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妈妈的溺爱让他出现攻击行为

2018-02-10 00:41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宝宝在婴幼儿阶段会出现抓人、咬人、撕毁物品、破坏东西等行为,宝宝此时并没有“恶意”,他们只是类本能的发出其需求信号,但是,如果父母处置不当,则容易形成不良影响。...

     妈妈要教会孩子懂得接纳和宣泄自己的情感,通过正当渠道把自己的烦恼、愤怒宣泄出来,尽可能将攻击行为降到最低限度。


  丁辉一直为自己的坏脾气而苦恼。在他的记忆里,每当别人不同意自己的观点或者质疑自己时,自己便会恶语相向,有时甚至会有身体冲突,过后又会后悔不迭,回头道歉。但是时间长了,大家都对他敬而远之。


  经深入沟通得知,丁辉的父母从小对孩子非常溺爱,无论孩子提出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而且,一旦出现不能满足的情况,妈妈总会说“怪妈妈,来,打妈妈”,于是,小丁辉便在挥舞着小手打向妈妈的过程中慢慢平静下来。


  小时候,丁辉经常抢周围小朋友的玩具,小朋友不给,便会强取,同时根本不管对方的哭泣,还要对小朋友踩上一脚。家人也觉得孩子出现这种状况属于正常,并未放在心上,总觉得孩子长大了就会自然变好了。


     临床诊断:幼儿期得到过度满足与关注让他充满攻击性


       当父母给孩子过多的关注和过度的保护时,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容易变成为自私、冷酷、怀疑他人的人,不能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懂得爱。不能对别人感情给予回报,对亲密关系感到不舒服。由于相对冷酷和过度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在遇到挫折时就会表现出攻击性。


   妈妈的溺爱让他形成错误的认知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他的社会学习理论中指出,像其他的行为一样,攻击行为是学会的。之所以如此,在于攻击行为的获益性,也就是说,通过攻击行为可以获得自己需要的满足。


  丁辉的幼儿时期得到一种过度的满足和关注,这造成丁辉的自私和“冷酷”,他可以随便抢别人的玩具,这里的攻击是一种索取,以此满足自己。当自己不能满足时,妈妈的做法是“怪妈妈,来,打妈妈”,然后他在“打妈妈”的过程中平静下来。这种做法会让丁辉在认知上形成一种归因模式:自己的不满足或者挫折都是别人造成的,以攻击解决是理所当然的。


  溺爱型的父母完全以孩子为中心,甚至会提前和过度满足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需求有求必应,甚至达到放任、姑息和纵容的地步。因此,丁辉的认知模式是:“我的需要必须是要得到无条件满足的”、“我不需要去争取满足”、“别人总会发现我的需要并顺从我”……这种模式会造成丁辉无法应对“延迟满足”,如果有延迟或者受挫,那一定是由于别人的错或者是客观原因导致的,于是便会出现攻击行为。


   孤独和焦虑让他产生攻击行为


  妈妈对丁辉放任的态度,令其真实的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这会让他产生孤独和焦虑的感受。而攻击行为可以缓解焦虑,减少孤独。当丁辉去抢周围小朋友的玩具时,妈妈采取的是放任的态度,缺乏适当引导。但是,孩子是不会天然知道是非观念的,这需要社会化。放任意味着孩子的攻击行为是被容许或默认的,是“合理”的。


  班杜拉认为,孩子的成长主要通过对重要人物、榜样的模仿学习进行,而父母尤其是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榜样人物。放任不是一种积极的做法,没有互动,没有良好榜样,没有重要人物的评价,这会挫伤孩子的情感需要,事实上,有时候攻击可能是孩子寻求互动的方式之一,但却经常被忽略。丁辉不能容忍别人不同意自己或质疑自己,口舌相向甚至拳脚相加之后,又是道歉,说明内心是冲突与孤独的,而大家了解他后的敬而远之,又会加剧这种更孤独感。


   育儿建议:用接纳和理解 化解宝宝的攻击性行为


       宝宝在婴幼儿阶段会出现抓人、咬人、撕毁物品、破坏东西等行为,宝宝此时并没有“恶意”,他们只是类本能的发出其需求信号,但是,如果父母处置不当,则容易形成不良影响。那么妈妈应该怎样做呢?


   教孩子接纳和宣泄自己的情绪


       情感烦恼、挫折、愤怒是容易引起攻击行为的情感,对于自控力弱的孩子来说,它也是点燃攻击行为的导火线。因此要教会孩子懂得接纳和宣泄自己的情感,通过正当渠道把自己的烦恼、愤怒宣泄出来,尽可能将攻击行为降到最低限度。


  例如,在玩具被别人弄坏时,小宁经常会以吵架、哭闹、生气及攻击性行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妈妈搂住小宁轻声道:“我知道,你的玩具坏了,你很生气。”小宁稍微平静了一些后,妈妈设法让小宁明白别人不是有意的,玩具修好了仍然能玩。同样,妈妈对弄坏玩具的孩子说:“你看,他多伤心,下次玩时要小心些。”这样的调解,使双方努力去理解对方,从而减少了攻击行为。


   去除攻击行为的奖励物


  妈妈要识别并去除攻击行为的奖励物,这样可减少儿童攻击行为的发生。如嘉嘉和莎莎在一起画画,嘉嘉抢走了莎莎的蜡笔。对嘉嘉来说,蜡笔就是攻击行为的奖励物。这时,妈妈要让嘉嘉把蜡笔还给莎莎,以消除嘉嘉攻击行为的奖励物。如果不把嘉嘉手里的蜡笔还给莎莎,就等于鼓励了他,他以后还会去抢别人的东西。


  同样,如果孩子打了人,妈妈不制止,打人就成为攻击行为的“奖励物”,使孩子觉得打人并没有什么不对,以后还可以去打别人。所以,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妈妈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态度鲜明,使孩子认识到什么行为是错的,应该怎样做才对。


   引导有攻击行为的孩子换位思考


  孩子身上的偶然性攻击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种攻击是无意的,但却可能对别人产生伤害。如儿童无意中踩了别人的脚,弄坏了别人的东西等等。对这类攻击性行为,妈妈主要要让孩子明白攻击的行为后果,并掌握道歉的语言技巧。如强强在玩耍时撞倒了莹莹,妈妈就及时引导强强观察莹莹的表情,理解莹莹的感受。强强说:“莹莹哭了,看起来很疼。”妈妈便对强强说:“你把她弄哭了,你伤害了她”,同时要求强强向莹莹道歉。


  对于有攻击行为的孩子,家长首先要给孩子指出,攻击行为会给别人带来痛苦,导致严重后果,引导孩子想像受害者在受到攻击后的感觉和心情。然后再让孩子换个位置想像,如果你是受害者,你将会有怎样的感觉和心情呢?这种方法能让孩子从本质上消除攻击行为。


  专家介绍:


  公长伟,心理咨询与治疗硕士,枣庄学院心理咨询中心,林紫上海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心理咨询师。


  (本文源于中国育婴网团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