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常见妇科疾病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常见妇科疾病】健康母婴知识最新推荐阅读,有关【常见妇科疾病】的健康母婴知识最近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常见妇科疾病】包含的最新内容是什么【常见妇科疾病】一起来看下最新详情内容。
【常见妇科疾病】健康母婴知识最新推荐阅读,有关【常见妇科疾病】的健康母婴知识最近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常见妇科疾病】包含的最新内容是什么【常见妇科疾病】一起来看下最新详情内容。

宝宝便秘吃这些没用常见误区看过来

  多喝水、多吃香蕉、喝蜂蜜、喝酸奶……这些给便秘宝宝的“良方”早已在妈妈心中根深蒂固了。然而,这些治疗宝宝便秘的方法并不完全不正确。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列举一些常见的误区。

       多吃香蕉治便秘?没那么大作用

  吃香蕉治便秘是长久以来大家都认同的观点,理由主要是香蕉富含膳食纤维和果糖,这两者有通便作用。不过研究发现,香蕉含有的膳食纤维和果糖跟其他水果差不多,并没有过人的通便能力。

  换句话说,吃香蕉跟吃其他水果在通便这件事上的效果差不多,如果多吃香蕉反而可能会不利于健康,首先香蕉性寒凉,婴幼儿脾胃虚弱不宜吃太多寒凉的食物,其次不是吃越多膳食纤维越有助于缓解便秘,摄入过量会引起胀气和腹痛。

       喝酸奶治便秘?仅能帮助消化

  网上流传喝酸奶能治疗便秘,因为酸奶里面含有益生菌,能增加肠胃蠕动,从而促进排便。酸奶中的双歧杆菌确实能对人体肠道调节有益,但是酸奶里面的益生菌含量很少,一般为2%-5%,因此根本达不到治疗便秘的效果,平时喝酸奶最多有帮助消化的效果。

  此外,酸奶为冷冻食品,一般从冰箱里拿出来之后要放至常温,才能给宝宝食用,否则宝宝幼小的肠胃受不了。1岁以前的宝宝不能喝酸奶,3岁以前的宝宝喝酸奶也要适量。

       吃苹果治便秘?生吃熟吃效果不一样

  苹果中含有比香蕉还多的膳食纤维,可以刺激肠道使有助排便,未经加热的生苹果胶有软化大便缓解便秘的作用,生吃苹果确实有缓解便秘的作用。

  不过,有些妈妈觉得苹果直接吃一来生冷,二来质地太硬,于是就会给宝宝蒸熟来吃,殊不知苹果蒸熟之后,原本缓解便秘的果胶却摇身一变,变成具有收敛、止泻功效的成分,再加上苹果中的鞣酸是肠道收敛剂,它能使大便内水分减少,有止泻的作用。因此,吃了煮熟的苹果,不仅没有缓解便秘的作用,反而可能加重便秘。

       喝蜂蜜水润肠治便秘?不完全对

  有些妈妈认为宝宝便秘应该喝蜂蜜水,有润肠、缓解便秘的作用。事实上,蜂蜜虽有润肠作用,却不是人人都能喝,尤其宝宝食用蜂蜜要更加谨慎。

  一般来说,周岁以内的宝宝不能吃蜂蜜,这是因为蜂蜜在酿造、运输与储存过程中,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婴儿食入带有肉毒杆菌的蜂蜜后易引起感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可等宝宝2-3岁以后再考虑食用蜂蜜。

  此外,由于蜂蜜是热性的,食用后反而可能会导致大便干结,不一定有缓解便秘的作用。

宝宝最常见的发热类型--宿食发热


  我想对天下的妈妈们说几句话:为了我们孩子们的健康,我们把爱给他们,但要爱出个健康快乐的宝宝。要做到这一点也不是个很容易的事情。比如说,孩子发烧了,怎么办?妈妈们都知道去医院,去最好的医院。孩子进医院就退烧,用冰袋去物理降温,用激素降温,用抗生素消炎……你怎么办?你会欣然接受,还是拒绝呢?如果说你的孩子是流感,你怎么办?流感用激素退烧而成肺炎,再退烧成了肺感染,又怎么办呢?


  这可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妈妈只有爱是不够的。必需要有文化、有知识才能有健康的爱。我经常见到妈妈们会不知所措,或是爱与愿违的情况。这是个文化与医学的知识问题。我不可能在几篇文字中把这些知识全都传达给诸位。我想,把几个孩子们常发生的却又常被错误治疗的病讲给妈妈们。


  孩子发热,要认清“热型”


  孩子发热,体温升高,我们怎么对待发热?我说千万别不问原因就退烧。只要不问原因就退烧,一定是错的。我们一定要看发烧是个什么“热型”。我说的“热型”是指发热的类型,不同的热型是不同的病,也有不同的治法。所以要认清“热型”。


  发热可分以下五个“热型”:


  一、发热恶寒;


  二、发热恶风;


  三、发热恶热;


  四、寒热往来;


  五、低热不澈。


  这些热一定要识别清楚,绝对不能模糊。今天我说一个孩子常见的发烧病。


  宿食发烧的是发热恶热中最常见情况


      孩子发烧了,体温38℃--40℃。不要怕,抽风也不要怕。因为人害怕了,智慧就没有了。惊慌就要失措。先看孩子大便怎么样?食欲怎么样?观察孩子发不发冷?肚子脐上脐下胀不胀?痞不痞?前一天吃过什么?喝过什么?舌上有苔没有?苔厚或薄?孩子情绪怎样?要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你便可以给孩子买药吃;吃下药便好病。如果你把孩子送医院也可以,但必须知道这病怎么治是对的,怎么治是错的。我只能告诉你对上述的问题怎样去弄清楚。


  一辨孩子发烧是否发冷?


  孩子的发烧不发冷。怎么知道不发冷呢?会说话的孩子可以问,没学说话的也可以观察。孩子卧床的姿式如喜欢踡卧,这是冷的姿式。如扬手掷足仰卧喜欢凉,这是不发冷。


  发热不冷的热型确定了。


  二辨孩子大便是否通畅?


  再看孩子大便怎么样?如果前一天没大便,或二十四小时内没大便,看肚子:脐上脐下胀不胀?如肚子鼓着,用左手四个指头轻轻按在肚子上,右手食指中指并拢叩击左手四指背,听声音。如发出的声音是左手指的声音, 那肚子是不胀的。如叩击左手指发声是肚子有气体的声音,这是气痞。是因宿食不消化,停留在胃中或横结肠有气体都会发出砰砰的声音。这是宿食不消化的气痞发热。这个身体发烧39℃至40℃以上那怕抽风都不要怕,只要一通大便,6-8小时即退烧。


  宿食发热,通便即可退热


  这个病属于外源性疾病。是因食物吃得太多,或吃了不容易消化的食物,胃里太满,胃蠕动下降,或宿食停留肠中发酵产生了气体,妨碍了肠蠕动。这些停留的食物不能消化,产生的热量,都由循环把热量带到身体表面,用温差向外散热。这种散热方式就是宿食发热的机理。既然是这样,物理降温就没有治疗的意义。如用抗生素或激素退热就是个错误。只能是通大便把宿食排出去。这个发热虽高到39℃、   40℃,不要惊慌。


  方法一:三黄片通便退热


  如果家中有“三黄片”(大黄、黄芩、黄连)研碎吃下去,效果比整片吃快些。用量上:一周岁的孩子每服2片;三周岁的孩子每服3片;四、五周的每服4片;六周以上每服5片。六小时后服第二次。大便通了即可停服。只要大便通下来七八个小时便退烧。


  服药期间,需少吃食物,以防复发(二级标题)切忌服药期间吃食物,病必然不能愈。只可喝白开水。大便通下来,烧退了,等孩子要吃的时候再少量给吃一点流食,千万不要多吃,不要吃肉、油腻、海鲜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因为宿食虽通下了,但未必下干净,这时如又多吃了,会再一次造成宿食发热。告戒母亲们千万不要把爱用错。


  方法二:宝宝退热的饮片小方子


  如果没有三黄片,也可以用下面这个中药饮片处方:


  大黄10克,黄芩 20克, 黄连15克。


  以上三味药 ,用净水烧沸,取250毫升,浸渍一小时,搅和几次,滤去渣滓。一周岁每服吃十五分之一。两至三周岁每服十分之一,四周至五周岁每服十分之二,六至十周岁每服十分之三,十周以上每服十分之五。


  服药时宝宝呕吐勿惊慌 是正常的排异反应(二级标题服药时如孩子呕吐了,不是坏事,吐出宿食越多越好。如吐过两次,吐出的没消化的食物较多,可以不用再吃药就病愈了。如吐出的东西不多,便再吃一次药,通大便即愈了。吐与大便都是把宿食排出来,都是排异的效果。


  在我行医数十年的观察中,母亲们、爷爷奶奶们,多数的是唯恐孩子饿着,担心孩子缺营养,似乎是营养越高越好。极少数有考虑孩子吃多了生病的。民间有句流传很久的谚语:“要得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中医有“损谷养胃”的说法。“损谷”是什么?少吃饭则养胃。


  声音辨别:


    一:鼓起双腮,口腔充满气体,右手中指与拇指捏成环状,弹击腮部的声音是气痞的声音。


    二:左手四指按在肚皮上,右手食指、中指叩击左手指听声音。分辨与弹击鼓腮的声音是否一致。


  (本文源于中国育婴网团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夏天母乳喂养的常见难题


  在夏天,新妈妈进行母乳喂养时要注意什么呢?夏天母乳喂养遇到尴尬状况要如何应对呢?下面小编就来为你一一解答。


  一、夏天母乳喂养的方法


  如果妈妈们想成功地进行母乳喂养,一定要了解正确地进行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巧。


  要保证妈妈有丰富的营养、充分的休息、良好的情绪及大量的汤水。


  尽早开奶,因为出生后20~30分钟宝宝的吸吮反射较强,这时是宝宝学习吸吮的关键时期。


  在哺乳初期乳量不足时,特别是在宝宝生后一个月之内,应尽量不使用奶瓶哺乳,避免宝宝出现“乳头错觉”,发生拒食母乳的情况。


  提倡按需喂哺。初生婴儿胃容量小,宜少量多餐。当宝宝感到饥饿或母亲奶胀时就可喂哺,不需间隔3~4小时定时喂哺。需要说明的是,按需喂哺不等于宝宝一哭就喂,应排除宝宝因温度不适、尿布潮湿、身体不适、情感需求等因素引起的哭闹,以免养成不好的习惯。


  让宝宝正确吮吸乳头,使宝宝能含住大部分乳晕,压迫乳晕可以刺激乳汁分泌及流出。


  正确地轮流喂哺,保证营养全面。双侧乳房轮流喂哺,这样,宝宝在一天内可以从两边的乳房获得大致等量的奶水,既能吃到前奶,又能吃到后奶,营养全面,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充分排空乳房,促进乳汁分泌。


  接下来,小编再来为大家解答夏天母乳喂养的常见难题。


  二、夏天母乳喂养的常见难题


  1、乳汁淤积使奶水阻滞。新妈妈遇到最痛苦的问题莫过于乳汁淤积了。乳汁淤积常发生在哺乳初期,而且让人疼痛难忍。那么该如何正确处理乳汁淤积问题呢?


  一些妈妈因为淤积时乳房很痛,不愿意吸奶或者挤奶,奶胀以后大脑就会有减少乳汁分泌的指示,时间长了,乳房不痛了,可奶水减少甚至没有了。


  乳汁淤积可以预防。妈妈每次感到奶胀时可以给宝宝喂奶,如果宝宝不饿也要马上吸出来。刚开奶时,乳管没有完全打通,乳汁特别容易淤积,如果宝宝吸不出来,要请丈夫帮忙。另一个办法就是使用吸奶器,要吸到整个软绵绵为止。


  2、尴尬的溢奶问题。溢奶问题是每个哺乳期妈妈都会遇到的,有那么一段时间,乳房总会滴出奶来。如果正值上下班或者出门在外,溢奶不仅难受,还会让妈妈的衣衫若隐若现渗出奶汁,造成尴尬。


  建议妈妈们选择合适的胸衣,并且准备合适的乳垫,可以多准备几片,换着用,可以避免很多尴尬。另外,如果宝宝不在身边,可以随时准备吸奶器,建议每天规定一个时间吸奶。夏天如果从外面回来,首先要挤出一定的奶,再给宝宝喂食。


  3、乳头疼痛。喂奶时乳头疼痛主要是姿势不正确造成的,宝宝没有含住整个乳晕,而仅仅叼着了乳头的部分,这样也会使妈妈感到乳头疼痛。另外就是宝宝开始长牙,可能会出现用力咬乳头的情况,特别是夏天出汗,乳房咸咸的味道也会让有小牙齿的宝宝更加用力叼乳头,造成乳房疼痛。


  建议妈妈们夏天喂奶前把乳房清洁一遍,不要留有汗味。还有就是尽量让宝宝把嘴巴张开,整个乳晕送进宝宝嘴里,让宝宝咬你的时候,不要大声叫喊,因为如果叫喊,过激的反应只会让宝宝觉得有趣。


  4、母乳易变质。在这个细菌容易滋生的夏天,母乳也极其容易变质。有的妈妈奶水充足,宝宝总是吃不完,只能用吸奶器把剩下的奶吸出来。在储存母乳的时候,妈妈可以用冰箱冷藏,但最好不要喂给宝宝过期母乳。


  建议把吸出来的乳汁放在封紧的奶瓶里,在瓶子上贴上日期,然后放到冰箱或者冷冻室,以便保证乳汁新鲜不过期。还有,提醒一下妈妈们,冷藏的新鲜乳汁在冰霜冷冻室里可以保存至少三个月,放在设定在-18℃以下的独立冰柜里,可以保存3-6个月,母乳解冻后,可以在冰箱里冷藏24小时,超过这个时间的一定要扔掉,不能再重新冷冻。


  5、加水与否的纠结。夏天最少不了的就是水,但对于新生宝宝,是否要喝水成了妈妈最纠结的问题。虽然母乳可以提供宝宝足够的营养,但对于每人每天八杯水的标准,单靠母乳是不能保证宝宝足够水分的。所以妈妈在喂养母乳之外还要给宝宝喂白开水,让宝宝补充夏天流失的水分。


新生儿的四种常见疾病


  新生儿常见疾病有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缺氧缺血脑病(或颅内出血)及化脓性脑膜炎等。

  病种虽不同,但有其共同的症状,那就是四不:不吃、不哭、体温不升、体重不增,这几个症状常先后出现,或某个症状明显些,也可能几乎同时出现,这是新生儿病的共性,但非早期症状,等到这些症状出现,治疗恐怕就要耽误了,因此,还应掌握新生儿常见病的早期症状及这些新生儿病的特异性。

  新生婴儿的四种常见疾病

  1. 新生儿肺炎

  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费力或呼吸不规则、咳嗽、吐沫等症状,患儿有不同程度口周、鼻周发青,部分足月反应良好的新生儿可有鼻翼扇动等症状。常见于母亲有急产、胎膜早破,母亲或与婴儿密切接触的人近期曾患上呼吸道感染者。

  2.新生儿败血症

  主要表现先是食欲低下、精神欠佳、发热(早产儿或病情重也可表现体温不升)、面白、好睡、黄疸加重、身上有出血点、腹胀及肝脾肿大等。多见于孕母有发热感染、胎膜早破、羊水混浊,新生儿有脐部感染或皮肤脓疱疹、破损等。

  3.缺氧缺血性脑病

  早期主要表现为过度兴奋、肢体颤抖、睁眼时间长,甚至抽风,重病儿一开始可表现嗜睡、昏迷、肢体发软、前囱饱满,触之像面鼓。在患儿病史中常有宫内、产时缺氧,伴有颅内出血等,作头部CT、颅脑B超、磁共振及必要的化验等可明确诊断。

  4.化脓性脑膜炎

  表现为面白或青紫,拒乳、反应差、体温不升或有发热、哭声弱或尖叫、双眼凝视、前囟饱满,重者出现抽风。症状类似缺氧缺血性脑病、败血症,且常与败血症同时存在。

春夏之交儿童常见病护理手册

  没有什么比宝宝生病更让一家人揪心的了!特别是家人常常会就生病的宝宝护理,以及该不该再去医院等问题产生纷争,甚至会引发婆媳大战。

  【腹泻篇】

  和秋冬季不同,在春夏之交宝宝若出现腹泻多为饮食不洁引起的。此时,广东的气温已经比较高,食物易变质,所以最好不要给宝宝吃剩菜,如果要吃一定要经过彻底加热。还要提醒家长,已经开了口的饮料,过夜后就不要给宝宝再喝,饮料中的糖分比较高,非常适合细菌生长,宝宝一旦喝过一口里面就已经有了细菌,过夜后的细菌量会非常高(有些细菌20分钟繁殖一代),宝宝再喝易引起腹泻。

  Q:就医时我是不是需要带着宝宝拉过的纸尿裤给医生看?

  A:是有必要的。医生会特别关注宝宝的便便中是否有血和黏液,这些提示可能是细菌感染。如果路途较远或不方便带,可以用手机把宝宝拉的便便拍下来,就医时给医生看。

  Q:什么方法止泻效果又快又好?

  A:这是宝宝腹泻后,大多数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有的甚至要求医生给宝宝注射“止泻针”,打一针即好。医生一般不会开强力止泻药,因为宝宝腹泻是个将病毒排出体外的过程,强力止泻反而不利于病毒排出。和止泻相比,医生会更关心预防宝宝脱水的问题,如果宝宝出现了脱水症状,需要立即就医,由医生评估宝宝脱水的程度,重度脱水的宝宝甚至需要留医,因重度脱水可能会迅速发展为休克,需要立即抢救。对脱水的干预不能等到出现脱水症状再开始,而是要从一开始腹泻就要采取补水措施。

  Q:我如何知道宝宝是不是脱水了?

  A:记住这句话即可判断——“摸摸头、摸摸手,看看眼,看看口”。“摸摸头”指的是如果宝宝头部的前囟出现凹陷,提示可能脱水;“摸摸手”指观察宝宝是否出现手干、手凉、皮肤弹性差等症状;“看看眼”指观察宝宝是否哭时没有眼泪,眼窝凹陷;“看看口”指观察宝宝是否嘴唇干燥;此外如果宝宝尿量比以往明显减少,皮肤出现花斑纹等,也都提示宝宝可能出现了脱水,需要立即送医。

  Q:补水是不是一定要输液?

  A:预防脱水一般采用口服补液即可,除非宝宝一喝就吐的情况,或者脱水已经很严重,才考虑用输液的方式来补水。

  Q:给宝宝喂白开水,他就是不肯喝,那该如何补水?

  A:给宝宝补水,不一定拘泥于白开水,饮料、粥水、汤水均可,只要宝宝肯喝就行。不要一次喂太多,易引起宝宝抗拒,要少量多次,只要有机会就让宝宝喝。其中,在米汤水中加点盐喂给宝宝喝最佳,和白开水相比,加盐的米汤水吸收率更高,还可以补充因腹泻流失的电解质和营养。另外,家长也可以用医生开的低渗口服补液盐冲水给宝宝喝,水分的吸收率是喝白开水的好多倍。这里要特别提醒,有些家长拿到低渗补液盐以为是“药”,冲一点水就让孩子喝下去了,这是错误的做法,达不到补水的效果,一定要按照包装上提示的比例添加水。

  Q:老人家说宝宝腹泻,就不要给他吃东西,让肠胃充分休息会好得更快,这有没有道理?

  A:以前的观念认为拉肚子就最好禁食,但现在的观点则认为,宝宝在腹泻时仍可以进食,不过最好选择易消化的食物。经历一场腹泻后,宝宝往往会明显瘦一圈。因此宝宝病好后,家长要注意宝宝营养的补充。

  Q:给宝宝喝了腹泻奶粉,为何还腹泻?

  A:对于正在吃奶粉的婴幼儿,如果出现了腹泻,医生一般会建议改喝腹泻奶粉。腹泻奶粉的作用并不是止泻,而是不会加重腹泻的病情,也不会拖长腹泻的时间。普通的奶粉中含有乳糖,宝宝在腹泻期间会出现一过性乳糖酶下降,如果喝普通的奶粉则可能加重腹泻病情,而腹泻奶粉则是去乳糖的。宝宝腹泻好了之后,建议仍继续吃一周腹泻奶粉。

  Q:宝宝每次拉完,我们都用清水洗,为何小屁屁仍溃烂了?

  A:腹泻的宝宝严重时一天可以拉好多次,过度清洗、擦拭,可能反而会引起宝宝皮肤的破损,继而引起感染。如果宝宝的屁屁不是很脏,拉完后用柔软的纸巾或布将他的小屁屁轻轻抹干即可,尽量让宝宝的屁屁保持干燥。有些家庭会使用“神灯”来照宝宝的屁屁,一定要有人在旁边监护,并要控制好温度和距离,避免宝宝被烫伤,如果没有把握掌控好的话,最好不要使用。

  【便秘篇】

  宝宝便秘却常常被家长忽视。有时宝宝便秘已数个月,直到出现便血、肛裂或因为排便痛苦宝宝不愿意排便时,家长才会带着宝宝来看医生。有时候是因为其他疾病来就医时,医生问起才知道宝宝已便秘很长时间。沈振宇说,宝宝便秘虽然看似不影响吃喝,但从长远看,是会影响宝宝的肠道功能,进而会影响宝宝的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的。

  Q:我家宝宝虽然四五天才便便一次,但便便并不算太硬,这算不算便秘?

  A:判断便秘,一要看排便的间隔时间是否过长,二要看排出便便的硬度和排便时有无痛苦,符合其中一个指标就算便秘。

  一般来说,宝宝每次排便的间隔最长不应该超过4天,超出这个时间的不管便便硬不硬都要算便秘了。有些宝宝可能每天都有排便,但便便非常硬,像子弹样、羊屎球样,或者硬到经常堵塞马桶,这样也算是便秘。如果宝宝排便时因为疼痛而哭闹,甚至不愿意排便的,都算是便秘。

  Q:听说给他的小屁屁塞个肥皂条,宝宝便秘马上解决,这个办法我们能用吗?

  A:用开塞露和肥皂条刺激,是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些方法不能经常用,否则宝宝会产生依赖性,不用这些方法就拉不出来,而且需要刺激的强度越来越大,才能拉得出来。为了宝宝长远的健康考虑,还是要找到导致宝宝便秘的原因,从“源头”上来干预。

  Q:我的宝宝咳嗽两三个月了,后来便秘治好了,咳嗽也就好了,这是怎么回事?

  A:这类案例我们在临床上经常能碰到。家长往往是因为孩子咳嗽总是不好才来就医的,医生问起孩子的大便情况,才知道孩子可能已经便秘相当长时间了,而没有治疗。经过干预后,宝宝的便秘治好了,咳嗽往往也随之好转。这在西医上可能没有理论来解释,但按照中医的理论,肺与大肠互为表里,两者是有密切关系的。这里也再次提醒家长,别因为宝宝看似能吃能喝,就不重视他们的便秘,便秘是可能带来许多其他健康问题的。

  Q:老人家说,宝宝便秘多是因为体内有火,喝凉茶去去火就好了,不知是不是这样?

  A:在门诊我们发现许多家长都是这么认为的。其实引起宝宝便秘的原因很多,比如肠动力不足、没有形成规律的排便习惯等,不一定是上火导致的,更不能一便秘就喝凉茶。长期喝凉茶,会对宝宝的体质造成不良影响的。

  Q:宝宝便秘一般是怎样治疗?除了吃药,我们家长能做些什么?

  A:对于宝宝的便秘,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开具缓泻剂、促进肠动力的药,以及益生菌、维生素B等辅助用药。但便秘的治疗是个“系统工程”,远远不止吃点药那么简单,生活中的干预也非常重要,家长能做的事有很多。比如说让宝宝多吃含水分和纤维素多的食物,帮助宝宝养成规律排便的好习惯。

  另外,还可以有意识地鼓励宝宝多做盆底肌肉训练,如让宝宝多蹲跳(即“青蛙跳”)的动作,还可以让宝宝多多练习“坐球跳”,对于年龄稍大的宝宝,家长还可以教他进行收缩—放松肛门的训练。这里要提醒家长的是,便秘的治疗除了是个“系统工程”外,还是个“长期工程”,无论是吃药还是对宝宝的排便训练,都要坚持一定的时间,不要一见效立即就停药了,这样便秘很容易复发。

  Q:我家宝宝一直排便很规律,自从上了幼儿园后就开始便秘了,这是怎么回事?

  A:初上幼儿园,宝宝难免会出现分离焦虑。便秘也与焦虑有关,人的精神状态紧张,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血液循环,在血液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肯定是优先保障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如脑部、心脏、基础代谢,而胃肠就成为最后被考虑的部位。肠道供血不充分,没有足够多的养分供应,“动力”不足,肯定会消极怠工,蠕动缓慢,自然就形成便秘了。

  特别是有些孩子有了便意却不敢和老师说,经常忍便,或者玩得忘了排便。便意持续只有几分钟,一旦错过就很难再捕捉到。排便运动受大脑皮层的影响,意识可以加强或抑制排便。人们对便意经常予以抑制,就使直肠渐渐地对粪便压力刺激失去正常的敏感性,加之粪便在大肠内停留过久,水分吸收过多而变得干硬,使得排便难上加难。家长要鼓励宝宝如果有了便意要和老师或家长说,不要忍着。另外还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排便,无论有没有便意,都在这个时间去马桶坐5分钟,慢慢就形成规律。对于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的宝宝,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训练他在早上或晚上固定的时间排便。

  【感冒发烧篇】

  我们常说的孩子感冒发烧了,医学领域被称作上呼吸道感染,属于儿科门诊一年四季“永恒”的主题。

  Q:去不去医院?

  A:宝宝出现了明显的感冒症状,流鼻涕、打喷嚏,甚至发起了烧,家里就会为“去不去医院”纷争。一边是妈妈怕去医院被交叉感染,主张买点药给孩子吃;一边是奶奶坚持要去医院,别把孩子给耽误了。

  如果宝宝只是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水、一过性低热等典型的感冒症状,且精神状态很好,并不是说一定要去医院就医。宝宝的感冒一般多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意思是说不管是否治疗,一般来说都会在一周左右痊愈,而且针对病毒也没有什么特效药。家长可以给宝宝买些非处方儿童专用感冒药来吃,主要是缓解症状,让他们没有那么难受。对于发烧宝宝,如果体温没有超过38.5摄氏度,首先考虑物理降温;当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再考虑使用退烧药。

  Q:发烧出现反复,要不要换医生、换药?

  A: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遭遇,白天刚带宝宝去过医院,把温度降了下来,可一到晚上宝宝再次发烧,一家人又手忙脚乱地把宝宝送到医院。明明吃了退烧药,体温为何仍会反弹?是药不行,还是医生不行?这时很多家庭都会因是否换医生、甚至换医院再起纷争。

  宝宝发烧出现反复并不是说“治疗失败”。那是因为体内感染了细菌、病毒,出现了炎症。就算宝宝吃了抗生素或抗病毒的药物,但炎症并不可能立即消失,退烧药也只是暂时将温度降下来,当药效一过体温会再次上升。

  家长不要把“发烧”当成敌人,发烧并不是病,只是一种症状。给宝宝吃退烧药也不要追求体温一定要降到36.5℃,其实降到38℃即可,在这个体温下,宝宝不会觉得太难受,细菌和病毒的活力则相应下降,与此同时宝宝体内白细胞杀伤力会提高,是有利于宝宝的康复。

  Q:感冒发烧时哪些食物不能吃?能不能洗澡?

  A:在护理发烧宝宝时,到底能不能给宝宝洗澡呢?有人认为,宝宝就是因为受凉才感冒的,洗澡会让宝宝再次受凉;有人认为宝宝洗个澡会舒服很多,有利于康复。

  这个问题也是门诊中经常有家长问到的。洗澡时和穿衣时如果能够注意保暖,避免宝宝受凉的话,那么洗澡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洗温水澡后宝宝会觉得很舒服,同时也有利于退烧。洗温水澡本身也是物理降温的一种方法。洗澡前后鼓励宝宝多喝水,让他或她多出汗和排尿,也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

  许多妈妈奶奶们非常关心宝宝在感冒发烧时有何饮食禁忌的,其实宝宝应该继续饮食,即平时吃什么现在仍可吃什么。

  Q:何时该再去看医生?

  A:如果只是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正如前面所说,一般多是病毒感染,医生并不会使用抗菌素,如果宝宝发烧持续3天,建议带宝宝再次就医,医生一般会给宝宝做血常规检查,看是否合并有细菌感染,否则没必要使用抗菌素。经过治疗后,如果宝宝的发烧持续到7天,则有必要再次带宝宝来就医,医生需要排除是否为其他疾病。

  在宝宝整个患病期间,和体温相比,家长更需要关注的是孩子有无皮疹(提示有可能是水痘、麻疹、手足口病等)、是否气促(提示可能是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精神状况差不差(如出现倦怠、烦躁等表现提示可能是重症感染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一旦出现上述情况之一,都有必要立即就医。

婴幼儿春季常见病食疗方


  久咳 可用猪肺、大萝卜各1只,杏仁15克,煮熟后饮服。或核桃仁连皮捣烂,加糖适量拌匀后,每次用温开水服3-10克,连服数日。  


  感冒 在感冒发热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勿吃油腻酸涩食品。风寒感冒初起时,可用葱白3一5茎,生姜3一5片,浓煎后加入红糖适量。趁热服用,服后盖被发汗。感冒咳嗽咯白痰者,可用橘饼1-2个,生姜3片,水煎服。  


  咳嗽 当风寒咳嗽初起时,可用杏仁10克,生姜3片,白萝卜60克,水煎服。痰湿咳嗽,痰多、清稀,可选用佛手10克,生姜3片,水煎后去渣,加入白砂糖少许,温服。亦可用橘饼水煎后服用。痰多、黄稠时,用鲜莴苣100克水煎去渣后,加入冰糖适量溶化后服用。 


  流行性腮腺炎 采用新鲜竹叶菜或马齿苋洗净捣烂绞汁,每次饮用-小盅,温开水冲服,每日2~3次,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正确认识儿童常见眼病:斜视

  本期眼科诊疗室,我们邀请了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眼科专家为您解答有关儿童常见疾病——斜视疾病的问题。

  记者:什么是斜视?

  专家:如果当一眼注视目标时,而另一只眼却偏离注视目标,即双眼不能同时注视眼前目标,我们称之为斜视。有时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宝宝两眼一起斜向注视物体,那不一定是斜视,一般为侧视,多属于不良的习惯或由于屈光不正所致。不管是斜视还是侧视一经发现都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记者:为什么会发生斜视?

  专家:我们通常所说的斜视绝大多数是共同性斜视。形成共同性斜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甚至同一患者也可能是由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常见的共同性斜视的原因如下:1、屈光不正。远视眼的病人看近时因为需要过强的调节,就会产生过量集合,从而形成内斜视。近视眼的病人,由于不需要或很少需要调节,就会产生集合不足,可能导致外斜视;2、感觉障碍。由于先天和后天的某些原因,如角膜混浊,先天白内障,玻璃体混浊等,造成视网膜成像不清,视功能低下,双眼无法建立融合反射以保持眼位平衡,从而导致斜视;3、遗传因素:由于同一家族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在眼的解剖生理上具有相似特征,由于解剖异常或脑神经发育异常导致的斜视会以不同遗传方式传给后代。

  记者:斜视会产生哪些不良后果?

  专家:斜视最主要的不良后果是影响正常的双眼视功能发育,导致立体视觉的缺乏。使选择某些职业受到阻碍。缺乏正常双眼视觉功能的孩子不能胜任诸如航天、航空、探测、测绘、驾驶等需要精细操作的工作。有些斜视孩子存在异常头位如歪头或侧脸视物,长期歪头可影响面部及颈椎的正常发育,造成面部或颈部两侧不对称;此外斜视影响人的外观,尤其在儿童时期可因斜视而遭到周围同学的耻笑,使其身心受到打击。进而造成孤独、自信心不足等,从而影响孩子的一生。

常见儿童零食中含多少添加剂?

 
  关于添加剂,食品安全的专家举了一个例子—19世纪伟大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研究人员从他的头发和头骨碎片的检测表明,贝多芬死于铅中毒。

  在部分研究人员的眼中,贝多芬成了受食品添加剂影响最著名的“倒霉孩子”。
 
  在专家眼中,产生急性影响的化学添加剂有着另一个代名词:“毒药”。而我们身处慢性“毒药”之中,部分饮料添加剂多达11种;其中,儿童食品添加剂更成为父母的心头病。
 
  专家建议制定专门的儿童食品标准,并建议父母用“钞票”变成安全的“选票”。
 
  在食品安全专家的眼中,微量有毒元素的影响,是缓慢的,是隐性的,有些甚至是隔代的。那些产生急性影响的化学添加剂,他们更习惯称之为“毒药”。
 
  有人淡定
 
  “选大牌子应该没问题”
 
  对于孩子零食中的食品添加剂,33岁的刘强始终没有太强烈的感觉。尽管他有一个四岁的孩子,但对于孩子的零食他从来都不大管。
 
  由于常年和孩子分隔在两地,每次他回老家看孩子时,总会带上一大包的零食。“糖果、薯片、饮料,什么都有。”
 
  他解释说,尽管他也知道在这些零食里面有添加剂,但是孩子喜欢吃,难道因为有添加剂就不给孩子买了么?
 
  “平时喝的饮料里不也有添加剂么?”刘强说,现在几乎所有超市里卖的食品都有添加剂。可以说,不光是孩子的零食,只要不是现做现卖的食品,基本上都有添加剂,但是超市里还是照样卖。
 
  尽管嘴上说着毫不关心,但是最后刘强还是表示,他当然会买一些大品牌的零食,小牌子没听过的基本上就不会考虑了。
 
  有人焦虑
 
  对添加剂“诚惶诚恐”
 
  相比较刘强的“漠不关心”,胡女士对儿童食品添加剂,显得有些“诚惶诚恐”。她告诉记者,孩子还在她的肚子里时,她就开始杜绝任何有关食品添加剂的零食了。
 
  她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儿,已经开始上幼儿园了。薯片、饮料之类添加剂较多的零食,她尽量避免让孩子吃。
 
  “含有防腐剂和色素的零食是坚决不会买的。”胡女士告诉记者,她听说这两种添加剂会对孩子大脑和身体的发育产生影响,这是她绝对不允许的。
 
  尽管有着强烈的“反添加剂”意识,但是胡女士表示,孩子仍然会多多少少接触到含有添加剂的零食。
 
  她举例说,孩子在幼儿园时,老师为了奖励小朋友,会给他们分发一些糖果,但这些糖果肯定是有添加剂的,难道去制止幼儿园的老师不要发糖或给自己的孩子?
 
  她有些欣慰的告诉记者,她的孩子是从来不会吃薯片的,而且也对巧克力不感兴趣。“只要习惯养成了,她的口味定了,以后就是再给她吃有添加剂的零食她都不会吃了。”
 
  添加剂“透明”?
 
  消费者不“知情”
 
  胡女士对食品添加剂的态度的确有些“诚惶诚恐”,那是否零食的添加剂已经到了令人“恐惧”的地步呢?
 
  对此,记者随机购买了相对知名品牌的雪糕、牛奶、薯片、饼干、饮料等,发现其中的“配料”一栏,最长的就是食品添加剂的列举。
 
  在一瓶普通饮料内,含有的添加剂多达11种。而一盒饼干的食品添加剂,列举的就有8种。一根雪糕内的添加剂,也有6种之多。
 
  某品牌薯片的“配料”一栏中,有着“磷酸氢二钾”、“六偏磷酸钠”、“单甘油脂肪酸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等多种化学名称,可以用眼花缭乱来形容,但是唯独不见“食品添加剂”的字样。
 
  “增稠剂”、“着色剂”、“卡拉胶”、“瓜尔胶”、“槐豆胶”,这些均是雪糕当中的食品添加剂,但是这些添加剂究竟是什么?能够起到什么作用?还需要购买者仔细“研究”。
 
  相对于完全不标示“食品添加剂”内容的食品,这些有着标示的零食有了一定的“透明度”。但是,据记者采访的诸多家长反映,尽管零食的包装上有着标识,除非是专门对这些化学名称的添加剂有着专门“研究”,否则还真不知道这些化学名称究竟代表着什么。
 
  从这方面而言,所谓的食品添加剂“透明”,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完全“知情”。
 
  三成儿童
 
  因吃零食“身体不适”
 
  近日,一项调查在网上流传甚广,即由非营利性机构“iearth—爱地球”发布的一项《中国9城市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调查报告》(下简称《报告》)。
 
  “iearth—爱地球”项目主任郭雪峰介绍说,问卷调查在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沈阳、哈尔滨、大连、石家庄、苏州9个城市的39所小学开展,共发放问卷17700份,回收问卷13654份,回收率77%,其中有效问卷12000份。
 
  在12000份有效问卷中,按年龄划分,6~9岁约3600人,约占总数的30%,10~12岁约8400人,约占总数的70%;按性别划分,男生约5040人,约占总数的42%,女生约6960人,约占总数的58%。
 
  此外,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结果,iearth收集了33个种类489个常见食品的配料表,并对其中所含的食品添加剂进行了汇总分析。
 
  根据《报告》公布的调查内容,10%的儿童每天食用含添加剂零食3次以上,6%的儿童每天饮用饮料3瓶以上(不包括矿泉水和自制茶水)。
 
  6%的儿童每天食用方便面,9%的儿童每天食用薯片,每天食用蜜饯和奶茶的儿童比例为10%,11%的儿童每天食用火腿肠和果冻,每天食用口香糖和饼干的儿童比例为15%,在夏天,每天食用冰淇淋的儿童更是高达26%。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除方便面外,其余8种零食至少有3%的儿童每天摄入频率保持在3次以上。1.5%的被调查儿童以每天3次以上的频率摄入方便面,这意味着,在本次调查当中,有180个孩子每天吃方便面超过3次。
 
  此外,记者观察到,调查中,34%的被调查儿童表示曾因吃零食而身体不适,5%的儿童表示此类状况经常发生。对此,郭雪峰告诉记者,这部分调查的内容是以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而三成的儿童因吃零食感到身体不适,也是自身的感受。“儿童产生身体不适的原因比较复杂,食品添加剂是可能引起儿童身体不适的原因之一。”
 
  他介绍说,在七类儿童经常食用的含添加剂零食中,摄入频率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冰冻食品(包括冰淇淋、冰棍等)、方便食品(包括方便面、饼干、火腿肠等)和糕点(包括蛋黄派、沙琪玛、铜锣烧等)。除此之外,膨化食品、蜜饯、糖果及腌渍食品也很受儿童青睐。
 
  专家:“不含添加剂”应为竞争优势
 
  既然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为什么还允许使用呢?对此,食品安全专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解释说,食品添加剂不一定都是有害的,不能一概而论。
 
  使用添加剂
 
  为了提高食品功效
 
  他介绍说,食品添加剂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对人的身体有益的,如维生素、木糖醇等。
 
  第二类的添加剂,对人没有什么好处,也没有坏处,如明胶等,是起到增稠、增黏的作用。
 
  第三类添加剂,对人体是肯定有危害的,如甲酸、火腿肠里经常用到的亚硝酸钠,虽然是国家允许使用的,但对人体确实是有害的,有些甚至有致癌作用。但是为什么还要使用呢?因为它能够确实提高食品的某些功效,如防腐。这些食品如果腐烂了,可能会对人造成更大的影响。
 
  是否有案例显示,食品添加剂对人身体一定会产生影响?董金狮表示,食品添加剂尽管可能含有危害人健康的化学物,但是对人的影响是隐性、缓慢的。而儿童因食品添加剂而生病的案例,可以说很少。
 
  他告诉记者,往往在食品中允许使用的东西,都做过一定的评估,不会有太大的危害。但是,如果这些东西过量使用了,它就有可能产生危害。人小时候摄入了过量的食品添加剂,他有可能在成年或者老年时,才会有所体现。“不可能马上会有反应。”
 
  董金狮介绍说,多次吃食品添加剂的食物,也能产生食品添加剂的“加和”。如柠檬黄这种添加剂,在方便面里有,饮料里有,在面包里也有,每个都不超标,但是如果三个加在一起超不超标呢?这种情况下,食品添加剂就有可能过量了。
 
  所以,他建议说,尽量让孩子食用含添加剂少的食品,而且还要少吃一些。这样相对来讲,安全系数会高一些。
 
  专定“儿童标准”
 
  用“钞票”变安全“选票”
 
  儿童在选择时无法认识其中添加剂,应该如何去做才能保证儿童食品的安全?
 
  董金狮认为,在政府方面,儿童食品添加剂的标准制定、监测等,有必要完善。如儿童玩具、儿童家具等都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但是,现在儿童食品还是一个笼统的称呼,在添加剂方面也没有单独的规定,这又怎么保证是儿童食品呢?
 
  他建议,有些可以在成人食品使用的添加剂,但是不能在儿童食品中使用的添加剂,应该制定目录,并标示“儿童食品不宜添加”。如酒精、苯甲酸钠等添加剂,都是不应出现在儿童食品中的。
 
  此外,在企业方面,他介绍说,现在很多企业都是标示“符合国家标准”,而“国家标准”只是60分,及格线。对于企业来说,应当有更高的标准,制造更安全的产品。企业应当制定严于国标的企标,并在竞争时体现,如“不含任何添加剂”等标示,在消费者享有了知情权的同时,让产品更加具有竞争力。
 
  消费者方面,消费者与企业是相互影响的。“有什么样的消费者就有什么样的产品,有什么样的产品就能培养什么样的消费者。”他建议,消费者购买时应当注意这些细节,并了解国家的有关标准,要“瞪大眼睛看小字”。如食品中列出的添加剂比较多的,尽量不要食用。而防腐剂等含有苯甲酸钠,也应当尽量不要食用。
 
  他表示,消费者应用手中的“钞票”变成安全的“选票”,用“钞票”来选择安全的产品,能引导企业越来越向安全的产品去努力。

婴儿期常见的健康障碍

   许多人认为,3个月的宝宝不会生病。的确,宝宝一出生就从妈妈那儿获取了一些抗体,这些抗体,构成了宝宝成长过程中的第一道防御系统,因此新生宝宝并不容易得病。但是,不容易得病,并不意味着不会生病。3个月内,有许多爸爸妈妈容易忽视的小地方、小习惯,都有可能是小宝宝的健康障碍。
 
   如何让宝宝健健康康的成长呢?爸爸妈妈的功课要从宝宝0岁做起。本期,我们为新手妈妈奉献“3个月内宝宝的护理指南”,帮助您防患于未然,使宝宝在您的护理下能轻松越过健康障碍。
 
健康障碍一:泪囊炎

   许多刚出生的小宝宝常常两眼泪汪汪,动不动就有眼泪从眼眶溢出。爸爸妈妈可不要忽视了宝宝的“眼含热泪”,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宝宝患上了泪囊炎。在新生儿中,目前泪囊炎的发病率很高,在省儿童医院眼科,医生每天都接诊十多名患有泪囊炎的小宝宝。
 
   一般来说,若妈妈是正常分娩,婴儿出生时受到母亲产道的挤压,鼻泪管末端的瓣膜就会破裂,使得鼻子和眼泪之间的通道畅通无阻。但是,有些宝宝出生时,鼻泪管末端的瓣膜并没有破裂,这就导致眼泪无法通过鼻腔排出。这就好比眼泪没有了“出口”,只好在泪囊中越积越多。这些积得满满的泪液,是细菌滋生的温床,将引发宝宝患上泪囊炎。

   如果碰巧泪囊里面繁殖的病菌毒性比较强,如金黄葡萄球菌,形成的脓肿还会穿破宝宝的泪囊,跑到周围的组织中去。这时,宝宝不仅眼泪多,还会出现患眼眼屎多、内眼角下方鼻根处又红又肿的情况,形成更让宝宝不舒服的急性泪囊炎。

   因此,爸爸妈妈若发现宝宝的眼睛出现异常情况,就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治疗。治疗泪囊炎有三种方法。医生除了用药和按摩外,还有一种专门的方法,来疏通宝宝鼻子和眼泪之间的通道。

健康障碍二:腹泻

   一般吃母乳的宝宝,每天排便的次数大概是两到三次。但是,如果2~3个月的宝宝,大便次数增多,一日达4~5次,且大便呈稀黄或绿色,就有可能是宝宝出现了“生理性腹泻”。“生理性腹泻”多见于新生宝宝,特别是过敏体质、虚胖、常有湿疹的孩子。

   当宝宝出现“生理性腹泻”后,爸爸妈妈不用特别担心。此时,若宝宝的食欲好,不伴呕吐无发热,体重增加不受影响。那么,多数的宝宝在增加辅食后,大便自然会恢复正常,不必用药治疗。但是,若宝宝出现了“生理性腹泻”,爸爸妈妈应加强护理。及时地更换尿布,用温水清洗宝宝的臀部及会阴部,并用软膏涂抹,防止宝宝的臀部皮肤发红,甚至局部感染。

   但是,爸爸妈妈应警惕宝宝在此基础上发生“病理性腹泻”。如果大便次数突然增加,大便内水分增多,有臭味,就很可能是其他因素加重了腹泻,此时应该寻找原因,或是到医院请医生给宝宝做检查。

健康障碍三:睡眠紊乱

   1~3个月的宝宝,每天呼呼大睡是他们主要的“功课”。可是,有的小宝宝白天睡得很沉,但是一到晚上八九点就开始活跃起来,不是大小便不断,就是“哇哇哇”哭得厉害。有时候,他们更要折腾到凌晨一两点,使得爸爸妈妈叫苦连天。

   这样的宝宝就是典型的“夜猫子”,日夜颠倒不但不方便爸爸妈妈照顾宝宝,也不利于宝宝长个子。因此,要纠正宝宝的睡眠习惯,调整好生物钟,是十分必要的。

   建议爸爸妈妈,上午或是下午,一定要大部分时间尽量让宝宝醒着。居室的光线明亮舒适,大人和宝宝说说话,逗逗他(她)。比如,拉起宝宝的小手,适当地活动活动,是有好处的。中午的时候,宝宝可以睡觉,但爸爸妈妈要控制好时间。下午五点以后,宝宝就不应该再睡觉了。这个时候,爸爸也正好下班回家,稍作休息后就可以给宝宝洗个澡,互动互动亲子感情。然后妈妈再给宝宝喂点奶,尽量让宝宝有点疲劳。这样,一般晚上七八点钟,宝宝就可以进入梦乡了。
 
健康障碍四:缺乏运动
 
   许多爸爸妈妈觉得,宝宝睡在软软的小床上,一定很舒服吧。实际上,才不是呢。一动也不能动的状态,已经把宝宝憋坏了。3个月内的宝宝,大多时间都是仰卧着,这并不利于神经肌肉的发育。因此,当宝宝3个月左右时,爸爸妈妈可以帮助宝宝翻身,这对促进宝宝神经肌肉的发育大有好处,也是一种与宝宝交流感情的好方法。

   建议爸爸妈妈,可先让宝宝仰面躺在小床上,妈妈轻轻地握着宝宝的小腿,把宝宝的左腿放在右腿上,这样宝宝就会顺势向右边扭过去了。等宝宝动作熟练后,也可以相反练习,把侧卧的宝宝翻转成仰卧。

   爸爸妈妈要注意的是动作的轻柔度,也别在宝宝刚吃完奶或是身体不舒服的时候练习。当宝宝翻身成功时,要及时地用亲吻或是爱抚,来表达对宝宝的表扬。每次练习的时间视宝宝的情绪及身体疲劳度,适当增减。当宝宝学会熟练的翻身后,爸爸妈妈会发现,宝宝的小胳膊、小腿会结实不少呢。
 


 

宝宝早餐常见的6种错误吃法

    不吃早餐对孩子身体的危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到。早餐一定要吃,但同时也要注意该怎么吃,不该怎么吃。不恰当的早餐饮食习惯,同样会损害你的健康,带走你的快乐。有几种相当受欢迎的常见早餐吃法,您要记住:不能这样吃!
 
  吃法一:给宝宝吃“回味早餐”
 
  早餐内容:剩饭菜,或剩饭菜炒饭、剩饭菜煮面条等等
 
  受欢迎原因:不少家庭的“妈妈”都会在做晚饭时多做一些,第二天早上给孩子和家人做炒饭,或者把剩下的饭菜热一下。这样的早餐制作方便,内容丰富,基本与正餐无异,通常被认为营养全面。
 
  专家评点:剩饭菜隔夜后,蔬菜可能产生亚硝酸(一种致癌物质),吃进去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建议:吃剩的蔬菜尽量别再吃;把剩余的其他食物做早餐,一定要保存好,以免变质;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要加热透。
 
  吃法二:让宝宝吃速食早餐
 
  早餐内容:各种西式快餐
 
  受欢迎原因:西式快餐如汉堡包、油炸鸡翅等,一向是时尚人群的饮食偏好,很多妈妈们也喜欢给宝宝吃这些东西。而且现在不少快餐店也提供专门的早餐,如汉堡包加咖啡或牛奶、红茶,方便快捷而且味道也不错,但小宝宝吃这些东西并不有利健康。
 
  专家评点:这种高热量的早餐容易导致肥胖,油炸食品长期使用也会对身体有危害。用西式快餐当早餐,午餐和晚餐必须食用低热量的食物。另外,这种西式早餐存在营养不均衡的问题,热量比较高,但却往往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营养。
 
  建议:选择西式快餐做早餐,应该再加上水果或蔬菜汤等,以维持营养均衡,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另外最好不要长期食用。
 
  吃法三:“传统风味”早餐
 
  早餐内容:油条、豆浆
 
  受欢迎原因:很多孩子都是从小就在爷爷奶奶的带领下,习惯了早上吃油条加豆浆的,不但口味上习惯了这种吃法,而且感情上也有多年的“积蓄”。
 
  专家评点:油条是高温油炸食品,跟烧饼、煎饺等一样都有油脂偏高的问题。食物经过高温油炸之后,营养素会被破坏,还会产生致癌物质;而且油条的热量也比较高,油脂也难消化,再加上豆浆也属于中脂性食品,这种早餐组合的油脂量明显超标,不宜长期使用。
 
  建议:早餐一定要有蔬菜或者水果,豆浆加油条的吃法最好少吃,一星期不宜给宝宝吃超过一次,而且当天的午、晚餐必须尽量清淡,不要再吃炸、煎、炒的食物,并多补充蔬菜。
 
  吃法四:零食早餐
 
  早餐内容:各种零食,如雪饼、饼干、巧克力等。
 
  受欢迎原因:很多家长都在家里放一些零食储备,以备不时之需。而早上起来后,时间不是很充裕,就往往顺手拿起零食当做宝宝的早餐了,方便快捷。
 
  专家评点:宝宝平时肚子饿了吃点饼干、巧克力等零食是可以的,但是用零食充当每天三餐中最重要的早餐,那就是非常不科学的了。零食多数属于干 食,对于早晨处于半脱水状态的人体来说,是不利于消化吸收的。而且饼干等零食主要原料是谷物,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提供能量,但很快会使孩子体再次感到饥饿, 临近中午时血糖水平会明显下降,早餐吃零食容易导致营养不足,导致体质下降,容易引起各种疾病入侵。
 
  建议:不宜以零食代替早餐,尤其不要吃太多的干食,早餐食物中应该含有足够的水分。如果当天的早餐太干可以加上一根黄瓜。
 
  吃法五:运动型早餐
 
  早餐内容:路边购买的早餐,边走边吃,手动,脚动,嘴动,全身运动……
 
  受欢迎原因:上班一族的早晨都是在匆忙中度过的,很多家长送宝宝上幼儿园或者上学时,早餐往往都在路上解决。小区门口、公交车站附近卖的包子、茶蛋、肉夹馍、煎饼果子等食品,是他们的第一选择,买上一份,就边走边吃……
 
  专家评点:边走边吃对大人孩子的肠胃健康不利,不利于消化和吸收;另外,街头食品往往存在卫生隐患,有可能病从口入。
 
  建议:如果选择街边摊食品做早餐,一是要注意卫生,二是最好买回家或者到单位吃。尽量不要在上班路上吃早餐,以免损害健康。
 
  吃法六:“营养”早餐
 
  早餐内容:水果、蔬菜、牛奶等营养食物,就是缺了“营养价值不高”的主食。
 
  受欢迎原因:这类早餐很受欢迎,因为主食是热量的主要来源,现在的父母都希望宝宝健康,并不一定要胖乎乎……所以,各种高营养的食物都要吃,而热量则要减少。
 
  专家点评:很多家长都错误的认为主食仅仅提供热量,跟营养挂不上钩,其实碳水化合物也属于营养的范围,而且对人体极为重要,因为没有足够的热量 供给,人体就会自动分解释放热量,长期不吃主食,会造成营养不良,并导致身体各种功能的削弱。另外,酸奶和西红柿、香蕉、雪花梨、李子、杏等口味上呈酸性 的水果和粗纤维的水果,都不宜空腹食用。
 
  建议:应该增加面包、馒头等主食,这类谷类食物可以使宝宝得到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还有利于牛奶的吸收。

破解常见行为现象--爱打人


行为现象5爱打人
 

  典型表现
 

  孩子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动辄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甚至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上去就打人。
 

  成因
 

  孩子出现打人行为,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有如下几种:
 

  1 交往技能不发展,遇到问题时不懂得艺术地解决问题,便简单地采取了打人的策略。特别是在多次动手打人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后,就更容易认为“打人”是他左右这个世界的有力武器,自然就会频繁借助它的威力了。
 

  2 安全感不巩固,遇到非常态的环境,就容易紧张,进而通过打人来先发制人、自我保护。
 

  3 教养方式不当。如果养护者在教育过程中经常采取暴力方式,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消极影响,一来孩子可能会习得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二来受到责打的孩子可能会把不良情绪发泄在其他人身上。
 

  对策建议
 

  1 适时进行交往技能的教育,引导孩子通过非暴力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并及时鼓励孩子的正确行为。
 

  2 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帮助孩子建立对周围世界的信任,鉴于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需要专门撰文论述,不拟在这里展开。
 

  3 利用孩子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给他讲一些正面的故事,为他树立一个榜样原型供他模仿。同时,停止打骂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交往圈子也最好有个控制,少让他和一些爱动手的孩子来往。
 

  4 对于已经具有一定语言能力的孩子,可以诱导他说出打人的原因,对症下药,及时处理,逐个“歼灭”。

 

宝宝早餐常见的错误吃法

  不吃早餐对孩子身体的危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到。早餐一定要吃,但同时也要注意该怎么吃,不该怎么吃。不恰当的早餐饮食习惯,同样会损害你的健康,带走你的快乐。有几种相当受欢迎的常见早餐吃法,您要记住:不能这样吃!

  吃法一:给宝宝吃“回味早餐”

  早餐内容:剩饭菜,或剩饭菜炒饭、剩饭菜煮面条等等

  受欢迎原因:不少家庭的“妈妈”都会在做晚饭时多做一些,第二天早上给孩子和家人做炒饭,或者把剩下的饭菜热一下。这样的早餐制作方便,内容丰富,基本与正餐无异,通常被认为营养全面。

  专家评点:剩饭菜隔夜后,蔬菜可能产生亚硝酸(一种致癌物质),吃进去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建议:吃剩的蔬菜尽量别再吃;把剩余的其他食物做早餐,一定要保存好,以免变质;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要加热透。
 

  吃法二:让宝宝吃速食早餐
 

  早餐内容:各种西式快餐
 

  受欢迎原因:西式快餐如汉堡包、油炸鸡翅等,一向是时尚人群的饮食偏好,很多妈妈们也喜欢给宝宝吃这些东西。而且现在不少快餐店也提供专门的早餐,如汉堡包加咖啡或牛奶、红茶,方便快捷而且味道也不错,但小宝宝吃这些东西并不有利健康。
 

  专家评点:这种高热量的早餐容易导致肥胖,油炸食品长期使用也会对身体有危害。用西式快餐当早餐,午餐和晚餐必须食用低热量的食物。另外,这种西式早餐存在营养不均衡的问题,热量比较高,但却往往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营养。
 

  建议:选择西式快餐做早餐,应该再加上水果或蔬菜汤等,以维持营养均衡,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另外最好不要长期食用。
 

  吃法三:“传统风味”早餐
 

  早餐内容:油条、豆浆
 

  受欢迎原因:很多孩子都是从小就在爷爷奶奶的带领下,习惯了早上吃油条加豆浆的,不但口味上习惯了这种吃法,而且感情上也有多年的“积蓄”。
 

  专家评点:油条是高温油炸食品,跟烧饼、煎饺等一样都有油脂偏高的问题。食物经过高温油炸之后,营养素会被破坏,还会产生致癌物质;而且油条的热量也比较高,油脂也难消化,再加上豆浆也属于中脂性食品,这种早餐组合的油脂量明显超标,不宜长期使用。
 

  建议:早餐一定要有蔬菜或者水果,豆浆加油条的吃法最好少吃,一星期不宜给宝宝吃超过一次,而且当天的午、晚餐必须尽量清淡,不要再吃炸、煎、炒的食物,并多补充蔬菜。
 

  吃法四:零食早餐
 

  早餐内容:各种零食,如雪饼、饼干、巧克力等。
 

  受欢迎原因:很多家长都在家里放一些零食储备,以备不时之需。而早上起来后,时间不是很充裕,就往往顺手拿起零食当做宝宝的早餐了,方便快捷。
 

  专家评点:宝宝平时肚子饿了吃点饼干、巧克力等零食是可以的,但是用零食充当每天三餐中最重要的早餐,那就是非常不科学的了。零食多数属于干 食,对于早晨处于半脱水状态的人体来说,是不利于消化吸收的。而且饼干等零食主要原料是谷物,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提供能量,但很快会使孩子体再次感到饥饿, 临近中午时血糖水平会明显下降,早餐吃零食容易导致营养不足,导致体质下降,容易引起各种疾病入侵。
 

  建议:不宜以零食代替早餐,尤其不要吃太多的干食,早餐食物中应该含有足够的水分。如果当天的早餐太干可以加上一根黄瓜。
 

  吃法五:运动型早餐
 

  早餐内容:路边购买的早餐,边走边吃,手动,脚动,嘴动,全身运动……
 

  受欢迎原因:上班一族的早晨都是在匆忙中度过的,很多家长送宝宝上幼儿园或者上学时,早餐往往都在路上解决。小区门口、公交车站附近卖的包子、茶蛋、肉夹馍、煎饼果子等食品,是他们的第一选择,买上一份,就边走边吃……
 

  专家评点:边走边吃对大人孩子的肠胃健康不利,不利于消化和吸收;另外,街头食品往往存在卫生隐患,有可能病从口入。
 

  建议:如果选择街边摊食品做早餐,一是要注意卫生,二是最好买回家或者到单位吃。尽量不要在上班路上吃早餐,以免损害健康。
 

  吃法六:“营养”早餐
 

  早餐内容:水果、蔬菜、牛奶等营养食物,就是缺了“营养价值不高”的主食。
 

  受欢迎原因:这类早餐很受欢迎,因为主食是热量的主要来源,现在的父母都希望宝宝健康,并不一定要胖乎乎……所以,各种高营养的食物都要吃,而热量则要减少。
 

  专家点评:很多家长都错误的认为主食仅仅提供热量,跟营养挂不上钩,其实碳水化合物也属于营养的范围,而且对人体极为重要,因为没有足够的热量 供给,人体就会自动分解释放热量,长期不吃主食,会造成营养不良,并导致身体各种功能的削弱。另外,酸奶和西红柿、香蕉、雪花梨、李子、杏等口味上呈酸性 的水果和粗纤维的水果,都不宜空腹食用。
 

  建议:应该增加面包、馒头等主食,这类谷类食物可以使宝宝得到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还有利于牛奶的吸收。

 

BB流鼻血的常见原因

  造成流鼻血的原因很多,但幼儿流鼻血多是良性反应,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可怕。且流血状况会自行停止,爸妈可适当按压,帮孩子止血。若按压后仍大量持续出血,则有可能是鼻内血管病变或肿瘤、凝血功能异常疾病、鼻内异物造成发炎出血等,必须赶快就医。

     孩子流鼻血的6个常见原因

  原因1 鼻黏膜脆弱
 

  幼儿的鼻黏膜较脆弱,在干燥的天气下,需要更多血液流经鼻腔以提高温度与湿度,因此容易造成鼻黏膜充血而导致出血。
 

  原因2 外伤所致
 

  孩子活动力旺盛,跑跳间容易碰撞或受重击,致使脆弱的鼻子出血。玩耍时将异物塞入鼻腔,也容易造成流鼻血。
 

  原因3 手抠鼻子
 

  患有过敏性鼻炎或罹患感冒的幼儿,会因为流鼻水、鼻塞而使鼻子发痒,造成打喷嚏或用手指抠鼻孔,导致脆弱的鼻黏膜受伤、出血。
 

  原因4 生活作息不正常
 

  许多孩子因为作息不正常,睡眠时间比较少,身体虚弱,容易引发流鼻血。通常因作息不正常导致流鼻血的孩子,也会有眼屎多、鼻屎多及口气有臭味的情形。
 

  原因5 过敏引起
 

  鼻子的过敏现象在冬天特别明显,也易因鼻黏膜的脆弱及冬天干燥的冷空气,引发流鼻血。容易流鼻血的宝宝,大部分有过敏性鼻炎的病状,因过敏性鼻炎的鼻黏膜常会有糜烂症状,且会因瘙痒感而常搓揉鼻部,造成鼻黏膜受伤流血。
 

  原因6 其他疾病所致
 

  临床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凝血因子异常或鼻腔内肿瘤,在早期也会以“流鼻血”的方式表现出来。若宝宝常常没原因地流鼻血,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应该带他去耳鼻喉科检查,找出真正原因。某些药物中含有抗凝血功能,服用期间也会造成易流鼻血的情形。

 

婴幼儿中毒常见原因竟是这...

常有婴幼儿吃了大人的药物导致中毒

你知道婴幼儿常见的中毒原因是什么吗?竟然是误食药物!临床上,有不少婴幼儿因为吃了大人的药物,进而导致中毒;还有就是小朋友食物中毒也很常见,尤其是夏季来临,若是不注意清洁卫生,不只是小朋友易食物中毒,大朋友也易食物中毒,不得不慎。

误食降血糖药、安眠药

大千综合医院小儿科医师张涛泽表示,门诊中,就曾经有小朋友因为误食了降血糖药,结果出现低血糖而导致昏迷,被家长送来就医,也有婴幼儿竟然会误食安眠药,而一直昏睡。

婴儿6个月之后爱乱抓东西来吃

张涛泽医师指出,由于很多药物会有五颜六色的外观,小朋友常会以为是糖果,再加上婴儿6个月之后都会爱乱抓东西来吃,就有可能发生婴幼儿误食药物中毒的事件。

药物应置放妥当 避免婴幼儿误食

至于婴幼儿误食药物中毒该如何治疗?张涛泽医师进一步指出,通常婴幼儿误食家中的药物,会以症状治疗,等药效过了之后,再观察小朋友的心肺功能,以及是否有并发症出现,再做后续治疗;所以,家长一定要将药物置放妥当,避免婴幼儿拿到后误食。

食物中毒也常见 清洁卫生要注意

张涛泽医师表示,一般婴幼儿会误食药物而导致中毒,比较大的小朋友误食药物的情形就较少见,反而以食物中毒居多,吃到不卫生的食物,例如出现沙门氏菌感染而拉肚子发烧,尤其是天气逐渐炎热,食物的清洁卫生更是重要。

小儿常见病试试中医推拿

  夏季最适合对宝宝进行推拿,而适当的推拿不仅可以解决一些宝宝的常见病,甚至还能预防一些疾病,或者解决一些小麻烦。

  ■小儿咳嗽
 

  主要穴位包括天突穴(位于两锁骨中点凹陷处)、胸部、两手臂外侧部(沿大鱼际至肘关节部)、天宗穴(相当于肩胛骨中点处)、背部等。
 

  具体做法:
 

  1、患儿仰卧,家长位于其右侧,家长右手五指稍分开,以五指指端螺纹面为着力点,在小儿胸部沿着患儿肋骨走向进行左右平推。3—5分钟,力量宜轻柔;
 

  2、用中指尖点揉患儿天突穴10—30秒。力量不可过重,以免造成呛咳甚至窒息;家长左手握住患儿手部,分别用右手拇指腹擦推小儿左右两手臂外侧部,至局部皮肤红润。可先涂少许粉或油剂防止擦破皮肤;
 

  3、患儿俯卧,家长左手托住宝宝胸部,防止口鼻部阻塞。右手掌心在其背部揉推至局部皮肤红润,以两侧肩胛骨部为重点(肩胛骨部有两肺叶所在),并点揉两天宗穴,此法具有润肺作用。并用掌根揉推小儿脊柱胸段(两肩胛骨间脊柱部)3-5分钟左右,可以增强呼吸系统的免疫力。
 

  ■小儿腹泻
 

  主要穴位和部位包括神阙穴(肚脐)、腹部、两足三里穴(两侧下肢部,髌骨下缘外侧直下4横指处。4横指为患儿手除拇指外四指并拢的横径距离)、腰部等。
 

  具体做法:
 

  1、患儿仰卧,家长位于其右侧。右手掌心在患儿腹部以神阙穴为圆心,顺时针由内向外摩推腹部,5分钟左右。
 

  2、待自己掌心和患儿腹部皮肤温热时,用右手大鱼际贴于宝宝神阙穴,熨神阙穴30秒至1分钟。
 

  3、两拇指点揉患儿两足三里穴至局部皮肤微红。
 

  4、患儿俯卧。家长用食、中、无名指并拢,自下而上抹推患儿脊柱至皮肤温热。
 

  5、用掌心横擦患儿腰部至局部皮肤温热。
 

  ■助消化
 

  主要部位是脾经(拇指末节的螺纹面)、内八卦(把掌心作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画圈)、四横纹(位于食、中、无名、小指掌指关节屈侧的横纹)、足三里(髌骨下缘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的位置)。
 

  具体做法:
 

  1、让宝宝坐好,固定其左手,补脾经(拇指末节螺纹面旋推)500次,运内八卦(用大拇指指腹旋推)300次,掐揉四横纹3-5分钟,掐揉足三里300次。
 

  2、让宝宝仰卧,家长四指并拢于腹部,或用掌心在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整个腹部500次。
 

  3、让宝宝俯卧,暴露脊背,先用食、中两指在脊柱两侧自上而下轻轻按揉2-3遍,再捏脊。家长可以沿着脊柱的两旁,用捏法把皮捏起来,边提捏边向前推进,由尾骶部开始,一路捏到枕项部,捏3-5遍。
 

  ■预防感冒
 

  主要部位是肺经、脾经、外劳宫穴、肺俞、脾俞、肝俞。
 

  具体方法:

  1、让宝宝坐好,抓住宝宝右手,分别从无名指末节螺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这叫做清肺经;同时也继续补脾经,方法同上;两者各500次。
 

  2、在宝宝手背侧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有一个外劳宫穴,家长也可以让宝宝握拳,在中指指尖对应的手背位置,按摩300次。
 

  3、让宝宝躺下,在宝宝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地方叫肺俞;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叫脾俞;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叫做肝俞。在这3个地方各推揉50次,还可以提拿肩井3-5次,擦风池、风府以透热为度。


 

夏季常见5大热症中医来帮忙

   苦夏、中暑、蚊虫叮咬,应对不同身体不适的方法形形色色,但“不贪凉,护脾胃”却是宝宝顺利度夏的6 字要诀,是远离一切夏季常见健康问题的根本。中医专家的提醒,让宝宝远离这些似病非病的夏季身体小麻烦 …

  苦夏

  1 不贪凉,保护宝宝脾胃,预防苦夏发生。

  “苦夏”中医又叫“疰夏”,是指宝宝在夏天虽然没有出现消化道的实质性疾病,却不想吃饭,食欲不好。造成苦夏的原因,是由于宝宝脾胃运化功能尚不健全,如果平日饮食不注意,贪食冷饮,就会损伤宝宝脾胃阳气,导致运化功能更弱,加之夏天天气炎热,就容易出现苦夏症状。
 

  2 降温除湿有助缓解苦夏症状。
 

  苦夏在暑湿季节症状会更重。当气温高,又潮湿的时候,更容易粘滞脾胃,宝宝的脾胃功能会被束缚住,进而影响食欲。
 

  3 预防苦夏,四季都要护脾胃。
 

  虽然苦夏是夏天特有的症状,但是导致苦夏的症结,却可能并非在夏天。为避免苦夏的发生,妈妈需要未雨绸缪,四季都要做好保卫宝宝脾胃功能的工作。少食生冷,避免积食生痰,吃油炸甜腻食物要适量,只有宝宝脾胃功能良好,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苦夏症状的出现。
 

  4 藿香正气口服液稀释代茶饮,能有效缓解苦夏症状。
 

  藿香具有芳香化湿的功效,能够和脾胃。如果宝宝苦夏症状轻微,妈妈可在宝宝洗澡时,在洗澡水中加入一两支藿香正气口服液,帮宝宝缓解症状。如果宝宝苦夏症状相对较重,食欲比较差,也可将藿香正气口服液稀释后代茶饮。3岁以下宝宝,一支藿香正气口服液用大量凉白开稀释后一天内分次持续饮用,服完即可。 

         

  中暑

  5 避免在正午炎热时段带宝宝在户外进行大运动量活动。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出现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等症状。宝宝通常出现中暑的情况并不太多,因为很少有妈妈会选择在正午时间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但是也有些情况,妈妈容易忽视,比如妈妈安排了全天的游园活动,中午时分却忽视带宝宝进入室内躲避。如果补水又不及时,就容易导致宝宝出现中暑的问题。如果安排全天游园,妈妈最好在中午最炎热的时段安排宝宝进行公园内的室内游乐项目,去餐馆用餐,或是到车内、凉亭或树阴下进行躲避。夏天天亮得早,黑得晚,早上早点入园游玩,或延长下午出园时间,躲避开中午最炎热时段,将游玩计划缩短为半天也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6 西瓜,天然白虎汤。
 

  如果宝宝出现小便黄、口渴、大汗出等中暑症状,妈妈可以首选西瓜给宝宝解暑。西瓜口味好,宝宝容易接受,又具有祛暑热烦渴和利尿的作用,有“天然白虎汤”之称。但是由于西瓜性寒凉,大量吃西瓜会损伤宝宝脾胃功能,因此给宝宝吃西瓜一定要适量。中医专家建议,给3 岁以下宝宝吃西瓜,每天一牙就足够了。
 

  7 西瓜翠衣水,天然祛暑饮料。
 

  推荐给妈妈一种原料常见、制作简单,而且天然安全的祛暑饮料——西瓜翠衣水。西瓜瓤和表面硬硬的绿皮之间,还有一层淡绿色的皮,叫做翠衣。妈妈可以把翠衣切成薄片,煮水给宝宝喝,有很好的生津止渴解暑作用。

痱子
 

  8 勤洗澡,注意卫生,是预防痱子的关键。
 

  夏天给宝宝勤洗澡,注意卫生,保证体表毛孔疏松,以利于汗液和湿热排出,对预防痱子有一定帮助。
 

  9 忌寒凉食物,保护胃脾,是预防痱子的根本。
 

  宝宝起痱子是由于湿热犯于体表,其根本原因在于肺脾。脾胃中的湿热通过肺气宣发,一旦肺气宣发不利,淤阻在体表,导致湿热无法顺利排出,就会出现起痱子的症状。夏天给宝宝吃冰激凌等寒凉食物,会损伤宝宝脾胃,导致气机和运化功能变弱,体内的湿热不能很好地排出体外,就会出现起痱子的问题。因此预防痱子的根本在于保护宝宝脾胃功能。
 

  10 薄荷、藿香煮水洗澡,可缓解痱子症状。
 

  用薄荷或藿香等清凉之物煮水洗澡,有消肿散湿的作用,对缓解痱子症状会很有帮助。

  腹泻
 

  11 预防菌痢,少吃生冷、不洁或隔夜食物是关键。
 

  夏天,宝宝生吃蔬果的机会增加,如果清洗不彻底,容易感染病菌。另外,夏天气温高,食物容易出现腐败变质的问题。宝宝一旦吃了不够新鲜的食物,也容易导致菌性腹泻。宝宝如果出现黏液便、脓血便等症状,说明可能患上菌性腹泻,不建议在家处理,需要及时带宝宝看医生。
 

  12 不要贪食冷饮,预防寒性腹泻。
 

  另一种夏季常见的腹泻,就是寒性腹泻。是由于宝宝贪食冷饮,或是腹部着凉造成的。如果宝宝出现腹泻症状,化验大便又没有明显异常的话,就有可能是寒性腹泻。预防寒性腹泻,最主要是加强腹部保暖,不要贪食冰激凌、寒性蔬果、冰镇饮料等寒凉食物。晚上睡觉不要吹空调电扇,并在宝宝肚子上盖上薄被。出现寒性腹泻,妈妈可让宝宝服用一些藿香正气口服液或香连丸缓解症状。

  蚊虫叮咬
 

  13 中药小香囊,让宝宝远离蚊虫叮咬。
 

  蚊虫叮咬一直是夏天困扰妈妈的大问题。取适量薄荷、冰片、藿香打成粉,亲自动手给宝宝缝制一个中药小香囊,就能让宝宝远离蚊虫叮咬。或是取薄荷、冰片、藿香各10克煮水,给宝宝擦身,或喷洒在蚊帐上,都能起到很好的驱蚊虫作用。

 

掌控好幼儿三种常见情绪

  幼儿生理发展尚未达到某个阶段时,其情绪发展也不会成熟。因此,在观察与处理迟缓儿情绪问题时,父母不能只以孩子的生理年龄作为判断标准,应充分考 虑整体发展程度,这样才不会为孩子设定过高标准,进而增加亲子间的冲突,对孩子的长远情绪发展也非常不利。

  常见情绪1:焦虑
 

  在在幼儿5个月至1岁期间,就开始出现“陌生人焦虑”现象,到了1~2岁则出现与主要照顾者的“分离焦 虑”现象,只要一眼看不见父母,就会开始哭闹,并且感到不安,这都是正常的情绪发展现象。一般而言,在进入幼儿园1个月后,分离焦虑就会逐渐缓解,如果持 续太久还未见改善,父母就需带孩子就医评估。
 

  专家建议:
 

  如果幼儿的先天气质比较细腻、敏感,那么焦虑情况也可能比较严重,建议父母不要用过于严厉的方式教导幼儿,以免加剧焦虑现象。焦虑通常有许多表现形 式,例如分离焦虑、抗拒上学、特定畏惧症、社交恐惧症等,如果 幼儿的焦虑情况已严重到影响与人正常互动,则建议尽快采取治疗措施。
 

  从医学角度来看,并不建议对6岁以前幼儿实施药物治疗,心理疗法的成效反倒更为理想。具体方式可分2种,即“洪水法”和“逐步减敏法”。就“洪水 法”来说,假如幼儿怕蛇,那么就让孩子一次性看见很多蛇,那么今后再看见一两只蛇的时候,他的恐惧感就会下降。
 

  常见情绪2:耍赖
 

  毕竟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都愿意得到他人 的关心和注意。不过,如果幼儿长期持续以这种行为来索取他希望获得的人、事、物,那就有可能是完全不懂如何利用正面方式去达到目的。
 

  专家建议:
 

  如果孩子一直持续利用“耍赖”这种负面方式寻求关注,那么父母首先应该自我检查一下,平时多留心亲子互动的过程,注意孩子是否出现了太多负面情绪, 以至于他根本不懂得如何寻求正面渠道来表达自身需求。
 

  如果情况果真如此,父母就要及时改变对孩子行为的回馈方式,避免只对孩子的负面行为表示关注。一旦孩子出现值得鼓励的行为,要马上给予足够的正面回馈。不论是纠正还是肯定,都要尽量以简单直接的方式告知孩子,渐渐帮助孩子学到如何以正面方式获得别人关心。
 

  当孩子出现耍赖情绪时,父母或老师不能坚持一贯的原则,反而与孩子妥协而满足他的无理要求,这更是造成幼儿长期耍赖的一大原因。父母一直没有对幼儿的耍赖行为采取有效措施,正好导致他持续使用这种方式来满足自身需要。
 

  常见情绪3:人来疯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从众行为,也就是孩子看到别人“疯”起来之后,自己很快就跟着“疯”起来。查究“人来疯”的具体原因,主要是幼儿有过在众人面前勇于表现自己的经历,而且因此获得不少正面关注,比如他人的注意和称赞,久而久之,他就学会继续用这样的方式获得情感满足。
 

  专家建议:

  就幼儿的正常心理发展来看,到了2~3岁之后,基本都有表现自我的念头,以获取他人更多的认同。除非是特别严重的自我表现行为,一般都可看作是特殊心理发展阶段的正常行为,没必要太过担心。
 

  不过,一旦发现幼儿的人来疯情绪特别严重或者“疯”的方式很不恰当时,建议立刻向幼儿说明,以引导幼儿建立正确认知观念。例如说话声音太大很容易影 响到别人,所以最好控制一下。
 

  请父母时刻牢记一点,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本来就不成熟,所以不要对单纯说教的效果抱以太高的期待,不要认为“这次已经教育过 了,孩子自然就会记住,下次就能改正”,而必须辅以实际的行为来处理。比如和幼儿事先约定好,下次再有客人来家里时,记得说话不要太大声,如果确实有明显 改善,就给予一定的奖励。
  

 

宝贝最常见的10个五官健康问题

        做做下面的10道测试题,除了能帮您了解宝宝的五官护理知识之外,还能让您知道自己的育儿知识是否足够。


  下面10个和宝宝五官有关的问题,有些似乎没有必要回回都上医院,有些上了医院不知该看哪个科,常常令妈妈左右为难。文中的建议和小技巧,希望能帮助你和宝宝。

 


  No.1发现宝宝有耳垢,想帮他清理,又怕他动来动去有危险。到底该不该亲自动手帮宝宝清洁耳垢呢?


  A.家长可以帮助宝宝清理耳垢 ( )


  B.适当清理,必要时请医生帮忙处理 ( )


     正确答案:B


  专业解析:


  妈妈只需在每天洗澡时,用毛巾帮宝宝擦拭外耳,没有必要刻意帮宝宝清洁耳朵。如果耳朵里面有水或耳垢,可以用婴儿专用的棉花棒,轻轻转动(不要太深入),把耳垢小心地转出来,如果怕宝宝乱动,可以等宝宝睡着时再处理。


  如果耳垢太硬或在耳道深处,妈妈就不要自己帮宝宝清理,以免一不小心弄伤宝宝,最好的办法是请小儿耳鼻喉科医生来处理。
 

   相关阅读:


  手把手教你清洁婴儿五官


  虽然宝宝的肌肤格外娇嫩,看上去总是水水的,但是也需要经常进行一些必要的清洁工作。尤其是宝宝的脸部,由于五官都属于开放型器官,肌肤更为敏感,所以一定要注意清洁动作的轻柔。而在清洁宝宝五官的同时,也可以顺便观察有无发育异常等问题。


         新生儿的五官清洁护理技巧


    新生儿常打喷嚏,且有一定的分泌物,这些分泌物久了会结成鼻屎,如果鼻屎塞住鼻孔,呼吸声就会很大。家长需分辨婴儿是感冒还是鼻屎堵住,可注意孩子吃奶与睡觉的状况,如果一切正常就不是感冒导致。可1~2天清洁一次鼻子,即使不清洁,有时宝宝打喷嚏也会自己喷出。


        No.2 宝宝睡觉时,外面突然有人放鞭炮,可是宝宝好像没有听到,依然睡得很好,是宝宝的听力有问题吗?


  A.肯定有问题


  B.不一定有问题


  正确答案:B


  专业解析:


  一般来说,醒着的宝宝对突如其来的声音会有很大反应,或大哭、或暂停正在进行的活动,他还可能会在吵闹的环境中感觉烦躁或无法入睡。但有时也会因为睡得很熟,而感觉不到外界不太剧烈的声响,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如果宝宝没有出现这些常见的听觉反应,或者家长发现有其他问题同时存在,那就不要忽略自己的想法,立刻带宝宝看医生,做做相关的听力检查吧。


  早产儿或有听力问题家庭史的宝宝,最好在出生时就先接受新生儿听力检查,及早发现问题及早解决。

 


     No.3 宝宝上次感冒拖得比较久,最后还得了中耳炎。听说喝水或者喝饮料姿势不正确也会得中耳炎,是这样吗?


  A.有可能


  B.这个说法太夸张了


  正确答案:A


  专业解析:


  宝宝感冒常会引发中耳炎。因为宝宝的耳咽管又短又平,加上发育不够成熟,鼻腔及鼻咽腔的病原容易从耳咽管流入中耳内,导致急性中耳炎。另外,如果宝宝平躺着喝饮料,也容易使液体流至耳咽管,导致中耳炎。


  中耳炎会有耳痛、发烧等症状。如果医生检查确诊为中耳炎,须用抗生素治疗,药物治疗后,家长仍需带宝宝到专科医院检查是否痊愈。


     No.3 宝宝上次感冒拖得比较久,最后还得了中耳炎。听说喝水或者喝饮料姿势不正确也会得中耳炎,是这样吗?


  A.有可能


  B.这个说法太夸张了


  正确答案:A


  专业解析:


  宝宝感冒常会引发中耳炎。因为宝宝的耳咽管又短又平,加上发育不够成熟,鼻腔及鼻咽腔的病原容易从耳咽管流入中耳内,导致急性中耳炎。另外,如果宝宝平躺着喝饮料,也容易使液体流至耳咽管,导致中耳炎。


  中耳炎会有耳痛、发烧等症状。如果医生检查确诊为中耳炎,须用抗生素治疗,药物治疗后,家长仍需带宝宝到专科医院检查是否痊愈。


    No.5 春季天气变化大,宝宝咳嗽一天比一天厉害,不知道是看小儿科,还是耳鼻喉科?


  A.家长可以看情况处理


  B.先看儿科


  正确答案:A


  专业解析:


  宝宝咳嗽了,如果是上呼吸道的疾病症状较明显,尤其是有耳鼻喉部分的症状(例如喉咙痛、鼻塞、声音嘶哑等)明显时,可以选择看耳鼻喉科;如果是出现下呼吸道疾病症状(例如支气管炎、气喘、肺炎等)或出现肠胃方面的问题,那么可以选择去看小儿内科。


        No.6 宝宝喜欢抓来东西就咬,还曾差点把一颗小豆子塞入鼻子,该怎么办?


  A.观察情况,必要时看医生


  B.多加教育


  正确答案:A


  专业解析:


  当宝宝开始表现出十足的好奇心时,家长就要注意了,各种小东西都可能成为宝宝眼中的“宝贝”。一旦查觉宝宝鼻子或耳朵里有异物时,最好先用手电筒确认一下里面是什么。


  如果耳道里有小虫,可用光照把虫引出来,或滴入食用油把虫淹死,再请耳鼻喉科医生弄出来。如果此类状况发生在半夜,只要虫子死了,宝宝就不会耳朵疼痛,可等第二天再找医生处理。


  如果宝宝耳鼻中有异物,家长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最好不要自己强行取出,而应找耳鼻喉科医生帮忙。


   No.7 宝宝感冒了,有很多鼻涕,能使用吸鼻器吗?


  A.可以使用


  B.不能使用


  正确答案:A


  专业解析:


  如果有较多鼻涕时,可以使用吸鼻器,吸鼻器的种类繁多,妈妈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和宝宝的习惯选用。购买时,家长要留意:吸鼻器的前端要平滑、安全,以免不小心划伤宝宝鼻子的内膜。


  另外,婴儿鼻腔小,有些吸鼻器前端较粗,有可能放不进去,家长选择时要多加留意。


  宝宝都不太喜欢别人将东西放入他的鼻孔中,所以妈妈使用吸鼻器时最好动作快一点,如果实在无法操作,干脆请耳鼻喉科医生处理。


     No.8 如果宝宝被呛到或有异物卡住喉咙时,该如何处理?


  A.家长先处理,必要时打急救电话


  B.马上送医院,不能耽搁


  正确答案:A


  专业解析:


  如果不是高危的异物(如果冻、鱼刺等),可带宝宝上医院找耳鼻喉科的医生夹出即可。如果是紧急状况,例如食物卡住或呛入宝宝气管,必须赶紧清除口中的异物,保持宝宝呼吸道畅通。


  如果状况没有解除,就将宝宝的身体翻转为头下脚上的姿势,趴在大人的大腿和手臂上,接着用手掌在宝宝肩胛骨中间位置,用力拍打其背部数下,看能否吐出异物。


  实施上述急救后,如果没有解决问题,应立即拨打120。等待的过程中,爸爸妈妈应继续拍打宝宝背部或施以人工呼吸。


    No.9宝宝周岁了,眼睛泪汪汪的,且总有团状的眼屎,怎么办?


  A.有炎症,滴点眼药水就好了


  B.家长可酌情处理


  正确答案:B


  专业解析:


  造成宝宝眼屎多的原因有很多,多数情况是由于平时喜食鱼、虾、肉等热量高的食物,较少食用水果、蔬菜等引起的。此时,除了眼屎多外,还常常伴有怕热、易出汗、大便干燥、舌苔黄厚等症状。应对办法是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多喝水,必要时服一些清热的中药。


  如果宝宝的眼睛里突然出现很多眼屎,同时还伴有眼睛刺痒、发红,那就要去医院检查,看是否得了眼病。如果确诊患上角膜炎或角膜溃疡等疾病,除了局部用抗生素眼药水、药膏之外,还要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注意不要用脏手擦揉眼睛,以防感染加重。


    No.10宝宝的嘴角起泡了,该吃什么药调理?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医嘱用药


  B.多喝水泻火,不用吃药


  正确答案:A


  专业解析:


  宝宝嘴角起泡应考虑多种可能性,不能简单地视为上火,以免贻误病情。


  如果是过敏引起的小儿湿疹(俗称“奶癣”),应避免过量喂食,防止消化不良,而且,宝宝的食物中要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糖和脂肪要适量,少吃盐,以免体内积液太多;护理时,尽量别用肥皂,除婴儿擦脸油外,不宜用任何化妆品;湿疹发作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炎、止痒、脱敏的药物,切勿自行使用任何激素类药膏。


  如果是口腔炎症引起的水疱(如鹅口疮、疱疹性口炎、溃疡性口炎等),建议带宝宝上皮肤科就诊,采用局部外搽药物、口服抗菌素或抗病毒药物的方法,对症治疗。

关于宝宝遗传的14个常见问题

疑问一:“黑李逵”能生“白雪公主”吗?


        正解:可以。人类肤色遗传是由2对以上的基因控制的,不同肤色的基因对后代作用是相同的,不存在显隐性的区别,所以如果父亲肤色较黑,而母亲皮肤白皙,那么孩子会得到一个“中和”的肤色。在相同人种间婚配,其后代子女肤色相差多不大,如果一个白人和一个黑人通婚,那么生下的后代就是灰黑色。


疑问二 :不像爹来不像妈,这个孩是谁的娃?


        正解:孩子长得不像爹也不像妈,这并不等于孩子就不是亲生的。人的相貌、身高、性格和智力这类特征的遗传除受多个基因控制外,还受到非遗传的环境因素影响。


        人类的遗传特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单纯由某一对等位基因决定的遗传特征,称为单基因遗传特征如血型、DNA多态性等。父亲与母亲分别将自己的一个基因传给后代,组成孩子的基因型,一旦形成,不再改变。另一类是复杂的遗传特征,如人的身高、胖瘦、肤色、智商、性格、行为和相貌等。这些遗传特征是由多对基因和环境等条件共同作用后形成。每对基因的作用是微小的,多对基因的共同作用就决定了个体的特征。在精子、卵子成熟的减数分裂时,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是随机组合的,因此同胞间各自得到的基因可以不相同,相貌也就不完全相同。另外复杂的遗传特征受环境影响较大,如身高和体重就与生活环境、营养状况、生活习惯等后天因素直接相关;智商与受教育情况有关。


疑问三: 父母都是A型,生仔可以是O型吗?


        正解:可以。普通人大都知道人类ABO血型系统有O、A、B、AB4种血型,实际上这4种为表现型。其基因型有00型、AO型、AA型、B0型、BB型以及AB型6种,所以同是检测到的A型血,其基因型可为AA或AO,B型血也是同理。正因如此,那些所谓A型父母可能不是AA,而是AO,那么当父母双方携带O型遗传因子的精卵结合时,子女就是O型血了。还有,一个人的血型未必终生不变,患癌症、输血、服药以及接受放射性治疗等,血型会发生短期改变,过一段时间会恢复原状。而那些患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孩子接受骨髓移植后,血型可永久变得与供者相同。此外,由于人类对血型尚未完全了解,发现有极少数情况会“违背”上述遗传规律。


疑问四 :小时候是矮鼻梁,长大后有可能成为高鼻梁吗?


        当然有可能,这正是鼻子遗传的有趣之处。鼻子的遗传基因会一直持续到成人阶段。当然想要拥有笔直、高挑、窄孔的鼻子,爸妈必须都是小鼻孔、窄鼻子,而且至少一方鼻子高直。


疑问五 :爸爸是黑眼睛,妈妈是蓝眼睛,宝宝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


        眼球颜色的遗传遵循着“黑色等深颜色相对浅颜色是显性遗传”的原则。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让宝宝有蓝眼睛的话,即使你选择了蓝眼睛的爱人,可因为你是黑眼睛,你生的宝宝是蓝眼睛的几率会很小。


疑问六: 近、远视眼会遗传吗?


        宝宝是否会近视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当爸妈均为高度近视时,宝宝近视的几率就会更大,即使不是一出生就成为近视,也会成为近视基因的携带者,一旦受到环境的影响,就可能发展为近视。不过,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因为遗传因素而成为近视的人数仅占近视总人数的5%,可见后天环境和习惯的影响更加不容忽视。此外,远视也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疑问七: 少秃顶遗传吗?


        少秃顶是遗传的,而且在男宝宝身上为显性遗传,在女宝宝身上为隐性遗传。概括地说,少秃顶是由爸爸遗传给儿子的。如果爸爸是秃顶,外祖父也是秃顶,男宝宝的发生率大概是100%;如果爸爸不是秃顶,外祖父少秃顶,男宝宝有25%的可能;如果爸爸不是秃顶,外祖父满头浓发,那宝宝秃顶的可能性几乎为0。


         此外,少白头也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爸爸少白头的话,宝宝少白头的可能性会很高。


疑问八 :爸爸长得矮,宝宝也会矮吗?


        “娘矮矮一个,爹矮矮一窝”,这种说法其实是一种误传。身高属于多基因遗传。而且决定身高的因素35%来自爸爸,35%来自妈妈,其余30%则与营养和运动有关。


疑问九: 体型与遗传有关系吗?


        体型也属于多基因遗传。据统计,爸妈均瘦,宝宝也多为瘦型,仅有7%会胖;爸妈之一肥胖,宝宝有40%肥胖;爸妈都肥胖,宝宝有80%肥胖。肥胖的人往往有家族史,但环境因素对体型的影响也很大,出生后的生活条件、营养情况、运动情况、工作性质等因素均对体型有作用。


疑问十 :混血儿的肤色会像谁?


        人的肤色同样是多基因遗传,不同的肤色基因对后代的作用是相同的,即,两个不同肤色的人结婚,混血儿的肤色呈现爸妈肤色的中间类型。


疑问十一 为什么有的双胞胎像有的却很不像?


        双胞胎可分为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所谓同卵双生是指只有单一的一个卵细胞受精,受精卵在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2个细胞各自发育成2个胚胎的双生方式。由于2个胎儿来自于同一个受精卵,遗传物质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性别完全一样,其遗传特性和表现特性几乎没什么差别,因此相貌也特别相似,这种双生也叫单卵双生。与此相反,异卵双生是指2个成熟的卵子分别与2个精子受精形成2个受精卵,各自发育成一个完整胚胎的双生方式,由于这种双胞胎来自2个不同的受精卵,所以其性别可能一样可能不一样,而且遗传特性和表现特性有较大差别。


疑问十二 :性格会遗传吗?


       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宝宝在性格上与爸妈具有相似性、继承性。不过也与后天的培养有关。正如巴甫洛夫所说:“性格是天生与后生的合金,性格受于祖代的遗传,在现实生活中又不断改变、完善。”


疑问十三 :长寿也会遗传吗?


        长寿属于多基因遗传,不仅涉及多种遗传基因,而且还受到饮食、运动和环境等的影响。长寿的遗传特征有两点:一是长寿可多代连续长寿,也可隔代长寿,或只是两代长寿;二是呈现母系遗传优势,也就是说女性比男性长寿。


疑问十四 :智力与遗传有关系吗?


        事实表明,智力与遗传是有一定关系的。一般而言,爸妈智力高的,宝宝的智力也较高;爸妈智力一般,宝宝的智力也平常;爸妈智力有缺陷,也可能导致宝宝的智力发育不良。但是后天的教育、学习和营养等因素在智力的发展中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只有先天和后天相结合,才能将宝宝的智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中国孩子最常见的13件烦恼事儿

        中国的父母苦口婆心、望子成龙,中国的孩子从小背负的精神压力远远大于其他国家,有13种烦恼,在中国孩子身上体现最多,本文列举这些烦恼,以便引起家长的注意。文明的进步,使孩子在公德和修养方面起点比父母高,那就让我们放下家长的架子,向孩子学习吧,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和趋势,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事实上,我们需要向孩子学习的还多着呢。


  1、家庭不和


  大人不懂得谦让,经常互相责怪。其实,无论是父母吵架,还是父母和老人不和,对于孩子来讲都是心理上的电闪雷鸣、雨雪交加,但苦于自己年龄尚小,无能为力,只好躲在角落里暗自抽泣。


  和谐的家庭气氛对于孩子的成长,就像充足的阳光和水分。父母的关系就是孩子的天气,孩子的心灵还很稚嫩,恶劣的天气不仅妨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往往还会留下终生的心理阴影。构建温馨、互爱的家庭,是父母对孩子应尽的责任。


  2、父母品行


  老师刚讲了语言美,回家就听到大人骂街;课堂上刚受了公德教育,爸妈就乱扔垃圾、捡钱不交公。


  文明的进步,使孩子在公德和修养方面起点比父母高,那就让我们放下家长的架子,向孩子学习吧,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和趋势,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事实上,我们需要向孩子学习的还多着呢。


  3、爸妈不陪自己玩


  童年的孩子最喜欢一家人在一起游戏,遗憾的是,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大人们有自己的世界和娱乐方式,在中国,陪孩子玩历来被认为可有可无。


  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游戏,看着孩子一天天变化、长大,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等孩子进入了青春期或者年龄更大些,这样的机会就少了,还是趁现在多多享受天赐的快乐吧。爸爸们可别认为和老婆孩子在一起没面子,这是封建大男子主义的糟粕,文明程度越高的社会和阶层,越重视和家人的相处。


  4、不容申辩


  没有申诉的机会,若执意申辩,就被视为顶嘴犯上,必遭严惩。


  这是封建家长制的典型表现,是平等、民主精神的反面,害莫大焉!试想,假如孩子已经习惯了适应不公,假如孩子除了寻求许可就再也没有什么自己的主意,我们挚爱的孩子将如何面对他们的生活呢?培养一个理性并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孩子远比保住大人的面子重要。


  5、父母的不良嗜好或习惯


  烟雾缭绕、酒气熏天、麻将声声,不良习惯的另一面就是不良性格,大人酒喝多了,麻将输了,最后遭殃的却是自己。


  不良嗜好,不仅带给家人烦恼,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身体危害极大。不管那个习惯持续了多少年,还是咬咬牙戒了吧,没有改不了的习惯,只有不想改的人!


  6、父母包办


  无论是穿衣服、时间安排,还是交朋友、选报兴趣班,都不能自己做主。大人的解释永远是:小孩子懂什么,这都是为你好。


  父母包办的现象在中国十分普遍,要么是父母放心不下,要么是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确而重要的,其实,即便孩子再小,也是一个人,他们的兴趣和感受需要尊重,他们应该有一定范围内的自主权,只有给他们自己做主的机会,他们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才不至于毫无主见。对于交朋友,我们应该给他们原则性的指导,但是最好不要具体的干涉,其实,什么样的朋友有什么样的好处,学习不好的朋友可能胆子大、脑子活,也可以丰富孩子的性格,我们成年人不也是什么朋友都要有吗?


  7、语言伤害


  大人口不择言,殊不知“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你不是孩子,就永远不能体会到被父母责骂、贬低的滋味。


  即使是面对自己的孩子,说话也不要毫无选择,孩子年龄越小,他们对于父母的评价就越依赖,消极的评价、恶劣的情绪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其实,同样一句话,有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说,善意和鼓励的角度,比指责和贬低更能发挥积极的效果。


  8、学习·考试


  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没有应有的童年自由和乐趣;考得好了怕自己骄傲,考不好“今夜有暴风雪”。


  父母对孩子优异成绩的渴望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是,如何才能真正帮上孩子,事实上,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督促,并没有起到效果,吃力不讨好。关于这个问题,《成长》将在下一期杂志中专门进行具体而深入地讨论,敬请阅读。


  9、没有隐私


  日记被看、书包被翻是家常便饭,为了完全监控我们,父母大人逢强智取,遇弱强攻,还美其名曰:上级审查。


  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女孩,父母怕她谈恋爱走弯路,形影不离,没收了手机,上学放学父母轮流护送,孩子回家就被锁在房间里,女孩为此产生了极大的抵触情绪,要给大人一点“颜色”看,结果就是在父母看管最严的时候,女孩怀了孕。记者采访时,女孩说:“手机上交,我可以借同学的,我有家里的钥匙,他到了我家楼下,电话打给我,我就从窗口把钥匙丢下去,他到我家开门,然后我就出去了。父母把我反锁在家里根本没效果。他们越这么‘关押’我,我就要给他们点颜色看,我怀孕就是给他们的‘颜色’,是他们‘逼’出来的。”这是现实中一个让人十分痛心的真实故事。且不说这种方式对孩子的不尊重,就事情本身而言,看管和监控,不仅无效而且是危险的,所谓“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那么,不监控,怎么办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孩子合理的态度和价值观,简而言之,父母能做的是教会孩子选择,而不是监控、替代和强迫孩子选择。


  10、被怀疑冤枉


  考试、作文得了高分被怀疑抄的;花瓶碎了,钱少了,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哭了,被认为是自己干的;自己出于好心做一件好事,做砸了,或者还没做完,就被误以为淘气狠批一顿。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即使孩子淘气、不懂事、有“前科”,我们在弄清真相之前,也应该把疑问藏在心里,不要轻易兴师问罪,被冤枉的滋味可不好受,这样的行为是对孩子极大的不信任和不尊重。想想我们被朋友或者领导怀疑和冤枉的滋味,我们就知道孩子内心多苦恼了。


  11、父母失信


  许诺的事情不认账或者大打折扣或者无限期拖延,甭管自己多盼望,盼了多久。


  父母的失信两个明显的消极影响:其一,父母的威信大打折扣,而父母的威信是教育的基础;其二,父母的失信行为给孩子树立了消极榜样,你说话不算数,很难要求和指望孩子说话算数,只要你无法完全监控,孩子随时存在失信的可能。


  12、不被尊重


  建的模型被扔掉,贴的墙画被撕烂,养的小动物被送人或吃掉。自己做了糗事,父母逢人便讲。


  父母不被尊重,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自己小时候也没有受到父母的尊重。不懂得维护孩子自尊心的父母是最失败的父母。


  13、缺乏宽容与理解


  我们还小,思维能力和身体能力都不成熟,很多时候犯错、闯祸远非我们本意,但是我们得不到应有的宽容和理解。


  中国人普遍缺乏尝试精神,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幼年时期,尝试失败不被宽容和鼓励,从而不敢尝试。建议父母朋友宽容孩子无意的过失,鼓励孩子尝试心中的想法,虽然未必成功,但是孩子会从中获得成长的机会。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今日要闻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