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精子是怎么死的?10大杀精行为,是男人都该知道!

2018-01-06 06:50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精子是怎么死的?10大杀精行为,是男人都该知道!

似乎只有到了备孕期,精子健康才能备受关注。关于“杀精”,一直以来有很多流言。可乐?吸烟?辐射?高温……听过的有很多,可信的有几个?

日常生活中10大杀精行为

1、温度过高

精子喜欢阴凉的环境,当阴囊的温度低于体表温度时,才能顺利产生精子。

精子是怎么死的?10大杀精行为,是男人都该知道!

因此,任何使生殖器部位温度过高的衣着、生活习惯和环境,都有可能使精子数量减少而影响受孕。

精子是怎么死的?10大杀精行为,是男人都该知道!

如长期从事高温作业、习惯用过热的水洗澡,经常洗桑拿浴、穿紧身牛仔裤等,易导致男性不育。

2、抽烟嗜酒

香烟可降低精子计数和精子游动能力,还会形成有基因缺陷的精子;酒精可引起雄激素水平下降,精子产量降低,导致精子畸形,引起男性不育。

精子是怎么死的?10大杀精行为,是男人都该知道!

因此,男士在计划受孕前两三个月至半年,建议最好不抽烟喝酒,以保证精子的质量。

3、饮食不调

精子生成需要丰富的营养物质供给,长期营养不良或膳食不均衡,都会直接影响精子生成,尤其营养成分中的胆固醇、精氨酸、锌与男性生育的关系最为密切。

精子是怎么死的?10大杀精行为,是男人都该知道!

有利于提高精子质量的食物:胡萝卜、大蒜、海带、蘑菇、绿豆、鳝鱼、泥鳅、鱿鱼、带鱼、鳗鱼、海参、墨鱼、山药、银杏、豆腐、豆腐皮。

另外,很多男士都喜欢咖啡、可乐等刺激性饮料,这类饮料的确有一定的杀精作用,尽量少喝。

4、久坐不动

久坐会使阴囊受到压迫,造成静脉回流不畅,睾丸附近的血管受阻,严重时会导致睾丸正常分泌睾酮的功能受损,睾酮一旦缺乏,将会严重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

精子是怎么死的?10大杀精行为,是男人都该知道!

因此,每隔1小时就站起来活动下筋骨,但要适度适量,如果剧烈运动,在其过程中容易伤害生殖器官,导致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和尿道出现阻塞现象,影响产生精子和射精的能力

5、某些药物

抗肿瘤药物、抗抑郁药、抗高血压药、降脂药、利尿剂、激素类药、镇静剂、麻醉剂等,均可影响精子生成。

精子是怎么死的?10大杀精行为,是男人都该知道!

同时,食物中的防腐剂、双氧水对精子都有一定的毒性作用;抗癫痫药有抑制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作用,间接地影响精子产生。

6、射线照射

生精细胞对放射线非常敏感,如果受到放射线的直接照射,可使生精细胞的数目逐渐减少,射线强度越强或照射时间越长,越易造成不育

精子是怎么死的?10大杀精行为,是男人都该知道!

长期暴露于放射线中,如放射线技师、核能工作人员等,可因受放射线的作用导致精子生成受抑制,并可引起精子染色体畸变

7、化学物质

避免过度接触害化学物质:

双酚A(BPA),高浓度的双酚A会影响精子的活力和功能,一些塑料水瓶里含有这种物质;

全氟化合物(PFC),常被用在不粘锅和其他家用物品中,有很强的抗污、防水功能,同时也会影响生育能力。

防晒霜,其中的化学物质也可减少精子量:甲氧基肉桂酸辛酯(最广泛使用的UVB防晒剂)会改变激素水平,而羟苯甲酮(紫外线吸收剂)会减慢精子生产速度,最好的方法是控制防晒霜的使用时间,进到室内后立刻洗掉防晒霜。

精子是怎么死的?10大杀精行为,是男人都该知道!

8、体重过轻或超重

男性BMI(身体质量指数)如果超过25,精子数量最多可能会减少22%,同时精子活力也会受影响;而BMI超过35的男性少精的可能性是普通男性的19倍。同时,如果体重过轻,生产的精液量也会少一些。【计算公式: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

9、性生活频率不当

有些男士刻意减少性生活次数,觉得“养精蓄锐”受孕几率可能更大,实际上适得其反;

但也并非“勤耕才有收获”,性生活过于频繁,会使精子密度及数量减少;性生活次数过少,也会影响配偶受孕。

一个精子数量正常的男性,如果11-14天没有性生活,精子活力会降低11.7%,正常精子数量会减少24.7%,适当频率的性生活能改善精液质量,增加受孕几率,且有利于男女双方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平衡。

精子是怎么死的?10大杀精行为,是男人都该知道!

10、压力太大

研究发现,压力过大易导致男性阳痿、勃起功能障碍等问题,甚至还会影响生殖系统调节腺体的正常工作;

不良的精神状态,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均可直接影响内分泌功能,使睾丸生精功能发生紊乱。

背负着“上有老下有小”艰巨任务的男性朋友们,要学会缓解和释放压力,比如找朋友倾述、培养兴趣爱好、适当运动等。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今日要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