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药家鑫的父母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药家鑫的父母】最新推荐阅读健康母婴知识,近来【药家鑫的父母】的健康母婴知识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药家鑫的父母】与它有关的最新内容是什么【药家鑫的父母】可以学习到哪些知识。
【药家鑫的父母】最新推荐阅读健康母婴知识,近来【药家鑫的父母】的健康母婴知识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药家鑫的父母】与它有关的最新内容是什么【药家鑫的父母】可以学习到哪些知识。

父母陪睡会导致孩子性早熟?

近年来,有关儿童性早熟的报道层出不穷,速成鸡、催熟的水果蔬菜、豆浆豆制品等食物大概是最常听到的“背锅侠”了。但是最近又看到了一个更为“耸人听闻”的说法——孩子长期和父母同睡,容易导致性早熟。虽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该逐渐让孩子学会独自睡觉,但是用“会导致性早熟”这样的理由来吓唬人,真的是让专家没办法认同。

“性早熟”到底该怪谁?

喏,就怪它们:

1.疾病原因:性早熟一般分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前者是由大脑中的病变引起的,后者主要是由于卵巢或睾丸长了肿瘤,或是肾上腺的一些疾病,刺激身体分泌性激素导致的提早发育。

2.其他原因:除疾病之外,如果孩子长期营养过剩、误食了含有性激素的药品(如避孕药)、接触会引起性早熟的化学品,也可能会导致性早熟的发生。有些情况下,孩子过早接触了超越其心理年龄的内容,比如一些不适宜的语言、画面,也可能会对孩子的性萌动和性意识觉醒产生影响,甚至可能会导致儿童性早熟。还有一些找不到原因的性早熟,被称为特发性性早熟。

在这种种可能导致性早熟的原因中,压根就没有父母陪睡什么事儿。

孩子应该跟父母同睡吗?

虽然父母陪睡不会导致孩子性早熟,但还是不建议爸妈和孩子们同床共枕。原因如下:

1. 对小婴儿来说,同睡更危险。有很多人认为,宝宝跟妈妈睡一张床,不仅喂奶更方便,还能增强母子之间的亲密联系,但对小婴儿来说,跟父母睡同一张床,会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所以,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是,婴儿与父母同室但不同床,可以把宝宝的床放在离爸妈比较近的位置,能够互相看到、摸到。这样既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同床给宝宝带来的风险,又能保证爸妈和宝宝的亲密联系。

2. 对大宝宝,分房睡更好。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孩子和父母都需要各自独立的空间睡觉,迟迟不分房睡,不仅不利于孩子养成独立睡眠的习惯,还会对夫妻关系造成一定影响。对于宝宝来说,一般在 3岁左右,会逐渐注意到男女的性别差异,意识到自己和爸爸(或妈妈)的身体构造不一样。如果继续和父母一起睡,可能会对孩子的性认知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对夫妻双方来说,如果在宝宝已经比较大的情况下,还继续睡一间房,不仅会直接影响夫妻生活,也会对夫妻关系造成影响,甚至引发矛盾。

怎么帮助宝宝独自安睡?

假如宝宝习惯了和爸爸妈妈一起睡,突然让宝宝一个人睡,难免会抗拒,爸妈们可以循序渐进慢慢达成让宝宝独睡的目的。

1. 先让宝宝适应分床。如果宝宝小时候一直是和爸妈同床睡,那么在让宝宝独睡之前,可以先从分床睡开始过渡。在爸妈的床旁边,给孩子准备一张他喜欢且舒适的小床,然后逐渐分开距离,为分开睡做好准备。

2. 跟孩子做好沟通。在正式分房睡之前,爸妈可以通过小故事、绘本之类的向孩子传达“大孩子应该要自己睡”的观点。刚开始分房睡时,有些孩子可能会恐惧或者不适应,爸妈可以在入睡前多陪他一会儿,讲讲故事之类的,等孩子入睡后再离开。

3. 态度要坚定。虽然已经跟孩子说好分房睡,但还是可能出现孩子突然又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睡的情况,甚至可能会半夜跑到爸妈床上赖着不走。遇到这种情况,爸妈不能太心软,轻易就跟孩子妥协,而是应该温柔坚定地向孩子表明,爸爸妈妈想自己睡,宝宝也应该自己睡,不要让之前所做的努力前功尽弃。

文/潘慧(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北京青年报

女儿智商130成绩却不好诊断结果让父母很意外

钱江晚报微信公众号消息,开学才一个多月,杭州某医院的学习困难咨询门诊已接待了近百个孩子。

  每位家长走进诊室时都是一脸的着急,第一句话就问,“医生,我家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什么总是上不去?”

资料图

  “他们基本上都是小学生,其中三年级的孩子占了2/3。”正在坐诊的方妍彤医生告诉钱江晚报记者。

  而经过详细的问诊与综合评估,绝大多数孩子都被确诊患有多动症,有些严重的还合并学习障碍、对立违抗、焦虑、抑郁等。

  方医生说,在大家的普遍认识中,多动症的孩子就应该是成天上蹿下跳,一刻也闲不下来。殊不知,那些平日里过分安静的孩子,也很可能是多动症患者,他们的多动不表现在行为上而是思维上,具有很强的隐匿性,99%的家长都会忽略,提醒大家提高警惕。

智商130的安静女孩

  成绩为何总在中下

  小娟(化名)在杭州城北某小学上三年级,学习成绩总是稳稳地处于全班中下水平,父母看着却只能干着急。开学后不久,听说一家医院新开出了学习困难咨询门诊,于是,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带着女儿去了。

  “一般来我们门诊的孩子都特别活跃,有踩着滑板到处溜达的,甚至还有在地上打滚吵闹的,相比之下,小娟与他们有着天壤之别,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她都安静地坐着,交流时显得大方得体,绝对是大家心目中那种文静乖乖女。”方医生说,据她父母介绍,小姑娘平日里在学校和在家都是这么安安静静,回家就做作业,有时间还会看点感兴趣的历史书,可她的成绩为何总是平平,家长曾一度怀疑她的智商。

  可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小娟的智商测出来有130,比平均值高出了30,已属于很优秀水平。

  而她的“天赋”在历史方面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许多同龄孩子连中国的朝代更替都没搞清楚,她已经在那琢磨“二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国际上重要的历史话题,说起来连大人们都常常接不上。

  于是,父母又以为严重偏科是导致女儿成绩总上不去的主要原因。

  在测智商后,方医生又为小娟做了注意力、视听整合等一系列专业的检查,然后又向老师和家长详细了解小姑娘的日常表现,最后得出的结论竟是孩子患有多动症。方医生说,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因为不能好好集中注意力,90%以上学习成绩都不好。

  “安静”的多动症女孩

  比例远高于男孩

  小娟的父母不能理解的是,自己的女儿明明安安静静的,怎么会是多动症呢?

  “多动症的学名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可分为三种类似:一是注意缺陷型,二是多动冲动型,三是前两者的混合型,后两者因在行为上外显,容易被大家识别,而第一种看起来虽不吵不闹,但其注意力却没集中在该做的事情上,脑子其实在神游,如此隐匿的多动不容易发现。”方医生说。

  对于多动症,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为3%~6%,男女比为4~9:1,但临床上发现,在安静的多动症中,女孩的比例要远远高于男孩,因此家有特别文静女孩的家长尤其得多个心眼。

资料图

在多动症的识别上,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放眼于学习成绩,通常是到了三年级左右,看孩子成绩还不乐观才去求助医生。事实上,多动症的发病年龄已扩大到4至18岁,只要家长和老师多注意观察,有的孩子在幼儿园大班就能被发现,这样越早干预效果越好,甚至可以不用吃药只给予行为矫正就好。

  但如果没能得到很好的干预治疗,30%会转变成成人多动症。而早发现的关键就在于对孩子社会功能的观察与评估。

  就拿小娟来说,老师反映,她在上课时看起来端端正正地坐着,但并没有在认真听讲,有好几次点名让回答问题,她就像没听到一样,要等同桌提醒了才缓过神来。

  而爸爸妈妈吐槽,女儿虽然放学后一回家就做作业,但他们去向同班同学了解后才知道,人家平均一小时能完成的作业,她都得两小时才能做完。

  方医生表示:“上课神游,做作业磨叽,没有时间观念是安静的多动症典型表现。另外,晚上入睡困难,早上不肯起床,自己的东西不会整理,不能很好的与同伴交流等症状也需警惕。”


、重庆晨报综合

惨!4岁女童跌入滚水,父母的好心却让烫伤面积扩大至42%...

新闻提要

上个月,4岁女孩红红(化名)在外婆家玩耍时,不慎跌入一桶滚水中,全身大面积烫伤。住院一周后,家人因经济拮据将她接回家护理,内服和外敷了中草药,可红红的病情不但没改善,反而竟加重了,烫伤面积扩大到42%,还出现创面脓毒症、缺氧性脑病等。。。



女儿跌入滚水烫伤溃烂

出院后敷草药竟起反作用

据红红的爸爸欧先生介绍,他和妻子在深圳的工厂打工,独生女红红被送往普宁的外婆家。8月10日,红红的外婆烧了一大桶滚水,她玩耍时不慎跌入滚水中,随后被送往当地医院诊断为烫伤下肢、臀、躯干等。“我们家庭经济情况不好,实在拿不出医药费让她继续治疗。”欧先生称,他和妻子都是农村家庭,出来打工时间不长,父亲因高血压引起的糖尿病、尿毒症等并发症,需要去医院透析来维持生命,已经花光家里的积蓄,没有余钱让女儿继续接受治疗。

(网络图片)


欧先生说,当时让红红在医院住院一周,见其病情稳定后就送回家护理,“采取保守治疗办法”。欧先生请当地郎中抓了中草药,每天内服外敷,结果8月底发现女儿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出现高烧、呼吸困难、抽搐等症状。送往医院治疗后,医生称红红的消毒没有处理好,已经由II级变成III级感染。


欧先生称,医生告知他要做多次手术,听说后续治疗费高达40万元,而家中已经债台高筑,“女儿还这么小,人生才刚刚开始,真希望能度过这个坎。"

(网络图片)

女童烫伤面积已达42%

肚脐到下肢几乎没有完好的皮肤

记者在南方医院烧伤科看到红红时,她正躺在病床上,全身包裹着白纱布,安静地躺在病床前。欧先生揭开女儿身上裹的纱布,只见从肚脐到下肢的皮肤,几乎都被烫伤溃烂,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肤


据南方医院烧伤科副主任医师李志清介绍,红红的父母将女儿带回家内服外敷中草药,一定程度上加重她的病情,“刚开始烫伤得并没这么严重,如今她的创伤出现了溃烂了。因为中药里含有鞣酸,内服对人体肝肾功能有损害,外敷也会加剧烧伤创面。目前红红被诊断为热液烫伤42%,创面脓毒症、缺氧性脑病、肺部感染等,后续需要做多次清创手术、植皮手术和抗感染治疗等,需要大笔后续治疗费。

(网络图片)


李志清提醒家长,如果孩子意外被开水烫伤,要立即脱下身上衣物,并用凉水冲洗伤口,随后用干毛巾将孩子裹着送往医院治疗。


新闻延伸

烫伤误区!别再这样做了!


实在为小女孩感到心痛

希望她能早日康复!

以后万一碰到类似情况,千万不能这样做了


来源:广州日报、人民日报、江南都市报


更多资讯,请关注绘阅读

7岁女孩纹身后被送去急救,父母遗憾终身!

话说,对于许多想要纹身,却又怕疼怕后悔的人而言,给自己来一个临时性的纹身会是比较好的选择。比如说纹身贴纸啊,高仿真纹身啊等等……

“海娜纹身” (Henna Tatoo)由于不需要动用针头,不用遭受疼痛,因此也成为了许多纹身控们的新宠…


随手搜搜,你就会看到,不少杭州人也对它青睐有加。



这是一种人体绘画,也是一种古老的身体装饰艺术,在东南亚,中东,北非等地区比较盛行,而手绘的原材料,是来自名为海娜的灌木,人们采摘下这种灌木的叶子,将其磨成极精细的糊状物,便成为了手绘师重要的绘图原料。


严格地说,它和普通纹身还不太一样,因为它并不是刺上去的,它只是绘在皮肤上的装饰图案,通常可以保存几天或者几个星期之久。


而今天要说的这个故事,

就与这种纹身有关。

不幸的是,

故事的主人公却因为它,

留下了终生的遗憾…


照片中的这对夫妻来自英国↓


丈夫Martin Gulliver今年50岁,

是英国皇家邮政的一名经理,

而妻子Sylvia今年43岁…

他们还有一双可爱的儿女,

大儿子Sebastian今年9岁,

小女儿Madison今年7岁。



一家人一直过着幸福安宁的生活,

夫妻俩对年幼的孩子也十分宠爱。

这不,由于正值暑期,

一家四口决定前往埃及度假…

原本,整段旅程都十分开心惬意,

两个年幼的孩子也表现的乖巧懂事,

完全没添乱,

这让爸爸Martin感到非常欣慰,

于是他决定要好好奖励一下小家伙们…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过的,虽然海娜纹身对于我们而言还是个新鲜玩意儿。


但它存在的历史已过千年,盛行已久,在埃及的街头同样也很常见。


两个孩子自打来度假以后,也被这种神奇的艺术所吸引,向Martin念叨了好几次想去试一试。


Martin考虑了一下,觉得一来这玩意儿不是永久性的,二来这种皮肤艺术原本也有祈福的含义在,就这样,他心一软,决定就答应孩子们的要求吧…


在他们所住的四星级酒店里,就有一家沙龙提供海娜纹身的服务,两个不到10岁的小家伙就这么拥有了人生中第一款纹身。


【预警,部分图片可能引起不适,慎点】


黑色的海娜纹身…


(右边为Madison手臂)

然而,纹完后没多久,小哥哥Sebastian就后悔了。


他向父母表示这玩意儿在手臂上太痒了,很快就跑去全部洗掉了…


至于妹妹Madison,似乎并没啥不舒服,带着她酷炫的图案一直活蹦乱跳到旅行结束…


可是,7月25日,也就是全家人回到英国没多久,妹妹Madison的情况开始不对劲了…


一开始,她也是感到痒痒地老想去挠,紧接着纹身下的皮肤甚至冒出了水泡,父母当即决定给她把纹身洗掉。


此时,不安的Martin开始上网搜索和黑色海娜纹身有关的资料,然而,他看的全是令人不安的真相…



他发现,原来海娜本身应该是棕红色的,而Madison纹的之所以呈现黑色,是因为添加了化学成分。这种化学试剂名叫对苯二胺(PPD),多用于我们常见的染发剂中。


纹身膏中的PPD成分含量达到估计值2.5%时就会诱发接触性过敏反应,而它的致敏作用会对儿童的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后果不堪设想…



父母吸烟增加儿童白血病风险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最新研究发现,父母吸烟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发生相关。

  为了明确父母的吸烟习惯与孩子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关系,研究人员分析了59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治疗前的肿瘤样本。结果显示,约2/3的样本至少含有一种基因缺失、突变。孕妇在孕期及哺乳期吸烟的情况下,儿童相关的基因缺失更常见。孕期日吸烟量每增加5支,子女的相关基因缺失数量增高22%;哺乳期的日吸烟量每增加5支,其子女的相关基因缺失数量增高74%。受孕前,若母亲、父亲的日吸烟量达5支,则将来子女相关基因缺失的数量分别增高7%和8%。

  研究还发现,无论是孕期吸烟还是孕前吸烟,男孩受母亲吸烟的影响更大。研究者猜测,这或是因为男性胚胎的成长较快,发育中的淋巴细胞更不耐受毒性物质。


为什么父母经常拥抱让宝宝更加聪明?

宝宝的情感表达方式最简单,也最直接,对他来说,最好的表达爱他的方式就是去拥抱他。通过亲一亲、抱一抱,告诉他你对他的爱,他就能够感受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并且会给予回报。

研究显示,婴儿期缺乏拥抱的宝宝会爱哭、易生病、情绪易烦躁;而经常被触摸和被拥抱的宝宝,其心理素质要比缺少这些感受的宝宝健康得多。

→ 拥抱宝宝有4大好处

1.对宝宝的大脑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大人搂抱、触摸宝宝,与宝宝身体亲密接触,对其大脑发育有着重要意义。每当你抱起宝宝,轻柔地触摸他的身体,亲亲他胖嘟嘟的小脸蛋,摸一摸他的小脑袋、捏一捏他可爱的小脚丫,这些都是在“抚触”他的心灵。你每一次抚触,宝宝的大脑就接受了一次良性的刺激,而这些刺激能促进宝宝智能的发展。

2.让宝宝感觉到安全

温柔的拥抱和抚触能让烦躁中的宝贝安静下来,减缓压力。宝宝只有在平静时才有探究环境的兴趣,才能把周围一切事物当作探索的对象,在探究中学习。

3.促进宝宝健康成长

心理学家指出,拥抱有利于缓解宝宝的沮丧情绪,提升免疫系统的效率。许多儿科医生发现,拥抱和抚摸还有助于促进宝宝的身体发育和疾病治疗。

4.促进亲子依恋关系的建立

爸爸抱着宝宝,用胡子轻轻扎扎他的小脸,把他举得高高的,或者让他在脖子上“骑马马”,会让宝宝感觉到爸爸的坚强有力。而妈妈抱着宝宝,给他讲故事,等他瞌睡的时候给他唱摇篮曲等,会让他感觉到妈妈的温柔。你们也在拥抱宝宝的过程中感受到宝宝的乖巧与可爱,而在这种亲子互动中更易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

→ 宝宝何时需要拥抱

一天中必不可少的三次拥抱

早晨醒来第一次拥抱。宝宝在睡了长长的一夜醒来,给他一个拥抱,问候宝宝早上好,睡得香不香,然后给他穿衣起床。

下班回家第二次拥抱。你在外工作了一天,宝宝一天没有见到你,更需要你一个大大的拥抱来弥补这种长时间分离带来的亲子想念。

宝宝睡前第三次拥抱。在宝宝睡前亲亲他的小额头,亲子之间互道晚安,宝宝带着你拥抱的余温,一定能美美地睡个好觉。

每天接送宝宝上幼儿园时把宝宝送到幼儿园,意味着他要和你分开一整天,此时给他一个拥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的分离焦虑感。晚上接宝宝离园,亲子之间由于较长时间的分离,也需要一个温暖的拥抱。

→ 特殊时期更需要拥抱

宝宝焦躁不安时、生病时、受了委屈时、被别的小朋友欺负时……这些特殊时期,你的拥抱能减缓宝宝的焦躁感,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宝宝对病、痛、委屈等的注意力。

→ 爱心提示:拥抱宝宝有讲究

拥抱宝宝如此重要,你绝对不能敷衍了事地随手一抱,拥抱也不只是简单地双臂抱紧他,要知道,拥抱宝宝的过程实质是给他心灵以滋养的过程。

拥抱宝宝时,你可以给他感兴趣的东西,如妈妈的乳汁、温柔的抚触、好听的歌谣等,同时辅以柔和的目光,注视他的眼睛,让他知道你在关心他、关注他,让他知道你最了 解他、最爱他。

从现在开始,敞开双臂,温柔地拥抱你的小宝贝吧!不管是对宝宝还是对父母,都是一种温柔而健康的行为。


7岁胖丫体重75公斤父母只愿其能独立行走

能独立行走在很多人眼里不是件难事,但对小云来说却非常不容易。今年7岁的小云体重已达75公斤,由于太胖,她一步也不能独立行走。本该到了上学的年纪小云也只能放弃,家里为给小云减肥已花费百万元,母亲也不能工作,寸步不离的照顾她。图为小云的脂肪太厚,抽血的时候扎了好多次才找到血管。

 近日,小云和母亲、姥姥来到长春开始一段减肥治疗的路,小云的妈妈说,能像正常孩子一样独立行走,能够上学就是她的希望。小云的妈妈说,小云自从变胖后脾气就变得暴躁。

小云在妈妈的搀扶下才能勉强直立行走。小云的妈妈必须形影不离的照顾小云。

小云每次上治疗床的时候都非常困难,需要好几个才人的帮助能上去。

 小云3岁多的时候比别的同龄孩子都瘦,只有12.5公斤,就是快到4岁的时候,突然开始胖,一个月就胖了10公斤,然后就没完没了的胖,现在孩子7岁多了,直接到了现在的75公斤。

小云现在出行基本靠轮椅,每次把她搀扶到轮椅上也让她的妈妈感到很疲惫。

 小云在吃午餐。小云在家时妈妈都控制她的饮食。

家人为给小云治病辗转过很多地方,花费百万,至今还欠有外债。

3岁女童听力受损因父母整天让她听早教音乐

“本来是想让孩子从小在音乐的氛围中长大,乐感好些,没想到差点害了她!”昨天,张女士后悔不迭。

宁波市康复医院耳鼻喉科黄加祥副主任医师说:父母给孩子创造音乐环境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长期让孩子处在噪声中,孩子的耳朵实在太受罪了。孩子的听觉器官非常娇嫩,更需要家长细心呵护,谨防家庭噪音对听力造成永久性伤害。

3岁女童听力比同龄孩子差

张女士的女儿小名豆豆,刚过了3周岁生日。

“我很喜欢音乐,但是没有机会走上音乐道路,就把这个梦想寄托在女儿身上了。”张女士说,女儿还在肚子里时,她每天都会坚持音乐胎教一小时。女儿出生后,自己更是不遗余力地为她创造音乐环境。

豆豆满月后,张女士买了个蓝牙小音箱。“我觉得,让孩子在音乐的氛围里耳濡目染最重要。小音箱和手机蓝牙连接后,不用插线就能放音乐了。我一般把音箱放客厅,声音调到中等,女儿在家里各个角落都能听到音乐。除了睡觉或讲故事时间,音箱都开着。”

张女士给女儿听的音乐主要是儿歌,还有些流行音乐和钢琴曲。去年夏天起,还加入了大量的英文童谣。“既有音乐氛围,又有英语环境,我想着这样长期熏陶下来,应该会有帮助。”让张女士开心的是,女儿在音乐上的确比同月龄的孩子要“有感觉”,能唱不少儿歌,还能用小手准确地打拍子。

可春节前,张女士注意到了异样——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女儿总喜欢自己去把小音箱的声音调大些,早教机的声音也开得越来越大。平时喊她,反应似乎也比以前要慢一些。

“你们家孩子这样长期听音乐,会不会影响听力啊?”邻居偶然间的提醒,让张女士慌了神。经过检查,出生时听力正常的豆豆,目前听力和听感知能力都低于同龄的孩子,需要及时进行矫正。

父母给孩子听音乐要注意音量和时间

宁波市康复医院耳鼻喉科医生黄加祥说,婴儿和幼儿的听觉器官非常娇嫩,有些成人认为并非特别响的声音,都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

比如像豆豆这样,从满月起就每天长时间听音乐,耳朵承受的压力的确很大。父母给孩子听音乐,做环境熏陶,一定要注意音量和时间。

“音量一定要轻柔。有个判断标准,音量不要超过日常对话的声音。如果音乐声超过或等同于平时大声讲话的声音,对婴幼儿显然就成了噪音。另外,像架子鼓、爵士鼓之类的声音虽然好听,对幼儿来说,就是噪音了,不要让过小的孩子接触。”

在时间方面,最好每半小时至一个小时,就暂停乐声,让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下得以休息。当然,能不用耳机就不要用耳机。

黄加祥解释,家庭噪音有一定隐蔽性,当事人往往因为“适应”而忽略了。家庭噪音主要会引起幼儿内耳毛细胞、毛细血管形态及其功能损伤,从而导致小儿听力下降、耳聋或其他听力障碍。听力的下降和丧失有一个过程,但是孩子很难准确表达。他建议,一旦发现自己孩子的听力出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新闻延伸

父母呼噜声音响会否影响同床睡的孩子听力

“我和妻子睡觉时打呼噜的声音很大,双胞胎孩子都和我们同床睡觉,会不会对听力有影响?”年轻爸爸朱先生很担忧。

“我总觉得自己打呼噜的声音起码有70分贝。”朱先生虽然没有专门测过自己打呼噜有多少分贝,但可以肯定的是,声音真的不低。出差时,同屋的人往往“苦不堪言”。同时,妻子打呼噜的声音也不小。在父母呼噜声构成的“环绕立体声”萦绕之下,孩子的听力会受影响吗?

“父母有这样的意识是件好事。”黄加祥说,不过,在他几十年的门诊中,还没有碰到过因为父母呼噜声影响孩子听力的例子。

“我建议,睡着的时候,可以请家人在隔壁房间听听看。如果隔壁能听到,这证明呼噜声的确不轻。还有一个重要指标是时间,如果只是偶尔打呼噜,或者一晚上打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没什么事。要是一整晚大声打呼噜,对孩子的听力的确是负担,也会影响孩子睡眠。”

另外,房间如果狭窄、封闭,不利于噪音扩散。相反,如果窗户开着,门留着缝,空气流通,也能降低呼噜声的影响。

黄加祥建议,如果通过家人的“监测”,发现大人的确长时间大声打呼噜,建议可以考虑和孩子分房睡。或者,大人可以改仰睡为右侧睡,这样,呼噜声会明显减轻。


女婴与父母同盖一床被致器官损伤爸妈放弃治疗

都说有一种冷叫“大人觉得你冷”。

  刚出生不久的宝宝常被裹成粽子,睡觉还被盖上厚厚的棉被。

  殊不知,有些悲剧就这么发生了。

  2月15日,在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一科,2个月大的双胞胎姐姐小天(化名)被诊断患上捂热综合症,爸妈无奈只能放弃治疗。

  原本这是一个幸运的家庭,家中有一对双胞胎女儿,两个月大的小天是姐姐。2月13日凌晨,家人发觉小天有些不对劲,原本晚上要吃夜奶,中途也会哭闹,这一晚小天格外安静。

  家人查看发现,小天躺在被子里,大汗淋漓,皮肤偏灰色。察觉不对劲,家人赶紧把她送到益阳当地医院。在送医途中,小天出现了抽搐的状况,医生测体温后发现有41℃。

在当地医院,医生进行了紧急处理,发现孩子多器官功能损伤,当日晚上8点多,孩子被送至湖南省儿童医院。

▲2月15日,湖南省儿童医院,得了捂热综合症的小飞仍在救治中。图|记者金林

  “根据孩子的状况,考虑是捂热综合症。”该院重症医学一科副主任医师杨梅雨说,当时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在与家长的询问中,家长称当时小天睡在大人中间,三人盖着一床大被子,孩子头并没有埋在被子里,大人没注意到这样会对孩子造成影响。

  杨梅雨表示,捂热综合症会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脑损伤,持续惊厥可能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15日凌晨1点,经过24小时的治疗,家长考虑再三后,最终决定放弃治疗。

  ▲2月15日,长沙今日最高温度达20℃。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即使天气很热,小孩仍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图|记者金林

  与小天类似,三个月大的小飞也被诊断为捂热综合症。“怕他冷穿了厚棉衣,盖了两层被子。”21岁的邓女士是小飞的妈妈。2月3日晚睡觉时,儿子枕着她的胳膊睡。

  凌晨1点左右,孩子开始哭闹。3点多发烧,呼吸急促。凌晨4点左右,家人把孩子送到当地医院,医生测体温38.6℃。2月5日,邓女士一家把孩子送到了湖南省儿童医院,经过救治,孩子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医生表示,可能会有严重脑损伤。

  “我们不想放弃,以后的生活还没想。”邓女士说,老公原本在工地开塔吊,孩子出事后也没有去上班,家里也没有了经济来源。为了帮孩子治病,家人正在四处筹钱。

▲2月15日,在湖南省儿童医院,一位小孩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图|记者金林

  医生建议

  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一科副主任医师杨梅雨表示,入冬以后接诊捂热综合症的孩子比较多,而家长对此并不知情。这些患儿年龄大都在6个月以下,近期收治了七八名患儿,经过治疗后都不同程度的留下了后遗症。

  杨梅雨表示,当外界环境温度降低后,如今生活条件不错,有很多取暖的措施。不建议让小孩与大人同睡,同盖一床被子,不要睡在大人中间,这样不利于孩子散热。

  她提醒,切忌不要让被子蒙住孩子的头,本身散热不良,又缺氧会引起孩子惊厥。

  那些年,父母坚持的错误育儿观念

  1、一天到晚“捂成粽”

  一般来说,我们只要按个人对温度的感觉来判断宝宝当天到底穿多少就可以了。

  老人体虚,他们比青壮年或者宝宝更容易感到寒冷。而宝宝的新陈代谢非常旺盛,近乎是成人的两倍。加上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体温调节机能较差。因此给宝宝穿衣反而是应该比老人稍薄一层,或者比青壮年多穿一件薄背心就可。

  2、宝宝不会嚼,大人来嚼碎喂食

  这种做法对孩子是非常不好的!

  大人先帮忙咀嚼好食物,会让孩子的咀嚼能力得不到锻炼不说,嘴对嘴喂更是容易把疾病传染给孩子。

  很多人以为自己没生病就没问题,但其实口腔里存在着很多种致病的细菌,抵抗力还很弱的宝宝有可能因为被喂食了咀嚼过的食物而染上呼吸道或消化道等传染病。

  3、宝宝吃点盐才有“力气”

  中国老太太都有一个共同点——很爱给宝宝加点盐。

  其实,1岁内的宝宝没有必要添加食盐,因为宝宝对于食盐中的钠元素需求极少,天然食品中钠元素已经可以满足。

  过多的添加对宝宝反而是有害的,因为宝宝的肾脏还没有能力充分排出多余的钠,会损害肾脏,更严重的甚至会因过多的钾流失而造成心脏肌肉衰弱。

  4、互动时,爱亲宝宝

  很多家长爱亲吻宝宝,但其实亲吻会带来疾病——疱疹病毒感染。

  90%以上的成年人体内都携带有疱疹病毒,而这种病毒平时就潜伏在唾液腺中,只不过因为成年人免疫力比较强,可以和这种病毒和平共处不发病罢了。

  但孩子免疫力很弱,所以可能趁着亲吻,病毒趁虚而入。

  患上口唇疱疹的婴儿,简洁来说,免疫系统会急剧减弱,并且还会起水泡、发烧,甚至可伴有肝功能损害、心肌损害,严重的甚至会威胁到宝宝的生命!

澳大利亚珀斯的宝宝Bonnie,在6个月大的时候耳朵上长了一个小包。

  随后那个小包开始溃烂,流脓!

  医院和父母都以为是简单的皮肤感染,直到有一天,Bonnie突然痉挛,在送往医院抢救后才知道,Bonnie患上了口唇疱疹。

  Bonnie被推进了急救室进行抢救,最终救了过来,但也留下了可怕的后遗症:右脑偏瘫

  而病因就是Helen日常和女儿亲亲的互动,因为Helen自身携带了口唇疱疹病毒。

  疱疹病毒一旦感染,就会在人体内终身存在,正常情况下,疱疹病毒在体内处于潜伏状态,如果身体免疫力降低或发生其他较严重的疾病,疱疹病毒可能被激活。

  5、哄乖哄睡都靠摇晃

  摇晃婴儿综合症(简称摇婴症或SBS),是指瞬间以不当的方式剧烈摇晃婴幼儿,或长时间无数次的快速摇晃婴幼儿,造成其脑部伤害,甚至死亡。

  这样会引起宝宝颈部受伤,造成脑部损伤,造成局部性贫血。

  严重的,有可能造成宝宝的智力明显下降、严重的运动障碍、失明和大脑实质性的损伤,如脑萎缩、脑软化、脑囊肿等。

  由于婴儿脑部发育仍未稳固,不管有没有和别的物体发生碰撞,当受到强力摇晃时,脑部组织容易受到撞击,而出现血管撕裂,及脑神经纤维受损。


揭秘父母的控制行为


  反思你的做法和观念,认清那些控制行为的真面目。

  伪装1:我不想让你受伤!

  家长的一些控制行为伪装得比较巧妙,常常以“我是担心你受伤”的形式出现。例如,宝宝被茶几上的一只玻璃杯吸引了,他扑过去,拿起玻璃杯。妈妈走过去:“小心,你会把杯子打碎的。”并强行从宝宝手里抢走玻璃杯。这类行为披着“爱”的美丽衣裳,却残忍地剥夺了宝宝自我发展的权利。

  拆除伪装策略:

  实际上,在宝宝成长过程中,在自我意识和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会出现非常多类似的自主性或者探索性的行为,比如,他可能会对电器发生兴趣,对自己来做某些事情有着强烈的欲望……此时,如果我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他更多自由探索、自己做主的权力,引导他学习以恰当的方式规避危险,那么,我们的“爱”就恰到好处,不仅可以保障宝宝的安全,还可以保护他自我探索的积极性,提升他的自我价值感,协助他成长。

  伪装2:一切都是为你好!

  有时候,家长的控制行为会以“一切都是为你好”的形式出现。因此,就算宝宝因此受了心灵的“伤”,家长也可以很轻松地找到解脱的理由。例如,到了睡觉时间了,宝宝一直都在闹腾,就是不肯上床睡觉。当指令失效的时候,家长就可能双目圆睁,怒斥宝宝,甚至给他的小屁股拍上几下以儆效尤,逼迫他早点入睡。毕竟,这是为了让他睡眠充足,有个更健康的体魄呀!当然,“一切都是为你好”还包括大量十分武断的行为。这些行为以“爱”的名义操控着宝宝,让宝宝的自我感觉在我们的呵斥甚至体罚中逐渐瓦解。

  拆除伪装策略:

  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我们都可以尊重宝宝的需求,允许他以自己的方式去掌控。如果是原则性的问题,最好不要跟宝宝正面冲突,而是可以考虑换另外的方式来达到目的。比如,我们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个选择(需要提醒的是,这个选择的目标一定都是父母内心深处期望的目标),如果他能自己选择,就不会有被操控的感觉,他就会变得比较配合。如果是原则性的问题,宝宝也不愿意配合,我们可以采取“温柔地坚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即态度很坚决,但是执行的方式很温和而平静。当宝宝探测到父母的底线,他就会很精明地停留在底线之内。

  伪装3:我来帮你!

  这是一个看起来十分友善的行为模式,但是这种模式的背后隐含了另外一个信息:“你不行!你做不到!”最典型的事例是,宝宝在2岁左右,会有非常强烈的想要自己来做事情的欲望。很多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去帮助他,比如宝宝非要自己系鞋带,但是他就是系不上,做家长的难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免不了很迫切地帮忙:“宝宝,你不会系,我来帮你吧!”我们可能根本就意识不到,如此好心的一句话,竟然会在无意识中将宝宝的自我价值感给贬低了。

  拆除伪装策略:

  当宝宝处在自我意识萌芽的阶段,只要是他想要自己去做的事情,能满足他要求的,最好尽量满足。哪怕我们需要多等待一会儿,甚至需要忍受他自己做事带来的一团糟的后果,那都是值得的。经历这么一个混乱的阶段之后,我们会发现,宝宝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他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快乐,越来越能干,之后,作为家长,我们也会越来越省心。

  伪装4:你再……我就……

  家长对宝宝的爱是无条件的,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不过偏偏有些家长喜欢以“你再……我就不爱你了”这样的说法来控制宝宝。替代的控制方式还有很多,比如:“你再……我就不喜欢你了!”“你再……警察叔叔就要来抓你了”“ 你再……大灰狼就来吃你了!”“你再……我就不给你买冰淇淋”……对于年幼的宝宝来说,他会以为家长是认真的,于是,为了防止“就”后面连着的可怕的事件发生,宝宝就勉强变得乖巧了。不过,这种“狼来了”的控制模式很快就会随着宝宝生活经验的增长而失去作用,于是,控制者不得不提高控制的强度来要挟宝宝。这样的方式会让宝宝养成讲条件的习惯,或者总是压制着自己,来刻意逢迎家长,又或者导致宝宝无视家长的权威,让家长彻底威信扫地。

  拆除伪装策略

  一个为了让别人高兴而活着,凡事都要看人脸色的人是很痛苦的。如果不希望宝宝成为那样一个人,我们就需要让宝宝明白,我们对他的爱永远都是无条件的,不会因为时间而改变,不会因为他做了某些事情而改变。因此,即便他的某些行为我们不认可,也要让他意识到,我们不能接受的只是他的某个行为,而不是他这个人本身,他需要改变的也只是某个行为。

  (本文源于中国育婴网团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孩子的不良个性缘于父母

  1、孩子胆小是因为父母的指责过多、要求过高

  场景回放:

  由于活动能力增强,3岁的小格格很爱自己尝试去做一些事情。比如自己拿杯子去喝水,但她的小手还拿不稳,有一次将杯子打破了。当格格再试图拿杯子或做其他事情时,妈妈就会大声制止道:“别动,你又在逞能。”

  渐渐地,格格再也不敢再去尝试其他东西,胆子变得越来越小。妈妈又不高兴的说:“你到底怎么回事,连自己买个东西都不行,还不如比你小的欣怡大方。”格格委屈地低下头,情绪非常低落。

  点评:

  格格妈妈传达给孩子的感觉是:“你从来没有做过正确的事情,你到底是怎么回事。”她的声音和姿态总是好像在指责:“如果不是你,所有事情都会很顺利。”在控诉:“你从来不这么做”、“你总是那样做”、“你为什么总是……”、“你为什么从不……”。妈妈的内心也觉得孤独而失败,所以她对回答从不关心,因为她更感兴趣的是将自己的压力和负担施加给孩子,而不是为了寻求回答。

  指责型的妈妈则常常忽略孩子的感受,习惯于攻击和批判,将责任推给孩子。“都是你的错”,“你到底怎么搞的”是她的口头语。与此同时,惯于指责的妈妈不觉得自己有任何价值,只有在孩子顺从自己时,她才会觉得自己有价值。

  在妈妈的指责中成长,格格也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她很容易通过妈妈和他人的行为和反应定义自己。妈妈认为她是无能而胆小的,她会接受这个观点而不检验它是否符合自身的情况。在自我怀疑中,她真的渐渐变得胆小而怯懦。

  指责型的妈妈则常常忽略孩子的感受,习惯于攻击和批判,将责任推给孩子。

  2、孩子逆反是因为父母的家庭规则过于僵化

  场景回放:

  果果妈妈认为如果从小没有给孩子立好规矩,以后就没法管了。所以从果果1岁半起,妈妈就只允许孩子每天在外面玩耍两个小时,如果违反,就要取消第二天的活动时间或是“关禁闭”。可是最近妈妈觉得果果却越来越不听话了,每次玩到了规定好的回家时间,总是不愿回,甚至会拼命哭闹。妈妈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妈妈还说果果常有些怪怪的想法,比如,他不想让爸爸妈妈的朋友随便抱自己,他觉得“很难受”。果果妈妈说:“他怎么可以这样觉得呢?他不应该有这种感觉呀。”

  点评:

  果果家庭中里以一套僵化、固定的规则来运作,不管这些规则是否适合(如果果的活动时间仍按照1岁半时的标准来进行),都要在特定的场合中运用。尽管这些规则已经过时,但是妈妈认为与果果的需要相比,遵守规则似乎更加重要。

  其实规则是应该与时俱进,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的。例如要求一个上幼儿园的孩子按照新生宝宝的规则来生活,就是不恰当的。果果妈妈认为孩子只能约束,无所谓信任与尊重,不然他们会不服管教。因此,她不注意倾听孩子的诉说与要求,这样也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压抑,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失去对家长的信任与尊敬,家长的话自然也就不放在心上,逆反心理会很严重。

  在果果家还存在一种情况是,家庭规则只允许表达被证明是合理的情感,而不是表达存在的情感,比如果果说被陌生的大人抱起来时感觉很难受时,妈妈的回答会让他觉得“我只该拥有合理的感觉”,当他不能自由地表达内心感受时。他的想法和感觉会被压抑,这也会造成逆反的问题。

  大部分妈妈会把僵化的家庭规则表述成“保护孩子”。她会说:“你只是个孩子,你应该听我的。”或像果果妈妈一样认为这是为了孩子着想,这暗示了孩子的世界是低级的。这样家庭规则僵化的后果是,孩子保持无知状态,受到限制和控制。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反抗或逆反等情况。

  如果妈妈认为与孩子的需要相比,遵守规则似乎更加重要,这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压抑。

  3、孩子自卑是因为父母低自尊,喜欢攀比

  场景回放:

  3岁的盈盈喜欢上幼儿园。但她不像邻居圆圆总能拿到幼儿园奖励的小红花,这让妈妈很生气。

  妈妈见机就跟盈盈说:“你看人家圆圆比你还小两个月呢,为什么她每次都能拿到小红花,偏偏你就不行,给我丢脸呢。真是个笨孩子。”

  时间久了,盈盈不愿意上幼儿园了,要上幼儿园时,她总是哭丧着脸,一会“肚子疼”,一会“我要小便”,总是拖拖拉拉地不愿意出门。在幼儿园她也开始不说话了,不愿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了,还经常问老师:“老师,我很笨吗?”

  点评:

  3岁的孩子也会感觉到自卑。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划分的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中的第二个阶段——儿童早期(1.5~3岁),就认为在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感和疑虑感。疑虑是一种“先楞住后醒悟”的感情,它包括了对自己的疑虑。如果,幼儿对自己的疑虑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自卑的心理,就会自我持有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这种态度会使得幼儿认为自己是无能的、不重要的、失败的和没有价值的。

  刚出生的婴儿没有过去,也没有如何看待自己的经验,更没有衡量自我价值的标准。婴儿只能通过与人接触,根据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来形成价值观。在孩子长到五六岁之前,孩子的自尊是通过家庭这个外界因素建立起来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或者一个面部表情都是一种信息,会影响孩子对自我价值的判断。可是,很多妈妈竟然意识不到自己在向孩子传递怎样的一种信息,场景中的妈妈拿盈盈和隔壁的圆圆作比较,无意中暗示盈盈不够好,甚至是“笨”的,这么做会让3岁的盈盈产生无能的、没有价值的、不自信的体验。

  其实,盈盈妈妈之所以会说盈盈笨,总是拿盈盈和隔壁的圆圆作比较,是因为盈盈妈妈自己的自我价值感就不高,她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强,借此来肯定自己。因此,她的自我价值感是来自外部的评价,来自攀比后的满足,如果攀比的结果不能让盈盈妈妈或者肯定和满足,她就会将怒火撒在盈盈身上。换句话说,盈盈妈妈才是个自卑的、不能珍视自己的人。盈盈长期在妈妈这种影响下也会形成较低的自尊,她会对自己不断贬低、限制、憎恶或是采取其他什么消极态度,她的能量会消散减弱,自身会变得懦弱,成为被生活击败的牺牲者。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或者一个面部表情都是一种信息,会影响孩子对自我价值的判断。

  4、孩子易患焦虑症是因为父母不尊重孩子,按照自己心中完美的形象来设计孩子

  场景回放:

  吴子奇在一所重点高中上高三,成绩一直非常优秀,马上面临高考,可是,他总是头痛、心慌、胸闷、失眠,甚至有时候觉得很崩溃。

  在老师的建议下,妈妈和他一起到了心理咨询中心。子奇回忆到,3岁的时候,自己很喜欢画画,可是,妈妈觉得那是孩子涂鸦,没什么出息。

  妈妈认为,有知识有文化才会受人尊敬,男孩就应该做个技术人才,一直把子奇按照工程博士来培养,很注重对子奇认知的培养,常常会抓住身边的机会训练子奇的逻辑推理能力。比如,妈妈给子奇买了很多玩具车模型,但条件是子奇必须要熟记每种汽车模型的介绍,并能够流利介绍这些模型的数据才能玩儿。子奇每次只能在背完这些模型资料之后,才能自己偷偷画会儿画,玩会儿模型车。他觉得那种感觉真的很难受。

  点评:

  很大程度上,子奇的焦虑症就是妈妈这种完美设计的恶果。妈妈盼望子奇是科学家,只关注子奇的认知发展,子奇内在真实的、心理需求持续地被忽略着,最后他自己也逐渐忽略了自己,不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妈妈的赞扬、周围人的羡慕会让他的内心有些微的满足,这种满足能减轻不可遏制的焦虑和坚持不住的崩溃感,使他平衡住自己,可是,一旦这种满足不存在了,他就会面临崩溃。

  从场景中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子奇从小就是被知识驯化出来的孩子。在他小的时候,无论是他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管是情绪需要被倾听,还是感觉需要被尊重,心理需要关注和理解……父母都视而不见,他们只是用理性知识来填补。这样的父母不是在教育孩子、培养孩子,而是在打造孩子、订制孩子,他们按照自己心中图纸和设想去“设计”孩子,全然将自己当作了上帝,以为这就是父母的爱,这就是对孩子未来最好的奉献。

  比如,吴子奇的妈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科学家,她就无视孩子的需求,妈妈看到的只是一个需要被自己打造的子奇,而不是一个有着焦虑情绪、需要被关注、被尊重的子奇。妈妈的急于求成,最终会导致她们失去做父母应有的宽容,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这对孩子心理的成长会造成各种各样的障碍。

  妈妈看到的只是一个需要被自己打造的子奇,而不是一个有着焦虑情绪、需要被关注、被尊重的子奇。

  5、孩子厌烦情绪多源于妈妈没有正确关注孩子的需求

  场景回放:老师向妈妈反映,小树最近很容易厌烦,搭积木刚打好地基就推倒不玩了,画画时刚拿起画笔就把画纸搓成一团不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6岁的小树明年要升入小学了,妈妈为了让小树更有前途,给小树报了几个兴趣班。每个周末,当别的孩子在公园自由自在玩的时候,小树却赶场似的上着绘画班,舞蹈班,英语班,钢琴班,可是这些兴趣班都不是小树想要的,她在课堂上心不在焉,注意力很不集中。小树喜欢打乒乓球,可是妈妈却认为女孩子打乒乓球不淑女,不但不给她报班,还不让她和爸爸打乒乓球。

  点评:

  父母总是认为是为了孩子好,为孩子付出很多,但是孩子却不领情。妈妈给小树报了各种兴趣班,但是小树却不感兴趣,其实这些兴趣都是妈妈的兴趣,妈妈不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不能给予孩子正确关注,孩子就会情绪反常,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上学后甚至厌学,。

  现在的父母更多地关注孩子的物质需求,对孩子的心理需求方面关注甚少。比如孩子想让妈妈抱抱时,她是在寻求内心的安全感,如果妈妈认为孩子是黏人,拒绝孩子的要求,孩子得不到充足的安全感;比如孩子想要自己动手时,妈妈却嫌孩子动作慢,而强行代替时,孩子的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受阻后,不良情绪逐渐积累。就会以一种极端的方式给情绪找一个出口,要么是容易大发脾气,动不动就不耐烦而大哭大闹,要么是封闭自己,不与人交流,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

  6、孩子独立性差源于妈妈的过多干涉

  场景回放:

  1、妈妈带小倩去参加亲子课程,老师请小朋友操作教具。小倩做一步问一下妈妈:“妈妈,我做的对吗?”如果妈妈说对,就接着做,如果妈妈不说话,就看着妈妈,不知道该怎么办。终于,妈妈不耐烦地说:“你自己想想,不要总是问妈妈。”

  2、小倩从幼儿园拿回一张报名表,上面是幼儿园开设的兴趣班。小倩怯怯地对妈妈说想学画画,妈妈说:“画画有什么用呀,报个英语班吧。”小倩没说话。小倩已经习惯了妈妈替她做主,买玩具,小倩想要遥控车,妈妈说,这是男孩子玩的,芭比娃娃才是女孩玩的,买芭比娃娃吧。小倩开始还会哭着要求,几次以后,妈妈说不同意,小倩就沉默了。

  点评:

  从小倩在亲子课上的表现看,小倩的独立性比较差,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究其原因,和妈妈对她的方式有关,小倩想学画画,妈妈却偏要她学英语,小倩想买遥控车,妈妈偏要买芭比娃娃。可见,妈妈对小倩干涉过多,不相信孩子,总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小倩。这才造成了小倩缺乏自信,做事缩手缩脚。

  父母总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希望孩子生活在自己设想和安排好的环境里。虽然有时候他们也会同意孩子进行自主的选择,但总是用各种方法诱导孩子进入自己希望的圈圈里。这种做法不仅伤害了孩子的情感,而且使他们不能自主,并渐渐丢失了自己选择的勇气,最终变成过分依赖他人的人。

  父母的过多干涉在一类孩子身上可能表现为他们会有严重的自责心理,做事畏首畏尾,优柔寡断,不敢进取,没有信心。而对另一类孩子,可能会给他们造成严重的逆反心理,使他们一意孤行,性格古怪,心智成熟滞后,对人对事常有过敏意念和强迫行为。对孩子横加干涉,处处管制,那么结果将会给孩子带来一生难以治愈的心理创伤。归根到底,如果对孩子干涉太多,无疑是在制约他的成长。

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造成的

  当下,很多父母总在抱怨,自己的孩子怎么这么胆小、这么爱哭?自己的孩子怎么对什么都没有兴趣?自己的孩子怎么这么逆反?殊不知,这些问题归根到底,都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出现了问题。正如萨提亚所说,“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

  原因之一:照搬自己原生家庭的“问题养育模式”

  很多妈妈没有学习和思考,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我的妈妈这样对我,我就这样对我的孩子。其实,妈妈会从自己原生家庭照搬很多负面的做法,给宝宝带来很大的问题和伤害。

  比如,在对待宝宝哭闹的问题上,很多人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得出的结论是:“孩子很乖的时候,我就不去理他。如果理他,就会有麻烦。”或者是:“当孩子不哭的时候,不要去看他,那样会宠坏他。”等到他们做父母之后,他们就会想当然的将这些养育经验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但其实,这个经验是错误的。因为感官的触摸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是孩子与世界建立关系的开始。如果当父母跟孩子有身体的触摸时,孩子就会觉得很舒服;如果孩子躺在床上,父母去关心他,跟他说话,他会觉得我很好,世界很温暖;而如果孩子独自躺在床上没有人理睬他关注他,由于孩子对周围的环境没有掌控能力,他很容易觉得自己很孤单,觉得世界一点都不安全。

  再如,很多妈妈会发现,孩子容易出现情绪问题。有一个5岁女孩的妈妈告诉Pauline,她女儿常常容易哭。有时妈妈只是跟她说:“不要这样。”或者问她:“今天是否练了钢琴?”如果她没有练,就会哭起来。Pauline追问原因才知道,原来妈妈对孩子有一个规定:要求她见了每一个阿姨都要打招呼,如果孩子不打招呼,妈妈就会说她没有礼貌。其实,“必须记住每个阿姨的名字,见到每个阿姨都要打招呼”,这是一个僵化的家庭规则。在这样的家庭规则下,当妈妈对孩子有这样的要求时,孩子一旦记不住每个阿姨的名字,或者忘记打招呼就会着急,觉得自己做得不好。所以,当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她也会通过哭来表达自己的不好和无力。Pauline老师认为,5岁的孩子可能会比较害羞,妈妈应该给孩子一个成长的过程。

  原因之二:不能给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

  父母都希望把孩子养得健健康康的。可是我们也许不知道,跟身体需求一样,孩子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如果他没有得到心理营养的满足,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父母缺乏与孩子的肢体接触,不能有效传递爱

  萨提亚认为,人的自我的感觉,自我的价值很重要,而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就是从他出生到1岁左右奠定的。这时孩子主要靠自己的感官,比如身体的触摸、还有妈妈的声音、表情、语调来确定自己的自我价值,来认识世界。孩子能通过这些感觉到他周围的世界是可爱还是不可爱?萨提亚认为,通过触摸可以把“我喜欢你”、“我爱你”、“你是我的宝贝”之类的意思传达出来。

  父母不重视和关注孩子,无法让孩子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孩子非常需要父母的关注。如果妈妈天天想着工作不开心,老公对我不好之类的事情,虽然自己是整天陪伴着孩子,但心却不在孩子身上,这样,孩子就体会不到被重视、被注意的感觉。如果妈妈很关注孩子,就会询问:“你今天好吗?” “你肚子饿吗?你等一会儿呀,妈妈拿牛奶给你喝呀。”并多给予孩子一些触摸,这样,孩子就能感受到妈妈一直在和他沟通,他会觉得很舒服,这就是安全感最初的来源;另外,孩子还会感受到妈妈的关注,觉得自己是蛮好的,有被重视的感觉。这种感觉能够帮孩子提升自己的自我价值感,帮他建立自尊。

  另外,妈妈要给孩子安定的感觉,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这也能让孩子有安全感。比如,2、3岁的孩子去幼儿园会哭得很厉害,如果妈妈告诉孩子:“你现在去幼儿园,妈妈一会儿来接你。妈妈知道你有点不开心,那妈妈一会儿就会回来。你看,这个钟的短短的指针,当它走到3的时候,妈妈就会回来。”如果妈妈按时回来了,孩子心里就很安定;假如妈妈没有回来,孩子会觉得“妈妈不要我,妈妈不爱我”,他的自我价值就会很低。

  父母内在一致性缺乏让孩子自我价值感低

  孩子很聪明,当父母情绪不好时,他们会透过说话的表情、语调语气感受到父母的信息。比如妈妈在叹气,而没有解释:“我叹气不是你的问题,是我的问题,是我不开心。”那么,孩子就永远以为妈妈叹气是他的问题。如果他觉得妈妈叹气是他的问题,就会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中,会经常问自己:“为什么妈妈不看我?是我不好吗?”这样会让孩子自我价值比较低,会让孩子很压抑。

  因此,妈妈要注意与孩子建立安全、重视、温暖的爱的关系,要和孩子有情绪的沟通,当孩子哭的时候,妈妈就要说:“妈妈知道你有一点不开心。”妈妈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接纳孩子有不开心的情绪,允许孩子有不开心情绪,孩子就会知道不开心是一种很自然的状态。

  父母的情绪不稳定让孩子无法建立依附关系

  依附关系是孩子跟成人的一个连结,从这个连结(通常是通过与父母的关系)出发,从而感受到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与整个世界的关系。所以父母的情绪是否稳定对孩子来说很重要。

  妈妈的情绪不稳定,会引发孩子内心的焦虑。如果妈妈开心就去逗孩子,不开心就不理孩子,孩子就可能会觉得很混乱。 因为他没办法去解读父母的情绪。当他不可能解读父母的情绪时,他将来和其他人相处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的问题。比如,他会想亲近别人,但是又觉得不安全,因此无法与人建立积极的关系。

  关系是可以让人跟人连结起来,能让你感觉到爱,感觉到生命力。当孩子有被爱的感觉,被重视的感觉时,就会有归宿感。因为归宿感的实质就是:“你觉得我跟你有关系”。假如孩子感受不到人和人之间的这种关系,他将来长大了就会问:“我是谁?”、“我和这个世界有什么关系?”Pauline强调,现在的很多青少年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没有生命的激情和火花,其实,生命的火花是要妈妈在孩子小时候给点燃的。

  被爱、被重视、被肯定,被接纳,这些都是父母带给孩子的重要的心理营养,是孩子不可或缺的生命基石,也是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孩子的心理营养充足了,他内心的能量就会很充足,能面对世界应对任何问题。

  抽文:被爱、被重视、被肯定,被接纳,这些都是父母带给孩子的重要的心理营养,是孩子不可或缺的生命基石,也是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快问快答:走出“问题养育模式”

  Q:你觉得妈妈对宝宝最常说的不好的话是什么?

  A:现在的妈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总会很焦虑,她们总是告诉孩子“不可以”。孩子2岁之后有成长的好奇,这是孩子发展的自然阶段。比如如果孩子要去伸手放到电源插孔里,父母可以告诉他这个很危险,用其他方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说:“宝宝,来和妈妈拍拍手呀!”

  Q:当妈妈想说“不可以”时,该如何去做呢?

  A:妈妈可以多给孩子一些选择。如果孩子见到东西非要买的时候,妈妈可以询问孩子:“你是要这个,还是那个或者另外一个?”如果妈妈开始给孩子选择,孩子就会觉得生活是可以有其他一些选择的。孩子大概3岁开始就可以给他选择。妈妈如果用“可以”还是“不可以”这样非黑即白的判断,事情很容易没有弹性而让亲子之间形成僵持和对立。另外,给孩子选择,妈妈的压力也没有那么大了。选择代表着一种邀请,代表着另外一种更好生活的可能性。常常会遇到妈妈带着孩子来说,“我的孩子有问题。”我通常告诉她们:“你的孩子没问题。你愿不愿意去看一看你有其他的选择?”

  Q:很多妈妈觉察到自己很焦虑,该如何去调整呢?

  A:首先,我觉得妈妈要学会欣赏自己,妈妈照顾孩子是不容易的,妈妈告诉自己“我做得很好”。这样可以缓解一点压力,妈妈也可以更从容的对待孩子。妈妈要相信自己有能力调整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的不开心。妈妈能觉察到孩子的0-6岁很重要,觉察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并且愿意去学、去思考,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其次,我总是鼓励妈妈们要懂得爱自己。萨提亚说,你懂得爱自己,也代表你知道人有很多不同的方面,比如我需要身体的营养,我也需要懂得去思考、去看书、上课,给自己各方面的营养,不要因为做了妈妈就什么都抛掉了。

  Q:家庭中妈妈会照顾孩子多一些,是不是妈妈注意了养育方式对孩子来说就足够了呢?

  A:很多研究都说:父亲对孩子的照顾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我鼓励妈妈邀请爸爸一起参与照顾孩子。对于女孩来说,父亲的参与可以让她学习将来如何和异性相处,对于男孩来说,父亲对男孩有榜样的作用。很多妈妈在原生家庭中不开心,她没有受到父亲足够的重视、爱护和肯定,她就可能期待从婚姻中通过丈夫来满足自己的这部分渴望。假如丈夫也没有满足她的话,她就会把所有的期待都放在孩子的身上。这个也是需要妈妈觉察的。孩子是爸爸妈妈的爱的结合,并不是妈妈的专利,所以要请丈夫一起来分享照顾孩子的乐趣。

不要在宝宝内心埋下过度依恋父母的种子

  婴幼儿期的孩子,会对抚养自己的最亲近的人,如爸爸、妈妈产生依恋。这种依恋表现在喜欢与最亲近的人在一起,并因此会感到安全、舒适和愉快。几乎每个孩子都要经历这种情感体验。

  但当孩子6周岁后,仍没有摆脱过度依恋父母的情结,就有可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健全。在他们成年后,其人际交往、独立生活,乃至他们的婚恋及成家后的家庭生活都会受到影响。

  “恋父”源自内心缺少父爱的滋养

  黄雯和丈夫的感情特别好,黄雯说,丈夫在生活中给了自己像父亲一样的关怀,对自己呵护备至,在女儿圆圆出生之前段先生的宠爱让黄雯非常满足。可3年前,黄雯的小宝贝圆圆出生了,问题也随之而来。

  圆圆出生后,黄雯似乎没有感受到当妈妈的幸福,反而每次看到先生和女儿特别亲昵时,内心总是有种隐隐的不舒服,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有时对着他们就发起脾气来。家庭中经常充斥着她的呵斥,小圆圆的哭泣反抗,丈夫无可奈何的叹气。

  圆圆现在3岁多了,孩子学会了和黄雯顶嘴。有时两人吵架了,小圆圆就跑去爸爸那告状,如果丈夫偏向圆圆,黄雯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有时会哭着和女儿“争宠”,有时还会出现歇斯底里的表现。

  临床诊断:没有得到充足的父爱让她更容易孤独、嫉妒和恐惧

       Tips:意向对话:意象对话是从精神分析和心理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方式。它创造性地吸取了梦的心理分析技术、催眠技术、东方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等。通过诱导来访者做想象,了解来访者的潜意识心理冲突,对其潜意识的意象进行修改,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名词解释:内在的小孩:此概念是源自于儿时经验存在于人们内心的一个心理实体。很多人的形体虽然长大了,却因为小时候的一些基本需求没有被满足,或有被伤害的经验,导致这些人的内心其实还存留着脆弱、受伤、需要被关注的童稚小孩,这就是内在小孩。

  “内在的小孩”真正需要的是父爱的滋养

       在咨询过程中,我应用了意象对话的形式对黄雯进行潜意识对话,引导黄雯回溯童年。她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和父亲的关系。黄雯的内心中始终觉得和父亲之间存在着距离感,缺乏父女的亲密。只有当自己哭闹时,爸爸才会放下手头的工作来抱抱自己,那是黄雯记忆里最温馨的片刻。

  这种缺失的感觉的一直萦绕在黄雯的内心无法挥去。在日后黄雯和丈夫的恋爱关系中,丈夫的温情正好弥补了这一点。黄雯在丈夫身上投射了父亲的形象,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两人的关系很融洽。但是丈夫给的爱并不能真正起到滋养的作用,黄雯内心深处还是感觉缺乏爱的。而当自己的女儿圆圆出生之后,黄雯感觉到了被抢了爱,她所感到的这份被抢走的爱其实是她内在的小孩所缺乏的父爱。

  缺爱的体验让她对亲密关系的渴望更强烈

       假若孩子在小时候获取的爱比较少,其内心一定会经历很多孤独和失落。同时孩子对于孤独的恐惧感会很强烈。他害怕一个人的孤独,感受不到爱让他内心惶恐不安,找不到自我。一旦某些时候,父母给了他一定的关注与认可,他就会特别怀念这些时刻,也会形成一个认识——我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关注与认可。例如有的孩子发现,当自己生病了或者哭闹的时候获得过父母少有的关注和爱,那他就可能发展出一种意识:“我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爱或者亲密关系,只有这样我内心才不会孤独,我才不必那么恐惧。”而这种认识可能在未来孩子的恋爱关系中体现出来。所以黄雯会用哭泣甚至歇斯底里的方式,向丈夫索取爱。

  正因为缺少父爱的滋养,黄雯对于关系的渴望会比得到充足的爱的孩子更加强烈。相反,假若黄雯在儿时获得的爱比较多,那么,她长大后安全感通常更强,获取爱的方式也会比较丰富,她会更容易体会到:“我的生命本身就具有价值,我可以用无数种方式表达我的爱。”这也让她更容易获取更真实的亲密关系。

  育儿建议:让亲子之间的爱更好地流动起来

       爱其实是需要相互传递的。父母不仅要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的生命中,陪伴他的成长,分享他生活中的感受;更要学会稳定自己的情绪,多了解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可能产生的消极情绪或者是不亲近的态度,这样才能让亲子之间的爱更好地流动起来。

  觉察自己 关注自己“内在的小孩”

  黄雯由于小时候缺爱的体验,无意识中会对自己的女儿圆圆产生嫉妒、烦躁等复杂的情绪,如果黄雯没有好好面对自己的感受:即学会给自己内在的小孩真正需要的爱,这将不利于自己对女儿圆圆进行爱的表达。黄雯可以通过冥想或者反省的方式来体会自己内在的小孩,并给予自己内在小孩所需要的关爱、疼惜。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安顿和滋养,这样可以让自己在现实生活更好地关爱女儿圆圆,只有好好爱自己的人,才能给别人真正的爱。

  在接受咨询指导后,黄雯学会了反观自己的感受,每当那种不舒服的感受产生的时候,黄雯学会了去呵护自己的心,她会安静下来去体会自己失落的心情,学习接纳自己的感受,并和丈夫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她和孩子还找到了特别好的沟通办法,那就是和小圆圆一起画画。随手涂鸦既能表达自己的心情,又能和小宝贝打成一片,锻炼孩子的脑部发育。黄雯学会了温柔对待自己,也会把这种爱自己的行为转移到爱自己的女儿。现在母女俩关系融洽,家庭里充满快乐温馨的气氛。

  让孩子在爱中获取自我价值感

  其实,刚出生的孩子犹如一张白纸,爱、恨、冷漠、亲密都主要是从父母的关系模式中学来的。孩子如果在小的时候没有得到父母高品质的爱,那他也很难拥有爱自己或者爱别人的能力。

  像小宇和妈妈出去公园玩。突然,小宇在草地上看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它的腿好像断了,飞不起来。小宇轻轻地捧起这只小鸟儿,对妈妈说:“它的爸爸妈妈不在,我们得救救它。”看到小宇心疼这只小鸟的样子,妈妈很感动,对小宇说:“宝贝,有了你的帮助,小鸟一定会好起来的!”保护小鸟的壮举得到了妈妈的肯定,小宇的心里也感受到一种被人需要的价值感,非常快乐满足。孩子通过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鸟儿,感受到自己的强大,体会到付出的快乐,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通过这种方式,妈妈可以向孩子传达这样一种信息:“你对我很重要,你所做的事情对我很重要。我想看到你安然无恙,我想了解你正在做的事情,看看我是否能够给你提供任何帮助。”一个孩子在被关爱、认可、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么的伟大,于是感悟到一种深深的爱意和自我存在的价值感。这是孩子一生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包办型溺爱让他过度依恋母亲

  林宇是个非常依恋妈妈的男孩。即使已经10岁了,学习、玩耍都要妈妈陪着,妈妈离开一会他就又哭又闹,别人的陪伴和逗哄都没有用。晚上睡觉时,他也不肯离开妈妈,直到现在林宇还是要和妈妈睡在同一张床上,每天妈妈必须抚摸着他的背,他才能入睡。此外,他不太主动与同龄人交往,只爱和妈妈粘在一起,举止羞涩腼腆,缺乏男孩应有的阳刚之气。

  林宇对我说,小时候妈妈对自己特别宠爱,呵护备至,什么都替自己做好。他感觉在妈妈面前特别安全,特别舒服,自己很爱妈妈,也崇拜妈妈,所以特别喜欢和妈妈在一起。但是父亲却比较严肃,经常指责小林宇,还让妈妈不要太惯着孩子。但妈妈反而喜欢儿子这样依恋自己,觉得和儿子关系这样亲密是一种爱的体现。她甚至不愿意看到孩子对别人有感情,认为这样会冲淡孩子对自己的感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的状况。

  临床诊断:妈妈对孩子的过分爱恋可能造成“恋母情结”

  经过深入沟通,我发现小时候母爱给予过度而父爱的缺失,让林宇在潜意识中沉溺于温暖母爱的情感中;被父亲指责,让他理智上讨厌父亲,潜意识却会非常认同父亲的力量感和控制感。这样就会造成他的男性气质较弱,对妈妈过于依赖。

  心理固着让孩子的心理发展停滞(不太通,心理固着不就是心理发展停滞不前吗?)

       名词解释:心理固着:人生经历幼年、童年、青年、成年四个阶段。人在正常情况下总是连续不断地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但有时会停顿不前,这停顿如果发生在心理发展过程,就称为心理固着。

  儿子更依恋母亲,女儿更依恋父亲,是人在幼年时期,尤其是3~6岁阶段儿童性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有的情感现象。小男孩渴望自己成为妈妈心目中最重要的人物,整日与妈妈形影不离,希望得到妈妈时刻的关注。小女孩对爸爸也有着同样的情感。对于孩子的这种现象,一般持续一年左右,就会顺利自然过渡。

  孩子在1岁半至3岁时是敏感性和依赖性最强的时期,如果妈妈过分保护和溺爱孩子,就会人为地造成孩子婴儿化心理期的延长,干预了孩子独立性的形成。(这个意思可以提炼标题)婴儿时期,妈妈的怀抱、爱抚等良性刺激对婴儿的身心发育极为有利,但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妈妈还如小婴儿一般对待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强化孩子的恋母心理。换言之,正是由于林宇妈妈过分爱怜,才造成他的心理幼稚,依赖性强,孤僻不合群,不会与同龄人交往、男性气质较弱等问题。

  母爱的过度会削弱男孩心中的男性气质

       性器期:从3-6岁,快乐来自于对性器官的成绩,儿童对异性父母有乱伦的愿望(恋母情结或者恋父情结),此时幼儿开始注意性别,出现好奇心。

  在精神分析的理论中,3-6岁的儿童,处在性器期,这是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这时候儿童的兴奋和紧张集中于生殖器。就是对异性父母的一方有了强烈的爱和占有的渴望,而对同性父母的一方则想有排斥。如因对母亲的爱而发展起来的与父亲的敌对(恋母情结)。女儿也在这一阶段因爱父亲而形成与母亲的敌对。

  简单地说,在孩子3-6岁的时候,女儿爱恋爸爸,会认为妈妈没那么好;而儿子会更依恋母亲,内心想取代爸爸。如果这种愿望受到了母亲无意识的鼓励,例如在林宇的家庭,母亲对孩子过分怜爱和呵护,而父亲又比较强势、有控制感、不善于表达对孩子的爱,没有在孩子心中将良好的父亲形象,这大大削弱林宇心中的男性气质;加之妈妈对孩子过分的关爱,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林宇的恋母行为的出现。

  育儿建议:父母需引导孩子拥有社会化的情感

       其实孩子过分地依恋母亲,整日围着妈妈转,生活圈子过于狭窄,对孩子智能发展、合群行为的养成等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还会造成孩子性格孤僻和感情脆弱,不能适应社会。父母应该认识到,孩子是社会的一员,他必须同各种人接触,必须具有社会化的情感。

  妈妈要克服“感情私有”的心态

  一般来说,过于恋母的孩子可能是由妈妈的“感情私有”造成的。就像林宇妈妈一样,有些妈妈希望孩子只爱她一个人、只对她一个人亲热,孩子越依恋她,她感觉心里越安全。殊不知,这种“感情私有”的状况也会造成孩子即对亲密关系的严重依赖。他们不能接受独立,必须和其他人黏到一起,他们必须通过其他人对自己的在乎,才能觉得自己有价值。他们先是依赖父母,最终是依赖配偶或自己的孩子。他是配偶和孩子的地狱,因为他只知道提要求,让亲人关注自己,但他们却对亲人的感受视而不见。

  像君君妈妈很宠爱君君。君君一直和妈妈睡一张床,妈妈会包办君君生活上的一切,认为这是给君君最好的爱。直到最近,妈妈因工作到外地出差,时间比较长,结果君君出现严重的焦虑情绪,他给妈妈打电话,威胁说她不回来,他就自杀。妈妈才反省,可能是自己的教养方式出现了问题。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之后,她开始试着放手,让君君独立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遇到困难可以向父母或小伙伴求助。开始,君君感觉非常不适应,但逐渐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和快乐。现在君君不会再以提无理要求的方式来寻求妈妈的关注了。

  在家庭中树立良好的性别楷模

  孩子自从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开始,一般会把自己的同性别父母作为模仿对象。如小女孩就开始学着妈妈的样子,给娃娃喂饭、拍娃娃睡觉等;男孩则更容易看到爸爸做什么就学着做什么。男孩经常跟随父亲玩耍,女孩跟随母亲玩耍,可帮助儿童认识自己性别角色,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行为。

  路路妈妈对对路路非常宠爱,对路路的照顾一直亲历亲为,不允许劳工插手。渐渐地,妈妈发现路路男性气质比较弱,非常羞涩胆小,遇到一点事情就容易像小女孩一样哭泣。妈妈在做过心理咨询后意识到,孩子的性别意识应该早培养,要及时鼓励适当的性角色行为。现在,周末妈妈会和爸爸一起带路路进行爬山踢球这类体力活动和行为,并大力表扬他大胆、勇敢,鼓励他继续这类活动,并希望他成为一个“小男子汉”。现在路路变得热爱探索、充满勇气,还经常说要“保护妈妈”呢。

  在家庭中树立良好的性别楷模对于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如果家里缺乏同性父母的榜样引导作用。可引进亲戚、朋友或家庭教师来施加影响,多和同性成人在一起游戏活动,能帮助儿童模仿适当的角色行为。

  专家介绍:

  李拯,心理学硕士,守护心灵工作室高级心理咨询师,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留学心理测评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心理咨询师(二级),意象对话疗法准珍珠级心理师。

  

孩子的美术天赋父母如何挖掘


  美术是我们陶冶情操的一种艺术,培养孩子的美术才能不仅仅可以增强孩子的审美观念,也增强了孩子的创作天赋,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有着美术的爱好,父母切不可磨灭了孩子的天赋!


  美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它通过具体可视的形象反映现实,因此,也称“视觉艺术”。它具有直观性和具体形象性的特点。美术活动是多方面的,绘画、泥塑、剪纸、折纸、制做小玩具以及美术欣赏等,都属于幼儿很好的美术活动。


  孩子的早期美术兴趣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发现:


  1、喜欢绘画。不管是墙上或地上有机会就涂、抹、画,习惯画一种或几种物品。能长时间的画一张画,直到画好为止。


  2、喜欢泥塑。能用彩色橡皮泥,捏出各种动物或物品等。


  3、对剪纸有浓厚的兴趣,喜欢用剪刀和各种颜色和纸剪出多种千姿百态的窗花等物品。


  4、对折纸有兴趣,看见纸就会折出很多东西,一教就会,并且折叠得整齐。


  5、爱好制作和粘贴,能用剪好的东西拼粘成优美的画面。会利用废旧的火柴盒、药瓶等制做自己喜爱的玩具。


  6、喜欢欣赏美术作品和收集美术作品。


  发现孩子的早期美术兴趣,怎样才能确定孩子的早期美术才能呢?


  1、在您的孩子绘画、泥塑、剪纸、折纸、制作及美术收藏或制做玩具的过程中,孩子表现得很有耐心,其作品体现细致、形象、美观大方,比例适中。


  2、通过比较了解孩子的才能。在集体生活中的孩子,爸爸妈妈在接送孩子的时候,要经常同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的情况,您的孩子在众多孩子中,美术作业、作品是否突出或很优秀。


  3、在参加社会或集体组织的美术作品展览或比赛、美术考核中,您的孩子的作品是否被推荐入选,并取得优异成绩。


  当然,并不是孩子在美术作品的各个方面都很突出,才能确定孩子有早期美术才能。只要在其中的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有突出的显现,就可以确定有早期美术才能。父母要肯定成绩,多加鼓励,可根据孩子的早期美术才能给予特殊的培养与指导。


  需要提醒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培养最重要的是侧重孩子的兴趣,只有孩子有这方面的兴趣了父母才能给予更好的物质支持,如果孩子根本就不喜欢,就不要再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强迫孩子。


时间都去哪了?不做“失陪族”父母

       全世界的父母亲都希望能给孩子最好的,但并不是每个父母都能成为合格的家长,并不是每位家长都知道自己的孩子真正的需求。有些家长认为给予孩子丰裕的物质条件以及良好的家庭环境就行了,而忽视了亲子间沟通的重要性,缺乏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事实上,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陪伴是尤其重要的。

  “失陪族”专指很少有时间陪伴在家人身边的都市人群。

  “失陪”折射出的育儿观念偏差

  重物质,轻关爱

  很多“失陪”父母并非因为缺乏对宝宝的责任感,相反,他们很可能是希望宝宝成长得更好的一个群体,只是在宝宝成长过程中弄错了重点。他们以为创造稳定家境环境和丰裕的物质条件才是最重要的,才能对宝宝的未来发展有更好的帮助。

  其实,对于宝宝的身心发展来说,最重要的“营养素”不是外在的物质条件,而是父母的贴心陪伴。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带给宝宝的情感满足,是任何好吃的零食、漂亮的衣服、新奇的玩具甚至优秀的亲子教育机构难以代替的。只有在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后,宝宝才会更主动地去探索世界。

       不做“失陪族”父母

       陪孩子一起成长,不做“失陪族”父母

  重付出,轻沟通

  “失陪族”父母还有一个哲学意义上的误区,那就是没有把宝宝视为独立的个体,没有意识到宝宝有着不同于成人的需求,想当然地把自己视为重要的东西强加给宝宝,以为这样做就是对宝宝好。这种观念是非常不尊重宝宝独立性的表现,自然会“吃力不讨好”。这种“想当然”的思维若波及跟宝宝互动的其他方面,将对亲子之间有效沟通带来极大伤害。

  “失陪”对成长的不利影响

  宝宝难以建立起与父母健康的亲子依恋关系

  宝宝最亲近的总是那个用心花时间陪伴他的人。如果你难以做到这点,甚至把他交给爷爷奶奶教养,宝宝就很难建立与父母之间的健康的亲子依恋。一旦亲子关系受到破坏,你对宝宝的教育工作就不容易事半功倍,因为“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当宝宝不愿意亲近一个人的时候,教育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宝宝变得任性

  无暇陪伴宝宝的父母出于内疚总是想通过各种方式对宝宝进行“补偿”,甚至为了“讨好”宝宝做出很多无原则的行为,如溺爱。长此以往,宝宝很可能任性、不明确行为的界限,而这些早期养成的不良习惯,往后纠正起来却是难上加难。

  宝宝容易形成自卑、退缩、自我怀疑的人格

  “失陪”的父母,很容易给孩子这样一种印象——“对于爸爸妈妈来说,我还不如他们的工作重要。” “爸爸妈妈可能不喜欢我,我是一个不可爱的孩子。”“爸爸妈妈爱工作胜过爱我。”在这种信念下,宝宝的自我价值感自然很难确立,容易形成自卑、退缩、自我怀疑的人格,为今后发展带来后患。

五个方面,父母投入越早越好

       现在,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怎么会不舍得为他投资呢?可是,肯花钱不等于会花钱,因此,为使给孩子的投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父母应考虑一下投资范围:

  娱乐投资

  这是父母们首要考虑的。只要能使孩子心情愉快、玩得开心,钱就花得值,比如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游乐场,以及看演出和旅游等。

  智力投资

  给婴幼儿期的孩子买一些益智玩具、识字画片,给稍大些的孩子购买图文并茂的知识智力类书刊,以及跳棋、象棋、地图、地球仪等。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购买有科教内容的音像制品。

  美育投资

  让孩子从小接受美的熏陶,给胎儿买胎教音乐磁带,给幼儿买电子琴。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儿童的兴趣可以给其买喜欢的乐器。经常带孩子参观绘画、雕塑、摄影等展览。

  体育投资

  为使孩子体质健康、身姿优美,可以购买与孩子年龄相适应的体育器械,如皮球、跳绳、羽毛球、拉力器、足球、篮球等。

  培养劳动技能的投资

  为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和劳动技能,可以给幼儿买小水桶、小铁铲等。

  可能许多父母现在还只注重于智力、娱乐等几个方面的投资。但专家表示,父母的目光不能总盯着智力、才艺和娱乐等方面,孩子需要的是全面的发展。因此,对于上述“投资项目”来看,投资越早,收益越丰。

父母“不完美”孩子更完美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些观念让每一个当爸妈的都紧张,他们觉得做父母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应该尽可能的好、尽可能的完美,所以每时每刻都想着维持高大全的形象,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指导专家:陈肖华(孩子优先优势性格培育中心培训部总监)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些观念让每一个当爸妈的都紧张,他们觉得做父母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应该尽可能的好、尽可能的完美,所以每时每刻都想着维持高大全的形象,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殊不知,这种完美的父母其实会让孩子觉得“压力山大”。有时候,适当地“示弱”,承认自己的小错误和缺点,也是一种不错的教育方法,这样的父母会让孩子觉得亲切,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勇于尝试和探索。
 
  案例1
 
  “妈妈和你一样,也会做错题”
 
  欣欣刚上小学一年级,从无拘无束的幼儿园走进纪律严明的小学,欣欣有点不太适应,经常丢三落四,上课时总是坐不住,做作业也会出错。学校的老师认为她有多动症,还经常会在校讯通上点名批评那些做错题目的孩子,欣欣的爸爸觉得很没面子,欣欣的妈妈告诉她,“妈妈小时候跟你一样,也会做错题的,有一次考试得了70分,姥爷把妈妈揍了一顿,连饭都没得吃。”“真的吗?真的吗?姥姥说你小时候回回都考一百分呢!”“嗯,那是长大以后的事情,一年级的时候妈妈也经常做错题。”
 
  ◎专家分析会犯小错的爸妈让孩子更觉亲切
 
  一个门门功课都考100分的小孩人人都想要,但他们通常都有一个名字,那就是“别人家的小孩”。中国的家长喜欢把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他们每晚要花很长时间来监督孩子做作业,拼音写得不规范,数学题目算得太慢,都会把孩子大骂一通,“你怎么这么笨,比猪还蠢!爸妈小时候比你聪明多了!回回都考一百分的。”这样的教育方法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卑、恐惧,哪里还有心情去把作业好好完成。
 
  爸妈如果在孩子面前“回回都考100分”,那就会显得高不可攀了,但当家长勇敢地承认自己也会犯一些小错误和小毛病时,孩子就会明白这是其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没有什么丢人的,也就觉得安心了,且孩子会非常地认同你,他们认为“表现好”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自己也去这样做,就同样可以做到。
 
  案例2
 
  小杰总是很难整理好书包,妈妈让他“别着急”
 
  小杰的老师要求他们每天晚上睡觉前必须把第二天上课要用到的书本和文具都整理好装进书包,“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很重要”,但小杰似乎总是很难完成。小杰的妈妈心里明白,自己也是那种特别不会收拾房间的人,衣服、书本、杂志永远都不会放得整整齐齐,想到这些,小杰妈妈总会和小杰一起来整理书包,并安慰他,“别着急,慢慢来,妈妈到现在整理东西也做得不够好。”
 
  ◎专家分析当孩子遇到困难,除了安慰,家长也别代办,而是给空间孩子自己探索
 
  斯坦福大学教授约翰佩里曾提出: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叠放型的,一种是平放型的,叠放型的人擅长收纳和整理,平放型的人要把所有的东西摊开来才知它们的准确位置。平放型的人做事情的速度不会慢,只是看起来没那么整洁。要让一年级的孩子学会按课程表来整理书包,确实是件难事,孩子没有经验,有的孩子能想到的解决方法就是把所有的书本和文具都装进去,拉上拉链万事大吉。这也没啥不对。作为家长,别急着自己或让保姆为孩子代办清理书包,而是告诉孩子别着急,“我们一起来学会清理书包”,给孩子空间,让他自己去摸索去学会,这个过程中给孩子适当的指引,比如收拾书包是个大项目,要让孩子学会把它切成小项目,每个科目放一个单独的文件袋,循序渐进,用一个月或一个半月的时间来帮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
 
  案例3
 
  高管妈妈培养了一个事事第一但没有朋友的孩子
 
  思思的妈妈是500强企业的高管,她在公司里面雷厉风行,在家里面对孩子的要求也很严格。思思的智商很高,和小朋友一起比赛做游戏,每次都是第一,但所有的小朋友都不愿意跟他一起玩耍。思思有一个比他小8岁的妹妹,在思思写作业弹钢琴时总是喜欢来缠着他玩,思思对他的态度很凶,“走开,不要吵我!”妹妹吃东西弄脏了衣服,他会嘲笑她,“看你这么脏,妈妈不喜欢你了,不要你了!”
 
  ◎专家分析若对自己求完美,但别如此要求孩子
 
  家长对孩子事事要求完美,孩子可能会很聪明,他们争强好胜,普遍有种“输不起”的心态,这样的孩子习惯用挑剔的眼光看待事情,他们的人际关系一般较差,没有小朋友愿意跟他们一起玩,这样的孩子一般都会有一个事事要求完美的爸或妈,案例中这个小孩对妹妹的态度其实是妈妈对他态度的投射。
 
  不完美父母的七大好处
 
  1  有一对不完美的父母,孩子就会放松许多。
 
  2 有一对不完美的父母,孩子就会从错误中吸取经验。
 
  3 有一对不完美的父母,孩子就会敢于尝试和探索。
 
  4 有一对不完美的父母,孩子就会不怕失败。
 
  5  有一对不完美的父母,孩子就有承认错误的勇气。
 
  6 有一对不完美的父母,孩子就会寻求独立。
 
  7  有一对不完美的父母,孩子就不会有过强的中心感。

父母无心话语导致孩子自卑

    我们常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当父母一心为孩子的未来铺路时,经常忘记了孩子健康成长的最重要因素。如果父母对儿女的期望过高,给孩子的压力过大,那么孩子就像被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再也无法前进,甚至会渐渐失去自信,陷入自卑的深渊。 
 
  自卑是缺乏自信的表现。经常自我鼓励、自我调节失败情绪,那么自信心很快就会树立起来。一个人的成败不是因为种族、背景,关键是你的心中有没有自信。自信心是一把生命的火炬,高举着它就能将人生的每一处照亮。
 
  小宇出生于小康家庭,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爸爸是大学教授,妈妈正在读研究所。因为小宇是独生子,所以爸爸妈妈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希望他们的儿子和他们一样有知识、有成就,甚至超越他们。于是从小宇很小的时候开始,爸爸妈妈就为他制定了发展计划。
 
  当小宇刚牙牙学语时,父母就教他念英文,到小宇三四岁时,他每天的时间都被父母安排得满满的,如早上起床要练发声、上午读书,下午学跳舞,晚上练琴。小宇的爸妈希望他成为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人才,所以对他的要求都非常严厉。
 
  小宇不论在幼儿园里还是进了小学之后,他每一项学业或是才艺都表现得非常出色,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然而即便他在品德、学业、体能等方面,样样出类拔萃,但仍无法让他的父母满意,因为父母给小宇定的标准是永争第一。
 
  每当小宇拿着自己认为满意的成绩单高高兴兴地回家时,得到的总是父母的训斥:“这题怎么会答错?这么简单的题目你都不会!”父母的反应让小宇伤心地低下头。
 
  小学五年级时,小宇参加学校的朗诵比赛,得到第一名。比赛结束后,他欣喜地跑向爸爸妈妈,没想到面对的却是两人冰冷的面孔:“你看人家获优等奖的那个小朋友,声音多甜美,表情多自然,比你好多了。你呀,真让我们失望。”他听着听着,忍不住流下了委屈的泪水。
 
  就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小宇慢慢地变了,渐渐地,小宇仿佛换了一个人,本来活泼、开朗、调皮、聪明可爱的他,现在变得喜欢一个人独处,经常害羞,总是胆怯,也不爱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上课从来不主动回答问题,即便老师要他回答,他也总是表现得扭扭捏捏,老是说:“我不行!”“我不知道!”小宇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充满自信、活泼可爱的孩子了。
 
  当今大多数父母的心愿是期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有所成就,为此,父母常常想尽各种方法来培养孩子,但在父母一心为孩子的未来铺路时,经常忘记了孩子健康成长的最重要因素,以至于事倍功半,无功而返,不但使孩子的童年充满了痛苦的回忆,还为亲子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有的父母平时常对孩子“我们家怎么会有你这么一个不争气的孩子”或是“你怎么这么笨,看看人家,可比你强多了”之类的话,往往是父母一时冲动而说出的令人气馁的话,孩子却容易把话当真,这些话会对孩子有强烈的暗示作用。
 
  对孩子而言,父母具有绝对的权威,因此父母一句无心的话语,就可能使孩子完全否定自己,产生自卑心理。
 

宝宝晕车别吃药,父母应对有妙招

    为了预防晕车,有些父母会到药店买晕车药给宝宝服用,让宝宝免受晕车之苦。而周晓锋医师特意强调,凡是1岁以内的小宝宝,绝对不建议口服晕车药,即便是超过1岁的宝宝,也务必要注意合理用药,如果一定要用药,最好服用小儿科专业医师针对您家宝宝所开出的药物。

 

  防止宝宝晕车7妙招


  1、看远方


  合理安装宝宝的汽车安全座椅,尽量让宝宝能看到远方的位置,更不要让宝宝在车内近距离看玩具书。


  2、头不晃


  在宝宝颈部能力尚未成熟时,可用小枕头固定宝宝的颈部,让头部不容易出现晃动或歪斜,否则很容易晕车。


  3、避近物


  避免看靠近左右车窗的景物,引导宝宝注视正前方的景物或道路,这样有助于平衡感觉系统。


  4、开窗户


  开点窗户保持空气流通。如果旅途很长,记得把单次行车时间缩短,多停车休息,抱宝宝下车走动走动,呼吸新鲜空气。


  5、不进食


  在旅程当中,除了温开水之外,尽量不要给宝宝食用其他食物,大人也不要在车里吃东西,避免宝宝闻到食物的味道而反胃。如果宝宝饿了,请先将车子停下,再喂宝宝吃东西。


  6、勤转移


  找点事情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比如说说故事、唱唱歌、玩玩具或是陪宝宝说话聊天,以有效吸引宝宝的注意。


  7、哄入睡


  最后绝招就是哄宝宝入睡!在以上方法都试过之后,如果宝宝还是会晕车,那么睡觉就是预防晕车的最佳法宝。

父母过度保护对孩子有害

  现在儿童的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很多是由于平时的不好的生活习惯导致的,比如近视,肥胖等等,同时伴随的还有儿童心理疾病的高发。
  
  这些问题的根源很多是家长直接造成的。在孩子幼年时期盲目地给孩子喝国外奶粉,认为国外的奶粉就比国内的好,其实,只要奶粉适合孩子,就是好奶粉,家长一定要根据自己孩子的自身情况进行挑选。
  
  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保护过度,怕外面有细菌不让孩子出门,过度使用消毒液,导致孩子抵抗力下降、运动能力丧失、发育迟缓甚至髋关节变形。饮食过于精细,导致咀嚼不良、发音不准。
  
  洋快餐的过多食用也是导致孩子性早熟与肥胖的一大诱因。家长的攀比心理直接影响到了孩子。吃洋快餐竟然成为小朋友之间相互炫耀的资本,结果直接导致孩子身体素质的下降与心理的问题。
  
  但从心理发展理论来看,过度保护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发育。家长总是事无巨细地关照、保护孩子,会限制孩子能力的发展。孩子最终要走上社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最好的保镖是自己”。家长的过度保护使孩子的能力没有得到发展,一走上社会就会相形见拙。
  
  人的智力无疑是在社会活动中发展的,限制儿童活动的过度保护,实际上就限制了儿童智力和心理活动的发展。过度保护的儿童很少有机会去探索,去努力发展和表现自己的智力。更糟的是,由于很少有需要自己动脑、动手的情境,这样的儿童进入社会中常表现软弱、退让和懒惰,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不愿动脑筋想问题。这样,不仅严重影响儿童自身智力的发展,同时还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今日要闻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