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名医在身边|大医德为先专访烟台名中医药专家姚继红

2018-04-24 16:38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编者按:为了让烟台市民更好了解本地名医,加深市民对身边医生的了解,搭建和谐医患关系新桥梁,山东广播电视台烟台记者站特推出“名医在身边”系列专访,访...

编者按:为了让烟台市民更好了解本地名医,加深市民对身边医生的了解,搭建和谐医患关系新桥梁,山东广播电视台烟台记者站特推出“名医在身边”系列专访,访烟台名医,展现名医背后的故事。近日,记者采访到烟台山医院中医科主任姚继红。

齐鲁网烟台4月24日讯(记者 景立婷 通讯员 栾秀玲)她的病人很多,多数都是口口相传介绍而来;她每天都很忙碌,经常忙得一头大汗却仍旧不忘帮助患者缓解病痛的折磨;她,以誓做中医人的情怀博采众长不断进取;她,以秉持好医生的情操心系患者祛病除疾;她,以当好带头人的精神为人师表履职尽责;她,以素怀治病的爱心播撒春暖服务大众;同时,她还是一个“养生达人”,她就是烟台山医院中医科主任——姚继红。

走进姚继红的诊室,可以看到由烟台卫计委、烟台市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烟台名中医药专家牌匾,彰显出这位从医二十余载的医生不平凡的医技和高尚的医德。

1994年,中医专业科班出身的姚继红毕业后便开始从事中医专业技术工作,怀揣著家人对她的期许和治病救人的心愿,她一干就是二十余年。在烟台山医院,姚继红也慢慢成长为医院的主任医师、烟台名中医药专家,烟台市“十三五”中医药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

其实,初见之下令我们印象深刻的并不是套在姚继红身上的诸多专家名号,反而是她那褪去诸多光环后的、常常挂在脸上的亲切笑容。正所谓‘大医德为先’,和蔼的微笑是提升病人信心的一剂良药。

烟台70岁的曲大爷,患有严重的失眠症,经常整夜的无法入睡,最糟糕的时候一晚上需要服十片安定药,经常心烦,全身畏寒怕冷,尤其是后背部、四肢,衣服穿的很厚,但是小腿部却灼热难耐,无奈之下他的裤子要经过特殊处理,膝盖以上厚,小腿部薄。姚继红第一次见到老人时,老人说的那句“赶紧救救我”让她印象深刻。了解到老人的病情后,姚继红拉着老人的手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交流,考虑到老人的焦虑症状和经济情况后,她给老人开出了一个价格低廉的中药方子,并给老人进行了针灸治疗,两周不到的时间,老人的失眠有了很大的改善。后来,精气神也越来越好的老人时常来找姚继红做做针灸,拉拉家常,更是把姚继红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一样。

感冒讲究辨证施治 对症治疗要及时

感冒、发热、呕吐、过敏......孩子一生病,我们最常见到的情形是什么?是全家如临大敌,惊慌失措,手忙脚乱。我们经常见到儿科病房人满为患,很多孩子免疫力低下,体质脆弱,很容易就感染疾病。然而,大人的过度紧张以及对疾病的缺乏认识很可能适得其反,害了孩子。“感冒发烧还是得靠输液,吃中药好得太慢。”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输液是解决感冒发烧最快速有效的方法。而姚继红告诉记者,事实并非如此。

一遇到天气变化,5岁的笑笑就经常感冒发烧,几乎每次都输液治疗,好的一次比一次慢,父母经介绍慕名来到烟台山医院中医科找到姚继红,经诊断笑笑属于风寒感冒,姚继红为她开了几副中药,不到三天,笑笑感冒就痊愈了。“没想到好的那么快,中医太神奇了,以后孩子感冒发烧就来找您了。”笑笑妈妈专程跑到门诊向姚继红表达感谢。

像笑笑一样因为经常感冒发烧最后找到姚继红的小朋友不计其数,姚继红称他们为“孩子”,这些孩子选择中医治疗后,普遍共性是感冒次数越来越少。“这么多年了,我的那些小患者,有很多在幼儿园的时候三天两头感冒,来门诊找我看病,上小学后,偶尔来,一两个星期来一次,再大大,一两个月来一次,半年一年来一次。”姚继红笑着向记者说道。

《素问》中提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感冒为常见多发病,其发病之广,个体重复发病率之高,是其他任何疾病都无法与之相比的。中医治疗感冒,最为讲究“一人一方,辨证施治”,姚继红告诉记者,从中医的角度对感冒的辨证分型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气虚感冒等,很多人在发现自己感冒的时候,普遍会自我诊断,根据经验或是广告宣传自行买药来吃,“很多治感冒的中成药,方便易行,深受欢迎。但用中成药治疗感冒,必须根据中医理论,辨证施治。用之得当,功效神奇;使用不当,不但无效,甚或适得其反,使病情加重。比如说,感冒了人们普遍会买的连花清瘟胶囊,在其主要配方中的13味中药里,除了麻黄是热性药材,其他药性都属凉性。也就是说,这类中成药是针对热性感冒,体内有火的诸类病症,如果是风寒感冒,会导致寒气加重,延缓病情。”姚继红介绍道,“有些孩子,不管是什么感冒,上来就打抗菌素,本来中药治疗三四天就好的,打上抗菌素后一个星期可能才好,滥用抗菌素对孩子免疫力是一种破坏,让身体无法抵御外邪,最大的恶果就是,下次感冒不用抗菌素,很难痊愈,对孩子免疫力的摧残很厉害。”

中医不是“慢郎中”!

人们常说中医是“慢郎中”,看中医起效慢,遇到急危重症还得靠西医。但姚继红告诉记者,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临床工作中,在诊断明确、辨证准确、用药精当的前提下,我们常发现看似越急越重的病,起效越迅速。”姚继红表示,之所以出现这种误解,是因为中医治疗的慢病太多,给人造成了一种“中医只能治慢病”的假象。

姚继红介绍,中医四大经典之一《黄帝内经》讲了许多急诊危重病的内容。《救急千金方》、《肘后备急方》也都是急救典籍。历代中医名家亦都致力于急救重症研究:约公元219年成书的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了抢救上吊窒息的人工呼吸法,而国外对人工呼吸急救的最早记录是1897年;孙思邈是世界上应用导尿术第一人,他将小葱管插入病人尿道,从另一端吹气导尿,治愈了急性尿潴留患者,比法国医生拿力敦在1860年发明橡皮管导尿早了1200多年……可以说,急救重症一直是中医研究的核心内容。

而姚继红靠着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不断的学习,对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感冒、咳嗽病、喘证、鼻渊(过敏性鼻炎)、肺胀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中的胸痹、真心痛、心悸(室性早搏)、眩晕病、头痛病等;肾系疾病中的水肿(慢性肾炎蛋白尿、血尿),虚劳(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口服及灌肠治疗;肿瘤疾病中的扶正疗法、放疗后患者的中药外用喷涂治疗;内分泌疾病中的痤疮、瘿病、甲减;妇产科疾病中的月经失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症等;儿科疾病中的小儿咳嗽、过敏性紫癜、过敏性鼻炎等的中医药治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在胶东地区有很高的知名度。能熟练解决中医内科学专业的复杂疑难问题,年门诊量平均5000余人次。

中医养生之“春捂”有讲究

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歇”,道出了初春时节天气昼夜温差大、“二八月乱穿衣”的尴尬。那么老人们常说的古语“春捂秋冻”到底还适不适合如今的气候环境呢?“春捂”在当下的生活中又该如何具体实施呢?针对春季养生的问题,姚继红给了自己的建议。

姚继红表示,“春捂”并不是说穿的越多越好,而讲究“上薄下厚”。人体下身血液循环相对上身较差,更容易受到寒邪侵袭,所以初春要捂住腿脚,时时固护人体阳气。“寒从脚上起”,脚部受凉后不但会反射性地引起鼻粘膜血管收缩,让人更容易被流感病毒、鼻病毒等侵袭,还容易引起腹泻,并影响到脑部的供血量。中医认为,脚是人体上穴位非常集中的部分,有些人经常出现偏头疼、小腹疼痛却总找不到原因,其实就跟可能是因为脚部寒冷影响全身经络运行所造成的。

天气开始转暖后,裤子不可减得太急、一下子只剩下单裤。裤子最好是由厚变薄逐渐减,毛裤、绒裤减成秋裤,厚秋裤减成薄秋裤或连裤袜,再减成单裤。这道理和捂脚是一样的,目的同样是防止寒邪侵袭。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人体阳气也会随着自然界规律而生发,阳气是向上的,所以还捂著厚厚的帽子,就会影响到阳气的生发。只是摘帽子也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渐适应外界的气候,应该遵循由厚到薄,最后到无。

最后,姚继红建议,“春捂”有讲究,养生有方法。一旦不慎令寒邪入侵而生病,记得要及时就诊专业中医师,早期用药,在疾病初期截断其进展,最大可能的减少病痛,缩短病程。不要随意用药,谨防不辨寒热,导致疾病加重。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