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肩痛误诊伤人他办学校把病人当学生

2018-04-10 12:36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张开伟主任正在为患者检查。受访专家:张开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主任。擅长骨与关节损伤及退行性疾病...

张开伟主任正在为患者检查。

  受访专家:张开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主任。擅长骨与关节损伤及退行性疾病、运动损伤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尤其对于膝、肩、髋等关节疾病及损伤有较深入研究,擅长于关节镜技术、人工关节置换术、骨与关节矫形术等。贵阳中医学院针骨学院副院长,贵州省千层次人才,贵阳中医学院中医骨伤学科学术带头人兼医院骨伤学科带头人,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贵州省骨科学会常委,贵州省肢体损伤与修复学会常委,贵州省运动医学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分会保髋学组委员。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本报记者罗欢 摄影报道

  探索骨伤科中西医结合22年 特色治疗广获好评

  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骨伤专业的张开伟,回忆起自己的从医之路,总是充满了感恩。1996年他毕业后,在贵阳中医一附院从骨科住院医师开始,每天忙碌在手术台与病房之间,临床一线工作的重复让他萌生了寻求突破的想法。2002年,他考取了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赴蜀深造。2007年,毕业十年已是副高职称的张开伟毅然放弃了步入正轨的临床工作,潜心向学,以33岁“高龄”考取华西医科大学骨科专业博士。如今,学成归来的张开伟已成为贵州省内骨伤学科研究领域里的翘楚。

  在22年的行医生涯中,张开伟坚持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张开伟说,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到2000年,中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医的冲击,甚至是排挤。“那时候,中医发展很受限,关注少,治疗手段有限,也不被老百姓所接受。”张开伟说,当时社会普遍对中医的漠视并没有使他放弃,2010年以后,中医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终于出现了复苏。

  “如今中医得到了加速复苏,近年来突飞猛进的治疗手段和新的传统制剂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认可。”张开伟介绍,例如由骨伤科陈久毅教授自主研发的“石香膏”对慢性难愈合创面有非常好的“生肌长肉”的效果,得到了业内的一致认可和患者的追捧。张开伟说:“这就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一直以来,张开伟都比较推崇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一方面,针对现代骨科技术主张要紧跟西医院,尤其推荐骨科微创技术,比如关节镜,椎间孔镜等等一系列微创技术,目前该科室骨科微创技术已趋于贵州先进行列。

  肩痛“误诊”伤人 他办“学校”把病人当“学生”

  “中医可以弥补西医很多的弊端和不足。”张开伟说,20多年对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研究,让他越发感受到了中医的优势。他主张挖掘中医的传统和优势。一边鼓励大力发展例如栀龙膏、石香膏等中医制剂的研发,另一方面大力推广中医传统的一些技术。比如小夹板固定、正骨手法,整脊手法以及中医骨伤康复等等一系列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广受患者好评。

  而这位骨伤专家不仅奋战在临床一线研究中西医结合,还热心公益,是医院医疗专家科普宣讲队里的“活跃分子”。采访中记者了解到,4月13日下午两点,由张开伟所在骨伤科举办的“肩痛学校”科普讲座即将开讲,而这已经是第二期的针对患者开设的“培训班”,目的就是让更多的患者免受肩痛的“误诊”。

  “肩痛在骨科门诊的患者可以占到五分之一,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患者不了解自己的疾病,把肩袖损伤当成肩周炎,结果越锻炼,肩袖的撕裂越严重,导致最终只有通过手术才能进行治疗。”张开伟说,甚至一些基层的医生也常常会将“肩袖损伤”误诊为“肩周炎”,结果越治越严重。

  张开伟强调,无论患者手术与否,都不能忽视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合适的手术方式可以直接决定患者的预后效果,而恰当的功能锻炼可使患者术后达到较好的功能,良好的依从性可以使患者在更短的时候内康复。只有三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张开伟坦言,医者仁心,每每看到患者是因为各种“误诊”而导致的不可逆的损伤,他都十分惋惜。“我希望听了课的老百姓能把自己听课了解到的再教给身边的人,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