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家长们注意了 以后您孩子拿到的竞赛奖状上 一定得有这行字

2018-09-21 20:18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科技日报记者张盖伦在暂停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全国性竞赛7个月之后,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在暂停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全国性竞赛7个月之后,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继续强调原则上不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全国性竞赛活动。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竞赛都必须停办。

今年的竞赛申报已经开始。教育部委托中国教育学会承担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具体受理申报和初核工作,于9月接受首次申报,10月进行集中论证调研,11月教育部集中进行研究决定。

从明年开始,如果要举办这类竞赛,主办单位需在3月进行申报。

每年5月,教育部会在官网公布活动主办方、时间、内容、范围、组织方式和监督方式等信息。

这也就意味着,或许会有大批不符合要求的竞赛,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竞赛一年申报一次

《办法》规定,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组织主体(主办方)应为在中央编办、民政部登记注册的正式机构,必须具有法人资格。主办方必须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具备较强的专业影响力和学术团队。而且,举办竞赛过程中如经查实有违法违规行为,致竞赛活动被教育部终止的,其主办方不得再次申请举办竞赛。

“《办法》对申请举办竞赛的组织主体、申报依据以及需提交的相关材料作出了非常详细具体的规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从源头上严格规范竞赛活动。举办竞赛依据文件的效力等级不得低于国务院部门规章或部级规范性文件,竞赛申报材料必须包括申报单位法人登记证书、竞赛具体实施办法以及有关承诺书等。

严格准入条件是规范管理竞赛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办法》指出,教育部负责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工作,并委托专业机构负责具体受理、初核工作。

从2019年开始,这套具体流程是这样的:

每年3月,受托专业机构集中受理有关部门、单位、社会组织关于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申请。

每年4月,受托专业机构集中对申请举办的竞赛活动合法性、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严谨性进行充分论证,或开展实地调查,提出初核意见。

每年5月初,受托专业机构将初核意见报教育部,教育部按规定程序研究,对同意举办的,将活动主办方、时间、内容、范围、组织方式、监督方式等信息在教育部官网公布。同意举办的竞赛活动,有效期限原则上为1年,期间一般举办1次。

也就是说,清单之外的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所谓全国性竞赛活动均不合规。

此外,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和各类教育机构被规定不得组织承办或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清单之外的冠以“全国”“国家”“大中华”等字样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不得为违规竞赛提供场地、经费等条件,一经发现,将予以严肃处理。

此前,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校长管杰表示,各类竞赛鱼龙混杂,家长为辨别竞赛是否正规,有时付出很大的精力也搞不清楚。不参加吧,担心错过正规的竞赛而吃亏;参加又担心被骗。“现在,基础教育的各种竞赛都纳入了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之中,斩断了相关的利益链,大大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同时,家长不再担心被骗,也减轻了精神负担。”他表示。

竞赛必须“零收费”

“当前的各种竞赛,与培训、旅游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条利润丰厚的产业链。学生参加竞赛是为了获奖和考证,那就必然有为获奖和考证作准备的各种价格不菲的考前辅导,以及各种书籍、参考资料等辅导材料,而且还有各种国内国际的游学活动,极大地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管杰说。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他们看到了这些乱象:有些竞赛,应试倾向严重,有的号称与招生入学挂钩,有的名为发展教育实为谋取利益……于是,《办法》也做出了针对性的规定。

在竞赛属性方面,强调竞赛应坚持公益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主办方、承办方不得向学生、学校收取成本费、工本费、活动费、报名费、食宿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费用,做到“零收费”,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嫁竞赛活动成本。

在办赛原则方面,强调组织竞赛应坚持自愿原则,不得强迫、诱导任何学校、学生或家长参加竞赛活动;竞赛应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学生平等开放,不得设置任何歧视性条件;举办竞赛过程中,不得面向参赛者开展培训,不得推销或变相推销资料、书籍、商品等。

在结果使用方面,强调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在竞赛产生的文件、证书、奖章显著位置,要标注教育部批准文号以及“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等字样。

以后,你家孩子拿到的获奖证书上,都会有这么一行字。

乍看有些“煞风景”,但上述负责人表示,这一系列规定,是要切实加强对各类中小学生竞赛活动规范管理,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这样一来,那些真正对学科有特殊爱好、学有余力的孩子才会发自内心的选择竞赛。并不适合竞赛的孩子,也不必为了升学而“赶鸭子上架”。

此外,教育部将通过调研、巡查等方式,强化对竞赛活动的监督检查,对违规举办的,将严肃处理,有关处理情况也会及时通过教育部官方渠道向社会公告。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来自网络

编辑:左常睿

审核:王小龙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