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挑食小孩OUT!5招让孩子好好吃饭

2019-05-18 05:48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罗比妈 今年我给自己的目标之一就是重回学校,希望能够进修更多关于幼儿教育的知识,进而更了解...

许多家庭的正餐时间都像一场战争,有的孩子偏食造成营养不良、有的孩子只吃零食不吃正餐、有的孩子吃饭不专心慢吞吞、有的需要电视辅助才能下咽、有的则是要家长追在后面跑或是透过玩游戏半哄半骗才能让他吃完一餐。

推荐阅读:“小、巧、少”搞定挑食小孩,吃饭不再狂追猛塞

孩子不吃父母担心营养不均衡长不高、吃太多又担心过胖造成身体负担。

这些问题最终其实都回到“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不只是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更希望这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伴随他们终生而受用无穷。

(说白话一点,我们要养成这样的饮食习惯,而不是一味的限制小孩“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若是习惯没有养成、将来孩子上学或出社会没有家长管的时候,照样大啖垃圾食物无法学会控制啊!)

这些资讯实在太值得分享,经过讲师的同意后我整理了今天上课时所抄下的笔记,希望对于家里也有挑食孩子的朋友们,也有一些帮助。

首先,先定义什么是一个真正的“吃货”小孩?

  1. 喜欢在餐桌上吃东西。
  2. 享受家庭聚餐并且在餐桌上行为举止良好。
  3. 对于不曾尝试过的新食物也能自在面对,并且随着成长慢慢学会喜欢不熟悉的食物。
  4. 根据“饥饿”与“饱足”的感觉、摄取适量的食物,让自己的身体随着本能的需要而生长。

常见的幼儿饮食行为,以下这些都是“正常”的喔:

  1. 对于口味、气味、口感敏感。
  2. 不吃蔬菜。
  3. 不喜欢把食物或是汤汁混合一起吃、或是不喜欢食物放到盘子上。
  4. 只吃固定一两种食物、忽略桌上其他的食物。
  5. 今天尝试或喜欢某一样食材,但下一次却不吃了。
  6. 必须长期、多次看到某一样食材之后才愿意开金口尝试。

父母该如何养成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同时也让桌上的成员拥有愉快的用餐时光?

  1. 尽早让孩子拓展味蕾的刺激,尝试各种不同的食材、口味与口感。
  2. 透过不同的方式将食物介绍给孩子,例如一起去超市买菜可以让孩子透过触觉、嗅觉、视觉来体验各种食材。
  3. 即便孩子对于某些食材没有意愿尝试,依然持续供应这些食材。
  4. 家长需要特别留意自己对于食物和孩子饮食习惯的“用语”(例如:在人前说孩子是个挑食者、谈论对于食物的喜欢/不喜欢)
  5. 美国家庭饮食专业营养师Ellyn Satter的餐桌责任分工哲学。

什么是Ellyn Satter的餐桌责任分工哲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原文。

仔细研究之后,发现和我的爱书、由德国由德国儿童行为治疗师与小儿科医师Annette Kast-Zahn与Hartmut Morgenroth合力撰写,全球畅销逾百万册,堪称德国育儿宝典“每个孩子都能好好吃饭”观念不谋而合。

Ellyn Satter认为,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年纪与能力,划分好在用餐时大家的“权力范围”,孩子和家长知道自己的权责在哪里,可以有效避免用餐时的冲突。同时,家长应该充分“信任”孩子可以为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定。

以下简单为大家整理几个重点(我主要介绍幼儿/孩童的年纪,哺乳期的婴儿以及正在尝试副食品转换阶段的小宝宝略有不同)

父母的责任是决定What, When, and Where

  • 决定供应‘哪些食物’
  • 决定‘哪时候’吃饭
  • 决定‘在哪里’吃饭

推荐阅读:聪明七策略,终结幼儿挑食坏毛病

关于“在哪里吃饭”这一点,老师有特别提醒,蛮多家庭会为了孩子准备小桌小椅,大人在大餐桌上吃饭、小朋友就在小桌吃饭,老师认为这是错误的行为,因为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需要经过“学习”的,孩子应该和大人同桌、观察大人的餐桌礼仪、观察大人吃什么、怎么吃,进而成长为一个像爸爸妈妈一样的成人,若是让孩子在小桌上吃饭,那就剥夺了他们学习的机会。(正餐是这样,点心较不受限,在学校也不在此限)

此外,因为和大人一起用餐,老师也特别提到“Distraction”这个词,在餐桌上,不应该给小朋友看3C ,大人也应该把电视关掉、停止滑手机,少点分心、让全家人可以专注一起用餐的愉悦心情。

如果需要更钜细靡遗的解释父母的责任,以下也是值得参考的:

  1. 选择并准备/料理食物(所以父母必须要知道哪些食物有营养、有益健康,以“健康”的食物和“健康”的烹饪为主:低脂肪,高纤维,重水果和蔬菜,低糖。禁止或几乎不提供甜食或高脂肪食物)
  2. 提供正餐和点心(尽量不要让孩子空腹超过2~3小时)
  3. 愉悦的用餐时光
  4. 以身作则,循序渐进地为孩子示范用餐时间该如何举止得宜
  5. 理解你的孩子缺乏足够的饮食体验,因此不需要刻意迎合他们喜欢或不喜欢的食物
  6. 正餐和点心中间的时间,不提供白开水之外的其他饮料或食物
  7. 让你的孩子成长为他应该有的体态

孩子吃得多的未必长得高,吃得少未必就体弱多病,只要孩子能够吃得快乐、吃得健康,一定都会头好壮壮。

“每个孩子都能好好吃饭”书中也有个有趣的描述:关于孩子的体型,从出生那一刻起,不论怎么吃,宝贝都会在未来的岁月里,按照基因的蓝图前进,成为‘快乐的胖子’或者‘吃不胖的扁人’或者‘梦幻身材’。

所以爸爸妈妈们,安啦!

孩子的责任是决定How much & Whether

  • 决定‘要不要吃’
  • 决定‘要吃多少’

没错,专家认为父母都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孩子天生就有吃饭的能力,只要父母能够坚持这个餐桌责任分工的哲学,他们将学会摄取他所需要的量、学会吃你吃的食物、学会像你一样举止得宜的用餐,并且依照稳定的速度以适合他们的方式一步步成长。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而父母只要谨守这个原则,孩子终究就能好好吃饭(学龄前幼儿约需要一星期、3~5岁的儿童或许需要两三周,5岁以上的小朋友大概需要1~1个半月的时间来练习)。

特别要留意,除了父母之外,家中其他的照顾者(保母、祖父母)也必须支持同样的喂食逻辑(所以阿公阿妈们,不要再偷喂小朋友零食或养乐多啦!)

不需要强迫孩子“把碗里的东西吃光”,这做法会引发许多问题,并且早已被科学家证实无效。反之如果他还要多吃一些,尽可能持续供给他(点心除外)。

常见错误的饮食习惯养成

  1. 压力!压力!压力!不论是好的压力或不好的压力,都是压力!
  2. 压力经常是出于善意的:鼓励、引诱、说服、鼓掌拍手、奖励、不断宣导营养成分或是多好吃,藉以让孩子动金口吃饭、或是尝试食物。
  3. 压力也可能是负面的:限制食物的数量或类型、哄骗、惩罚、羞辱、批评、乞求、扣押饭后甜点或是孩子喜欢的活动、肢体上的强迫、威胁等都算。
  4. 请孩子多吃一点或少吃某样食物。
  5. 当孩子说”不”的时候就是”不”,不要再要求他至少吃一口看看。
  6. 鼓励或提醒孩子吃,尝,嗅或舔来逼他吃蔬菜。
  7. 警告孩子他等等可能会饿。
  8. 把蔬菜藏在其他食物中。
  9. 透过玩游戏的方法让他吃东西(例如比赛谁先把青豆吃完)
  10. 玩”顺序”的奸诈游戏:先给孩子吃蔬菜再上其他食材、或是将饭后甜点视为奖励。专家认为所有的餐点应该同时上桌,包含甜点。(的确孩子有可能会为了甜点就决定不吃饭了,请记得相信他最终会学会,给他这个自由让他决定!)

压力毕竟是一个很抽象的“感觉”,要如何分辨自己是否无意间给了孩子压力,不如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简单来说,任何为了让你的孩子吃更多、更少、或是非他自己所选择的食物,就是压力!

不要让孩子觉得吃东西是为了“让妈妈开心”,而不是“自己身体所需”。他会因此而无法真正知道自己需要多少食物,为了取悦家长甚至吃进超过他的需要甚至是想要的食物。

餐桌责任分工混淆:询问孩子想吃什么,依照他的喜好/需求提供食物等等。

不要教孩子靠“情绪”吃饭:幼儿经常好动、要求多而且容易生气。透过食物来平息他们的情绪看似诱人,但是千万别这么做。应该坚持定时供餐,并且厘清孩子的情绪化到底是肚子饿还是悲伤、已经饱了还是累了。透过关注、陪伴、纪律、拥抱、或午睡来解套,而不是塞食物给他们。

其实看到上面的错误示范,我惊觉这些年来其实都没有确实做到,

尤其我经常在亲朋好友夹青菜给Robbie时,为了避免他断然拒绝让亲友“尴尬”,都会先代替他说“没关系、他不爱吃青菜、他很挑食”。

想来,不应该怪他挑食,其实是因为自己没用对方法!若是希望孩子好好吃饭,应该提供“方法”,而不是给“压力”。给孩子足够的权力,让他选择要不要吃东西、吃多少东西,剩下的就让家长来烦恼吧!另外也别忘了让孩子和大人一起用餐、让他们观察你进而学习自己用餐,

最后,讲师不断重复“相信”是最最最关键的一件事,身为家长的我们不要过度担心、过度插手孩子吃饭这回事,信任他们能做出对身体最好的判断,迟早会成为一个有良好习惯的小吃货喔!他很有可能今天不吃、明天不吃,这个月不吃、甚至一整年都不吃,但只要你坚持做下去,孩子最终一定会吃的!

(这边附带一个“每个孩子都能好好吃饭”书中提到的有趣科学实验,大意是说给一群孩子长时间自由选择各类型食物,刚开始大家都疯狂的吃甜食。说也奇怪,某个时刻开始孩子会开始感到需要开始吃蔬菜、身体才会自然而然地感到舒服一些,这也让我想起“好饿好饿的毛毛虫”故事绘本不也是这个道理吗?)

后记:我记得课堂结束老师让我们发问,我问了一个问题:

“因为每2~3小时就供餐或点心,会不会其实孩子都没有真正”饥饿”的感觉?万一他选择正餐都不吃、就等点心时间,该怎么办?”

讲师看着我大笑,他说:没关系啊!别忘了父母有主导权,给点心并不是让他吃到饱的飨宴,你可以决定点心要给水果、牛奶、一片吐司或是一颗糖果,孩子随着活动量和成长“饥饿感”是迟早会发生的事。大部分的孩子可能短则几天几周、有时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调适,除非小儿科医师认为孩子有营养不良的问题,否则大人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相信”并且“放手”!

【罗比妈の育儿与实验厨房】授权转载 原文出处【挑食小孩OUT吃货小孩IN 专家教你【如何让孩子好好吃饭】】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