例如惊厥持续状态和发作次数较多的复杂型热性惊厥,可能对脑功能比如学习和记忆功能造成伤害。只有约1.5%的单纯型和约占7%~12%的复杂型热性惊厥可能会发展为癫痫,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就总体来看,热性惊厥继发癫痫的几率非常低。

  李栋方建议家长理性看待热性惊厥,热性惊厥是儿童最常见的急症之一,一旦发生惊厥应镇定,在医生指导下积极寻找发热原因,排除引起惊厥的其他方面因素。当然,对于具有高复发风险或可能继发癫痫的儿童,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并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惊厥发生后要让孩子侧卧

  陈晓瑜指出,热性惊厥大多数为短暂的自限性发作,家长应镇定应对,避免慌乱造成不必要的损伤。绝大部分孩子抽搐发作在2~3分钟内结束,家长在孩子出现抽搐时一定要镇静。由于很多人家里没有氧气、安定类等急救药物,家长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将孩子放置侧卧位,并可同时按压孩子人中,等待孩子抽搐完毕,先收拾好必要的物品,再去医院就诊。

  如果惊厥发作持续5分钟仍不缓解,或孩子发作后意识不清,则需要尽快就医。


更多资讯,请关注绘阅读

粗心爸爸错拿降压药宝宝误吃三天全身浮肿

十多天前,岳阳的杨浩(化名)喜得贵子,一家人乐得合不拢嘴,孩子出院时,因为患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需要继续服药,杨浩便按照药盒上的用法用量,每天给孩子服用。

谁知,喂药三天后,孩子不仅没有好转,还出现全身浮肿,双上肢抽搐等症状。到医院询问才发现,原来是喂错了药。

按照杨浩和家人的说法,当时在医院拿药时,可能因为一时粗心,把别人的降压药也领了回来,才出现这样的状况。

华声在线长沙讯4月17日下午,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二科门口,家长正排队等待探视。病房内,11天大的小乐躺在病床上,一旁医疗设备的灯闪烁着。几天前,粗心的爸爸给他误服了成人降压药,导致他全身浮肿、双上肢抽搐。

“当时真的是大意了,只顾着按用法喂药。”提起此事,小乐的爸爸杨浩(化名)很后悔。他们家住岳阳,4月6日对他和家人来说是个喜庆的日子,小乐出生了,体重8斤。由于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小乐在当地医院住了五天。

眼看孩子逐渐康复,家人别提有多高兴,出院前当地医院给开了口服的药物。杨浩回忆,在医院取药窗口,轮到他时,他直接把药拿走了,回家按照药盒上写的用法用量给孩子服用。药物总共有七八种,每次喂药时,他丝毫不敢马虎,“药太多就一点点兑水喂。”

“当时也觉得药有点多,但是家里一忙就大意了。”小乐的爷爷说,取回来的药当时在两个袋子里装着,一开始他也想到怎么需要吃那么多药,但因为家里添了个大胖小子,亲朋好友都来祝贺,他们忙着办酒席招待客人,就把药的事情给忘了,“没想到把医院开给别人的药也领了回来”。

杨浩告诉记者,原以为在自己精心照顾下,儿子会慢慢好转。然而,喂药三天后,小乐的身体出现浮肿,还时不时地抽搐,每次大概持续几秒钟。察觉不对劲,他们赶紧停止给孩子服药,并带着他和药物到医院询问,这才发现喂错了药。“可能当时发药的时候搞错了,回家后我们也没仔细看。”杨浩表示,他们正在与当地医院沟通,弄清是如何搞错的。4月14日晚,家长将孩子送到湖南省儿童医院救治。

4月17日下午,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二科主任李贵南表示,小乐转到省儿童医院时全身浮肿,双上肢抽搐,家长告知误服了多种药物,他们立即采取洗胃、输液等方式给孩子治疗。

“幸好这些药物不是剧毒药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李贵南说,小乐除了服用自己该服的药物,还误服了成人降压药,包括厄贝沙坦分散片、苯硫酸左旋氨氯地平片、阿托伐他汀钙片、头孢克洛缓释片、苯溴马隆片等。“成人的服药剂量是新生儿的8-10倍,对新生儿的伤害很大。”经过治疗,目前小乐呼吸心率平稳,用强镇静剂后暂时没有出现抽搐状况。因为小乐误服药物,可能会给肝、肾功能、心肌等造成损害,目前还需要做进一步观察。记者张树波实习生易永艳通讯员龙莹纯

提醒

家长领药时应注意核对药单

4月17日下午,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二科主任李贵南介绍,她曾接诊过一名幼儿,家中老人误将老鼠药当成感冒药给孩子服用,导致孩子中毒。“也有孩子误服强心药品、精神疾病药物、避孕药等药物。”甚至还有家长误将食物干燥剂当成牛奶给孩子服用,差点危及孩子的生命。

省儿童医院新生儿二科副主任医师胡月圆说,新生儿胃肠道发育不完善,随意服用药物可能会引起肾功能衰竭、脑损伤等,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家长在给孩子服药时,一定要查看是否为医生所开药物,使用药物时要核对姓名、药物名称、使用方法、药物剂量等,按时按量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如对使用的药物有疑问要及时向医生询问清楚。

李贵南表示,医院发药时需要核对,家长领药时也要核对清楚。药品袋中通常有一张药单,上面标注药品名、如何服用等信息,以防患者误领误服,“家长在领药时一定要注意。”


爸爸妈妈注意!孩子吃太饱反而长不高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多吃点就能有助长高,但专家表示,孩子吃太饱,反而会影响长高。

这是因为人在血糖低的时候,也就是饥饿状态下,会在客观上促进脑垂体更多地分泌生长激素,刺激儿童骨骼生长,如果吃太饱,反而可能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

所以,家长们不要再逼孩子吃饭了,孩子吃过饭后也不要再给他们吃零食,特别是那些垃圾食品,不但阻止饥饿状态下生长激素分泌,还造成儿童性早熟,让孩子彻底成为矮个子。同时还应注意,饭前不要给孩子吃零食,以免影响正常饮食。

想让孩子长高,不是要让孩子吃得多,而是要吃得全面,尤其要注意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D及钙、磷等物质的食物,如奶类、豆制品、鱼虾、瘦肉、禽蛋、蔬菜、水果等。

除了营养睡眠和运动也很重要

想要孩子长高,除了加强营养,睡眠和运动也很重要。

孩子的身高跟睡眠也有直接关系,人体在23点到凌晨1点会由大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但如果此时人体处于清醒状态,生长激素会停止分泌,所以青少年最好在晚上10点前睡觉。这样,入睡1小时后正好赶上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期。

同时,还要经常带孩子运动,比如可以经常进行可加强自由伸展类的有氧运动,或者到大自然中接受紫外线,补充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要长高还要防性早熟

凡青春征象出现在7岁前,或初潮出现在10岁前被认为是性早熟。

专家指出,性早熟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骨龄提前成熟。医学上,也是通过监测骨龄来判断是否性早熟。所以,孩子要长高,必须防止性早熟情况出现。而且性早熟具有蒙蔽性,往往性早熟的孩子比同龄孩子还要高,但生长期肯定结束得早,等家长发现孩子不长个的时候,孩子的骨龄已经成熟了,这时候要增高就已晚了。

所以,孩子最好一年检查一次骨龄,一旦发现骨龄增长过快,就要找原因。


有爸爸的陪伴我们才能更优秀

  
  母亲以女性特有的感情细腻、做事认真仔细、性格温柔去影响孩子,通过讲故事、教唱歌、玩玩具等给了孩子很多的关怀与呵护,这是功不可没的。然而,缺乏男性教育往往会使孩子表现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胆小怕事以及性格孤僻、自卑等特点。男性教育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男性的特点往往是坚韧、大胆、果断、自信、豪爽、独立,这些对于女性来说略显薄弱,这就显示出了男性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心理学专家经过12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一个现象: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得越多,他们在学校就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也容易成功。为什么会这样呢?男女的性别差异大,父亲参与的越多,越能与母亲互补,弥补女性教育的偏颇。

  爸爸带孩子,好处是什么呢?

  首先,在怎么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爸爸心里比妈妈更"有谱"。

  大多数母亲对孩子都是有较高期望的,但在实际教育中,母亲往往显得无计划。但那些宁愿在家里照顾孩子的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强的目的性。想要培养孩子哪些品质,发展哪些方面的才能,父亲心中一般都是有计划的,而母亲在这方面就要差一些。

  其次,在教育内容上

  父亲的知识面也相对广于母亲,而且在史、地、哲上父亲往往精于母亲。因此,父亲给孩子讲得更多的是历史故事、各地民情风俗、英雄人物等。而母亲则一般都给孩子讲童话,涉及史、地、哲较少。这在拓宽孩子视野、丰富孩子知识上就稍逊一筹了。
  
  第三,身体素质上

  不用保持干净

  因此对孩子玩泥土、挖沙子往往抱支持态度。英国科学家发现,孩子太干净对身体并不好,他们的研究结论是"脏"孩子更健康。这是因为人如果太干净,很少接触细菌和病毒,体内无法产生抗体,一旦有大量病菌侵入就会被打倒,因此"一尘不染"对孩子成长并不是好事。这样看来男性对孩子卫生问题的宽松态度反而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运动

  喜欢带孩子去跑步、游泳、攀岩、打球,不但养成了孩子的运动习惯,对健康有益,而且无形中就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力。

       第四,教育方式上

  父亲一般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做事,而母亲则比较喜欢帮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父亲对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态度一般都比较强硬,而母亲则时常心软。父亲带孩子上街,看的东西多,零食吃得少;母亲带孩子上街,看的东西不多,零食却吃得不少。

  第五,性格的培养上。

  母亲总想保护孩子,不让他们受到任何伤害。她们不让孩子参加有一点危险的活动,她们总担心孩子会不小心碰着了、摔着了、累着了,她们使孩子更柔弱、更胆小一些,但父亲却不同。

  自立

  男性喜欢自力的感觉,所以会教育孩子也要自立。父亲往往不是对孩子包办代替,而是鼓励孩子独立处理问题,因此对孩子溺爱的成分就比较少。有时孩子摔倒, 并没有哭,可是母亲却赶紧跑过去把孩子扶起来,又是拍土,又是揉,硬是把孩子的眼泪揉出来了。而父亲往往不是这样,他们会说:走路怎么不注意,站起来,往 前走,我相信这次一定会走好。孩子并没有哭,而是站起来就往前走,父亲在后面拍手说:真勇敢!真勇敢!从而使孩子充满了自信。

  敢于冒险

  男性喜欢冒险,因此父亲对孩子的冒险行为也会适当给以鼓励,如果孩子从高台阶往下跳,母亲往往会严厉批评,可是父亲就不是这样,他会伸出大拇指,对孩子说:真棒!

  探索精神

  男性喜欢探险,和孩子在一起往往会搞些探索性的活动。如果孩子把玩具拆开,母亲往往会骂他一顿。而父亲却常常不以为然,甚至会和孩子一起拆玩具,满足孩 子的好奇心,然后再教他把玩具装好。另外,父亲对新生事物比较感兴趣,这也会激发孩子对新事物的兴趣。男性一般比较爱下棋常常和孩子在一起下跳棋、军棋、 象棋、围棋,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忍耐力

  如困难、饥饿、劳累等等,认为这些是人生必有的经历,孩子碰到这些困难没有什么了不起,应该让他自己去克服。这样的劣性刺激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利。

     动手能力

  相比母亲让孩子做家务就是扫地、擦桌子,父亲更爱和器械打交道——和孩子一起用锤子、刀子等工具去修理东西,制作玩具,培养了孩子多方面的动手能力。

  父亲带孩子固然好,但是许多家庭中,父亲的角色却是缺失的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做家庭教育咨询的来访者基本都是母亲,这就说明,在教育子女这个问题上也许出现了"阴盛阳衰"的现象。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以母亲为主 的占50%,以父亲为主的占20%,平分秋色的占30%。不少爸爸把教育宝宝的责任推给妈妈,自己则躲个清闲,其实这样做不好。

  当问及一些父亲淡出家庭教育的原因时,有的答:工作太忙,没时间管孩子;有的说:脾气不好,没法跟孩子生那个气……看来好象都有理由,其实他们忘记了古训"养不教,父之过"。

  缺少男性教育,孩子的性格、情感、意志、思维方式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我们的孩子现在受到母性教育已经够多了,婴儿时多是母亲喂养、照料;上幼儿园全 是女老师的教育;小学、中学阶段基本上也是女老师教育为主;缺乏男性教育往往会使孩子表现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胆小怕事以及性格孤僻、自卑等特点。父亲 的缺席,使得孩子的性格缺陷难以得到及时的弥补,在孩子需要父亲的指点时,却把孩子推给无助的妈妈。

  长此以往,若宝宝心里感到爸爸对他不负责任,有事时也不向爸爸征询意见,爸爸的威信就会越来越低,孩子的性格缺陷就越来越难弥补。父亲们懒一时,躲一时,却恐怕要后悔一辈子。

  在这一点上,笔者想到了在第一部《大宅门》中,七爷白景琦和妻子黄春生了一个儿子叫白敬业。在爸爸管教孩子稍严厉的时候,妈妈黄春总是太爱护孩子,总 说"孩子还小",不忍心惩罚,也拿不出管教的办法,只一味纵容,所以让孩子躲过一劫。白敬业长大了之后性格懦弱不争气,和他父亲完全不同,也许正是这个道 理。

  说到这个例子,我们还可以看出,夫妻两人在教育方法上一定要一致,不要一个宽一个严,让孩子觉得有空子可钻;另外,不可太极端,过宽或过严都是不好的,不但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而且父母本人也很难坚持。

  合适的做法是,父母两人谁都不要溺爱或者太暴政,都要人性且讲原则,而且,两人要拿出统一的一套原则来,都要坚定不移地执行。

  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父亲与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各有优势,必须做到阴阳互补、平衡,才能对孩子的成长有利。母亲们偶尔也要放手,让父亲们多照顾孩子,父亲更要主动参与,除了能让孩子变得更优秀,也能令家庭关系更加和睦。


   (本文源于中国育婴网团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好爸爸从0岁开始给女儿阅读

  那天,我女儿抱着我的脖子,对着我的耳朵,说:“爸爸,你是上帝送给我的最好的礼物!”这如同天籁的话语,是对一个爸爸的最高奖赏。女儿的这句话,我会永远记住。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记得女儿出生的那一天。那天上午,41岁的我,看着医生手里抱着一个满身是胎脂、哇哇哭着的孩子走向我,请我帮孩子剪脐带。我心里明白,这是一个仪式,这个仪式告诉父亲:孩子的妈妈已经完成了孕育她的工作!教养这个小婴儿,是父亲应该付出最大努力的时候了。

  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洗脸、洗手,有时候甚至刷牙,然后轻轻地抱起女儿—一个温暖、柔软、香喷喷的小身体,感受着她的小手一次次地触摸。我想,40多岁再一次做父亲的我,真是老天十分爱怜的一个人了。

  说起来给女儿读了几年书—有照片记录的是,从女儿2个多月的时候,我就开始给她看书了。但我知道“绘本”这个词语,已经是女儿1岁半以后的事情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给女儿的读书经历,“暗合”了专家们所说的从0岁开始,阅读的过程也基本符合专家们所说的科学过程。所以,我相信,每一个好爸爸的养成,都是基于爱。

  日本绘本之父、阅读导师松居直曾经这样说:对孩子来说,触摸和爱抚不仅让他们的感官丰富起来,同时还培养了他们内心的爱。来自电视等机器媒介的图像,无法提供给孩子触摸和爱抚的感觉。缺失这种感觉的孩子对人的情感世界不会有深刻的体会。读图画书的最高境界,就是大人和孩子一起用手翻书,在讲述中,大人搂抱着孩子,共享读书的快乐。

  我给女儿读书,从0岁开始。女儿是11月出生的,到了第二年的1月份,我帮女儿订阅的《婴儿画报》也到了。有人会说:0岁的孩子知道什么呀?!但从女儿的反应上,人们可以看到,2个多月的孩子在爸爸的怀里,面对书本,她确实在看,也确实在听。

  女儿有所有孩子面对书本的一切现象。当她还在襁褓中的时候,比较安静地看和听,但到了她会爬以后,她就要伸出手去触摸,甚至吃书和撕书。到女儿1岁半大的时候,就非常主动地找书来让爸爸讲了。

  我发现她有时候爱生气。找来了一套情绪管理丛书给她试一试。没有想到,女儿特别喜欢这套书。每当我有空闲的时候,女儿就自己去拿来一本要我讲给她听—她拿来的也往往是《我不要生气》这一本。

  有一次,孩子的妈妈不在家,我自己带孩子。晚上,尿片没有包好,女儿尿床了。半夜里,我有点气急败坏地给她换衣服、处理被尿湿的床褥。女儿迷迷糊糊地问我:爸爸,我是不是尿床了?你有大火球吗?(大火球是书里对生气的说法)女儿这么一问,我的火气一下子全都消灭了……是呀,每个人都会生气,但不一定每个人都会主动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呀。

  到接触绘本之后,我给女儿的阅读,一下子找到了一座金矿!这些绘本,是精美的图画、有趣的故事、精炼的语言的结合,孩子的词汇掌握得越来越多,她内心的感受也越来越丰富。

  有一次,我带她去爬山。因为刚刚下过雨,泥土湿滑,她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只手都是泥。但女儿没有哭,她爬起来,闻一闻泥巴,对我说:爸爸,泥土是有香味的呀!

  啊,真是淳朴而优美的感受啊!

  这样的感受,是爸爸亲子阅读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吧!

新手爸爸妈妈常常会犯的8错误


1宝宝睡眠说话

  错误1、让宝宝醒的时间越长,睡得就会越长

  其实,让宝宝睡得越晚,小家伙醒得就越早。晚上7点钟睡觉的宝宝,通常会保持11-12个小时的睡眠,而如果让孩子8点甚至9点才睡觉,其结果必然是,大人疲倦困乏,宝宝非但晚上不高兴,而且次日会起个大早,五六点钟必醒。


       错误2、跟宝宝说话用儿语

  跟宝宝交流时说依依呀呀的儿语,其实是错过了教宝宝说话的良机。宝宝也许无法做到每个字都听懂,但是他们能学到语言的抑扬顿挫,看到你的口形。另外,多项研究发现,学习多种语言,更有益孩子大脑发育。

2宝宝饮食回顶部

  错误3、宝宝应多吃橙色食物

  胡萝卜和南瓜等橙色食物富含可改善视力和促进眼睛发育的β胡萝卜素。但是过量食用必然会导致营养浪费及皮肤发黄。再健康的食物也应该适量。

  错误4、不早给宝宝刷牙




  从孩子出牙开始,每天最好给宝宝刷两次牙,以养成刷牙习惯。而给孩子刷牙较晚的父母会发现,给孩子刷牙就总得追着满屋子跑了。

  错误5、安全措施没想周全

  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大门儿童安全锁、插座防护等安全措施都应该尽早做到位。这些虽然给大人带来了一些不便,但是对宝宝安全却至关重要,可大大降低宝宝“意外伤”的危险。

3日常护理回顶部

  错误6、婴儿床里放毛毯

  有褶皱的枕头、毛毯、毛绒填充玩具等物品最好不要放入婴儿床内,否则容易增加宝宝睡眠中窒息的危险。




  错误7、忘记给宝宝抹防晒霜

  防晒也该从娃娃抓起。给宝宝戴帽子防晒很困难,因为孩子不时会扯掉头上的帽子。建议将防晒霜和牙膏放在一起,早上出门前,刷牙之后,最好给宝宝涂抹防晒霜。

  错误8、带宝宝去人多的地方

  下午5点不要带孩子去超市,因为这时购物人群达到高峰。另外,不要让其他大孩子乱摸小宝宝,因为宝宝免疫系统还比较脆弱。

爸爸在早教中应具备6项素质

    来自爸爸的启蒙教育对于孩子一生有重大影响,看看在宝宝早教过程中,爸爸应该具备哪六项素质。这六项不仅是作为一个爸爸需要的品质,也是宝宝情商的基础建立。
 
  要孩子具备公正的能力,父母必须能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保持一种公正的相处状态,既不强迫孩子,也不迁就孩子。尤其是爸爸在孩子早教时,一定要清楚需要教孩子什么?
 
  1 开心
 
  一个人首先要开心,如果连开心都做不到,那什么也谈不上了。有人说,有些时候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暂时忍耐痛苦,虽然不开心,但是也很有意义。其 实,为了一个目标而忍受的一些东西,并非不开心,他可是身体上苦一点,情感上孤独一点,但是他的内心并非不开心,因为有希望在安慰和召唤他。真正的不开心 就是对自己的彻底失望、被动的屈辱和内心不可挥散的空虚与恐惧。
 
  没有谁愿意不开心,为什么还有太多的人拥有很好的生活依然不开心呢?其实,开心与否更多时候不是与事情有关而是与人的心境有关。快乐与其说个性 使然,不如说是一种素质和能力。快乐需要一个豁达心胸和乐观的心态和足够的安全感。不为一些不好的事情耿耿于怀,而能够迅速的从委屈、伤痛中恢复,不为过 去所累,不为未来而忧,活在当下,不为过多的欲望所累,能够自我悦纳、自得其乐,这怎么是一个性格了得,只是一种素质。
 
  所以,为人父母,对孩子要慈爱有加,让孩子在情感上有足够的温暖和归属感;要求孩子时要严格却不能严厉、凶恶;当孩子受了委屈、挫折、冷落的时 候,要引导孩子乐观通达,让孩子感到如果用好的心态面对现实,现实就不会那么糟糕。总之,让感到人生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学会快乐,是教育中再重要不过 的事情。
 
  2 放松
 
  人类的智慧和能量是惊人的,但是人们的自我束缚、自我困扰、自我矛盾太多了,所以大多数人不仅无为无能而且烦恼无尽。在妨碍人类潜能发挥的诸多 因素中,紧张应该是比较突出的一个。人在放松的状态中,思维是开放而且活跃的,而在紧张中是封闭而僵化的,就好比在台上演讲,放松让人侃侃而谈,而紧张让 人结结巴巴。
 
  很多时候,我们还是太容易紧张了,这是因为我们从很早就养成了紧张的习惯,每当面对挑战、危险和不确定因素的时候,面对那些在我们心中高高在上的人的时候,面对那些重大的场合的时候,我们总是紧张不已。
 
  小时候见到老师的紧张和如今见到领导的紧张是一样的,小学时走进考场的紧张和后来面试时的紧张没有什么不同。这些紧张妨碍了我们自我的发挥。其 实有什么值得紧张的呢,只要我们能关注当前的事情而不是外界的环境和事情结果所能带来的影响,我们就不会感到紧张,我们只想着发挥自己,事情就简单了,往 往我们在这个时候更出色。
 
  所以我不希望孩子紧张。我认为暴力的强迫是导致孩子紧张的重要根源之一。粗暴的让孩子感到不可抗拒的威胁是我们应该格外注意避免的。
 
  3 专注
 
  弥散的阳光算不了什么,而如果用凸透镜把它凝聚起来,则可以使物体燃烧。人的精力也是如此,散散慢慢,浑浑噩噩,一天天过去,什么进步和变化也没有,但是,心系一处,持之以恒,就会创造出让人惊讶的成绩,那些让我们尊崇的人必定是善于集中精力的人。
 
  有些人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很专注。但是这种人是少数,更多的人看似紧张兮兮,但实际上用不下心去。往往用百分之九十的时间来关注问题,却只用 百分之十时间来解决问题,关注越多,压力越大,精神上已经“苦”的不行了,行动上还没有开始,到最后不做不行了,只好草草了事,好可怜。但是,有几个人敢 说自己身上不存在这种现象呢?
 
  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创造和利用各种各样的刺激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孩子一旦沉迷于某件事情(只要它不是有害的),我们就尽可能的不 要去打扰他,至少不要因为吃饭去打断他,晚吃一会儿饭没什么,饭菜凉了可以再热一下,孩子专注状态十分珍贵的,我们这一点麻烦千万不能忍不得。孩子的专注 状态一贯的被破坏,他的专注能力就会受到损害,这将是终生的损失。
 
  4 主动
 
  人生中虽然也有祸从天降和好运撞头的事情,但是更多的时候,灾祸和幸福还是要靠我们主动去避免和争取。人生更多的时候像是一次自助餐,想要什么要靠我们自己去拿。
 
  主动才有机会,以逸待劳只是特殊情况。主动才能成长,尝试越多,经验就越多,应变就越强,阅历越广,就越不容易鼠目寸光、大惊小怪。相反,被动保守则会导致成长停滞。
 
  孩子天生具有很强的主动性,什么都想试一试,什么都想尝一尝,新鲜的事物、刺激的感觉让他们乐此不疲。为什么许多孩子那么木讷和被动呢?究其原 因是在很小的时候,大人禁止的东西太多,管制的太严厉,让孩子不敢去尝试。孩子个性强还好,个性要是比较弱,就会处处担心、生怕越轨,从而精神生命开始萎 缩。
 
  5 自主
 
  要孩子自主。如果让我在偏执和毫无主见选择,我宁愿孩子偏执。偏执虽然很多时候都很讨厌,而且有一意孤行的危险,但是,当孩子的想法是正确的时 候,就能够成功。现实中,很多时候正确的都是睿智的少数人,只有能够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坚持自己的见解,才能够不吃盲目从众的亏。英特尔总裁格鲁夫写了一 本书《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许多人说这本书比英特尔集团更能提升的他的身价,这本书确实充分说出了强大的自主意志对于成功的决定性意义。
 
  假如孩子没有主见,他就永远不能成功,只能跟着别人的想法走,只能任凭环境的摆布,无论人家的想法是对是错,无论环境是否适合他。一个人假如没有主见,那么,他自己和他的人生都不属于他,而属于外在的各种影响。这实在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但是,孩子的自主性很容易被破坏,父母都喜欢孩子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发展,都害怕“管不住”孩子。固然,所有的父母都是出于对孩子的一片好心,而 且父母的引导对孩子是必要的,但是,除了这些必要的东西之外,有没有多余的东西呢?当自己因为孩子忤逆而发火的时候,是否有一点“控制欲”在内心做崇呢? 当孩子的做法我们十分看不惯但并不无大碍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允许孩子去做而不干涉何评论呢?我的观点是,身为父母不应该因为孩子不听话而暴跳如雷,相反 要为孩子毫无想法、只会听从而忧心忡忡。
 
  6 公正
 
  大凡成功者,必然公正。当他在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时,能够比较公允的对待,既不会过分顾及自己,也不会过分顾及他人。过分估计自己,他人不会 接受,过分顾及他人,自己丧失方向。我不想在这方面进行道德讨论,公正并非直接对应正义。我想强调的是,公正是一种能力,善于理解他人,通俗的讲就是“讲 道理”、凡事“拎的清”。面对上司能够“拎的清”,会做到不卑不亢,面对朋友和家人能够“拎的清”,会做到和谐双赢;面对下属或者比自己的晚辈等能够“拎 的清”,会备受尊敬。公正是一种原则感和分寸感,知道什么时候说不,知道自己应该持什么态度,坚持什么立场,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含义和界限,才能做到 言行有致。

爸爸参与育儿,有助婚姻稳定

据美国WebMD网站报道,最新一项针对夫妻婚姻的研究表明,男人参与育儿,将有助于婚姻稳定。那些跟孩子相处较多的爸爸,同时也是一位好丈夫。研究发现,影响婚姻的两个因素包括:丈夫对育儿的参与度,以及对家务活的分揽程度。换句话说,只会带孩子出门游玩的爸爸并不会对婚姻的幸福度有所贡献。该研究结果发表在《家庭问题》期刊上。
  
  好爸爸=好婚姻
  
  研究的主要作者、密苏里大学的研究员亚当·戈尔文(AdamGalovan)表示,“在我们的研究中,妻子们一致赞同,丈夫参与育儿以及分享家务活能提高婚姻质量,因为这会让她们感到自己被关心和爱护。当然,她们同时也认为,作为一个好父亲和好丈夫,不仅仅包括做家务活和照顾孩子这么简单。”
  
  不过,加尔文也惊奇的发现,丈夫和妻子在家务中的具体分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两个人都参与。当丈夫和妻子共同分担育儿和家务的责任时,双方都会感到更加快乐,而这样的工作并不一定要平均分配。换言之,只要积极地共同参与这两个方面,夫妻双方就会更幸福。“做家务和照顾孩子似乎是丈夫和妻子交流的重要方式,而这种交流的加强会让婚姻更加幸福。”加尔文对此解释道。
  
  男人勤快婚姻不坏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2005年一项研究的数据和结论,这项数据来自犹他州卫生部门。从这些数据中,戈尔文分析了第一次结婚的160对年龄在21岁-55岁之间的夫妻,约73%的参与者年龄都在25岁-30岁,并且97%为白种人。研究发现,98%的丈夫和16%的妻子表示自己有一份全职工作,而24%的妻子表示自己在家做全职太太。这些夫妻的平均婚龄为5年,而他们家庭的年收入在5万-6万美元之间。
  
  这些夫妻被调查了,家中常见的20项家务,是由二人共同完成还是单独完成。丈夫对自己参与到育儿的表现进行评估,而妻子则对丈夫的表现给出自己认为的答案。此外,夫妻双方都被要求对分担家务对婚姻的幸福度影响进行评估。
  
  男性和女性报告他们的婚姻质量时有着明显的差异。对于妻子来说,父子关系以及丈夫是否参与家务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家务完成的满意情况。而对于丈夫来说,家务分配的满意度是首要的,其次是妻子对于父子关系的感受,最后是他们参与育儿的程度。
  
  对此,纽约汉德尔集团生活指导总裁劳里·格柏(LaurieGerber)表示,这项研究听起来很有道理。在家庭生活中,女人常常想要得到丈夫的帮忙,而男人们总是意识不到这一点。因为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是不同的。她说:“如果一个男人想要得到妻子的青睐,那么帮妻子做家务就是最好的选择。而一个女人想要得到男性的青睐,那么直接奔向男性即可。”劳里这样说道。
  
  夫妻生活所需要的就是双方明确每个人对什么负责,减少争吵。至于你所生长的环境、文化等对于你的性别的身份规范,你应该跳出这一模式,而坚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对的,正如帮助妻子完成家务那样。

少问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妈妈问3岁的贝贝:“是妈妈好,还是爸爸好?”爸爸拿着电动小轿车玩具在贝贝面前晃了晃,说:“贝贝!想不想玩?你说爸爸好,还是妈妈好?”贝贝不情愿地说:“爸爸好。”妈妈瞪了他一眼,说:“我平时白疼你了。”妈妈生气地走了。
  
  案例中妈妈爸爸在宝宝面前争宠,爸爸用物质来收买,妈妈失宠后,不理宝贝生气地离开了。这种争宠不利宝宝今后的成长,至少有以下不良影响。
  
  1.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妈妈好,还是爸爸好,这种排斥性选择往往让宝宝左右为难,如果选择其中一方,宝宝就会担心另一方不理自己了,而且案例中妈妈因为不满意宝宝的选择而离开了他,让宝宝感到很难过,带来不安全感。婴幼儿时期是对父母形成安全依恋的重要时期,安全依恋一旦形成,亲子关系就会和谐融洽,有利于今后的家教。如果缺乏安全感,孩子就会产生紧张害怕的心理,不敢与人交往。
  
  2.易形成见风使舵的性格。
父母争宠,宝宝的判断标准“有奶便是娘”,多次强化易形成见风使舵的性格。长大后,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风使舵的孩子易遭到同伴的孤立。长大后,还有的孩子挖苦心思去揣摩大人的心理,专捡大人高兴的说,在他们看来,犯错不要紧,只要讨大人欢心就行。
  
  3.易养成说谎的习惯。
大人总是用利益来诱使宝宝说假话,不是从自己的内心感受出发,多次强化,以后就会说谎成性。
  
  4.易养成唯利是图的性格。大人争宠实际上是鼓励宝宝以利益作为判断父母好坏的标准。多次强化,孩子易养成唯利是图的性格。

爸爸去哪儿小鬼当家不宜模仿

萌娃表现获赞:换尿布喂奶洗衣服不含糊

          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五个萌娃在带奶娃的过程,看上去像我们小时候都玩过的“过家家”,却又比单纯的游戏多了一份认真。 “小爷们”石头与“风一样的女子”Cindy尽显柔情的一面,专心照顾一位胖胖的小婴儿,二人还合力完成了为奶娃换尿布的“壮举”。天天、Kimi与Angela这一组宝宝在任务过程中状况颇多,比如兑牛奶时几乎用光半 罐奶粉,洗衣服时又猛倒三瓶洗衣液,但看得出来,他们都完成得极为投入,有一份责任在里面。

专家:各位父母不要轻易模仿

          “让四五岁的宝宝体验照顾更小的娃,有正面积极的意义。但也应注意,现实中这样的互动应极为慎重。”专家表示,“作为节目来说照顾奶娃的环节更多是一种游戏,国外也有这样类似的节目,但这是有工作人员和奶娃家人在身边的情况,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

          专家强调,“但现实中父母千万别试图模仿让一个四五岁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独立去照顾奶娃,这很容易出事,有时可能是无心之失,却可能造成难以弥补之痛。”

节目组:希望让宝宝提升责任感,学会感恩

          节目播出后,虽然得到了很多赞扬之声,但同时也遭到了一些非议。对此,《爸爸去哪儿》的工作人员表示,“我们的初衷是希望通过任务设置让观众看到宝宝的努力与责任感,让他们体会爸爸妈妈养育他们的不易,学会感恩,传达一种积极健康的正能量。我们赞同专家的建议,也会注意打造更加完美的第二季。”

          引导孩子学会照顾别人

          其实,无论多大的孩子,内心都有责任感。当孩子渐渐长大,虽然还是会调皮、爱捣蛋,但总会表现出贴心的一面。只要爸妈在生活里加上一些引导,提供潜移默化的机会教育,孩子就能够逐渐培养起自己的责任心。那么,如何开发孩子的责任感呢?下面我们就给各位父母支上几招。

          利用社会化环境与孩子个性相结合

          爸妈先了解影响幼儿社会化行为的因素,再利用机会教育和孩子互动,孩子的贴心表现就会更具体,不仅能对爸妈体贴(例如:主动关心妈咪开不开心、做家务累不累、帮妈咪搥搥背),也能用好的行为对待友伴。

          个性不同,表达体贴有差别

          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孩子渐渐懂事、语言和认知发展臻于成熟,喜欢探索周边的人事物,与周遭互动也增加。但因为幼儿本身的个性和天生气质的不同,对于他人行为的解释和自己行为的反应,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比如:个性害羞的孩子,比较不擅长与人互动、想帮忙却表达不出来;个性外向的孩子,易于表现自己、容易受欢迎、会给人比较热心的印象。

          家庭环境是最好的老师

          孩子所处的第一个环境就是家庭,父母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最重要的模仿对象。夫妻之间、婆媳之间是否能和颜悦色的沟通、相互体谅,都反应在家庭的氛围里,即使是刚出生的婴儿都可以感受到的。一般而言,在家庭气氛较为和乐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培养友善、同理、合作、体贴的行为;反之,若孩子长期感受不到温暖的时候,较容易发展出冷漠或敌意的负向行为。

          爸爸妈妈不要忘了孩子是有能力爱人、照顾人的,在日常生活中,请多多让孩子有机会表现他们的体贴,当他帮爸爸妈妈服务,甜言蜜语地抱着爸爸妈妈说“我爱你”时,一定要热情地回他一个拥抱,谢谢他为你做的任何小事,他的贴心会因你的鼓舞而更长长久久。

你是哪种动物爸爸

 熊猫型爸爸——骄纵

  情节:爸爸带宝宝到玩具柜台前,琳琅满目的玩具,多得数不清。宝宝一开始只看上一把小手枪,爸爸心想:宝宝想要,为了他开心,尽管家里已经有无数把,还是买下来吧!买完后,宝宝站在柜台前,还是不肯走,他又看上了一只天线宝宝的毛绒玩具,一定要买。爸爸又掏钱,买下了毛绒玩具。这回宝宝该走了吧?这时他又看见一辆红色的小汽车:“爸爸,车、车,我要车。”爸爸不想为他买了,说了一句:“不能买了。”宝宝大哭:“你就得买!就得买!”爸爸于是买下了第三件玩具。宝宝这才拉着爸爸的手走了。

  熊猫型爸爸的特点:你对宝宝有求必应,无论对与错,不加思考,只要宝宝想要的、想得到的,你都尽量满足,极少拒绝。可能你要下这个宝宝很不容易,或者你是年龄很大才有的宝宝,或者你平时工作很忙,顾不上他,偶尔陪伴他就来恶补父爱,因此你对宝宝倍加疼爱。

  诊断:关爱过度,干涉不够。

  对宝宝成长的不良影响:

  1.宝宝没有较强烈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他觉得所有想要的东西,都是应该的,都是能得到的。

  2.宝宝社交能力不强,因为在小伙伴中,他经常受挫,他想做的事情,其他小朋友不听。

  3.宝宝在家稍有不顺心,就大哭大闹,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还敢动手打爸爸,但在外面却胆小如鼠,时刻要爸爸保护、替他撑腰。

  4.宝宝对得到的东西不知道珍惜,因为来得太容易了。

  5.宝宝幼稚,不明事理,完全以自我为中心,长大后也缺少对别人的关爱。

  应当改进的教育措施:

  1.纠正思想观念,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孩子。

  2.对宝宝的要求,要考虑一下是否合理,再答应下来。比如,在宝宝要枪的时候,告诉他:“家里有许多枪了,你换个别的玩具。”让宝宝明白不给他买枪的理由。

  3.对宝宝学会说“不”,语气要坚定,不能让宝宝觉得还有谈条件的余地,爸爸只是说着玩的。

  4.对宝宝无理的哭闹行为,可先置之不理,等他安静下来,再问问他,说一说这种行为对与不对。

  5.创造宝宝与其他小朋友相处的机会,在同伴的交往中,他渐渐会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

  海马型爸爸——过度保护

  情节:爸爸和宝宝在家里,爸爸始终盯着宝宝。宝宝要去厨房,爸爸怕刀子碰伤宝宝不让去。宝宝要去洗手间玩水,爸爸怕水弄湿了宝宝的小脚着凉。宝宝要吃苹果,爸爸要把苹果用热水泡过再吃,怕太凉了宝宝吃后拉肚子。宝宝在前面走,爸爸紧跟其后,怕他不小心摔倒。

  海马型爸爸特点:海马型爸爸非常喜欢陪伴宝宝,对于妈妈对宝宝的照顾,总能挑出许多问题,认为妈妈对宝宝的照顾不够细致,只有自己对宝宝的照顾最周到。宝宝有能力自己做到的事情,总要抢先一步为他做了。有时还总无理由地担心,担心宝宝吃得不好、睡得不好。宝宝如果磕着碰着,就内疚、自责,认为自己没做好。在生活中,喜欢包办宝宝的一切,认为这就是对他的爱。可能是因为宝宝体质弱或者年龄较大才有的宝宝,所以才如此。

  诊断:关爱过度、干涉过度。

  对宝宝成长的不良影响:

  1.由于很多事情都是爸爸代劳,没有给予宝宝锻炼的机会,宝宝的自理能力极差。

  2.没有主见,宝宝长大后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力。

  3.依赖心理严重,有什么事情自己不愿做,就找爸爸,缺少克服困难的精神。

  4.对宝宝的约束过多,宝宝做起事来畏首畏尾,胆小怕事。

  5.由于很多事情不能独立完成,因此缺少成就感。

  应当改进的教育措施:

  1.纠正思想观念,明白对宝宝保护过多,会制约宝宝的个性发展。

  2.宝宝有能力自己做的事,就让他自己来。比如宝宝要自己吃饭,就把勺子给他;要自己下楼梯,就保护好他,让他自己走走看。

  3.宝宝成长过程中,会碰到很多问题,尝试着让他自己解决。比如宝宝要吃橘子,就给他一个,让他尝试自己剥开,吃到嘴里。

  鸭子型爸爸——放任

  情节:鸭子型爸爸带宝宝去超市。爸爸走在前面,宝宝在后面紧跟着。在喜欢的电器前,爸爸停下脚步,专心地看着最新的产品,考虑是否可以买下来。宝宝自己去食品的货架,取下一块巧克力就送到嘴里。3岁的宝宝没人看护,自己走来走去,超市开始广播谁家宝宝走失。爸爸这才发现,宝宝不见了,慌忙去找宝宝。

  鸭子型爸爸的特点:鸭子型爸爸比较注重个人的生活,对宝宝关心不够。许多事情任由宝宝为所欲为,不太注意。对宝宝的情绪反应、要求,常不予重视,置之不理。可能这位父亲要宝宝比较年轻,心理上准备不足,还没找到做父亲的感觉;也可能是工作或生意非常忙碌,无心顾及宝宝;或者本来不喜欢宝宝,对他也就不重视。

  诊断:关爱不够、干涉不够。

  对宝宝成长的不良影响:

  1.宝宝小时候经常出现意外的伤害,如烫伤、摔伤。

  2.宝宝长大后不会关心别人,他只顾自己是否合适。

  3.宝宝长大后不听爸爸及长辈或领导的话。

  4.由于缺少正确的管教,宝宝大些后容易出现盗窃、打架等行为,成为问题儿童。

  5.宝宝由于没有安全感,这使他今后对人没有信任感。

  应当改进的教育措施:

  1.纠正思想观念,既然生下他,就要爱他、管他。

  2.明白宝宝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是生命的延续。

  3.工作再忙,每天也要抽出一点时间,陪宝宝玩一会儿,说说话、讲讲故事。

  4.对宝宝的行动,要多留意,因为宝宝没有经验,不免磕着碰着,你要提前做好对宝宝的保护。

  5.多抱抱宝宝,多夸奖宝宝,让宝宝体验到父爱。

  6.请不要将宝宝长期托给别人抚养,这将造成宝宝长大后与你沟通困难。

  老虎型爸爸——支配

  情节:路过一家书店,宝宝和爸爸一起进去。宝宝看中了一本故事书,爸爸看了看说:“这本书不能买,买这本。”爸爸拿起了一本《唐诗三百首》。在爸爸看来,唐诗更有价值,宝宝应该学有用的知识。宝宝不从,爸爸说:“要不就什么也别买。”宝宝无奈,只得听从爸爸的话,买下《唐诗三百首》。

  老虎型爸爸的特点:和宝宝在一起时,老虎型爸爸总是处在领导的位置,宝宝要做什么事,都要听你的。你喜欢用命令的语气,要宝宝绝对服从。一旦宝宝不听,就严加斥责,施以处罚。宝宝即使不服气,也要完全听话,不敢违抗。这位爸爸可能是位军人、也可能在单位是领导,职业上的特点在对待宝宝时也不由自主表现出来。你对是非有准确的辨别力,但却忽略宝宝的感受,不能从宝宝的情感、心理出发。

  诊断:关爱不够、干涉过度。

  对宝宝成长的不良影响:

  1.宝宝受到的总是挫折,变得毫无自信。

  2.宝宝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总是揣摸别人怎么想的,然后说出来,以讨别人欢心。

  3.宝宝对父亲表面上听从,内心却不服,对父亲抱着极大的反感。

  4.有些宝宝变得性格懦弱,长大后毫无主见,毫无创造性。

  应当改进的教育措施:

  1.纠正你的教育观念,宝宝是个独立的个体,一定要尊重宝宝的某些合理要求。

  2.多考虑宝宝的生理、心理特点,多从宝宝的角度来思考,3岁的人和30岁的人喜欢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3.学会使用技巧,比如宝宝想看电视,不要粗鲁地拒绝不让看,而是提议咱们玩骑马的游戏或是去外面玩好不好,从而给宝宝选择的机会。

  4.不要经常使用命令的语气,而应当使用商量的语气,制造民主气氛。

  猴子型爸爸——理想

  情节:爸爸带宝宝去买东西,在玩具柜台前,宝宝一定要买玩具。爸爸考虑到好久没买新玩具了,可以为他买一个,于是让宝宝自己挑,宝宝选中了一只能弹出子弹的手枪。爸爸建议说:“这个枪危险,伤着小朋友怎么办?你看看要那个可以发出声音的枪好不好。”在爸爸的提议下,宝宝答应买发声枪。

  猴子型爸爸的特点:猴子型爸爸比较灵活,对各种事情有一定原则,在一定范围内,又让宝宝有充分的自由度。当遇到危险时能及时保护宝宝,当在无危险的情况下,又能放得开,让宝宝尽情玩耍。在很多时候,他不是以父亲的姿态出现,他更像是宝宝的玩伴、朋友,带着他玩,和他一起享受童年。能考虑宝宝的情绪与需求,而且关心宝宝的生活,是个称职的父亲。

  诊断:非常健康

  对宝宝成长的影响:

  1.宝宝有满足感、幸福感,能体验到生活的快乐。

  2.宝宝能感受到父亲对他的爱,也学会爱父亲,即使长大后父子出现矛盾,也能很快沟通,不会造成隔阂。

  3.宝宝有自信心、创造力也能尽情发挥。

  4.宝宝能经受挫折,面对困难也不怕。

“爸爸去哪儿?”为啥会火?

  1、粑粑都是高帅富

  林志颖,田亮,以及后期崛起的模特张亮,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帅。关键是帅就算了,还那么有钱,基因那么的好,你看小kimi、小雨橙、天天、王诗龄、小石头那么的乖巧可爱,怎么可能抵挡得住。大部分年轻女性都是外貌协会的(男性何尝不是?),想不沦陷,难。而郭涛、王岳伦这样的奶爸,又属于有才有魅力的中年男性,五个爸爸育儿方式各异,又是明星,通杀各个年龄层。这不,当然是成功虏获了中国女性周五准时守在家看。

  2、宝贝们天真可爱

  咱育儿网网的忠实用户都知道,孩子相貌由父母双方的基因决定。爸爸是高帅富,妈妈是白富美,孩子顺理成章的成为高帅富和白富美二代。长得好看果然是加分不少,娃们长得太美好,小美人胚子和小帅哥,能让观众不花痴不尖叫吗?在影视作品中有一个规律,凡是涉及女人、孩子、动物的素材都会大受欢迎,而爸爸去哪儿恰好占了三分之二的素材。孩子们恰恰又是最惹人怜爱的年纪,会跑,会说话,会回应,5个宝贝个性鲜明,天真无邪,大哭大闹都是最真实的状态。

  3、引发全国母爱爆棚

  中国的80后,90后渐渐长大,迎来了生育高峰。这个年纪的女性,生理上已经做好充分做母亲的准备,心理上欠缺一个爆发。而爸爸去哪儿节目中乖巧可爱的宝贝引爆了女性与生俱来的母性,不少网友大呼,虽然还没有孩子,但是看完节目心都酥掉了,好想立刻生个娃。对于已婚已育的女性,当了母亲之后对孩子的爱更是驾轻就熟,早被五个宝贝萌晕。

  而在中国的教育模式中,通常都是妈妈带孩子。爸爸带孩子容易状况百出,看到节目中五位明星爸爸的囧样,大部分女性感到十分过瘾。

  4、对明星私底下的生活有极大好奇心

  很多人都对别人的隐私感兴趣。安顿的《绝对隐私》的畅销,以及莱温斯基访谈节目的高收视率,就是明证。尤其是名人的隐私,大众特别渴望了解。人类是生来就存有好奇心,喜欢窥探隐私,是天生的,是人类的天性。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明星的访谈节目长久不衰的原因,而爸爸去哪儿中的五位明星爸爸的私生活让大众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一方面可以了解到明星的生活点滴,另一方面大家都想知道他们的孩子长什么样,性格如何,同时又有来自于家庭教育的借鉴方式,受众广,男女老少通杀,适合一家大小观看。

  听完小编的分析,感受如何?据媒体报道,看完前三期爸爸去哪儿,许多女性观众表示想早点结婚生子。不知道因为这个节目,又有多少宝贝将在10个月后诞生了呢?

爸爸产后抑郁也影响宝宝

    发表在最近出版的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如果父亲患有产后抑郁症,其孩子更易在早期出现心理障碍。

父亲产后抑郁也影响宝宝发育

  众所周知,研究已经证实,母亲患产后抑郁症对孩子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有关父亲患产后抑郁症对孩子发育的影响的研究却没有。对此,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对8431名父亲、11833名母亲以及10024名孩子进行了问卷式调查。并对父母产后8周及21个月时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评估。还对三岁半孩子的情绪和行为进行了测试。

  研究结果显示,与父亲没有患产后抑郁症的孩子相比,那些父亲患产后抑郁症的孩子出现多动症、情绪和社会问题的可能性要多一倍。而这一现象在年龄较小的男孩中更明显,其问题大多表现在行为上。

  研究人员说,孩子出生以后,应该像对待母亲患产后抑郁症那样,去重视父亲患产后抑郁症;如果父亲感到抑郁,他们“很负责任地”关心孩子的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孩子的早期发育和生活中,父亲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父亲患上产后抑郁症,其影响似乎在男孩身上表现更明显。

爸爸天生就会带孩子

爸爸天生会带孩子!

    因为爸爸没有分娩经验,也不能分泌乳汁喂养宝宝,所以爸爸得到的激活父性区域的机会少一些,但这并不代表父性和母性本身有什么差别,只要爸爸多找机会,一定会有激发自己强大的父性!

爸爸育儿,请牢记下面4点

  1.感觉育儿困难的爸爸,请从游戏开始!

  游戏,也可以看做是攻击行为的一种。爸爸多巴胺分泌量较高,决定了他比妈妈更喜欢玩,而爱玩也是孩子最大的天性。所以,基于这个特性,不擅长育儿的爸爸完全可以首先从跟孩子一起玩开始。游戏能够激活垂体后叶荷尔蒙神经元细胞,从而让爸爸产生更多与孩子相处的灵感。

  2.大家都是菜鸟,所以不要忘记表扬对方。

  没有人不喜欢被表扬。从大脑结构和运作规律来说,被表扬后的大脑会分泌多巴胺。除了上面说到的攻击性,多巴胺还能刺激好奇心和积极性,让人具备更高的行动力。所以,不妨把失败看得轻一点吧!不遗余力地用“表扬”轰炸对方。这不仅让对方的育儿热情更高,同时也会因为感激你的表扬而回赠你同样热情的表扬。何乐而不为呢?

  当妈妈表扬爸爸,让爸爸感觉自信心大增时,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掩盖自己的得意。比如听到妈妈说“孩子最喜欢爸爸了”或者“宝贝和爸爸玩的时候可真开心啊”这类的话时,自信心膨胀也没有关系,这可是刺激爸爸父性本能的最好办法。

  3.找到疏解压力,增强自信的方法,比如和妈妈聊天。

  通常来说,爸爸没有妈妈承受压力的能力强,但这并不是说妈妈自身抵抗压力的能力强,而是妈妈疏解压力的手段比爸爸多。比如在育儿这件事情上,爸爸要是压力过大而且不能消解的话,就有可能丧失和孩子相处的自信。所以,有什么困难的话,多找妈妈聊聊吧!聊聊你对擅长事情的成就感,或者面对不擅长的工作的为难。实在不行了,可以求助妈妈为你分担,和你共同完成。

  4.让爸爸看看自己跟宝宝玩乐的样子

  新脑皮中的镜面神经元细胞,让人类具有将他人的情况推及自身的能力。也就是说看到别人做什么,你的大脑中也会产生一些同亲历人一样的反应。这种能力对于爸爸育儿的意义在哪呢?一天结束的时候,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与孩子玩耍时的情景。或者和妈妈沟通,让她描述一下她眼中你和孩子的互动(如果妈妈不好意思说的话,也可以写下来给爸爸看)。这样一来,你对自己照顾孩子的成就感会高很多,对这项工作的意义也会有不一样的认识。

《爸爸去哪儿》是怎样炼成的

    说起这个秋天最火的节目,相信许多人都会异口同声说出《爸爸去哪儿》,“老爸,老爸,我们去哪里啊!”这首由五个宝贝和明星爸爸合唱的主题曲,因其朗朗上口的曲调,传遍了大江南北。湖南卫视敢为天下先,在选秀节目大行其道的时候从韩国引进《爸爸去哪儿》。这个全新的节目究竟是如何做到一鸣惊人的?小编来八一八这档节目成功背后的艰辛。

 

  明星父子档难请

  由于是国内首次制作的明星户外亲子节目,节目组在邀请明星父子参加的时候就遇上了很大的困难。首先,明星家庭对孩子都是采取保护的态度,不想让孩子过度曝光。其次,明星档期不合适也成为拒绝节目的主要原因。《爸爸去哪儿》节目现场导演蒋良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从最开始节目组与明星沟通,到中间与明星的交流、家访,再到最终阵容的确定,共经过了八个多月。

  节目总导演谢涤葵也曾透露,“从节目的社会意义到跟明星交流韩国原版节目的观看心得,再到畅想节目希望呈现的效果,需要一遍遍地与明星交流。”他几乎把一辈子的话都说完了。“像林志颖和Kimi,是请(湖南台)台长和《我是歌手》总制片人洪涛出面,才真正与林志颖交流上。在几次赴台湾之后,林志颖才最终确定参加节目。”

  年龄层锁定3至6岁是导演的一次赌注

  在MBC电视台的原版节目中,金民国、成俊、尹厚这几个孩子的年龄均在6至9岁之间,而Kimi、王诗龄、森蝶、石头、天天这几个在节目中让人喜爱的孩子,年龄都在3至6岁之间。谢涤葵坦承,这样的年龄层是一个意外。

  “虽然说比起7、8岁的孩子,他们还没办法去完成太复杂的任务,但是第一次看到他们后,觉得可以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谢涤葵解释说,“毕竟,比起7、8岁的孩子,他们的天性保留得更纯真、也更纯粹。”没想到的是,这个因为意外而形成的孩童年龄层,竟成为节目的一大卖点,萌宝宝们自然的表现受到观众的热烈喜爱。

  制作团队连轴转

  小编了解到,从节目录制到最后剪辑,一期节目只有短短两周的时间,3天拍摄,11天剪辑,整个工作流程非常紧凑。谢涤葵表示,第一季会在6个地方拍摄,在第四期节目播出之时,他们又要马不停蹄地赶往第四个摄制地点,拍摄第七期、第八期的节目。整个节目的循环就是拍摄、剪辑、再拍摄、再剪辑。从9月份第一期灵水村的录制开始,制作团队已经两个月没有休息过了,而且这种状态得一直延续到12月底节目播出完毕。

  赞助商临阵脱逃

  业内人士透露,“事实上,一开始卫视方面对这档节目并没抱有很大信心。”《爸爸去哪儿》的引进,是在广电总局“限唱令”调控之下的产物,“既然不能做太多歌唱类真人秀,那就试试别的路子。”

  业内人士回忆,包括制片人和总编室在内的各方,都没有十足把握,“周五收视时段很宝贵,一开始并没有安排给《爸爸去哪儿》。原本想放到周末晚间档,后来又考虑过放到周一,但是那些时间收视真不看好。直到9月中旬,台里高层看到了剪辑完成的版本之后觉得不错,才一拍大腿敲定了周五晚间档。”

  知情人士还透露说,即使高层认为不错,直到临近开播,对《爸爸去哪儿》的质疑仍没断过。“广告商心里没底,不愿担风险,之前谈好的某知名家电品牌做冠名,在10月4日左右却临阵脱逃了,换成了现在的冠名商。所以,《爸爸去哪儿》是一个真正的惊喜。”

  而《爸爸去哪儿》现在的合作伙伴青蛙王子(中国)日化有限公司的定位与节目的受众群不谋而合。青蛙王子的主打产品儿童倍润霜就是针对3—12岁年龄段的孩子,同时青蛙王子也有推出同名动画片,以及举办一系列“公益大讲堂”活动来关注儿童教育问题,品牌理念和节目希望传达的“回归家庭,关爱孩子”的理念非常契合。同时青蛙王子的最新广告片也将在各大卫视播出,精准定位3-12岁儿童,让“孩子更滋润、妈妈更放心”。

  下一期,青蛙王子将继续携手《爸爸去哪儿》,给广大观众朋友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感动。到底星爸萌娃们在沙漠中抓鱼、挖莲藕又会发生怎样的趣事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好爸爸育儿10心得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父爱在育儿过程中,到底占有怎样的份量?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有父亲陪伴的孩子智力会发展得更好,因为父亲更具探险精神、更具乐观态度、更具不拘小节的无畏观念,给孩子更多的正能量。所以鼓励所有的父亲,发挥你们的育儿潜能,让父爱无限延伸,今天的10大父爱心得,与大家共同分享。

心得1   主动向宝宝再靠近一些

    安全的依恋关系是宝宝未来人际关系发展的基础。只有当宝宝小时候体验到了关于爱的一切积极的情感,内心才会觉得自己是安全的,才能够平等地与他人交往。所以,不要吝啬你的爱,向宝宝靠近一点,让他在与爸爸的亲密接触里完全体会爱的亲密。

心得2  和宝宝一起探索

    对于宝宝来说,你就是他的整个世界,很大程度上你决定了他认识世界的态度,你和他的互动也基本上决定了他学习的方式。因此,当宝宝努力去探索或做游戏时,你要保持接受的态度,尤其是当他受到挫折后,需要从你这儿得到鼓励时。只有这样宝宝才会对困难、对未来无所畏惧。

心得3  建立宝宝秩序感

    对宝宝来说,秩序的建立至关重要。宝宝是在重复中学习的,这也是他获得安全感的重要前提。记住,每天固定换尿布和洗澡的时间非常重要。同时,还要重复甚至固定一些能让宝宝体会到快乐的活动,比如在睡觉之前讲故事或唱、听儿歌,回家之后可以吃饼干和糖果。

心得4  懂得宝宝独一无二的美好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气质和生长速度,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给予你的宝宝独特的鼓励,你会看到宝宝真的就能做好。一般来说,对宝宝反应比较敏感的父母会帮助宝宝建立一个积极的自尊。

心得5  给宝宝最积极的回应

    宝宝还不会说话之前,他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与你交流。也许是一点声音、一个动作或是脸部的表情、目光的注视或逃避,但这就是宝宝给你的暗示。

    不要吝啬你的回应,你会发现,你的微笑能使焦躁的宝宝逐渐安静下来,他会哭得更少,晚上会更安静。这是因为宝宝通过安抚或者喂食得以安静,此时他大脑的焦虑反应系统自动关闭了。但是要注意:千万不能满足他的一切要求,你只对宝宝的暗示保持一种积极的回应,让他知道你明白了他的要求。

心得6  多说说话聊聊天

    你和宝宝所有的谈话将为宝宝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宝宝听到越来越多的词,大脑中处理语言的功能就会得到发展。尽量跟宝宝说话、阅读或唱歌,也许一开始仅仅是给他读简单的图画书,而并不是努力去教他。当宝宝越长越大,就可以通过读故事来鼓励他参与--重复语调和词语,慢慢地,他就能像你那么做了。

心得7  空闲时陪宝宝看看电视

    研究表明,宝宝学习好,跟爸爸限制看电视的时间和内容有关。千万不要让电视成为宝宝的"姐姐",即使看电视,宝宝也要和你一起看。你可以用你的方式来讲解电视的内容,甚至和他讨论,这样,看电视也能成为学习的经验。

心得8  约定的规则也是一种学习

    别指望宝宝永远按照你说的去做,他通常是冲动的,并且很多时候都在吵闹,因为他还没能力在沮丧和愤怒的时候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宝宝学会自我控制需要一定的时间。遇到宝宝让你不开心的时候,给自己一点时间,数到10,让自己平静下来,或者找个朋友聊聊,缓解情绪。当你反应过分强烈或要求太严厉时,先跟宝宝说对不起,这样不但会弥补损失,还会让宝宝更加感受到爱和支持。

心得9  保证照料宝宝的质量

    有研究表明,高质量的婴儿照料和早期教育能促进宝宝以后的学习和社交技巧,这一点绝对要靠你自己来把关。如果宝宝交给保姆或亲戚朋友照料,你需要亲自观察照料者是如何和宝宝互动的,是否真正关心宝宝,同时还能给宝宝提供发展的空间,宝宝周围是否干净和安全等等。

心得10  爸爸要照顾好你自己

    养育宝宝是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尤其是当你感到疲惫、急躁、沮丧、或者受挫时,就更加难以满足宝宝的要求。因此,照顾好你自己对宝宝才能更有利。

育儿温馨提示:不管工作有多忙,请记住家里有个小家伙期待着爸爸与他一起搭积木、一起疯跑、一起大笑,与所有的一切相比,孩子才是一切中的一切!

爸爸10个举动影响BB智力

  研究表明,宝宝学习好,跟爸爸限制看电视的时间和内容有关。千万不要让电视成为宝宝的"姐姐",即使看电视,宝宝也要和你一起看。你可以用你的方式来讲解电视的内容,甚至和他讨论,这样,看电视也能成为学习的经验。
 

  1、不要吝啬你对宝宝的爱
 

  安全的依恋关系是宝宝未来人际关系发展的基础。只有当宝宝小时候体验到了关于爱的一切积极的情感,内心才会觉得自己是安全的,才能够平等地与他人交往。所以,不要吝啬你的爱,向宝宝靠近一点,让他在与爸爸的亲密接触里完全体会爱的亲密。
 

  2、积极回应宝宝
 

  宝宝还不会说话之前,他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与你交流。也许是一点声音、一个动作或是脸部的表情、目光的注视或逃避,但这就是宝宝给你的暗示。
 

  不要吝啬你的回应,你会发现,你的微笑能使焦躁的宝宝逐渐安静下来,他会哭得更少,晚上会更安静。这是因为宝宝通过安抚或者喂食得以安静,此时 他大脑的焦虑反应系统自动关闭了。但是要注意:千万不能满足他的一切要求,你只对宝宝的暗示保持一种积极的回应,让他知道你明白了他的要求。
 

  3、尽量跟宝宝说话
 

  你和宝宝所有的谈话将为宝宝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宝宝听到越来越多的词,大脑中处理语言的功能就会得到发展。尽量跟宝宝说话、阅读或唱 歌,也许一开始仅仅是给他读简单的图画书,而并不是努力去教他。当宝宝越长越大,就可以通过读故事来鼓励他参与--重复语调和词语,慢慢地,他就能像你那 么做了。
 

  4、帮宝宝建立秩序
 

  对宝宝来说,秩序的建立至关重要。宝宝是在重复中学习的,这也是他获得安全感的重要前提。记住,每天固定换尿布和洗澡的时间非常重要。同时,还要重复甚至固定一些能让宝宝体会到快乐的活动,比如在睡觉之前讲故事或唱、听儿歌,回家之后可以吃饼干和糖果。
 

  5、鼓励宝宝安全探索
 

  对于宝宝来说,你就是他的整个世界,很大程度上你决定了他认识世界的态度,你和他的互动也基本上决定了他学习的方式。因此,当宝宝努力去探索或做游戏时,你要保持接受的态度,尤其是当他受到挫折后,需要从你这儿得到鼓励时。只有这样宝宝才会对困难、对未来无所畏惧。
 

  6、有选择性地陪宝宝看电视
 

  研究表明,宝宝学习好,跟爸爸限制看电视的时间和内容有关。千万不要让电视成为宝宝的"姐姐",即使看电视,宝宝也要和你一起看。你可以用你的方式来讲解电视的内容,甚至和他讨论,这样,看电视也能成为学习的经验。
 

  7、把规则作为学习的契机
 

  别指望宝宝永远按照你说的去做,他通常是冲动的,并且很多时候都在吵闹,因为他还没能力在沮丧和愤怒的时候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宝宝学会自我控制 需要一定的时间。永远不要打或使劲摇晃宝宝,研究表明这会对宝宝造成永久的不良影响,让他感到害怕,羞辱或是愤怒,这种互动关系只能教给宝宝用同样暴力的 方式去反抗。
 

  遇到宝宝让你不开心的时候,给自己一点时间,数到10,让自己平静下来,或者找个朋友聊聊,缓解情绪。当你反应过分强烈或要求太严厉时,先跟宝宝说对不起,这样不但会弥补损失,还会让宝宝更加感受到爱和支持。
 

  8、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气质和生长速度,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给予你的宝宝独特的鼓励,你会看到宝宝真的就能做好。一般来说,对宝宝反应比较敏感的父母会帮助宝宝建立一个积极的自尊。
 

  9、保证照料宝宝的质量
 

  有研究表明,高质量的婴儿照料和早期教育能促进宝宝以后的学习和社交技巧,这一点绝对要靠你自己来把关。如果宝宝交给保姆或亲戚朋友照料,你需要亲自观察照料者是如何和宝宝互动的,是否真正关心宝宝,同时还能给宝宝提供发展的空间,宝宝周围是否干净和安全等等。
 

  10、照顾好你自己
 

  养育宝宝是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尤其是当你感到疲惫、急躁、沮丧、或者受挫时,就更加难以满足宝宝的要求。因此,照顾好你自己对宝宝才能更有利。
 

  做一个会玩的爸爸
 

  1、分享"地板时间":和宝宝玩游戏,用他的方式,而不是你的方式。
 

  2、学会偎依:尤其在宝宝感到沮丧或者取得进步时,和他偎依在一起。
 

  3、与宝宝玩竞赛游戏时,最好一开始的时候让他赢,然后逐渐恢复正常,这样有助于培养宝宝的自信。
 

  4、当宝宝哈哈笑时,让他继续笑。有可能的话找出他大笑的原因,并经常逗他笑。
 

  5、玩装扮游戏,让宝宝当导演,让他来设计你的角色。

爸爸专利:安抚哭宝宝8招

  奇怪吧,有专属于爸爸安抚宝宝的方法哦!不错,安抚哭闹的宝宝妈妈一个人是不够的,爸爸需要该出手的时候就出手哦,而且说不定爸爸的安抚更有魔力呢!

  一般情况下,妈妈安抚宝宝比较有效,但是,宝宝从来没说过他不喜欢爸爸的抚慰。别样的、新鲜的、属于爸爸的安抚,说不定对宝宝还有特别的魔力——宝宝一好奇,注意力转移了,哭就忘了。

  爸爸专属安抚法:
 

  1、使劲把宝宝抱起来。搂紧宝宝,摇摇晃晃,试试爸爸的力量。大多数宝宝喜欢这种被紧紧包裹的感觉,这会让他感觉温暖而安全。
 

  2、用用你的粗喉咙。跟宝宝说话、唱歌,或干脆念一段你的工作计划给他听听。忽然听到跟妈妈温柔女声不一样的粗嗓门,宝宝很意外,眨巴眼睛,不哭了。
 

  3、抱着宝宝到外面走一圈。宝宝喜欢“换店”,喜欢新奇,喜欢到户外溜达,这会让很多宝宝停止哭泣。
 

  4、 用你的鼻子轻轻触碰宝宝。这陌生的动作让宝宝感觉新奇,好奇心上来,坏脾气就逃开了。
 

  5、换一个奇怪的姿势抱宝宝。让宝宝脸朝下趴在你的手臂上,用你的手掌托起他的脸;左手轻轻地晃荡,右手轻轻抚摩宝宝的背。视野掉了个头,宝宝很奇怪,哭就忘了。
 

  6、朝他额头吹气。直接而温柔地朝宝宝的额头连续吹气,他立刻眨眼、深呼吸;你重复几次,他就忘了自己为什么哭。不过,得确定你没感冒。
 

  7、给宝宝吸你的大拇指。有时候宝宝大哭大闹的理由很简单,他就想吸吮点什么。那就尝尝爸爸的大拇指,温暖柔软,有点奇怪。宝宝说,感觉不错。不过,必须保证你的手指是用肥皂仔细清洗过的。
 

  8、来一点小噪音。吸尘器开小档、收音机或电视机开到滔滔不绝的说话节目,信不信,宝宝会听得昏昏欲睡。


 

新时代育儿潮:称职“小爸爸”如何养成?

    网友们期待已久的都市情感剧《小爸爸》已经于优酷视频火热开播,彼此都是专业演员的文章和马伊琍夫妻俩此次首次在剧中饰演夫妻,这对现实中的人父人母,在剧中又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此剧一播,以经济上的成功为最高目标的“富爸爸”时代,即将渐行渐远!
 

    “小爸爸”能否当好?
 

    近年来,当代80后陆续加入育儿大军,养育宝宝确实成了生活中的头等大事,那么,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逐渐淡薄的今天,爸爸们对孩子的关注程度是否足够?爸爸们的育儿方式是否正确?这些初为人父的“小爸爸”们,是否能够称职当起育儿大任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部分80后爸爸中进行了相关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56%的家庭中是由老人帮忙带孩子,58%的爸爸表示很想陪陪孩子,却苦于没有时间。84%的爸爸表示对育儿的细节并不是完全了解,而仅仅有19%左右的爸爸们表示自己了解宝宝出生后的照看方式,例如孩子出生后要注射的种种疫苗,以及出生15天需要开始补充的维生素AD等等。
 

    “现在养个孩子真心不容易,从生育、抚养到之后的奶粉、尿布、辅食、保姆……哪一样不用花钱的?并不是我们不愿意抽出时间陪陪老婆孩子,只是生活压力确实有点大。”一位网友爸爸表示,“但是只要一有空,还是会帮妻子照顾宝宝的、陪宝宝玩的。”
 

    那么,父亲对于孩子的成长,到底起着什么至关重要的作用呢?有调查显示,英国牛津大学曾以1958年出生的17,000名孩子为对象,对他们从出生到33岁的成长发育全过程进行跟踪研究,那些在爸爸积极参与孩子发展和教育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好,在社会生活和婚姻生活中也更为成功。育儿专家表示,在育儿方面,爸爸们应该迅速摆脱长期处于“二线”的辅助者地位,并尽快地、坚决地投身到“一线”中来。那么,怎么让爸爸投身到“一线”中来,为育儿大业做贡献呢,来听听专家们的意见吧!
 

    亲子时间很重要
 

    专家提醒,爸爸们要多和孩子对话。这对孩子的脑发育至关重要。爸爸和孩子对话看似简单,殊不知其对孩子的发育,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孩子的沟通能力、理解能力以及社交能力都会因此而得到提升,还会为孩子最终成为全球化时代的领导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另外,和孩子做TA喜欢的游戏。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如果爸爸设定一个目标来共同参与的话,对孩子认知能力和集中力的提高都是很有好处的。特别是当成功达到目标时,再给予适当鼓励,会大大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同时,读书对于脑发育也是很有效的。希望爸爸们能经常抱着孩子,给孩子讲画册里的故事。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稳定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孩子的脑发育、创造力的提升,还有利于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营养功课要做好
 

    自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孩子的健康问题就成了父母心头的一件大事。人的生长发育有两个高峰,一是婴儿期,另一个是青春期。如何让宝宝从婴儿时期健康长大让每一位父母殚精竭虑。所以,对于各位爸爸来说,在宝宝的日常护理与营养方面,做好功课尤为重要。
 

    宝宝每天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的量虽然极少,但缺少了某一种就会发生疾病。例如,维生素A促进机体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功能,缺乏会发生干眼症、夜盲症、反复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皮肤和粘膜角化症、骨骼和牙釉发育障碍。而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肠道内钙的吸收,它可以促进肠细胞对钙的转运,使钙质更容易、更快速地被吸收进入血液并到达需要钙质的器官——骨骼和牙齿,使它沉着在骨,促进骨骼钙化以增加强度。另外,维生素D对增强机体抵抗力,以及促进神经生长因子的生长,促进婴幼儿智力发育也有着重要作用。
 

    但是,日常饮食中的维生素A、D远远不能满足宝宝所需,因此父母们通常会在医生的建议下为宝宝常规补充维生素AD制剂。即,宝宝出生15天开始,就需要每日常规补充预防剂量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一直补充到满3周岁。在此,专家特别提醒爸爸们,维生素AD补充也是有讲究的。在挑选产品时,爸爸们要注意维生素AD比例是否为3:1的合理配比,药品是否根据宝宝的不同年龄设计了不同规格,并且,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例如国药准字的伊可新。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会吸收大量的铁来保证胎儿时期乃至出生后4个月内的营养,所以4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很少会缺铁,但随着月龄的增加,储备的铁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机体生长发育需要,如果添加辅食的时候不注意铁元素的摄入,缺铁性贫血会时刻威胁着宝宝的健康,调查研究发现,轻度的铁缺乏已经足以影响宝宝的体能、智能和行为发育,而且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所以早期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很重要,“小爸爸”们应提高警惕。
 

    再来说说补钙,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如果妈妈在孕期没有规律补过钙,宝宝生后吃奶量并不是很满意,宝宝属于早产、多胎、出生体重偏低、生长发育过快等情况,或者没有母乳喂养,这些都提醒爸爸们应该早些给孩子补钙,最好满月起就该常规补充,如果不存在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可以稍晚一些补钙。
 

    要做好一个优秀的“育儿爸”可不是件容易事,需要爸爸们的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孩子的身体和健康成长需要爸爸的参与。爸爸是宝宝们坚强的后盾,育儿大业更需要爸爸们加入其中肩负使命,而不是扔给十月怀胎的辛苦妈和年老的爷爷奶奶们。更何况,陪伴宝宝们成长是件有趣的事呢,爸爸们还不快快加入其中挑起“育儿大梁”吗?

爸爸必学的婴儿护理技能

  当爸爸绝对是令人期待的事情,那份喜悦的感觉总是让人难以抵挡。可是,这“爸爸”可不是白当的呀,如何才能做一位称职的父亲?如何才能更好地养育好子女?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关键问题。假如您对如何做爸爸还没有什么规划,那么建议您率先掌握如下基本技能。

  基本技能1:换尿布

  
对于一个男子汉来说,换尿布似乎不太相称。如果您还有这样落伍的想法,那就要好好检讨进化一番了,为自己的宝宝换尿布,那不仅是天经地义,更是一种天伦之乐。
 

  用布尿布还是用纸尿裤
 

  如果选用纸尿裤,可以无需费时费力去洗涤。此外,这种纸尿裤无需折叠,换起来很方便,只是有些宝宝会感觉不舒服。而布尿布则必须水洗,还要用洗涤剂,所以比较麻烦。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父母一般采取折中的方法,即平常使用布尿布,夜晚和外出则使用纸尿裤。
 

  换尿布方法
 

  ①用手托起婴儿的腰部,把他的臀部放在尿布的中间位置
 

  ②再对折过来
 

  ③把尿布一端在肚脐处下方折过来(新生儿则反之)
 

  ④系住尿布
 

  布尿布的折叠方法
 

  ①将左右下角向中间对折
 

  ②用于女婴
 

  ③将尿布对折
 

  ④男婴用,将前面叠得厚一些
 

  ⑤女婴用,将后面叠得厚一些
 

  不要惧怕洗尿布
 

  尿布总是要弄脏的,所以,布尿布总是要收集起来洗的,不要有惧怕心理。
 

  把大小便尿布分开后,先用水涮一下,然后再用洗涤剂洗。请记住这些环节,克服抵触感,一切都将变得很自然。洗尿布是做爸爸的一件日常工作,也是育儿的一项主要内容。
 

  如何洗布尿布
 

  ①将洗衣粉倒入桶内,2个桶分开用,一个洗小便尿布,一个洗大便尿布。
 

  ②在水冲式马桶里,一边冲水,一边涮尿布。请注意,该马桶最好是洗尿布专用马桶。
 

  ③用水冲洗一遍
 

  ④将尿布分放在洗小便尿布的桶中和洗大便尿布的桶中浸泡
 

  ⑤用洗衣机进行洗涮
 

  基本技能2:抱孩子

  
孩子渴望爸爸有力的臂膀,抱孩子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儿,但也需要一定的技巧。
 

  养成抱孩子的好习惯
 

  经常抱孩子,就会养成一种抱孩子的习惯,婴儿在父母怀中更有安全感。在出生后6个月至1岁之间,大多数孩子更喜欢让妈妈抱,也许这是由于母亲比父亲更会抱孩子。但是爸爸有劲儿,孩子由爸爸来抱,母亲既可以干家务,也可以放松放松。请注意,在婴儿出生后前3个月内,每次抱孩子的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否则孩子容易感到疲劳。
 

  婴儿头部能支撑起来之前如何抱
 

  在出生后4个月左右,婴儿头部才能支撑起来,在此之前,抱孩子时要用手掌托起摇晃不稳的头部,并注意以下几点:
 

  ①用一只手掌托起婴儿头部,从后面支起头部,再用胳膊支撑起来。
 

  ②用另一只手托起孩子的臀部,从婴儿胯间伸出手支撑起婴儿的整个身体,抱住婴儿的双腿,但要注意防止脱臼。
 

  只要注意了以上1点,无论竖着抱还是横着抱,一般都不会有危险。
 

  ③竖着抱
 

  这是让婴儿打嗝的抱法,即用双手的手掌有力地支撑起婴儿的头部和臀部。
 

  ④横着抱
 

  即横向抱婴儿,把头部放在胳膊上,交叉双臂。
 

  ⑤单手抱
 

  如果已经形成良好的抱孩子习惯,可以用单手抱孩子。即把婴儿的头部放在大人胳膊肘的内侧,支撑起他的臀部。在给婴儿喂奶时,可采用这种方法。盘腿坐时也可采用这种抱法。
 

  婴儿头部能支撑起来以后如何抱
 

  婴儿的头部可以支撑起来以后,如果腰部完全可以支撑起来,可将婴儿放在膝盖上,让其身体趴在父亲的身上。
 

  出生4个月后,孩子对外界开始拥有更多好奇心,与其让他与父亲面对面相视,不如让他面朝前更好一些,即父亲在自己胸前用双手(或单手)抱成一个圈,把孩子抱在胸前、让孩子脸朝外看。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今日要闻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