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莫让精神惩罚伤了孩子的心

2018-02-10 08:41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孩子的心灵就如玻璃,晶莹剔透,却禁不起打击。肉体上的伤害很快会被时间抚平,但心灵上的裂痕,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一辈子也忘记不了的伤害

  有一则寓言故事,说一位樵夫救了一只小熊,母熊对樵夫感激不尽。有一天晚上,樵夫在丛林中迷路了,于是借宿到熊窝,母熊安排他住了一宿,还以丰盛的晚餐款待了他。第二天早晨,樵夫对母熊说:“你招待得很好,只是有一点,也是我唯一不喜欢的地方,就是你身上的那股臭味。”母熊心里怏怏不乐,但嘴上说:“作为补偿,你用斧头砍我的头吧。”樵夫照做了。若干年后,樵夫遇到母熊,问她头上的伤好了吗,母熊说:“哦,那次痛了一阵子,后来就不痛了,不过您那次说过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从上面的故事中可以看出,精神惩罚造成的伤害,日久而弥深。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父母只需要用自己的言语或行动向孩子表示一点点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不满,孩子都会觉得是对他错误的惩罚。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惩罚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批评。给孩子使个眼色、对他的行动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欢的东西、没收他的玩具,甚至在吃饭时减少他爱吃的菜肴或者让他穿一件旧衣服等等都是惩罚的手段与方式。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论已经被大多数的爸爸妈妈所摒弃,但是有些父母在知道“体罚孩子不好”的同时,却不知道威胁、谩骂、侮辱等等精神上的虐待,比起体罚,对孩子是更加可怕的伤害。想想看,两三岁的孩子,受到来自他最亲近的人的如此打击,小小心灵怎么承受的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常见的几种父母对孩子的“精神惩罚”,它们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威胁恐吓

  生活现场:2岁半的琪琪机灵活泼,粉嘟嘟的脸蛋,胖乎乎的小手小脚,还有圆圆的大眼睛,加上小嘴特甜,真是人见人爱。但她有个让妈妈非常头痛的地方,那就是总爱和妈妈作对。这天妈妈让她不要去捞鱼缸里面的鱼,她偏不听,妈妈说了几次都没有效果,这下妈妈生气了,把琪琪推到门外说:“你是个不听话的孩子,妈妈不要你了。”然后关上门,任琪琪怎么拍门哭喊都不理她……当天晚上,可怜的琪琪在睡梦中仍不停地哭喊着,以为妈妈真的不要她了,数次惊醒。

  专家解读:威胁恐吓是一种典型的精神惩罚,心理学家认为,家长假装遗弃孩子的做法,会给孩子带来不该有的持久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会非常依赖父母及主要照顾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依恋关系,良好的依恋关系能让孩子在心理上觉得有安全保障,这种保障会成为他探索世界时的支持和动力,一旦这种支持不见了,孩子就会受到伤害。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对孩子说过“狠话”,如“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这是很多家长对付调皮孩子的杀手锏,看见孩子因为害怕妈妈不要自己了而不得不乖乖停下来,妈妈总是很得意:“我还收拾不了你了。”然而,这个被很多家长惯用的招数,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伤害,甚至不亚于对孩子体罚。

  不良影响:有些父母出于对子女的爱,常用威胁恐吓的办法来束缚他们,希望他们能免受伤害。但是,做父母的利用孩子对自己的信任,让他们置身于恐怖的境地,终日神经紧张,提心吊胆,这种爱的束缚已经是一种精神虐待了。经常威胁恐吓孩子,会让孩子变得胆小恐惧,从而产生紧张、焦虑、抑郁、敏感、胆小、恐惧等反应,甚至有可能导致发育不良、智力低下以及神经衰弱、偏执、强迫等症状。

  建议:不要用恐吓的方式惩罚孩子,这会使孩子长时间处于心理负重状态,不利于心理的健康成长。在孩子调皮的时候,好好告诉他不能这么做的理由,给他指引正确的方向,而不是用恐吓的方法来“震慑”宝宝。

  讽刺挖苦

  生活现场:可可聪明伶俐,非常爱自己动手,但常常好心办了坏事,把局面搞得一塌糊涂,烦不胜烦的妈妈在类似事件发生的时候,总是忍不住说:“你当你很能干啊,是不是以为你什么都会?看吧,其实你什么也做不了!你就只会捣乱。”就算偶尔做得比较好,妈妈也会说:“有什么了不起的,很多小朋友都会比你做得强多了。就这点小事有什么好炫耀的。”渐渐地,可可再也不愿意动手了。

  专家解读:部分家长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在批评孩子时往往不自觉地使用侮辱性的言辞,什么“笨得像只猪”呀,“笨蛋一个”呀,“无可救药”呀,“对牛弹琴”呀等,全然不管自己这些话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专家指出,故意轻视贬低孩子的能力,也是“精神惩罚”的一种表现。实践证明,讽刺挖苦和恶语谩骂已超越了孩子的理智能够接受的范围,将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在孩子做得比较好的时候,有的家长担心孩子生出骄傲的情绪,所以总是给孩子“泼冷水”;而在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更是责骂训斥,讽刺挖苦。当孩子不听话或调皮捣蛋时,家长应该记住,靠“言语暴力”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深远的伤害,家长们应意识到它的严重性。

  不良影响:讽刺挖苦,会让孩子萌生自卑的意识,而一个自尊心从小就受到挫折的人,会出现很多心理行为的障碍,诸如自我否定、缺乏爱心、焦虑等心理疾病,长大也难以适应社会,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人们常说“树怕剥皮,人怕伤心”,“舌头底下压死人”,精神惩罚往往会在孩子的心灵上留下永恒的痛苦与伤痕,使他丧失学习和探索的热情,失去进取的勇气,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心理变态。

  建议:父母教育批评孩子时应力戒讽刺挖苦,更不能自恃“孩子是我生的、是我养的”而随意用恶毒的语言指责谩骂孩子。做父母的应该牢记自己教育孩子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决不是为了图一时嘴巴痛快而去刺激孩子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

  对比中“抹煞”孩子的努力

  生活现场:瑶瑶最近在幼儿园学会了画国旗,可得意了,回家就迫不及待地展示给爸爸看,谁知爸爸说:“要是这么简单的东西你都不会画不是笨死了。你看,隔壁的悦悦都能画一整张画了,有房子、小朋友、花和草,还有张叔叔家的妮妮都会拉小提琴了,李老师的女儿现在都能说很多英语单词了……你看看你,你会什么呀?”爸爸滔滔不绝地数着别的小朋友的“丰功伟绩”,完全没发现瑶瑶的眼眶里全是委屈的泪水。瑶瑶想不通,为什么爸爸总是爱拿她和别的小朋友比较?

  专家解读:很多家长追求完美,忽视孩子的努力,仅仅因为孩子没达到“最佳”或“理想”的标准,就抹煞其成绩。望子成龙的父母甚至拿孩子的短处去和别的孩子的长处比较,由此对孩子产生不正确的评价,伤害孩子。这种精神的惩罚有时比棍棒教育更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虽不伤及孩子的身体,却伤害了孩子的心灵。家长也许不是真的认为孩子什么都不好,但是因为害怕孩子落后,比不上其他的孩子,就时刻用其他小朋友的“优秀”来鞭策自己的孩子。家长的出发点并没有恶意,但是用到的方法,却大大伤害到了孩子的心。

  不良影响:让孩子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把外界的评价转为自我评价,长期对孩子持否定评价,会影响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并失去信心。长此以往容易使被教育者产生孤僻、抑郁、自卑、狭隘、仇恨等诸多心理问题,很容易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产生巨大隔阂,伤害亲子之间的正常感情。

  建议:孩子就是他自己,不应该也无需和其他的孩子比较,家长更不应该为了自己的面子和虚荣,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相比,指出他这里不如人家、那里不如人家,让孩子产生不相信自己的心理。家长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就算和其他的孩子比起来,他真的不是那么多才多艺,也不要总是责怪他,只要家长引导正确,他会在成长中慢慢学习。

  忽略冷漠

  生活现场:“爸爸,我是班上这个月得到最多小红花的小朋友哦!”枫儿从幼儿园回来,没来得及放下书包就像只快乐的小鸟飞进书房,兴奋地向爸爸报告。“哦,是吗?”爸爸一边翻着资料一边轻描淡写地回答。“老师还表扬我了,说我的字写得很工整呢。”“哦,知道了,你出去玩吧。”爸爸仍然没有感情地回答,继续翻着手里的资料,甚至没有抬头看一眼满脸期待的孩子。在爸爸冷漠的表情下,枫儿的满腔热情和期待顿时化为乌有,他悄悄地退出了书房,灿烂的笑容早已不见了踪影。

  专家解读:对孩子的劳动成果视而不见,就是对孩子最残忍的惩罚。与一般体罚相比,精神惩罚更具有隐蔽性和普遍性,影响更具长期性。家长可能正忙着,也可能觉得这些都是小事,但忘记了在孩子小小的世界里,这是多么重要的头等大事。父母的冷漠和忽略,让他们的满腔期待都找不到一个宣泄和表现的机会,一旦长期如此,比任何体罚都更让孩子感到寒心。

  不良影响:医学专家说,由于精神惩罚的刺激,可以使被罚者产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外部腺体与内分泌等多方面的变化,造成机体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疾病。长期受到精神惩罚的人容易变得孤独、抑郁、自卑或缺乏自信、甚至精神分裂或变得冷酷无情。有的人会以虐待小动物、欺负小同学来宣泄内心的痛苦与憎恶,获得心理补偿。所以说这种摧残往往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开始,其结果常常是以犯罪或者其他恶性事件告终,其潜在的危害性值得父母多加警惕。

  建议:孩子的心是稚嫩和脆弱的,如果家长总是对孩子进行心灵上的伤害,那家无异于监狱。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的心灵。实践同样也证明,给孩子幼小的心灵以精心的呵护,是孩子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让我们的孩子远离精神惩罚,对孩子多一些尊重与宽容,让孩子成长的天空里,充满阳关和快乐。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