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钟南山院士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钟南山院士】健康综合知识最新推荐阅读,有关【钟南山院士】的健康综合知识最近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钟南山院士】包含的最新内容是什么【钟南山院士】一起来看下最新详情内容。
【钟南山院士】健康综合知识最新推荐阅读,有关【钟南山院士】的健康综合知识最近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钟南山院士】包含的最新内容是什么【钟南山院士】一起来看下最新详情内容。

美国心脏学院院士霍勇:每天一小片,远离脑中风,高血压!一定要看

霍勇美国心脏学院院士、北大一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美国心脏学院院士。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亚洲心脏协会主席,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副会长等职。在第18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霍勇介绍了中国特色预防脑卒中的方法:补充叶酸。 该名为“补充叶酸防治脑卒中疗效”的研究,结果曾刊登在英国《柳叶刀》杂志上。

中风也叫脑卒中或卒中,是全球范围内最危险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

中国是全世界脑血管病死亡率最高的地方,全国每年有 150 万人死于脑血管病。中国大陆的直接医疗费约200亿元/年。国医大师张学文认为,中风病的防护调养关键在于早期,他和他的团队自1983年开始进行中风病预防研究,提出“中风先兆证”的概念,研制的药物明显降低了中风病的发病率。

1、心内科教授研究成果: 补充叶酸,减少中风

在第18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为大家介绍了中国特色预防脑卒中的方法:补充叶酸。

该名为“补充叶酸防治脑卒中疗效”的研究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公共卫生学院哈肯·德米塔斯博士等9位中美医学家联合进行,结果曾刊登在英国出版《柳叶刀》(Lancet)杂志上。

从2008年开始,霍勇教授带领团队对20702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了随访实验,究结果表明,在缺乏叶酸的地区,尤其是没有进行叶酸全民强化的地区(如中国),在高血压患者中补充叶酸,可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充足的叶酸不仅能减少体内有害物质对脑血管的损伤,还有助于减少脑神经损伤造成的认知能力下降以及老年痴呆。同时还可预防癌症。

通常我们每天从食物中获取的叶酸约300微克,要起到预防作用,最好额外补充200微克。

2、食补叶酸:这些食物帮您忙

由于叶酸本身易因烹煮或存放方式而耗损流失的特性,所以,建议每天要保证一定量果蔬的新鲜食用,特别是以下几种食物,尽量减少烹饪时间,补充叶酸,轻而易举~

芦荟

叶酸含量:85~120(微克/100克)

芦荟可说是绿色蔬菜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建议购买新鲜芦荟后尽快食用,且以微波炉、快炒或迅速氽烫的方式烹调,保持其营养价值。

蛋黄

叶酸含量:121(微克/100克)

鸡蛋内的叶酸主要存于蛋黄中,而且其蛋白质含量和种类也很丰富,每天吃一个鸡蛋,也是不错的。

西兰花

叶酸含量:120(微克/100克)

西兰花的热量极低,对于需要控制糖分和胆固醇摄入的中老年朋友来说极为适合。其含有高量的叶酸,纤维多的特性也能改善很多朋友便秘的困扰。

燕麦

叶酸含量:190(微克/100克)

燕麦是营养成分相当高的全谷类食品,含有丰富的维他命B群,特别是叶酸。同时,燕麦中的其他有效物质能帮助疏通血管、降低三高,对于每个年龄段的人来说,无疑都是最佳的食物之一。

猕猴桃

叶酸含量:30(微克/100克)

猕猴桃不仅是水果中含有叶酸较高的种类,其丰富的维他命C也能使叶酸稳定,提升人体吸收利用率,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3、高建忠:你猜,谁是中风后遗症首选方?逍遥散!

高建忠,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经方研究室主任,山西中医学院傅山学院副院长。

治疗中风后遗症,很多书中多用补阳还五汤,但临床应用时经常会碰到疗效不好的情况。笔者在临床用逍遥散方作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第一方,疗效会显著提高。道理很简单,就是中风后遗症患者多郁,逍遥散方治郁,方证相合。

患者在得病之前肢体灵活,生活自如,意外的病变使得部分肢体活动障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患者自然会郁闷,会不高兴。我们很少会见到整天乐呵呵的中风后遗症患者。何况,患者在得病前可能就有长期气郁不舒或剧烈情绪波动,得病后经较长时间的治疗,劳人耗财,忍受治疗痛苦,加之疗效不尽如人意,患者气郁也在情理之中。

因此,治疗中风后遗症的首选治法当然是治郁,治郁得效后再根据辨证结果选择相应的治法,或活血,或补气,或养阴,或填精等等。当然,在较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中,郁证也随时都有可能再现,及时、有效地治郁可以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重新品味朱丹溪所说的“人身诸病,多生于郁”,确为临证经验之谈。

治郁方药甚多,首推逍遥散方。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中,以使用逍遥散方机会最多。费伯雄在《医方考》中说:“逍遥散……最为解郁之善剂。”

临证根据虚实寒热可进行适当加减。如阴虚加熟地,气虚加黄芪,郁热加栀子、牡丹皮,痰湿加半夏、薏苡仁。上肢不遂可加桑枝、片姜黄通络走上,下肢不遂可加牛膝、薏苡仁通络走下。久病顽瘀阻络可加土鳖虫、地龙等活血通络。当然,加减要有度,不可本末倒置,立方主旨仍在解郁。如遇舌苔黄白偏腻,笔者也常舍逍遥散方而改用越鞠丸方加减治疗。

笔者治疗中风后遗症首重治郁,是受已故山西名老中医李翰卿的一则医案启发。李老曾治疗一女,半身不遂3月余,针灸和补阳还五汤方加减治疗无效。李老审其面呈忧郁之色,不愿多语,脉沉弦。一改治虚、治瘀为治郁,处方:柴胡9克,当归9克,白芍9克,丝瓜络9克,桑枝9克,香附7.5克,郁金6克。7剂诸证大减,继服1月而愈。

后读《儒门事亲》,受张子和先去邪、后养正及调理气血在补益气血之先等等思想的影响,逐步形成了治疗中风后遗症治郁为先的思路,验之临床,疗效颇佳。有郁证治郁,有郁脉治郁,即使没有典型郁证、郁脉,而诸脉证并不反对以逍遥散方加减治疗时,笔者也经常径直使用逍遥散方加减治疗。

如治疗一男性患者,68岁,右侧肢体不遂9月余,生活尚能自理。病变日久,与医生言谈间似很超脱,无丝毫郁闷之状,脉象偏沉偏细,并无明显弦象。从家属口中得知,患者很少走出家门,也很少与人聊天交流。笔者仍从治郁入手,以逍遥散方加减。

处方:柴胡12克,当归12克,生白芍12克,茯苓12克,生白术12克,薄荷(后下)6克,土鳖虫12克,地龙12克,炙甘草3克。7剂见效,接服7剂后改用补阳还五汤方加味,治疗2月余,肢体活动基本恢复正常。

防中风,需要预防脑梗

脑梗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原因。然而在严重脑梗发生之前,一些小型血栓或者斑块引发的轻度隐性脑梗,往往早已出现。

对于这个问题,世界医学界早已经有所注意。美国心脏病协会近些年出版的《卒中》杂志的文章称,大约有10%表面健康、且没有中风症状的中年患者,都曾发生过隐性脑梗塞。

有没有脑梗,画个圈就知道!

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隐性的脑梗呢?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自测:

方法:在纸上以5毫米的间隔来画螺旋线4到5圈(如图)。然后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在5毫米间隔中间画一条线。这条线在10秒内画完。

测法:如果这条线有两处以上的地方,能和螺旋线碰触在一起,就要高度怀疑隐性脑梗了。

via

院士发声:所有抗癌神药都是骗人的!真正防癌,请做到这5条!

院士发声:所有抗癌神药都是骗人的!真正防癌,请做到这5条!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曾益新2013年在广州的一次演讲中指出,全球每年新发1200万,死亡700万。

其中,最易患者的器官分别是,男性前五位:肺、肝、大肠、鼻咽、胃;女性高发:乳腺、肺、大肠、宫颈、肝(前五位:肺、大肠、肝、乳腺)。

那么,我们平时究竟应该怎么,才能真正抗癌呢?

六大院士孙燕、郝希山、汤钊猷、锺南山、巴德年、曾益新给出了如下建议,第一条就是:不要吃保健品!不要吃保健品!不要吃保健品!

一、补药抗癌?都是骗人的

早在2012年,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孙燕和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郝希山就痛批:“补药具有直接抗癌的作用都是骗人的”,“坚决反对用营养品来防癌”。

孙燕院士指出,市场上很多所谓的“抗癌中药”或“防癌食品”是未经实验和临床证实的。“不止一次,我们非常痛心地看到病人被骗得人财两空,到了晚期甚至终末期才来找我们,而我们又非神仙,后果令人痛惜。”

二、爸爸应该尽量回家吃晚饭

很多癌症都是“吃”出来的。郝希山院士指出,只有合理膳食才能有效地预防癌症发生。

“我不明白为什么非要在宴会桌上谈问题?”孙燕院士说。台湾曾提倡过“爸爸应该尽量回家吃晚饭”运动,孙燕院士认为,这个倡议非常好。因为自己曾经有过高血脂,孙燕院士对吃十分小心,不吸烟、少饮酒、不吃饱,尽量不参加宴会,尽量回家吃饭。

饮食不规律,饭局上的烟、酒以及不知不觉过度饮食,使我们的肠胃始终处在受损状态,再加上体重超标,长期下去就可能诱发癌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常吃夜宵不但有致癌的可能,还会引发糖尿病、肥胖等诸多病症。专家提醒说,饮食一定要有规律,尤其不要在晚上11、12点钟或睡前2小时内进食;尽量少吃辛辣食物和烧烤等。

三、保持愉悦的心情,请经常笑吧!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肿瘤免疫学家巴德年说,“我的防癌秘方只有一条——保持愉悦的心情。”

巴德年院士指出,愉悦的心情对健康和增强免疫力最重要,发脾气、生闷气、憋著上火等,都会引起体内肾上腺素提高,进而使身体各项机能降低。

德国著名生物学家农涅,在92岁高龄接受荣誉奖章授奖仪式上致答词说:“今天出席大会的许多人年纪已经不轻了,对你们来说,重要的是怎样节省自己的精力。也许,你们不一定都知道,一个人皱一下眉头需要牵动30块肌肉,而笑一下只需要牵动13块肌肉,所以消耗的能量比皱眉头少得多。因此,亲爱的同行们和朋友们,请经常笑吧!”

四、游泳,是最好的抗癌运动

汤钊猷院士已经80多岁高龄,但他仍保持着运动的习惯:每两天游泳一次,每次游500米。“我建议市民在70岁前通过游泳来健身,这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

汤钊猷院士说,他开过刀的病人中,有十几位坚持游泳,结果术后恢复得很好。他的老伴也得过大病,在用分子靶向治疗的同时坚持游泳,也恢复得不错。“我猜想,游泳可能会使治疗后‘漏网’的癌细胞不来捣乱吧。”

中国工程院院士锺南山也特别指出,要把身体锻炼看做与吃饭、睡眠、工作一样,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质上升期(0—28岁)要参加体育锻炼,羽毛球、台球、马拉松、游泳等活动我都非常赞成;体质下降期(28—49岁),就不要参加竞技运动了,进行体质锻炼;到老年体质衰退期(49岁后)就要进行功能锻炼,保持功能正常。”

五、坚持体检,注重早起筛查

曾益新院士强调,由于90%的癌症早期是没有症状的,必须依靠有针对新的规范化筛查手段来发现。

“很多人问我,癌症到底能不能治?在中国由于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是中晚期,癌症治愈的可能性以大幅度降低,才会让人觉得癌症是‘绝症’,其实世界卫生组织癌症委员会早就明确指出,2/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和治愈的,以日本为例,近三十年来,日本癌症的死亡率下降了27%,五年存活率高达68%,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日本有80%的癌症在早初期就被检测出来。”

《生命时报》曾制作了一张抗癌体检时间表——

20岁后:防宫颈癌

宫颈癌与性生活关系密切,妇女进行第一次性生活两年后,最好就开始做巴氏涂片进行宫颈癌筛查,并坚持做到一年一次。

30岁后:防乳腺癌

乳房是女人的标志,却也成为了其生命的最大杀手。从30岁开始,女性就要对自己的乳房倍加嗬护。

40岁后:防肺癌

40岁以上,有吸烟史的人,工矿职工、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及有家族肿瘤病史的人都是肺癌的高发人群。

50岁后:防肠癌、胃癌、前列腺癌

50岁后,有结、直肠息肉,结肠癌家族史,腹泻、便秘、便血病史的病人,最好做肠镜进行结肠病变的筛查;而那些不能作结肠镜检查的,如高龄、体质衰弱及有严重心肺疾病者,可以定期用CT检查结肠。

此外,50岁以上的男性都应该在体检时增加前列腺癌的检查。

《世界最便宜的12张抗癌处方》出炉,肿瘤学家汤钊猷院士推荐!

《世界最便宜的12张抗癌处方》出炉,肿瘤学家汤钊猷院士推荐!

女性美丽从健康开始 2017-03-28 15:43

远离癌症是全世界人们的心愿,其实远离癌症并不难。收好著名肿瘤学家汤钊猷教授,结合40年抗癌经验,送您《世界上最便宜的12张抗癌处方》,照着做,让癌症没有入侵我们身体的空隙!

汤钊猷,男,广东新会(今江门市新会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肿瘤外科专家,原国际癌症大会肿癌会主席。他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肝瘤研究所所长、教授,从事肝癌临床诊治和基础性研究,使我国肝癌临床诊治水平长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汤教授表示:与罹患癌症后高昂的治疗费用相比,这份抗癌处方的确可称世界上最便宜的防癌处方!

1.用干毛巾擦背

用干毛巾擦背,会增加热量,能够防止癌细胞的生成,日本曾掀起过一股用干毛巾擦背的热潮。东京大学副校长水野教授研究指出,这可以起到防癌作用,因为摩擦受热会激活背部皮下肌肉组织里一种细胞,能起到吞蚀并破坏癌细胞的作用。

2.就著葱蒜就餐

葱蒜是我们生活中烹饪必备的调味品之一,在菜品中适当的添加,不但能让菜品更加美味好吃,而且能有养生保健起到预防疾病作用。葱蒜具有很好的抗癌防癌效果。

葱(包括洋葱)、蒜、青椒等虽然比较辛辣,但硫化物含量比较高,可刺激消化道、增进食欲,对肿瘤患者的康复也有一定帮助。另外,葱、蒜中含有的微量元素硒,对胃肠道肿瘤也有不错的防治作用。需要特别提示的是,购买时尽量选择紫皮的葱、蒜,其营养价值更高,食补效果比较好。

3.吃肉时喝杯红酒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对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的建议食用量是每周500克左右,吃得过多,就会添加患癌的危险。

红酒中富含一种叫做白藜芦醇的抗氧化物质。这种物质在癌症发生的3个阶段,即起始、增进和发展过程中,可以起到抑制甚至逆转癌症的作用。因此可有效抑制脂肪肝发展为肝癌。

4.睡够7小时

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目前已成为女性第一大肿瘤杀手。世界上,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位妇女被诊断为乳腺癌,而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正以每年3%-4%的增长率,急剧上升。研究发现每晚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的女性,患癌几率比积极锻炼身体、睡眠充足的女性高出47%。

德国睡眠专家指出,下午1点是人在白天一个明显的睡眠高峰,这时小憩一会,也能增强体内免疫细胞的活跃性,起到一定的防癌效果。

5.一口饭嚼30次

现代养生的一大要素是吃饭慢,按照现在的营养学规矩,每口能咀嚼30次为最好,但很多人吃饭狼吞虎咽已成了习惯,一下子改为细嚼慢咽很有难度,要么不知不觉地忘了,要么嚼不到10下就咽了下去。

美国乔治亚大学试验发现,唾液有很强的“灭毒”效果,能让遏制肝癌的元凶巨恶黄曲霉素的毒性,在30秒内大幅度下降。因而,依照1秒钟咀嚼1次来核算,一口饭最佳嚼30次,才具有防癌效果。

6.少吃点糖

目前所知,单纯糖类不会直接导致癌症,但可能会影响其它营养的保护和抗癌作用。糖类增加的卡路里会导致超重和肥胖,体重过重也是癌症风险因子之一。所以应该忌食糖,而可以通过水果来替代人们对甜味的需求,同时可以附带进食大量维生素。

7.起码开窗半小时

氡是存在于地壳中的,会沿着地底的断裂带扩散到空气和土壤当中,房子建在上面会使室内空气发生污染,氡气密度比空气大,在空气中下沉,以北京为例子,三层以下的区域氡气含量比较高,所以住底层的居民最好经常开窗透气,研究表面经常开窗一小时,室内氡的浓度从每立方米151贝克可以降到48贝克!也就大大降低了肺癌的风险。

8.天天走路半小时

虽然英国有研究显示,日行2公里可以让癌症风险减半,但是汤教授并不推荐大家每天走2公里,首先,癌症不是那么容易得,无需过虑;第二,中老年人运动切莫走极端。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以每分钟 120 ~ 140 步(约每小时 5.5~6 公里)的速度为宜,大概每秒走两步。一天走个半小时够了。不要太快,不要急于求成。这个速度基本上不伤膝盖。

9.天天喝6杯水

水孕育了生命,被誉为“百药之王”。人体内水的含量最多,约占成年人体重的60%-70%。每一天,我们通过喝水来补充人体所需的一半水分,通过食物来补充人体所需40%的水,体内代谢还会产生10%的水。

以色列、英国和美国开展的研究发现,液体的摄入与一些癌症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如果摄入水分充足,发生肾癌、膀胱癌、肠癌、睾丸和乳腺等癌症的风险都会降低。

10.豆浆防“女人癌”

一项针对上海市区约5000名20~74岁的乳腺癌新发病人长达5年的随访显示,多吃豆制品,能显著降低乳腺癌复发和死亡风险。每天或喝500毫升浓醇的豆浆,就能获取足量的大豆蛋白质。

豆浆对一切和雌激素有关的癌症都有防御效果,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和前列腺癌。

11.晒15分钟太阳

在最便宜的防癌处方里,晒太阳算是做到了极致,不用任何花费,就能通过增加人体维生素D的含量起到防癌作用。维D不足会增加患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及胃癌的风险。为避免暴晒增加皮肤癌风险,每天只要晒15分钟太阳就足够了。

12.每天4杯绿茶

素等多酚类化合物被公认为是绿茶中对健康有益的关键成分,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包括预防癌症、改善心血管健康、减肥、抵御电离辐射等。此外,绿茶还是维生素种类最多、含量最丰富的茶类。从现有的文献报道来看,与其他茶类相比,绿茶的抗癌功效较好。多项研究表明,绿茶能降低乳腺、前列腺、肺、口腔、膀胱、结肠、胃、胰腺等多部位肿瘤发生的危险性。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绿茶微寒,有助降火,胃寒的人应该少喝,而容易上火、体壮身热的燥热体质者宜饮。

一般来说,绿茶冲泡水温以85℃为宜。冲泡时间以2~3分钟为好。绿茶与水的比例以1∶50为宜。在茶具方面,可以选用瓷杯或透明玻璃杯,冲泡时不要盖盖子。

中研院院士曹文凯受任美国国家医学院院长

中研院院士曹文凯 受任美国国家医学院院长

中央研究院院士曹文凯将于今年7月起,担任美国国家医学院院长,任期为6年;这是第一位华裔科学家荣任美国国家级学院的院长。
 
曹文凯院士1946年出生于上海,并在香港成长,目前是美国杜克大学健康事务部院长、杜克大学健康系统主席暨首席执行官、以及该校特聘教授;他同时拥有加拿大麦基尔大学与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双重医学院博士学位,并于2000年当选中研院院士。
 
曹文凯专长研究心血管和分子医学,亦是转译医学研究的先驱;目前高血压和充血性心脏衰竭等疾病所使用的血管扩张抑制剂,即是以其所做的研究为基础,据以研发的成果,他并是首位研发出以DNA诱导分子阻止基因转录,率先发展出以基因治疗法对抗血管疾病。
 
美国国家医学院成立于1970年是一个具有政府功能的非盈利性组织,提供美国政府与相关机构厘订政策,与提供研究数据咨询服务文凯院士于1998年当选该院院士,并曾经担任多个委员会召集人。美国国家医学院曾经深入研究美国卫生保健服务与品质、肥胖症、疫苗安全、营养摄取、癌症预防与管理、现役与退伍军人健康等议题

【SNQ医知】治癌免疫疗法新契机!中研院士陈铃津以糖脂“GD2”为标靶治疗神经母细胞瘤

幼童杀手“神经母细胞瘤”致死率高达6成,癌细胞分裂快速,27小时就分裂1次,中研院院士陈铃津突破过去以蛋白质作为癌症标靶治疗的局限,成为全球第一个以糖脂分子作为标靶进行癌症免疫治疗的先驱,让没复发率提高20%。

中研院院士、林口长庚纪念医院干细胞与转译癌症研究所特聘讲座教授陈铃津研究糖脂分子GD2作为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癌症的标靶研究,已经长达30多年,从1980年代找到GD2对于神经母细胞瘤的高表现性,到临床试验、通过新药研发,都是由陈铃津一手促成,今天在科技部举行成果发表会。

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且治愈率极低的儿童癌症,陈铃津说,神经母细胞瘤主要出现在2岁到7岁的幼儿身上,但是因为初期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孩子说痛的时候,几乎都已经到第4期,致死率高达6成,它更是一种凶猛的癌症,癌细胞分裂速度比起成人癌症每个月分裂一次,神经母细胞瘤每27小时就会分裂一次,几乎每天都在变大,美国一年大概有1000多名病例,台湾则是15例左右。

陈铃津表示,透过癌症免疫疗法,可以利用攻击肿瘤的免疫力来对抗癌症,其中常见的疗法是使用人造的免疫物质来攻击癌细胞,例如单株抗体,目前核准的抗体药物只有6、70种,几乎都局限以蛋白质作为标靶,其中能辨认的癌症抗原的14种都是蛋白质。

但是癌细胞上除了蛋白质,也有许多糖分子,陈铃津指出,当初在寻找神经母细胞瘤高表现抗原的时候发现,糖脂分子GD2可以清楚辨识神经母细胞瘤,因此可以作为癌症标靶,进而研发出抗体ch14.18,从1980年代就开始投入研究,2015年终于正式上市,成为治疗高风险神经母细胞瘤的新药,也是全球第一个以非蛋白质的糖脂分子GD2作为标靶进行癌症免疫治疗。

陈铃津表示,临床第3期试验发现,使用GD2作为标靶治疗,没复发率增加20%,达到66%,去年底刚启动新的临床试验,在新诊断的高风险神经母细胞瘤病患的第一线化疗中加入抗GD2免疫疗法,现在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还有骨肉瘤,小细胞肺癌和黑色素瘤。

除了GD2以外,陈铃津团队目前也正在研发糖质GloboH和Gb作为抗原的癌症免疫疗法,以及合成糖类作为抗癌的疫苗,以治疗乳癌、肺癌、卵巢癌、上皮细胞癌和胰腺癌等癌症。

资料来源:自由时报记者简惠茹/台北报导

中研院院士陈铃津。(中广 杨文君摄)

30年专攻癌细胞的糖外衣 中研院士陈铃津发现免疫治疗肿瘤契机

现今癌症免疫治疗正蓬勃发展,但目前已核准的抗体药物不但有限,且皆局限于蛋白质为标靶。科技部今天(1日)指出,中研院院士陈铃津是全球首位以糖脂“GD2”作为癌症标靶,以进行癌症免疫疗法的学者,所研发的新药也是第一个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和欧盟委员会核准的专为治疗“高风险神经母细胞瘤”的新药。

中研院院士、林口长庚纪念医院干细胞与转译癌症研究所特聘讲座教授陈铃津1日指出,目前治疗癌症的药物多以蛋白质为标靶,但癌细胞的外衣、也就是“糖脂”因为合成困难,较少被研究。

她历时近30年,尽管中间一度中断,但仍不放弃研发,总算从临床研究一直到最终的随机临床三期试验全程开发,并在2015年完成全世界第一个以非蛋白质的糖脂分子“GD2”为标靶的ch14.18 (Dinutuximab)抗体新药,是第一个经美国和欧盟核准为治疗“高风险神经母细胞瘤”的新药,拓展了新药的标靶领域。她说:‘(原音)终于在2015年美国的FDA让它上市了,半年之后,欧盟也同样上市了,所以这是全球第一个以非蛋白质为标靶来做免疫治疗的成功案例,在这之后,大家对于用糖脂来做标靶就比较有信心了。’

陈铃津指出,“GD2”为标靶的新药是属于孤儿药物,因为“高风险神经母细胞瘤”在全美国一年约1,000个案例,在台湾一年也仅15、16个,致死率高达6成,目前台湾未纳入健保给付,所以医疗费用动辄新台币700、800万,她也还在跟卫福部争取中。

陈铃津也提到,团队也发现,若将“GD2”新药搭配其他免疫检查哨抑制剂可加强疗效,另外,他们也首度发现糖质Globo H、Gb5为抗原的癌症免疫疗法,或是以合成的糖类做抗癌疫苗,就可以治疗包括乳癌、肺癌、卵巢癌、上皮细胞癌或胰腺癌等。

资料来源:中央广播电台 撰稿编辑:杨文君

资料汇编:SNQ推广中心

或于脸书搜寻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今日要闻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