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孕妇安胎密笈排除流产风险

2018-02-18 09:47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秘笈一:判断何时须安胎?若孕妈咪在胎儿未足月以前,有子宫收缩、腹部或下背部疼痛、骨盆感到胎儿向下推动、阴道出血、分泌物变多等症状,有早产的可能,但胎儿在未满37周前,器官发展不够成熟、身体功能不够完整、体重也未达标准,如果早产就容易有其他并发症。为避免胎儿早产,孕妈咪必须多注意早产征兆,若有任何状况...
孕妇安胎密笈 排除流产风险

孕妇安胎密笈 排除流产风险

秘笈一:判断何时须安胎?
若孕妈咪在胎儿未足月以前,有子宫收缩、腹部或下背部疼痛、骨盆感到胎儿向下推动、阴道出血、分泌物变多等症状,有早产的可能,但胎儿在未满37周前,器官发展不够成熟、身体功能不够完整、体重也未达标准,如果早产就容易有其他并发症。为避免胎儿早产,孕妈咪必须多注意早产征兆,若有任何状况,应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请医师判断是否需要安胎。若孕妈咪是因为长时间做劳力的动作或工作时间过长,而导致身体劳累不适、下背部酸痛等,待休息后仍没有改善,也同样需就医,以确保胎儿能够在最健康的情况下出生。
 
秘笈二:了解各时期的安胎方式
台安医院专任妇产科主治医师蔡可欣表示,因每个阶段的孕妈咪所需的安胎方式不同,且胎儿的大小也可能影响治疗的成效,所以医师会给予最适当的安胎处置,不论是住院安胎或居家自行安胎等,均必须依照医嘱,好好休息、适度活动、按时服药,才能达到安胎的最大效用。
 
怀孕初期的安胎方式
怀孕的前三个月若有不正常出血,可能是因为高龄或黄体素分泌不足而需要安胎,医师通常会让孕妈咪口服安胎药物或是注射黄体素,以居家自行照护的方法,主要是多卧床休息、避免搬重物、过量的劳力工作等。怀孕初期最重要的就是让胚胎能够稳定着床,而黄体素有稳固着床的功能,所以治疗会以黄体素为主。症状较严重者,则需要住院观察。
 
怀孕中后期的安胎方式
蔡可欣医师指出,当胎儿满13周以后,因为胎盘会分泌黄体素,此时以黄体素安胎的效果不大,所以会使用预防子宫收缩的药物,一开始会以口服药物为主,台湾较常使用的安胎药物为Yutopar(翻译为优得舒、你得宝等),主要功能为放松过度紧绷而不断收缩的子宫,若口服剂量不足,仍然持续密集宫缩,就必须住院安胎治疗。另一种药物为Nifedipine(钙离子阻断剂),也是在此阶段适用的药物,因为子宫平滑肌收缩靠的是细胞中的钙离子,而钙离子阻断剂能减少进入子宫肌肉细胞的钙离子,借此达到抑制子宫收缩频率的效果。但因钙离子阻断剂有血压下降的副作用,所以使用上要谨慎。
 
秘笈三:住院安胎的治疗有哪些?
住院安胎评估与检查
1.抽血及尿液检查:孕妈咪在入院后,医师通常会进行一般的尿液及血液常规检查,用来评估孕妈咪是否有贫血、糖尿病或感染现象,必须先排除这些病因,才能对症下药,给予适合的安胎处置。

2.阴道细菌培养:为避免早产、胎儿感染、早期破水及影响胎儿与孕妈咪健康的因素,医师会做阴道细菌培养,以排除不利情况发生。

3.测量胎心音及宫缩:安胎是为了让胎儿能在妈妈的肚子里成长,待成熟后再健康出生,所以在安胎期间,会利用胎儿监测器,观察胎儿的心跳是否正常,并检测宫缩的频率,确保胎儿不会有早产的疑虑。

4.超音波检测:医师会以超音波来检测胎盘位置及胎儿成长状况、羊水量是否正常、整体成熟度是否在标准值内,以超音波观察的数据来判断胎儿健康状况,并借此了解胎儿的成长环境。
 
秘笈四:居家安胎的注意事项
孕妇于住院安胎返家后,仍不可松懈,还须注意以下居家安胎事项:
1.卧床休息,若无宫缩、羊水破或出血状况,可先适度地坐着活动,如果状况良好,才可以下床伸展筋骨。

2.避免搬重物、进行激烈运动、爬楼梯、跑步及从事粗重的工作,必须渐进式的执行所有活动。

3.观察胎动、子宫收缩频率、有无出血或羊水破、分泌物等,若有任何早产现象,就必须返回医院就诊检查。

4.尽量避免性生活、阴道灌洗或有刺激子宫收缩的行为。

5.定期至医院做产检,并依照医嘱按时服药或回诊。

6.因便秘可能会导致排便时下腹部过度用力而刺激子宫,所以居家照护的饮食,一定要多加注意补充纤维,若仍无改善,可请医师协助给予软便剂。

7.若患有子痫前症者一定要特别注意血压,如果有出现头晕、视力模糊、右上腹部疼痛甚至是抽筋等情形,要立即至医院检查。

8.返家后,孕妈咪也要注意有无体温升高或发烧等症状,以掌握是否有感染的症状。

9.孕妈咪在安胎期间,最重要的还是心理上的放松,家人与丈夫的陪伴与支持也是安胎事项中最重要的一点!
 
文/林宛瑶 采访咨询/台安医院妇产科专任主治医师蔡可欣 摄影、化妆发型/班尼顿广告风格写真
 
※原文刊载于2014年11月号《妈妈宝宝杂志》。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妈妈宝宝怀孕生活网】(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妈妈宝宝杂志》授权刊登,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