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当心家有“米其林”宝宝!

2018-02-19 14:47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许多父母会有孩子“小时胖不是胖”的迷思,误以为等他们长大就会抽高变瘦。于是甜食、饮料、速食等过多高热量的食品喂养,现实生活中造就出一个个复刻版的米其林娃娃;这样的错误观念不仅让家长们无意间成了孩子肥胖的帮凶,也带给孩童健康莫大的威胁。小朋友也有BMI指数小宇今年3岁多,外型看起来肉肉的他,笑起来下巴...
当心家有“米其林”宝宝!

当心家有“米其林”宝宝!

许多父母会有孩子“小时胖不是胖”的迷思,误以为等他们长大就会抽高变瘦。于是甜食、饮料、速食等过多高热量的食品喂养,现实生活中造就出一个个复刻版的米其林娃娃;这样的错误观念不仅让家长们无意间成了孩子肥胖的帮凶,也带给孩童健康莫大的威胁。

小朋友也有BMI指数
小宇今年3岁多,外型看起来肉肉的他,笑起来下巴和脖子总会连成一线,好似弥勒佛般福态,妈妈每次带他出门总会听闻他人夸赞小宇可爱,或是妈妈生养的真好等话语,小宇妈妈心中常感到骄傲又得意;但最近刚上幼稚园的小宇,下课总是哭丧著脸说有人嘲笑他“胖嘟嘟”或“大抠呆”,也不愿意和他玩,让他好伤心…。

我的小孩过胖吗?
虽说胖瘦是相当主观的事情,但还是有许多爸妈会疑惑,为何明明自己的小孩看起来只是“肉肉的”,却会被小儿科医师提醒要控制体重呢?胖瘦之间是否有套清楚的界定标准,好让爸妈能够有所依据,替孩子们的健康把关。

参考BMI指数,宝宝胖瘦立现形!
提到体重是否合乎理想,目前常见的参考指标是BMI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缩写为BMI)。书田诊所小儿科主治医师叶胜雄表示,以往BMI数值多以成人为主,民国102年卫福部改版新增,年龄下修至0岁新生儿也列入参考;透过身高和体重的交互关系,再辅以宝宝性别算出BMI指数,看落点是位于过轻、正常、过重还是肥胖。
 
由BMI指数可了解幼儿发育状况,如果只有体重较轻,可以先让小儿肠胃科医师检查是否有腹泻等吸收不良的症状;若没有上述症状,可先从均衡饮食、增加热量着手。但假使身高较矮,头围正常,先看看父母是否本来就不高,或者父母小时候也比较矮小,长大才追上来;若还有疑问,可以请小儿内分泌科医师评估是否生长激素不足。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遗传或代谢疾病会有特征,例如女孩的透纳氏症,会有蹼状颈和肘外翻,佝偻症患者的肋骨会有串珠一样的突起,可以经由医师检查发现。

幼儿0~5岁身体质量指数(BMI)表  ※BMI指数算法:体重(公斤)∕身高²(米²)

男孩 女孩
年纪 过轻 正常 过重 肥胖 过轻 正常 过重 肥胖
BMI< BMI
介于
BMI≧ BMI≧ BMI< BMI
介于
BMI≧ BMI≧
0.0 11.5 11.5~14.8 14.8 15.8 11.5 11.5~14.7 14.7 15.5
0.5 15.2 15.2~18.9 18.9 19.9 14.6 14.6~18.6 18.6 19.6
1.0 14.8 14.8~18.3 18.3 19.2 14.2 14.2~17.9 17.9 19.0
1.5 14.2 14.2~17.5 17.5 18.5 13.7 13.7~17.2 17.2 18.2
2.0 14.2 14.2~17.4 17.4 18.3 13.7 13.7~17.2 17.2 18.1
2.5 13.9 13.9~17.2 17.2 18.0 13.6 13.6~17.0 17.0 17.9
3.0 13.7 13.7~17.0 17.0 17.8 13.5 13.5~16.9 16.9 17.8
3.5 13.6 13.6~16.8 16.8 17.7 13.3 13.3~16.8 16.8 17.8
4 13.4 13.4~16.7 16.7 17.6 13.2 13.2~16.8 16.8 17.9
4.5 13.3 13.3~16.7 16.7 17.6 13.1 13.1~16.9 16.9 18.0
5 13.3 13.3~16.7 16.7 17.7 13.1 13.1~17.0 17.0 18.1

说明:
●本建议值系依据陈伟德医师及张美惠医师2010 年发表之研究成果制定。
●05 岁之体位,系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之“国际婴幼儿生长标准”。

体重百分位超过97,宝宝健康亮红灯!
除了透过BMI指数鉴定,叶安蒂营养师也提供另一项参考资讯,透过卫福部所发的“儿童健康手册”新版儿童曲线图来看,将宝宝每个成长阶段所测量的结果都记录下来,评估宝宝是否有肥胖问题。一般而言,婴幼儿的体重百分位如果落在50属于标准平均值,3以下为过轻,97以上为体重过重,其实超过85就是一个警讯。不过,必须同时将宝宝的身长一起列入考量,另如体重百分位落在90到97的范围,头围、身高落点却低于50,那么宝宝就相对过重。

“年龄”与食量大有关系!
许多爸妈哺育幼儿时,对于食量的拿捏经常出现疑问;给太少怕孩子吃不饱、发育会不良,喂食太多又怕造就出胖嘟嘟的米其林娃娃。虽然每个孩子的食量需求未必相同,但若有个数据化的准则提供爸妈参考,会比他们毫无头绪的凭感觉喂食来得安心。
 
叶胜雄医师以及叶安蒂营养师皆认为,“年龄”是幼儿食量参考的重要因素,因此接下来将就不同年龄孩童给予食量摄取建议。
 
05岁孩童食量建议
0~5岁是孩童生长重要的黄金时期,也历经了喝奶到副食品摄取的转换阶段,除了因年龄和性别所需的热量不同,奶品和副食品本身所含的热量也有差异,透过爸妈的留心计算,小朋友就能享有健康又不必担心营养超载。

4个月以下婴儿
叶安蒂营养师说,对于出生4个月内的宝宝来说,从母奶和配方奶中就能获得身体所需的营养素,也因为还没有开始补充副食品,因此只要单纯计算奶品的量即可,以下根据母奶和配方奶给予不同的奶量建议。

喝母奶宝宝
难以计算宝宝喝的奶量,最简单的观察方法就是宝宝喝完母奶后,如果可以安稳睡2小时以上,这一餐就算有吃饱;其次可看宝宝的小便次数,若一天换尿湿沉甸甸的小便超过6次,就表示奶量和水分是足够的。

喝配方奶宝宝
而对于摄取配方奶的婴儿,叶胜雄医师表示,除了出生的前几天之外,4个月内的宝宝每公斤体重所需奶量约为100~150㏄,新生儿一天约喝6~8次奶,归纳出一个奶量计算公式如下:
 
(宝宝体重×100~150㏄)÷ 每日餐次﹦一餐的奶量
 
※如果一个3公斤的新生儿,每公斤体重所需奶量以150㏄计算,假使他一天喝6次奶,那么依奶量计算公式,宝宝每餐要给予的奶量就是约为75㏄。
(3kg×150㏄)÷ 6餐﹦75㏄/餐

4个月~1
宝宝周岁前,是人一生中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尤其体重的增加非常快,一年内即可增为出生体重的3倍,因此营养及能量的需求相对提高;要特别注意的是,此阶段幼儿的饮食逐渐添加了副食品,因此副食品的热量也别忘了额外计算,有些父母让孩子开始摄取副食品,但喝奶量却没有相对减少,过多的营养导致孩童发胖。
 
叶胜雄医师说,新生儿一天喝奶次数约6~8次,宝宝到了4~6个月左右即可以慢慢添加副食品喂食,一开始以适应为主。等到副食品的量达到大人用的半碗,或是超过奶量的一半,即可逐渐取代掉一餐奶。以此类推,随着年龄愈大,副食品的分量可增加,取代掉喝奶的次数也会变多。


宝宝年龄 副食品取代喝奶次数(每日)
0~4个月 还在摄取母奶或配方奶阶段
4~6个月 1次(慢慢增加至半碗或更多)
7~9个月 2次
10~12个月 3次
1岁后 吃副食品次数要多过喝奶次数

1岁后
1岁后的小朋友开始对许多事物产生好奇,开始探索外界的同时,对于“吃东西”这件事有点兴趣缺缺,让爸爸妈妈跟着担心会有营养不良的问题;叶安蒂营养师提醒爸妈不用太过担心,由于这阶段的小孩已经可以开始摄取和大人相同的食物,只要依活动量及性别给予他们所需的热量即可,过度劝食或担忧对孩子成长反而没有帮助。
 
1~3岁的幼儿,一天所需的热量约1150~1350大卡。
4~6岁的幼儿,一天所需的热量约1400~1800大卡。
乳制品的部分大约一天摄取两份,总共饮用约480㏄就足够,其他类别的食物则均衡摄取。

小心!容易发胖的饮食坏习惯
除了计算热量、留意饮食摄取外,许多生活小习惯其实对于孩童的体重控制有深刻的影响,以下整理出5点宝宝常见的饮食坏习惯。
 
1.没有喝母奶,完全只喝配方奶的宝宝,小孩哭闹以为肚子饿,容易过量喂食。

2.让宝宝吃副食品,没有精算热量又吃了过多。

3.让小孩过早接触高热量、高糖分、高油脂食物,如糖果、饼干、甜食、甜饮料、薯条、洋芋片、炸鸡等。

4.以食物做为奖励或安慰宝宝的方式。

5.边吃边看电视,容易分心,一口接一口导致食物吃过量。
 
Check!良好饮食习惯报你知
过早让幼儿接触重口味食物,口欲习惯将难以戒除,爸妈应从小建立孩童正确饮食观,叶安蒂营养师给予爸妈以下8个好建议:
 
1.每餐定时定量。

2.鼓励吃全谷或高纤食物、以黄豆制品取代部分肉类。

3.避免选择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当作正餐食用 。

4.家长不以吃东西作为犒赏或安慰方式。

5.限制或减少孩子吃零食的次数。

6.替换点心种类:将高糖、高热量点心和零食更换成纯牛奶、优酪乳、水果等低脂高纤维类食品。

7.少吃高热量的甜食、零食、速食及油炸食物

8.鼓励孩子多喝白开水。

哪些食材兼顾营养又健康?
提到健康食材的挑选,《0~3岁宝宝主副食全调理》的作者叶胜雄医师曾在书中提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食物比药物还重要”;因此,若能在制作副食品或食材挑选上,选择营养价值较高的来制作,对孩童的健康会有很大的助益。

高营养价值食材大公开
食材种类百百种,如何在五花八门的蔬果中挑选出适合孩童的营养补给呢?叶胜雄医师将食材内含的维生素分门别类,供爸妈们挑选参考。
 
●膳食纤维类:糙米、绿色花椰菜
●不饱和脂肪酸(Omega 3):鲷鱼、橄榄油(煮菜用油)、亚麻仁油(凉拌用)、花生、坚果
●铁:红苋菜
●钙:小松菜
●综合营养:蛋黄、蛋白、牛奶
●茄红素:番茄
●瘦素:苦瓜

专家出击!破解幼儿饮食迷思
从阿公阿嬷年代流传下来的旧观念,有时候并非绝对正确,对于第一次哺育幼儿的新手爸妈来说,这些似是而非的观念不可避免的成了重要的参考来源;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正确健康观念的普及,部分旧观念渐渐有待商榷,来听听小儿专科医师叶胜雄怎么说。

迷思1.孩子小时胖不是胖,长大自然会抽高变瘦?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在2011年发表了一篇论文,实验追踪了6000多位儿童20多年时间,发现体重正常的儿童,在长大成人后,约1∕7会变肥胖;体重过重的儿童,约2∕3会变肥胖;如果从小就肥胖,则有8成到了成人还是改变不了肥胖的体型。

抽高有可能变瘦,但并不是消极地任由体重增加,以为长大自然会瘦。儿童尚在发育中,一般不建议节食减重,只要能维持现有体重,不要继续增加就好,随着身高成长,让身形达到正常的比例。但如果肥胖已经造成身体的负担,例如造成脂肪肝,就有必要初步减重;如果脖子或腋下皮肤有黑色素沉着,并不是没洗干净,而是黑色棘皮症,和脂肪肝、糖尿病都有关联。家长须特别留意!

迷思2.小孩瘦巴巴,父母会被骂失职,而且抵抗力会变不好?
许多老一辈的观念认为小朋友如果瘦巴巴,身体状况也会比较不好,所以宁可给小孩吃多一点,误以为胖胖肉肉的身体就会比较“粗勇”;但医师表示,小孩子过胖,反而心肺功能会比较差,以流感来说,过度肥胖的人重症的机会更大。而胖瘦究竟和抵抗力高低有没有绝对关系?就像车子有分省油和耗油,每人的基础代谢率也都不一样,只要吃下去能吸收,没有厌食的状况,也不会有疲累或无力感,其实瘦一些对健康没有太大威胁,反倒是太胖容易出现脂肪肝及三高等疾病。

迷思3.多吃肉类才会有营养,我要小孩变强壮?
1岁后孩童对蛋白质、脂类及糖类的重量需求比为1:2:7。4岁之后若小孩过胖,则需求减为1:2:9。而糖类的需求和蛋白质与脂类相比,需求量较大,那是因为如果糖类摄取量过少,将不够脑部运用,尤其这个阶段是孩童发育黄金期,更应注重补充。糖类的主要来源有五谷类(如:面包、饼干、米饭等),部分蔬菜(南瓜、荚豆类、红薯、洋芋、玉米等)和水果(苹果、梅子等)也有。

那么常被视为营养来源的肉类,因为蛋白质含量丰富,能够促进孩童生长,常被家长当作重要食物来源;但医师表示肉类的摄取也有限制,若蛋白质过多,会形成蛋白尿和肾结石,含硫氨基酸会形成硫酸盐,需要钙来中和酸性,但相对的若钙补充不够,反而会从骨头挪出来用,就会影响孩童的骨骼发育。

因此,孩童基础的骨骼发育最不可或缺还是钙质,1岁后还是应该维持每天至少喝1次奶的习惯,乳制品是钙质良好的来源;除此之外,芥蓝菜、高丽菜、绿色花椰菜等,也都含有丰富的钙质。适当晒太阳,让身体产生维生素D,也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

案例分享
多坐少动 脂肪肝报到!  (案例提供:叶胜雄医师)

馥媛(化名)是一个5岁的可爱小女孩,从小就有圆圆的肚子,平常最喜欢躺在沙发上看儿童节目。3岁时,她因为感冒来看小儿科医生,医生在腹部检查时发现肝脏肿大,并进一步由腹部超音波检查证实。她一向不爱运动,甚至连到巷口的超商都希望能搭摩托车。这一次她又因为感冒来看病,医生发现她肝脏肿大的情形依然没有改善,而且超音波检查已经进一步看到轻微的脂肪肝了。

医师建议由适当运动和控制饮食着手,改善脂肪肝并控制体重,多进行走路、跳绳、骑单车等运动,每天至少30分钟;饮食方面,增加膳食纤维摄取,多吃糙米、全麦面包或全麦饼干等,也少吃油炸食品,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在油脂类中的比例,如橄榄油、葵花油、鲔鱼、鲭鱼等。由饮食和运动双管齐下,更能有效改善肥胖症状。

叶胜雄
现职:书田诊所小儿科主治医师
学历:长庚大学医学士
经历:台北马偕医院小儿科住院医师、台大医院小儿肠胃科临床研究医师
 
叶安蒂
现职:特约健康讲座营养师
学历:国家专技高考营养师、国家专技高考护理师、丙级美容师、澳洲昆士兰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台北医学大学保健营养学系学士

采访撰文/陈宥妤
咨询/书田诊所小儿科主治医师  叶胜雄
叶安蒂营养师
摄影/张明伟
梳化/蔡琇惠
演出/漂亮妈咪:景心洁;帅气爸比:岑濬豪;可爱宝贝:岑宁儿  
 
*更多内容请参考:【BabyLife育儿生活】2014年5月号。http://www.mababy.com/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