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怎样观察新生儿的大小便

2018-02-22 05:41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婴儿小便的观察很简单,在母乳充足的情况下,婴儿每天的小便在6次以上。

      婴儿小便的观察很简单,在母乳充足的情况下,婴儿每天的小便在6次以上。


        许多家长对婴儿大便的观察感到十分头痛,有的书上说每天1—2次大便算正常,有的书上又说每天5—6次也不算异常。究竟怎样观察呢?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内,排泄黑绿色大便,即胎便,3—4天以后就应逐渐变为正常新生儿的黄色便。纯母乳喂养儿的大便是金黄色、稀糊糊状的软便,每天5—6次。牛奶喂养儿大便呈浅黄色,每天l—2次。有时婴儿放屁带出点儿大便污染了肛门周围,偶尔也有大便中夹杂少量奶瓣,颜色发绿,这些都是偶然现象,关键要注意婴儿的精神状态和食欲情况。只要精神佳,吃奶香,可不必去吃药打针,应当密切观察。如果继续出现异常大便,如水样便、蛋花样便、脓血便、柏油便等,则表示婴儿有病,应及时看医生,尽早治病。


鼻尖上的“小丘疹”


       新生儿出生后,在鼻尖及两个鼻翼上可以见到针尖大小、密密麻麻的黄白色小结节,略高于皮肤表面,医学上称“粟粒疹”。这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皮脂腺潴留所引起的。几乎每个新生儿都可见到,一般在出生后一周就会消退,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任何处理。


    “马牙”和“螳螂嘴”


        有些新生儿牙床的黏膜上有米粒大小或绿豆大小的白色突起物,它就是人们常说的“马牙”,医学上称“上皮珠”。它是怎么形成的呢?是否需要家长去“挑马牙”呢?


       我们知道,在胎儿时期,乳牙就开始发育了,而乳牙的前身就是上、下颌牙板。在胎儿出生前,牙胚形成到一定程度,牙板就会退化吸收了。但有的胎儿一部分牙板角化形成“上皮珠”,存在于牙龈的黏膜上,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马牙”,它迟早会自动消失的,况且它的存在对婴儿没有什么痛苦,无需处理。过去的一些老人认为“马牙”不祥,应该去掉,或者用蘸盐水的布去擦,或者用缝衣针去挑破。殊不知这样做的危害很大,婴儿的口腔黏膜很薄,血管很丰富,如有破口极易引起感染,甚至造成败血症。因此,我们提醒家长,出现“马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马牙”会自己消失的,千万不要去挑“马牙”。


       “螳螂嘴”,即新生儿口腔两侧颊黏膜的隆起,它是口腔黏膜下的脂肪组织,可以帮助婴儿有力地吸吮。因为在吸吮时,它可以使口腔内的负压增大,有利于吸吮。仔细观察每个新生儿都有,只是大小程度不同罢了。它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期的结束,就会慢慢消退无需特殊处理。


        有些自认为有经验的老人会告诉年轻的父母,把“螳螂嘴”去掉就会增加婴儿的食欲,这没有任何道理。如果采取一些无知的手段处理,会使婴儿口腔感染,反而影响了正常的喂养。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