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孩子任性行为的原因

2018-02-10 06:00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如果是稳定而持久的,孩子在建立个人行为的时候才会减少过于自我的随意性。家长施教态度的前后一致性程度往往是决定孩子行为控制力的关键所在。...
  惠茜为女儿的不听话伤透了脑筋。她认为7岁的贝贝太过任性,这种任性几乎触及了她的忍耐临界。

  放学后,贝贝想去公园荡秋千,惠茜央求着:“咱们回家吧,妈妈爸爸还没吃饭呢。”贝贝好像根本听不见妈妈的话,直奔公园里空荡荡的秋千。惠茜看着贝贝疯玩的样子,心里很矛盾,想着孩子一天了都束缚在学校里,好不容易能自由一会儿,还是多让她玩会儿吧,然而自己工作一天也是很累很饿了。在这种矛盾中,她会不时地喊上几句,催贝贝赶紧回家,但是妈妈的催促在贝贝那里似乎都是没有结果的。天都黑了,贝贝还是不肯走,惠茜觉得女儿实在太任性了,就跑上去一把拽过玩得正尽兴的贝贝,要强行带她回家。贝贝被妈妈这突变的态度吓坏了“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妈妈看到公园里的其他人都向这边看,赶紧安慰贝贝,答应让贝贝多玩一会儿。

  虽然当天贝贝答应爸爸妈妈今后放学,一定会像其他小朋友一样直接回家,但是这种承诺只维持了一天就又无效了。因为有些时候,连惠茜自己也觉得贝贝可以趁大家都回家的时候,玩一会儿人人争抢的秋千,所以也就不再坚持直接回家的要求。于是,孩子那边拖延着时间不回家,妈妈这边不停无效地喊着“该回家了”的情景常常会在小区公园里上演。

  临床诊断:教育的模糊和混乱是孩子任性的温床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们的行为是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巩固下来的,而行为被巩固的条件就是强化。通俗的说,强化是因为鼓励而发挥作用的,例如某种要求被满足就是一种鼓励。值得一提的是,孩子们所获得的鼓励,有些时候并非出自家长的本意。


  妈妈内心的矛盾让孩子的行为获得鼓励

  惠茜对贝贝的教育总在一种模糊和混乱当中,一方面她很理解孩子的需求,并且自己还会有意地给孩子找出各种理由,纵容孩子去满足这些需求;另一方面她又觉得应该给孩子建立一定的规则。比如离开幼儿园后迟迟不回家的问题,惠茜觉得孩子多在外面玩一会儿是有好处的,同时又认为孩子应该顺从家长,先陪爸爸妈妈吃过饭再出来。在这种矛盾中,她向孩子传达的指令是不坚决的,贝贝在妈妈的犹豫当中,不断地尝试抗拒权威。这种抗拒一旦成功了,就会成为一种鼓励,下一次她依然会使用这种方式,以满足自己贪玩的需求。一旦失败了,还会有爸爸对妈妈的批评,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援助。

  孩子会试探性控制父母


  聪明的贝贝虽然年龄小,却已经学会了用自己的情绪去控制父母的行为。她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从妈妈与贝贝之间的较量中就能够看到贝贝的法宝。

  孩子当众哭闹是令很多家长都会感到尴尬的情景,虽然孩子并不懂得家长的这种尴尬心理,但是通过哭闹的方式,他们却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看到在公园里,虽然妈妈希望贝贝能回家,最终贝贝还是用自己的方式坚持得到了玩耍时间。从行为建立的角度来看,妈妈的行为实际上是对孩子哭闹方式的奖励,虽然父母并不想产生这样的后果,但是下一次贝贝还是会尝试用这种曾经成功过的方法去控制自己的家长,以满足其它需求。其实,孩子对家长的这种控制,往往是试探性的,全然是在考验成人的耐性。

  情绪化育子令孩子无法预测行为结果


  很显然,因为自己的矛盾心理,惠茜时而纵容而是严厉的教育方式令贝贝无所适从。当贝贝挑战妈妈提出的要求时,惠茜往往是无可奈何。可惜,惠茜没有看到自己教育失误背后的根源所在,相反她常常会被自己的焦虑情绪所左右,于是在情绪的唆使下,惠茜常常会突然发脾气,并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倾泻在孩子的身上,令贝贝感到害怕。贝贝不明白,为什么有的时候妈妈是允许自己多在外面玩一会儿的,有些时候却有会因为自己多玩儿了一会儿而大发雷霆。年幼的贝贝无法预知自己行为背后的结果,唯有由着性子试探着玩。

  育儿建议:让教育不再忽左忽右


  要知道,家长和孩子之间是互为影响的。父母自身在教育上的不确定性,就会造成孩子学会以自己的方式去左右家长。那些被孩子所控制的教育行为往往会以溺爱与纵容的方式出现。

  家长先要学会自我控制

  在儿童成长的依赖期内,家长对孩子有着绝对的控制权,这种控制直接体现在帮助孩子建立行为准则上。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家长不能接受的,孩子们则以这种方式学会了遵守规则,掌握人际之间健康而稳定关系的建立法则。

  那些没有能够建立起规则的孩子,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规则的存在,而是因为父母本身对这些规则具有模糊性。如果某种行为爸爸妈妈即接受又排斥,那么孩子就有可能会无所适从,或者是钻了教育的空子任性发展。由此可见,家长自身首先应该清晰对孩子的指令,并控制自己的教育行为,采用严格而耐心的方式,让所传达的要求一以贯之,帮助孩子接受规则,使规则融入到他们的日常习惯当中。

  用强化原理建立互动模式


  孩子们的日常行为其实很简单,他们总是趋向于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当家长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反应时,这些反应都会或多或少地表达出一定程度的奖惩。

  记得一位来访者曾经这样描述她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当时她正与姐姐在房间里玩,姐姐因为手指被玩具刺破而哭了起来,这个时候妈妈很快从厨房跑了过来,握着姐姐的手轻轻的吹。妈妈走后,她虽然继续与姐姐玩却心中总是想着妈妈搂着姐姐的情景,于是她也莫名其妙地哭了起来,妈妈推门看到没有事情就离开了。不久她再次哭了起来,妈妈这一次却只是问了一句“怎么了”并没有出现在门口。在这个故事中,我的来访者显然是被姐姐用哭换来妈妈的事情所鼓励了,她也希望妈妈这样搂着自己,于是哭的行为便在她的身上反复发生,这就是一种强化。

  由此可见,成人如果想要孩子自发地建立某种行为,用鼓励的方式去强化它是最有效的途径,例如孩子做出了我们想要的行为之后,我们可以采用夸奖、爱抚等等任何有效的奖励方式去强化这种行为,这是一种帮助孩子增加行为的方式。同理,如果孩子的行为是无意义的、不可以建立的,我们也可以用忽略、撤销奖励的方式矫正这些不良行为。孩子们会因为得到或者得不到鼓励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这是一种帮助孩子消减行为的方式。

  教会孩子体会行为的后果

  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父母行为对他的影响,而是具有积极主动性,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交往是一个双向的、相互依存的互动过程。他们会通过与父母之间的互动结果,来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坚持还是放弃。这种判断主要源自对行为后果的体会。

  在亲子教育中,家长要学会让孩子自己承担应该承担的结果,而不是替代他们。贝贝的迟迟不回家,导致了母亲对她的惩罚,但是回到家中这种惩罚却转到了母亲的身上,爸爸妈妈最终将事情归因到母亲不良的教育方式上,这就会让体会到迟归之事自己没有责任。那么下一次她依然会我行我素。所以作为家长,不管事件背后有着怎样复杂的根源,都要让孩子体会行为之后最直接的结果,只有孩子自己去感受这些,他才能学会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预判,并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实现与家长之间的配合。

  理论支持:

  1.行为强化:当一个行为造成了有利的结果(例如,获得某种满足)时,这个行为更有可能在将来的相似环境中被重复。

  2.结果体验:对行为、事物发生结果的一种感受。儿童对行为、事物结果的直接感受决定其对该行为重复性的判断。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