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不是妈咪也有妈妈手 改善对策有这些

2019-04-05 12:38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报导/黄慧玫 咨询专家/亚洲大学附属医院复健部主治医师 简郁佩收治个案的亚洲大学附属医院复健部主治医师简郁佩表示,王小姐的“妈妈手”问题,在配合各式治疗后,仍未有明显好转,最后,经由超音波导引下…


报导/黄慧玫 咨询专家/亚洲大学附属医院复健部主治医师 简郁佩

收治个案的亚洲大学附属医院复健部主治医师简郁佩表示,王小姐的“妈妈手”问题,在配合各式治疗后,仍未有明显好转,最后,经由超音波导引下局部施打类固醇,并配合积极复健后,已经大幅缓解疼痛症状。

简郁佩指出,“妈妈手”正式医学名称为“肌腱滑膜囊炎”,专指大拇指近手腕侧的伸拇短肌腱,和拇指外展长肌腱之肌腱滑膜发炎,好发于50几岁的健康妇女,或生产过后的新手妈妈。

但“妈妈手”可不只是年长妇女或妈妈们的专利,常使用手指的族群也是高危险群,如工作上需要打字、握笔写字、反复点钞等动作,只要过度操劳或不当使用,都可能让你成为妈妈手候选人。

之所以罹患“肌腱滑膜囊炎”,多是因为长期手腕不正确使力,或常需进行反复性的手部动作而引起,造成大拇指近手腕处疼痛肿胀、无法使力,若发生沾黏,会有紧绷感和拇指活动受限等情形。

简郁佩提醒,大拇指活动受限及疼痛,并非妈妈手的专利,有时容易和手腕关节炎、腕隧道症候群或颈部神经压迫等疾病混淆。可透过简易方式测试,握拳将拇指包在四指内,拳头往小指方向偏移,若有明显疼痛,可能罹患妈妈手。

不过,仍建议需求专业医师进一步评估,才能决定适合的治疗方式。除了好好休息,减少使用手部力量,才能避免伤害;也可透过药物治疗、局部热敷、蜡疗、电疗、超音波、配戴护腕等,促进血液循环及减轻疼痛、发炎反应;若症状仍未好转,可考虑复健治疗或局部注射。

疾病的发生总是预防胜于治疗,简郁佩提醒,建立正确的观念才能远离病痛的侵扰,预防妈妈手可从生活小习惯着手。

如抱婴儿时,应尽量将五指并拢,避免婴儿重量只由虎口及大拇指承受;哺育母乳时,注意不要过度使用拇指,或是持续太久;做家事或工作时,应避免长时间反复的使用拇指。

平时也可进行拇指肌腱的肌力训练,如手指套上橡皮筋做开合的动作,借着橡皮筋的弹性训练肌腱强度;在工作之余,对大拇指底部或手腕处进行揉压,能舒缓紧绷的肌腱。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