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睡前滑手机影响睡眠 造成晚睡、少睡

2019-04-06 19:38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2017年诺贝尔生理暨医学奖获奖主题“控制生理时钟的分子机制”,指出不规律的睡眠作息可能会增加罹患生理、心理疾病的风险。然而,对学界和医界而言,在自然状态下长期且客观记录每天个人睡眠时间,是一件…

2017年诺贝尔生理暨医学奖获奖主题“控制生理时钟的分子机制”,指出不规律的睡眠作息可能会增加罹患生理、心理疾病的风险。然而,对学界和医界而言,在自然状态下长期且客观记录每天个人睡眠时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

国家卫生研究院群体健康科学研究所林煜轩医师研究团队,开发一款全自动记录使用者手机使用与睡眠时间的手机程式“作息足迹”,成功突破此项研究难题,并且运用此程式研究,发现使用手机,特别是在睡前使用,的确会影响睡眠周期与睡眠长度。

睡前使用手机 延后睡眠周期影响力高达44%

林煜轩医师团队发现,一整天手机使用时间,每增加使用1小时的手机,就会延后入睡时间4.9分钟,并减少5.5分钟的睡眠时间。不仅如此,团队发现,睡前使用手机时间虽仅占全天使用时间14.3%,然而对睡眠周期延后的影响力,却占整天手机光源曝露的44%。

国际上许多研究文献已指出,光照是生理时钟的重要影响因子,而林煜轩团队证实,睡前使用手机对于睡眠周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研究成果于今年3月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精神医学研究期刊》。

作息足迹推算纪录与自填睡眠时间一致性高达84%

林煜轩团队成员包含台大医院与马偕医院医师,以及交通大学与淡江大学研究人员,含括精神医学、临床心理学及统计学的跨机构跨领域团队。此研究运用作息足迹APP,连续记录受试者14天全天候的手机使用行为,搭配问卷调查,针对所收集到的巨量资料分析受试者作息以及睡眠时间。

“作息足迹”APP记录作息及睡眠时间的基本原理,依据手机屏幕的开与关,重要的是,团队是国际上率先提出“主动使用”及“被动使用”的分类算法,从中过滤出每天使用手机比较不活跃的时间点,用以推估睡眠时间,可更精确的计算睡前使用手机对于睡眠时间的影响。团队经过比对测试,“作息足迹”的纪录与个人自填问卷上的睡眠时间,一致性高达84%。

不同于其他动作侦测方式 直接收集手机使用纪录推算睡眠时间

林煜轩医师表示,市面上类似的睡眠纪录APP必须经常手动设定、配戴于身上或摆放于床边借由动作侦测进行记录,若个人忘记配戴或未放置适当位置,记录就会被中断。而作息足迹APP,在装后即可全自动化的从手机背景操作系统,收集整天手机使用活动纪录,并且从中推算出睡眠时间,此外,此APP更具有极低耗电的优势。

林煜轩医师表示,作息足迹App可全自动记录个人手机使用与睡眠时间,能够进行长时间、客观的记录,有助在真实环境下,观测长期睡眠问题对于健康的影响。此外,可以精准计算睡前使用手机对于睡眠的影响。更因为对比个人主观陈述或填写量表,具有更客观记录准确性,是行为量测方法的重大突破,在睡眠医学、精神医学等领域的临床医学诊断上,极具应用潜力。

资料来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